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1986年)

合集下载

漳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漳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漳州市社会经‎济概况行政区划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南端,枕山面海,北与泉州接壤‎,西与龙岩紧连‎,南临广东,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金门隔海相望‎,是闽南的重要‎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名城。

漳州市行政辖‎区包括芗城、龙文区,龙海市,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南靖、平和、长泰、华安县(即二区一市八‎县),国土总面积1‎.26万平方千‎米,占福建全省面‎积的10.4%,全市总人口4‎7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3.3平方公里,人口41.6万人;全市的城市化‎水平40.6%。

人口漳州市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456.6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3.8‰,其中乡村人口‎378.5万人,全市平均人口‎密度362人‎/km2。

其中漳州市区‎人口58.25万人,人口密度芗城‎区1557人‎/k m2,龙文区948‎人/km2。

以下是近20‎年来全市户籍‎人口数与人口‎变动系数的统‎计表。

表2-2 漳州市历年户‎籍人口数与人‎口变动系数由上表可知,漳州市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呈稳中有降的‎趋势,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入量大‎,育龄夫妇多,人口净增数量‎还是相当可观‎,人口密度较大‎。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05年来‎,漳州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117 元,增长 11.8% ,农民人均纯收‎入 4320 元,增长 8.5%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7427 元,增长 11.7%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858 元,增长 7.8% 。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 23.4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14 平方米。

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达626.36亿元,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9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49.86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2.57亿元,增长9.3%。

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析

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析
一 、北京的水资源状况 及变化趋势
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 , 多 年平均降水量为 600 毫米 。北京大部分地区 降水年相对变率大于 20 %, 降水多集中在 7 、 8 两个月 , 有着 连旱连涝和春季十年九旱的 特点 。
北京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
分 , 地表水又分为自产水和入境水 , 各有不同 的特点 。
图 1 1955 —1997 年官厅 、密云水库来水量
— 40 —
河 、大清河四大水系 , 多年平均 17.72 亿立方 米 , 其中大清河为过境水 , 实际可利用的入境 水 90 %来自潮白河和永定河 , 取自密云 、官 厅两大水库 。 由于官厅水库上游经济发展 , 用水量增多 , 入库水量已从 50 年代的 19 亿 立方米锐减至 90 年代的 4 亿立方米 。 密云 水库的入库水量也从 70 年代的 12 亿立方米 下降到 90 年代的 8 亿立方米(如图 1)。 随 着两水库 上游的经济发 展和自然环 境的恶
二 、北京的水资源供需 现状与用水结构分析
1.需求总量 1979 至 1997 年北京水资源利用情况如
表 3 所示 。从表上可以看出 :近 20 年间北京 每年总用水量在 40 至 46 亿立方米之间 , 近 5 年在逐渐减少 , 近两年锐减至 41 亿立方米 以下 。
表 3 1979~ 1997 年 北京用水情况 单位 :亿立方米
10.23
1997
40.26
18.12 11.00
11.14
资料来源 :历年《水资源公报》
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 析
工业用水逐年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产业
据资料分析 , 北京地区平水年的当地可 结构调整 , 减少了一些高耗能耗水的工业项

阿维里扬诺夫经验公式在模型中的应用

阿维里扬诺夫经验公式在模型中的应用

阿维里扬诺夫经验公式在模型中的应用摘要: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等问题进行模拟的方法以其有效性、灵活性和相对廉价性逐渐成为地下水研究领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在地下水浅埋区,蒸发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之一,而地下水埋深是影响蒸发度的敏感因子,因此,数值模型中对地下水埋深的拟合精度,将直接影响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精度。

本文以格尔木河流域为例,通过阿维里扬诺夫经验公式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来说明如何利用蒸发的数学模型来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问题。

关键词:阿维里扬诺夫数值模型等水位线线性蒸发非线性蒸发0 引言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等问题进行模拟的方法以其有效性、灵活性和相对廉价性逐渐成为地下水研究领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1]。

目前,常用的建立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软件都是地下水流模型MODFLOW为核心模块,MODFLOW在处理潜水蒸发问题上采用的是蒸发强度与地下水埋深的阿维里扬诺夫经验公式的一次关系,即线性关系,根据我院《北京西郊廖公庄地下水均衡试验场潜水蒸发和降雨深入试验研究阶段报告》表明,实际的蒸发强度的大小与地下水埋深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可用阿维里扬诺夫经验公式的非线性关系近似表示,基于此考虑将非线性蒸发模型引入MODFLOW模块,代替原有的线性蒸发模型,使其能够适应实际的蒸发强度与地下水埋深的非线性关系,提高模拟模型对浅埋区地下水蒸发的分布、地下水埋深的拟合精度,从而提高了模拟计算的精度。

1 蒸发经验公式[2]在地下水埋深较小的地区,蒸发是潜水的主要排泄途径。

单位时间的潜水蒸发量称为潜水蒸发强度,潜水蒸发强度的变化既受潜水埋深的制约,又受气象、土壤、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利水电部水文局1982年11月编制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评价工作技术细则》推荐下列三个经验公式计算水蒸发强度:1.1 阿维里扬诺夫经验公式(1965年)n)/1(∆∆-=εε式中:ε——蒸发强度(mm/d);ε——t∆时段内日平均水面蒸发量(mm/d);∆——t∆时段内地下水平均埋深(m);∆——浅水停止蒸发时的地下水埋深,又称浅水蒸发极限埋深(m ); n ——与包气带土质、气候有关的指数,一般取1~3。

矿井(坑)涌水量计算

矿井(坑)涌水量计算
矿井充水含水层的收入项一般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含水层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
——从其它地区同一含水层中流入矿区含水层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
——从矿区内其它含水层流入充水含水层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
——地表水渗入补给充水含水层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
——初期采区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根据开采情况和井田的具体条件决定。
利用主孔的流量和适当距离的观测孔建立 曲线方程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含水层的非均质性、主孔孔径及钻孔结构、抽水时主孔孔壁的附加阻力以及近主孔处可能产生的紊流和三维流等对曲线方程的影响,使之更符合开采时的实际情况。
得到 曲线后,应鉴别曲线类型。 曲线一般可分为直线型、抛物线型、指数曲线型、对数曲线型。鉴别曲线类型后,再求曲线方程中的有关参数,得出曲线方程式,便可推算矿井(坑)涌水量。
A.3
解析法是根据地下水动力学的原理,用数学分析的方法,针对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概化,构造解析公式,计算矿井(坑)涌水量。不同的边界条件下,矿井(坑)涌水量计算公式有很多。稳定流条件下,常用的基本公式如下:
大井法
潜水完整井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
承压水完整井 (D.10)
承压转无压水完整井 (D.11)
式中:
——矿井(坑)涌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
——水柱高度,单位为米(m);
——水位降深,单位为米(m);
——“大井”影响半径,单位为米(m)。
——“大井”半径,单位为米(m);
——渗透系数,单位为米每天(m/d);
——承压水含水层厚度,单位为米(m);
——动水位至底板隔水层水柱高度,单位为米(m)。

解析法——干扰井群法之点井渗流叠加法(无限含水层)

解析法——干扰井群法之点井渗流叠加法(无限含水层)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解析法(干拢井群法之点井渗流 叠加法(无限含水层)
解析法——干扰井群法之点井渗流叠加法(无限含水层)
一、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方法概述 二、解析法——干扰井群法之点井渗流叠加法 (无限含水层)
(一)解析法 (二)点井渗流叠加法
一、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方法概述
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其实就是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 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方法,也称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地下水允许开 采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补给量,还与开采的经济技术条件及开采方案有关。 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见下表。
2、无界含水层中无越流时地下水向承压完整井的运动(非稳定流)
点井渗流叠加法: 地下水向干扰井群运动的计算公式,是以单井的井 流公式为基础,根据叠加原理来建立的。称为点井渗流叠加法。
叠加原理:干扰井群工作时,于任一点处产生的降深值,等于各井单独 工作时于该处产生降深值的代数和。
A
r1 r2
r3
r4
r5
A
r1 r2
r3
r4
r5
5
1
2
3
4
干扰井群布置平面示间图
Q=
2.73KM
Sw-S1 Lg(r1/rw)
S1 = Sw-
Q
2.73T
Lg(r1/rw)
干扰井群布置剖面示间图
SA =
∑Sw-

Q
2.73T
Lg(ri/rw)
S
R=10S(K)^1/2
R
4、无界含水层中无越流时地下水向潜水完整井的运动(稳定流、非稳定) 方法、原理同前;计算公式如下:
(3)计算开采量,检查水位降。有二种计算方法:

地下水涌水量公式法

地下水涌水量公式法
当涌水量与水位降低值、开采面积的平方根成正比时
当涌水量与水位降低值和开采面积的平方根成正比时
当涌水量与水位降低值的平方根成正比,面开采面积的增加对其影响较小时
用于矿石产量对矿坑涌水量起主要作用的矿山
用于开采面积对矿坑涌水量起主要作用的矿山
用于水位降深对矿坑涌水量志主要作用的矿山
三、相关分析法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
而由y求x时用x倚y的回归方程(2)
表4单相关计算
序号
x
y
Kx
Ky
Kx-1
Ky-1
(Kx-1)2
(Ky-1)2
(Kx-1)(Ky-1)
1
2
3
4
5
总和
∑x
∑y
∑(Kx-1)2
∑(Ky-1)2
∑(Kx-1) (Ky-1)
平均
注:y1、y2……yx和x1、x2……xn是代表两种现象(如涌水量Q与水位降深S或其它)的两组观测值。
平均
注:x1、y2……xn;y1、y2……yn和z1、z2……zn是代表各种现象(如涌水量Q、水位降深S和影响半径R或其他)的观测值。
(三)相关指数R2的确定方法
对于直线相关的两个变数,可用相关系数r衡量其相关的密切程度。
对于曲线相关,情况稍有不同,此时是将原有的变数X,Y进行变数代换,变成X,Y后再行相关计算的,此时的相关系数r仅仅表示新变数X和Y的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但要求的是新配曲线与观测数据配合较好,可以用相关指数R2作为衡量配曲线效果好坏的指标。
相关分析是一种处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完全确定的关系,即函数关系;另一种类型是变量之间存在联系,但是又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变量的数值精确地求出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值,这类变量之间的关系称相关关系。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水量评价:是对地下水源地或某一地区、某个含水层的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所用计算方法的适宜性、水文地质参数的可靠性、资源计算结果精度、开采资源保证程度所做出的全面评价。

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就是要回答一个地区或流域有多少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地区分布、时间变化、质量标准、可靠程度)。

同时还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多少水量(各种用水的现状,近期和远景预测),以及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用于确定地下水资源数量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4种评价方法:开采—试验法、补给疏干法、水文分析法、开采强度法。

1、开采—试验法在地下水的非补给期(或枯水期)按接近取水工程设计的开采条件进行较长时间的抽水试验,然后根据抽水量、水位降深动态或开采条件下的水量均衡方程求解出水源地枯季补给量,并以此量作为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

1、1适用条件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如果一时很难查清补给条件而又急需做出评价是,则可打勘探开采孔,并按开采条件(开采降深和开采量)进行抽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直接评价开采量,这种评价方法,对潜水或承压水,对新水源地或旧水源地扩建都能适用。

对于含水性不均匀的岩溶地区最为常用。

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水源地。

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做区域性的水资源评价。

1、2计算方法完全按开采条件抽水,最好从旱季开始,延续一至数月,从抽水到恢复水位进行全面贯彻,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形:(1)稳定状态:在长期抽水过程中,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趋于稳定状态,抽水量大于或等于需水量;抽停后,水位又能较快恢复到原始水位。

则说明抽水量小于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有补给保证的,这时,实际的抽水量就是要求的开采量。

(2)非稳定状态: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不稳定,继续下降;停抽后,虽然水位有所恢复,但始终达不到原始水位,测说明抽水量已经超过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没有保证的,这时,可按下列方法评价开采量:在水位持续下降过程中,只有大部分漏斗开始等幅下降,降速大小同抽水量成比例,则任意时段的水量均衡应满足下式:μF?S=(Q抽−Q补)?tμF—单位储存量,m3?S—?t时段的水位降,mQ抽—平均抽水量m3d⁄Q补—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m3d⁄由此得出:Q 抽=Q补+μF?S其中抽水量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二是含水层中消耗的储存量。

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1986年)

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1986年)

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1986年)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11986年)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者之间,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作用,往往会相互转化,特别是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问的转化更为频繁.根据资源量只计算一次的原则,把排泄和补给量项中,或山丘与平原区的水资源中的重复计算或重复利用的量项分别清楚是十分必要的.依照现行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和评价方法,重复计算是由于分区(分不同的计算区),分类(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及?[总(计算水资源总量)而引导出来的重要问题,如果单独计算某一计算区某个资源量而不汇总时,则没有重复计算量的问题,但无论评价什么资源,大都免不了要汇总,要汇总便应扣除重复计算量,否则就会夸大资源量.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把重复计算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间的重复计算量;另一类是地下水资源问的重复计算量.现在把这两类重复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述如下.一,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间的重复计算量地表水资源一般指天然地表水资源,它由河川径流和还原水量组成,为简便计算,这里仅以河川径流来代表地表水资源.同样地下水资源也应指地下水天然资源,这里所指的是"细则"规定的现状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资源问的重复计算量的概念和计算问题分述如次:1,山丘区的河川基流量,即山丘区的地下水资源,全部是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 设山丘区的河川径流为Rm,地下水资源为Gm,重复计算量为Drgm,则山丘区的水资源总量Wm为Wm=Rm+Gm—Drgm (1)式中:Gm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河川基流Q基,也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部分.如图中的BDACB所示.另一部分为山前侧向流出量Q删港,如地下水资源图中的ACBA所示.故山丘区地下水资源Gm为Gm=Q基+Q侧津 (2)地下水资源与河川径流间的重复计算量是Q基,即山丘区重复Drgm图中的阴影部分.所以山丘的水资源总量,是河川径流加上山前侧向流出量,即:W=R+(Q基+Q侧溶)一Q墓=R+Q侧港 (3)2,平原区的地表水体补给量,即平原地下水资源的一部分,既是平原区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又是山丘区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先叙述平原地表水体补给量与平原区河川径流的重复问题.平原的地表水体补给,包括湖泊,水库,河道,渠系,田问灌溉和人工回灌补给量.这些地表水体一部分来自平原本身,另一部分来自上游山丘区,来自山丘区的水量放在后面叙述,这里先研究来自平原区本身的水量,设平原区的河川径流为R,地下水资源为G,重复计算量为Dgp,则平原区水的资源总量w为: WpRp+Gp—Drgp (4)79其中平原地F水资源G由三部分组成:第?部分为降雨人渗补给量Q讯降,如图平原区水资源中的BAEFB.第二部分为地表水补给量Q丧朴,即G图中的CAEDC第三部分为山前侧向流人量,即由山丘进人平原区的侧渗量Q删簿,即Gr图中的ABCA.因此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GP为GP=Q雨溶+Q表补+Q侧溶…………………………………………………………(5)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较少的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Q中有…部分要排人河道,成为平原区河川基流Q雨基,即成为平原河川径流的重复量,如Gr图中的AEFA,Q刚基与降雨人渗总量及潜水位与河水位的差等因素有关,且与地表水补给量的排泄和降雨人渗量的排泄难以分开,因此只能进行粗略的估算:Q雨基:Q雨灌望堕:01Q雨溶 (6)GP式中Q河排为平原河道的基流量,可用总补给量减去潜水蒸发量求得.01为平原区河川基流占占地下水资源的比例系数.(5)式中的Q丧补,其水源有二部分,~部分来自上游山丘区,叫做Q表补此部分在下面山丘区与平原区的重复计算中讨论.另一部分来自平原区的河川径流,它全部是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设这部分量为Q表补P.即Q表补m+Q丧补P=Q表补 (7)设平原区地表水体补给Q衷朴P占地表水体总补给量的Q丧补比例为02,即有Q表补P=02Q丧补 (8)Q表补=(1—02)Q表补 (9)式中02值可通过实地调查确定.所以,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与平原区的河川径流的重复量Drgp为:Drgp=Q雨基-I-Q表补P=01Q雨灌+02Q丧补 (10)即Drgp图中的阴影部分ADEFA.由此,平原区的水资源总量WP为:Wp=Rp+GP—Drgp=Rp-I-(Q雨溶+Q表补+Q1l9J灌)一(Qm草+Q表补P)=Rp+Q溶(1-01)+Q表补(1—02)+Q侧灌 (11)二,地下水资源本身问的重复计算量当估算地下水资源需要分区时,如按地貌分为山丘与平原区.或按行政区分为上计算区和下计算区等.现在就山丘区地下水资源和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问的重复计算量问题阐述如下:根据(2)和(5)式,山丘区的地下水资源为(Q基+Q侧溶).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为(Q 雨溶+Q裹补+Q删溶).其中山丘区的侧渗(侧向流出)即为平原区的侧渗(侧向流人).所以Q 侧藩是完全重复的,只能算一次.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中的Q袅补,一部分来自平原区本身,(这在前面已叙述过了),一部分为自上游山丘区,来自山丘区的地表水体补给量占地表水体补给总量的比值为(1一o2),可根80据(8)式确定长江流域各平原的【J2采用值如下表:需要说明的是,柬自山丘地的地表水体补给量,一般情况下多为河川径流中的基流部分,但也可能包括部分地表水,应根据实际情况,只将其基流部分作为山丘区与平原区的重复计算量,在地下水资源总量中扣除.在地下水资源本身间还有一个重复利用而引起的重复计算问题,井灌回归量.根据资源量只计算一次的原则,应在评价分析时予以剔除,即由井灌回升的地下水位不计算补给量.如已经计算了,应在总补给量中减去,不作为以后运算的数据.三,地下水资源总量和重复总量计算1,地下水资源总量计算根据上述分析,地下水资源总量可由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和扣除重复量求得:地区0.地区0._成都平原0南阳盆地0.3汉中平原0鄱阳湖平原0.4洞庭湖平原0.7太湖平原0.5江汉平原0.4中下游沿江平原0.5G=Gm+GI,-D呷g=(Q基+Q侧{I)+(Q侧{I+Q表补+Q雨謦)-[Q侧{I+Q表补(1-O2)】=Q基+Q蚋潞+Q雨謦+02Q表补 (12)式中G一地下水资源总量;G11_山丘区地下水资源;G——平原区地下资源;D呷g——山丘区与平原区的地下水量重复量.其他附号同前.(12)式如图中G的实线所包的面积.2,重复总量计算水资源总量计算时,需要首先了解重复总量,即了解山丘区和平原区与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总量为D,山丘区与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为D,平原区与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为Dr即,故有D=D喀m+DrgP=Q基+(0JQ雨基+02Q表补) (13)即图中D的阴影部分BDEFACB四水资源总量计算水资源总量应是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之和扣除重复总量求得,此处地表水资源以河川径流R1代替.设水资源总量w,即有:W=R+G—D=R+(Q基+Q侧渗+Q_雨渗+02Q表朴)一(Q丛+0iQ雨渗+02Q表补)=R+Q4海+(1.01)Q雨渗Itlttltllllt~ (14)从(14)式可知,流域的水资源总量是河川径流(R),山前侧向补给(Q侧潜)和消耗于潜水蒸发的降雨人渗补给量部分【(101)Q雨海】.换句话讲,水资源总量是河川径流加上平原区的不重复部分(如图中D的BCAFB)求得.五,成果的校核和合理性检查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山丘区,平原区间的重复计算量关系复杂,容易混淆,为了判定计算成果是否正确可以从另一种途径进行校核估算.例如平原的重复量,可用下列方法估算.当e+Q净<Qi~ga+Q侧涪时则Drgp=GP一£一Q开净…………………………………………………………(15)当£+Q开净>Q雨海+Q侧溶日寸贝0D窨p=GP—Q雨j鑫一Q侧涪式中:e——潜水蒸发量;Q开净——开采净消耗量.其它附号同上.由于流域水资源总量可以定义为当地降水形成的产水量,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故可有下列水平衡方程:W=R+£+UR (16)式中:uR——地下流出量,也叫地下潜流量.其它附号同上.(16)式中地下水流出量uR,对一个流域来说,它与jqJti~地柬l置蠢重lIRG.山Oetf矗i'{⑦ioRGD喜器山前侧向补给一样,数量不大,可以略去不计.则流域水资源总量仅是河川径流R与潜水蒸发e的和.这二个数据在水资源统计表中是现成的,可以很方便地用来核校前面计算的成果.【刊于《水资源研究》1986年5月(南方地下水专辑)】82。

最新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

最新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

地下水资源量应按完整的地下水系统 来进行。若指定的评价区仅为地下水系统 的某个部分,水量计算时,计算区应适当 扩大,使之覆盖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评 价区包容若干个地下水系统,则应按地下 水圈划的结果,逐一评价。
二、根据“三水转化”的规律进行评价
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大气降水、地表水、 地下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统一体。一 方面,地表水、地下水接受降水的补给并通 过蒸散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另一方面, 地表水与地下水也不断进行着水量交换。
通常所讲的水资源评价往往是就水 量评价而言的,又称水资源数量评价。
地下水的使用价值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 面。它是否能成为有使用价值的资源,首先由 水质决定的。在水质符合利用要求的前提下。 看其可资利用的数量有多少。
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同时进行水质 和水量的评价。地下水量的计算和评价比水质 评价复杂得多;一般所说的进行地下水资源评 价,都是在水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着重对水 量进行评价。
水资源评价主要是指对水资源数量、质量 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分析论证。
评价的重点对象一般是在现实经济技术条 件下便于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特别是能迅 速恢复补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的使 用价值取决于水的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
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质评价和水量评价, 水质评价是水量评价的前提,水量评价 则是评价工作的核心。
地下水资源是按一定的地下水系统分 布埋藏的,不论是孔隙水、裂隙水还是 岩溶水,系统内部的水是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密切的水动力联系和水化学组分迁 移聚集的完整性。
正确认识地下水系统的结构以及系 统与外界的联系,是评价地下水资源的 基础。特别是在区域地下水水量评价时, 更要注意与外围地区的水量联系,避免 出现水量固化在计算区和水量重复计算 的问题。

9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108页精品文档

9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108页精品文档
态,则允许开采量为: Q允Q补 + Q排 ( m3d)
如果是合理的消耗型开采动态,则为:
Q 允 Q 补 + Q 排 FT S m 3( a6xm 5 3d)
式中,Δ Q排减少的排泄量 ;Δ Q补为开采时增加的补给 量;Smax为最大允许降深;T为开采年限,一般取50-100a。
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1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一、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1、系统性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认识从水井(水源地)评价发展到
含水层、含水岩组,直到含水系统整体评价。 过去,人们把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统一整体,人为分
割为相互独立的含水层或单元,分别进行水量、水质的评 价,并用这种评价结果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果 导致各地争水、水质恶化、环境质量日趋下降。
§1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二、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4、允许开采量的组成 (2)允许开采量的组成 在开采状态下,可以用下面水均衡方程表示:
(Q补 + Δ Q补)-(Q排-Δ Q排)-Q开= ± μ ·F·Δ h/Δ t 式中:μ —含水层的给水度;
F—开采时引起水位下降的面积(m2); Δ t —开采时间(d); Δ h—在Δ t时间段内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平均水位降(m)。
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 证。
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1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一、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4、可调节性 调节性主要是针对水量而言,指地下水在系统结构的作
用下,使不连续的降水和水量输入变为相对连续、均匀输 出的这种自然特性。
一般来说,地表水系统的水量调节能力较差,水量、 水位的动态变化与降水过程极为密切,滞后、延迟效应均

水资源评价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资源评价课程设计报告书

一、流域概况1.1自然地理情况1、地形、地貌淮宁河是无定河流域下游右岸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子长县涧峪岔乡的王家河,程家沟村,流经子长,子洲,绥德三县在绥德县邓家楼村汇入无定河,全长85.2公里,流域面积1222平方公里。

沟壑密度4.55公里/平方公里,地面坡度一般在15º以上,峁梁坡度多在20º一30º之间,坡长多在200米以上,海谷切割深度大都在50米以上,除淮宁河的谷地川道较宽在200—600米及大支沟呈U字形,比降在3.7编左右,其余支毛沟河床呈V字形,皆深窄,沟谷切深50—120米,比降在7—10%。

该流域梁峁地形发育,从分水岭至谷底的地貌形态具有层状结构的特点,按地面高度可分为三级地形面,由上向下的一级地形面,以尖塔状峁梁为主,是各河沟谷的分水岭,坡度多在25º以上。

其上新黄土极薄,老黄土发育,二级地形面以梁为主,与一级地形面的相对高差为50—80米,是塌沟沟谷分水岭,其上新黄土较厚,坡度多在20º左右,若将二级梁顶连线,可构成一宽缓的糟形浅洼地,由大冲沟下切槽形浅洼地,浅沟间的沟间地构成三级斜梁。

2、地质构造淮宁河在地质构造单元上属鄂尔多斯地台向斜的一部分。

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生代砂岩,页岩及沙页岩互层,另一类是新第三纪及第四纪的亚粘土和亚砂土。

前者称为基岩,后者统称为土状堆积物。

中生代基岩主要包括,三迭纪延长纺紫红土,黄绿色厚层砂岩及薄层炭质页岩,泥质页岩,泥岩互层,灰绿色,灰黑色沙岩及黑色,深灰色炭质页岩,泥岩互层夹煤层。

土状堆积物有晚第三纪紫红色亚粘土(三趾马红土)早、中更新世老黄土(离石黄土)+晚更新世新黄土(马兰黄土)和次生黄土。

土状堆积物总厚度在100米以上,新黄土覆盖厚度较薄,一般在10~20米之间,易受水蚀和风蚀形成沟壑及陷穴等小地形。

而老黄土覆盖厚度较厚,抗蚀力较新黄土稍强,是构成梁峁的主体。

土状堆积物的粒径组成较粗,大于0.05毫米粒径的粉细砂含量在30%以上,结构疏松,抗蚀力差,易冲刷。

第二章水资源计算(2)

第二章水资源计算(2)
(二)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和总排泄量的 计算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可通过计算总排泄量或总 补给量获得,有条件可同时计算两个量以便 验证。
二、地下水资源的计算
(二)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和总排泄量的计算 1.降水入渗补给量
U p= P α F P − 多年平均降水量
α − 多年增均降水入渗补给
F − 接受降水入渗补给的计
二、地下水资源的计算
(一)山丘地下水总补给量和总排泄量的计 算 山丘多年平均总补给量等于多年平均总排泄 量,因此常用总排泄量近似为总补给量 总排泄量包括:河川基流量、河床潜流量、 山前侧向流出量、未计入河川径流的山前泉 水出露量、山间盆地潜水蒸发量、浅层地下 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
二、地下水资源的计算
二、地下水资源的计算
(一)山丘地下水总补给量和总排泄量的计算 6.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
q = q1 (1 − β 1 ) + q 2 (1 + β 2 ) q1 − 农田灌溉水量
β 1 − 井灌加归系数
q 2 − 工业及城市生活地下水 实际开采量
β 2 − 工业用水回归系数
二、地下水资源的计算
P = R + E + U g = Rs + Rg + Es + E g + U g P − 降水量 R − 河川径流量 U g − 地下潜流量 Rs − 地表径流量 Rg − 河川基流量 Es − 地表蒸发量 E g − 潜水蒸发量
一、水资源总量概念
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与多年平均排泄量相等,
U p = Rg + E g + U g U p − 地下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 Rg − 河川基流量 E g − 潜水蒸发量

水资源评价课设

水资源评价课设

第一章流域概况1.1 地形、地貌,1.2 地质结构,1.3土壤类型,1.4 观测站第二章降水2.1 资料审查2.1.1可靠性审查该降水资料系列是经过整编的,所以可靠性一般就好。

2.1.2 一致性审查资料中有11个水文站的年降水资料,而淮宁河位于流域的下游,对其进行一致性审查可代表流域其他降水资料的一致性。

用单累积模比系数曲线法进行一致性审查。

(表 2.1),图(2-1)由图可知,曲线呈单一直线,所以资料的一致性很好。

2.1.3 代表性审查资料中的样本系列很短,所以有代表性审查的必要。

同一致性一样也采用淮宁站的资料作为代表,用差积曲线法和累积平均值过程线法。

由图可以看出这13年的资料代表了一个完整的降水周期,同时从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来看,累计平均值接近系列均值,后面变化幅度较小,所以代表性良好。

表2.2(图2-2和图2-3)表2.1 降水资料的审查表单累积曲线法差积曲线法&累积平均值过程线法年份淮宁湾站年降水量(mm)Ki ∑Ki年份淮宁湾站年降水量(mm)Ki Ki-1 Si Xi均1976 399.8 0.92 0.92 1988 480.6 1.10 0.10 0.10 480.6 1977 608.3 1.39 2.31 1987 382.6 0.88 -0.12 -0.02 431.6 1978 631 1.45 3.76 1986 290.8 0.67 -0.33 -0.35 384.7 1979 394.2 0.90 4.66 1985 516.8 1.19 0.19 -0.17 417.7 1980 340.1 0.78 5.44 1984 419.3 0.96 -0.04 -0.21 418.0 1981 440.1 1.01 6.45 1983 412.2 0.95 -0.05 -0.26 417.1 1982 353.1 0.81 7.26 1982 353.1 0.81 -0.19 -0.45 407.9 1983 412.2 0.95 8.21 1981 440.1 1.01 0.01 -0.44 413.1 1984 419.3 0.96 9.17 1980 340.1 0.78 -0.22 -0.66 405.0 1985 516.8 1.19 10.35 1979 394.2 0.90 -0.10 -0.76 403.9 1986 290.8 0.67 11.02 1978 631 1.45 0.45 -0.31 424.6 1987 382.6 0.88 11.90 1977 608.3 1.39 0.39 0.08 439.9 1988 480.6 1.10 13.00 1976 399.8 0.92 -0.08 0.00 436.8 2.2 缺测、迁站资料插补所给资料中,何家坪站和杜家湾站有迁站、缺测。

宁夏水资源调查报告

宁夏水资源调查报告

宁夏水资源调查报告篇一:宁夏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要素特征宁夏引黄灌区存在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量少质差,农业发展主要依靠黄河过境水资源,是宁夏灌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降水3宁夏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亿m(1956~XX年系列),折合降水深289mm,不足黄河流域平均值的2/3和全国平均值1/2。

2、蒸发宁夏大部分地区日照多、湿度小、风大,蒸发强烈。

全区平年水面蒸发量1250mm(1980~XX年系列),是全国水面蒸发量较大的省区之一。

3、径流3宁夏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亿m(1956~XX年系列),平均年径流深,是黄河流域平均值的1/3,是全国均值的1/15。

而且年径流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有山地大、台地小,南部大、北部小的特点。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70~80%的径流集中在汛期。

地表水资源量宁夏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亿m3,总量少,地区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空间分布大致与年降水量相应。

地下水资源量宁夏地下水资源量亿m3,其中平原区亿m3,山丘区亿m3,3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亿m。

水资源总量宁夏水资源总量为亿m3,平均产水模数万m3/km2,其中地表水资源亿m3,地下水资源量计亿m3,重复计算量亿m3。

黄河干流水资源量黄河在宁夏境内流程397km,多年平均径流量(1956~XX年45年系列),下河沿水文站实测入境水量亿m3,石嘴山站出境水量亿m3,进出境相差亿m3。

可利用水资源量根据1987年国家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在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宁夏可耗用黄河水资源量40亿m3。

宁夏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主要为宁3夏降水入渗补给量与河川基流量之差的可利用水资源量亿m。

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宁夏可利用水资源量为亿m3。

水利工程设施现状宁夏引黄灌区总面积万亩,相传创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秦代,史有记载的是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距今有XX余年。

现宁夏引黄灌区分自流灌区和扬水灌区两部分,自流灌区由青铜峡灌区和卫宁灌区组成,现有灌溉面积万亩;扬水灌区总面积万亩,包括固海、盐环定等大中型扬水工程12处,面积万亩,另外还有自流灌区边缘建成的部分小扬水灌区,面积万亩。

地下水资源的计算与评价水文与水资源学

地下水资源的计算与评价水文与水资源学

9.1.2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在明确研究对象的革础 上,通过定量计算予以评价的。因此,必 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分类,或者对地下水 资源进行划分。

9.1.2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1.普涪特尼柯夫分类(四分法) 静储量、动储量、调节储量、开采储量。 此种分类法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普氏分类法不能确切地反映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规律。 普氏把描述固体矿产的储量概念移用到地下水来,但地下 水能得到补给,这是其它任何矿产资源包括石油矿产都是 没有的,普氏分类法没有能反映这一特点。 其次,普氏分类法没有能够以“三水”(大气降水、地表 水和地下水)互相转化的观点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没有 考虑开采后地下水的补给量与排泄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0.2 水资源总量计算

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联系和转化,故不能将 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量直接相加作为水资源 总量,而应扣除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即: W=R+Q-D (10-8) 式中:W——水资源总量,m3; R——地表水资源量,m3; Q——地下水资源量,m3; D——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 量, m3 。
9.1.2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2.以水均衡为基础的分类法(三分法) 一个地下水均衡单元(例如,某一地下水流域,或某一地 下水蓄水构造,,或某—含水层的开采地段等)在某均衡 时段内,地下水的循环总是表现为补给—排泄—储存量变 化三种形式,它们三者之间,在数量上的均衡关系总可以 表达为:


补给量(Q补)、排泄量(Q排)和储存量变化(△Q)三者无论是 天然状态还是人工开采条件下,尽管各自的数量会有变化, 而上述总关系是不变的。 由上述分析可知,地下水资源可分为补给量、排泄量 (消耗量)和储存量三大类。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第十章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1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2 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主要方法
3 地下水资源评价
§1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水文地质勘察
地下水资源––––是指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地下水量的总称,它属于整个地 球水资源的一部分。 地下水的使用价值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 它是否能成为有使用价值的资源,首先是由水质决定的。在水质符合利 用要求的前提下,看其可资利用的数量有多少。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价, 应同时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评价。地下水量的计算和评价比水质评价复杂 得多。一般所说的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都是在水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 着重对水量进行评价。因此,将地下水的各种量也多称为资源。前章已 经讲了水质评价。 本章则讨论水量的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
但只要停止开采,水位又可逐渐恢复原位,即地下水的储存量又得到了补充。 这就是地下水的可恢复性,是与一般矿产资源的重要区别。固体矿产,开一
点就少一点,没有恢复补偿性质,石油等液体矿产也是如此。地下水虽然可
以不断得到补给和更新,开采后可以补充恢复,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如果大量超采,也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消耗甚至枯竭。
2013年7月13日10时21分
§1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水文地质勘察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查明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进 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量是处在地下水补给与排泄的动平衡中,是 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的。特别是在大量开采地下水后,会
引起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的改变,给地下水量的准确计算带来不少困
μ *Fh
μV 2013年7月13日10时21分
§1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水文地质勘察
由于地下水的水位常常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地下水储存量也随 时而异。 这是由于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不均衡而引起的。地下水的储存量在地下水的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公式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公式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公式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公式一般采用地下水储量公式,即:
地下水资源量 = 地下水储量×地下水开采系数
其中,地下水储量指的是地下水在地下岩石或土壤中所储存的总量,一般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地下水储存量表示。

而地下水开采系数则是指在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前提下,能够开采利用的百分比,一般取值在20%~50%之间。

地下水储量的计算一般采用水文地质方法,通过对地下水含量、渗透率、地下水流速等参数的测试和分析,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和地下水监测数据,得出地下水储量的估算值。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理论模型,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同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需要考虑环保因素,避免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损害。

- 1 -。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3)调节性(或储存量的可变性):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始终处在不 断地补给和消耗的新旧交替过程中。当补给丰富、大于消耗时,含水 层就把多余的水蓄集起来,使地下水的储存量增加;当补给较少或暂 时停止时,又可用储存的地下水维持消耗,使储存量减少。储存量的 这种可变性,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开采过程中均起着调节 作用。这种性质是其它矿产资源所不具备的。有的含水盆地具有相当 大的调蓄能力。如山西娘子关泉域的调蓄能力有14×108m3。利用这 一性质,可以进行人工调蓄,增大开采量。
2020年3月1日8时6分
§1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水文地质勘察
来自降水入渗的补给增量:由于开采地下水形成降落漏斗,除漏斗疏 干体积增加部分降水渗入外,还使漏斗范围内原来不能接受降水渗入 补给的地区(例如沼泽、湿地等),腾出可以接受补给的储水空间, 因而增加了降水渗入补给量。此外,由于地下水分水岭向外扩展,增 加了降水渗入补给面积,使原来属于相邻均獾囟危或水文地质单元) 的一部分降水渗入补给量,变为本漏斗区的补给量。
的产水能力。开采量不应大于允许开采量;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允许开采量的大小,是由地下水的补给量和储存量的大小决定的;同
时,还受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 为了说明这一关系,有必要分析开采量的组成。
2020年3月1日8时6分
§1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水文地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察
地下水在开采以前,由于天然的补给、排泄,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天 然流场。
简言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或可开采量)––––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允许 从含水层中获取的最大水量。(m3/d或m3/a)
2020年3月1日8时6分

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1986年)

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1986年)

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1986年)
佚名
【期刊名称】《水资源研究》
【年(卷),期】2006(027)V00
【摘要】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者之间,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作用,往往会相互转化,特别是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问的转化更为频繁。

根据资源量只计算一次的原则,把排泄和补给量项中、或山丘与平原区的水资源中的重复计算或重复利用的量项分别清楚是十分必要的。

依照现行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和评价方法,重复计算是由于分区(分不同的计算区),分类(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及汇总(计算水资源总量)而引导出来的重要问题,
【总页数】4页(P79-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1.11
【相关文献】
1.数值法在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中的研究应用——以柳东地区可开采资源量计算为例 [J], 刘跃荫
2.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与制图方法研究——以淮北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为例 [J], 雷能忠;柏峰;章玉成;江燕
3.辽宁某石油化工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分析 [J], 董韦
4.辽宁某石油化工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分析 [J], 董韦
5.涉县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对比分析 [J], 徐芳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

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

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统计分类
统计分类


降水量
出入境水量

地表水
入海水量

资源量

水库蓄变量
利 水 电
地下水 资源量


水资源

总量


2
降 水 量
中 国 水 利 水 电 科 学 研 究 院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分区降水量






12
水 ❖概念 资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中量
国 水 利 水 电 科 学 研 究 院
指评价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 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不 包括过境水量。
而SEEAW中不统计此项。
单站降水量 (mm)
算术平均法 泰森多边形法 等雨量线法
计算单元 降水量 (mm)
行政分区降水量

(mm)


权 流域分区降水量
(mm)
3
地 表 ❖概念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指评价区内河流、湖泊、冰川
下 ❖平原区统计方法


中源 国水量
利 水 电 科 学 研 究 院
补给量 统计法
降水入渗补给量 地表水体补给量 山前侧向补给量 井灌回归补给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1986年)
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计算
(11986年)
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者之间,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作用,往往会相互转化,特别是地表
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问的转化更为频繁.根据资源量只计算一次的原则,把排泄和补给量项中,或
山丘与平原区的水资源中的重复计算或重复利用的量项分别清楚是十分必要的.依照现行的水资源
开发方式和评价方法,重复计算是由于分区(分不同的计算区),分类(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及?[总(计算水资源总量)而引导出来的重要问题,如果单独计算某一计算区某个资源量而不汇总
时,则没有重复计算量的问题,但无论评价什么资源,大都免不了要汇总,要汇总便应扣除重复计
算量,否则就会夸大资源量.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把重复计算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地表水资源与
地下水资源间的重复计算量;另一类是地下水资源问的重复计算量.现在把这两类重复量的概念和
计算方法分述如下.

,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间的重复计算量
地表水资源一般指天然地表水资源,它由河川径流和还原水量组成,为简便计算,这里仅以河
川径流来代表地表水资源.同样地下水资源也应指地下水天然资源,这里所指的是"细则"规定的
现状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资源问的重复计算量的概念和计算
问题分述如次:
1,山丘区的河川基流量,即山丘区的地下水资源,全部是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 设山丘区的河川径流为Rm,地下水资源为Gm,重复计算量为Drgm,则山丘区的水资源总量
Wm为
Wm=Rm+Gm—Drgm (1)
式中:Gm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河川基流Q基,也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部分.如图中的BDACB
所示.另一部分为山前侧向流出量Q删港,如地下水资源图中的ACBA所示.故山丘区地下水资源
Gm为
Gm=Q基+Q侧津 (2)
地下水资源与河川径流间的重复计算量是Q基,即山丘区重复Drgm图中的阴影部分.所以山丘
的水资源总量,是河川径流加上山前侧向流出量,即:
W=R+(Q基+Q侧溶)一Q墓=R+Q侧港 (3)
2,平原区的地表水体补给量,即平原地下水资源的一部分,既是平原区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
又是山丘区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
先叙述平原地表水体补给量与平原区河川径流的重复问题.平原的地表水体补给,包括湖泊,
水库,河道,渠系,田问灌溉和人工回灌补给量.这些地表水体一部分来自平原本身,另一部分来
自上游山丘区,来自山丘区的水量放在后面叙述,这里先研究来自平原区本身的水量,设平原区的
河川径流为R,地下水资源为G,重复计算量为Dgp,则平原区水的资源总量w为: WpRp+Gp—Drgp (4)
79
其中平原地F水资源G由三部分组成:第?部分为降雨人渗补给量Q讯降,如图平原区水资源
中的BAEFB.第二部分为地表水补给量Q丧朴,即G图中的CAEDC第三部分为山前侧向流人量,
即由山丘进人平原区的侧渗量Q删簿,即Gr图中的ABCA.因此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GP为
GP=Q雨溶+Q表补+Q侧溶…………………………………………………………
(5)
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较少的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Q中有…部分要排人河道,成为平原区河
川基流Q雨基,即成为平原河川径流的重复量,如Gr图中的AEFA,Q刚基与降雨人渗总量及潜水位与
河水位的差等因素有关,且与地表水补给量的排泄和降雨人渗量的排泄难以分开,因此只能进行粗
略的估算:
Q雨基:Q雨灌望堕:01Q雨溶 (6)
GP
式中Q河排为平原河道的基流量,可用总补给量减去潜水蒸发量求得.01为平原区河川基流占
占地下水资源的比例系数.
(5)式中的Q丧补,其水源有二部分,~部分来自上游山丘区,叫做Q表补此部分在下面山丘
区与平原区的重复计算中讨论.另一部分来自平原区的河川径流,它全部是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
设这部分量为Q表补P.即
Q表补m+Q丧补P=Q表补 (7)
设平原区地表水体补给Q衷朴P占地表水体总补给量的Q丧补比例为02,即有Q表补P=02Q丧补 (8)
Q表补=(1—02)Q表补 (9)
式中02值可通过实地调查确定.
所以,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与平原区的河川径流的重复量Drgp为:
Drgp=Q雨基-I-Q表补P=01Q雨灌+02Q丧补 (10)
即Drgp图中的阴影部分ADEFA.由此,平原区的水资源总量WP为:
Wp=Rp+GP—Drgp
=Rp-I-(Q雨溶+Q表补+Q1l9J灌)一(Qm草+Q表补P)
=Rp+Q溶(1-01)+Q表补(1—02)+Q侧灌 (11)
二,地下水资源本身问的重复计算量
当估算地下水资源需要分区时,如按地貌分为山丘与平原区.或按行政区分为上计算区和下计
算区等.现在就山丘区地下水资源和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问的重复计算量问题阐述如下:
根据(2)和(5)式,山丘区的地下水资源为(Q基+Q侧溶).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为(Q 雨溶+Q
裹补+Q删溶).其中山丘区的侧渗(侧向流出)即为平原区的侧渗(侧向流人).所以Q 侧藩是完全重复
的,只能算一次.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中的Q袅补,一部分来自平原区本身,(这在前面已叙述过了),

部分为自上游山丘区,来自山丘区的地表水体补给量占地表水体补给总量的比值为(1一o2),可根
80
据(8)式确定长江流域各平原的【J2采用值如下表:
需要说明的是,柬自山丘地的地表水体补给量,一般情况下多为河川径流中的基流部分,但也
可能包括部分地表水,应根据实际情况,只将其基流部分作为山丘区与平原区的重复计算量,在地
下水资源总量中扣除.
在地下水资源本身间还有一个重复利用而引起的重复计算问题,井灌回归量.根据资源量只计
算一次的原则,应在评价分析时予以剔除,即由井灌回升的地下水位不计算补给量.如已经计算了,
应在总补给量中减去,不作为以后运算的数据.
三,地下水资源总量和重复总量计算
1,地下水资源总量计算
根据上述分析,地下水资源总量可由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和扣除重复量求得:
地区0.地区0._
成都平原0南阳盆地0.3
汉中平原0鄱阳湖平原0.4
洞庭湖平原0.7太湖平原0.5
江汉平原0.4中下游沿江平原0.5
G=Gm+GI,-D呷g
=
(Q基+Q侧{I)+(Q侧{I+Q表补+Q雨謦)-[Q侧{I+Q表补(1-O2)】
=Q基+Q蚋潞+Q雨謦+02Q表补 (12)
式中G一地下水资源总量;
G11_山丘区地下水资源;
G——平原区地下资源;
D呷g——山丘区与平原区的地下水量重复量.
其他附号同前.
(12)式如图中G的实线所包的面积.
2,重复总量计算
水资源总量计算时,需要首先了解重复总量,即了解山丘区和平原区与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总
量为D,山丘区与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为D,平原区与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为Dr即,故有
D=D喀m+DrgP=Q基+(0JQ雨基+02Q表补) (13)
即图中D的阴影部分BDEFACB
四水资源总量计算
水资源总量应是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之和扣除重复总量求得,此处地表水资源以河川径流
R1
代替.设水资源总量w,即有:
W=R+G—D
=
R+(Q基+Q侧渗+Q_雨渗+02Q表朴)一(Q丛+0iQ雨渗+02Q表补)
=
R+Q4海+(1.01)Q雨渗Itlttltllllt~ (14)
从(14)式可知,流域的水资源总量是河川径流(R),山前侧向补给(Q侧潜)和消耗于潜水蒸发
的降雨人渗补给量部分【(101)Q雨海】.换句话讲,水资源总量是河川径流加上平原区的不重复部
分(如图中D的BCAFB)求得.
五,成果的校核和合理性检查
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山丘区,平原区间的重复计算量关系复杂,容易混淆,为了判定计
算成果是否正确可以从另一种途径进行校核估算.例如平原的重复量,可用下列方法估算.
当e+Q净<Qi~ga+Q侧涪时
则Drgp=GP一£一Q开净…………………………………………………………
(15)
当£+Q开净>Q雨海+Q侧溶日寸
贝0D窨p=GP—Q雨j鑫一Q侧涪
式中:e——潜水蒸发量;
Q开净——开采净消耗量.
其它附号同上.
由于流域水资源总量可以定义为当地降水形成的产水量,
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故可有下列水平衡方程:
W=R+£+UR (16)
式中:uR——地下流出量,也叫地下潜流量.
其它附号同上.
(16)式中地下水流出量uR,对一个流域来说,它与
jqJti~地柬l置蠢重lI
RG.
山Oetf矗i'
{⑦ioRGD


山前侧向补给一样,数量不大,可以略去不计.则流域水资源
总量仅是河川径流R与潜水蒸发e的和.这二个数据在水资源统计表中是现成的,可以很方便地用
来核校前面计算的成果.
【刊于《水资源研究》1986年5月(南方地下水专辑)】
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