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绪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史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材 料。反之,科学技术哲学为科学技术史提供了 理解历史的理论框架。
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没有科学史 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
(2)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学 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又称科学的科学, 是应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 科学活动的结构和动力,以及它与社会其他领 域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科学学主要分支有:科学社会学、科学计量学、 科技体系学、科学逻辑学、科学政治学、科技 政策学、科学教育学、科技法学、科技传播学、 科学心理学、科技管理学、科学文化学等等。 科学学为自然辩证法提供思想材料,自然辩证 法为科学学研究提供哲学支持。
科学观
“科学观”研究科学的本质、科学与非 科学的分界、科学认识的程序、科学知 识的结构、科学理论及其评价、科学的 发展规律和价值。
技术观
“技术观”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 术的一般方法及其原则、发展规律和技 术价值等。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 探讨科学技术的科 学技术的社会体制、运行机制、科学技 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社会 价值,以及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规律性。
3.3 学习安排
1.
2—16周:课堂听课和讨论; 17周:开卷笔试。 科学观部分安排录相资料:反伪科学之争 讨论问题: 绪论和自然观部分:
①
②
③
为了社会发展而述诸于哲学和科学,有助于社 会发展吗? 系统科学完成了对机械力学的彻底革命吗? 生态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2.
科学观部分:
①
② ③
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观:科学的本质与价值 技术观:技术的本质与价值
关于中介
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与人的关系 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旨在 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规律以及人 和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 证的说明。 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反映了人类 最新的认识成果。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在科学技术 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自然与科学技术的 本质与价值,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 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关系。
1.3 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
中介(科学 和技术) 为两类
关于关系
3.
技术观部分:
① ② ③
4.
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
①
②
③ ④
如何评价默顿提出的科学社会规范?对今天的 中国有多大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体制的建立是否意味着自由研究 的消失? 如何理解汤浅现象? 从低能耗生存走向高能耗生存是必由之路?
3.4 参考资料
杂志: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研 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科学学研究》等。 1.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04年版。 2.《自然辩证法》(恩格斯):导言与神灵世界的科学。 3. 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河北科技出版社; 周林东:《科学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4. 卡尔· 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陈昌曙:《技术哲 学概论》。 5.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湖南科技或北大版。
自然辩证法研究方法中常常引入 科学方法: 或是描述科学内容的需要,或是更精确地描 述科学技术本身的性质或关系的需要。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一直存在着两种方法论倾 向:一是传统的哲学方法,一是科学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以哲学方法为主,同时引入了部 分科学方法。所以其方法体现出综合性的倾 向。从方法来看,类似于STS学科。
著作:
网站: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
如何区分科学(science)、反科学 (antiscience)与非科学(nonscience)?如何看待 中医学?为什么科学具有可检验性? 科学的实质性发展在于观念的变革? 科学理论评价的原则应当是永恒的吗? 技术是否具有民族性? 现代技术是科学的派生物吗? 技术有自身的灵魂,还是充当权力集团的工具 ?当前技术异化的根源是什么?
3.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3.1 宏观意义
哲学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起点。
科学最早起源于希腊的自然哲学。 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以理性启蒙为条件。 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哲学为其提供健康的理 性文化基础。
哲学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头:
两种发展模式
偏平的发展模式:
从原形技术直接发展到下一代的技术。 发展的可能空间,只是技术实践中出现的 问题在当时的技术手段条件下的逻辑展开, 完全由当时的技术要素被动地决定。 同类技术交流最多在同一技术层次上对现 有技术略加拓展。
物理与事理的统一
求真与求善分别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家” 传统与工匠传统的精神。这两种精神在近代 统一于科学技术这一特殊的活动之中。 科学重在求“真”,但要适事求实;技术重 在求“善”,但要实是求事。
自然辩证法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物本关系、 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探索。 自然辩证法用求真与求善的精神,对人与 自然的关系展开研究。
科学技术论在社会认识论方面对自然辩证法研 究有很大的启发。
2.3 方法
2.3.1 自然辩证法具有哲学的一般特征
哲学是形而上(Metaphysics)的深思。
哲学以无形的、远离具体的实体为对象,去追寻宇 宙本质的终极答案。因而,它是跨主体的精神生活, 形式的公共性、内容的终极性和多样性保证了哲学 处于公共文化的基础地位。 与哲学相比,科学和技术的最终成果是形而下的。 这也正是希腊人开创的哲学智慧(wisdom):一种 纵深走向的思维方式,在现象的背后,寻找世界的 结构、原因、起点或归宿。
(3)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科学哲学是现代哲学中的一朵奇葩,诞生于20 世纪初。它注重研究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 题,深受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在许多问题上, 科学哲学做了深入细仔的研究,提出很多规律 性的东西,对于自然辩证法研究具有他山之石 的效用。
批判(critique)
人是会犯错误的动物。所以,智慧的行为中 应当包含排错机制。批判就是人类创造的排 错机制。 批判有两种形式:修正与否定。
否定是革命性的过程。 修改是完善的过程。 批判是所有理性活动的共有的性质。哲学、 科学、技术和艺术等等过程都需要批判。
2.3.2 科学方法的引入
哲学是理性的事业
康德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 启蒙运动的口号。 近代兴起的科学理性(reason)的基本意义 是“从自然理解自然”。 它有两个基本含义:
一是在客观世界中认识客观世界,不能在超自然 世界中寻找自然现象的原因; 二是解释或说明的方法要合乎逻辑,包括语言符 号规则、实践操作规则、社会整体运行规则等等。 其中基本的规则是逻辑规则——不同媒体中描述 的同一实体的图象具有相似的逻辑结构。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科学技术实际,主 动地思考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从实际出发, 而非从教条出发。 探索性原则: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重在培养探索 性思维的习惯,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理 有据,论证严密。 正确处理通意、他意与我意的关系:哲学学习 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我意。 坚持批判性思维:特别强调论证方法的学习与 应用。
(4)自然辩证法与STS(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是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研究项目, 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 三者的协调发展。它首先出现于美国。 直接的原因有生态问题和越战等。STS与 其说是一个学科,不如说是一个纲领, 因为它以鲜明的价值观和目的作为前提, 综合地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求解方案。
所谓文明的发展,是因为发展之始首先 在语言、文字等虚拟现实的媒介上展开, 并且通过批判的方式不断地改错与完善。 在单线程的现实发展之路中,任何错误 都要以物质的形态表现出来,并且用物 质的手段来改正。这种直接的过程常常 伴随有巨大的物质损失和对责任人的野 蛮惩罚。
“打铁还需自身硬” 是什么发展模 式?
科学技术的中介地位
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并 以人的活动为基础。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演变出来的重要活动,是 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 所以,应当通过科学技术这一纽带,来认识人 与自然的关系。
物理与事理
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物,其 中既包含事理,也包含物理。
求真,研究物质的属性,是对“是”或“存 在”的认识,表现为规律; 求善,追求解决问题之道,以事之后果问其 事理,是对“应当”的认识,表现为规则。
微观的意义
提供模型的作用:
恩格斯:哲学为科学技术创造提供“类似物”。 例子:和谐宇宙与法拉弟定律。 爱因斯坦:科学家在对待哲学上,都是“机会主义 者”。 丰富的哲学思想为科学和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概念 框架,具有启迪思路的作用。 例子:学派之争中的哲学分歧。
启发思路的作用:
3.2 学习方法
立体的发展模式: 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对现实的伟大跳 离,其伟大意义在于,把平面的演 进,展开成立体的发展,用人类的 智慧,冲破了现实的篱笆,在理论 世界中,描绘出各种技术的逻辑可 能性和美丽的世界图景。
正是这种跳离现实的理智构造,创造了 人类特有的间接与文明的发展之路。 所谓间接的发展,在于它不再是从技 术到技术的单线程的水平发展路径, 而是多线程和多层面的演进模式。
(5)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论 六十年代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有一个研究项目也 称为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 翻译为科学元勘、科学技术学或科学技术论。 它起因于科学技术教育改革的需要,这一学派 重视从社会与心理等因素研究科学知识的本质 与发展的规律。极端的观点认为社会原因是科 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自然辩证法 绪论
主要内容 1、自然辩证法的范围、对象与内容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 3、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学习方法
•
1. 自然辩证法的范围、对象与内容
1.1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
此处所谓范围是指研究中涉及的事物。 古代的自然哲学主要关心有灵魂的自然界;近 代的唯物论在主客对立的前提下审视独立于人 的自然。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范围是包括社会史在内的广 义的自然史。它把自然界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 演变作为一个相连的统一过程,把自然界、科 学技术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研究的范围。
一旦人们找到了知识与现实之间的沟通 媒介和方式,书面上的世界就将在人们 的技术实践中物化为真实的世界,在现 实中开出智慧之花。所以说,以科学为 代表的学术繁荣,为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撑开了一片天空。
哲学是推动立体式发展的始发者
这种逻辑空间的拓展是递进和循环的。
首先是哲学的理性空间,为科学创造 了理性的思想家园;其次是科学的理 论空间,为技术提供了物质结构与过 程的图景;第三是技术的艺术空间, 为现实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求解问题 的程序;最后,是社会的生活空间, 为思想者提供了逃离现实的条件和灵 感。
2.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
2.1 学科性质
从学科分类来看,自然辩证法对应的专业名称 是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门类之中哲学一级学 科之下的二级学科。 从研究范围来看,它属于专业性哲学,如同政 治哲学、教育哲学等。 从思想流派来看,它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 个分支。
2.2 一些相关学科
(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史
1.2 研究对象
哲学以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为对象。这种 关系可分为以下三种:
物质(广义)关系: 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狭义 的)、能量和信息方面的关联。 认识关系: 指人对自然的各种类型的获取感性或 理性的知识的活动。它以信息媒介为前提。 价值关系: 指自然对人类在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有 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