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里的“愚”指什么

《愚溪诗序》里的“愚”指什么
《愚溪诗序》里的“愚”指什么

不以简单而弃之,寻找联系破难点

——《愚溪诗序》教学案例

八桥中学杨军

[案例描述]

《愚溪诗序》这篇课文的字面意思容易梳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却很难把握;因为学生的生活和作者的生活相去太远,他们不易和作者产生共鸣。如果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学生就很难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第一次教这篇课文的时候,虽然翻遍了相关资料,自以为对这篇课文已经十分熟悉;但是到了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环节,学生的反应竟十分冷淡,无论如何启发,情形丝毫不见好转。

在第二次教这篇课文的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的机会。

当时,我已经按部就班地带领学生讨论完“作者给冉溪改名的三点理由”,正准备探究愚溪的特点来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蓄势。一名学生忽然站起来问:“老师,我们现在明白了‘冉溪’为何要改名为‘愚溪’,但是我不清楚,这里的‘愚’究竟指什么。是只是指‘愚蠢、愚笨’的意思,还是还有什么别的含义?”这个问题一提出,底下叽叽喳喳的声音多了起来,瞧情形,这个问题还蛮有普遍性的。备课的时候,脑子里也曾闪过这个问题,当时就觉得太简单了,而且几乎所有的参考资料上都没有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也是认为它太简单了,没有谈的必要;我也就没把它备到新课的环节中去。现在既然提出来了,就姑且让他们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得异常热烈,几分钟后开始有学生起来发表见解。

生甲:“我认为‘愚’就是‘愚蠢、愚笨’的意思,所以文章里才会有‘咸以愚辱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这样的句子,连作者都认为

用‘愚’称呼冉溪是一种侮辱,可见‘愚’不是什么好词。”

生乙:“我也认为‘愚’有‘愚蠢、愚笨’的意思,但决不应该只有这一层意思,因为柳宗元并不是愚蠢、愚笨的人,否则他就无法名列‘唐宋八大家’。”

接下来的回答都在这两名学生的意见之间徘徊,讨论一时间陷入低谷。而我借这段时间迅速理清了思路,引导道:“文中第一段有句‘余以愚触罪’,如果按字面理解,作者是因为愚蠢、愚笨才犯罪被贬的。这种理解有没有揭示作者被贬的真实原因?”

学生又讨论起来,没多久就有人起来回答。

生丙:“我认为这种理解没有揭示作者被贬的真实原因。我们知道,作者被贬是因为‘永贞革新’失败,那么作者的‘愚’应该是指他参加王叔文集团,直接投身‘永贞革新’这件事。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参加王叔文集团,投身‘永贞革新’就是‘愚’呢?‘永贞革新’毕竟打击了宦官和大官僚的利益,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呀?”

生丁:“我知道了。当时宦官和大官僚的势力十分强大,而作者参加的王叔文集团只是一个由中下层知识分子组成的组织,势单力薄。这样一个势单力薄的组织却要跟势力强大的宦官和大官僚集团斗实在是自不量力,太愚蠢了。”

但生丙立即反驳:“像你这样说,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岂不都是愚蠢的了?”

生丁:“你等我说完呀!我认为这里的‘愚’是作者故意站在明哲保身的庸人立场上说的。作者表面上在说自己愚蠢,实际上是说自己在那个腐化、黑暗的社会中既不满于现实,又不愿同流合污、投机逢迎。我认为文中的‘愚’有两层含义。表层的意思就是‘愚蠢、愚笨’,它是作者的自嘲之语,也是作者遭打击、被埋没后的愤激之语;里层

的意思是指‘对现实不满,又不愿同流合污、投机逢迎’,是不识时务的表现,这是作者对迫害者的宣言,也是作者坚持正直操守的自傲之语。”

生丁说完,大多数学生反应却十分冷淡,他们一时间还没能领会生丁说的内容。于是我在肯定生丁的回答之后追问他:“大家可能不大明白你说的‘里层的意思’,你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丁和同一讨论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会儿,又站了起来,“好吧!我结合第四段的内容来谈。在这一段,作者先列举了宁武子和颜子的例子。他们一个是懂得明哲保身的智者,一个是大智若愚的睿者。在作者看来,他们懂得如何伪装自己以使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矛盾最小化,从而能够顺应不同的时势以更好地保全自己。尤其是那个宁武子,他简直就是作者的对立面。而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黑暗年代,也就是宁武子所谓的‘无道’的年代,是应该装疯卖傻做愚人的年代。但这是宁武子们的‘愚’,而作者选择了与黑暗现实做坚决的斗争,这在宁武子们看来是真正的愚蠢。以宁武子们作为参照,作者怎能不感叹自己是天下第一号愚人?有谁会像他那样:明知道前面是刀山,偏还要去闯,弄得遍体鳞伤仍不思悔改;明知道前面有火海,偏还要去跳,烧得焦头烂额仍不想回头?……”

生丁说到这里,别的学生恍然大悟似的“噢”一声就议论开了。生丁看到大家的反应,觉得自己任务已尽,便请求结束回答。我也不想让他一说到底剥夺了其他学生思考的机会,就顺水推舟请他坐下。下面的事情几乎没要我多嘴,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很快就顺利完成了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任务。更让我高兴的是,学生不仅体会到作者遭打击、被埋没后的愤激之情,还感受到作者在遭受打击后的自嘲之情和坚持操守、坚持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自傲之情。这些大大超出

了我的预计,也超越了一般参考资料的观点,反映了学生已经更为全面地理解了这篇文章。

[反思和分析]

这个小小的问题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愚溪诗序》的教学,找到了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的突破口;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参考材料占有得越多,就越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审视文本和参考材料。因为在课堂上,像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的学生是不可能像教师那样事先占有大量资料来辅助阅读的,虽然在“背景简介”环节他们掌握了有关的背景材料,但他们对文本的感知仍然是零星的,所掌握的各内容要点多数也是彼此孤立的。正因为学生掌握的内容要点多数处于孤立状态,而且他们缺乏必要的联系能力,这就决定了学生不能像教师那样阅读、那样思考,许多教师认为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他们却觉得非常费解。所以,教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参考资料上略而不谈的问题,在学生那里未必真的就那么简单,就那么不值得谈。

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也提醒我,正是“这里的‘愚’究竟指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突破了以前被视为畏途的难点,而这样简单的问题之所以能成功突破这个难点,不仅是因为它击中了学生心中的的疑惑,激发了他们的思考欲望,更是因为它启发学生将已经掌握的各个内容要点联系了起来,从而使原本孤立的各内容要点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学生能否理解文本,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们能否将已经获得的要点联系起来思考的;而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自觉运用联系的观点建立起各要点之间的联系,正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加以努力的方向,也往往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

文言文《愚溪诗序》阅读答案

文言文《愚溪诗序》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文言文《align: center;愚溪诗序》阅读答案,由语文网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买居之,为愚泉居:占据 B.灌水之阳有溪焉阳:北面 C.夫水,智者乐也乐:喜爱、爱好 D.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类:像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寡人之于国也 C.故更之为愚溪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D.其南为愚亭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017年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试题汇编

2017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桃花源记》 【广东省广州市】(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欲穷.其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 C.停数日,辞.去蒙辞.以军中多务 D.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答案】9.(3分)B 【解析】悉:都;A项,穷尽/贫困。C项,告别,告辞/推辞;D项,不久/寻找。 10.(4分)(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着妻子和儿女

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愚溪诗序》作者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愚溪诗序》文言...《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愚溪诗序》作者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愚溪诗序》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①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

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②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愚溪诗序》文言文阅读题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予家是溪家:安家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我 C.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牢笼:涵盖 D.寂寥而莫我知也寂寥:孤独 7.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可以染也 / 予以愚触罪。 B.予虽不合于俗 / 纪于溪石上 C.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 灌水之阳有溪焉 D.睿而为愚者也 / 昏然而同归 8.翻译画线语句(8分) (1)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2)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 『方法1』读文段,通文意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对点练] 1.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解析:①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知道这段文字写的是“镇西将军初识袁虎的原因及过程”。②根据大体内容,划分层次。以“尝闻,叹美不能已”句为界,之前是写“袁虎咏诗引镇西”,之后是“镇西讯问见袁虎”。从学过的“学不可以已”也可以推知,“不能已”后一般应停顿一下。③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如人名前后可以停顿,“谢镇西经船行”之前可停顿;有些代词前后可停顿,如“其夜”“所诵”前后;有些实词前后可停顿,如“又其所未”“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等。④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如“因此相要大相赏得”,因为袁虎诗咏诵得好,受到谢镇西的邀请,因此,“相要”的“要”推断为通假字,这样,与后文的“大相赏得”才能形成因果关系。故可断为“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参考译文: 袁虎年轻时家里很穷,曾经受雇替人运送租粮。这时,镇西将军谢尚坐船出游,那一夜风清月明,忽然听见江边商船上有人吟诗,很有情味;所吟诵的五言诗,又是自己过去未曾听过的,不禁赞叹不绝。随即派人去打听底细,原来是袁虎在吟咏他自己所作的《咏史诗》。因此便邀请袁虎过来,对他非常赞赏,彼此十分投合。 『方法2』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特别是人名)。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创作背景】 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诗中说:“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本文就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好文章。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全面)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 一、什么叫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方法指津 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 ..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 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 ..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 ..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 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 ....可以断句;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yào)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chí)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qiāng)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 1.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2.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3.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4.能:胜任的,能做到的。 5.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愚,指此事。 6.尤绝:更好的,指风景极佳美的。 7.家:居住。 8.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刘向《说苑·政理》曾记载此谷名称的由来:“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翁,问曰:‘是为何谷?’对曰:‘愚公之谷。’桓公问其故,曰:‘以臣名之。’” 9.龂龂然:争辩的样子。 10.更:易,改换名称。 11.买居之:买下来以为已有。居,占有、拥有。 12.上出:指泉向上冒。 13.合流屈曲而南:泉水汇合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 14.负土累石:指运土堆石。负,背。累,堆积。 15.塞其隘:堵住水沟狭窄的地方。 16.错置:交错布置,以求变化。 17.辱:屈辱。 18.乐:喜爱,爱好。此句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9.峻急:湍急。

愚溪诗序(人教版高二必修)

愚溪诗序(人教版高二必修) 愚溪诗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柳宗元,把握本文的写作特色。 学生能挖掘“愚”字的深刻含义,剖析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从“愚”字入手,找出“愚”的表象,挖掘“不愚”的实质,弄清“愚”字的深意。 本文是自读课文,课前学生以自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对文意的梳通。课堂上老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被贬后不得不愚的悲愤。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参考资料自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 二、播放动画:学生欣赏一组永州及其附近山水风光图片放松心情并带来美的享受。

三、导入 苏轼曾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文章需反复诵读,细细咀嚼,方能悟出它好在哪里,妙在何处。我们同学现在手头拿的就是一篇好文章,课前已要求大家结合资料去梳理课文,相信每个同学都已读过。这是柳宗元被贬于永州第六年时写的。当年他曾围绕愚溪及周围景物写了一组山水诗《八愚诗》,本文是为这组诗写的序。 四、出示本文的两则评价材料: 评价资料A:《唐才子传》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天才绝伦,文章卓伟,一时行辈,咸推仰之。”评价资料B: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古文观止》 五、亮出本节课的研习内容: 《古文观止》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愚”字可视为本文的一条线索。如果我们细细地数一数,会发现“愚”字竟多达27处。短短的一篇文章,竟有如此之多的“愚”字,绝非偶然。柳宗元为何对“愚”字如此情有独钟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柳宗元笔下的“愚”。 六、挖掘“愚”字的含义。 1、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用“愚”处,找找文章用“愚”字形容哪些事物?

文言文断句步骤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如:2014年的新课标全国卷Ⅰ、新课标全国卷Ⅱ、湖南卷、广东卷),二是直接给指定句子或段落断句(如:2014年的湖北卷、北京卷、浙江卷、重庆卷、四川卷)。 下面我们为考生提供几种常用的文言文断句方法,以期对考生文言文断句能力的提高,给予指导和帮助。 步骤一通文意,语感断句,由易到难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步骤二抓标志,沿波讨源,当断则断 (一)虚词标志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1.句首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即、苟、若、纵、纵使、至若、若夫、于是、且夫、向使、虽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句中虚词:于、以、而、者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3.句尾虚词:也、乎、哉、矣、耶、耳、焉等。常常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末尾,在它们后面一般要断开。 这些分类只是相对的,如“也”有时作句中语气助词,“者”也可作分句末的停顿语气词,等等。 【应用体验】 1.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阳:灌水之阳有溪焉(北面,名词) 2、龂龂然:土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争论不休) 3、适:而适类于予(恰好) 4、睿:睿而为愚者(明智、通达) 5、漱涤: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洗涤) 6、鸿蒙:超鸿蒙,混希夷(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二、通假字 1、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纪通“记”) 三、一词多义 1、名: ①名之以其能(命名,动词) ②而名莫能定(名称,名词) 2、居: ①冉氏尝居也(居住,动词) ②得泉焉,又买居之(占有,拥有,动词) 3、类: ①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像,好象,动词)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种类,物类,名词) 4、得: ①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发现,动词)

②皆不得为真愚(能,动词) 5、能: ①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功能,名词) ②而名莫能定(能够,动词) 6、乐: ①夫水,智者乐也(喜爱,动词) ②乐而不能去也(高兴,动词) 7、以: ①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因为,介词) ②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用,介词) ③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凭) 8、于: ①东流入于潇水(到,介词) ②予虽不合于俗(与、跟,介词) ③纪于溪石上(在,介词) 9、凡: ①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共,副词) ②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凡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东:东流入潇水(名作状,向东) 2、南:合流屈曲而南(名作动,向南流去) 3、家:得其尤绝者家焉(名作动,安家)

4、愚: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形作意动,以……为愚,把……当作愚) 5、名:名之以其能(名作动,命名) 6、上: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名作状,向上)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可以: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①古义:可以用来。 ②今义:能够。 2、牢笼:牢笼百态 ①古义:包罗。 ②今义:关鸟兽的东西。 六、句式 1、莫我若也(宾语前置句) 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 3、溪虽莫利于世(介宾结构后置) 4、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5、今予家(于)是溪(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译: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 2、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译: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它,所以叫它染溪,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教(学)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方法;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3、借此来提升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能。 二、教学课时:4课时 第1课时 一、考点解读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文言断句有两种考查形式: (1)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即给出断句,要求考生判断断句的正误,如2013年高考卷、卷。 (2)直接指定句子或段落断句,即要求考生用斜(竖)线标记出语句停顿的位置。如2013年高考卷、卷、卷等。 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2013年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涉及该考点的地区有所增加,从2012年的6个增加到9个。 (2)考查题型上,主观题居多,如2013年卷、卷、卷等;以客观题为辅,2013年卷、卷为选择题。 二、文言文断句方法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段容和大意。断句前首先要把文段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容有整体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一)读文段,通文意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高考文言文《愚溪诗序》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文言文《愚溪诗序》的知识点归纳本文是关于高考文言文《愚溪诗序》的知识点归纳,感谢您的阅读! 高考文言文《愚溪诗序》的知识点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阳:灌水之阳有溪焉(北面,名词) 2、龂龂然:土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争论不休) 3、适:而适类于予(恰好) 4、睿:睿而为愚者(明智、通达) 5、漱涤: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洗涤) 6、鸿蒙:超鸿蒙,混希夷(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二、通假字 1、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纪通“记”) 三、一词多义 1、名: ①名之以其能(命名,动词) ②而名莫能定(名称,名词) 2、居: ①冉氏尝居也(居住,动词) ②得泉焉,又买居之(占有,拥有,动词) 3、类: ①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像,好象,动词)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种类,物类,名词) 4、得: ①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发现,动词) ②皆不得为真愚(能,动词) 5、能: ①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功能,名词) ②而名莫能定(能够,动词) 6、乐: ①夫水,智者乐也(喜爱,动词) ②乐而不能去也(高兴,动词) 7、以: ①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因为,介词) ②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用,介词) ③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凭) 8、于: ①东流入于潇水(到,介词) ②予虽不合于俗(与、跟,介词) ③纪于溪石上(在,介词) 9、凡: ①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共,副词) ②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凡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东:东流入潇水(名作状,向东) 2、南:合流屈曲而南(名作动,向南流去) 3、家:得其尤绝者家焉(名作动,安家) 4、愚: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形作意动,以……为愚,把……当作愚) 5、名:名之以其能(名作动,命名) 6、上: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名作状,向上)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可以: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①古义:可以用来。 ②今义:能够。 2、牢笼:牢笼百态 ①古义:包罗。 ②今义:关鸟兽的东西。 六、句式 1、莫我若也(宾语前置句) 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 3、溪虽莫利于世(介宾结构后置) 4、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5、今予家(于)是溪(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高三语文:愚溪诗序(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三语文:愚溪诗序(教学设计)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高三语文:愚溪诗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借景抒情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不得不愚”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借景抒情,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用典的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写的序。 首段叙述愚溪得名的由来,顺笔交代“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的经历。 第二段紧扣诗题“八愚”叙述愚溪八景的方位和其他特征,点明八景称愚乃“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第三段进一步说明何以“是溪独见辱于愚”的原因,引出“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的一番议论。作者自言“无以利世”,又引宁武子、颜子作陪,一味责己之愚,反话正说,沉痛至极。最后一段由溪虽“无利于世”却自有清溪本色转入“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继而写到作者创作八愚诗时,精神意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使结言落在“八愚诗”上。 通篇文章以“愚”字贯彻始终。时写愚溪,时写“愚”人;写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人们由愚溪的“见辱于愚”,自会想到作者故作旷达而以“愚”人自居,他对贤愚颠倒的现实是多么愤恨。作者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辞语用意虽十分怨愤,不隐锋芒,但却并没有显露一点痕迹。

最新《愚溪诗序》练习

《愚溪诗序》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悖谬(b60 睿智(ru) 幽邃(Su) 宁武子(n汛g) B.坻石(Cm) 不屑(刘60) 眷慕(m凸) 塞其隘(s副) C.漱涤(d) 潇水(X旧0) 鸿蒙(m6ng) 清莹秀澈(ch6) D.谪居(zh6) 屈曲(qD) 触罪(ch0) 锵鸣金石(剖6ng) 2.下列各组词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负土累石(累,堆积) 善鉴万类(万类,万物) B.牢笼百态(牢笼,包罗) 锵鸣金石(锵,锣鼓发出的声音) C.适类于予(适,正,恰好) 混希夷(希夷,虚寂玄妙的境界)

D.邦无道则愚(邦,国家) 嘉木异石错置(错置,杂乱地陈列着) 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B.合流屈曲而南 C.邦无道则愚D.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灌水之阳有溪焉②皆山水之奇者 B,①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②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C.①灌水之阳有溪焉②予得专而名焉 D.①寂寥而莫我知也②则天下莫能争是溪 5.下列各句中的“然”字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A.土之居者犹断断然B.则茫然而不违

C.昏然而伺归D.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 6.下列各句中“于”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适类于予B.溪虽莫利于世 C.纪于溪石上D.予虽不合于俗 7.对下列各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夫水,智者乐也②莫我知也 ③莫我若也④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8.翻译句子。(8分) ①得泉焉,又买居之。 ②夫水,智者乐也。

愚溪诗序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愚溪诗序》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武汉光华学校高中部张金昌[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继续学习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掌握几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3、培养学生借助文本材料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及剖析文章主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主动积累文言词语的意识和培养自渎文言文的能力。 2、“正话反说”的理解。 3、典故的作用及对典故的正确理解。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教法构想]: 1、本文语言浅显,不必多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渎能力。 2、教学要突出重点,围绕“愚”来理解、学习本文。 3、引入研讨法,在学生自主探索中拓展学生知识和提

高自学能力。 4、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法要灵活多变,放手学生自渎,并适当拓展。 [教学课时]: 1、拟用两个课时。 2、第一课时,读熟读懂,理清思路,归纳内容,画出“八溪”; 第二课时,抓住“愚”,作深入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完成训练。 [分课时教案]:第一课时一、引入: 从唐代的“古文运动”谈起:有唐以来,为了扫除齐梁遗留下的浮华文风,陈子昂为先声,韩愈、柳宗元倡导并推行了文学革新运动,由于创作上注重思想内容和文学的社会作用,效仿先秦古文,故称“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既是运动的倡导者,也是运动的实践者,他们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文”(韩柳二人文学成就卓著,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同学们刚刚学过韩愈的那篇“至情之文”━━《祭十二郎文》,今天,我们再读一读柳宗元的风格清新的诗序《愚溪诗序》。

1、作者:(小黑板或其他形式)[补充材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中期著名文学家。因和刘禹锡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仕官柳州,人又称之为柳柳州。其代表作是大家都熟悉的《永州八记》。 2、题解:《愚溪诗序》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文章题为“愚溪”,实际上,所记内容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反映。文章借愚溪风景抒发了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诗序,再看课文结尾,我们知道这是为《八愚诗》写的序言。 问:序是什么?序是著作、诗文集子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古代有文序、宴集序、赠序等,本文属于诗序,是文序的一种。 [补充]: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赠序,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等。 三、检查预习情况(早自习教师已范读了原文):阅读。 1、个读: 正音;提示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断句技巧公开课

文言文专题复习——断句 ——明辨句读,回归根本 断句趣谈 1.从前有一个穷秀才,经常跑到一个绅士家去混饭吃,时间长了,主人十分反感。一个下雨天,穷秀才又去了,主人马上写了一张纸条放在桌上就出门去了。纸条是这样写的:?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待他回来后,见穷秀才还没有走。 绅士本意是什么呢?穷秀才的理解呢?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 留客? 天留我? 不留! 2.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 【夸】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 【贬】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

什么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想要读懂文言文,我们必须学会准确断句。 明考纲 2014年,断句被列入课标卷《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 课标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 知题型 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1.字句必须能讲通。 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 2.内容符合情理及作者的原意。 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 3.顾及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代文化知识。 例(1) 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 例(2) 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金埴《不下带编》卷三)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先易后难,寻找标志。 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读读看,不要急着动笔。

古诗愚溪诗序翻译赏析

古诗愚溪诗序翻译赏析 《愚溪诗序》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全文用一“愚”字钩引贯穿,点次成章。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叙述冉溪改为愚溪的原因。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 灌水1之阳2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3。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4,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5,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6者家7焉。古有愚公谷8,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9,不可以不更10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11,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12也。合流屈曲而南13,为愚沟。遂负土累石14,塞其隘15,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16,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17焉。 夫水,智者乐18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

不可以溉灌。又峻急19多坻石20,大舟不可入也。幽邃21浅狭,蛟龙不屑22,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23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24,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25,睿26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27而违于理,悖28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29万类30,清莹31秀澈32,锵鸣金石3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34,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35自慰,漱涤36万物,牢笼37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38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39,超鸿蒙40,混希夷41,寂寥而莫我知也42。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 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阳:水的北面。 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能:胜任的,能做到的。 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愚,指此事。 尤绝:更好的,指风景极佳美的。 家:居住。 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刘向《说苑·政理》曾记载此谷名称的由来:“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翁,问曰:‘是为何谷?’

《小石潭记》《愚溪诗序》阅读答案对比

《小石潭记》《愚溪诗序》阅读答案对比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怡 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 寥无人,A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事己之而去。 (《小石潭记》节选) [乙]B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日:“冉氏尝居也,故 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 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断断然,不可以不更也, 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诗序》) 【阅读提示】 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 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 含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诗中说:“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小石潭记》和《愚溪诗序》都 是深得骚人之旨的好文章。 【阅读训练】 1.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相同的一项()

A.或曰或异二者之为B.余以愚触罪以其境过清 C.故更之为愚溪乃记之而去 D.名之以其能名之者谁 2.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A: B: 3.甲文先“似与游者相乐”,后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4.乙文中“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A 2.A: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B:灌水的北边有一条小溪。 3.不矛盾。因为作者看到眼前的景物,使自己暂时忘记了自己的不快和愁绪;但是,一经凄清的景物触发,便悲从中来,使自己更加地凄凉。 4.表明自己被贬的不平、无奈之情。 参考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人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

《愚溪诗序》里的“愚”指什么

不以简单而弃之,寻找联系破难点 ——《愚溪诗序》教学案例 八桥中学杨军 [案例描述] 《愚溪诗序》这篇课文的字面意思容易梳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却很难把握;因为学生的生活和作者的生活相去太远,他们不易和作者产生共鸣。如果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学生就很难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第一次教这篇课文的时候,虽然翻遍了相关资料,自以为对这篇课文已经十分熟悉;但是到了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环节,学生的反应竟十分冷淡,无论如何启发,情形丝毫不见好转。 在第二次教这篇课文的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的机会。 当时,我已经按部就班地带领学生讨论完“作者给冉溪改名的三点理由”,正准备探究愚溪的特点来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蓄势。一名学生忽然站起来问:“老师,我们现在明白了‘冉溪’为何要改名为‘愚溪’,但是我不清楚,这里的‘愚’究竟指什么。是只是指‘愚蠢、愚笨’的意思,还是还有什么别的含义?”这个问题一提出,底下叽叽喳喳的声音多了起来,瞧情形,这个问题还蛮有普遍性的。备课的时候,脑子里也曾闪过这个问题,当时就觉得太简单了,而且几乎所有的参考资料上都没有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也是认为它太简单了,没有谈的必要;我也就没把它备到新课的环节中去。现在既然提出来了,就姑且让他们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得异常热烈,几分钟后开始有学生起来发表见解。 生甲:“我认为‘愚’就是‘愚蠢、愚笨’的意思,所以文章里才会有‘咸以愚辱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这样的句子,连作者都认为

用‘愚’称呼冉溪是一种侮辱,可见‘愚’不是什么好词。” 生乙:“我也认为‘愚’有‘愚蠢、愚笨’的意思,但决不应该只有这一层意思,因为柳宗元并不是愚蠢、愚笨的人,否则他就无法名列‘唐宋八大家’。” 接下来的回答都在这两名学生的意见之间徘徊,讨论一时间陷入低谷。而我借这段时间迅速理清了思路,引导道:“文中第一段有句‘余以愚触罪’,如果按字面理解,作者是因为愚蠢、愚笨才犯罪被贬的。这种理解有没有揭示作者被贬的真实原因?” 学生又讨论起来,没多久就有人起来回答。 生丙:“我认为这种理解没有揭示作者被贬的真实原因。我们知道,作者被贬是因为‘永贞革新’失败,那么作者的‘愚’应该是指他参加王叔文集团,直接投身‘永贞革新’这件事。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参加王叔文集团,投身‘永贞革新’就是‘愚’呢?‘永贞革新’毕竟打击了宦官和大官僚的利益,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呀?” 生丁:“我知道了。当时宦官和大官僚的势力十分强大,而作者参加的王叔文集团只是一个由中下层知识分子组成的组织,势单力薄。这样一个势单力薄的组织却要跟势力强大的宦官和大官僚集团斗实在是自不量力,太愚蠢了。” 但生丙立即反驳:“像你这样说,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岂不都是愚蠢的了?” 生丁:“你等我说完呀!我认为这里的‘愚’是作者故意站在明哲保身的庸人立场上说的。作者表面上在说自己愚蠢,实际上是说自己在那个腐化、黑暗的社会中既不满于现实,又不愿同流合污、投机逢迎。我认为文中的‘愚’有两层含义。表层的意思就是‘愚蠢、愚笨’,它是作者的自嘲之语,也是作者遭打击、被埋没后的愤激之语;里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