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姜罗罗副教授简介
姜罗罗副教授简介一、个人基本情况:性别:男职称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最后学历、学位:博士通信地址: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邮政编码:325035E-Mail:jiangluoluo@二、从事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1] 数据挖掘、个性化推荐[2] 计算机仿真与行为分析、博弈论[3] 复杂网络、跨境电子商务三、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曾先后在瑞士弗里堡大学做访问学者和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家公派留学。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主要经历如下:2011年7月~至今温州大学副教授2010年6月~2011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2007年9月~2010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2008年9~ 2008 年11月瑞士弗里堡大学研究学者2009年9~2010年3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四、主要学术研究论文:(1)Bin Zhou,Zhe He, Luo-Luo Jiang,Nian-Xin Wang, Bing-Hong Wang, Bidirectional selection between two classes in complex social networks, Scientific Reports, 4 (2014) 7577. (Nature旗下期刊,SCI影响因子5.078)(2)Xu-Wen Wang, Zhen Wangb, Sen Nie, Luo-Luo Jiang(通讯作者) Bing-Hong Wang, Impact of keeping silence on spatial reciprocity in spatial game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50 (2015) 848–853(3)Attila Szolnoki, Mauro Mobilia, Luo-Luo Jiang, et al., Cyclic dominance in evolutionary games: A review,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11, (2014) 20140735.(英国皇家学会综述期刊,SCI影响因子3.856)(4)Luo-Luo Jiang, M. Perc, Spreading of cooperative behaviour across interdependent groups, Scientific Reports, 3 (2013) 2483. (Nature旗下期刊,SCI影响因子5.078) (5)Luo-Luo Jiang, M. Perc, A. Szolnoki, If Cooperation Is Likely Punish Mildly: Insights from Economic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Snowdrift Game. PLoS ONE,8(2013) e64677. (SCI影响因子3.534)(6)L.-L. Jiang, W.-X. Wang, Y.-C. Lai, and X. Ni, Multi-armed spirals and multi-pairs antispirals in spatial rock–paper–scissors games, Phys. Lett. A 376 (2012) 2292.(7)X.-P. Wang, L.-L. Jiang(通讯作者) and B.-H. Wang,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 cooperation in the dilemma game of prisoners, Chin. Phys. B 21 (2012) 070210.(8)Guo-Ning Tang, Ke-Sheng Xu, and Luo-Luo Jiang, Synchronization in a chaotic neural network with time delay depending on the spatial distance between neurons, Phys. Rev.E 84 (2011) 046207.(9)Luo-Luo Jiang, Tao Zhou, Matjaz Perc, and Bing-Hong Wang, Effects of competition on pattern formation in the rock-paper-scissors game, Phys. Rev. E 84, (2011) 021912.(10)Luo-Luo Jiang, Matjaz Perc, Wen-Xu Wang, Ying-Cheng Lai, and Bing-Hong Wang, Impact of link deletions on public cooperation in scale-free networks, EPL93, (2011) 40001.(11)Luo-Luo Jiang, Liang Huang,Rui Yang and Ying-Cheng Lai,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in disordered graphene nanojunctions through stochastic resonance, Appl. Phys. Lett. 96, (2010) 262114.(12)Luo-Luo Jiang, Wen-Xu Wang, Ying-Cheng Lai, and Bing-Hong Wang, Role of adaptive migration in promoting cooperation in spatial games, Phys. Rev. E 81, (2010) 036108.(13)Luo-Luo Jiang, Wen-Xu Wang, and Bing-Hong Wang, Pattern formation in spatial games, Physics Procedia 3, (2010) 1933.(14)Luo-Luo Jiang, Ming Zhao, Han-Xin Yang, Joseph Wakeling, Bing-Hong Wang, and Tao Zhou, Reduc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payoff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cooperation in prisoner’s dilemma game, Phys. Rev. E 80, (2009) 031144.(15)Luo-Luo Jiang, Tao Zhou, Matjaz Perc, Xin Huang and Bing-Hong Wang , Emergence of target waves in paced populations of cyclically competing species, New J. Phys. 11, (2009) 103001.(16)Luo-Luo Jiang, Da-Yin Hua, Jun-Fang Zhu, Bing-Hong Wang, and Tao Zhou, Opinion dynamics on directed small-world networks, Eur. Phys. J. B 65, (2008) 251.(17)Tao Zhou, Luo-Luo Jiang, Ri-Qi Su and Yi-Cheng Zhang, Effect of initial configuration on network-based recommendation, EPL 81, (2008) 58004.(18)Luo-Luo Jiang, Da-Yin Hua, and Ting Chen, 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s in a model with social influence of inflexible units, J. Phys. A: Math. Theor.40, (2007) 11271.五、曾获奖励:温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
应向东-温州大学数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应向东教师简介一、个人基本情况:性别:男出生年月:1961年6月民族:汉职称职务:教授政治面貌:无党派人士最后学历:硕士最高学位:硕士工作单位:温州大学数电学院通信地址:温州大学茶山南校区数电学院邮政编码:325035电话:E—Mail :yingxd@二、从事研究的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专业领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方向:(1)中学物理(教学)课程与教学研究(2)物理(科学)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三、主要工作经历应向东,男,1961年06月出生,教育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教于瑞安中学,温州中学,现任教于温州大学数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983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89晋升副教授,2005-2006学年在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做访问学者,2008年晋升教授。
主持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项,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科研成果曾获得温州人民政府颁发的温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兼任温州市物理学会秘书长,温州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
四、近年完成的主要教学科研成果目录(一)发表论文1.“中学生科学态度特点的调查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期;2.“高中学生科学态度发展调查报告”《教育观察》2016年第1期;3.“物理教学语言的学科特征及其表达要求”《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4.从“掌握科学”到“理解科学”,《高等教育研究》,2006·35.“科学探究”教学的哲学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6·56.从“范式”理论看大学创新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06·97.论科学探究教学与科学精神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88.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06·59.论物理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910.一次探究性教学的尝试与反思《物理教学探讨》,2005.3(二)主持课题1.“科学探究”教学的哲学基础及教师哲学素养教育研究(SB21),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重点课题;2.近十年我高校理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1996-2005)(06AIJ007011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3.理科探究式学习模式研究及教学资源开发(SC280),浙江省教育科学2004年度研究课题;4.“瑞安龙翔高级中学十二五理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2012-20155. 温州大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物理学科教学论》建设(2014年)(三)出版教材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科学出版社 2013.01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123.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2004.5五、研究生培养情况1.已培养研究生3名;2.目前指导在读研究生2名。
基于FPGA的串口通信设计与实现
置和输人数据计算出响应
的奇偶校验位,它是通过
纯组合逻辑来实现的。
2.6总线选择模块
总线选择模块用于
选择奇偶校验器的输入是
数据发送总线还是数据接
收总线。
2.7计数器模块
计数器模块的功能
是记录串行数据发送或者
接收的数日,在计数到某
数值时通知UART内核模
块。 3 UART程序设计 UART完整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接收过程
关键词:FPGA:UART:RS232
引言 串行接口的应用非常广泛,为实现串口通 信功能一般使用专用串行接口芯片,但是这种 接口芯片存在体积较大、接口复杂以及成本较 高的缺点,使得硬件设计更加复杂,并且结构与 功能相对固定,无法根据设计的需要对其逻辑 控制进行灵活的修改。介绍了一种采用FPGA 实现串口通信的方法。 1串口通信协议 对一个设备的处理器来说,要接收和发送 串行通信的数据,需要一个器件将串行的数据 转换为并行的数据以便于处理器进行处理,这 种器件就是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 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作为接iSl的 一部分,UART提供以下功能: 1.1将由计算机内部传送过来的并行数据 转换为输出的串行数据流; 1.2将计算机外部来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字 节,供计算机内部使用并行数据的器件使用; 1.3在输出的串行数据流中加入奇偶校验 位,并对从外部接收的数据流进行奇偶校验: 1.4在输出数据流中加入启停标记,并从 接收数据流中删除启停标记。 2 UART模块设计 UART主要由UART内核、信号检测器、移 位寄存器、波特率发生器、计数器、总线选择器 和奇偶校验器7个模块组成。(见图1) 2.1 UART内核模块 UART内核模块是整个设计的核心。在数 据接收时,UART内核模块负责控制波特率发 生器和移位寄存器同步的接收并且保存 RS一232接收端口上的串行数据。在数据发送 时,UART内核模块首先产生完整的发送序列, 之后控制移位寄存器将序列加载到移位寄存器 的内部寄存器里,最后再控制波特率发生器驱 动移位寄存器将数据串行输出。 2_2信号检测模块 信号检测器用于对RS一232的输入信号进 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新的数据则立即通知 UART内核。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 RS一232输入输出信号都指经过电平转换后的 逻辑信号,而不是RS一232总线上的电平信号。 2_3移位寄存器模块 移位寄存器的作用是存储输入或者输出 的数据。 2.4波特率发生器模块 由于RS一232传输必定是工作在某种波特 率下,比如9600,为了便于和RS一232总线进行 同步,需要产生符合RS一232传输波特率的时 钟。 2.5奇偶校验器模块 奇偶校验器的功能是根据奇偶校验的设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方法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方法方成杰(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0电信2班)摘要:所谓创造性人格,简而言之,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
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是随意的,而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任何创造性活动的成功与否都受个体个性的极大制约,个体具有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具有创造的个性。
个体的个性和特点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一般有三种方式:压制型、溺爱型和民主型。
关键词:创造性人格,早期教育,教育原则,创造氛围,人格培养。
1 什么是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
所谓创造性人格,简而言之,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种因素有机组合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
同时也是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
2 创造性人格的作用创造性人格对个人的成才,对创造活动的成功和创造成果的产生能起导向作用、内在动力作用、长期坚持最终成功的作用。
2.1导向作用创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1881-1936)的成才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1902年他被选派到日本东京留学,攻读医学。
由于他当时初步树立了主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当他看了一部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后,深受刺激,深感医治人们的精神比医治人们的肉体疾病更重要,因为如果思想不觉悟,体格再健壮也无济于事。
他认为,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的只有文艺。
于是,他弃医改学文学。
后来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
实验二 Word使用:图文混排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二:Word使用:图文混排实验目的:1.掌握Word文档艺术字的应用2.掌握Word文档图片的插入方法3.掌握Word文档图片版式的设置4.掌握Word文档表格的制作5.掌握Word文档绘图工具的使用6.掌握Word文档数学公式的应用实验内容:1.艺术字的应用。
为文章标题“计算机基础知识”设置为艺术字,更改艺术字形状为“山形”,效果如样张所示。
2.首字下沉。
将“1、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正文中“主机”设置为首字下沉,下沉行数为3行,字体为“黑体”。
3.分栏。
将第3自然段的文字设置分栏,栏数为2,中间有分隔线。
4.图片的插入及图片版式的设置。
为文章第4、5段插入相应的图片,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设置图片的版式,效果如样张所示。
5.文本框的使用及其格式的设置。
将文章第6段使用竖排文本框。
文本框边框的格式设置为黑色双实线,填充颜色设置为“灰色-25%”。
再在文字末尾处插入图片,如样张所示。
6.Word文档中表格的制作。
制作“计算机发展历程简表”,表格样式、文字及数据如样张中的表1所示。
表格自动套用格式“流行型”。
7.绘图工具的应用。
使用绘图工具,绘制“计算机工作流程示意图”如样张所示。
8.数学公式的应用,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如样张所示的数学公式。
实验步骤:参考《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P45—P55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机基本知识1、计算机的硬件知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主要由各种电子部件和机电装置组成。
硬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并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输出结果等任务。
主机是安装在一个主机箱内所有部件的统一体,其中包括电源、主机板(包含CPU和内存)、硬盘驱动器(简称硬盘)、软盘驱动器(简称软驱)、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或CD-ROM)、显示卡和其他数据通信、多媒体功能板卡(如网卡、传真卡、声卡、视频卡等)。
王艳伟博士简介
王艳伟博士简介一、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02民族:汉职称职务:讲师政治面貌:党员最后学历、学位:博士工作单位: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B-123邮政编码:325035电话:0577- 86689349E-Mail:wangyw@ 或者yanweiw@二、从事研究的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专业领域:生物物理主要研究方向:⑴单分子检测与操纵⑵高分子凝聚态物理三、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2001年9月~2005年6月上饶师范学院本科2005年9月~2008年6月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9月~2011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2011年9月~至今温州大学讲师四、近年完成的主要教学科研成果目录部分学术论文:1.Ethanol induces condensation of single DNA molecules, 2011,Soft Matter. 7, 4425. , 2.DNA Condensations on Mica Surfaces Induced Collaboratively by Alcohol and Hexammine Cobalt.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1,83, 61-68.3.Controlled teleportation of electron spin state in quantum dot via single phot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ntum Information, 2008, 6:3, 553-560.4.Morphology Characterization and Single Molecule Study of DNA-Do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DTAB) Complex, J. Phys. Chem. B, 2011,115,4568-4575.5.Quantum coherence and electric field control of the photodetached electron on elastic surface,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09, 130, 174706.6.Time-resolved photodetached spectroscopy of H-in electric field near an elastic surface. Journal of 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Related Phenomena, 2009, 173, 40-43.7.A criterion for 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an arbitrary N-particle state via a 2N-particle quantum channel. Chinese Phys. B, 2010, 19, 020307.(2012年2月更新)。
温州大学研究生专业课程表(物电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 节次 1 上午 2 3 4 5 下午 6 7 8 晚上
制表人签字:
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 专业 星期二
量子光学 王明锋 南1A303
听力(双) 张时英 南6B401 口语(单) 外教 南6A406
13级
2013-2014学年第 2 学期 星期四 星期五
日
开课学院盖章:
填表说明;1.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研究生课程表分Sheet单页完整显示; 2.每门课程信息只须包含:课程名、任课教师、上课地点三项; 3.横向页面设置,每页带表头打印。
高等统计物理学 (5人)陈隆、侯善慈、吕兆燕、张建、刘祥 量子信息物理 (3人)陈隆、刘祥、李少莹 高等固体物理学 (4人)陈隆、刘祥、李少莹、尹伟 生物大分子实验 (6人)余勇、吕兆燕、吴骥、曹博智、贾俊丽、郭子龙 方法 量子光学 高分子物理 (3人)陈隆、刘祥、李少莹 (9人)余勇、吕兆燕、吴骥、曹博智、贾俊丽、侯善慈、郭子龙、刘延军、陈隆
高等固体物理学
星期一
光电子技术 材料物理导论 朱海永 钟建平 南1A304 南1A303
星期三
中国传统文化1 王兴文 南3A202 3节123
万里 南1A3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践研究 政治2班
英语阅读 张时英 南6A406
真空微电子学 量子信息物理 董长昆 郑亦庄 南1A202 南1A303
高等物理光学 (4人)邵振华、叶彦林、陈燕、吴骥、曹博智、贾俊丽、郭子龙 复杂系统与网络 (2人)侯善慈、刘延军 激光技术与应 (4人)邵振华、叶彦林、陈亮、尹伟 用 材料物理导论 (3人)李少莹、张建、尹伟 光电子技术 (3人)邵振华、叶彦林、陈亮
真空微电子学 (1人)张建 人类行为动力学 (2人)侯善慈、刘延军 信息光学 (3人)邵振华、叶彦林、陈亮
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设计
・技术在线 - 32 -2017年10月下 第20期(总第422期)10.3969/j.issn.1671-489X.2017.20.032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设计*◆杨卫波 阮秀凯 崔桂华摘 要 针对嵌入式原理与应用的本科教学,设计基于Coretex-M4内核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
实验平台以STM32F407IGT6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采用模块化方法进行硬件设计,并提供丰富的接口;开发四个层次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设计循序渐进,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嵌入式开发人才。
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平台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可以增强嵌入式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STM32;实验平台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0-0032-03Design of Embedded System Experiment Platform based on STM32//YANG Weibo, RUAN Xiukai, CUI GuihuaAbstract An embedd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Coretex-M4 was designed for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embe-dded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The experiment platform with STM 32F407IGT6 microprocessor adopted modular design , and provided lots of interface in the system. Four levels of experiment items were designed, and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s were progressive, which was benefi 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embedded talents with creative thin-k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demonstrat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plat -form can meet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can improve the tea -ching effect of embedded courses.Key words embedded system; STM32; experiment platform1 前言嵌入式原理与应用是电子与信息类学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基于LDAP的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LDAP的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刘斌【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ampus network applications,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are applied in campus network. In order to ensure user data consistency and security between various applications while managing routine maintenance easily,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of support for the unifie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of campus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LDAP protocol,this paper mainly probes into the low coupling converge of multiple application systems and the LDAP authentication server. We have done som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s on the unifie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of campus network system with some cases and papers.At last,we propose some solutions which is combined with real cases.%随着各种校园网应用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运行在校园网上。
为了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用户数据的一致性和用户信息存放的安全性,同时降低管理人员日常维护的难度,校园网需要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第10章 RTX操作系统介绍
项目中;
第4步:新建一个includes.h文件; 第5步:添加相应的头文件路径。
RTX 配置向导
任务运行在特权级模式。 滴答定时器主频 72MHz,这个也是 STM32F103 的主频。 系统时钟节拍周期 1ms。
RTX 的调试信息
除了创建的两个用户任务以外,还有系统创建的空闲任务
总结
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第10章 RTX操作系统介绍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杨卫波
10.1 RTX操作系统介绍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OS是一组管理硬件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服 务的软件。 硬件的抽象:OS的首要任务正是把繁杂的底层硬件的执行细 节隐藏,提供给程序和用户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 资源的管理:如何优化资源的分配,减少有害的竞争,提高 某些资源的共享效率,都是操作系统关心的核心话题。
本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 RTX 操作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
识,从下一章开始正式的进入 RTX 操作系统的学习。
RTX流程图
08:39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13
10.2.4 RTX 的调试方法
System and Viewer: Timer Number:0 表示使用芯片的滴答 定时器,1 表外设定时器。 Tick Timer:时钟节拍周期。 Roud Robin Timeout:时间片调度时任 务分配的时间片大小。 Stack Size:任务栈大小,单位字节。 Stack Overflow Check:设置是否支持栈 溢出检测。 Tack Usage:任务创建情况。 User Timers:软件定时器个数。 ID:任务的 ID 标示。 Name:任务的函数名。 Priority:任务优先级。 State:任务状态。 Delay:任务延迟时间。 Event Value:任务当前的事件标志数值 Event Mask:任务等待的事件标志数值 Stack Load:任务堆栈利用率。
段延敏博士简介
段延敏博士简介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段延敏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年8月职称职务:讲师,硕士生导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学历学位:博士工作单位: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地址: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温大物电学院电子邮箱:ymduan@二、从事研究的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专业领域:光电子学主要研究方向:激光技术与非线性光学三、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2012年9月~至今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2016年5月~至今深大-新加坡国立大学光电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2012年7月~2013年1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9月~2012年7月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2008年3月~2009年3月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激光技术研发2005年9月~2008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和中科院联培,光学工程硕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第二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Scientific Reports 等SCI/E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SCI二区以上10余篇),申请专利16件。
应邀成为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Applied Optics,Optics Communications,Chinese Optics Letters,量子光学等国内外权威光学期刊审稿人。
四、近年主持的科研项目及参与的教学项目主持的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5147),基于自级联光参量振荡技术的2.7微米波段激光特性及器件研究,研究年限:2016.01-2018.122.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5C35017),中红外连续可调谐光参量振荡激光技术及器件集成,研究年限:2016.01-2017.12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LQ13F050004),高阶自拉曼特性及其混频可见波段激光器研究,研究年限:2013.01-2015.12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6M602508),内腔式级联KTA-OPO技术及2.5-2.7μm波段激光研究,研究年限:2016.05-2018.045.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8DP173016),中红外3~5µm宽波段连续可调谐激光研究,研究年限:2013.01-2015.12参与的教学项目1.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重点项目(“光机电”跨学科物理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排名第2)2.温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名师讲坛”课程体系的建设,排名第2)3.参编大学物理教材(模块化大学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五、近年完成的主要教学科研成果目录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pact self-cascaded KTA-OPO for2.6μm laser generation,Optics Express24,26529-26535(2016)2.Selection ofπ-andσ-polarization laser emission in Nd:Lu0.5Y0.5VO4mixedcrystal,Materials Letters183,23–25(2016)3.RbTiOPO4cascaded Raman operation with multiple Raman frequency shiftsderived by Q-switched Nd:YAlO3laser,Scientific Reports6,33852(2016)parison of1.15µm Nd:YAG\KTA Raman lasers with234and671cm−1shifts,Optics Express24,5565-5571(2016)5.Dual-RbTiOPO4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 producing orthogonally polarized1.6μm laser,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7,359-362(2015)6.Diode-Pumped c-Cut Nd:Lu0.99La0.01VO4Self-Stimulated Raman Laser at1181nm,Chinese Physics Letters32,034206(2015)7.Efficient RTP-based OPO intra-cavity pumped by an acousto-optic Q-switchedNd:YVO4laser,Optics Letters39(5),1314-1317(2014)pact,CW mid-infrared intra-cavity Nd:Lu0.5Y0.5VO4\KTA-OPO at3.5 m,Laser Physics Letters10,055803(2013)parison of the1319and1338nm Dual-Wavelength Emission of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Ceramic and Crystal Lasers, Applied Physics Express6,012701(2013)10.Continuous-wave,widely tunable,intra-cavity singly resonant magnesium-dopedperiodicaly poled lithium niobate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Laser Physics 23,055006(2013)11.High-power eye-safe KTA-OPO driven by YVO4/Nd:YVO4composite laser,Optics Communications285,3507-3509(2012)12.LD end-pumped c-Cut Nd:YVO4/KTP self-Raman laser at560nm,Laser Physics21,1859-1862(2011)13.Potential sodium D2resonance radiation generated by intra-cavity SHG of a c-cutNd:YVO4self-Raman laser,Optics Express19,6333-6338(2011)14.Continuous-wave560nm light generated by intracavity SrWO4Raman and KTPsum frequency mixing,Optics Communications283,5135–5138(2010)15.Efficient559.6nm light produced by sum-frequency generation ofdiode-end-pumped Nd:YAG/SrWO4Raman laser,Laser Physics Letters 7,491-494(2010)16.LD-end-pumped Nd:YAP laser operating at1341.4nm and doubling of itsfrequency,Journal of Russian Laser Research29,268-273(2008)授权及实审发明专利1.一种内腔式模式失配补偿的光参量振荡器,专利号ZL200910112275.32.一种腔外精密可控的腔内喷气靶装置,专利号ZL201410147886.23.一种红、黄、绿三色激光设备,实审4.一种高精度强激光功率密度仪及检测方法,实审5.一种双波长可选的激光光源及实现方法,实审6.中红外波段自级联光学参量振荡激光器,实审7.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及实现方法,实审8.一种可见波段多功能激光医疗机,实审9.一种双波长可选的激光光源及实现方法,实审荣誉及科研获奖1.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16)2.获物华基金会“物华特别奖”(2015)3.获温州大学“工会活动积极分子”(2015)4.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14)5.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全固态自拉曼变频及589nm钠信标光源研究,2012,排名第2)指导学生情况1.担任13物本班主任:获优良学风班、优秀科创班集体等荣誉2.指导本科生科研立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课题立项2项、校级课题多项3.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4篇4.指导在读硕士生:凝聚态物理专业1名(2016年更新)。
赵汉理 副教授、博士简介 - 温州大学 -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赵汉理副教授、博士简介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赵汉理性别:男近期半身正面两寸照片出生年月:1982年09月民族:汉职称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政治面貌:民革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博士工作单位: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通信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南校区5号楼邮政编码:325035E-Mail: hanlizhao(AT)二、从事研究的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专业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方向:⑴图形图像处理技术⑵GPU高性能并行计算三、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赵汉理,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大学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s Institute)固定研究人员。
2004年7月获四川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随后被保送进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12月获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温州大学任教,2011年9月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7年12月~2008年3月和2008年11月~2009年5月期间两度赴香港中文大学担任研究助理工作,曾赴土耳其、荷兰、加拿大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2009年10月获国内计算机图形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奖项“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三等奖。
2010年11月入选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
现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等共5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20余篇。
担任SCI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 Part A和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及多个国际会议的论文评审专家。
学习与工作经历:2011年09月—现在温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12月—2011年09月温州大学讲师2008年11月—2009年05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2007年12月—2008年03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2004年09月—2009年12月浙江大学硕博连读(跨校保送)2000年09月—2004年07月四川大学大学本科四、近年主持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⑴2012年01月-2014年12月,图像与视频的纹理风格迁移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⑵2011年01月-2012年12月,交互式纹理风格迁移技术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⑶2011年01月-2012年12月,实时视频风格迁移,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⑷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视频风格的迁移技术,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已结题⑸2011年01月-2012年12月,面向动漫的风格化软件,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已结题五、近年完成的主要教学科研成果目录1、部分学术论文:⑴ 局部线性模型优化的灰度图像彩色化.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Special Issue ofChinagraph ’12), 2012: Accepted. 一级⑵ Real-Time Image Marbleization.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12, DOI:10.1007/s11042-012-0989-0. SCI⑶ Real-Time Directional Stylization of Images and Videos. Multimedia Tools andApplications, 2011, DOI: 10.1007/s11042-011-0890-2. SCI⑷ Mathematical Marbling.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2012, 32(6):26-35. SCI⑸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Sketch-Based Convolution Surface Modeling on the GPU.The Visual Computer, 2012, 28: 1115-1125. SCI⑹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for Weighted-Least-Squares-Based Edge-PreservingDecompos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Transactions on Edutainment VI, 2011, LNCS 6758: 256-263. EI⑺ Parallel and Efficient Boolean on Polygonal Solids. The Visual Computer (SpecialIssue of CGI ’11, Acceptance Rate 35/220), 2011, 27(6-8): 507-517. SCI⑻ A Unified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Textures using Energy Optimization. PatternRecognition, 2010, 43(2): 457-469. SCI⑼ Real-Time Saliency-Aware Video Abstraction. The Visual Computer, 2009, 25(11):973-984. SCI⑽ Fireworks Controller. Computer Animation and Virtual Worlds (Special Issue of CASA ’09, Acceptane Rate 35/112), 2009, 20(2-3): 185-194. SCI⑾ AtelierM++: A Fast and Accurate Marbling System.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09, 44(2): 187-203. SCI⑿ Smooth Line Drawing on Graphics Hardware. 计算机学报 (Special Issue of Chinagraph ’08), 2009, 32(8): 1582-1588. EI⒀ Fast and Reliable Mouse Picking using Graphics Hardw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omputer Games Technology (Special Issue of Cybergames ’08), 2009: Article ID 730894. EI⒁ Fast Approximation of Trilateral Filter for Tone Mapping Using a Signal Processing Approach. Signal Processing, 2009, 89(5): 901-907. SCI⒂ Real-Time Feature-Aware Video Abstraction. The Visual Computer (Special Issue of CGI ’08, Acceptance Rate 39/220), 2008, 24(7-9): 727-734. SCI⒃ Motion Texture Using Symmetric Property and Graphcut Algorithm.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2006, 7(7): 1107-1114. EI2、部分著作版权:⑴基于视觉注意力的实时的视频和图像抽象化方法。
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1.1(11物本)
A
L3
二. 例题与练习
Y 例题2.
已知:
圆电流的磁场 R、I 求轴线上P点的
B
I
建立坐标系OXY
Idl
r0
任取电流元 Idl
O
R
dB dB
p•dB x X
B的大小:
方向:Idl
dB
r0
0 Idl 4 r 2
各电流元的
dB
的方向都不相同。
分析对称性、写出分量式
B
dB 0
Bx
dB x
毕奥-萨 伐尔定律
I dB
Idl
.P
r
磁感的大小:
dB 0 4
Idl sin
r2
磁感的方向: 由I d l 转向 r 的右手螺旋方向。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一. 磁感应强度
几点讨论: 1. 关于dB 的大小
p2
dBp
rp
dB
0 4
Idl sin
r2
α Idl
1) dB 与 Idl 成正比,与距离r
L
Ra
在LAL平面内, 求R、S两点处
a
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1)R点:
La
A
LA的两端相对于R点所对应的
1 0
2
3
4
Sa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二. 例题与练习
所以LA在R点的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为
B1
0I 4a
cos
0
cos
3
4
L
Ra a
0I 4a
1
2 2
方向:
L
a
A
AL 两端相对于R点所对应的
电子系统设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子系统设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作者:吴平杨卫波徐孟李晗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4期摘要:针对电子系统设计相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教学改革,更新了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所创新,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能够符合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
通过二年的教学实践,毕业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有明显提高,提升了就业水平,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工程应用能力;电子系统设计;教学改革作者简介:吴平(1970-),男,辽宁铁岭人,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卫波(1977-),男,湖北天门人,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大学2012年系列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2jg04A)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69-02高等教育提出朝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方向发展,培养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
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宽厚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较强的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实践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智能仪器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系统设计主要是指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完整应用系统的设计,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系统设计技术和方法,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开设了“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电子设计综合实践”等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电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的能力,并通过综合性设计实验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调试手段得到提高。
[1,2]一、改革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课程之间相对孤立,各门课的知识未能进行有机结合和相互贯通。
温州大学2016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录取名单
温州大学2016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录取名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夏克刚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章学树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唐旗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余懿衡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吴俊辉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曹潇文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马丽雅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吴文英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邱伟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张博纳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装备信息化王银仲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李董东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林坚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刘俊如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樊俊凯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罗杰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高冬冬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晏颖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郑城仁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与理胡兰兰非定向学硕工程学院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黄兴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赵杭芳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杜玉改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孙立望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施双飞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周学胜非定向学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余文彬非定向学硕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既然青春留不住
“既然青春留不住”2012届毕业晚会策划书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体艺术中心二〇一六年三月十日目录前言 (3)一、活动简介 (4)(一)活动主题 (4)(二)活动目的 (4)(三)活动时间 (4)(四)活动形式 (4)(五)活动地点 (4)(六)主办单位 (4)二、活动流程 (4)(一)前期: (4)(二)中期: (5)(三)后期: (6)三、人员安排: (7)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暮然回首,已匆匆四年。
四年的学习,四年的积累,四年的青春,今天在此汇聚一席,汇聚成了这一次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晚会——“既然青春留不住”。
四年来,从稚嫩到成熟,从铅笔头到各种高端设计软件,我们一步一步慢慢成长,回望来时路,感恩同行人,感恩师长们的关心和教诲,感恩一路携手的同学们,感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们。
我们希望把这次毕业作品展,献给母校,献给老师,但是我们又羞于将自己的拙作献给任何人。
每一次成果背后都藏着一颗敏感的技术领域的心灵,每一颗心灵都在借着这些成果表达他们自己,也许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超越常规局限,让我们尽情地挥洒梦想。
在这里,我们用创新的技术语言,创造出了源于我们生活的心灵体验,阐释了我们对美好的感知和体会。
此刻,我们感动、自信、真诚、感恩。
我们想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的喜悦和幸福。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光荫荏苒,岁月如流。
毕业——这两个字蕴涵了太多的喜悦和惆怅,也许更多的是离别时的忧伤吧。
但是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美好的大学生活是真的结束了,未来的日子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更加充满热情,用一颗善意的心,去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去把自己的理想付出实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一、活动简介(一)活动主题:“既然青春留不住”。
(二)活动目的:晚会主要对象是毕业生,借此次晚会表达对毕业生的美好祝愿,也让毕业生再次感受学院大家庭的温暖以及大学青春校园生活,为其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量子力学中厄米算符本征矢完备性的限制和界定
84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科技创新导报
2014 NO.34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 程 技 术
振动 滚杆 提 浆, 使 表面出现浮浆, 安 排专人 进行收面压光, 严禁用洒水代替浮浆。 4.6 及时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收面压光后, 待强度 达 到一定后及 时覆 盖 土工布, 洒水养护, 使 混 凝 土 表面 保 持 湿 润 状 态, 不 断 补充 蒸 发 的 水分, 这 样 既 可 以 防止 混 凝 土 的 干 缩 裂 缝, 又可以加 速混 凝土的水化, 提高混 凝土 的抗拉强度。
表 面 水分 蒸 发 过 快, 使 混 凝 土体 积 急 剧 收 缩产生裂缝。 (2)砼 浇 筑 间 隔 过长, 箱梁腹板 和顶 板 混 凝 土 浇 筑 间隔 时 间 长, 箱 梁 腹板 浇 筑 完成后, 部分箱梁顶板浇筑未能及时跟上, 造成顶板和腹板连接部分变形不同步, 而易 产生裂缝。 (3)砼 浇 筑 时 间 长, 由于 混 凝 土 拌 合 设 备 出 现 故 障 ,一 部 分 箱 梁 在 浇 筑 过 程 中, 混 凝 土浇 筑 迫不得已中断, 最 长中断达 2 .0 h, 个别箱梁 总浇 筑 时间接 近10 h, 而 设计文件要求箱梁浇筑时间为6 h以内。 (4) 箱梁顶板压光收面时, 由于表面浮 浆不足, 部分工人违规向箱梁表面洒水压光 收面, 改变了梁体原有混凝土的配合比。 3.2 提梁预留孔附近裂缝 在提梁预留孔附近发现有少量裂缝, 分 布不规 则, 原因有: 由于施 工人员在 箱梁 顶 板 上 开设 的 提梁 预留孔被 割断的钢 筋不能 有效的产生约束作用, 形成这一断面抗拉能 力下 降 导 致 预留 孔 附 近 产生 裂 缝, 而钢筋 就 是 在 混 凝 土收 缩 过 程中产生 拉 应 力, 有 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3 梁体两端底板裂缝 梁 体 两 端 底 板 裂 缝 分布比 较 密 集, 裂 缝宽度在0.15~0.5 m m 之间, 原因分析如 下。 一 是 底 板 无 法 洒 水 养 护, 温度较大产 生裂 缝; 二是由材 料质量引起的, 混 凝 土的 水 灰比、 塌 落度、 外加 剂、 以 及砂石 料 的 含 泥 量 超 标 均 会 影 响 混 凝 土 的强度, 引起 裂 缝。 三 是 振 捣工艺引起 的, 在浇 筑 过程中, 混凝土的振捣不及时, 不到位或过分振捣, 造成离析, 造成 表面 砂 浆层, 它比下层 混 凝 土有 较 大的干缩 性能, 待水分 蒸发后, 形成
基于Android的物业收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2年第12期福建电脑基于Android的物业收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蔡园园,夏海江,赵晓伦,刘家旺(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近年来随着Android系统广泛的被用于手机当中,为了方便物业管理人员上门办理物业收费相关业务,在Eclipse平台上,采用Java语言,设计实现基于Android物业管理软件。
描述该软件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了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应用程序设计以及实现过程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Android;物业管理;手机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便携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随着Google及其开放手机联盟其他成员的大力推进,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与日俱增,2011年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Symbian,跃居全球第一。
因此,基于Android平台的软件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情景[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逐渐增多,住宅物业管理日益为人们所关注[4]。
然而信息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通过纸笔记录的时代早已远去,更多的是通过PC机来代替纸笔,因此今年来也出现了很多在PC机上进行物业管理的软件。
这些软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物业管理工作流程的繁杂性、多样化、管理复杂、收缴费用与设备维护繁琐,但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的功能越来越接近PC机,同时手机还有便于携带这个特色[2]。
如果我们能将物业管理软件安装在手机上,物业管理人员就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查看物业信息,同时及时催促住户缴纳物业费用。
因此,研究基于Android系统的物业管理软件必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
1、Android系统1.1Android系统架构Android是Google公司于2007年正式推出的一款新的手机系统平台。
Android系统跟其他操作系统一样,采用分层架构[5]。
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成像DNA分子
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成像DNA分子冉诗勇;王艳伟;杨光参【摘要】采用Mg2+处理DNA、APTES或戊二醛修饰云母表面、DNA拉直方法制备了λ-DNA及DNA-组蛋白复合物样品.室温下原子力显微镜以轻敲模式在空气中扫描样品成像.实验结果表明:AFM扫描成像的效果与样品的制备方法有关,同时也受操作因素影响.【期刊名称】《物理实验》【年(卷),期】2011(031)011【总页数】5页(P1-4,12)【关键词】AFM;DNA;成像【作者】冉诗勇;王艳伟;杨光参【作者单位】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6-331 引言1982年,IBM瑞士苏黎士实验室的宾尼(Gerd Binning)和罗雷尔(Heinrich Rohrer)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STM使人类能在原子或分子的尺度上观察甚至操纵原子,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STM要求扫描样品是导电材料,应用上受到了限制.为了拓宽应用范围,1986年宾尼在STM的基础上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FM)[2].AFM对样品无特别要求,一经发明就在各领域研究特别是在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扫描成像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一般引入STM扫描实验[3-5],所用样品一般是成品,学生亲自动手制备样品可行性较小.与之相比,AFM样品制备的简便性使样品制备这一流程引入实验教学环节成为可能.已往的科学研究中已积累了不少的生物大分子 AFM 成像技术[6-11].我们在近年来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将生物物理研究实验技术如单分子实验技术[12]、AFM等融入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和本科生毕业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先介绍AFM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AFM用于DNA分子扫描成像的实验,着重于样品制备技术和实验步骤.该实验既能让学生掌握AFM的原理,又能让他们学习一些基本的AFM扫描用生物样品制备方法.2 实验原理2.1 装置原理AFM利用微悬臂上的探针尖端充当力传感器.图1(a)为常用探针的光学显微镜成像,(b)为侧面图.针尖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会使悬臂偏转.因此当激光照射在微悬臂的末端时,其反射光的位置也会因为悬臂偏转而改变,造成偏移量的产生.系统利用四象限探测器将偏移量记录下并转换成电信号.以供控制器作信号处理(图2).AFM检测到悬臂的偏转后,可以工作在恒高或恒力模式下得到形貌图像数据.在恒高模式下,扫描器的高度是固定的,根据悬臂的形变信号转换成形貌图像,该模式一般用于原子级别平整度样品成像.在恒力模式下,悬臂偏转信号输入到反馈电路,反馈系统根据信号相应地改变由压电陶瓷管制备的扫描器的Z轴驱动电压,使之上下运动,以维持针尖和样品原子的相互作用力恒定.在此过程中,Z轴驱动电压信号被转换成形貌图像数据,该模式一般优先使用.图1 不同模式探针的光学显微镜成像以及探针的侧面图图2 原子力显微镜基本结构示意图2.2 操作模式原子力显微镜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以范德华力为主,其作用势能一般用Lennard-Jones势能函数表示:,式中r是两原子的核间距,σ是势能为0时原子核间距,ε是势阱深度,是势能曲线上最低点势能的绝对值.当悬臂尖端的原子与样品靠近,开始时吸引力起主导作用,随着距离的减小,二者之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将趋于平衡,当两原子进一步靠近时,范德华力以斥力为主(图3).根据使用的力的性质,可以使仪器具有不同的操作模式.接触模式利用的是针尖与样品之间的排斥性质范德华力,用于研究柔软的生物样品时由于接触可能使之受到破坏并污染探针产生假象,因此并不是用于生物样品扫描的理想模式.非接触模式利用的是针尖与样品之间的吸引性质范德华力,由于针尖与样品的间距较大,样品的扫描分辨率较低.轻敲模式是介于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之间的一种扫描模式.该模式下针尖与样品之间周期性地间歇接触,好比针尖不断地敲击样品.与非接触模式的工作原理类似,是使悬臂振动,其振幅比非接触模式更大,因而能间歇地与样品接触.与非接触模式相比,其分辨率更高;与接触模式相比,其克服了因针尖划过样品而受到的摩擦力、黏附力、静电力等的影响,并有效地避免了样品损坏,对于研究比较软的样品如生物大分子而言十分有利.图3 Lennard-Jones势能函数示意图3 仪器装置所用原子力显微镜型号为SPM-9600(岛津公司),轻敲模式探针购买自Nanoworld,悬臂弹性系数42 N/m,共振频率320 k Hz.样品在室温下以轻敲模式在空气中成像.所有图像采集的扫描频率为2~3 Hz,尺寸为512像素×512像素.所有图片都经过平滑去噪处理以提高对比度.4 样品制备云母本身是层状结构,表面具有原子级别的平整度,用透明胶布可以方便地解理得到干净平整的表面.因此,本实验将云母切割成合适大小,用双面胶粘在直径约1 cm,厚约1 mm的圆形铁片上,利用其作为衬底制备样品.实验所用水均为去离子水.λ-DNA (48,502个碱基对)购于NEB公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rtiethoxysilane,APTES)、戊二醛和组蛋白均购于Sigma 公司.在实验时,采用TE(10 mmol/L Tris-HCl+1 mmol/L EDTA,pH8.0)缓冲液来稀释λ-DNA.图4所示是基本的样品处理流程图,在该流程基础上可以增加或稍作改变一些操作步骤以适应样品制备需求.由于云母表面带负电,而DNA分子也带负电,单纯地将DNA样品沉积到云母表面会由于静电斥力而不能稳定地沉积在云母表面.因而,一般对云母表面进行了修饰或在DNA溶液中加入带正电的离子.沉积在云母表面的DNA构象一般是溶液中的线团状态在二维表面上的投影,仍然是二维蜷曲的.为方便观察或者统计分析,可以在必要时将DNA拉直成像.下面具体介绍这些样品制备方法.图4 样品制备基本流程示意图1)Mg2+处理DNA方法.首先将TE溶液加入MgCl2使其最终浓度为3.5 mmol/L,然后用该TE+3.5 mmol/L MgCl2缓冲溶液稀释原始DNA溶液至1 ng/μL.然后解理云母片得到新的1层云母面,用移液器取约10μL稀释DNA 溶液滴在表面,沉积3 min,然后用约200μL纯水冲洗,氮气吹干放入干燥器1 h以上待扫描.2)APTES处理云母表面方法.首先取1%(V/V)的APTES水溶液约30μL滴在新解理的云母表面,放置约15 min,用超纯水冲洗约5 min,氮气吹干,然后放置在120℃烘箱中加热30 min(该步骤的目的是钝化表面),冷却后放于干燥器中待用.然后如图4所示将1 ng/μL的DNA溶液10μL滴在云母表面,沉积3 min,接着用纯水冲洗并氮气吹干放入干燥器.3)戊二醛修饰云母表面方法.首先将50μL 0.01% (V/V)戊二醛用移液器滴在APTES处理过的云母上,静置5 min,然后用纯水冲洗5 min,氮气吹干.接下来在该修饰云母上沉积DNA的步骤与图4所示基本流程相同.4)DNA拉直方法.首先将约10μL稀释DNA溶液或DNA-组蛋白复合物溶液滴在APTES处理过的云母片上(由于APTES的疏水作用,小液滴呈现小珠状),样品沉积在云母表面约5 min,用镊子夹着云母片与桌面成45°,氮气从液滴上方与云母成较小角度吹液滴,使其慢慢脱离云母表面.然后用移液器滴约20μL纯水在云母上,用移液器枪嘴稍微接触液滴的边缘,按照第一步中液滴移动的方向慢慢吸走样品,如此重复20次左右,氮气吹干,干燥.5 实验结果与分析图5(a)为利用Mg2+处理方法扫描得到的λ-DNA形貌,可以看到DNA处于自然蜷曲线团状态,分布均匀,图像清晰,效果较好.APTES是一种硅烷化试剂,修饰在云母表面后其末端氨基能够固定DNA片段,因此与Mg2+处理方法相比具有不易受操作因素而影响沉积DNA构象的优点.图5(b)是在APTES处理的云母基底上利用拉直技术成像的DNA-组蛋白复合物形貌,可以看到DNA的拉直效果很好,并且DNA与组蛋白结合之后成串珠状形貌,与染色质结构类似.由于组蛋白带正电,如果组蛋白浓度过高,其正电荷会完全中和所结合的DNA所带负电荷,甚至复合物本身带上正电,从而与APTES处理的带正电云母基底相排斥,造成复合物不能稳定地沉积,导致扫描成像不能观察到复合物.因此,利用戊二醛处理云母表面方法沉积带正电的生物大分子复合物.图5(c)即为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高组蛋白浓度下的DNA-组蛋白复合物(组蛋白浓度为60 nmol/L,DNA浓度为1.5 ng/μL)形貌,可以看到复合物仍然能结合在云母上良好成像.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戊二醛的蛋白质偶联作用结合上组蛋白分子并将之固定在衬底上,即使经过冲洗和氮气干燥步骤也能得到稳定的沉积物.扫描成像的效果还受操作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Mg2+处理方法中如果Mg2+浓度过高或者冲洗不充分,过多的Mg2+会通过离子桥连作用造成DNA分子之间的交联,扫描时得到不理想的网状结构.图5(d)是 Mg2+浓度为5 mmol/L时由于冲洗不充分,有过多的Mg2+参与DNA分子之间的交联而造成的网状结构.而如果冲洗步骤中移液器吸取溶液速度过快造成负压过高,可能会将已沉积上的大分子吸入或者改变其沉积形貌,很难观察到沉积的大分子或者非正常的形貌.此外,氮气干燥时如果氮气流速过高,可能造成同样的后果.因此,为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需要控制吸取速度和氮气流速使之适中.一般在云母片边缘以低于3μL/s的速度吸取溶液,干燥时氮气流速控制在刚好能吹走表面液滴的速度.图5 λ-DNA及DNA-组蛋白复合物图像6 结束语本文介绍了利用AFM成像DNA大分子以及DNA-组蛋白质复合物的实验方法.该方法不仅可用于科学研究,还可引入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该实验的开设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对生物学中重要的大分子如DNA分子进行直接观察,拓宽学生们对生物学与物理学结合领域的认识.【相关文献】[1] Binnig G,Rohrer H,Gerber C,et al.Surface studies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J].Physical Review Letters,1982,49(1):57-61.[2] Binnig G,Quate C,Gerber C.Atomic force microscope[J].Physical ReviewLetters,1986,56(9):930-933.[3]蔡德斌,刘方新,谢宁,等.STM教学实验样品的拓展[J].物理实验,2007,27(6):11-13.[4]马进,俞熹.石墨原子STM图像的形变分析[J].物理实验,2008,28(5):1-4.[5]牛建龙,吴雪,李枫,等.STM 钨针尖的制备[J].物理实验,2010,30(4):1-3.[6]蔡明辉,赵葵,展永,等.AFM的DNA样品制备技术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6,25(1):76-79.[7] Li J,Bai C,Wang C,et al.A convenient method of aligning large DNA molecules on bare mica surfaces for atomic force microscopy[J].Nucleic Acids Research,1998,26(20):4785-4786.[8] Wang H D,Bash R,Yodh J G.Glutaraldehyde modified mica:A new surface for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of chromatin [J].Biophysical Journal,2002,83(6):3619-3625.[9]吴世英,张益,雷晓玲,等.用液流操纵单个DNA分子形成纳米悬链线图形[J].物理学报,2002,51(8):1887-1891.[10]祭美菊,侯鹏,沈家尧,等.DNA共价结合在化学修饰云母片上的AFM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9):1621-1623.[11]焦卓锋,马秋梅,王艳伟,等.一种单分子操纵DNA-组蛋白复合物的新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38(1):38-40.[12]冉诗勇,王艳伟,杨光参.DNA分子力学性质的测量[J].物理实验,2011,31(7):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技术报告大赛
论文格式模版
XXXXXXXXXXX
XXXX
(温州大学*****学院,XX班)
(空一行)
摘要:互联网信息检索研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这类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从解决……的基本问题入手,讨论了……。在解决了……问题后,需要进一步解决……。以…为基本框架设计了…..系统,……,提供了……服务。实际运行表明,……。
(1)
(2)
……
的高速发展由“……”的概念不断演变而来的。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在概念……。……开发利用,更是一个促进信息获取、传递、交流的知识网络[2]。…
传统的并行机处理系统可以是同构的,也可以是异构的,如图2。
……
参考文献:
[1]刘云生.现代数据库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38~46
[2]阳小华,刘振宇,谭敏生等.元搜索引擎系统合成算法的约束条件[J].软件学报,2002,13(7):1264~1270
[3]Rogic S, Mackworth A K, Ouellette F B. Evaluation of gene-finding programs on mammalian sequences[C]. Genome Res., 2001, 11(5): 817~832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系统
(空一行)
Title
Nam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enZhou University,02(1))
(空一行)
Abstract:
Keywords:
(空一行)
1XXXX
1.1XXXX
……
……
1.什么
2.理由
[5]孙良.一种分布式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2.43~47
[6] URL:/1id-abstracts.html
[7]
[8]
[9]
[4]Krogh A. Two method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an HMM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gene-finding[C].In: Gaasterland T, Karp P, Karplus K, et al., eds.Proc. Int. Conf. Intell. Syst. Mol. Biol., Menlo Park, CA: AAAI Press, 1997, 5:17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