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空间向量与空间角 课件(人教A版选修2-1)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3.2 第3课时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2 如图,正方形AMDE的边长为2,B,C分别为AM,MD的中
点,在五棱锥P-ABCDE中,F为棱PE的中点,平面ABF与棱PD,PC分
别交于点G,H. (1)求证:AB∥FG;
证明 在正方形AMDE中,因为B是AM的中点,
所以AB∥DE.
又因为AB⊄平面PDE,DE⊂平面PDE,
-1),C→E=(1,t-2,0),
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及已知得:1+0×(t-2)+0= 2× 1+t-22·cos 60°,
所以t=1,所以点E的位置是AB的中点.
解析答案
题型二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向量求法 例2 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 2a ,M为 A1B1的中点,求BC1与平面AMC1所成角的正弦值.
D.90°
解析 ∵cos〈m,n〉= 12= 22,
∴二面角的大小为45°或135°.
解析答案
12345
3.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 2BB1,则AB1与C1B所成角的大 小为( )
A.60°
B.90°
C.105°
D.75°
解析答案
12345
4.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B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232Fra bibliotekA. 3
B. 3
C.3
6 D. 3
解析答案
12345
5.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DA=DC=4,DD1=3,则异面直 9
线A1B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2_5__. 解析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已知得A1(4,0,0),B(4,4,3),B1(4,4,0),C(0,4,3). ∴A→1B=(0,4,3),B→1C=(-4,0,3), ∴cos〈A—1→B,B—1→C〉=295.
高中数学 3.2.3空间向量与空间角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1
的中点,求直线 AM 与 C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析:方法一 ∵A→M=A→A1+A→1M,C→N=C→B+B→N,
栏
∴A→M·C→N=(A→A1+A→1M)·(C→B+B→N)=A→A1·B→N=21.
目 链
|A→M|= (A→A1+A→1M )2= |A→A1|2+|A→1M|2=
接
1+14= 25.同理,|C→N|= 25.设直线 AM 与 CN 所成的角为 α.
则
cos
α=|AA→→MM|··C|→C→NN|=
1 2
25×
5=25. 2
栏 目
链
∴直线 AM 与 C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52.
接
规律方法:用向量法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通过两条直线的方向
向量的夹角来求解的,而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 θ 的取值范围是 0,π2 ,两向量的夹角 α 的取值范围是[0,π],所以 cos θ=|cos α
完整版ppt
7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
ABC,AB=BC=AA1,∠ABC=90°,点E,F分别
是棱AB,BB1的中点,则直线EF和BC1所成角的大小
是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完整版ppt
8
.解析:分别以 BA,BC,BB1 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
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 AB1 与底面 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等于( )
栏
1
2
目
A.3
B. 3
链
接
3
2
C. 3
D.3
完整版ppt
高中数学 3.2.3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
uuur uuuur x uAuFur1 • uBuDuur1
1 1 4
30
| AF1 || BD1 |
5 3 10
42
30
所以 BD与1 A所F1成角的余弦值为 10
[悟一法] 利用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步骤为: (1)确定空间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 (2)求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3)确定线线角与向量夹角的关系;当向量夹角为锐角时, 即为两直线的夹角;当向量夹角为钝角时,两直线的夹角为向 量夹角的补角.
z
(1)求证: 直线B1O 面MAC;
(2)求二面角
uuur
Bu1uur
MA
uuuur
C
的余弦值.
D1
①证明:以 DA、DC、DD1为正交基底, A1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可得
M
uuur
uuuur
所以MA (2,0,1),MC (0,2,1),
uuur B1O (1,1, 2)
D O
A(2,0,0),C(0,2,0),M (0,0,1), A
xB
3
AD与平面ANM所成角的正弦值是3 34 34
Dy
C
[悟一法] 利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步骤为: (1)确定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2)求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3)确定线面角与向量夹角的关系:向量夹角为锐角 时,线面角与这个夹角互余;向量夹角为钝角时,线面角 等于这个夹角减去90°.
①向量法
D1
C1 ② 传统法
A1
B1
O
D A
C B
练习:在长方体 ABCD A1B1C1D1中, AB 6, AD 8,
AA1 6, M为B1C1上的一点,且B1M 2, 点N在线段A1D上,
3.2第2课时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 课件(人教A选修2-1)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 所以PB= (1, 3,- 2),AC= (0, 2 3, 0). 设 PB 与 AC 所成角为 θ,则 → → PB ·AC 6 6 cos θ = = = . → → 2 2× 2 3 4 |PB||AC|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变式训练 1.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A与平面 ABCD所成的角为60°.在四边形ABCD中,∠ADC
=∠DAB=90°,AB=4,CD=1,AD=2.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点B、P的坐标; (2)求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2)∵ A(2, 0, 0), C(0,1,0), → → ∴PA= (2, 0,- 2 3),BC= (- 2,- 3, 0), → → ∴ cos〈PA, BC〉 = - 2×(- 2)+0×(- 3)+(-2 3)×0 4× 13 13 . 13 =
13 ∴异面直线 PA 与 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3
(2)求两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 (3)确定二面角的范围; (4) 确定二面角与面面角的关系:二面角范围 的确定要通过图形观察,法向量一般不能体
现出来.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变式训练
2.如图,PA⊥平面 ABC,AC⊥ BC,BC= 2, PA=AC=1,求二面角 APBC 的余弦值.
【名师点评】
步骤为:
利用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
(1)确定空间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 (2)求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3)比较余弦值与0的大小,确定向量夹角的范围;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3-2 第3课时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求线面角 XXX
三角函数
如图 3221 所示,三棱锥 PABC 中,PA⊥平面 ABC,AB⊥AC, 1 PA=AC=2AB,N 为 AB 上一点,AB=4AN,M,S 分别为 PB,BC 的中点.
(1)证明:CM⊥SN; (2)求 SN 与平面 CMN 所成角的大小. 【导学号:37792141】
3 【解析】 设 l 与 α 所成的角为 θ,则 sin θ=|cos〈m,n〉|= 2 ,∴θ=60° , 应选 B.
【答案】 B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三角函数
[小组合作型]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如图 3220,在三棱锥 VABC 中,顶点 C 在空 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顶点 A,B,V 分别在 x 轴、y 轴、z 轴上,D 是线段 AB 的中点,且 AC=BC=2,∠VDC=θ.当 θ π =3时,异求面直线 AC 与 VD 所成角的余弦值.
三角函数
【自主解答】 设 PA=1,以 A 为原点,射线 AB,AC,AP 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 则 P(0,0,1),C(0,1,0),B(2,0,0),又 AN=4AB,M,S 分别为 PB,BC 的中 点,
1 1 1 ∴N2,0,0,M1,0,2,S1,2,0,
1 → 1 1 → (1)证明:CM=1,-1,2,SN=-2,-2,0,
1 1 1 → → - ,- ,0=0, ∴CM· SN=1,-1,2· 2 2
因此 CM⊥SN.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 → (2)NC=-2,1,0,设 a=(x,y,z)为平面 CMN 的一个法向量,
第一章 求线面角 XXX
三角函数
如图 3221 所示,三棱锥 PABC 中,PA⊥平面 ABC,AB⊥AC, 1 PA=AC=2AB,N 为 AB 上一点,AB=4AN,M,S 分别为 PB,BC 的中点.
(1)证明:CM⊥SN; (2)求 SN 与平面 CMN 所成角的大小. 【导学号:37792141】
3 【解析】 设 l 与 α 所成的角为 θ,则 sin θ=|cos〈m,n〉|= 2 ,∴θ=60° , 应选 B.
【答案】 B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三角函数
[小组合作型]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如图 3220,在三棱锥 VABC 中,顶点 C 在空 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顶点 A,B,V 分别在 x 轴、y 轴、z 轴上,D 是线段 AB 的中点,且 AC=BC=2,∠VDC=θ.当 θ π =3时,异求面直线 AC 与 VD 所成角的余弦值.
三角函数
【自主解答】 设 PA=1,以 A 为原点,射线 AB,AC,AP 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 则 P(0,0,1),C(0,1,0),B(2,0,0),又 AN=4AB,M,S 分别为 PB,BC 的中 点,
1 1 1 ∴N2,0,0,M1,0,2,S1,2,0,
1 → 1 1 → (1)证明:CM=1,-1,2,SN=-2,-2,0,
1 1 1 → → - ,- ,0=0, ∴CM· SN=1,-1,2· 2 2
因此 CM⊥SN.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 → (2)NC=-2,1,0,设 a=(x,y,z)为平面 CMN 的一个法向量,
人教A版数学选修2-1教学课件3.2 第3课时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 探究导学课型精选ppt课件
由
2 2
E FA B (0 , 1, 1)2 a,0 ,00 ,
得
即EF⊥2A2 B,同理EF⊥PB,
又AEBF∩PABB=,B,所以EF⊥平面PAB.
(2)由 a 得2 , E( 2,0,0),F( 2,1,1),C(2,0,0).
有 A C (2 2 , 1 ,0),E F 由 2((10 ),知1,平1), 面2PA2B2 的一个法向量为
EF(0, 1, 1),
AE与EF
22
〈则AsEi,nEFα〉.=
|cos〈 A E,EF〉 ||A EEF|
|(
2,1,0) 2
(0,1,1)| 22
1 2
3.
|A E||EF|
31
33
所以,AE与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2
4
3. 3
2.(改变问法)本例(2)条件不变,求直线AC与平面AEF所成角的正弦 值.
因为P是A1B1上任意一点, 所以不妨设P(2a,m,2a)(0≤m≤2a). 所以 =(0,0,a)-(2a,0,0)=(-2a,0,a),
=(A2Ma,m,2a)-(a,a,0)=(a,m-a,2a). 所O 以P =-2a×a+0×(m-a)+a×2a=0. 所以异A面M直OP线AM与OP所成的角为
ab a1b1a2b2 . ab a12a22 b12b22
3.观察下表,分析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是否等于它们的方向向量 所成角的余弦值. 设a,b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
l1与l2所成的角θ
a与b的夹角
范围
0<θ ≤
0<<a,b><π
2
求法
cosθ =|cos<a,b>|= | a b |
【说课课件】人教A版选修2-1 3..2.3空间向量的夹角 说课课件
例 题组练习二
题
讲 解
选做题:沿着正方体ABCD -A1B1C1D1对角面A1BCD1 去截正方体,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D1CC1-A1BB1,
理
E,F 分 别 是 A1D1,D1C1 的 中 点 , 求 异 面 直 线 BE 与
解 掌
A1F所成的角.
握
D1
C1
D1
F
C1
巩 固
A1
提
D
高
B1
E A1
C
本节内容:空间向量的夹角公式,用空间向量求立 体几何中异面直线的夹角.
后续内容:向量在数学、物理上的综合运用.
用向量法处理几何问题,可使空间形式的研究从 “定性”推理转化为“定量”计算.
《空间向量的夹角》教学说明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方法手段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教学重点: 1)空间向量夹角公式及其坐标表示;
《空间向量的夹角》教学说明
课题引入
例1
空间向量的夹角
夹角公式
例2
一般方法 几何法、向量法
一般步骤
题组练习一
域领用应
题组练习二 巩固作业
《空间向量的夹角》教学说明 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 建构数学 知识运用 小结作业
感受•理解: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M、N分别是AA1、BB1的中点,求直线CM与 D1N所成角的正弦值.
D1 A1 MD
C1 B1
N C
A
B
《空间向量的夹角》教学说明 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 建构数学 知识运用 小结作业
思考•运用:已知正三棱柱(地面为正三角形,侧棱与
底面垂直) ABC-A1B1C1中,底面边长为2,求异面直
3.2.3《空间向量与空间角》课件(人教A版选修2-1)
【解析】
3.(5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B的中点,则 二面角A1-EC-A的余弦值为________.
【解析】
答案:
4.(15分)(2010·洛阳模拟)已知在四棱锥P-ABCD中,底 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PA=AD=1,AB=2,E、F分别是 AB、PD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PEC; (2)求PC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二面角P-EC-D的余弦值.
【解析】(1)方法一:连接AC,设AC交BD于点O, ∵AC⊥BD,AC⊥PD,BD∩PD=D, ∴AC⊥平面PBD, 过O点在平面PBD内作OF⊥PB于点F, ∵AO⊥PB且OF∩AO=O, ∴PB⊥平面AOF, AF 平面AOF, ∴AF⊥PB. 则∠OFA是二面角A-PB-D的平面角.
(2)假设在线段PB上存在一点E,使PC⊥平面ADE. 则PC⊥DE,PC⊥AD. 取PC中点H,连接EH、DH, ∵PD=AD=DC,且PD⊥DC, ∴DH⊥PC,∴PC⊥平面DEH, ∴PC⊥EH. ∵PC⊥AD,AD∥BC,∴PC⊥BC. ∴EH∥BC,∵H为PC中点,∴E为PB中点. 即在线段PB上存在它的中点E,使PC⊥平面ADE.
【解析】以A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
则A(0,0,0),B(2,0,0),
C(2,1,0),D(0,1,0),
F(0,1 , )1 ,E(1,0,0),
2
2
P(0,0,1).
课程目标设置
主题探究导学
典型例题精析
知能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
1.设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且l的方向向量为
r a
,α的法向量为
人教A版选修2-1第三章3.2.3空间向量与空间角复习课件
=|-
3,1,-
3· 7×
3,-1,- 7
3|=17.
∴异面直线 A1B 与 AO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7.
知识点二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3.平面 α 的斜线 l 与它在这个平面上射影 l′的方向向量分别
为 a=(1,0,1),b=(0,1,1),则斜线 l 与平面 α 所成的角为( )
A.30°
(1)证明:MN∥平面 PAB; (2)求直线 AN 与平面 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1)证明:由已知,得 AM=23AD=2. 如图,取 BP 的中点 T,连接 AT,TN, 由 N 为 PC 的中点,知 TN∥BC,TN=12BC=2. 又 AD∥BC,故 TN∥═ AM, 所以四边形 AMNT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 MN∥AT. 因为 AT⊂平面 PAB,MN⊄平面 PAB,所以 MN∥平面 PAB.
于是 n=(-1,-1,1).
又因为平面 PAE 的法向量为 p=(1,0,0),
所以
cos〈n,p〉=|nn|·|pp|=-
3 3.
由题知,二面角
F-AE-P
为锐角,所以其余弦值为
3 3.
(3)直线 AG 在平面 AEF 内. 因为点 G 在 PB 上,且PPGB=23,P→B=(2,-1,-2) 所以P→G=23P→B=43,-23,-43, A→G=A→P+P→G=43,-23,23. 由(2)知,平面 AEF 的法向量 n=(-1,-1,1). 所以A→G·n=-43+23+23=0. 所以直线 AG 在平面 AEF 内.
A.
3 2
B.8255
C.4153
D.
3 3
解析:设 l1 与 l2 的夹角为 θ, 则 cos θ=|cos〈a,b〉|=||aa|·|bb||=|0×1+45××2+5-3×0|=8255. 答案:B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配套课件第三章 3.2.3 利用空间向量求角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3.2.3 利用空间向量求角
栏 目 链 接
1.认识空间角的含义,主要是:两异面直线所成
角、二面角、线面角. 2.明确利用向量求各种角的方法.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方法二
→1方向为 x 轴、y 轴、z 轴的 如图,分别以→ DA、→ DC、DD
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 则 A(1,0,0),M1, ,1, 2 1 C(0,1,0),N1,1, . 2 1 1 → ∴AM=1, ,1-(1,0,0)=0, ,1, 2 2 1 1 → CN= 1,1, -(0,1,0)= 1,0, . 2 2
栏 目 链 接
1 1 1 故→ AM·→ CN=0×1+ ×0+1× = , 2 2 2
|→ AM|= |→ CN|=
12 5 0 + +1= , 2 2
2
12 5 1 +0 + = . 2 2
2 2
设直线 AM 与 CN 所成的角为 α , 2 则 cos α = = = . → → 5 5 5 |AM|·|CN| × 2 2 2 ∴直线 AM 与 C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5 → AM·→ CN 1 2
栏 目 链 接
(1)证明:取CD的中点E,连接BE. 因为AB∥DE,AB=DE=3k, 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栏 目 链 接
点评:用向量法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通 过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来求解的,而两条异 面直线所成角 θ
π 的取值范围是0, ,两向量的 2
圆锥曲线与方程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3.2.3 利用空间向量求角
栏 目 链 接
1.认识空间角的含义,主要是:两异面直线所成
角、二面角、线面角. 2.明确利用向量求各种角的方法.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方法二
→1方向为 x 轴、y 轴、z 轴的 如图,分别以→ DA、→ DC、DD
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 则 A(1,0,0),M1, ,1, 2 1 C(0,1,0),N1,1, . 2 1 1 → ∴AM=1, ,1-(1,0,0)=0, ,1, 2 2 1 1 → CN= 1,1, -(0,1,0)= 1,0, . 2 2
栏 目 链 接
1 1 1 故→ AM·→ CN=0×1+ ×0+1× = , 2 2 2
|→ AM|= |→ CN|=
12 5 0 + +1= , 2 2
2
12 5 1 +0 + = . 2 2
2 2
设直线 AM 与 CN 所成的角为 α , 2 则 cos α = = = . → → 5 5 5 |AM|·|CN| × 2 2 2 ∴直线 AM 与 C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5 → AM·→ CN 1 2
栏 目 链 接
(1)证明:取CD的中点E,连接BE. 因为AB∥DE,AB=DE=3k, 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栏 目 链 接
点评:用向量法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通 过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来求解的,而两条异 面直线所成角 θ
π 的取值范围是0, ,两向量的 2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空间角问题(共20张PPT)
夹角; 3)通过图形特征或已知要求,确定二面角是锐角或
钝角,得出问题的结果.
小结
注意: (1)用法向量法求二面角时,注意结合图形确定 二面角是钝二面角还有锐二面角(或利用“同 进同出,二面角等于法向量的夹角的补角,一 进一出,二面角等于法向量的夹角”) (2) 用方向向量法求二面角时,应先在二面角的 二个半平面内分别找(或作)出与棱垂直的两 直线,再利用直线方向向量计算; (3)保证计算过程的准确性,一失足,千古恨.
课堂训练与检测: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OABC中,OA∥BC,∠AOC=90°,
SO⊥面OABC,且 OS=OC=BC=1,OA=2。求:
z
⑴异面直线SA和OB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S
⑵ OS与面SAB所成角α的正弦值 ,
⑶二面角B-B
课堂小结:
1.异面直线所成角:
uuur uuur
ur uur n1, n2
ur uur nu1r •unur2 n1 n2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2 探究方法
问题3: 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大小什么时候相等,什么 时候互补?
法向量法
uur uur
uur n1,n2
n2
uur uur
n1,n2
uur
n2
uur
n1
uur
n1
l
l
cos
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
[题后感悟]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与步骤 (1)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可利用向量夹角公式或法 向量.利用法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基本步骤为: 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②求直线的方向向量A→B; ③求平面的法向量 n;④计算:设线面角为 θ,则 sin θ=||nn|··A|→A→BB||. (2)找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充分利用面与面垂直的性质及解三 角形知识可求得夹角(或夹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
钝角,得出问题的结果.
小结
注意: (1)用法向量法求二面角时,注意结合图形确定 二面角是钝二面角还有锐二面角(或利用“同 进同出,二面角等于法向量的夹角的补角,一 进一出,二面角等于法向量的夹角”) (2) 用方向向量法求二面角时,应先在二面角的 二个半平面内分别找(或作)出与棱垂直的两 直线,再利用直线方向向量计算; (3)保证计算过程的准确性,一失足,千古恨.
课堂训练与检测: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OABC中,OA∥BC,∠AOC=90°,
SO⊥面OABC,且 OS=OC=BC=1,OA=2。求:
z
⑴异面直线SA和OB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S
⑵ OS与面SAB所成角α的正弦值 ,
⑶二面角B-B
课堂小结:
1.异面直线所成角:
uuur uuur
ur uur n1, n2
ur uur nu1r •unur2 n1 n2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2 探究方法
问题3: 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大小什么时候相等,什么 时候互补?
法向量法
uur uur
uur n1,n2
n2
uur uur
n1,n2
uur
n2
uur
n1
uur
n1
l
l
cos
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
[题后感悟]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与步骤 (1)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可利用向量夹角公式或法 向量.利用法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基本步骤为: 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②求直线的方向向量A→B; ③求平面的法向量 n;④计算:设线面角为 θ,则 sin θ=||nn|··A|→A→BB||. (2)找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充分利用面与面垂直的性质及解三 角形知识可求得夹角(或夹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第三章3.2第三课时空间向量与空间角、距离.pptx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理解教材新知
3.2
第 三 章
第 三 课 时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第三课时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距离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甲、乙两名科技人员为了测量一个山 体的倾斜程度,甲站在水平地面上的 A处,乙站在山坡斜面上的B处,A, B两点到直线l(水平地面与山坡的交线)的距离AC和BD分别 为30 m和40 m,CD的长为60 m,AB的长为80 m.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可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解;也可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分别作 棱的垂线,利用两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求解.
[精解详析] 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0,0,0),B( 2,1,0),
C(0,1,0),P(0,0,1),
uuur
uuur
∴ AP=(0,0,1), AB=( 2,1,0).
则 O(0,0,0),O1(0,1, 3),A( 3,0,0), A1( 3,1, 3),B(0,2,0),
uuur uuur uuur ∴ A1B= A1B-OA1
=(- 3,1,- 3), uuur uuur uuur O1 A=OA-OO1
=( 3,-1,- 3).
uuur uuur ∴cos〈 A1B,O1 A〉
uuuur | AC1 |=
34a2+a42+2a2= 3a,
uuuur | AM |=
a42+2a2=32a,
9a2
uuuur uuuur ∴cos〈 AC1 , AM 〉=
3a4×32a=
3 2.
uuuur uuuur ∴〈 AC1 , AM 〉=30°,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理解教材新知
3.2
第 三 章
第 三 课 时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第三课时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距离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甲、乙两名科技人员为了测量一个山 体的倾斜程度,甲站在水平地面上的 A处,乙站在山坡斜面上的B处,A, B两点到直线l(水平地面与山坡的交线)的距离AC和BD分别 为30 m和40 m,CD的长为60 m,AB的长为80 m.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可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解;也可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分别作 棱的垂线,利用两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求解.
[精解详析] 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0,0,0),B( 2,1,0),
C(0,1,0),P(0,0,1),
uuur
uuur
∴ AP=(0,0,1), AB=( 2,1,0).
则 O(0,0,0),O1(0,1, 3),A( 3,0,0), A1( 3,1, 3),B(0,2,0),
uuur uuur uuur ∴ A1B= A1B-OA1
=(- 3,1,- 3), uuur uuur uuur O1 A=OA-OO1
=( 3,-1,- 3).
uuur uuur ∴cos〈 A1B,O1 A〉
uuuur | AC1 |=
34a2+a42+2a2= 3a,
uuuur | AM |=
a42+2a2=32a,
9a2
uuuur uuuur ∴cos〈 AC1 , AM 〉=
3a4×32a=
3 2.
uuuur uuuur ∴〈 AC1 , AM 〉=30°,
2021年全优指导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3.2.3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4)若二面角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为120°,则该二面角的大小
等于60°或120°. ( √ )
-8-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探究一利用向量方法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
-32-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12345
-33-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B.60°
C.150°
D.30°
解析:因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120°,
所以它们所在直线的夹角为60°,则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
90°-60°=30°.
答案:D
-5-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18-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等于60°或120°. ( √ )
-8-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探究一利用向量方法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
-32-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12345
-33-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B.60°
C.150°
D.30°
解析:因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120°,
所以它们所在直线的夹角为60°,则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
90°-60°=30°.
答案:D
-5-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18-
第3课时 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首页
X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答疑解惑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第三章32第2课时空间向量与空间角
_0_,__π__
[问题思考]
(1)当一条直线 l 与一个平面 α 的夹角为 0 时,这条直线一定在平面内 吗?
提示:_不__一__定___,__这__条__直___线__可__能___与__平__面__平___行__.
(2)为什么求空间角的公式中都带有绝对值?
提示:因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π2 ,斜线与平面
. 即异面直线 A1B 与 O1A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7.
用向量法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通过两条直线的 方向向量的夹角来求解的,而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 θ 的取 值范围是0,π2 ,两向量的夹角 α 的取值范围是[0,π],
所以要注意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应有 cos θ=|cos α|.
练一练 1.如图所示,A1B1C1ABC 是直三棱柱,∠ACB
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 θ,它们
的方向向量为 a,b,则 cosθ=
|a·b| _|c_o_s_〈__a_,__b_〉__|_=___|a_|_|b_|__
_0_,__π_2__
设直线 l 与平面 α 所成的角为 θ,l 的
直线与平面 方向向量为 a,平面 α 的法向量为 n, _0_,__π
,
B
22,1,0
,
C - 22,1,0
.
所
以
PC
=
-
22,1,-
2 2
,
CB
=(
2 , 0,0) ,
PA =
22,0,-
22,
AB
=(0,1,0).
设 n=(x1,y1,z1)是平面 PCB 的法向量,
则
即- 22x1+y1- 22z1=0,
2x1=0.
所以可取 n=(0,-1,-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解答题2的关键点是什么?另外求解题2时易出现什 么错误? 提示:(1)由于题中没有三线两两垂直的条件,因此无法直接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答的关键点, 因此需要首先寻找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确定其中两条坐标轴, 再通过在面内作垂线得到第三条坐标轴. (2)在建立坐标系后,求点的坐标是易出错的步骤,会影响到 后面的向量的求法以及最后结果.
【思考】应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提示:(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正确地写出各点的坐标; (2)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3)求平面的法向量; (4)根据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求线面角.
求面面角
1.求二面角的方法
几何法
作角: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 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
步骤三
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则|cosθ|=|cos<nl,n2>|
步骤四
根据图形判断θ为钝角还是锐角,从而求出θ (或其三角函数值)
【典例训练】 1.设u=(1,1,0),v=(1,0,-1)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平 面α与β的夹角为( ) (A)30° (B)60° (C)90° (D)45°
【解析】1.选A.设CA=CC1=2CB=2,则A(2,0,0),
B1(0,2,1),B(0,0,1),C1(0,2,0),∴ AB=1 (-2,2,1), BC1 =(0,2,-1),所以直线BC1与直线AB1夹角θ的余弦值是
0 2 2 11
cos
3
5.
4 41 0 41 3 5 5
2.方法一:取BC中点E,连接EF1,D1F1,
2.如图所示,α⊥β,α∩β=l,A∈α,B∈β,点A在直线l上的 射影为A1,点B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B1.已知AB=2,AA1=1,BB1=
2, 求: (1)直线AB分别与平面α,β所成角的大小; (2)二面角A1-AB-B1的余弦值.
【解析】1.选B.cos〈u,v〉= u v 1 1 ,
AB 2
在Rt△AA1B中,AA1=1,AB=2.
F l
A1
∴sin∠ABA1=
AA1 AB
∴12∠. ABA1=30°.
故AB与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是45°,30°.
E B1
B
(2)∵BB1⊥α,∴平面ABB1⊥α,在平面α内过A1作 A1E⊥AB1交AB1于E, 则A1E⊥平面AB1B,过E作EF⊥AB交AB于F,连接A1F,则由三垂 线 定理得A1F⊥AB,∴∠A1FE就是所求二面角的2.平面角. 在Rt△ABB1中,∠BAB1=45°,∴AB1=B1B= 在AR1tE△A12AA1BB11中,22 .AA1=A1B1=1,
②关注点:结合图形求角时,应注意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如 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中位线的性质及勾股定理、余弦定理 及有关推论.
(2)向量法 ①方法:利用数量积或坐标方法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转化为两 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φ,若求出的两向量的夹角为钝角,则 异面直线的夹角应为两向量夹角的补角,即cosθ=|cosφ|. ②关注点:求角时,常与一些向量的计算联系在一起,如向量的 坐标运算、数量积运算及模的运算.
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如何用向量来描述? 提示:线面角(即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可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 和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线面角的正弦值等于直线的方向向量 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如图所示.
2.二面角的大小与其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有何关系? 提示:二面角的大小与其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的大小相 等或互补,如图所示.
|u| v 2 2 2
∴〈u,v〉=60°,∴平面α与β的夹角为60°.
2.方法一:(1)如图所示,连接A1B,AB1.∵α⊥β,α∩β=l,
AA1⊥l,BB1⊥l,∴AA1⊥β,BB1⊥α,则∠BAB1,∠ABA1分别是AB
与α和β所成的角.
A
在Rt△BB1A中,BB1=2, AB=2.
∴sin∠BAB1=BB1 ∴∠2 B, AB1=45°.
【解析】1.如图,取BC的中点E,则AE⊥BC,AE⊥BB1,
∴AE⊥平面BCC1B1,
∴∠AC1E为AC1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
设棱柱棱长为1,
则
AE
3 2
,
C1E
5 2Leabharlann , AC12,5
cosAC1E
C1E AC1
2 2
10 . 4
答案: 10
4
2.如图,以D为原点,DA的长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在Rt△AA1B中,A1B=AB2 AA12 4 1 3.
由AA1·A1B=A1F·AB,
得A1F=AAA1 BA1B
1 2
3
3. 2
∴在Rt△A1EF中,sin∠A1FE=
A1E A1F
6. 3
∴cos∠A1FE=
3. 3
∴二面角A1-AB-B1的余弦值为 3 .
3
方法二:(1)同方法一. (2)解题流程:
【典例训练】 1.如图,在空间直角坐 标系中有直三棱柱ABC-A1B1C1,CA=CC1= 2CB,则直线BC1与直线AB1夹角的余弦值 为( )
A 5 B 5 C 2 5 D 3
5
3
5
5
2.如图所示,A1B1C1-ABC是直三棱柱,∠ACB=90°,点D1,F1 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BC=CA=CC1,求BD1与AF1所成角的余 弦值.
3.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的注意事项 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时,要注意空间角的取值范围与向量夹角 取值范围的区别,特别地二面角的大小等于其法向量的夹角或 其补角,到底等于哪一个,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看二面角的 大小是锐角还是钝角.
求异面直线的夹角
求异面直线的夹角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 ①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通过平移法求解.过某一点作平 行线,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平面角,最后通过解三角形 求解.主要以“作,证,算”来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同时, 要注意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系,则DA=(1,0,0), CC=(0,0,1). 连接BD,B′D′.在平面BB′D′D中,
延长DP交B′D′于H.
设 DH=(m,m,1)(m>0),由已知得 〈DH, D=A6〉0°, 由 DA DH DA DH cos〈DH,DA〉,
可得 2m 2m2 1.
解得m= 2 ,所以 DH ( 2 , 2 ,1).
2
22
2 0 2 0 11
(1)因为 cos〈DH,CC〉 2
2
2,
1 2
2
所以〈DH,C=C4〉5°,即DP与CC′所成的角为45°.
(2)平面AA′D′D的一个法向量是 D=C(0,1,0).
因为 cos〈DH, DC〉
2 0 2
2 2
1
1
0
1
,
1 2
2
所以〈DH,D=C6〉0°,
可得DP与平面AA′D′D所成的角为30°.
cosAF1E
EF12 AF12 AE2 2 EF1 AF1
65 44 2 6
5 4 5
30 . 10
22
∴BD1与AF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0 .
10
方法二:如图所示,以C为原点,CA,CB,CC1所在直线分别
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CB=CA=CC1=1,
则A(1,0,0),
∵D1F1
1 2
B1C1,BE
1 2
B1C1,∴D1F1
BE,
∴四边形BEF1D1是平行四边形,
∴EF1∥BD1,
∠AF1E是BD1与AF1所成的角,
连接AE,设BC=CA=CC1=1,
则AE= 1 1 5 ,
42
AF1= 1 1 5 , EF1=BD11= 2 6 ,
42
42
在△AEF1中,由余弦定理得:
【归纳】解答题2所用的两种方法的关键点. 提示:(1)用综合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是作其中一条 直线的平行线,构造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解三角形求异 面直线所成的角. (2)当已知几何图形中有线段长度和夹角时,解题关键是根据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求异面直线夹角.
几何法 向量法
②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__2__;
因此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的范围是_[__0_,__2__]__.
2.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1)定义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 _半__平__面__,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_半__平__面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 面角,记为α-l-β. (2)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大小,是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的,一个平面垂直于二 面角α-l-β的棱l,且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分别是射线OA, OB,O为垂足,则∠AOB叫做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
求线面角
求线面角的两种方法
作角:在直线上找一特殊点,过点作平面的垂线, 连接斜足与垂足; 证角:证明作出的角为线面角; 求角: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线面角 设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直线l的方向向 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sinθ=|cos<n,u>|
nu
nu
【典例训练】 1.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则AC1与平面BB1C1C所 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 2.如图所示,已知点P在正方体ABCD-A′B′C′D′的对角线 BD′上,∠PDA=60°. (1)求DP与CC′所成角的大小; (2)求DP与平面AA′D′D所成角的大小.
B(0,1,0),D1(
1 ,11 ), ,
22
F1(
10, ,1),
2
则
A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