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本科培养方案哲学

合集下载

北大哲学培养计划

北大哲学培养计划

北大哲学培养计划
北大哲学培养计划如下:
•专业历史沿革和特色。

哲学专业创立于1912年,是中国现代意义上哲学专业的开端。

•师资队伍结构。

哲学专业依托于哲学系宗教学系,拥有国内领先的师资队伍,共有中外籍在职教员66人。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和较高的哲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人才,以及具有广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学生应初步具备哲学原典的阅读与独立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哲学素养处理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社会与文化问题。

北大哲学课程设计

北大哲学课程设计

北大哲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主要流派;2. 学生能够掌握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如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等;3. 学生能够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哲学理论进行讨论、辩论和写作;3.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哲学原理提出创新性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哲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2. 学生热爱哲学,培养对哲学的兴趣和求知欲;3. 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理解不同哲学观点的内涵和价值。

本课程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

课程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术研究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教材相关章节,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

模块一:哲学导论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对应教材章节:第一章 哲学导论模块二:伦理学教学内容:伦理学基本概念、主要流派,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

对应教材章节:第二章 伦理学模块三:政治哲学教学内容: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理论,国家、权力与正义。

对应教材章节:第三章 政治哲学模块四:美学教学内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对应教材章节:第四章 美学模块五: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内容: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对应教材章节:第五章 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哲学导论(2周)2. 伦理学(4周)3. 政治哲学(4周)4. 美学(4周)5. 现代西方哲学(4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北大经济学本科培养方案

北大经济学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原理(Ⅱ)
3
3
春季
4)专业必修课程:18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02533350
外国经济思想史
2
2
春季
02532340
中国经济史
2
2
秋季
02533600
产业组织理论
3
3
春季
02532260
信息经济学
3
3
秋季
02534020
《资本论》选读
2
2
秋季
02533340
中国经济思想史
2
2
春季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2
2
秋季
02530160
外国经济史
2
2
春季
02533390
福利经济学
2
2
春季
02534080
国际贸易
3
3
秋季
02534100
国际宏观经济学
2
2
秋季
02534530
实验经济学
2
2
秋季
02532590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
2
秋季
02534270
经济地理学
2
2
秋季
02534400
截面数据及面板数据分析
春季
0403165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全年
0403166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全年
0403168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上)
2
2
秋季
040317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北大强基哲学培养方案

北大强基哲学培养方案

北大强基哲学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强基哲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哲学基础、全面学术素养和独立研究能力的人才。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课程:学生需要学习一系列的基础哲学课程,包括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哲学基础,了解哲学的传统与发展。

2. 专业课程: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方向的课程,如伦理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研究某个具体领域的哲学问题。

3. 研讨班和讲座:学生有机会参加研讨班和讲座,与教授和其他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和学术讨论。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研究项目:学生可以选择参与一些研究项目,与导师合作进行独立研究。

这些研究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实习和实践: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可以参与一些实习和实践活动,如参与哲学社团、参观学术机构等。

这些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通过以上培养方案,北大强基哲学专业学生能够获得坚实的哲学基础和广泛的学术知识,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和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哲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哲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哲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Philosophy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面向未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哲学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进入研究生教育,成为专门理论研究人才,也能够在教育、政务、宣传、媒体、企业及社会服务领域从事工作。

The program aims to nurture talents with sound grounding, ample knowledge, great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ought. The graduates can either seek for further education to become professional experts or pursue their careers i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government, publicity, media, enterprise and social service areas.二、基本规格要求Ⅱ.Skill Profile1. 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素质,乐于为民族和国家的繁荣而工作,能够为自己和他人就人生社会重大问题形成有教益的见解;2. 具有扎实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宽广的哲学专业知识,特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历史和理论有良好的理解,熟悉哲学其他二级学科,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基本状况和最新进展;3. 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实际工作的素质与能力,包括独立求知的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特别注重感受和思辨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交往与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养成;4. 熟悉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哲学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哲学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哲学北大本科培养方案中哲学专业主要包括哲学入门、形而上学、伦理学、社会政治哲学、宗教哲学、逻辑学、认知与科学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相关课程。

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掌握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素养。

哲学入门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帮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思想家们的不同观点。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哲学的核心概念,如存在、认识、价值等,并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和进行思辨。

形而上学课程主要研究存在、本质、实在等问题,探讨世界的基本结构和真理的性质。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会对现实世界的本质和意义进行思考,并学习掌握形而上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伦理学课程主要研究道德和价值的本质、原则和行为准则。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将学习不同的伦理理论,如功利主义、德性伦理学、契约论等,并学习如何应用伦理原则进行道德判断和决策。

社会政治哲学课程主要研究社会和政治的本质、原则和制度。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将学习社会政治思想家们的不同观点,如亚里士多德、孟子、马克思等,并学习如何分析社会问题和政治制度。

宗教哲学课程主要研究宗教的本质、起源和意义。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将学习不同宗教的思想和教义,并学习如何分析宗教问题和思想。

逻辑学课程主要研究思维和推理的规律和方法。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将学习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等基本逻辑理论,并学习如何运用逻辑进行正确的思考和推理。

认知与科学哲学课程主要研究认识和科学的本质、方法和理论。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将学习认知科学、科学哲学等相关理论,了解科学的知识构建过程和科学方法论。

中国哲学史课程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和特点。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将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和观点,如老子、庄子、孔子等,并学习分析中国古代哲学的演变和影响。

西方哲学史课程主要研究西方古代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发展和思想。

北京大学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培养方案
(4)通选课的教学内容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灌输知识的细节。教学方法提倡“少而精”,鼓励运用先进手段,完善各项教学环节。
3、通选课是根据什么标准遴选的?
由于通选课重在启发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它有非常严格的遴选标准:
(1)有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
7.选修跨领域的通选课如何记分?
选修兼跨两个领域以上的通选课可由学生选择计入其中任一领域。
8.通选课不及格如何处理?
学生通选课考试不及格的,可以交费重新学习该课程;也可选修相同领域的其他课程,原修不及格课程如实记载。
如课程停开或被取消通选课资格,使得学生无法交费重新学习该课程,则只能选修相同领域的其他课程,原修不及格课程如实记载。
2
历史学系
刘一皋
110
02131460
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
2
历史学系
董经胜
112
02131110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2
历史学系
阎步克、邓小南
113
02131250
西方文明史导论
2
历史学系
朱孝远
114
02131340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
2
历史学系
臧运祜
115
02231080
考古学导论
2
考古文博院
张 弛
117
5、我校对通选课学分有何要求?
要求本科生毕业时应修满至少16学分,每个领域至少要选修2学分,在语言学、文学和艺术领域至少要修满4学分(其中必须有一门是艺术类课程)。获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位的本科生,在自然科学与数学领域至少要修满4学分。
6.选修本院系开设的通选课能否记为通选课学分?

哲学培养方案

哲学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哲学专业一、哲学专业简介哲学专业成立于1914年,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哲学专业,培养具有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和较高的哲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人才,以及具有广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四年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哲学原典的阅读与独立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哲学素养处理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社会与文化问题。

哲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学习哲学系的基本课程之外,还要对中文、历史、考古等人文学科都有较多的了解,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一定的了解,具备比较全面的人文与科学的学术训练。

三、授予学位哲学学士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32分,其中:1.公共与基础课程33-39学分2. 核心课程33学分3. 限选课程34学分4.通识与自主选修课程32-26学分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1.公共与基础课程:33-39学分(1)全校公共必修课:23-29学分注1:哲学系学生可免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上)”、“时事与政策”三门公共必修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下)代替;留学生与哲学系学生要求一致。

注2:港澳台学生可以免修政治理论课及军事理论,免修课程学分必须由其他课程(可全校任选课程)补足。

注3:新生入学,英语要分级考试,根据考试结果确定需选修的学分,A级需修8学分(A 级课程4学分+B级课程4学分),B级需修6学分(B级课程4学分+C级课程2学分),C级需修C级课程4学分,C+级需修2学分;留学生免修英语。

免修课程学分必须由哲学专业以英语授课的课程补足。

(2)学科基础课程10分在下列课程内选10分,其中带*号的为必修:学分2.核心课程:333. 限选课程,共34学分注:外系课程不得少于10学分哲学基础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类中国哲学类外国哲学类。

北大哲学培养方案

北大哲学培养方案

北大哲学培养方案首先,北大哲学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广博的哲学学识、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辨析能力,以及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包括对哲学史、哲学思想、哲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使学生具备广博的哲学学识。

通过培养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了解、理解和运用各个学派的思想和理论,掌握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三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辨析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想和理论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能够独立思考和批判,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四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培养学生能够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北大哲学培养方案的培养要求包括学分要求、学业要求和实践要求:一是学分要求。

学生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包括通识课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等。

二是学业要求。

学生在学业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规划和安排。

包括修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习等,同时还要完成学术论文或毕业设计等。

三是实践要求。

北大哲学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参与到实践中去,如参加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等。

最后,北大哲学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课程:一是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一种课程。

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

二是哲学专业课程。

哲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哲学史、哲学思想、哲学理论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哲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论。

三是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需求来选择的,可以选择各种兴趣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以丰富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总结来说,北大哲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广博的哲学学识、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辨析能力,以及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北师大 哲学学院 本科生培养方案 哲学

北师大 哲学学院 本科生培养方案 哲学

2
2
3
2+ 2
3
2+ 2
2 √ √ √ √ √ √√ √
1 √√√√√√
3 √√√√√√
2
2
22
22
2
2
2
2
2
2
2
√√√
2
2
6√√
14 √ √ √ √ √ √ √
44 2 2+2
2
2+2
2
√ √ √ √√
2
√ √ √ √√
6
√ √ √ √√ √
总学时
小 学 期
讲 课
实 践
32 32
32
32 32
32 32
2

技 PHI21060 环境哲学(英文) 2
术 PHI21061 科技伦理学
2
哲 学
PHI21062
科学与宗教
2
PHI21063 科学、技术与社会 2
PHI21064 自然科学哲学
2
语 PHI21065 古代汉语
2
言 类
PHI21066
古希腊语
2
课 PHI21067 拉丁语
2

十一、修读要求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哲学 (Philosophy)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哲学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专门型或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高 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深造,也可直接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
二、培养要求
通过四年学习,系统掌握哲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掌握 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相应的社会研究能力;具备良好的哲学创新能力和解决具体 问题的实践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前沿发展 动态的信息和查阅文献的能力。品德优良,身心健康。

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

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

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是指北京大学为本科学生提供的一系列课程和学术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该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领域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和目标。

一、课程设置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核心是课程设置。

通过精心设计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获得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知识。

北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因此,在各专业领域内设有丰富的专业课程,并提供多种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此外,北大还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开设了一些跨专业的综合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术活动除了课程设置外,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还注重学术活动的组织和参与。

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实地考察以及学术论文等。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学术活动,深入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拓展学习视野。

此外,北大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践机会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科研实习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以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当中。

四、人文素质培养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还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生需要修读一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等相关学科。

此外,北大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关怀,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综合评价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和综合素质。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写作评估方式外,北大还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并将这些综合素质纳入评价体系。

通过综合评价,北大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六、后续发展北大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划。

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的提出与确立

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的提出与确立

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的提出与确立作者:邹儒楠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4年第01期摘要:1988年,北京大学正式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这一方针引领了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教兴国战略下北京大学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转型,回顾“十六字方针”的提出过程,对厘清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发展过程,反思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北京大学;十六字方针;本科人才培养1988年,在时任北京大学教务长王义遒的倡导下,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正式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

这个方针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得到校内广泛认可,并被明确为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方针。

在这之后的二十余年中,作为北大教育创新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十六字方针”在北大本科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对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十六字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1.中外交流的冲击“文化大革命”十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全部中断,这加剧了我国各个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全面落后。

1978年6月,邓小平就派遣留学生问题作出重要批示;1979年,李政道教授代表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委托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从近三十个校、所招收两批研究生赴哥伦比亚大学学习[2]。

由于这批学生表现很好,李政道于1980年提出举办联合统一考试,推薦选派成绩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到美国53所大学物理学系学习,“CUSPEA(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项目”正式启动。

从1979到1988年,共有915人通过CUSPEA项目派出赴美留学,其中北京大学学生198名,占总数的20%以上[3]。

北大赴美学生分别来自基础相近的物理类四个专业: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地球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培养方案.doc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培养方案.doc

哲学院School of Philosophy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全球化与现代化需要,具有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扎实的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以及杰出的实际工作能力,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追求真理的素养,系统学习中外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用哲学思维来分析政治、经济现象的技能,具备杰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本专业学生需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及计算机操作技能;在体育方面,必须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总学分158学分, 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四、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一)基础技能28学分,全校共同课,必修1.大学英语12学分2.公共数学12学分3.计算机教学4学分(二)通识教育18学分,其中必修14学分,选修4学分全校共同课:1.思想政治理论课群11学分,必修2.新生研讨课1 学分,必修3.科学、人文与方法2学分,选修4.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群2 学分,选修课程外学习:1、经典历史著作课外阅读2学分,必修2、通识教育大讲堂等系列公开讲座,不计学分(三)专业教育89 学分1.学科基础课:共19门,必修49学分2.专业必修课:共16门,必修14学分3.专业选修课:26学分,其中研究性课程群8学分,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群18学分(四)素质拓展9 学分,其中必修7学分,选修2学分1、体育4 学分,必修2、心理健康教育1 学分,必修3、国防教育2 学分,必修4、公共艺术教育2学分,选修(五)实践教育12 学分1、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2 学分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是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社会研究报告,也可参加“千人百村调研”、“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项目直接申请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学分。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2 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我校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力训练等,成绩认定为合格和不合格。

哲学专业(科哲与逻辑学方向)详细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哲学

哲学专业(科哲与逻辑学方向)详细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哲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哲学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与逻辑学方向)一、哲学专业(科哲与逻辑学方向)简介该方向始于1987年,原为逻辑专业,2003年改为现名,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哲学专业科哲与逻辑学方向,培养兼具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科技传播、科技管理人才。

经过四年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原典阅读与独立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授予学位哲学学士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36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82 学分(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全系必修课、专业必修课)2.选修课程48 学分(包括:文科大类平台课、全校通选课、专业选修课)3.学年论文1学分;4.毕业论文5学分。

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8学分共修8学分。

注2:新生入学,英语要分级考试;此后如果通过北京大学四级考试,可任意选择公共英语系的课程,毕业时须达到8学分。

2)文科大类平台课:16学分至少选择8学分外院系课程,即中文系、历史系、考古学院、外语学院与艺术学院开设的文科大类平台课;其余学分是选修本院系提供的平台课(平台课与专业类型必修课不得重复计算)。

3)院系课程全系必修课程:20 学分注2:第三学期末选择宗教专业的同学必修“古代汉语”,选择哲学专业II(科技哲学和逻辑学方向)的必修“文科高数”,哲学专业I的方向可在这两门课程任选一门。

专业必修课程:34 学分注2:自然科学类课程指理科院系课程。

选修课:20学分不限课程类型,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注:此处的20学分,学生选修本系(包括哲学系、宗教学系)所开课程的学分总量不得低于12学分。

其余8学分可选修其他院系课程。

4)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2学分注1:C类通选课,只能选心理学类;本系提供的通选课只能算入选修课学分。

北大经济学本科培养方案

北大经济学本科培养方案
保险学原理
3
3
春季
国际金融
3
3
春季
资源环境经济学
3
3
春季
区域经济学
3
3
秋季
农业经济学
3
3
春季
卫生经济学
2
2
春季
6)任意选修课程:23学分(可以在本院系或跨院系、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
7)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要求学生选修的通选课程涵盖五个领域,即:
①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
②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注:不可选本院系课程作为此类通选学分);
随机过程及随机积分
3
3
春季
微观计量方法
2
2
秋季
应用经济与部门经济类:至少6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经济法
2
2
春季
金融经济学导论
3
3
秋季
金融市场学
3
3
春季投Βιβλιοθήκη 学33春季
营销学
2
2
秋季
世界经济专题
4
4
春季
会计学原理
3
3
秋季
财政学
3
3
春季
货币银行学
3
3
秋季
公司金融
3
3
春季
现代金融理论简史
2
2
春季
北大经济学本科培养方案
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大学英语(一)
2
2
全年
大学英语(二)
2
2
全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
哲学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一、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位于燕园校区未名湖东北岸的人文学苑第二、第三号楼,南面是第一体育馆,西面和北面是朗润园,东面是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 ,19 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

一百多年来,已培养近10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张申府、朱自清、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朱光潜、张岱年、宗白华、洪谦、王宪钧、牟宗三、顾颉刚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或求学。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

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

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讲师2人,助理教授1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教
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现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在国际权威的QS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亚洲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名。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5人,在读双学位118人,在校硕士生162人,博士生247人。

本科每年计划招生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

毕业学生有60-70%左右将会转入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

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针,哲学系、宗教学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能引领时代的哲学高级人才,以及具有较高哲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确立“专业优先、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哲学人才。

作为中国建系最早、影响最大的哲学系,哲学系的本科教学,既继承北大哲学系自身的学术传统,又吸纳海内外同行的新思想,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软环境,形成了“跨学科培养”的哲学教育模式,致力于中国哲学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综合创新,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未来哲学。

新生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课程包括: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导论等。

近些年来,哲学系大胆创新,在这几门主干基础课中全面推广“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模式,形成了训练扎实、少而精的课程体系。

第四学期分专业方向选课,两系共有以下三个专业方向:哲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宗教学专业。

二.专业及专业方向:
1)哲学专业;
2)哲学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3)宗教学专业。

1.准予毕业的总学分为130 学分,其中
1)必修课:81学分;
2)选修课:40学分;
3)年论文:3学分;
三、双学位、辅修
哲学系设有哲学专业的双学位和辅修。

四、教学行政管理人员
职务姓
名办公电话系主任王
博62755331主管教学副系主任吴
飞62758702
教务员杨
宇62755347五、师资力量(姓名前打*者为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