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的魅力》教案分析
线的魅力教案范文
![线的魅力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8fd81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1.png)
线的魅力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直线、曲线等。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能够运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线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线条的表现力和应用3. 线条创作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线条的表现力和应用四、教学难点1. 线条创作的方法和技巧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线条作品展示3. 绘画工具和材料4.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板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美感和特点。
2. 讲解: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直线、曲线等。
3. 示范:教师示范线条的表现力和应用,如描绘物体、表达情感等。
4. 练习:学生进行线条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线条创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 展示:小组展示作品,评价和交流。
7. 总结:总结线条的魅力和应用,强调线条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线条创作作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线条作品。
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线条表现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线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如线条与色彩、线条与雕塑等。
2. 组织学生参观线条艺术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七、课堂评价1. 学生线条创作作品的审美性和创造性。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线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延伸1. 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设计、建筑、时尚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线条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学习。
四年级美术下册《线条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下册《线条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c876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a.png)
a.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b.线条的特点:直线具有稳定、刚直的感觉,曲线具有流动、柔美的感觉;
c.线条的运用: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表达画面中的空间关系、质感、明暗等。
4.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线条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线条知识,创作一幅以“线条的魅力”为主题的画作。要求运用不同种类的线条,表达出空间关系、质感、明暗等特点,展现线条的美感。
提示: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如描绘自然景物、建筑、人物等,也可以发挥创意进行线条创意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运用线条表达情感、描绘事物的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线条运用得恰到好处,使画面具有美感和动感,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富有线条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线条,激发他们对线条创作的兴趣。
四年级美术下册《线条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认识线条的种类,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学会运用线条进行构图,表达画面中的空间关系、质感、明暗等。
3.能够运用线条描绘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景象,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4.掌握线条的节奏感,学会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使画面更具美感和动感。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线条的排列组合、质感表现等,教师需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五年级美术下册《线条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下册《线条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ad634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4.png)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线条的运用技巧和画面构图能力的培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2.针对重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通过作品欣赏、教师示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线条的特点和表现力。
(2)指导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观察、想象和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
(4)实践活动:设计有针对性的线条创作练习,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5)课堂小结:总结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线条创作作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3.教学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实施多元化评价,结合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线条的魅力。
2.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运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线条的运用技巧,提高绘画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线条创作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线条的运用技巧。
2.教学过程:
(1)教师示范,以线条描绘一个生活场景,展示线条的运用方法。
(2)学生根据示范,尝试运用线条描绘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注意线条的情感表达和画面构图。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3)强调画面构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构图原则,使作品更具艺术效果。
线条的魅力(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线条的魅力(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d7e205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0.png)
线条的魅力(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线条的魅力》,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和认识线条的基本特性,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作用,掌握运用线条进行造型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学生体验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线条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理解。
2. 线条的运用和表达方法的掌握。
3. 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美术作品等。
2. 学具:铅笔、彩色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线条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线条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线条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作用,让学生对线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运用线条进行造型和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线条的魅力。
板书设计:1. 《线条的魅力》2. 内容:线条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作用;线条的运用和表达方法;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线条创作一幅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线条知识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线条的魅力,拍摄或收集一些线条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学生了解了线条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作用,掌握了运用线条进行造型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线条的魅力丨浙美版(2012)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线条的魅力丨浙美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1042c55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2.png)
《线条的魅力》教学设计课型:造型表现一、教材分析:线条是主要的视觉元素之一,是人类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视觉语言。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美术作品中都富有不同个性特色的线条艺术魅力,,但线条美不仅仅是美术家专用的,生活中无时无处都回感受到线的存在,有平面的、立体的。
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机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
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本中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教师可以精选更过自然界中纷繁变化的线条提供给学生欣赏。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变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二、学情分析1、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
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
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发现自然、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的姿态的线条,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线条的魅力
![线条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32d25c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1.png)
线条的魅力第一篇:线条的魅力《线条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性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性的变化和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2、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对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进行组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2、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对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进行组织。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绘画工具、绸缎、绳子、各种纸艺造型等学生:记号笔、彩纸五、教学过程:1、动漫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欣赏由一根线条组合、变化产生的故事情节)师:你们觉得这线条有意思吗?谁来表诉故事情节?(小结)动画片中所有的人物情景都是由一根线条把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这根线条充满着神奇的魅力,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线条的魅力。
出示课题《线条的魅力》2、探究学习师:同学们,刚才在动画的结尾部分看到这根线条怎么拉?生:被一个球打得稀巴烂、变形了……师:那老师也把那根被球打得乱七八糟的线条,在这张纸上表现出来。
(边讲边在纸上画曲线)(1)、讲解自然界和生活当中寻找线条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线条,请大家仔细观察。
《线条的魅力》精品教案
![《线条的魅力》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157f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f.png)
《线条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折线等。
2.感受线条的表现力,学会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线条,掌握用线条表现物体的方法。
2.难点: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意。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线条动画视频,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2.认识线条
1.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图片,如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等。
2.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线条的特点,如粗细、长短、曲直等。
3.线条的表现力
1.展示用不同线条表现的绘画作品,如用直线表现建筑的稳定感,用
曲线表现花朵的柔美等。
2.引导学生讨论线条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4.线条绘画练习
1.让学生用不同类型的线条画一些简单的物体,如水果、动物等。
2.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线条表现方法。
5.创意绘画
1.布置创意绘画主题,如“线条的舞蹈”或“神奇的线条世界”。
2.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线条知识进行创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
的画面。
6.作品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提出改进建议。
7.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线条知识和创作过程。
2.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多运用线条,发挥线条的魅力。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4 线条的魅力》教学设计7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4 线条的魅力》教学设计7](https://img.taocdn.com/s3/m/58d3e8a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b.png)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4 线条的魅力》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线条的魅力》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感受线条的变化和魅力,通过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各种形象和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线条的变化、线条的组合、线条的表现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绘画技能,但对线条的变化和组合还不够熟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线条的基本变化,运用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线条的基本变化,学会运用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线条艺术的热爱,提高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变化,学会运用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线条变化,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2.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线条的变化和组合。
3.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4课《线条的魅力》。
2.示范作品:线条变化和组合的作品。
3.绘画材料:水彩笔、铅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线条变化和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变化,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并示范运用线条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形象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线条变化创作出简单的图形和表情。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运用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教师继续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5.拓展(10分钟)学生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分享线条组合的乐趣。
小学美术《线条的魅力》教案与说课稿
![小学美术《线条的魅力》教案与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4b625d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b.png)
小学美术《线条的魅力》教案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线条的魅力》是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和构成原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表现力和构成原理,学会运用线条创作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力。
2. 线条的构成原理和创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线条的构成原理和创作方法。
2. 如何在作品中表现线条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线条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觉得线条有什么魅力?线条可以表现什么?2. 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力(1)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教师通过实例展示线条的表现力,如刚劲、柔美、紧张、放松等。
3. 讲解线条的构成原理和创作方法(1)教师讲解线条的构成原理,如对比、调和、对称、平衡等。
(2)教师讲解线条的创作方法,如勾勒、涂鸦、拼贴等。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线条表现主题。
(2)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线条作品。
5.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运用线条创作一幅作品,下周课堂交流。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了解了线条的基本概念、表现力和构成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五课《线条的魅力》。
2. 教具:线条作品、PPT、画纸、画笔、颜料等。
线条的魅力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线条的魅力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060d17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0.png)
线条的魅力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线条的表现力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定义:直线、曲线、折线、弧线等。
2. 线条的特点:长度、方向、粗细、质感等。
3. 线条的表现力:生动、简洁、有力、优美等。
4. 线条的运用方法:勾勒、填充、排线、组合等。
5. 线条与情感、创意的表达:喜怒哀乐、故事情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运用方法。
难点: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意。
四、教学准备:1. 课件:线条的图片、作品等。
2. 教学素材:画纸、画笔、彩泥等。
3. 参考资料:线条的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线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线条,激发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线条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多样性。
3. 特点讲解:分析线条的长度、方向、粗细、质感等特点,让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
4. 表现力探讨:通过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对线条的审美意识。
5. 运用方法讲解:讲解线条的勾勒、填充、排线、组合等运用方法,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技巧。
6.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线条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7.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8. 总结与拓展:总结线条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培养人文素养。
9.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运用线条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0.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学生对线条的认知、实践创作和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线条基本概念、特点和运用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意的能力。
《线条的魅力》说课稿
![《线条的魅力》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068ab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3.png)
《线条的魅力》说课稿一、课程解析课程性质:《线条的魅力》是视觉艺术领域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线条运用能力,提升其审美观和创意表达能力。
课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线条在艺术中的作用,掌握线条的基本运用技巧,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审美感知和创意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线条的基本概念、特性与分类;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线条的情感表达;线条在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创作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线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分类。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经典艺术作品中线条的运用,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进行线条创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时间安排:每一个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需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准备教学资源:PPT课件、艺术作品图片库、在线视频教程等。
工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以及可用于创作的各种材料。
五、教学效果评估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作品、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评估标准:作品是否展现出对线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否能够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创意表达能力如何。
反馈与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赋予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师素质要求专业能力: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艺术专业基础,对线条艺术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教学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和表达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素质要求:教师需具备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关注艺术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七、总结与展望《线条的魅力》作为一门基础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线条运用能力、审美观和创意表达能力。
小学美术《线条的魅力》教案
![小学美术《线条的魅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5174b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b.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线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线条的表现力:让学生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线条画。
4.课本案例分析:分析课本中的优秀线条画作品,引导学生从中学习线条的运用和表现技巧。
5.实践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线条进行创作,完成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线条画作品。
6.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线条的魅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线条的存在和变化?”比如,我们衣服上的图案、建筑物的轮廓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线条的魅力。
-提供多样的线条画作品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学习线条的创意组合和应用。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线条的表现技巧。
-在作品评价环节,教师应提供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线条运用、创意构思、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线条画作品,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现力,鼓励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进行创意组合,展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线条的魅力》教案分析(通用7篇)
![《线条的魅力》教案分析(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23ef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b.png)
《线条的魅力》教案分析(通用7篇)《线条的魅力》分析篇1教学目标: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学生):铅笔、记号笔,彩色笔。
(教师):多媒体。
教学过程:稳定情绪,师生问好。
一:导入1:吴老师今天特别开心,第一次和我们二小的小朋友见面,今天这节课,要看看哪些小朋友发挥的最好。
老师呢,也带了我的好朋友和大家见面,你们看!ppt展示小鸟伴随着音乐飞舞,带我们去了好多地方,师边说边用手指划过小鸟的踪迹,生跟着老师一起用手比划。
:2: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小鸟飞过的地方,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看看,你看到了什么?生1:有一片大森林;生2:有跨海大桥,还有河流;生3:还经过了斑马的身边;师,是的,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引出所有这些地方中线条的概念和存在,板书:直短3:出示湖面图片,学生说说风大,风小,龙卷风时波面上线条的变化4:师小结:线条无处不在,请小朋友们说说生活中你见过的线条有哪些?生1:老师身上穿的衣服的条纹生2:家里空调机上的纹理生3:地面上的地板有横竖相间的格子条纹5:师:小朋友真是会观察生活中的美,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道具——出示丝带,分别请一个男生和女生上台来表现出一种你喜欢的线条:男生:螺旋形的线条◎女生:一个大圆圈的线○二:新授1:师:线有很多种,请小朋友们拿出桌面上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彩色卡纸,在中间,画出你最喜欢的一条线。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线条的魅力 》教学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线条的魅力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05123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0.png)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线条的魅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线条的魅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感受线条在绘画中的魅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线条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线条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常常接触到各种线条,但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线条的分类、特点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分类、特点和基本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对线条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线条的分类和特点。
2.线条在绘画中的运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线条的画法,引导学生模仿。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
4.观察法: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
2.画材:铅笔、橡皮、尺子、彩色铅笔等。
3.教学课件:线条的图片、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绘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线条有哪些种类吗?线条在绘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线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线条的魅力。
图片包括自然界、建筑、绘画等方面的线条。
同时,教师讲解线条的分类、特点和基本运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线条的画法,引导学生模仿。
示范内容包括直线、曲线、折线等。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以线条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作品完成后,教师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线条的魅力》教案
![《线条的魅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36411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8.png)
《线条的魅力》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线条的绘制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审美能力,发现线条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魅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意表达,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定义及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的绘制技巧:用笔、用墨、用色彩等。
3. 线条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4. 线条创意实践:学生自主创作,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绘制技巧,以及线条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线条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绘制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线条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线条创意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线条创作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绘画工具、素材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绘画工具、素材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条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绘制技巧,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魅力。
3. 案例分析:分析线条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线条的实际运用。
4. 实践环节:学生进行线条创意实践,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自主创作。
5. 分享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互相评价。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线条创作作品的质量,包括线条的运用、创意和表现力等方面。
2.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方面。
3. 学生对线条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包括线条分类、绘制技巧等方面。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线条艺术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线条艺术。
2. 组织学生参观线条艺术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线条的魅力》教案
![《线条的魅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a41e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8.png)
《线条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描绘对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定义及分类2. 线条的运用方法及技巧3. 线条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4. 线条表达情感的作用5. 线条描绘对象的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的基本概念、运用方法及技巧,线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线条表达情感和描绘对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分类、运用方法及技巧。
2. 示范法:展示线条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3.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线条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线条表达情感和描绘对象的技巧。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线条的魅力》教案。
2. 教具:黑板、粉笔、图片、绘画工具。
3. 课件:线条的定义、分类、运用方法及技巧的图片和视频。
4. 作业:学生准备的线条创作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线条的定义、分类和运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知识。
3. 实例讲解:展示线条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
4.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线条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线条表达情感和描绘对象的技巧。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线条作品。
2. 要求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展示对线条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总结线条的基本概念、运用方法及技巧。
2. 提交一份关于线条应用的作品,如绘画、设计等。
九、评价与反思: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和作品完成情况。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同学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线条的魅力》教案
![《线条的魅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3c36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1.png)
《线条的魅力》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发现和欣赏线条的美。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发挥线条的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定义和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的属性:长度、方向、密度、质感等。
3. 线条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绘画、设计、装饰等。
4. 线条的创意表现:自由线条、几何线条、抽象线条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属性和应用。
2. 示范法:展示线条创意绘画和设计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线条创意绘画和设计,培养其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线条的魅力》教案。
2. 教具:黑板、粉笔、图片、绘画工具等。
3. 材料:画纸、画笔、彩笔、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线条的美。
2. 新课导入:讲解线条的定义、分类和属性。
3. 案例分析:展示线条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解说。
4.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线条创意绘画和设计,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线条的魅力,提出线条创意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幅线条创意绘画或设计作品。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3. 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的能力。
七、教学建议:1. 在讲解线条的定义和分类时,可以结合图片进行直观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在展示线条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时,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作品进行解析,让学生了解线条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3. 在实践环节,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发挥创意,也可以提供一些线条创意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进行创作。
小学美术《线条的魅力》教案与说课稿
![小学美术《线条的魅力》教案与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f6594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e.png)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发现生活中线条的魅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1)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线条的运用:描绘物体、表现情感、创造图案等。
(3)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界、建筑、艺术作品等。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线条的魅力,并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分析线条运用技巧。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发现线条的魅力。
2.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线条的种类、运用和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2)美术用品:提供画纸、画笔、颜料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展示一幅线条丰富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线条?它们给你什么感受?3.2 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1)讲解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讲解线条的运用:描绘物体、表现情感、创造图案等。
3.3 欣赏优秀作品,分析线条运用技巧(1)展示线条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2)引导学生关注线条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效果。
四、实践环节:发现线条的魅力4.1 作业要求(1)运用所学线条知识,创作一幅线条丰富的美术作品。
(2)作品要具有创新性和个性化,展现线条的魅力。
4.2 教师辅导(1)指导学生运用线条描绘物体、表现情感、创造图案等。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发现生活中线条的魅力。
五、总结与评价5.1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强调发现生活中线条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2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1)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线条的魅力》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线条的魅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ee116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f.png)
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线条的魅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线条的魅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不同线条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线条描绘出具有个性和生动性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
但线条的运用能力和创意表现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运用线条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条的种类和特点,学会运用不同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线条的种类和特点,学会运用不同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2.难点:如何运用线条描绘出具有个性和生动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能力。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线条的魅力》。
2.教具:线条图片、绘画工具、作品展示板。
3.学具:绘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线条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线条的种类和特点,示范运用不同线条表现情感和想象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线条方法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尝试运用线条描绘出更加生动、具有个性的作品。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4线条的魅力》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4线条的魅力》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6c7f2b8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09.png)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4 线条的魅力》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线条的魅力》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感受线条的变化和组合,以及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
但线条的变化和组合以及线条的表现力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线条也有所接触,但需要引导他们发现线条的美,培养他们用线条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能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线条的变化和组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培养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能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
2.难点:学生如何发现线条的美,用线条创造性地表达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绘画示范、学生作品展示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线条构成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示范线条的运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线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变化和组合。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的作品,教师总结评价。
5.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鼓励学生用线条表达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如线条运用、情感表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条的魅力》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
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
铅笔、记号笔,彩色笔。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稳定情绪,师生问好。
一:导入
吴老师今天特别开心,次和我们二小的小朋友见面,今天这节课,要看看哪些小朋友发挥的最好。
老师呢,也带了我的好朋友和大家见面,你们看!
PPT展示小鸟伴随着音乐飞舞,带我们去了好多地方,师边说边用手指划过小鸟的踪迹,生跟着老师一起用手比划。
: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小鸟飞过的地方,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1:有一片大森林;
生2:有跨海大桥,还有河流;
生3:还经过了斑马的身边;
师,是的,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引出所有这些地方中线条的概念和存在,
板书:直短
出示湖面图片,学生说说风大,风小,龙卷风时波面上线条的变化
师小结:线条无处不在,请小朋友们说说生活中你见过的线条有哪些?
生1:老师身上穿的衣服的条纹
生2:家里空调机上的纹理
生3:地面上的地板有横竖相间的格子条纹
师:小朋友真是会观察生活中的美,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道具——出示丝带,分别请一个男生和女生上台来表现出一种你喜欢的线条:
男生:螺旋形的线条◎
女生:一个大圆圈的线○
二:新授
师:线有很多种,请小朋友们拿出桌面上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彩色卡纸,在中间,画出你最喜欢的一条线。
2:师展示学生作品,补充,一条线条太孤单了,我们一起把它的兄弟姐妹都叫来,紧紧依靠在中间这条线,补充画面。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请你说说现在有什么变化了?
生1:画面更热闹了;
生2:出现了美丽的画面;
师PPT出示一组图片,请生观察欣赏,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副,为什么呢?
生回答喜欢幅,师问:1留白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
生1: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生2:视觉冲击力很强;
生喜欢第三幅,因为线条像河流一样,缓慢又舒缓;
生喜欢第二副,因为像螺旋纹一样,一圈一圈缩小;
生喜欢第四副,因为像咖啡牛奶一样,泡泡软软的;
师小结:经过线条有序的组合之后,变成有节奏的律动。
出示吴冠中作品《老榕树》,学生说说观察后的想法和感受。
师板书:粗细穿插黑白灰
师PPT出示画面某个局面的线条——再出现半个画面——整个画面
展现整副侍女图,引导线条的重要性。
三:创作要求
运用粗细长短,曲直,疏密,穿插等变化进行创作
可以再原来的作品中进行添加,如果现在你的新的灵感,也可以拿出新的纸重新创作
四: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
说说自己最喜欢那幅作品,理由,师适当点评
六:课后拓展
小结:我们感受到线条带给我们的美丽的世界,出示两把椅子图片,提问,如果你累了,更喜欢哪把,为什么呢?
师小结:线条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可以学习的经验:
教师的教学思路很清晰,循序渐进,教师引导,学生的回答都很到位。
准备的,中选用的图片都较典型
层层递进,课堂气氛不错,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发挥。
从单线的练习到线的组合,很到的引导学生进入到线条的世界中来。
可以改进的地方:
教师的语态和速度过快,让学生感觉节奏太快,跟不上步伐。
中如果每张图片都有对比,并且教师能在学生回答之后点出图片中线条的魅力所在会更好。
最后作品的解释和解读还可以更详细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