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传感器接口电路

合集下载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
一、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的概述
1.1 微传感器的定义与应用
1.2 接口集成电路的定义与应用
二、微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2.1 传感器设计的基本原理
2.2 主要传感器类型及其特点
2.2.1 压力传感器
2.2.2 温度传感器
2.2.3 光传感器
2.2.4 加速度传感器
2.3 微传感器的制造工艺
2.3.1 基于MEMS的制造工艺
2.3.2 微纳加工技术在传感器制造中的应用
2.3.3 传感器表面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接口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3.1 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
3.2 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
3.2.1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3.2.2 高精度ADC设计
3.2.3 模数转换器设计
3.3 接口电路的选择与优化
3.3.1 传统接口电路的选择
3.3.2 集成接口电路的选择
3.3.3 接口电路的性能优化方法
四、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
4.1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的耦合方法
4.2 接口电路的功耗优化技术
4.3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
五、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5.1 器件尺寸与性能的折中
5.2 集成度与功耗的平衡
5.3 新材料的应用与工艺的优化
5.4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在智能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
六、结论
6.1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重要性
6.2 总结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
6.3 展望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9章 AD、DA转换

第9章 AD、DA转换

第9章 A/D、D/A 转换
3. 实训电路图 实训电路如图 9.1 所示。
3 4 5 6 7 10 2 9 1 +5 V P0 P1 P2 P3 CEP CET CLK PE MR Q0 Q1 Q2 Q3 TC 14 13 12 11 15 DAC0 83 2 17 Xfer 1 CS 13 14 15 16 4 5 6 7 DI7 DI6 DI5 DI4 DI3 DI2 DI1 DI0 2 WR 1 18 WR 2 19 ILE +5 V Vr ef Rf b Iou t2 Iou t1 8 9 12 11 + 7 41 uO +1 0V
因此, 在实训中我们看到,当升高Vref时,锯齿波的 幅值也随之增大,反之亦然。
通过实训 9 可以看出,芯片DAC0832能够将输入的二
进制数字转换为对应的电压量而显示出来,也就是说,通 过上述电路完成了数字量和模拟量之间的转换。 下面具体叙述A/D和D/A转换的原理和类型。
第9章 A/D、D/A 转换
D
Q
D
Q

D2 D1 D0
D
Q
R

D
Q

D
Q
D
Q
CP
图 9.6 三位并行A/D转换原理电路
第9章 A/D、D/A 转换
表 9.1 3 位并行ADC转换真值表 输 入 模 拟 信号

数 字 输 出 D2 D1 D0 0 0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1 1
比 较 器 输 出 C7 C6 C5 C4 C3 C2 C1
二进制计数器工作正常。
第9章 A/D、D/A 转换
4) DAC0832功能测试 DAC0832是实现D/A转换的器件。用示波器测量运放 741的输出信号,记录输出波形的形状、频率和幅度。如

测控电路(第7版)课件:传感器接口

测控电路(第7版)课件:传感器接口
测控电路
传感器接口电路
2.1传感器类型
2.2信号调理电路
2.3线性化
2.4传感器接口实例
本章知识点
无源传感器及有源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形式
电桥信号调理电路及调频信号调理电路
电压源信号调理电路及电流源信号调理电路
传感器接口电路的线性化技术
传感器接口电路
3
2.1传感器类型
2.1.1典型无源传感器
场阻力达到平衡时,接触热电势就会达到一个稳定值,电势由如下式子得出:
k—玻尔兹曼常数,k=1.381×10-23J/K;
kT nA T


e AB T
ln
e
nB T
e—电子电荷量,e=1.602×10-19C;
T—结点处的绝对温度(K);
nA(T) ,nB(T) —材料A,B在温度T时的自由电子浓度。
传感器接口电路
13
1. 热电效应传感器
将A,B两种不同导体材料两端相互紧密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闭合回路,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热电偶。当两节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势。热
电偶温度保持不变一端成为自由端或冷端,另一端成为测量端或热端。通过
测量接触电势的大小推算测量端的温度。
A
T0
T
e AB T
Ra Rb
1/ Rn jwCn
LX Ra Rb Rn
Rb
RX
Ra
Rn
传感器接口电路
27
2.2.2.2调频信号调理电路
调频信号调理电路可以将无源传感器的阻抗变化量转换为基于振荡电路的频
率变化量。
• 振荡器电路通常根据其电路设计的不同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低频振荡

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与应用

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与应用

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与应用在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下,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感器是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它能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有关的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电路的处理后,可以用来控制各种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文将围绕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和应用来展开论述。

一、电路基础原理电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导体和电子器件组成的路径,可以使电流在其中流动。

电路基础原理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其中,欧姆定律是最基本的电路定律,它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原理。

串联电路是将电子器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在其中依次通过。

并联电路是将电子器件并联连接,电流在其中分流。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原理,我们可以灵活地设计各种电路结构,满足实际需求。

二、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并采集信息的装置。

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是将传感器与电路连接起来,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一般来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模拟信号,而电路的输入信号为数字信号。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微控制器(MCU)进行处理。

在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信号调理和滤波。

信号调理是指通过放大、移位等操作改变信号的幅值和形态,以适应电路的输入要求。

滤波则是指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和杂波,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传感器与电路的应用传感器与电路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中,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智能家居中,传感器可以用来实现家庭安防、智能灯光控制、自动化家电控制等功能,为人们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电桥电路在传感器接口电路中的应用

电桥电路在传感器接口电路中的应用

电桥电路在传感器接口电路中的应用电桥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在传感器接口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桥电路利用了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电阻变化现象,通过电桥的测量,可测出物理量的大小。

下面将从电桥电路的基本原理、电桥电路在传感器接口电路中的应用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电桥电路的基本原理电桥电路是利用电阻的变化来检测物理量的大小,通常由四个电阻组成一个桥形电路。

当被测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其中一个电阻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桥电路的电压输出值发生变化。

通常,如果电桥四个电阻中有两个相等,而其他两个又相等,那么当被测量发生变化时,电桥电路的电压输出值将会非常敏感,可以非常精确地测量物理量的大小。

二、电桥电路在传感器接口电路中的应用电桥电路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电路,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接口电路中。

例如,在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中,我们可以将一个温度传感器与一个电阻相结合,组成一个电桥电路。

当温度改变时,电阻的值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桥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变化。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精确地测量温度的大小。

在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中,电桥电路也得到广泛使用。

我们可以将一个压力传感器与一个电阻相结合,组成一个电桥电路。

当压力发生变化时,电阻值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引起电桥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变化。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压力的大小。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电桥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桥电路中的电阻应该相等,以确保精确测量。

2.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要足够小,以防止电桥电路的不确定性。

3.电桥电路的电源电压稳定,以确保精确测量。

4.对于一些高频应用,需要采用特殊的电桥电路结构,以确保信号不会受到干扰。

总的来说,电桥电路在传感器接口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以精确测量物理量,而且还具有灵敏和稳定的特点,使其成为传感器接口电路中重要的一部分。

第9章IC卡接口技术学习资料

第9章IC卡接口技术学习资料

根据与外界数据传输形式的不同分类
根据与外界数据传输形式的不同可将智能卡分为串行通信卡 和并行通信卡。串行通信卡即为目前最常用的卡,也是目前国际 标准中所规定的接口方式。
采用串行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卡芯片引脚较少,易于封装和接 口。但随着芯片存储容量的增大,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芯片面积急 剧增长,给卡的封装带来困难;二是读写时间过长,读写1 MB的容 量需要12分钟。
SLE4442卡概述
(2)保护存储器(Protection Memory)
保护存储器是一个32×1 B的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它按位寻址和写入。保护存储器每个被写“0”的单元所对应控制的主存 储器的字节单元不再接受任何擦除和写入操作命令,从而使得该字节单 元内的数据不可再被改变。因此,对保护存储器单元的写入一定要特别 小心。
(3)PC。PC是系统的核心,完成信息汇总、统计、计算、处理、报表的 生成、输出和指令的发放、系统的监控管理以及卡的发行与挂失、黑名单 的建立等。
(4)网络与计算机。在金融服务等相对大的系统中,网络是使前端PC与 上级控制、授权、服务、管理中心,即中央计算机(主计算机)连接的必 备条件。
IC卡的国际标准
(1)按触点接触方式分类 • 滑触式 • 着落式
(2)按卡的插入/退出形式分类
• 推入—拉出式
• 推入—提/压式
• 推入—推入弹出式
• 只推式
• 推入—自动弹出式
• 电动出入卡式
卡座
(3)选择卡座的标准和依据
• 触点电气性能及与卡接触的可靠性。 • 插拔寿命。 • 对卡触点及其他部分的磨损程度。 • 卡从接触好到识别有效的位置差。 • 价格因素。 • 对应用现场的适应性。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类

CH9光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

CH9光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

第9章光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光电式传感器中属于有源光敏传感器的是()。

A. 光电效应传感器B. 红外热释电探测器C. 固体图像传感器D. 光纤传感器2、下列光电器件是根据外光电效应做出的是()。

A. 光电管B. 光电池C. 光敏电阻D. 光敏二极管3、当光电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所加电压一定时,光通量与光电流之间的关系称为光电管的()。

A. 伏安特性B. 光照特性C. 光谱特性D. 频率特性4、下列光电器件是基于光导效应的是()。

A. 光电管B. 光电池C. 光敏电阻D. 光敏二极管5、光敏电阻的相对灵敏度与入射波长的关系称为()。

A. 伏安特性B. 光照特性C. 光谱特性D. 频率特性6、下列关于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A. 光敏二极管的光电流很小,光敏三极管的光电流则较大B. 光敏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的暗点流相差不大C. 工作频率较高时,应选用光敏二极管;工作频率较低时,应选用光敏三极管D. 光敏二极管的线性特性较差,而光敏三极管有很好的线性特性7、光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A. 被测量B. 光电效应C. 光电管D. 光电器件8、光敏电阻的特性是()A.有光照时亮电阻很大 B.无光照时暗电阻很小C.无光照时暗电流很大 D.受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照时亮电流很大9、基于光生伏特效应工作的光电器件是()A.光电管 B.光敏电阻C.光电池 D.光电倍增管10、CCD以()为信号A. 电压B.电流C.电荷 D.电压或者电流11、构成CCD的基本单元是()A. P型硅B.PN结C. 光电二极管D.MOS电容器12、基于全反射被破坏而导致光纤特性改变的原理,可以做成()传感器,用于探测位移、压力、温度等变化。

A.位移B.压力C.温度D.光电13、光纤传感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除光纤之外,还必须有光源和( )两个重要部件。

A.反射镜B.透镜C.光栅D.光探测器14、按照调制方式分类,光调制可以分为强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波长调制以及( )等,所有这些调制过程都可以归结为将一个携带信息的信号叠加到载波光波上。

传感器接口电路的干扰源分析

传感器接口电路的干扰源分析

传感器接口电路的干扰源分析传感器接口电路是用来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一种电路。

它可以将模拟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可以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

这种电路非常重要,因为它在基于传感器的应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感器接口电路在使用时常常会受到许多干扰源的影响,例如电源干扰、信号线干扰、地线干扰等。

因此,为了保证传感器接口电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对这些干扰源进行分析和处理。

电源干扰是传感器接口电路中最常见的干扰源之一。

它是由于电源系统中的交流噪声或其他电源不稳定性因素导致的。

这种干扰会通过电源系统传递到传感器接口电路中,导致输出信号的纹波和不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电容滤波器、使用稳压器或保持电源的稳定性来降低电源干扰。

信号线干扰也是常见的传感器接口电路干扰源。

这种干扰通常会通过相邻的导线和电子器件之间的相互耦合导致。

信号线干扰可能会导致信号失真、噪声增加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使用屏蔽电缆来降低干扰、增加传输距离或使用前端放大器。

地线干扰是当传感器接地线存在多个结点时会发生的干扰。

如果存在电流穿过接地线时会产生地线电压降,这将导致接地点之间的电位差,从而导致信号失真。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使用独立引线、增加共模滤波器或增加地面线的面积。

此外,还有其他干扰源,诸如磁场干扰、温度变化、射频电磁辐射和电子设备之间的干扰等。

针对这些不同的干扰源,我们可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增加磁场屏蔽、选择高温稳定的元器件、使用RF过滤器和增加内部屏蔽等等。

总之,传感器接口电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基于传感器的应用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和处理各种干扰源,可以降低干扰的影响,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第9章-应用开发

第9章-应用开发

9.3后台管理软件
5. SpyGlass
SpyGlass的目的在于通过将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状态及传 感数据形象化而简化对传感器网络的调试、评估及对软件的理解。 SpyGlass的可视化框架包括三个重要的功能实体:传感器网络、网 关和可视化软件。
6. SNAMP 中科院开发的 SNAMP (Sensor Networ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Platform)包括串口监听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实时显示模块等 主要模块。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整 个系统层次清晰,可扩展性良好。
无线传感器网络 传输网络 后台管理平台
图 9-17 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一般结构
后台管理软件一般组成如图9-18所示 。
后台管理软件 图形用户界面
传输网络数据
数据处理引擎
后台组件
数据库
图 9-18 后台管理软件一般组成
9.3后台管理软件
1. Mote-View
传感器层 TinyOS程序 服务器层 客户层 (数据库、数据访问) (可视化、分析工具)
电源部分
图9-7自行设计的节点结构
9.1.4 传感器节点开发实例
2.原理图及印制板设计 (1) 处理器时钟电路设计,其电路原理 图如图9-8所示。 (2)处理器无线模块接口设计; 它们之间 的逻辑连接图如图9-9所示。 (3)无线收发器模块设计; CC2420只需要极 少的外围元器件,它的外围电路包括晶振对钟电 路、射频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和微控制器接口电 路三个部分。 CSn PB0 3.电路板调试 PB1 SCLK
存储模块
其他支持模块 (如GPS等)
传输模块
处理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
电源模块 图 9-2 传感器节点结构

微型计算机课件 第9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

微型计算机课件 第9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

(3) 数据缓冲电路:接口电路输入/输出的数据、控制及状 态信息都是通过此缓冲电路传送的,它和系统的数据总线相连, 能起隔离、缓冲作用。
并不是所有接口都具备上述全部功能的。接口需要哪些功 能取决于I/O设备的特点,有的还需要专用的I/O接口电路。
I/O接口电路按不同方式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数据传送方式分类,可分为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2) 按功能选择的灵活性分类,可分为可编程接口和不可 编程接口; (3) 按通用性分类,可分为通用接口和专用接口; (4) 按数据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程序型接口和 DMA(Direct Memory Access)型接口。程序型接口一般都可采 用程序中断的方式实现主机与I/O设备间的信息交换。DMA型 接口用于连接高速的I/O设备如磁盘、光盘等大信息量的传输。
9.1.3 I/O接口的其他功能 1.对信号的形式和数据格式进行交换与匹配 CPU只能处理数字信号,信号的电平一般在0~5 V之间,
而且提供的功率很小。而外部设备的信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数字量、模拟量(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开关量等。所 以,在输入输出时,必须将信号转变为适合对方需要的形式。 如将电压信号变为电流信号,弱电信号变为强电信号,数字信 号变为模拟信号,并行数据变为串行数据。
2.提供信息相互交换的应答联络信号 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所完成的各种操作都是在规定的时钟信 号下完成的,并有一定的时序。而外部设备也有自己的定时与 逻辑控制,通常与CPU的时序是不相同的。外设接口就需将外 设的工作状态(如“忙”、“就绪”、“中断请求”)等信号及 时通知CPU,CPU根据外设的工作状态经接口发出各种控制信 号、命令及传递数据,接口不仅控制CPU送给外设的信息,也 能缓存外设送给CPU的信息,以实现CPU与外设间信息符合时 序的要求,并协调地工作。

光电检测习题解答

光电检测习题解答

第1章1、举例说明你说知道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光电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在线检测:零件尺寸、产品缺陷、装配定位…(2)光电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用电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自动对焦---红外测距传感器自动感应灯:亮度检测---光敏电阻空调、冰箱、电饭煲:温度检测---热敏电阻、热电偶遥控接收: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可视对讲、可视电话:图像获取---面阵CCD医疗卫生——数字体温计:接触式---热敏电阻,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办公商务——扫描仪:文档扫描---线阵CCD红外传输数据: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3)光电检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夜视瞄准机系统:非冷却红外传感器技术激光测距仪:可精确的定位目标光电检测技术应用实例简介点钞机(1)激光检测—激光光源的应用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荧光字,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激光的检测可辨别钞票的真假。

由于仿制困难,故用于辨伪很准确。

(2)红外穿透检测—红外信号的检测红外穿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民币的纸张比较坚固、密度较高以及用凹印技术印刷的油墨厚度较高,因而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较强来辨别钞票的真假。

人民币的纸质特征与假钞的纸质特征有一定的差异,用红外信号对钞票进行穿透检测时,它们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将会不同,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辨伪。

(3)荧光反应的检测—荧光信号的检测荧光检测的工作原理是针对人民币的纸质进行检测。

人民币采用专用纸张制造(含85%以上的优质棉花),假钞通常采用经漂白处理后的普通纸进行制造,经漂白处理后的纸张在紫外线(波长为365nm的蓝光)的照射下会出现荧光反应(在紫外线的激发下衍射出波长为420-460nm的蓝光),人民币则没有荧光反应。

所以,用紫外光源对运动钞票进行照射并同时用硅光电池检测钞票的荧光反映,可判别钞票真假。

(4)纸宽的检测—红外发光二极管及接收二极管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根据钞票经过此红外发光及接收二极管所用的时间及电机的转速来间接的计算出钞票的宽度,并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比如有无卡纸等;同时也能根据钞票的宽度判断出其面值。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系统设计 第09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系统设计 第09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

9.1.3 控制程序:总体设计
系统上电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保护现场 清除中断标志 TF2
上电初始化
启动定时器
读取 AD转换的结果
读 P1口数据
CPU工作指示 启动 AD转换 计算控制量
根据 P1口数据查 表,得到 Kp,Kv,Ka Ki四个增益参数
N
停机?
更新 PWM脉宽 恢复现场 中断服务程序返回
率管GS极上导通电压14.3V,关断电压为-0.7V。关断负压的设计可以使得
功率管可靠地截止。此外,栅极驱动电阻取为20Ω。
9.1.2 电路设计:驱动与吸收保护电路
(1) 续流和吸收保护电路 电磁铁是感性元件,为此应使用快恢型二极管D1为电感L提供续流回 路,以防止MOSFET关断时漏极电位急剧上升而损坏功率管。图中,R、C、 D组成的吸收网络能够吸收MOSFET在开关时刻的电压和电流尖峰。其中,C 用于限制MOSFET的漏极-源极间电压突变,R用于限制MOSFET开通时C的放 电电流,D则便于在MOSFET关断时,C能迅速吸收MOSFET上的关断尖峰。
磁悬浮球演示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嵌入式数字控制系统,由电磁铁、 铁磁性小球及控制部分组成,其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场,吸引铁磁性小
球,动态调节电磁铁中的电流,可使其产生的电磁吸力等于小球的重量,
从而使小球悬浮在空中保持不动。这个动态调节的过程称为磁悬浮控制。 本例进行磁悬浮球演示系统的设计,首先介绍系统组成以及磁悬浮控制
9.1.1 组成及工作原理:悬浮控制原理
d0 , i0 线性化后,可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 s d s Ki i s ms2 K d
设额定悬浮间隙为 d 0 ,额定电磁铁平均电流为i0 ,将上述模型在

马潮老师编著--第9章 键盘输入接口与状态机编程

马潮老师编著--第9章 键盘输入接口与状态机编程
而对于 K3 的连接方式,我们不提倡使用,因当 K3 按下闭合时,PC7 口直接与 Vcc 接通 了,有可能会造成大的短路电流流过 PC7 引脚,从而把端口烧毁。
图 9-2 简单按键输入电路图
根据按键连接电路可知,按键状态的确认就是判别按键是否闭合,反映在输入口的电平
就是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键相连的 I/O 引脚呈现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如果输入高电平表示断开的话,那么低
华东师范大学 电子系 马 潮 9-3
第 9 章 键盘输入接口与状态机编程
按键 K1 是一种经济的接法,它充分利用了 AVR 单片机 I/O 口的内部上拉特点。在 K1 的连接中,除了把 PC5 定义为输入方式时(DDRC.5=0),同时设置 PC5 口的上拉电阻有效 (PORTC.5=1),这样当 K1 处在断开状态时,PC5 引脚在内部上拉电阻的作用下为稳定的高电 平(如果上拉电阻无效,则 PC5 处在高阻输入态,PC5 的输入易受到干扰,不稳定),按下 K1 输入为低电平。与 K2 连接方式比较,K1 连接电路中省掉了一个外部上拉电阻,而在 K2 的连接方法中,由于外部使用了上拉电阻,所以只要设置 PC6 口为输入方式即可,该口内部 的上拉电阻有效与否则不必考虑了。电阻 R1 不仅起到上拉的作用,还有限流的作用,通常 在 5K-50K 之间。
9.2 按键输入接口设计
在单片机嵌入式系统中,按键和键盘是一个基本和常用的接口,它是构成人机对话通道 的一种常用的方式。按键和键盘能实现向嵌入式系统输入数据、传输命令等功能,是人工干 预、设置和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手段。
9.2.1 简单的按键输入硬件接口与分析
键盘是由一组按键组合构成的,所以我们先讨论简单的单个按键的输入。 图 9-2 是简单按键输入接口硬件连接电路图,图中单片机的三个 I/O 口 PC7、PC6、PC5 作为输入口(输入方式),分别与 K3、K2、K1 三个按键连接。其中 K2 是标准的连接方式, 当没有按下 K2 时,PC6 的输入为高电平,按下 K2 输入为低电平。PC6 引脚上的电平值反映 了按键的状态。

第9章 气敏传感器

第9章  气敏传感器
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较直 热式气敏元件为高。目前市 售的 SnO2 系气敏元件大多 为这种结构形式。
图9-3 旁热式气敏元件结构
2.厚膜型 SnO2 气敏元件
厚膜型SnO2气敏元件是用丝网印刷技术将浆料制备而成的,其机械强度
和一致性都比较好,且与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工艺能较好相容,可将气敏元件 与阻容元件制作在同一基片上,利用微组装技术与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组装 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件。
声光 报警
V
旁热式烟雾、有害气体传感器。
无有害气体时阻值较高(10 左
右),有有害气体或烟雾进入时阻 值急剧下降,A、B两端电压下降
吸合,合上排风扇 电源开关自动排风
它可用于家庭对煤气、一氧化碳、 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实现监测报警
当7 脚 电位 等于
0.18V时,VL1 被点亮 0.53V时,则 VL1 和VL2 点亮
Pd- MOS二极管气敏元件是在P型硅上集成一层二氧化硅层,在氧化层
蒸发一层钯(Pd)金属膜作栅电极。氧化层( SiO2 )的电容Ca是固定不变 的。而硅片与 SiO2 层电容Cs是外加电压的函数,所以总电容C是栅极偏压 的函数,其函数关系称为该MOS管的电容一电压(C—U)特性。MOS二极管的 等效电容C随电压U变化。
通常器件工作在空气中,由于氧化的作用,空气中的氧被半导体(N型半 导体)材料的电子吸附负电荷,结果半导体材料的传导电子减少,电阻增加, 使器件处于高阻状态; 当气敏元件与被测气体接触时,会与吸附的氧发生反应,将束缚的电子释 放出来,敏感膜表面电导增加使元件电阻减小。
2020/4/29
15
9.1.2 电阻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图9-2 直热式气敏器件结构
旁热式 SnO2 气敏元件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检测-习题解答教材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检测-习题解答教材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检测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1、举例说明你说知道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光电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在线检测:零件尺寸、产品缺陷、装配定位…(2)光电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用电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自动对焦---红外测距传感器自动感应灯:亮度检测---光敏电阻空调、冰箱、电饭煲:温度检测---热敏电阻、热电偶遥控接收: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可视对讲、可视电话:图像获取---面阵CCD医疗卫生——数字体温计:接触式---热敏电阻,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办公商务——扫描仪:文档扫描---线阵CCD红外传输数据: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3)光电检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夜视瞄准机系统:非冷却红外传感器技术激光测距仪:可精确的定位目标光电检测技术应用实例简介点钞机(1)激光检测—激光光源的应用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荧光字,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激光的检测可辨别钞票的真假。

由于仿制困难,故用于辨伪很准确。

(2)红外穿透检测—红外信号的检测红外穿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民币的纸张比较坚固、密度较高以及用凹印技术印刷的油墨厚度较高,因而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较强来辨别钞票的真假。

人民币的纸质特征与假钞的纸质特征有一定的差异,用红外信号对钞票进行穿透检测时,它们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将会不同,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辨伪。

(3)荧光反应的检测—荧光信号的检测荧光检测的工作原理是针对人民币的纸质进行检测。

人民币采用专用纸张制造(含85%以上的优质棉花),假钞通常采用经漂白处理后的普通纸进行制造,经漂白处理后的纸张在紫外线(波长为365nm的蓝光)的照射下会出现荧光反应(在紫外线的激发下衍射出波长为420-460nm的蓝光),人民币则没有荧光反应。

所以,用紫外光源对运动钞票进行照射并同时用硅光电池检测钞票的荧光反映,可判别钞票真假。

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感器可以通过感知环境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使我们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和监测各种设备和系统。

然而,为了使传感器工作效果最佳,需要根据其特性设计合适的接口电路。

一、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根据其测量物理量的方式可以分为许多类型,例如温度、压力、光线、声音、加速度等。

它们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电阻传感器:根据测量点的电阻发生变化,测量温度,包括NTC电阻热敏电阻和PTC电阻温度传感器。

2、电容传感器:测量物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相对变化。

3、电感传感器:根据感应加电线圈中的磁场变化来测量温度。

4、霍尔传感器:根据磁场变化测量加速度等物理量。

二、传感器的接口电路需求根据不同的传感器类型,传感器的接口电路需求也不同。

接口电路要满足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放大:某些传感器产生的信号特别微弱,如果不经过放大,信号就会因为传输或者噪声的干扰而失真。

2、滤波:由于传感器测量的是变化的电压或者电流,通常会伴随着一些高频噪声。

普通的滤波器可以过滤掉这些高频成分,以求得最小的噪声。

3、线性化:很多传感器都有非线性输出,设计接口电路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输出更加线性化。

4、转换:不同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形式也不同,例如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所以需要一个转换电路,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5、电源:传感器需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所以接口电路需要提供电源或者与已有电源连接。

三、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注意点在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设计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器件:传感器接口电路器件中的放大器、滤波器、线性化电路等组成的稳定器件,选择合适的器件可以保证电路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还应注意电路的精度、灵敏度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选择合适的电源:传感器需要适宜的稳定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这种电源应既要稳定又要节能,如果电源电压稳定性不足,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会受到很大影响。

第九章汽车用传感器原理PPT课件

第九章汽车用传感器原理PPT课件

力的成本而生产的汽车上,必须要求传感器具有批量生产
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汽车传感器在保障其性能的基础 上,成本尽可能低,而且通过简单的调整就能更换。 3、可靠性。同一般传感器一样,汽车传感器的可靠性 应是最重要,并且稳定性要好。 4、尽可能小型、质量轻、便于安装。 5、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第二节
汽车常用传感器原理
基 本 物 理 量
图9-3 变隙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结构图
电 物 理 量
为 铁心与衔铁的初始气隙厚度, P 代表进气歧管的气压, 气压作用在膜盒腔内侧。当压力进入膜盒时,膜盒的顶端 在压力P 和大气压共同作用下产生压力差,使膜盒发生弹 性变形,膜盒的顶端产生位移。膜盒的顶端发生位移大小 与压力差成正比,衔铁就被膜盒带动产生移位,使气隙厚 度 发生变化,那么气隙的磁阻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 致电感的变化,引起流过线圈的电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样电流表指示值就反映了被测压力的大小。 如图9-4所示,为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图。将交流电压u1 加到变压器初级绕组上,因为穿过衔铁T的磁通发生变化, 在两个反向串联的次级绕组上就会产生电压u2和 u2′。
第一节
传感器概述
一 、传感器概念
人类获取的外界信息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感受的。在自 动控制系统中,也需要获取外界信息,这些需要依靠 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传感器来完成。图9-1表示了人 体与自动控制系统的对应关系。
图9-1 人体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的对应关系
表9—1 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
序号
1 2 3 4 5 6 7
工作原理
电阻式 电感式 电容式 阻抗式 磁电式 热电式 压电式
序号
8 9 10 11 12 13 14
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 传感器非线性补偿技术 .
9.3.1非线性补偿环节特性的获取方法 . . 非线性补偿环节特性的获取方法
2.图解法
9.3.2非线性补偿环节的实现方法 . . 非线性补偿环节的实现方法
1.硬件电路的实现方法 .
折线逼近法
精密折点单元电路
2.微机软件的实现方法
(1)线性插值法 (2)二次曲线插值法
图为用于人体心电信号检测的实用三运放电路。 图为用于人体心电信号检测的实用三运放电路。为了避免外科手术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高电压进入放大器造成损坏,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高电压进入放大器造成损坏,图中使用了两个微 型的氖灯NL1、NL1,作为电压限幅器。微型的氖灯价廉且具有对 电压限幅器。 型的氖灯 、 ,作为电压限幅器 称性,当两端的电压低于击穿电压时其电阻接近于无穷大, 称性,当两端的电压低于击穿电压时其电阻接近于无穷大,所以它 对电路没有负载影响。一旦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击穿电压(一般为 对电路没有负载影响。一旦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击穿电压 一般为 60V),则氖灯迅速导通 击穿后,氖灯本身呈负阻特性 ,使其两端 击穿后, ,则氖灯迅速导通(击穿后 氖灯本身呈负阻特性), 的电压降低接近于零伏,从而保护了放大器。图中电位器R 的电压降低接近于零伏,从而保护了放大器。图中电位器 W用于 调整电阻的比例使得电路的共模抑制比最大。调试电路是, 调整电阻的比例使得电路的共模抑制比最大。调试电路是,在两输 入端加载一个1V左右的信号 一般为50Hz),调整电位器 W使电路 左右的信号(一般为 入端加载一个 左右的信号 一般为 ,调整电位器R 的输出最小,即共模电压增益最小,从而共模抑制比最大。 的输出最小,即共模电压增益最小,从而共模抑制比最大。
第9章 传感器接口电路 章
9.1 9.2 9.3 9.4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方法 传感器检测电路 传感器的非线性补偿技术 传感器和微型计算机的连接
9.1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方法 9.1.1 输出信号的特点 由于传感器种类繁多,传感器的输出形式 也是各式各样的。 例如,尽管都是力传感器,随作用外力变 化,电阻应变片输出的是不同的电阻,压电传 感器输出不同的电荷,电容传感器输出变化的 电容,电感传感器输出变化的电感量. 表9-1列出了传感器的一般输出形式。
UOUT = -
RF R1
Uin
放大电路
2)同相放大器 同相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
RF UOUT = ( 1 + )Uin R1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而且其绝对值也比反 相放大器多1。 3)差动放大器 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
RF (U2-U1) UOUT = R1
差动放大器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抑制共模信号。
U R4 R3 R 2 R1 ( + ) = R3 R2 R1 4 R4
如果R1=R2=R3=R4时,则电桥电路被称 为四等臂电桥,此时输出灵敏感度最高,而 非线性误差最小, 因此在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四等臂 电桥。 。
2)交流电桥 如下图所示。其中Z1和Z2为阻抗元件,它们 同时可以为电感或电容,电桥两臂为差动方式, 又称为差动交流电桥。在初始状态时, Z1=Z2=Z0电桥平衡,输出电压等于UOUT =0。 测量时一个元件的阻抗增加,另一个元件的 阻抗减小,假定Z1=Z0+Z,Z2=Z0-Z,则电桥 的输出电压为:
双积分型A/D转换器工作原理图 转换器工作原理图 双积分型
3. 电压 频率转换电路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也是模/数转换接口 电路的一种,它将电压或电流转换成脉冲系 列,该脉冲序列的瞬时周期精确地与模拟量 成正比关系。 虽然V/F转换电路是一种模拟─模拟转换 电路,但由于频率可用数字方法进行测量, 因而也可以实现模/数的转换,所以它是一种 准数字化电路。 V/F转换电路的形式较多,但以积分式 V/F转换电路应用最为广泛。
n

i =1
Di 2 i
比较型转换器原理框图
2.积分型A/D转换器 积分型A/D转换器是先将输入的模拟电压 转换成相应的时间间隔,然后采用计数器对 时间间隔计数。 在积分型A/D转换方式中,有单积分、双 积分和多级积分等形式,其中应用最广的是 双积分转换方式,其线性和噪声消除特性好, 而且价格低。
UOUT =
R1R 4U ( R1 + R 4) 2
(
R4 R 3 R 2 R1 + ) R4 R3 R2 R1
R 4 R3 = 若取 a = R1 R 2
aU
则:
UOUT=
R4 R 3 R 2 R1 ( + ) 2 R4 R3 R2 R1 (1 + a)
当a=1时,输出灵敏最大,此时:
UOUT
3 .模拟输出型传感器 分为电压输出变化型、电流输出变化型及 阻抗变化型三种。 电压输出变化型和电流输出变化型的传感 器,经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或经V/F 转换器转换成频率变化的信号。 阻抗变换型传感器,一般使用LC振荡器 或RC振荡器将传感器输出的阻抗变化转换成 频率的变化,再输入给微型计算机。
表9-1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形式
输出形式 开关信号型 输出变化量 机械触点 电子开关 电 压 模拟信号型 电 流 电 阻 电 容 电 感 其它 频 率 传感器的例子 双金属温度传感器 霍耳开关式集成传感器 热电偶、磁敏元件、气敏元件 光敏二极管 热敏电阻,应变片 电容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 多普勒速度传感器、揩振式传 感器
Vi1 R1 22k NL1 R3 22k 氖泡 A1 R5 R8 10k R9 10k 2k R10 10k A3 R11 9k RW Vo
NL2 Vi2 R2 22k
2k R722k 22k 氖泡 R6 R4 A2 22k
4.电荷放大器 压电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电荷量的变化, 配上适当的电容后,输出电压可高达几十伏 到数百伏,但信号功率却很小,信号源的内 阻也很大。 放大器应采用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 电荷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是一种带电容负反馈的高输入 阻抗、高放大倍数的运算放大器。
2 .电桥电路 1)直流电桥
直流电桥的基本电路
电桥的输出电压可由下式给出,即:
U ( R 2 R 4 R1 R3) ( R1 + R 4)( R 2 + R3)
UOUT =
电桥的平衡条件为: R2R4= R1R3 当电桥平衡时,输出电压为零。 当电桥四个臂的电阻发生变化而产生增量 时,电桥的平衡被打破,电桥此时的输出 电压为:
9.2.2 常用电路 1.阻抗匹配器 传感器输出阻抗都比较高,为防止信号的 衰减,常常采用高输入阻抗的阻抗匹配器作 为传感器输入到测量系统的前置电路。 半导体管阻抗匹配器,实际上是一个半导 体管共集电极电路,又称为射极输出器。 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平驱动元件,栅漏极间 电流很小,其输入阻抗可高达 1012 以上, 可作阻抗匹配器。 运算放大器阻抗匹配器。
如果电路中有需要调整的参数, 如果电路中有需要调整的参数, 通常是电阻阻值( 通常是电阻阻值(有时也需要调 整电容值), ),把要调整的参数分 整电容值),把要调整的参数分 成两部分: 成两部分:固定部分和可调整部 分。在一般的要求时,固定部分 在一般的要求时, 的取值为该参数总的标称值的90%, 的取值为该参数总的标称值的 , 可变部分为20%。在要求比较高时, 可变部分为 。在要求比较高时, 固定部分的取值为该参数总的标 称值的99%,可变部分为 。 称值的 ,可变部分为2%。
9.4.3数据采集的概念
1.采集系统的配置 . 典型的数据采集系统由传感器(T)、放大器 (IA)、模拟多路开关(MUX)、采样保持器 (SHA)、A/D转换器、计算机(MPS)或数字 逻辑电路组成。根据它们在电路中的位置可 分为同时采集、高速采集、分时采集和差动 结构四种配置,如图所示。
图9-6数据采集系统的配置 (a)同时采集;(b)高速采集;(C)分时采集;(d)差动结构
2.采样周期的选择 采样周期的选择
根据香农采样定理:对一个具有有限频谱 ( ω min ω ω max )连续信号进行采样,当采样 频率 ω S (=2π/Ts)≥2 ω max 时,采样结果可不失 真。实用中一般取 ω S >(2. 5~3) ω max ,也可 ω。 max 取( 5 ~ 10 )
U OUT Z 0 + Z 1 Z =( U )U = 2Z 0 2 2Z 0
电感式传感器配用的交流电桥
3.放大电路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比较微弱,因而在 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放大电路。 目前检测系统中的放大电路,除特殊情况 外,一般都采用运算放大器构成。 1)反相放大器 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可由下式确定, 即:
电荷放大器等效电路
5.传感器与放大电路配接的示例 应变式传感器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在电 桥的输出端接入一个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 作用好的放大电路。 当被测物理量引起应变片电阻变化时,电 桥的输出电压也随之改变,以实现被测物理 量和电压之间的转换。
应变电桥配接的放大电路
9.2.3 噪声的抑制 1)噪声产生的根源 a.内部噪声 内部带电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产生 。 b.外部噪声 由传感器检测系统外部人为或自然干扰造成。 2)噪声的抑制方法 a.选用质量好的元器件。 b.屏蔽 c.接地 d.隔离 e.滤波
9.4 传感器和微型计算机的连接
9.4.1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结合的重要性 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结合的重要性 1.促进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2.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 3.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为技术改造开辟新的领域 。
9.4.2 检测信号在输入微型计算机前的处理 检测信号在输入微型计算机前的处理要根 据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区别对待。 1.接点开关型传感器 会产生信号抖动现象,消除抖动的方法可 以采用硬件处理或软件处理。 2.无接点开关型传感器 具有模拟信号特性,在微型计算机的输入 电路中设置比较器。
2.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比较微弱,有的 传感器输出电压最小仅有0.1V。 3.传感器的输出阻抗都比较高,这样会使传 感器信号输入到测量电路时,产生较大的信 号衰减。 4.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动态范围很宽。 5.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随着输入物理量的变化 而变化,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线性比 例关系。 6.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大小会受温度的影响, 有温度系数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