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美文欣赏幼学纪事(8页)
高中写事散文800字
高中写事散文800字高中写事散文:童年趣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事情往往充满稚趣,使人回味无穷。
有一件事,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六年了,那是我5岁的时候。
我非常爱吃虾,每逢周六周末妈妈总是特意给我做一两次虾,我每次都吃的津津有味,而妈妈呢?他每次都是吃那苦涩的虾头,总是把鲜美的虾肉让给我。
由于当时我还小,我总以为妈妈爱吃虾头。
于是,一件可笑而又稚趣的事就因此发生了。
一次,爸爸从外边买回三只烤虾,让我上午到幼儿园去吃。
啊!虾是多么香啊!颜色是多么的诱人啊!再去幼儿园的路上,我禁不住诱感,正准备吃,这时,我想起了妈妈。
妈妈平时都是把最好吃的东西让给我的,这回,我也应该给妈妈一次最好吃的啊!那妈妈又最爱吃什么呢?我想来想去,最终想出了虾头,大虾头。
因为妈妈每次吃虾只吃虾头,而不吃虾身,所以我断定妈妈最爱吃虾头。
我将三只虾头一一拔下,津津有味的吃完了三只虾身。
中午,我在幼儿园睡觉时,我害怕三只虾头被老师发现,特意从口袋里掏出,压在了枕头底下。
在睡觉时,我还做了个梦,我梦见妈妈在接我回家时,我拿出了三个虾头给她吃,妈妈见了以后,高兴的夸我懂事了,还奖励了我一大块巧克力。
于是,我便非常急切的盼望妈妈早点来接我。
终于,下午放学了,妈妈来接我了。
我欣喜若狂,两三步就跑到了妈妈身边。
“妈妈!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我高兴的说着。
“哦?什么东西?”妈妈像平常一样温和的说。
“到外面再给你说。
”我神秘的眨眨眼。
到了外面,我让妈妈闭上眼睛,然后说数“3、2、1”,当我用手捧出了3个干枯的大虾头时,妈妈笑了,我似乎感觉到妈妈笑的并不甜,笑的十分勉强、十分尴尬,眼中似乎闪动着一丝泪花。
她亲了我一下,抚摩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妈妈怎么会爱吃虾头呢?”接着又温和的说了一声“谢谢你!”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笑了,迷惑的望着妈妈,妈妈既然不喜欢吃虾头,可为什么每次却……我长大了,渐渐的懂事了,一想起这件事,就会对自己的幼稚行为感到又好笑又内疚;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爱,我也更爱妈妈了!高中写事散文:泪水无情的人生啊!为何我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最后换来的却总是失败呢?泪水早已充满了我的眼眶,我又该怎么去面对我那艰辛的父母呢?但我强忍着泪水——泪水是弱者的行为。
苏教版七下语文课外阅读2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课外阅读2阅读《幼学纪事》节选,完成各题。
幼学纪事从十五岁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学了。
我上学是由本家①供给的。
那时祖母已殁.,只剩下母亲和我。
本家们有的给我们些钱,贴补吃喝;有的给我们间房住;有的灵活些,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缺吃了,到他家去,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而有一家就是专门供我一年两次的学费。
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
但是就在那年冬天,这位本家来到母亲和我的屋里。
“干什么呢?”他问。
“温书,准备寒假考试。
”我答。
“别考了。
现在大伙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点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
吃人嘴短,还能说什么呢?于是我合上了笔记本和书,从此结束了我的学习生涯。
“找点事做”,那时很难。
先要买些履历卡②回来填写,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
回音,大都是没有的,但是要等待。
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待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
子承母业,去当当③。
比每天放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④,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
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嚼裹儿”,⑤计:棒子面一斤,青菜若干,剩下的买些油盐。
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
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
他们为了“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⑥就能押。
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
卖,就更“方便”了。
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
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叔的家日益接近。
注:①本家:指同一个宗族的人。
②履历卡:填写个人经历的卡片。
③当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④当铺:专门收取抵押品的店铺。
借款多少,按抵押品的估价而定。
到期不赎,抵押品就归当铺所有。
⑤嚼裹儿:北京方言,指生活费用。
⑥当票:当铺所开的单据,上面写明抵押品和抵押的钱数,到期凭当票赎取抵押品。
2018-2019-山东春季高考作文-word范文 (5页)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山东春季高考作文
篇一:山东省201X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作文
山东省201X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作文
春天来了,小草沐浴着阳光,生命散发着绿色的光泽。小草高兴地说:“谢谢你,春天。”在我们的生命中,一定也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或事,请以“谢谢你,”为题,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考试既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又考查语文应用能力。对能力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201X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考试要求如下: 1.识记
(1)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正确识记常用汉字的字形。 2.理解
(1)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常识及基本篇目的出处。 (2)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文化常识。
(3)识记基本篇目的文体和相关的文体知识。(4)默写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和常见的名言名句。 (三)现代文阅读
201X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现代文阅读的考试要求如下: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
2.应用
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1)单项能力。
(来自:WwW. : 山东春季高考 作文 )
①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能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②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 (2)整篇作文。 ①准确理解题意。
②中心明确,立意新颖,选材得当,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③语言准确、通顺、得体。 ④结构合理,条理清楚。 ⑤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二、基本篇目(共75篇)
3《幼学纪事》
资源信息表《幼学纪事》教学目标1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色,理解文章紧扣“求学”合理剪裁,中心突出。
充分感知作者身处困境时所表现出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好学不辍的奋斗精神以及对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2、仔细品味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并悟出作者在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情感。
说明语文教学需要创设情境,方能给学生产生兴趣。
方能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人在旅途,感受到的不可能总是满园春色,鸟语花香,还有西风落叶,雨雪冰霜,映入眼帘的不可能总是一马平川,灿烂阳光,还有悬崖峭壁,月遮星藏。
有人说贫苦是一部血泪史,它留给人的是无尽的沧桑;有人说贫苦是一笔财富,它教给人的是难得的经验;有人说贫苦是一面横于绝路的墙,它会挡住人前进的路;有人说贫苦是一台助跑器,它能助人增加意想不到的能力。
究竟贫苦给人的是阻力呢,还是助力?于是之先生的文章《幼学纪事》会给我们最好的回答。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记事写人材料的选择以及各部分之间内容的联系。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透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与怀念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
2、难点:作者借“以凄楚说得轻松和鲜明的对比”诙谐幽默手法,表达作者乐观、豁达、进取、感恩的思想感情。
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启人心智,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它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在研究中学习,最好是一课一个知识点的突破,本文侧重研究的是幽默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无限的因特网,让你们遨游世界。
但是如果童年充满了贫穷与艰辛,你又会怎样呢?是抱怨生活对你不公平?还是乐观豁达地正视生活?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于是之的《幼学纪事》,将让你们体会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感受别样的人生。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阅读答案(2)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阅读答案(2) 幼学纪事作者介绍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原籍天津, 1927年出生于唐山,百日丧父,后随母迁至北京,曾在北平孔德小学读书,毕业于北师附小。
初中就读于北平师大附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
15岁起曾做仓库佣工,后当抄写员。
1942年参加北平青年组织的业余戏剧活动,1945年秋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不久失学加入祖国剧团,参与《蜕变》、《以身作则》等剧的演出。
1947年进入北平艺术馆,参加《上海屋檐下》、《大团圆》等剧的演出。
__2月参加华北人民文工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身),1951年塑造了《龙须沟》中程疯子的艺术形象,奠定了他优秀话剧演员的地位。
此后相继演出了《关汉卿》、《雷雨》、《名优之死》、《茶馆》、《女店员》、《丹心谱》、《请君入瓮》、《洋麻将》等剧,都取得成功。
此外,他还在电影《青春之歌》中扮演余永泽、《秋瑾》中饰贵福,并和曹禺、梅阡合作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与英若诚、童超合作改编了话剧《像他那样生活》。
于是之1985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1988年当选为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第二届主席。
作为一代话剧表演大师,于是之所演的众家人物们出神入化,倾倒一大批“痴情”者,仅提《茶馆》,都知戏中有个做了一辈子顺民的王掌柜;都会说上句最能传神的:演绝了!在下有位做拍卖师的朋友,堪称为于是之的 __者,看《茶馆》已不下十几遍,其迷恋程度竟达这般:晚上乘十一时的火车欲出差,他事前算计好了时间,先去首都剧场看场《茶馆》,待“晕”够了,戏散罢则直奔火车站。
而剧中凡王掌柜的台词,这位朋友不仅能脱口而出,其熟练利索如珠落玉盘,而且对于先生的声调语气、抑扬顿挫,皆尽模仿之能事,惟妙惟肖。
这也是一种爱屋及乌。
于是之平生最为钦佩两位恩师:曹禺和焦菊隐先生。
他认为这是两位学贯中西,颇具学者风范的戏剧大师,因而他首先提出了要“建立学者化剧院”的思想。
读书、求知、解惑与思索,已构成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情。
江苏省高考语文资源(网络版)—美文拾粹(第二辑)
美文拾粹(第二辑)孩子是落到地面的云文/朱成玉孩子是落到地面的云,他们缓缓移动,他们迅捷奔跑,与天上的云彼此呼应,它们纯粹洁白的心里,除了一捧晶莹的泪水,再无其他。
周末和孩子一起去公园里走山,走一圈要近一小时。
我担心孩子小,坚持不下来,可是女儿嚷嚷着非要去,没办法,只好带她去尝试一番。
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她不仅顺利走了下来,而且没有显出一点疲态,我却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来了。
一路上,我发现孩子也有累的时候,可是忽然就看到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小凉亭,就来了兴致,快步奔了过去,去那小凉亭里坐一会。
再走一会儿,就又会被一朵好看的小花吸引,又会快乐地跑几步,跑到那朵花跟前儿,闭着眼闻一闻那朵花的香,忽然就注入了新的力量一般,又变得轻盈起来,如一朵云。
就这样,一路上,恐龙和大象的雕塑,甚至蘑菇型的小凳子,都会惹起她的惊叫,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点亮她的眼睛,点亮她的心,而这儿,大概就是孩子不觉得劳累的缘故吧。
而女儿最后说的一句话更是让我警醒,她说:“爸爸,以后周末可不可以不让我去学钢琴和画画啊?我只想和你来走山。
”对于女儿这个“无理要求”,我断然拒绝。
近几日,起了雾霾。
整个城市仿佛海市蜃楼一般,飘忽在茫茫云雾之间。
可是生活还要继续,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在有毒的雾中穿行。
女儿隔着玻璃窗,好奇地看着这场面,忽然语出惊人地说:“爸爸,云朵从天上飘下来了呢!”孩子的心,尚没有被污染,这算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吧。
我不忍告诉她真相,就顺着她的思路告诉她:“是啊,她是看我们的世界太脏,下来帮我们打扫卫生来了。
”“云朵真好!”女儿说道,眼里满是对云朵的疼爱。
用这个角度去想,我换了一种心情。
不再那么压抑了,用女儿的思想来看,这落下来的云朵,在亲吻大地。
“我也要像云朵一样,做个乖孩子。
”女儿忽然“开悟”了一般,跑去厨房帮着妈妈收拾垃圾去了,她用一颗纯净的心,在打扫眼前的世界。
想想现在的孩子,打从进了幼儿园,就开始背负各种“学习”的十字架,那小小的脊背,总是被重重的书包压得很弯,让人心疼和爱怜。
幼学记事
3《幼学纪事》每课一练学习指津于是之是我国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原名于淼,天津人。
曾参与《上海屋檐下》、《龙须沟》、《关汉卿》、《茶馆》、《雷雨》等多部话剧演出。
著有《于是之论表演艺术》。
《幼学纪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求学的艰辛经历。
表现了旧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表达了对帮助过自己和教育过自己的良师益友的深挚怀念。
这是一篇回忆幼年求学艰辛经历的文章,以叙事为主,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幼年的生活环境。
先交代作者贫寒的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境,再写周围的环境,大杂院里同样没有文化。
这里叙述了“我”帮老郝叔起草“请会通知”的事,这算是发表文学的最初启蒙。
第二部分,回忆两位良师对自己的影响。
孔德小学一位忘了姓名的老师,他引导作者接近文艺,并给予阶级解放等思想的启蒙。
卫天霖老师用艺术、关爱和人品“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
第三部分,写作者因家境困窘,被迫辍学,过着一当二押三卖的生活。
这一部分不是文章记叙的中心,却是作者求学历程中的转折点。
家境渐渐接近赤贫,这为后文写苦心求学作了过渡。
第四部分,写作者辍学后苦心求学的经过。
这要写两件事,一是在待业期间进辅仁大学中文系旁听,二是找到职业后边做事边上夜校学法语。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人生经历坎坎坷坷,回首往事,从容回味,对于苦难也可幽默风趣一番。
于是之的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让人感到有趣好笑,又感到苦涩辛酸。
如:“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这句话用貌似豁达幽默的语言,揭露了旧社会对穷人的残酷剥削,生动写出了“我”家日益贫困的过程。
作者还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的细节,恰如戏剧舞台上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足以传神,极具感染力。
如:“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
他的声音不洪亮,也无手势,读得很慢,却很动人”,“把窝头掰为几块,烤后吃下,热乎乎的,使我感到了棒子面原有的香甜。
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诗歌类材料
材料作文分类训练--------诗歌类材料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天我的心,对昨天的眼泪微笑。
仿佛潮湿的树木,在雨后的阳光里熠熠生辉。
——泰戈尔《流萤集》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绪?请以“对昨天的眼泪微笑”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明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700字。
2.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完成作文。
孩提时,我摔倒了,嚷着要大人抱起我,妈妈说,有人帮你是你的福运,自己起来才是生活的常态……失恋时,我流泪了,关上心门不再相信爱情,妈妈说,有人相伴是你的福运,寻寻觅觅才是生活的常态……年老时,疾病宣判了我的生命期限,我对孩子说,曾经拥有是我的福运,终要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在你眼中,哪些属于生活的常态?这首诗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生活的常态”为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眼睛陈科全(八岁)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装得下整个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你认为这首诗妙在何处?你如何看待这位八岁小诗人的心声?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写作。
遇见有过无助的时候,有过快乐的时光终于,我遇见了你眼眸交流问候,挥手告别忧伤像晨起的微风,似冬日的暖阳从此你让我长大,我认识了自己你读了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并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有的人生像花一样美丽绽放,有的人生像叶一样绿意悠长。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陈幼学》附答案及译文
【江苏省无锡市】二、(一)(14分)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
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
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
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
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
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
言于.抚按,调中牟。
秋成时,飞蝗蔽天。
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
县故土城,卑且圮。
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
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
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
越五年,政绩茂著。
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蹦迪,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
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
幼学执敏置诸狱。
淫雨连月,禾尽死。
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
诏加接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
母卒,不复出。
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
明年卒.,年八十四矣。
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有删改)【注】①抚按:官职名。
7.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苛政猛于.虎也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达于.汉阴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
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
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立捕治.之()⑵咸.言中牟治行无双()⑶御史以闻.()⑷明年卒.()10.翻译下列句子。
专题0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学生版) 备战24-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汇编(新高考通用)
专题0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22-23高一上·湖南邵阳·期中)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目送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
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声,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
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
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
我送他到机场。
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
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
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
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
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2019-2020学年景德镇第十五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景德镇第十五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兔和猫鲁迅住在我们后面院子里的三太太,在夏间买了一对白兔,是给她的孩子们看的。
这一对兔总是关在后面的小院子里的时候多。
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一弹,哗地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不敢近来了。
三太太说,鸦鹊到不打紧,至多也不过抢吃一点食料,可恶的是一只大黑猫,常在矮墙上恶狠狠地看,这却要防的。
孩子们时时捉他们来玩耍: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地站在小手的圈子里。
它们夜里的卧榻是一个小木箱,里面铺些稻草,就在后窗的房檐下。
这样的几个月之后,它们忽而自己掘土了,大家都奇怪,后来仔细看时,原来一个的肚子比别一个的大得多了。
大家都高兴,说又有小兔可看了:三太太便对孩子们下了戒严令,从此不许再去捉。
我的母亲也很喜欢他们家族的繁荣,还说待生下来的离了乳,也要去讨两只来养在自己的窗外面。
有一天,我忽听得许多人在那里笑,寻声看时,却见许多人都靠着三太太的后窗看:原来有一个小兔,在院子里跳跃了。
孩子们争着告诉我说,还看见一个小兔到洞口来探一探头,但是即刻便缩回去了,那该是他的弟弟罢。
从此小院子里更热闹,窗口也时时有人窥探了。
然而竟又全不见了那小的和大的。
这时是连日的阴天,三太太又虑到遭了那大黑猫的毒手的事去。
我说不然,那是天气冷,当然都躲着,太阳一出,一定出来的。
太阳出来了,他们却都不见。
于是大家就忘却了。
惟有三太太是常在那里喂他们菠菜的,所以常想到。
她有一回走进窗后的小院子去,忽然在墙角上发见了一个别的洞,再看旧洞口,却依稀的还见有许多爪痕。
这爪痕倘说是大兔的,爪该不会有这样大,她又疑心到那常在墙上的大黑猫去了,于是也就不能不定下发掘的决心了。
她终于出来取了锄子,一路掘下去,虽然疑心,却也希望着意外地见了小白兔的,但是待到底,却只见一堆烂草夹些兔毛,怕还是临蓐时候所铺的罢,此外是冷清清的,全没有什么雪白的小兔的踪迹,以及他那只一探头未出洞外的弟弟了。
高二语文幼学纪事
《幼学纪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章紧扣“幼学”合理剪材,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表达中心,以体现散文特点
2、理解作品中幽默的语言
(二)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奋斗的精神,颂师恩、惜友情,做真人
(三)技能目标
学会剪材,会写作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纪年求学时的艰辛和他对当年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学习作者执著苦学、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2021年龙岩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龙岩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义奚同发那一夜,我做了一生最重大的决定,庄稼汉出身、被征兵四十多天的我,决定带着那个熟睡的婴儿逃跑,哪怕是被抓回去军法处置。
周遭枪声时而密如冰雹,时而消停下来,传出几响冷枪,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气味。
夜幕下,那个刚出生仅几小时的婴儿,只喝了几小口水便香甜地入睡了,全然不顾外界的兵荒马乱。
他不知道,在他脱离母体成为自己的同时,也失去了母亲——那个穿草绿色军装的女兵。
我是在田头被征的兵,几乎没经过训练便上了战场。
虽然有人私下传说解放军已夺得大半个中国,但对于我们局部来说,也总有些国军的捷报。
我们是在那天上午的一场围攻战中被打散的,不料中午刚过又与解放军的一支小队遭遇。
没想到我们二十多人打了三四个小时,也拿不下对方那几个沙包掩体阵地。
排长亲自督战,效果并不明显。
解放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枪法很准。
有那么段时间,我们不得不撂下几具兄弟的尸体纷纷后退。
天色向晚,排长十分焦急,组织我们再次冲对方阵地密集地扫射,然后借着各种地形掩体猫着身子前进。
一阵扫射过后,却意外地没有受到任何阻击。
但大家都提心吊胆,对方掩体后是否会突然响起枪声?短暂的安静,反而令人心惊肉跳。
我不小心踢到个空罐头盒子,引发了一阵咣啷啷的声响,惊得大伙儿哗哗哗匍匐在地。
然而,没有枪声,甚至对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身后的排长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像是自语道:“都死光了吧?弟兄们给我……”他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对方沙包后突然响起一阵哇哇的婴儿啼哭,响亮而有节奏,底气饱满而锐利,在刺破静阒的傍晚的同时,制造出一派惊心动魄的恐慌,我们个个手足无措。
直到大个子站上对方的沙包结结巴巴地喊:“班……班长,人都……都都都死光球了……还有一个……个个个……女人刚生了……了了…… 娃娃……”我们才呼啦一下子起身,放开胆子冲过去。
大个子说的人死光了并不属实,至少我眼前还有两个男伤兵半靠沙包。
2019-2020学年江西省乐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西省乐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供销社钱红丽小时候,隔三差五跟着外公去一个叫作“周冈”的小镇。
他在小腰篮底层铺一层稻草,把家里积攒下的鸡蛋一个一个装进去,再在鸡蛋上面盖一块旧布,拎到周冈。
一个鸡蛋五分钱,全部卖掉后,买些粗粒盐回来。
或许还有余钱,外公就去肉案前,割一刀猪肉。
肉,一元二角钱一斤。
二十四个鸡蛋,换一斤肉!我的印象里,外公买猪脚的时候多些,他并非不喜欢吃肉,而是猪脚便宜得多。
或者呢,肉也不买,猪脚也不买,外公只买一条鱼,鲢鱼,非常便宜的鲢鱼,几角钱而已。
称完鱼,鱼贩子也是用几根稻草穿过鱼嘴递给外公。
一老一小于是拎着一刀肉或者一条鱼,穿过田畈——如若春天,仿佛一万亩油菜田的蜜蜂都追随着我们了。
实则,我最喜欢跟着舅舅或者小姨去供销社买日用品。
合作社里飘拂着一股股奇异的味道,纷繁复杂,景深曲折,至今无与伦比,简直万花筒一样的气味:红糖的味道齁甜齁甜,固本牌肥皂的气味是咸的,芦西酒的味道辛辣芳香……乡下有一个酒鬼,总是偷自家的米换酒喝——他站在巨大的酒缸前等着,售货员用长柄竹勺舀上一勺酒,倾倒于他双手捧着的蓝边碗里。
他小心翼翼,像捧着自己的命,默不作声地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去了。
等他的婆娘遇见这个醺醺然的挨千刀的偷了米的男人时,她没有什么法子想,许是绝望了,就一屁股坐在门前地上痛哭,一边号啕,一边咒骂,一边把手掌重重拍在地上。
不出几日,酒鬼仿佛忘记了曾经尊严扫地的难堪,故态复萌。
女人每一次的咒骂与痛哭,仿佛初次一样的新鲜,也没见一个家从此破碎,日子还是照常过下去了。
实则,我最喜欢闻煤油的味道。
彼时,正值煤油灯时代,家家备有好几只灯盏。
那个年代的灯盏,可真是艺术品呢。
高脚细腰的模样,玻璃印花的质地,圆形底座,袅袅而上,忽然在中间鼓出一块圆肚子,盛满煤油,漂一截灯芯,划一根火柴,黑屋子瞬间亮了,火焰上方配一只玻璃罩,屋子更亮些,微微地泛了幽光……古人言,一灯如豆,该有多么诗意静谧。
2021届景德镇昌河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景德镇昌河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瓜芽地瓜蔓于保月(1)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会有一个春天的梦想。
(2)父亲一动不动地蹲在炕头上,出神地看着温床里正在生发的地瓜芽子。
我也禁不住对那些嫩嫩的幼芽产生了敬佩。
任何一种生命其实都有自己的心劲,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从来不会歇气。
(3)自第一点新绿挂上柳梢,乡下的日子便写满了忙碌。
父亲把厚厚的棉袄脱了,却天天抱来柴火给温床下的炉灶添火。
我知道,这为的是能让炕头温床里的地瓜芽子舒适地蹿个儿。
(4)每年开春,家里总是从地窖里把保存了一个冬季的地瓜种一筐筐运到上面。
在炕头用土坯垒出长方形的温床,温床里用肥土垫底,铺上厚厚的细沙,再把地瓜种一排排摆好,然后覆上一层细沙。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日喷水,给炉灶添柴,温床里的地瓜种就会从睡梦中醒过来,慢慢地生根发芽,一簇簇,一丛丛的鲜嫩幼芽顶破沙土,露出葱翠欲滴的笑脸。
家里人每每看着这些嫩红的茎秆、绿色的枝叶,心里都像喝了蜜似的甜。
(5)春时不等人。
地瓜芽秧苗长到半尺后,就迎来了开春后的栽种季节。
每一个清晨,院里的公鸡还没打鸣,家里的大人就会麻利地起床穿衣,然后开始细心地从温床里拔地瓜芽子。
春雨后的庄稼地早已打好了地垄,大马车装满了地瓜芽苗,男女老少担着水桶、扛着铁锨,一呼百应地匆匆走向山前山后的地瓜地里。
(6)老人们说,地瓜属土,沾地就活。
地瓜蔓苗生命力极强,天南海北随遇而安,多年前北方乡下的冬春主粮基本全靠地瓜。
然而,地瓜芽子离开温床栽到地里,生长的路却充满艰辛。
那些大小不一、坡上坡下的地瓜地,是用不了大型农具的,也没有浇灌设施,地瓜芽的成长命运全靠老天说了算。
(7)满坡浅黄色的土壤,在阳光的直射下更显厚重。
这时候,地瓜芽的倔劲就充分显现出来。
原来斜躺在垄上的纤细茎秆日渐挺拔,浅黃色的嫩芽利用一切时间蔓延储绿。
虽然地皮早已干涸,但地瓜芽的叶片翻卷拧成绳,贴伏在滚烫的地面,靠扎下的须根汲取大地深处的养分,并吮吸着夜晚空气中有限的水分,它们终于爬满垄上垄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美文欣赏幼学纪事于是之一我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跟着寡居的祖母和母亲过日子。
她们都一字不识。
那时形容人们无文化,常说他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
我的祖母和母亲则更彻底,她们压根儿就没有名字。
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但只有一册,就是被俗称为“皇历”的那本历书。
她们只能从书里的图画中数出当年是“几龙治水”,借以预测一年的天时。
至于全年二十四个节气都发生在哪一天和什么时辰,编书人未能画成图像,她们自然也就辨认不出了。
直到我上小学,家里上两代人的这个困惑才算解除,“皇历”也才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利用。
真的,不要小看小学生。
在我住过的那个杂院里,出个小学生,就算得上个知识分子。
比如同院拉洋车的老郝叔,孩子多,拉了饥荒要“请会”(一种穷人之间的经济上的互助活动,但要出利息),就找到了我,叫我帮他起草一个“请会”的“通知”,其中包括本人遇到什么困难,为什么要发起这个活动,将要怎么办等等的内容。
那时我顶多不到三年级,怎么写得了!但老郝叔鼓励我:“你照我说的写,他们都懂。
”我于是拿了毛笔、墨盒伏在老郝叔的炕上,他家无桌,炕上只有一张席,硬而且平,伏在上面写字是极方便的,就这样,他说我写,不大会儿的工夫,居然写出来了。
随后又抄了若干份分别送出。
“凡著诸竹帛者皆为文学”,讲起文学的定义来,是有这么一说的。
那么,我替老郝叔起草的这篇“通知”,无疑是一篇为人生的文学了,何况还分送出去,也算是发表了的呢!这篇出自老郝叔的心与口的好文章,我现在竟一句也记不起来了。
老郝叔又早已作古。
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也就化为乌有。
但对老郝叔,我老是不能忘记,总觉得再能为他做些什么才可以安心似的。
二一个人的读书习惯,依我看,总是靠熏陶渐染逐步养成的,这就需要一个稍微好些的文化环境。
我的家庭和所住的杂院,教给了我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但就培养读书习惯而言,那不能说是好的文化环境。
我正经上学只念到初中,且功课不好。
虽然读了《苦儿努力记》,也没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道稍微繁难的算术题,我憋住了,能找谁去?杂院里是没有这样的老师的。
我后来所以还喜欢读点书,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
开始叫我接近了文艺的是孔德小学的老师们。
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
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
他的声音不洪亮,也无手势,读得很慢,却很动人。
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这首诗,然而它给我的印象,却始终留在脑海里。
这位老师不久就不见了。
当时,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兴致叫几个孩子去听这首诗呢?我至今也不明白。
每当路过孔德旧址,我还常常想起他来,我总觉得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
还有一位美术老师,是卫天霖先生。
他是一位大画家,可是那时我们却全然不懂他的价值。
孔德学校有一间美术教室,小学部、中学部共用,无论大小学生一律要站在画架子前上美术课。
先是铅笔画,铅笔要“6B”的,还要带上橡皮。
后是学用炭条作画,炭条消耗大,向家里要钱时,已从大人的脸上窥出几分难色;待知道了擦炭笔画不能用橡皮而必须用烤过的面包时,我便不敢再回家去说了。
记不清是我个人没学着炭笔画,还是卫先生更换了教法,反正是这个阶段不长,后来就改学画水彩。
不管我是否买得起炭条和面包,但卫先生这种在一两年内,多种画法都叫孩子们尝试一遍的做法,我是拥护的。
卫先生还有一种教法,我们当时也很喜欢。
开始是静物写生,画小瓶小罐之类。
过了一阵以后,又叫我们到户外去,先画校园里头,后来就去东华门外的筒子河。
孩子们对跑出去画画快活无比。
我们画,卫先生跟着看,他也好像很高兴。
一次写生,我画的地方前边是许多槐树,后边是一排矮松,再往后则是满墙的爬山虎。
当时只知道看见的都要画上,哪里懂虚、实、疏、密这许多深奥的道理!结果,我的画画满了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是绿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
谁知这时候卫先生正站在我身后看,我扭头看见他,笑了;他看着我和我的那幅绿色作品,也笑了,而且还称赞了我。
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当时我可没想这么多,反正是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
此后,我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差不多延续到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对于卫天霖先生,我并不是为写这篇文章才想起他来的。
时间还要早十来年。
那时,首都剧场附近有一阵颇贴了一些所谓“揭露”卫先生“罪状”的印刷品。
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
我也正是从那些印刷品里才知道,原来第一个引导我接近了艺术的竟是这样一位大人物,我不禁骄傲了。
前两年,美术馆举办了先生的画展,我去看了。
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
他并没有把自己画得如何的色彩斑斓,还是他教我们时那样的平凡。
我不知道美术界里对他是怎样评价,我只觉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
而美育,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三从十五岁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学了。
我上学是由本家供给的。
那时祖母已殁,只剩下母亲和我。
本家们有的给我们些钱,贴补吃喝;有的给我们间房住;有的灵活些,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缺吃的了,到他家去,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而有一家就是专门供我一年两次的学费。
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
但是,就在那年的冬天,这位本家来到母亲和我的屋里。
“干什么呢?”他问。
“温书,准备寒假考试。
”我答。
“别考了。
现在大伙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点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
吃人嘴短,还能说什么呢?于是我合上了笔记本和书,从此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找点事做”,那时很难。
先要买些“履历片”回来填写,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
回音,大都是没有的,但是要等待。
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
子承母业,去当当。
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
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嚼裹儿”,计:棒子面一斤,青菜若干,剩下的买些油盐。
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
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
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
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
卖,就更“方便”了。
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
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四或者我是个侥幸者,或者生活本来就是由许多的“偶然”所铸成。
辍学以后,在过着“一当二押三卖”的日子里,我居然进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辅仁大学中文系,当了一阵子一文不花的大学生。
那是由于有几位好友,和我们住得邻近,他们比我年纪大些,都是那所高等学府的学生。
他们同情我的境遇,于是就夹带着我混进了辅仁大学。
事是好事,但头一天我一进校门,就觉出浑身上下都不自在起来,眼睛只敢看地板,看楼梯。
好像是走了一段很长的路,才进了教室。
教室里学生们大部已经就座,只有我兀立一旁,这就更增加了我的紧张。
我真想掉头归去,回到我的家,回到我或当或押或卖的“自由”的生活中去。
我的热心的好友走去找他的几个同学,只见他们嘁嘁喳喳了一阵以后,就指着一个空位子告诉我:“你今天先坐这儿吧。
”我于是坐下。
心想,我明天坐哪儿呢?果然,第二天我就更换了一个地方。
此后天天如是,先是我浑身不自在地进入教室,他们则照例要嘁嘁喳喳一阵,而后为我指出一个安身的所在。
尽管是这样,然而听课还是令我神往。
现在记得起的是一位孙教授讲秦少游,一位顾教授讲辛弃疾。
从他们精到的讲解里,叫我领略出这些大词人的妙处:他们能在婉约近人的文字中抒发出忧国、爱国的深情以至豪情来。
多么美呀,多么精巧啊,我们祖国的语言!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像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只要你调度得当,它就能把你心里的最细微的情绪表达出来!听课虽然有趣而令人神往,但内心的恐惧却不容易消除。
日久天长,我才明白,高等学府里的教授们是不管点名的。
学生们都有固定的位子,点名的人只能在窗外,看位子空着的便画“旷课”,位子上只要坐着人,不管是谁,他便画“到”。
我之所以能坐上位子,而位子又须每天更换,就是由于每天总免不了有人旷课的缘故。
但在当时,我于听课神往之余,心里总不免于忐忑,谁知道那些花了钱的学子什么时候会突然闯进教室把我撵走呢?因此,我那时常生做贼之感,觉得自己是一个偷窃知识的人。
此后,靠朋友们的帮忙,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职业。
那时我只有十六岁,而我的同事们,比起我的年龄来,翻一番的寥寥可数,多数都是翻了两番以上的老头子们。
他们同我无话可讲,我也只能报之以沉默。
虽然有了职业,但并不足以糊口,前途依旧茫然。
只是偶然在一根电线杆子上的招生广告里,我又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就在我做事的地方附近,有一家中法汉学研究所,广告上说那里要办一个法文研究班,每周晚上开两堂法语课。
一个“汉学”,一个“法语”,再加上是个夜校,这对我简直是个天赐的机缘。
于是我去报名了。
经过口试,我说了我对“汉学”和“语言”的兴趣,很快便通知我被录取了。
从此,我又进入了另一所特殊的高等学府。
这个夜校简直是一座法兰西文学的殿堂。
头一年照例是从字母念起,学些简单的对话和短文。
第二年选文里可就出现了莫里哀和雨果。
依次读下去,到了最后的一年,就读到了19世纪末的散文和诗。
教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也听得入神。
以至于在上课时,我竟仿佛觉得自己已近“雅人”。
但是,在课前和课后,我却不能不继续过我的“俗人”的生活。
我那时住在北京西单,每天需步行过北海大桥,才能到达近东四我上班的地方。
平时只带一顿午饭,不过是窝头小菜之类。
赶到上夜校时,就需带上晚餐了。
把窝头带进法兰西文学的殿堂,已经很不协调,更何况“殿堂”里是只烧暖气而不生炉火的。
到了冬天,暖气烤不了窝头,冷餐总不舒服。
幸好,“殿堂”之外的院子里有一间小厕所。
为了使上下水道不至于受冻,那里面安着一个火炉。
于是这厕所便成了我的餐厅。
把窝头掰为几块,烤后吃下,热乎乎的,使我感到了棒子面原有的香甜。
香甜过后,再去上课,听的偏是菩提树、夜莺鸟这样的诗情。
下课以后,又需步行回家。
天高夜冷,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足音。
且走且诵,路成了我最好的温课的地方。
早晨上班也一样,将生字写在小纸片上,看一眼就可以背一会子,也发生不了什么交通事故。
据我那时的经验,从西单走到东四,少说可以背下四五个单词来。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我衷心地喜欢这两句话,读起来总感到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