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答案
聊城大学《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 .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包括()。
A.建群种完全丧失B.非优势层伴生种完全丧失C.次级生产受到严重抑制D.环境污染破坏了信息传递2 .生物多样性的组成不包括()。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 群落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3 .下列选项为光化学烟雾特征的是O 。
A.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B.呈蓝色,具有强还原性C.呈白色,具有强氧化性D.呈白色,具有强还原性4.下列关于环境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环境质量是反映人类具体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环境质量可以用多个环境质量参数或者指标加以定性或定量的描述环境质量是相对的和动态变化的,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环境适宜性的要求是不同的5 .废水二级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A.絮凝法B.活性污泥法C.生物过滤法 6 .以下关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胶体是土壤固体颗粒中最细小的微粒C.土壤中有许多有机和无机的氧化性、还原性物质,因而使土壤具有氧化-还原的特性D.土壤吸附性是土壤重要的保肥形式。
7 .下列有关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表述正确的是()。
A.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就是热效应,会导致人体功能紊乱、机能发生障碍,从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B.电磁辐射能够引燃引爆,特别是高场强作用下会引起火花而导致可燃性油类、气体和武器弹药的燃烧与爆炸事故C.电磁波会对工业生产产生干扰作用,尤其是信号干扰与破坏非常突出D.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与电磁辐射强度、接触时间、设备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8 .与原始林相比,人工纯林的特点包括OA.种类成分复杂B.群落结构简单C.抗干扰能力强D.自我调节能力差9 .在制定环境规划的时候,首先考虑环境资源的保护,则该环境规划属于O 类型。
11.下列除尘装置中,()为湿式除尘器。
A. B. C. D. D.活性炭吸附法B.在土壤溶液中,胶体常带负电荷 A.经济制约型 B.环境经济协调型 10.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包括OA.生物与环境高度适应并彼此协调 C.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大致相当 C.环境制约型 D.经济优先型B.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没有明显变化D.物种组成没有任何变化A.喷雾塔式洗涤器12.下列除尘装置中,OA.喷雾塔式洗涤器参考答案:LACD7.BCDB.离心洗涤器为湿式除尘器。
北师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环境定义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和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体。
其中心实物是人类。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部分。
2.人类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太阳辐射等要素。
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环境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3. 环境问题定义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1)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2)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的危害:(1)危及生物的生存;(2)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4. 国际上著名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6)日本骨痛病事件;(7)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8)日本米糠油事件。
6. 1962年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环境科学的诞生7.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中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8. 环境污染中“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第二章环境与健康8.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由于地壳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某一地区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元素过多或不足,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最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
9.环境污染物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排入大气、水和土壤中,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称环境污染物。
有些环境污染物会对人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环境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工程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项?A. 建筑设计B. 环境监测与治理C. 计算机编程D. 财务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土壤侵蚀D. 燃烧化石燃料答案:C3.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通常与哪种元素的过量有关?A. 氮B. 磷C. 硫D. 铁答案:B4. 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减量化B. 无害化C. 资源化D. 多样化答案:D5.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项目成本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C. 选择项目地点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6. 以下哪种污染物属于重金属污染?A. 铅B. 二氧化碳C. 氨D. 甲醇答案:A7. 环境工程中,哪种技术常用于水体的净化?A. 焚烧B. 填埋C. 生物处理D. 化学沉淀答案:C8.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A. 土壤蒸气提取B. 土壤固化C. 土壤耕作D. 土壤置换答案:C9. 环境工程中,哪种技术用于处理噪声污染?A. 声屏障B. 光催化C. 紫外线消毒D. 反渗透答案:A10. 环境工程中,哪种方法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A. 生物监测B. 土壤分析C. 水质监测D. 所有以上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工程中的“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和______。
答案:废渣2. 环境工程中,常用的大气污染指数是______。
答案:API(Air Pollution Index)3. 环境工程中,常用的水体污染指标是______。
答案: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4. 环境工程中,______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答案:污染治理5. 环境工程中,______是指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答案新编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B)一、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BDBDBA二、填空(15分,每空1分)1.竖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2.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3.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5.风玫瑰图;6.水体浸泡、雨水淋溶;7.最终处置或无害化处置;8.常压或低压下的稀溶液、溶液中末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度;9.电晕电极、集尘极;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本题评分主体意思2~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1.亏氧量是指在某一温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平衡浓度(即该温度下的饱和溶解氧量)与实际浓度(即实际溶解氧量)之差。
2.投配率指每日加入消化池的新鲜污泥体积或高浓度污水容积与消化池客积的比率3.气体吸附指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多孔性固体接触时,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物中其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上的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
4.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之间,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5.固体废物与垃圾: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己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评分依据详见各题)1.简述分析自由沉淀与絮凝沉淀过程的区别。
答:根据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特性可将其在水中的沉降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①自由沉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为此类型。
②絮凝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其尺寸、质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沉速亦随深度而增加。
混凝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后期、以及二次沉淀池的初期为此类型。
(每部分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2.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答:可分为丝状菌大量繁殖和非丝状菌引起的膨胀。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4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6分)1、热岛效应2、活性污泥3、清洁生产4、生态平衡5、水资源6、BOD57、DO8、生态系统9、粒状介质过滤10、沉淀法11、生物膜法12、大气污染13、COD14、光化学污染15、温室效应16、电磁辐射17、环境质量18、环境质量评价19、大气质量指数20、空气污染指数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21、A声级22、混响声二、填空题(每空0.5分,此题共28分)1、1974年在瑞典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世界“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把每年的月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生态系统是有、、、四部分组成。
3、水体污染按人类活动内容可分为、、、--------------------------四大类。
4、废水及乳污水处理厂时首先经过格珊或过滤,这是污水处理的设施,此步骤属于废水的。
5、自然沉淀池可分为、、、四种。
6、生物处理法根据微生物在生化反应中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处理和处理。
7、废水中的好氧菌在有机物和氧气的条件下不断进行和过程。
8、处理污泥的常用方法有、、、、等。
9、大气层按温度垂直变化的特点可分为、、、、五层。
10、大气污染的三大要素是、、。
11、我国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和。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12、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级。
13、依照除尘器除尘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分为、、、四大类。
14、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三种基本类型。
15、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两种。
16、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三种。
17、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身分为,白云石的主要身分为和。
18、通常将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称为,如活性炭。
19、沉淀池的出水堰板一般有和两种,更能够使得出水水流的均匀分布,而加大堰板长度可以减小。
20、当河流经一段距离后,有机污染物逐渐得到降解,并恢复到本来干净的状态。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人类社会B. 自然环境C. 经济活动D. 社会文化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A. 工业污染B. 农业活动C. 自然灾害D. 城市化进程3.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平D. 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4.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增加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 大气中的氮气含量增加D. 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5.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哪项?A. 气候变化B. 自然灾害C. 物种入侵D. 所有以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环境污染的类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__________。
8.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指在项目实施前,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__________和评估的过程。
9.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__________污染。
10. 环境伦理学关注的是人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区别和联系。
12. 阐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法。
##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14. 分析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B2. C3. D4. B5. D### 二、填空题6. 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理学7. 噪声污染8. 预测9. 消除10. 自然### 三、简答题11.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都关注自然环境,但环境科学更侧重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生态学则侧重于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工程概论题库
选择题环境工程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正确答案)C. 提高人口数量D. 增加能源消耗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A. 水污染控制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B.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C.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D. 土木工程(正确答案)在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混凝剂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铝(正确答案)C. 氯化钠D. 碳酸钙大气污染中,常说的“PM2.5”指的是:A.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正确答案)B.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或等于250微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或等于2500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方法?A. 焚烧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B. 填埋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C. 堆肥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D. 电解法(正确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哪个阶段进行的?A. 项目建设前(正确答案)B. 项目建设中C. 项目建设后D. 项目运营期下列哪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水能D. 煤炭(正确答案)在环境噪声控制中,常用的降噪措施是:A. 增加噪声源B. 在传播途径上设置声屏障(正确答案)C. 提高接收者的敏感度D. 无视噪声影响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应用于:A. 工业生产B. 农业种植C.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正确答案)D. 城市交通。
《环境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工程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6)一、名词解释1、堆肥化参考答案: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腐殖质转化的生物过程。
2、逆温参考答案:指对流层中某层次出现气温上热下冷的现象。
3、中位径(d c50)参考答案:指粒子群中将颗粒质量平分一半时所对应的颗粒的粒径。
4、富营养化参考答案: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5、农业退水参考答案: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排出的污水。
6、水环境容量参考答案: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的最大允许污染负荷量,或称纳污能力。
7、污泥负荷参考答案:指单位时间单位微生物质量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单位为kgBOD5/(kgMLVSS·d)。
8、物理性污染参考答案:物理环境中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光、热等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强度过高或过低,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仪器设备,造成的污染或异常,就是物理性污染。
9、热解参考答案:指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中提取燃料油、油脂和燃料气的过程。
10、自养型微生物参考答案: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为二氧化碳、氨和水1/ 20等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
11、容积负荷参考答案:单位为:kgBOD5/(m3·d),指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器容积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
12、废物固化参考答案: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基材中,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13、理论烟气体积参考答案:燃料在供给理论空气量下完全燃烧,且生成的烟气中只有CO2、SO2、H2O、N2这四种气体,此时烟气所具有的体积为理论烟气体积(又称湿烟气体积)。
14、表面水力负荷参考答案:单位为m3/(m2·d),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污水流量。
环境工程概论试卷
环境工程概论试卷一、选择题1. 环境工程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环境的学科B. 保护环境的学科C. 改善环境的学科D. 控制污染的学科答案:B. 保护环境的学科2. 下列哪种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交通排放D. 生活垃圾答案:C. 交通排放3.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什么?A. 对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B. 对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C. 对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D. 对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答案:A. 对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4.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A. 生物处理技术B. 化学处理技术C. 机械处理技术D. 光学处理技术答案:D. 光学处理技术5. 环境工程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保护环境B. 避免污染C. 改善生态D. 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A. 保护环境二、问答题1. 简述环境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里程碑。
环境工程源于公共卫生工程和城市净化工程,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
主要里程碑包括:1969年美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案颁布;1972年联合国环境保护大会召开;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的共同未来”报告等。
2. 环境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污染控制、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环境修复与生态恢复等。
3. 请详细介绍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例如,电力行业常用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包括脱硫、除尘、脱硝等技术。
其中,脱硫技术主要通过石膏湿法脱硫、石灰石湿法脱硫、氨法脱硫等手段,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除尘技术主要通过电除尘、布袋除尘、湿法除尘等手段,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脱硝技术主要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氨法脱硝等手段,减少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4. 请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包括:综合性原理、前瞻性原理、预防先行原理、回避原则、补偿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环境工程概论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工程概论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属于核糖核苷酸的有 ( ____ )答案:鸟嘌呤_腺嘌呤_尿嘧啶2.以下哪些是水在细胞中的生理功能表现?答案:作为生理生化反应的介质_作为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产物的载体_作为细胞的恒温剂_直接参与某些代谢反应3.导致湖泊、水库、海湾等封闭性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是______和磷。
答案:氮4.旋风除尘中,在筒内形成旋转向下的外旋流和旋转向上的内旋流,其中__________是旋风分离器的主要除尘区。
答案:外旋流5.被抛弃的装在氧气罐中的氧气属于固体废物。
答案:正确6.BOD越高表示水中耗氧有机物越少。
答案:错误7.离子交换是由交换反应步骤控制的。
答案:错误8.洛杉矶烟雾事件所处阶段为发展恶化阶段。
答案:正确9.环境是指与某个(_______)相关的周围事物的总称。
答案:中心事物10.(______)和环境污染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两大类环境问题。
答案:生态破坏11.下面哪种物质不属于常用絮凝剂?(______)答案:还原剂12.上世纪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痛痛病是由于大米受到(___)金属的污染。
答案:镉13.下列哪项不是清洁生产的特点?(_____)答案:清洁生产使得生产效率提高,成本增加14.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包括:Fenton高级氧化法、(________)、微电解工艺法、生物处理法、超声化学氧化法。
答案:光化学氧化法15.当活性污泥恶化时,体系中会观察到以下哪种微生物大量聚集:(____)答案:丝状菌16.物理法分离水中污染物的方法中,不是以相对密度作为主要依据的是____。
答案:蒸发浓缩17.微生物为了保证遗传的稳定性,DNA的复制十分精确。
答案:正确18.DNA指纹图谱的应用有哪些答案:物种分类鉴定_流行病调查研究_疾病诊断治疗_生物种群学研究19.环境工程设计的依据包括答案:政府有关批文和设计委托_可行性研究报告_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标准和政策20.下列属于混凝剂的是答案:聚合电解质_絮凝剂_凝集剂21.铁氧体沉淀法的工艺中可以形成铁氧体的过程是答案:固液分离22.比臭氧的氧化能力强的物质是答案:氟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目前,用化学还原法处理的主要污染物有Cr(Ⅲ)、Hg(Ⅱ)、Cu(Ⅱ)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B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B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共10题,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二、填空题(30分,共30空,每空1.5分)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共8题,任选4题回答,多做不得分)四、论述题(13分)《环境保护概论》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1、环境容量:一定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称为环境容量,即一定环境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2、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3、二次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5、生物放大作用:在同一条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大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6、超城市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超城市化”。
7、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33211工程: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9、面源污染:指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造成污染的发生源。
10、水体自净作用:各类天然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第一次浪潮”出现的环境问题表现为()A.饥荒B.生态平衡失调C.环境污染D.污染转嫁2、诱发四日哮喘病的主要污染物为()A.SO2B.TSPC.NOxD.CH化合物3、诱发富山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为()A.HgB.PbC.CdD.As4、“第三次浪潮”出现的环境问题表现为()A.饥荒B.生态平衡失调C.环境污染D.污染转嫁5、“第二次浪潮”出现的环境问题表现为()A.饥荒B.生态平衡失调C.环境污染D.污染转嫁6、诱发水俣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为()A.HgB.PbC.CdD.As7、下列环境污染事件哪个属于污染的“转嫁”?()A.伦敦烟雾事件B.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C.博帕尔惨案D.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8、在大气组成中,含量变化最明显的是()A.N2B.O2C.ArD.CO29、在大气结构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层是()A.逸散层B.平流层C.热成层D.对流层10、10、在大气环境中,诱发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化学物质是()A.SO2及SO3B.CO及CO2C.NO及NO2D.CH化合物及NOx11. 造成大气环境中,CO2浓度增加的人类活动是()A.化石燃料的燃烧B.水能资源的利用C.核能的利用D.太阳能的利用12、在工业布局中工厂厂址选择须考虑环境因素,下列哪一项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A.工厂污水排放口建在靠近城市水源地B.工厂污水排放口建在靠近河流补给区C.排放有害气体的工厂建在城市主导风向下方D.排放有害气体的工厂建在城市主导风向上方13、大气圈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出现在哪一层?()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电离层14、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污染物是()A.硫酸烟雾B.烟尘C.光化学烟雾D.化学农药15、地面空气污染最严重的烟型是()A.爬升型B.平展型C.锥型D.漫烟型16、我国的哪个城市容易发生光化学烟雾?()A.沈阳B.兰州C.成都D.福州17、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目的是消除()A.悬浮物B.重金属C.病原微生物D.耗氧有机物18、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是()A.物理法B.化学法C.生物-化学法D.生物法19、引起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的主要污染物质是()A.放射性污染物质B.氟化物C.氯化物D.有机物20、合成藻类原生质时,所吸收的N、P的比例是()A.1:16B.1:2C.2:1D.16:121、自然水体对有机污染物净化完成后的恢复期,溶解氧含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是()A.微生物生物量异常B.动物异常C.藻类生物量异常D.重金属含量22、关于赤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P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产生赤潮的主要原因C.在封闭海湾容易发生D.赤潮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23、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质是()A.N、PB.Hg、CdC.Cu、ZnD.I、Se24、海洋的富营养化现象一般被称为()A.赤潮B.生物富集C.生物放大D.水华25、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一般被称为()A.赤潮B.生物富集C.生物放大D.水华26、下列农药中属于高残留农药的是()A.有机氯类B.有机磷类C.氨基甲酸酯D.除草剂27、土壤在哪种状态下有利于农药分解()A.落干氧化B.落干还原C.淹水氧化D.淹水还原28、土壤潜在酸度是由胶体吸附的()水解引起的A.K+B.Na+C.H+及Al3+D.Mg2+29、在南极企鹅体内新发现的化学物质是()A.HgB.PbC.CdD.DDT30、下列农药中属于禁止生产及使用的农药是()A.有机氯类B.有机磷类C.氨基甲酸酯D.除草剂二、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1、水俣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富山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作重力沉降,经历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2、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3、某室内空气中O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在1.013×105Pa、25℃下,3该浓度可表示为__ _ __ μg/m3。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气体。
在吸收操作中__压力和_____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5、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6、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7、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8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和。
9、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 ___的结果。
1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
11、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有:(1)__ ___;(2)__ ___;(3)稳定性好;(4)适当的物理特性;(5)价廉易得。
12、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13、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1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15、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有、逆流、错流、 __ ______四种。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20120505
《环境工程概论》试卷 共6页 第1页 《环境工程概论》试卷 共6页 第2页《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B )(时间 120分钟)1. 以下不属于化学性水质指标的为 A.COD B.浊度C.硬度D.碱度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污染物质按性质分为两大类:下列属于第一类污染物质的是 。
A.TNB.TPC.总铜D.总铬3. 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控制步骤是A.酸性发酵阶段B. 碱性发酵阶段C.中性发酵阶段D.兼性发酵阶段 4. 洗涤式除尘器中效率最高的一种除尘器是 。
A. 泡沫板式洗涤器 B.旋风水膜除尘器 C.填料床式洗涤器 D.文丘里除尘器5.已知某大气层结气温垂直递减率为1.75K/100m 和干绝热递减率取1K/100m ,则该大气层结是否稳定A. 稳定B. 不稳定C. 缺少数据D.稳定或不稳定均可 6.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三化”原则不包括 。
A.安全化 B.资源化 C.减量化 D. 无害化1. 沉淀池的形式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 、辐流式和 四种。
2. 滤池配水系统有 和 。
3. 水处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 等。
4. 一般采用BOD 5/COD 比值来初步评价废水的可生化性。
BOD 5/COD> 认为适宜采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5. 一般在平面图中,风常采用 表示。
6. 凡含有一定的毒性物质,经 或 ,其中毒性物质能转移至水相中而导致二次污染的固体废物属于有浸出毒性的废物。
7. 为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排放的不同环境条件,采取适当而必要的防护措施,达到被处置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隔绝,称为固体废物的“ ”。
8. 亨利定律适用于 ,溶质在气相及波相中的分子状态相同。
当发生化学反应时,只适用于 。
9. 静电除尘器主体结构包括 、 和清灰装置。
1. 亏氧量:2.投配率:3.气体吸附:4. 二次污染物:5. 固体废物与垃圾: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环境工程概论》试卷 共6页 第3页《环境工程概论》试卷 共6页 第4页1. 简述分析自由沉淀与絮凝沉淀过程的区别。
环境工程概论 (本)
第1套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半致死量LD50表示物质对人体的()A、急性危害B、慢性危害C、远期危害D、变异危害标准答案:A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我国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将废弃物分为()A、二类: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B、三类:工业废弃物、危险废物、城市垃圾C、四类:工业废弃物、危险废物、城市垃圾、放射物D、四类:工业废弃物、危险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标准答案:B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人口的老龄化是指多少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一定比例的现象?()A、50岁B、60岁C、70岁D、80岁标准答案:B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技术有好氧生物法和厌氧生物法,堆肥法是()A、好氧法B、厌氧法C、兼氧法标准答案:A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下列反应中原子经济性高的反应是()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除反应D、——标准答案:B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通过分类收集,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再利用比例可高达:()A、40%B、60%C、70%D、80%标准答案:C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用氨水吸收,产硫铵化肥的新氨-肥法属于()A、抛弃法B、回收法C、钙法D、氨法E、干法F、湿法标准答案:BDF题号: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绿色化学的基本内容包括()A、原料绿色化B、化学反应绿色化C、催化剂和溶剂绿色化D、产品绿色化标准答案:ABCD题号: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酶是生物体细胞内具有特定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B)一、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BDBDBA二、填空(15分,每空1分)1.竖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2.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3.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4.0.3;5.风玫瑰图;6.水体浸泡、雨水淋溶;7.最终处置或无害化处置;8.常压或低压下的稀溶液、溶液中末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度;9.电晕电极、集尘极;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本题评分主体意思2~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1.亏氧量是指在某一温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平衡浓度(即该温度下的饱和溶解氧量)与实际浓度(即实际溶解氧量)之差。
2.投配率指每日加入消化池的新鲜污泥体积或高浓度污水容积与消化池客积的比率3.气体吸附指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多孔性固体接触时,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物中其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上的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
4.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之间,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5.固体废物与垃圾: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己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评分依据详见各题)1.简述分析自由沉淀与絮凝沉淀过程的区别。
答:根据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特性可将其在水中的沉降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①自由沉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为此类型。
②絮凝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其尺寸、质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沉速亦随深度而增加。
混凝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后期、以及二次沉淀池的初期为此类型。
(每部分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2.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答:可分为丝状菌大量繁殖和非丝状菌引起的膨胀。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工程分析1、下列关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2)在采用类比法的时候,应充分注意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3)物料衡算法,由于遵循质量守恒定量,计算的结果最能体现实际情况,一般对结果不需修正(4)资料复用法一般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中使用2、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注意。
(1)拟建工程设计资料的准确性(2)实测数据的准确性(3)现有工程数据的准确性(4)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3、下列选项中,可作为是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后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1)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2)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3)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4)(1)、(2)和(3)的代数和4、无组织排放是指。
A、生产过程中具有弥散型的污染物B、不经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 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C、在空气中的蒸发、逸散引起的污染物D、无任何规律排放的污染物5、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9000 吨,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 吨,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 吨,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 吨,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400吨,则某污染的排放量为吨。
A.5000B.5400C.6400D.14006、在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时,如废水经简单处理后排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需分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是否与项目()相符,是否还有足够处理能力等。
A.工艺B.水文特征C.水质特征D.规模7、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时,需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的保证性。
A.卫生防护距离B.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C.安全防护距离D.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防护距离二、不定项选择题1、对于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的建设项目,同时应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
环境工程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哪类问题?A. 社会问题B. 经济问题C. 环境问题D. 政治问题答案:C2. 环境工程学中的“三废”指的是什么?A. 废气、废水、废渣B. 废纸、废塑料、废金属C. 废热、废电、废油D. 废土、废石、废料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工程学常用的污染物处理方法?A. 物理处理B. 化学处理C. 生物处理D. 热处理答案:D4.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政策D. 进行环境监测5. 以下哪个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交通运输C. 农业活动D. 海洋活动答案:D6. 环境工程学中,哪种技术常用于处理有机废水?A. 活性污泥法B. 反渗透C. 电渗析D. 离子交换答案:A7. 环境工程学中,哪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为直接?A. 重金属B. 放射性物质C. 有机污染物D. 微生物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水体污染的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排水C. 生活污水D. 森林火灾答案:D9. 环境工程学中,哪种方法常用于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B. 焚烧C. 回收利用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环境工程学中,哪种污染物对土壤质量影响最大?A. 重金属B. 农药残留C. 放射性物质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工程学中的“环境”包括哪些要素?A. 大气B. 水体C. 土壤D. 生物答案:ABCD2. 环境工程学中,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颗粒物D. 二氧化碳答案:ABC3. 环境工程学中,以下哪些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排水C. 生活污水D. 雨水径流答案:ABCD4. 环境工程学中,以下哪些是固体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A. 填埋B. 焚烧C. 堆肥D. 回收利用答案:ABCD5. 环境工程学中,以下哪些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A.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B. 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C. 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D. 放射性物质的泄漏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环境工程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东北大学《环境概论》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97
环境概论答案单选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原生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次生环境问题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B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是人类给自然界造成的问题C原生环境问题一定会导致和引发次生环境问题D将环境问题划分为原生和次生没什么必要2.臭氧层耗损是由于(D )引起的A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微量气体的总量逐年增加B工厂排放的大量烟尘使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显著增加C排入空中的二氧化碳,遇到氧气和水蒸气形成酸D在制冷机械用的氟里昂、化妆品汽溶胶、塑料包装品的发泡剂及消防用的哈龙等氯氟烃(CFCs)物质的大量使用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努力追求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国家里,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B环境运动兴起于20世纪的60年代的中国等东方发展中国家C.21世纪90年代环境科学的出现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D可持续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古已有之4.“布伦特兰定义”是指(C )A发展中国家可以朝着欧美型的现代化社会迈进B西方经济将继续增长和发展C“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D持续发展的社会人口规模多少处于稳定状态,能源利用将有效得多,经济将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来维护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在封闭系统中,热量总是自动地沿着能量低向能量高的方向传递,且在传递中的转换效率会达到百分之百B食物链的彼此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C一般说来,后一级生物所利用的能量只是前一级生物所贮存能量的十分之一D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锁链关系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下结合到植物中的葡萄糖上,当葡萄糖被用于植物的呼吸时,碳原子又以碳酸钙的分子形式返回到空气中去B含碳的有机分子最终被氧化为二氧化碳C磷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岩石、土壤和海洋之中D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的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人类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从由地球提供的资源来维持和支撑的B太阳能属于不可更新资源C河水属于不可更新资源D空气属于不可更新资源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随着品位的降低,矿石的数量会大大增加B净产量原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总要消耗能源和物质,要做到合算,生产出的东西总要多于消耗掉的C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最终解决不可更新资源具有的稀缺性问题D可更新资源是无限的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为社会提供能量的主要形式是不同的B劳动生产率是投入的劳动所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C劳动生产率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减少而增加D通过提高现有的各油气田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方法来解决能源紧张和危机的状况是可行10.煤炭、石油、天然气,此外还有薪柴、秸杆和畜粪等可燃烧的有机物质属于( B)A新能源B常规能源C不可更新资源D可更新资源11.影响范围广、具有普遍性的污染物主要有DA颗粒物质、硫氧物质、碳氧物质、粉尘、空气B碳氧物质、氮氧物质、碳氧化合物、惰性气体、颗粒物C硫氧物质、碳氧物质、氮氧物质、碳氧化合物、惰性气体D颗粒物质、硫氧物质、碳氧物质、氮氧物质、碳氧化合物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大气污染程度与风向频率成正比B某一风向的风速越大,则下风向的污染程度越大C大气污染程度与风速成正比D污染系数越大,上风向的污染就越严重1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机械式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B重力沉降室是依靠尘粒自身的重力作用将粉尘捕集下来的一种除尘装置C重力沉降室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D惯性除尘器是使含尘气流冲击挡板,气流方向发生急剧转变,借助尘粒本身惯性力作用,将尘粒分离下来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A酸雨是指酸性的降雨B酸雨的主要成分是SO2和NOxC酸雨是指pH值小于7.0的大气降水D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雨、雪、雾、露、霜等),亦即酸沉降15.水体自净的作用按其机理可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C )A物理净化 B化学净化 C天然净化 D生物净化16.下列指标不是用来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是(D )A化学耗氧量(COD) B生化需氧量(BOD) C总有机碳(TOC) D有机无毒物17.污水的(B )实质就是利用污染物与水的物理性质差异,通过相应的物理作用将污染物与水分离A物理化学法 B物理法 C生物法 D化学法18.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根据废水处理的生化反应过程需氧与否,把废水的生物处理分为(C )两大类A有机法和无机法B物理法和化学法C好氧生物法和厌氧生物法D自然法和天然法19.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往往都是多种处理技术单元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一般遵循(A )的规律A先易后难、先简后繁B先难后易、先繁后简C先有机后无机D先无机后有机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固体废物一般不会污染土壤B固体废物包括一些液态物质C固体废物没有使用价值D固体废物只包括固态物质判断题21.环境质量是环境素质好坏的表征,或者说是环境状态的品质的定量描述(T )22.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情况,可以将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单个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多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联合评价,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战略及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四种类型(T )23.噪声的概念有一定的相对性,它不单独取决于声音的物理性质,同时也与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关( T)24.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局部环境或全球环境增温并形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直接或间接、即时和潜在的危害,即称为热污染(T )25.电磁辐射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微波辐射,其波长愈长,生物活性越高,对人体危害愈大(F )26.没有严格、科学的环境管理,人类就无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就无法持续发展(T )27.在噪声源上采取声学处理措施控制噪声,也是较为有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
B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B)一、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
BDBDBA
二、填空(15分,每空1分)
1. 竖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
2. 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
3. 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
4.0.3;
5. 风玫瑰图;
6. 水体浸泡、
4.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之间,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5. 固体废物与垃圾: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己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评分依据详见各题)
1.简述分析自由沉淀与絮凝沉淀过程的区别。
答:根据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特性可将其在水中的沉降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①自由沉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为此类型。
②絮凝沉
3.简述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答:当污水与滤料等载体长期流动接触,在载体的表面上就会逐渐形成生物膜。
阐述有机物、氧气向附着水层传递,经生物膜消耗,放出二氧化碳等。
随着生物膜的厚度的增加,内部厌氧,活性降低脱落。
(大意对可给5~6分)
4.简述布袋除尘机理及优缺点。
答:(1)分为两阶段:①含尘气体通过清洁滤布,开始除尘效率不高;②由于筛滤、截留等作用在滤料表面形成粉尘层,含尘气体的过滤通过粉尘层进行,去除效率得到提高。
③除尘过程持续,粉尘层变厚,效率增加,到压力损失逐渐增大,考虑清灰。
(2)优点:除尘效率高;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灵活;缺点:应用受滤布的耐温、耐腐等性能的限制;不适合去除粘结性强Pa (2)该除尘器对粒径为50μm 的粉尘的去除效率为多少?(5分)
解:重力沉降室除尘效率:20 ()18p c s i p c g h u L LW d h H H v H Q
ρημ===< 则能100%去除的粉尘的最小粒径为(η=1
):min d =
3分),代入数据有
min
76
d um
===
50um粉尘的最终下沉速度为
()263
2
5
5010 2.5109.81
0.182/
1818 1.8710
p s
s
d g
u m s
ρ
μ
-
-
⨯⨯⨯⨯
===
⨯⨯(3分)
除尘效率为
0.1826
43.7%
100.25
c s s
h u t u L
H H Hv
η
⨯
=====
⨯(2分)
3
01250
0.43000
M
V m
F X
===
⨯
(2分)
由污泥龄有:
12503000
4
10000
c
W W W
VX
d
Q X Q
θ
⨯
===
⨯
得3
93.75/
W
Q m d
=(2分)
污泥回流比:通过系统的物质守恒有,
e e W W S W
QX Q X Q X Q X
-=+
出水污泥量Xe比较小忽略,()R W W R W
Q Q X Q X Q X
+=+
3100003000375100003750/100003000W W R W QX Q X Q m d X X -⨯-⨯=
==-- 375037.510000R Q R Q ===(3)
六、论述(每小题9分,共9分)
近年来,国内“三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频发,水污染防治形式日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