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心理学-全套课件 PPT
神经元的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第一节 绪 论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学发展简史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感觉 认知 知觉 记忆 思维
基 础 心 理 学
需要和动机
情绪、情感和意志 能力、人格
第一节 绪 论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学发展简史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 (W.Wundt)
学派的纷争
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和铁钦纳; 内省实验的方法;
铁钦纳 ( E.B.Titchener)
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 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结 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脊髓
脑 干
间 脑 脑
小 脑
大 脑
脊 髓
脑 干
脑 干
脑的最古老部位,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脑干:由延脑、桥脑和中脑构成。 脑干网状结构:由散布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 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
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水平,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间 脑
间 脑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 丘脑:大脑皮层以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 底丘脑:调节肌张力。
基础心理学PPTPPT课件
详细描述
马斯洛认为,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 求才会出现并成为行为的驱动力。人们的需求层次是动态变 化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主导需求。
07
人格与个性
人格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人格是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它影响一个人的动机、价值观和行为。
详细描述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因 素相互作用而成,包括遗传、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等。人格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每个人的个性都 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在一生中相对稳定。
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都有应用。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04
实验法
通过控制变量和观察实验结果 来探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机制
。
观察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来 探究其心理状态和过程。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 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态度。
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个别个体或群体的深入 研究和剖析来探究其心理特征
个性的概念与分类
• 总结词: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价 值观等方面。
• 详细描述: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 价值观等方面。个性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并 且与其他人的个性存在差异。个性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格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人格分类是根据人格特征的相似性和差 异性,将人们分成不同的类型。
VS
详细描述
人格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 是气质类型和性格类型。气质类型是根据 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来划分的,包 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等。 性格类型是根据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特点来 划分的,包括外向型、内向型、理性型和 情感型等。
马斯洛认为,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 求才会出现并成为行为的驱动力。人们的需求层次是动态变 化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主导需求。
07
人格与个性
人格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人格是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它影响一个人的动机、价值观和行为。
详细描述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因 素相互作用而成,包括遗传、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等。人格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每个人的个性都 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在一生中相对稳定。
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都有应用。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04
实验法
通过控制变量和观察实验结果 来探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机制
。
观察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来 探究其心理状态和过程。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 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态度。
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个别个体或群体的深入 研究和剖析来探究其心理特征
个性的概念与分类
• 总结词: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价 值观等方面。
• 详细描述: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 价值观等方面。个性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并 且与其他人的个性存在差异。个性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格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人格分类是根据人格特征的相似性和差 异性,将人们分成不同的类型。
VS
详细描述
人格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 是气质类型和性格类型。气质类型是根据 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来划分的,包 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等。 性格类型是根据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特点来 划分的,包括外向型、内向型、理性型和 情感型等。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情绪的表达与识别
情绪的表达
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方式进行表 达。
情绪的识别
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可以识 别出他人的情绪状态。
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 而行动的原因。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生俱来的, 如饥饿、渴等;社会性动机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如成就动机、交往动机等 。
05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青春期(12-19岁)
儿童期(3-11岁)
认知、语言和社交能力快速发展 ,自我概念逐渐形成。
身体与心理变化巨大,独立意识 、自我同一性探索及情绪波动明 显。
成年期(20-60岁)
心理发展趋于稳定,认知能力达 到高峰,创造力与智慧表现突出 。
婴儿期(0-2岁)
发展历史
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始 于19世纪末期。随后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多个发展阶段。
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流派众多,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生物学 派等。不同流派在研究对象、方法、理论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争议,同时也为心 理学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04 人格与个体差异
人格的定义与结构
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
人格的结构
人格由多个心理特质组成,包括认知、情感、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这些特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个体独 特的人格特征。
人格的理论与流派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
冯特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 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 之父。
16
▪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和卡尔) ▪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 、考夫卡、苛勒 ) ▪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 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 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38
39
(一)躯体神经 1、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共有31对。 2、脑神经
由脑发出,共有12对。其中3对是感觉神经, 5对是运 动神经, 4对是混合神经。 (二)植物性神经 ▪ 功能:控制机体内脏、平滑肌和腺体。 ▪ 分为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在机能上具有拮 抗性质。
40
(一)脊髓 (二)脑
52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神经活动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皮层上产生的兴奋或抑制,并不停滞在原来发生 的部位,而是要向邻近部位传播,使这些部位出 现同样的过程,这种现象叫扩散。跟扩散相反的 运动叫集中,即扩散开来的神经过程又返回到原 来发生的部位。
53
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 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
▪ 第二信号指由语言中的词汇组成的刺激物,它是 一种抽象和概括化的信号,由此建立的条件反射 系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
51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 兴奋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
或加强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 抑制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
或减弱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其中S代表感觉量,R代表刺激量, K为常数)
▪ 对数定律表明: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对数的函数, 即当物理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心理量以 算术级数增加。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 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 之父。
16
▪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和卡尔) ▪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 、考夫卡、苛勒 ) ▪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 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 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38
39
(一)躯体神经 1、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共有31对。 2、脑神经
由脑发出,共有12对。其中3对是感觉神经, 5对是运 动神经, 4对是混合神经。 (二)植物性神经 ▪ 功能:控制机体内脏、平滑肌和腺体。 ▪ 分为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在机能上具有拮 抗性质。
40
(一)脊髓 (二)脑
52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神经活动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皮层上产生的兴奋或抑制,并不停滞在原来发生 的部位,而是要向邻近部位传播,使这些部位出 现同样的过程,这种现象叫扩散。跟扩散相反的 运动叫集中,即扩散开来的神经过程又返回到原 来发生的部位。
53
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 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
▪ 第二信号指由语言中的词汇组成的刺激物,它是 一种抽象和概括化的信号,由此建立的条件反射 系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
51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 兴奋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
或加强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 抑制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
或减弱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其中S代表感觉量,R代表刺激量, K为常数)
▪ 对数定律表明: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对数的函数, 即当物理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心理量以 算术级数增加。
基础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化学突触两种类型,其中化学突触传递是神经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03
心理活动的神经机制
心理活动是由大脑神经元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实现的,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情感等。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的分区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 球包含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
功能。
大脑的功能定位
物。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与特点
身体变化
青春期身体发生明显变化,性发育成熟。
情绪波动
青少年情绪容易波动,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 情绪。
认知发展
青少年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不再 完全依赖父母。
社会性发展
开始对社交产生浓厚兴趣,与同龄人建立深 厚友谊。
成人心理发展阶段与特点
自我意识
成年人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认知心理学派
该学派认为个体对世界的认知方 式会影响其行为和情感,强调认 知过程对人格的影响。认知心理 学派的人格理论包括艾森克的特 质论和卡特尔的因素分析等。
人格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来研究其人格 特征的方法。观察法可以通过自然观察和实验室 观察来进行,但需要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影响
情感对于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情感有助于 提高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而消极的情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07
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
人格的概念与构成
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独特特征,它包括个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动机和行 为等多个方面。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包括自我概念、个性特质、需要和动机 等。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了解焦虑的成因和影响,积极应对和调节。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建立扎实的基础,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ABCD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 计划。
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调整心态,保持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THANKS
感谢观看
算法式与启发式方法,影响因素与 优化途径。
02
情绪与动机理论介绍
情绪定义及其功能分类
情绪定义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 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是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
的态度体验。
情绪功能
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
情绪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 包括喜、怒、哀、惧等,复合情 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
性格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
基因对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等。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个体性格形成具有塑造作用。
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性格形成过程中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自我概念、自尊和同一性在人格发展中地位
自我概念
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强调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通过倾听、理解等技巧 帮助个体解决问题。
精神动力学疗法
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和无意识的动机,通过解析和理 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来解决问题。
预防措施在促进心理健康中作用
1 2 3
一级预防 针对一般人群,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 理素质等措施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如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人群,通过 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等措施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 率。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建立扎实的基础,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ABCD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 计划。
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调整心态,保持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THANKS
感谢观看
算法式与启发式方法,影响因素与 优化途径。
02
情绪与动机理论介绍
情绪定义及其功能分类
情绪定义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 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是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
的态度体验。
情绪功能
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
情绪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 包括喜、怒、哀、惧等,复合情 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
性格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
基因对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等。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个体性格形成具有塑造作用。
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性格形成过程中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自我概念、自尊和同一性在人格发展中地位
自我概念
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强调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通过倾听、理解等技巧 帮助个体解决问题。
精神动力学疗法
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和无意识的动机,通过解析和理 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来解决问题。
预防措施在促进心理健康中作用
1 2 3
一级预防 针对一般人群,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 理素质等措施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如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人群,通过 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等措施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 率。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
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动机功能:放大和增强内驱力的信号 提高活动效率。
组织功能: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 有利于认识活动和操作效果。
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表情。
第二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的的维度
zhengkunxinli
两极性:情绪和情感在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如:有爱就有恨
无生理变化
表情:情绪和情感的外部的表现形式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zhengkunxinli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zhengkunxinli
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两个不同的方面。
情感通过情绪表达。
情感制约情绪表达方式。
情绪:情景性、易变性
情感;稳定性、持久性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通过表情表现出来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 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有目的地,需要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特征: 注意广度:简单任务5-9个项目 注意起伏(注意动摇) :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转移: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 注意分配: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需要条件:达到自动化程度、活动有内在的联系。
第五单元 表象和想象
表象: 对事物的形象回忆(再现)
想象: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思维范畴。
表象~想象的素材,记忆范畴 想象种类 无意想象:梦、幻觉 有意想象: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幻想
zhengkunxinli
《心理学基础》课件
心理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问题:保护受试者的权益,避免伤害 法律问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研究合法合规 伦理与法律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未来发展:加强伦理与法律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研究者的伦理和法律意识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神经心理学的进展
神经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神经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 用
神经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 挑战
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
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田野调查等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文化差异对心理过程的影响、文化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等 跨文化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咨询、教育、管理等领域的跨文化适应和交流
展等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心理学: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对心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近代心理学:19世纪末,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 的科学
现代心理学:20世纪初,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流派的兴起, 心理学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当代心理学: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积极心理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心 理学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
应用领域:教育、医疗、企 业、司法等
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专业 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
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动力
学习策略:帮 助学生掌握有 效的学习方法
和技巧
学习环境:营 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和环境
学习评估:对 学生的学习效 果进行评估和
反馈
组织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 人的行为和心理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创立,强调潜意 识和性本能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
学习的定义与理论
学习的定义
学习的理论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 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比较持久的变化。
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如桑代克的 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 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如苛勒的完形 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 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和人本主义学 习理论(如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马 斯洛的自我实现观)。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随着自然科学的 发展逐渐独立出来。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当前心理学正向着跨学科、综合化、 应用化的方向发展,涉及神经科学、 人工智能、教育学等多个领域。
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等。
02
感知觉与意识
感知觉概述
感知觉的定义
情感的特征
情感具有主观性、社会性、稳定性和深刻性等特 征。
情感的表达
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 方式进行表达。
动机的定义与理论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 性质,可分为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
01
感知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
、味觉和嗅觉等。
感知觉的作用
02
感知觉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人们的认知、情
感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感知觉与认知的关系
03
感知觉是认知过程的基础,为高级认知活动提供必要的输入信
息。
感知觉的种类与特征
视觉
通过眼睛接收光线信息,识别 形状、颜色、运动等视觉特征
[课件]基础心理学
❖ 2、 华生:行为主义学派
研究外在可以客观测量的行为,提出刺激——反 应理论模式研究心理。(S→R)
13
二、学派纷争
❖ 3、魏特海墨、克勒等:格式塔学派 反对构造主义,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4 、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 主张心理是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作用
❖ 5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提出了无意识概念,指出潜意识主宰人的行为,人 并不是理性的动物。本能的冲动(人类自尊心的三 次打击:宇宙中心,进化论,精神分析)
❖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 布洛卡 斯佩里的研究 左半球:言语 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
28
29
30
第二单元 内分泌腺与心理
❖ 内分泌系统
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 组成
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31
内分泌腺与心理
❖ 垂体腺
垂体后叶控制着泌尿、血压、影响分娩和乳汁的分泌。 垂体前叶影响生长的速度和生长持续的时间,并影响其
普通心理学
❖以正常成人为研究对象 ❖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4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人格
认知
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 想象
情绪(情感)、意志
需要、动机
需要、动机、 兴趣等
能力、气质、性格
5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实质
❖ 心理是脑的功能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1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三)个案法
某被试;多方面深入详细研究;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 为的原因
强调个体差异
❖ (四)实验法
控制和创设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揭示因果关系 实验法可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研究外在可以客观测量的行为,提出刺激——反 应理论模式研究心理。(S→R)
13
二、学派纷争
❖ 3、魏特海墨、克勒等:格式塔学派 反对构造主义,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4 、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 主张心理是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作用
❖ 5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提出了无意识概念,指出潜意识主宰人的行为,人 并不是理性的动物。本能的冲动(人类自尊心的三 次打击:宇宙中心,进化论,精神分析)
❖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 布洛卡 斯佩里的研究 左半球:言语 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
28
29
30
第二单元 内分泌腺与心理
❖ 内分泌系统
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 组成
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31
内分泌腺与心理
❖ 垂体腺
垂体后叶控制着泌尿、血压、影响分娩和乳汁的分泌。 垂体前叶影响生长的速度和生长持续的时间,并影响其
普通心理学
❖以正常成人为研究对象 ❖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4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人格
认知
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 想象
情绪(情感)、意志
需要、动机
需要、动机、 兴趣等
能力、气质、性格
5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实质
❖ 心理是脑的功能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1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三)个案法
某被试;多方面深入详细研究;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 为的原因
强调个体差异
❖ (四)实验法
控制和创设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揭示因果关系 实验法可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学派分争
2. 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美国)、杜威(美国) ❖ 基本观点:反对把心理分解为元素,认为心理是
个体在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机 能,它是一种不可分解的“意识流”。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学派分争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美国) ❖ 基本观点:主张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 心理学概述 1.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概述
2. 心理学的学科门类
理论心理学 (一般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与动物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5.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又称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德国) ❖ 基本观点: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用整体观点研 究心理现象,认为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存在一种促使人们从整体 上认知事物(对象)的动力或张力,此即格式塔(Gestalt, 相 当于英文Whole)。
举例说明: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 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 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 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 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及内容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感觉
二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过程 (动态)
认知过程(知)
知觉 记忆 想象(表像) 思维(言语)
情感 情感过程(情) 情绪
个性心理 (静态)
意志品质 意志过程(意) 意志行为
个性一节绪论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
2.欧洲自然科学发展对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物理学的产生 A.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 定律,即韦伯定律。 公式 : K
K —— 常数 I —— 刺激强度 ΔI—— 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B.韦伯–费希纳定律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概述
❖ 应用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组织管理心理学 司法心理学 经济心理学 ……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概述
3. 普通心理学的定义
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 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 础的学科。普通心理学具有指导其他各分支心理学 的作用。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实。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学派分争
二 学派的分争 1.构造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冯特(德国)、铁钦纳(美国,冯特的学生) ❖ 基本观点:用化学的观点解释心理现象,
用内省方法进行研究,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 基本元素。
超我 Superego 自我 Ego 本我 Id
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 Sigmun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 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 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 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 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 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12月23日因口腔癌在 伦敦逝世。
二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是产生心理活动 的充分条件
2. 以“狼孩”、“猪孩”为证
三 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1.心理与行为 2.心理的可知性
第一节绪论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四 心理学是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
1.心理活动的实质决定了心理学的边缘学科性质
2.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只关注 S–R,被人们戏称为无脑 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学派分争
4.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托尔曼(美国)、斯金纳(美国) ❖ 基本观点: 改造老行为主义,提出S–O–R;提出
强化理论,R =f(S),即行为反应(R) 乃通过强化(S)而得来。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学派分争
3. 作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与作为社会科学的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作为哲学奴仆的哲学心理学
艾密浩斯语:“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 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心理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古代医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学派分争
6. 精神分析心理学(又称弗洛伊德主义)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德国) ❖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
冲动(Libido,力比多);提出潜意识概念, 并用以解释人的心理与人格的发展与变化。 举例说明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意识结构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 心理是脑的功能 1. 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必要条件
无大脑便无心理可言;最高级的动物也只存在思维的 萌芽;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思维。
第一节绪论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
2. 人类对大脑功能的认识过程
灵魂说 ❖ 心脏说 脑髓说 颅相说 大脑机能定位说
第一节绪论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对韦伯定律加以改进,提出 新的公式,后人称之为韦伯–费希纳定律,并以此为基础, 创立了所谓的心理物理学
公:式SkloR g
S——心理量 R——物理量
K——一个常数 S和R的关系是对数关系
❖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绪论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3.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