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50年代初期使用的进口飞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50年代初期使用的进口飞机
晓东
1949年,随着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国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缴获了大量航空器材。
中共中央于1月8日提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并于同年3月组建了军委航空局。
为迅速改变人民解放军单一军种的状况,以适应当时形势和任务的需要,1949年7月27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苏联谈判购买飞机以及请苏联帮助训练空军人员等事宜。
苏方均同意,首批计划进口各型飞机434架。
1949年10月15日,中国购买的第一批20架苏制飞机从满州里进口,至当年底共接收了185架;到1950年底进口总数达340架。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建立后,苏制飞机取代了缴获的日、美、英制飞机,成为主要装备。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不到一年,人民空军建军也不到一年。
为适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需要,中国加快了进口苏联武器装备的速度。
1950年8月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提出除1950年已订的飞机外,再增购各型飞机2477架。
1950年10月~1951年,中国有偿接收了来华协助防空的12个苏军航空兵
师的飞机,还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2种轻型飞机,由此构成了人民空军在50年代初期的主要装备。
这些飞机有以下25种型号。
雅克-18(Yak-18)初级教练机
雅克-11(Yak-11)中级教练机
PLAAF 01-05
乌雅克-17(Yak-17UTI)喷气式歼击教练机
乌特伯-2(UTB-2)活塞式轰炸教练机
乌拉-7(La-7UTI)活塞式歼击教练机
拉-9(La-9)活塞式歼击机
乌拉-9(La-9UTI)活塞式歼击教练机
PLAAF 06-10
拉-11(La-11)活塞式歼击机
伊尔-10(Il-10)活塞式强击机
乌伊尔-10(UIl-10)活塞式强击教练机
图-2(Tu-2)活塞式轰炸机
乌图-2(Tu-2U)活塞式轰炸教练机PLAAF 11-15
米格-9(MiG-9)喷气式歼击机
米格-15(MiG-15)喷气式歼击机
乌米格-15(MiG-15UTI)喷气式歼击教练机
米格-15比斯(MiG-15bis)喷气式歼击机
里-2(Li-2)活塞式运输机
PLAAF 16-20
伊尔-12(Il-12)活塞式运输机
雅克-12(Yak-12)活塞式轻型通信机
波-2(Po-2)活塞式初级教练机和轻型多用途飞机
伊尔-28(Il-28)喷气式轰炸机
乌伊尔-28(Il-28U)喷气式轰炸教练机
PLAAF 21-25
图-4(Tu-4)活塞式用型轰炸机
苏格尔(LET M1D SOKOL)活塞式轻型通信机
爱诺-45(AERO-45)活塞式轻型飞机
拉-9(La-9)活塞式歼击机 是我国从苏进口首批飞机中的活塞式歼击机,曾用代号“5号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苏联拉沃契金设计局继续对拉-7进行改进,1944年开始设计最
后一代单座活塞式
歼击机拉-9。
拉-9的原型机(设计局内代号为“拉-130”)于1946年6月16日首飞,1946年11月投入批生产,1947年开始装备部队。
拉-9基本保持了拉-7的气动布局和外形特点,主要改进是采用了全金属结构、层流翼形,武器装备为4门NR-23型23毫米机炮。
拉-9属40年代末期性能较先进的活塞式歼击机,由于当时喷气歼击机已开始装备部队,所以拉-9仅生产了约1000架,于1953
年停产。
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之拉-9
1950年1月,中国从苏联进口拉-9活塞式歼击机129架,首先用于歼击机航校的飞行训练。
1950年7月19日,苏联政府同意将拉-9飞机及其
发动机的制造权转让给中国。
1950年8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1驱逐机大队装备了13架拉-9歼击机,用于担负北京的防空作战任务。
1950年10月1日。
9架拉-9飞机首次参加了国庆阅兵,1959年最后5
架退役。
拉-9的主要性能数据:机长8.63米,翼展9.8米.机翼面积17.72平方米。
空重2638公斤,载油量595公斤,正常起飞重量3676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659公里/小时(高度6250米),实用升限10800米,最大航程1735公里,起飞滑跑距离345米,着陆滑跑距离490米。
动力为1台Ash-82FN 气冷双排星形14缸活塞发动机,起飞功率1850马力。
拉-11(La-11)活塞式歼击机 我国从苏进口首批飞机中的活塞式歼击机,曾用代号“7号机”。
苏联拉沃契金设计局在拉-9投入批生产后,又在其基础上改型研制单座活塞式护航歼击机拉-11,主要
用于为轰炸机护航。
拉-11的原型机于1947年5月首飞。
拉-11与拉-9的外形和机体结构都基本相同,主要改进是增大了机内燃油储量,武器装备为3门NR-23型23毫米机炮。
拉-11是40年代末期飞行性能较先进的活塞式歼击机,但由于当时喷气歼击机已开始装备部队,所以仅投人小批量生产(包括约50架乌拉-11双座歼击教练机),部分改作侦察机使用,1953
年停产。
1950年,中国开始从苏联进口拉-11飞机。
1950年10月13日,驻中国上海帮助防空的苏联空军部队向解放
军空军第4混成旅
移交了39架拉-11。
1950~1953年间共进口该机163架。
1951年10月1日,18架拉-11首次参加了国庆阅兵。
1951年11月2日,志愿军空军4架拉-11对椴岛、小和岛、大和岛进行了照相侦察。
1951年11月6日、29日,志愿军空军的拉-11两次掩护轰炸机部队轰炸大和岛,并击落了美国空军的F-86喷气战斗机。
随后该机在志愿军空军第一个夜航部队用于夜间防空作战。
1954年9月~ 1955年1月,该机在解放浙江沿海岛屿作战中担负照相侦察和掩护轰炸机任务。
1966年最后18
架退役。
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之拉-11
拉-11的主要性能数据:机长8.63米,翼展9.8米,机翼面积 17.72平方米。
空重2770公斤,载油量88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3996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674公里/小时(高度6200米),实用升限10250米,爬升到5000米所需时间为5分,最大航程255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345米,着陆滑跑距离505米。
动力装置为1台Ash-82FN 气冷双排星形14缸活塞发动机,配三叶变距螺旋桨,起飞功率1850马力。
9. 伊尔-10(Il-10)活塞式强击机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苏联进口的首批飞机中的活塞式双座强击机,1955年10月之前称为冲击机,曾用代号“8号机”。
伊柳申设计局于1939年研制了伊尔-2活塞式双座强击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生产了36163架,是苏军装备使用最多
的作战飞机。
该机装有坚固的装用和火力强大的武器,主要用于攻击敌坦克和地面部队。
1943年,伊柳申设计局在伊尔-2基础上改型研制了双座强击机伊尔-10,1944年4月首飞,8月投入批生产。
伊尔-10仍保持了伊尔-2的气动外形和几何尺寸上,但改为全金属结构,加强了装甲,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提高了飞行速度。
伊尔-10累计生产了4966
架。
1950年,我国开始进口飞机。
1950年10月13日,驻上海帮助中国防空的
苏联空军部队向解放军空军第4混成旅的冲击第13团移交了25架。
1951年10
月1日,36架伊尔-10首次参加了国庆阅兵,到1952年共进口274架,1954
年9月至1955年1月,伊尔-10参加了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的作战。
1972年最后
103架退役。
要技术数据:机长
11.12米,翼展13.4
米,机翼面积30平
方米。
空重4650公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之伊尔-10
斤,载油量535公斤,正常起飞重量6300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507公里/小时
(海平面),551公里/小时(高度2300米),实用升限7350米,爬升到3000
米所需时为5分钟,最大航程80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475米,着陆滑跑距离460
米。
动力装置为1台AM-42液冷V型12缸活塞发动机,起飞功率2000马力。
机翼上固定的射击武器最初为2门23毫米机炮和2挻7.62毫米机枪,后改为2
门37毫米机炮加2挻7.62毫米机枪或4门23毫米机炮。
我国进口的飞机为2门
23毫米机炮和2挻7.62毫米机枪。
在射击员座位处有1挺12.7毫米活动机枪。
载弹量利400~600公斤。
60年代末期,因国内不生产AM-42发动机,器材供应
困难。
曾试验换装发动机,配四叶变距螺旋桨。
改装的飞机上加挂了4个57毫
米火箭发射器。
图-2(Tu-2)活塞式轰炸机 是我国从苏联进口的首批飞机中的活塞式双发俯冲轰炸机,曾用代号“10号机”。
30年代末,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开始研制新型俯冲轰炸机。
首架原型机代号“58”,又称103号机,于1941年1月29日首飞。
第二架原型机代号“59”,又称103U ,于1941年11月1日首飞。
1942年还试飞了进一步改进的原型机“60”(103V )和103VS 。
1942年,第一种批生产型图-2S (代号“61”)投产。
图-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战后苏联最好的活塞式轰炸机之一,兼有前线轰炸机和强击机的功能,可进行俯冲和水平轰炸。
机内弹舱和挂架载荷较大,自卫武器较强,所采用的气冷星形发动机易损性低。
图-2批生产一直延续到1953年,并发展有多种改型。
各型果计生产了2527
架。
1949年底,中国从苏联空中转场进口 23架图-2S 飞机,1950年1月开始在轰炸机航校用于飞行训练。
1950年7月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航空部队第4混成旅的轰炸第12团首先装备了29架图-2S 。
同年10月13日,驻上海帮助中国防空的苏联空军部队向解放军空军第4混成旅移交了9架图-2S 。
1950年7月19日,苏联政府同意将图-2飞机及其发动机的制造权转让给中国,到1952年共进口311架。
1950年10月1月,19架图-2飞机首次参加了国庆阅兵。
1951年11月6日、29日,志愿军空军的图-2飞机两次轰炸了大和岛,并在空中击落了美军的F-86战斗机。
1955年初该机参加了解放浙江沿海岛屿一江山岛的作战。
引进伊尔-28喷气轰炸机后,部分图-2转用作侦察机,每架飞机上配装AFA-IM 相机和NAFA-6/50夜间相机各1部。
图-2飞机还曾加装截击瞄准雷达改型成图-2P ,用于夜间低空截击作战。
1982年最后30
架退役。
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之图-2
图-2的主要技术数据:机长13.8米,翼展18.86米,机高4.85米,机翼面积48.8平方米;空重8500公斤,载油量2016公斤,正常起飞重量1136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2680公斤,超载起飞重量13680公斤;最大速在547公里/小时(高度5700米),巡航速度35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9500米,爬升到5000
米所需时间10分48秒,最大航程2610公里,续航时间8小时13分,起飞滑跑距离485米,着陆滑跑距离675米。
动力装置为2台Ash-8FN212气冷双排星形14缸活塞发动机,配AV-5-167A三叶变距螺旋桨,单台起飞功率1850马力。
1963年确定逐步换装成2台国产的活塞8型(代号651甲)气冷双排星形14缸活塞发动机,配J7-G5(AV-50)或J10-G6(AV-9VF-21K)型螺旋桨,单台起飞功率1850马力。
活塞8型发动机是用米-4直升机的Ash-82V发动机机体与伊尔-14飞机的Ash-82T发动机减速器部分组合而成。
1965~1967年间,116架图-2飞机换装了651甲发动机。
射击武器为2门20毫米的ShVAK机炮、2门20毫米的B-20机炮和2挺12.7毫米的UB机枪,有的飞机未装B-20机炮而装3挺UA机枪。
弹舱内可载50~1000公斤的各型炸弹2000公斤,最大载弹量3000公斤,重型炸弹和鱼雷挂在机身外恻。
米格-9(MiG-9)喷气式歼击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苏联进口的首批飞机中的喷气式前线歼击机,曾用代号“12号机”。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用缴获的德国喷气发动机实物及技术,组织研制了第一代实用型喷气前线歼击机。
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第一种飞机的内部型号是I-3000(图纸代号F),于1946年4月24日首飞。
这架飞机采用平直机翼、全金属结构,座舱非气密,没有使用弹射座椅。
动力装已为2台缴获的德国BMW-003发动机,并列安装在机身内,共享1个进气道,喷口在机腹中部。
试飞证明该机具有较好的气动性能,单台发动机停车后的安全性也好于其它飞机。
改进后的批生产型于1946年10月13日首飞,其内部型号是I-301(图纸代号FS),正式型号是米格-9。
与原型机的主要区别是:换装了国产的RD-20发动机(BMW-003的仿制型),加大了垂直尾翼面积,在翼尖还可携街2个235升的副油箱。
米格-9成为第一批装备苏联空军的实用型喷气前线歼击机,到1948
年12月已生产交付500架。
米格-9投入批生产后,还发展了多种改型;有双座歼击教练机、改进的单座歼击机,后期还试验换装了1台大推力发动机,采用了气密座舱和弹射座椅。
苏联于1953年停产米格-9及其发动机。
1950年2月,苏联空军部队应邀来华协助防空,所使用的飞机就包括米格-9。
1950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从苏军接
收和直接进口米格-9(I-301)共 369架。
1951年3月,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谈到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没有空中掩护的问题。
史太林复电内容之一是承认米格-9的性能不如美英最好的喷气战斗机。
并主动承担责任,向中国无偿堤供可装备6个师的372架米格-15飞机,同时将米格-9也留给中国。
1951年7月,解放军空军开始改装米格-15飞机,原装备的米格-9飞机封存。
1956年11月3日,国防部批准米格-9全部淘汰。
1959年最后11
架退役。
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之米格-9
米格-9 (I-301)的主要技术数据:机长9.83米,翼展10.0米,机翼面积18.2平方米;空重3420公斤,载油量130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496公斤;最大速度911公里/小时(高度4500米),实用升限13500米,爬升到5000米所需时间4分18秒,航程800公里,起飞沿跑距离910米,着陆滑跑距离735米。
动力装置为2台RD-20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7.84千牛。
武器装备为1门N-37机炮(备弹40发)和2门NS-23机炮(备弹80发)。
米格-15(MiG-15)喷气式歼击机是我国从苏联进口的首批飞机中的喷气式前线歼击机,曾用代号“13号机”。
1947年,苏联政府按照发展喷气飞机的第二阶段任务.安排几个设计局同时开始研制装
英国“尼思”喷气发动机的前线歼击机。
米高扬设计局原型机的内部型号是I-310(图纸代号S ),于1947年12月30日首飞。
I-310采用了德国的最新气动研究成果和英国的喷气发动机技术,代表了40年代末喷气战斗机研制的最高水平。
第二次大战结束前。
德国在后掠机翼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设计了后掠翼战斗机Ta 183,但该机未及试飞已战败。
战后,苏联缴获了有关资料,在试制平直机翼喷气歼击机的同时,安排拉沃契金设计局 高扬设计局试制后掠翼喷气歼击机。
拉沃契金设计局的试验机首先试飞,但I-310更为成功。
I-310的动力装置是1台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尼思I ”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
最大推力21.85千牛。
”尼思”发动机不但推力属当时最大,而且工作稳定可靠。
第二架原型机换装了最大推力22.25千牛的“尼思II ”发动机。
于1948年5月27日出厂。
I-310第三架原型机C-03被正式赋子米格-15的型号,安装了ASP-1N 瞄准具、S-13照相枪,还可携带2枚FAB-100炸弹。
米格-15的批生产型(图纸代号SV )发动机改为国产的用RD-45F (“尼思II ”的仿制型),后机身两侧加装了减速板,换装了新型瞄准具ASP-3N 和NR-23机炮,机载设备也有改进。
米格-15是世界上第一代喷气战斗机中的优秀型号,共发展有17种改型。
除苏联外,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也进行了生产。
到1956年停产,米格-15各型累计生产了约12000
架。
1950年8月3日,协助中国东北地区防空的一个苏联空军师携米格-15飞机到达沈阳北陵机场。
1950年10
月13日,驻上海帮
助中国防空的苏联空军部队向解放军空军第四混成旅移交了38架米格-15。
中国还直接进口以及从其它驻华苏联空军部队接收了大批米格-15飞机。
1951年苏联政府决定赠送中国可装备6个师的372架米格-15飞机,六七月间分3批进口。
1950~1951年间,中国从苏联共进口米格-15飞机654架。
米格-15成为解放军空军的主力歼击机。
1950年12月开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空军主要使用米格-15歼击机。
1950年11月8日,驻中国辽阳协助防空的苏联米格-15飞机与美国F-80飞机在鸭绿江上空空战,首开世界航空史上喷气机之间的空战。
1951年1月21日,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飞机首次击落美国F-84喷气战斗机1架。
1951年10月1日,42架米格-15参加了国庆阅兵。
1953年5月30日,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在夜间凭目视击落1架美国F-94战斗机。
首创志愿军空军夜间击落敌机的先河。
米格-15还被用作侦察机。
1951年11月2日,4架米格-15对朝鲜西海岸的椴岛、炭岛和大小和岛进行了志愿军空军第一次航空照相侦察任务。
米格-15比斯装备部队后,米格-15逐步转用作侦察机和航空学校的训练飞机。
1980年最后18架米格-15
退役。
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之米格-15
米格-15的主要技术数据,翼展10.085米,机长10.102米,机翼面积20.6平方米;空重3380公斤,载油量1210公斤,起飞重量4820公斤;最大速度1042公里/小时(高度3000米),爬升到10000米所需时间7分6秒,实用升限15200米,续航时间2小时06分,航程1395公里,起飞滑跑距离725米,着陆滑跑距离765米。
动力装置为1台RD-45F离心式涡喷发动机。
最大推力22.25千牛。
1960年9月,开始在米格-15飞机上改装VK-1A发动机。
武器装备为一门N-37D机炮和2门NS-23机炮,可挂二枚炸弹。
米格-15比斯(MiG-15bis )喷气式歼击机 是中国于50年代初期从苏联进口的喷气式前线歼击机,曾用代号“43号机”。
米格-15比斯是米格-15的改进型。
图纸代号SD 主要改进是:加强了机翼等部位的结
构;换装了克里莫
夫设计局研制的VK-1离心式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26.46千牛;在副翼操纵系统加装了BU-1液压助力器,改善了横侧操纵性能;机翼下加挂2个250升的副油箱;武器和机载设备也有改进。
最大飞行速度和续航能力都有提高。
米格-15比斯的首架原型机于1949年9月首飞,1952年成为米格-15系列中主要的批生产型,大批装备苏联空军。
同年,米格-15比斯装备了1950年2月开始应邀来华协助防空的苏联空军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后期,米格-15比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的主要装备,被视为朝鲜战场上最优秀的飞机。
米格-
15
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之米格-15比斯
比斯有多种改型,主要包括:加大航程的米格-15SBIS(SD-UPB)、加装了AFA-40照相机的照相侦察机米格-15RBIS(SR)、作为KS-1空地导弹雷达空中试验平台的米格-15bis(SDK-5)。
苏联还曾在米格-15bis上加装空中受油探头,与图-4改装的空中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试验。
除苏联外,捷克斯洛伐克以S-103的型号生产了620架,
波兰也以LIM-2的
型号进行生产。
1952年四五
月,毛泽东、周恩
来致电斯大林,要
求增加进口米格-
15飞机。
6月13日,
斯大林复电毛泽
东,答应供给348
架。
并全部为新型
的米格-15比斯。
1952年8月23日至
10月17日。
该机先
后从满洲里、绥芬
河陆路口岸进口,
当年进口348架;
1953年5~10月,第二批进口134架;还接收了驻华协助防空的苏军部队的米格-15比斯飞机。
1952~1955年,共进口米格-15比斯飞机1460架。
1953年10月1日,米格-15比斯参加了国庆阅兵。
米格-15比斯飞机除大量用于抗美援朝战场外,还于1955年初用于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的作战以及50年代的东南沿海防空作战。
米格-17和国产歼5装备部队后,米格-15比斯逐步转用作侦察机和航空学校的训练飞机。
1959年,空军为适应航校、部队训练需要,确定将米格-15比斯改装成双座教练机。
改装机称为乌米格-15比斯,简称乌比斯。
还参照米格-15bism靶机(代号8012产品),将米格-15比斯改装成用于导弹打靶的靶机,以及代替伊尔-10用作强击机。
1986年米格-15比斯退役。
米格-15比斯的主要技术数据:翼展10.085米,机长10.102米,机翼面积20.6平方米;空重3681公斤,载油量1173公斤,正常起飞重量505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6106公斤(带2个600升副油箱);最大速度1107公里/小时(高度5000米),爬升到10000米所需时间4分54秒,实用升限15500米,航程1330公里(不带副油箱),起飞滑跑距离600米,着陆滑跑距离880米;动力装置为1台苏制VK-1A离心式涡喷发动机,或1台国产涡喷5乙发动机,最大推力均为26.46千牛;武器装备为N-37D机炮和2门NR-23机炮,可挂2枚炸弹。
里-2(Li-2)活塞式运输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苏联进口的首批飞机中的活塞式双发运输机,曾用代号“14号机”。
1936年11月至1939年 3月,苏联从美国购进18架DC-3旅客机,其中2架是分解状态的散件。
苏联还购买了该机的制造权,
并派出技术人员到美国工厂学习了约2年。
苏联于1941年开始生产DC-3,同年夏季达到月产30~40架的速度。
苏联在制造该机的过程中对DC-3的结构进行了修改以适应苏联工艺和生产条件,并换装了国产的发动机。
最初生产的客机型称为PS-84,后采用试制厂总工程师B‧P‧里苏诺夫的姓名第一个音节命名为里-2。
里-2有多种改型,主要包括里一2P 客机、里-2T 货机。
里-2VP 是生产数量最多的武装型运输机,机背装有炮塔,还可携带4枚250公斤炸弹或12枚火箭弹。
里-2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是苏联使用量最大的客货运输及伞兵用飞机。
各型共生产了4863架,1945年停产,在苏联使用了约40
年。
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之里-2
1949年底,中国从满州里进口2架里-2。
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间,苏联空运部队
41架里-2和民航
大队6架里-2来中国,协助空运陆军部队进新疆。
1950年3月成立的中苏民航股份公司全部使用里-2飞机,最初有14架,1951年增至16架,其中里-2P客机和里-2T货机各8架。
1950年7月19日,苏联政府同意将里-2飞机及其发动机的制造权转让给中国,但中国并未仿制该机。
1951年中国民航进口4架。
1951年11月24日,苏联空军顾问团向解放军空军移交20架里-2飞机。
到1957年,共进口里-2飞机41架,使该机成为50年代初期中国军、民航空运的主力机型。
里-2还被作为航测机。
该机1986年退役。
里-2的主要技术数据:翼展28.813米,机长19.647米,机高7.093米,机翼面积91.7平方米;空重7680公斤(客机)、7400公斤(货机),载重1120
公斤,正常起飞重量10700公斤,载油量3110公升;最大速度325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40公里/小时,正常上升率2~4米/秒,爬升到3000米所需时间13分12秒,实用升限5600米,最大续航时间12小时02分,最大航程265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420米,着陆沿跑距离380米;动力装置为2台Ash-62IR气冷单排星形9缸活塞发动机,配AV-7N-161型三叶螺旋桨,单台起飞功率为1000马力,后换装国内生产的活塞5甲型(代号670)发动机以及J8-G3螺旋桨。
雅克-12(Yak-12)活塞式轻型通信机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苏联进口的首批飞机中的活塞式轻型通信机,曾用代号”16号机”。
苏联雅克福列夫设计局在1944~1947年,先后研制了雅克-10。
雅克-12、雅克-
13等单发轻型飞机。
其中生产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是雅克-12。
雅克-
12
的原型机于1947年首飞。
这种单发上单翼飞机,生产使用成本低、起降性能好。
除军队用作通信联络、救护外,还被用作农业机、民用轻型运输机。
雅克-12有多种改型,直到50年代后期还在生产。
波兰制造的称为PZL-101。
1949年底,中国通过满州里口岸从苏联进口雅克-12飞机12架。
1950年7月19日,苏联
政府同意将雅克-
12飞机及其发动机的制造权转让给中国,但中国未进行仿制。
到1956年共进口 32架,其中包括有波兰制造的。
1973年最后2
架退役。
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之雅克-12
雅克-12的主要技术数据:机长8.2米,翼展9.4米,机翼面积15.4平方米;空重1900公斤,载油量23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244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465公里/小时,实用升限7950米,爬升到1000米所需时间为1分,最大航程125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395米,着陆滑跑距离5血米;动力装置为1台M-11FR 气冷单排星形5缸活塞发动机,配V-50D-81型木质螺旋桨,起飞功率160马力。
波-2(Po-2)活塞式初级教练机和轻型多用途飞机是中国于50年代初期从苏联进口的活塞式初级教练机和轻型多用途飞机,曾用代号“17号”。
直到20年代后期,苏联还没有自己设计的初级教练机,训练新飞行员全部使用外国设计的飞机。
根据苏联空军提出的国产教
练机研制指标,设计师N.N.波利卡尔波夫于1927年设计了一种双座活塞式初级教练机,最初称为乌-2 (U-2)。
该机于1928年1月7日首飞,1929年投入批生产,1944年改称波-2。
波-2飞机结构简单,操纵性能好、尤其是起飞着陆性能良好,生产和使用维修费用低廉,是苏联在30~40年代间使用最多的初级教练机,还广泛用于农林业、航空摄影、医疗救护、通信联络和近距离侦察飞行。
波-2有多种改型:乌-2VS 是卫国战争期间被大量用于前线附近地区的轻型夜间轰炸机,加装了发动机消音消焰器和机枪,可携带300公斤炸弹;乌-2NAK 是夜间炮兵校射机。
乌-2GN “天空之声”是装大功率扩音器的宣传机;乌-2ShS 是5座指挥联络机。
波-2的改型达80余种,各型累计生产了33300架,在苏联1951年停产;波兰生产到195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