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教学法复习资料
教学法复习资料
![教学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e6c6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b.png)
教学法复习资料教学法复习资料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评价和反馈等方面。
教学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复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法,以便能够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一、概述教学法是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和运用。
常见的教学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问题导向法等。
每种教学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法。
二、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法,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式。
在讲授法中,教师通常会通过讲解、演示、展示等方式来向学生传达知识。
这种教学法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的内容,例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然而,纯粹的讲授法容易导致学生的 passivity,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因此,在使用讲授法时,教师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例如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互动。
三、讨论法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讨论法中,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最后总结归纳。
这种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然而,讨论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讨论过程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讨论中表现得较为 passivity,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因此,在使用讨论法时,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灵活调整讨论的方式和组织形式。
四、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实验法中,教师通常会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然而,实验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实验设备和材料可能不够充足,限制了实验活动的开展。
教育教学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方法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454a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f.png)
教育教学方法知识点整理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整理教育教学方法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2. 教学方法分类
2.1 传统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引导法
- 问答法
- 演示法
2.2 探究教学方法
- 问题解决法
- 案例分析法
- 课堂探究法
- 项目研究法
2.3 合作研究方法
- 小组合作研究法
- 合作探究研究法
- 合作解决问题研究法
3. 教学方法选择原则
-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和质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 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研究效果4. 教学方法应用技巧
- 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 创建积极的研究氛围
-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 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
5. 教学方法的评估
- 学生研究表现评估
- 教学方法效果评估
- 学生参与度评估
- 学生反馈评估
6. 结论
本文整理了教育教学方法的知识点,包括教学方法的分类、选择原则、应用技巧和评估方法等。
希望这些内容能对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帮助,并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本文仅为知识点整理,具体的教学方法选择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教学法 复习资料
![教学法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77c579a417866fb84a8e62.png)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复习资料一. 简要说说口语教学的方式方法。
1.采用观察事物后进行口语交际,需注意一下几点:1)要在指导观察上下功夫。
2)要设计好引导的思路,使学生交谈的内容逐步深入。
3)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2.采用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注意想象合理。
2)要注意说话得体。
3.采用听故事后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以下两点: 1)选好故事,讲好故事。
2)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4.采用结合实验、制作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选取的实验和制作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
2)说话的要求要恰当。
3)要处理好做和说的关系。
5.在讨论、辩论中进行口语交际进行讨论、辩论要注意以下几点:1)专门组织的讨论、辩论,教师可以事先布置题目,使学生提前准备。
2)教师提供的讨论、辩论的话题,应当是学生们熟悉和关心的,有讨论和辩论的意义和价值。
3)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要求过高。
二.简要说说新课程语文教师的素养。
1.人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主要包括:1)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
2)宽厚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2.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能力。
3.教育素养:语文教师的教育素养应包括教育理论素养、语文教育能力素养及语文教学研究素养等方面。
4.教学能力素养: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
2)选择和运用语文教学模式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4)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的能力。
5)教学监控能力。
5.创新素养:在课程建设上强调大语文教育观,即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教育观的指导下,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得根本变革,构建开放创新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教师的创新素养最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其核心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
6.信息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快速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否则,他将落后于时代,在纷纭复杂的信息面前手足无措。
教学法复习提纲
![教学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4d1913055270722192ef7f9.png)
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一)新课程与教师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二)新课程与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三)新课程下的课程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
如艺术,综合实践等。
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
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
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英语教学法复习提纲
![英语教学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2b0b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c.png)
英语教学法复习提纲
一、背景概述
1.英语教学研究的历史背景
2.英语教学法的定义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和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设定
2.教材的选择和分析
3.教学资源的利用与教材的补充
三、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1.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2.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比较
3.教学法的分类及其特点
四、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1.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2.课程设计的步骤和要点
3.教学设计的实例分析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
1.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2.意义互动教学方法的实施
3.教学技巧的训练与应用
六、评估与反馈
1.评估的概念和种类
2.教学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
3.反馈的意义和方法
七、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挑战
3.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
八、教学评价和自我提升
1.教学评价的概念和目的
2.教师自我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3.教学反思和改进的实践
九、教学实践总结和启示
1.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2.教学实践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启示
3.未来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以上是针对英语教学法复习的提纲,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整理。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英语教学法,建议在复习时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教学法复习提纲
![教学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bfc2d725acfa1c7aa00ccc5.png)
音乐教学法第一章1.什么是学校音乐教育?答:音乐教育,一方面是以音乐作为主要的媒介,实施对人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等的全面教育;另一方面又是以教育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实现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中的一类,属于狭义的音乐教育范畴。
学校音乐教育是按国家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教育活动,它分为专业学校音乐教育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两类。
专业学校音乐教育一般是指专业艺术院校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如音乐表演者、音乐创作者、音乐教师)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一般是指幼儿园、中小学、普通大中专院校以培养人的一般音乐素养、传承音乐文化为目标的音乐教育。
2.什么是音乐审美教育?答|:“音乐审美教育指以音乐艺术未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
音乐审美教育距有美育的功能,这是由音乐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音乐的节奏、音色、调式、曲式、力度等能够表达人类的情感,同时,音乐的这些要素通过构成音乐形象使人们在情感上引起激动,思想上获得共鸣,不知不觉受到美育的潜移默化。
”第二章1.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宫廷音乐结构——大司乐。
2.“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具有表演创作、教育、体察民情、保存史料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官府附属机构,也是西汉时期最重要的教育研究机构。
3.唐婵音乐教育的重点还在官府,主要音乐机构有大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等。
4.庄子(约公元前386—公元前369)著有《庄子》一书,主张“清静无为”。
他没有绝对地否定音乐,而是把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崇尚“天籁”所具有的“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级”的音乐。
5.什么是学堂乐歌?答: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所开设的乐歌课上唱歌所用的歌曲。
它由我国留日学生从日本引进,运用“依曲填词”的方式,即采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写新词,形成新的乐歌,在乐歌课上供学生集体学唱,如传唱至今的《送别》(李叔同词),该曲曲调就取自美国奥德威作曲的《梦见家和母亲》。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ab5861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5.png)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资料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资料汇编一、填空题:1.识字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集中识字,二是随课文识字。
2.词串识字的功能有识字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和铺垫功能。
3.写字教学中要求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练本的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约一拳,握笔点离笔尖约一寸。
4.低年级的识字要遵循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原则。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6.阅读教学流行语有“三品”(品词、品句、品读)、“三层次”(感悟、积累、运用)和“三境界”(山是山,水足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7.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如朗读、背诵、默读、诵读、浏览、摘抄、交谈等。
8.在阅读教学中的多向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9.阅读教学承载着多重任务,但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和阅读惯。
10.阅读课的设计要以读为线索,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11.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与人交流。
12.小学阶段的写作具有练性质,往往不是出于学生自发的需要。
13.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
14.低年级写话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写话很有趣。
15.写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
16.写作素材既来自观察生活得来,来自个人的思考、感受和想像,也来自阅读的积累。
17.想象作文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的重要方式。
18.作文的评改和交流是作指导的重要环节。
19.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修改的惯,更要引导学生在修改中学会修改。
20.学生形成了个性化表达方式,才能说得上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21.制定口语交际的目标,我们既要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思考,也要从交际的角度思考,还要从情感态度的角度思考。
22.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规范语言和发展口头语言结合起来。
23.确定口语交际话题要注意:一是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二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三是要根据需要运用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d24c3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1.png)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法进行复习。
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并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语音、词汇、句子、篇章等方面。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听音辨字、拼音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拼写。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在句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句子成分分析、句子变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提高句子表达能力。
在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理解、写作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听力训练、模仿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词义辨析、词语分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记忆词汇。
在句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句子分析、句型转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提高句子表达能力。
在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训练、写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评价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法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两种形式。
口头评价可以通过听力测试、口语表达等方式,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价。
英语教学法教程复习资料
![英语教学法教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a152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a.png)
英语教学法教程复习资料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
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好合适的英语教学法,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成果。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英语教学法的复习资料。
1.基础教学法基础教学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英语教学法。
在这种教学法中,老师会先讲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基础的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进行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掌握语法规则的同时,提高英语能力。
2.词汇教学法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词汇教学法也非常重要。
在这种教学法中,老师会先让学生记忆一些常用的单词,并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引入生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阅读教学法阅读教学法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
在这种教学法中,老师会让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文章,并且分析一些生词和语法规则,让学生从中学习。
4.听力教学法听力教学法对于掌握英语听力能力非常重要。
在这种教学法中,老师会播放一些英语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同时,老师会讲解一些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5.口语教学法口语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中最具挑战性和难度的教学法。
在这种教学法中,老师会对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并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让学生不断改进口语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法,当然这些教学法并非独立的存在,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以上教学法进行有机结合,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总之,英语教学法不仅是学生提升英语能力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们提高英语授课质量的重要途径。
希望本文提供的英语教学法复习资料能对广大英语学习者和教师有所帮助。
《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总结
![《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b53f5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7.png)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总结琼州学院06中文本2 王李雄一、名词解释1、教学: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其中包括两大类:一是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一是激发动力、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方式。
2、语文素养:“素养”就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语文素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多层次的综合概念。
3、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清政府的管学大臣张百熙于1902年主持拟定的,名曰《钦定学堂章程》。
因是光绪二十八年(旧历壬寅年),故称“壬寅学制”,亦称1902年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付诸实施。
4、癸卯学制: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一个《奏定学堂章程》,公布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称“癸卯学制”,是第一个法定的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这个学制包含着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
这个学制是仿效日本和西方国家拟定的,它从1903年公布起,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
对旧中国的学校制度影响很大,以后学校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这个学制演变而来的。
5、语感:语感就是在真实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知能力,心理学上叫直觉能力。
具有直接性、整体性、形象性、情感性和个体性。
二、简答题1、简析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类。
总目标共有十项。
阶段目标把义务教育的九年划分为小学1-2年级,小学3-4年级,小学5-6年级,初中1-3年级,共四个学段。
每个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分别提出目标。
教学法复习资料
![教学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2f5492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8.png)
教学法复习资料1、化学课程在中等教育中的作用:(P13)答: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国民经济的各条战线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2、化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P19)(1)贯彻思想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统一的原则(2)努力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充实化学教科书的内容(3)根据精简原则删去陈旧繁琐的内容(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5)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6)注意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7)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相统一的原则(8)注意教材的可读性3、评价化学教材的标准(P24)(1)教材内容的选择(2)教材体系的编排(3)教材的习题和实验(4)教材的文、图表达和装帧(5)教材的系列配套4、中学化学教学的一般原则(P38)(1)教学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5)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6)掌握双基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5、中学化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P44)(1)符合化学科学的特点(2)符合教材内容的教学目的(3)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和能力水平(5)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灵活运用6、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P47)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指导阅读法,参观7、传统教学常将一堂课分为五个环节:(P62)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8、学期计划的内容包括:(P65)(1)基本情况分析(学生情况、设备情况)(2)本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3)教学进度(4)改革教学重点研究的课题(5)提高教学质量9、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P69)(1)课题(2)教学目的(3)教学重点和难点(4)课型(5)教学方法(6)教学用品、实验仪器、图表、实物(7)教学过程(8)板书设计10、掌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还要摸清学生的底细,是备课的前提和依据。
13年教学法复习提纲
![13年教学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703f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4.png)
13年教学法复习提纲第一部分:教育法基本原则
一、教育法基本原则概述
二、教育基本法修订
三、义务教育法
四、民办教育促进法
五、学校安全法
第二部分:教育行政管理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教育公平
三、学校管理
四、学科建设
五、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部分:教学和评价
一、课程改革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三、绩效评价
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五、新课程标准
第四部分: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二、信息化课程建设
三、网络教学
四、教育信息化管理
第五部分:职业教育
一、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政策法规
三、职业教育的评价
四、职业教育的改革
五、职业教育质量管理
第六部分:特殊教育
一、特殊教育方针
二、特殊教育机构
三、特殊教育教育内容
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五、特殊教育评价与管理
第七部分:教育法律
一、教育法基础理论
二、教育法实务
三、普及教育法律知识
四、教育法律提高
五、教育法律案例分析
以上是《13年教学法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包含教育法基本原则、教育行
政管理、教学和评价、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教育法律等七大部分,涵盖《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校安全法》等法律
法规及相关政策。
这些内容对于教育管理者、师生、家长以及对教育法律感兴趣的人士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教学法复习提纲
![教学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160d0e03d8ce2f006623ae.png)
教学法复习提纲1、我国早期的学校名称有:庠,序,学,2、“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3、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特点有:1,官学衰败,私学兴起。
2,出现了成套的比较完整的教科书——六经。
3,出现了内容相当完备的教学论著作——《学记》。
4、《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1,教学相长2,善教善喻3,藏息相辅(教学原则)5、秦至清末的识字教材主要有:1,蔡邕的《劝学篇》,2周兴嗣的《千字文》,3,《太公家教》,4,“三、百、千”,5,宋代刘克庄编的《千字诗》,6,清李毓秀的《弟子规》,7,清邹圣脉增补注释的《幼学琼林》,8清无名氏的《昔时贤文》。
6、“三、百、千、千”是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7、《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
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
因此,此篇《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
8、“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9、“朱子读书六法”是指: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3、切己体察4、著紧用力5、居敬持志。
10、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学制(癸),语文开始独立设科,1906年起统称(),1950年,代之以新的学科名称()。
11、霍懋征提出的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十六字方针是:1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和()统一的特点。
13、语文课程的功能有:14、语文教学原则:15、语言和言语:16、语文教学策略:17、讲述行为的主要特点是:18、发问策略主要有:19、诗词吟诵策略主要有:20、后现代对话的特点有:21、课堂教学对话的结构类型有:22、语文教学中假对话的主要表现形式有:23、识字教学各学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24、散文是一种()的文体,它具有()()()的特点。
《小学教学教学法》复习资料
![《小学教学教学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12a0b0b84ae45c3b358ce1.png)
《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复习提纲+模拟题(2014年上半年)1、思考: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与语言的关系数学与文学的关系数学与艺术的关系2、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3、熟悉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说。
4、什么是认知结构?什么是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5、数学思维能力的类型(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6、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策略(有搜索策略、中途点策略、分解方法、基底方法、特殊试探方法、递归策略、变换策略、上升策略等)7、理解与运用: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应用题的教学措施应用题教学的目的与意义8、数学游戏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数学概念教学(1)数学概念之间的几种关系(包含关系、全同关系、全异关系、交叉关系)(2)概念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3)什么是概念形成?概念形成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4)什么是概念同化?概念同化的条件有哪些?概念同化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10、计算教学及其问题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试模拟卷一、单选题第1题 (2) 分“数学是对所研究对象的数学本质的概括和把握,它脱离了事物的现象,它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关系最高度、最纯粹的概括和提炼。
”这句话体现的数学特性是()A、抽象性B、逻辑性C、应用性D、具体性第2题 (2) 分在复习“平面图形”时,教师要求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进行分类。
学生根据几个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多种网络图,加深理解了知识的内涵外延,便于学生提取运用知识。
这种做法体现的理论是()A、图式理论B、信息加工理论C、完形理论D、认知地图第3题 (2) 分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2米,一个身高1.3米又不懂游泳的小孩不慎掉进池塘里,会不会淹死?这个创造性的问题,学生不能仅凭对平均数的求法的熟练程度解决,而要靠对“平均数”概念的深刻理解。
整理的教学法复习资料
![整理的教学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48e6a4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5.png)
整理的教学法复习资料三、名词解释1、历史教材(P88)历史教材是师生为了达成历史教学目的而利用的相关素材、工具和手段,其中历史教科书居于核心地位。
历史教科书主要有两大类型:通史教材和专题史教材。
2、先行组织者(P121)先行组织者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乐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在将要学习新的材料之前,给学生以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通常比新的学习材料更加抽象、概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点和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联系。
3、一纲多本P91所谓“一纲多本”是指在同一份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下编纂出版多种不同风格和规格的教材。
4、角色扮演P165这种教学活动也能够称为“模拟”,是通过使用复现或虚拟的场景及人物的表演,表现历史的活动,其目的是营造一种与历史情境相似的状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情感。
5、直接导入直接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开宗明义,直接点明本课的课题,概述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提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做好参与教学的准备。
直接导入的主要特征是开门见山,直接强调本课课题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且节省教学用时6、教本P96所谓“教本”顾名思义,是指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用书。
“教本”主要着眼于教师的讲授,“教本”式的历史教科书枯燥、烦琐,可读性差,难以吸引学生。
“教本”已不适合新课改的要求,必须从传统的“教本”向“学本”转移。
7、螺旋式课程p35所谓螺旋式课程,也称之为圆周式课程,是指同一课程的内容在不同阶段上重复出现,在初高中两个阶段分别实行。
螺旋式课程的概念不但关系到知识的纵向整合,而且关系到横向整合或广度的增加。
螺旋式编排更注重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更强调学生的学习与理解的发展8、备课P179备课是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
备课工作是教师的本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
教师的备课活动,集中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态度,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师素养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基本功。
自己复习教师资料
![自己复习教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58ce063b3567ec102d8a69.png)
一、填空1、一个标准田径场,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跑道全长应为(400)米,半径为(36)米;分道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
2、某学校8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 )场比赛,共有( 7 )轮。
3、武术运动的步型有(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4、人们通常把身体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五大素质。
5、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比赛将有(团体)和(单打)两个比赛项目。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7、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技巧)、(单杠)、(双杠)和(支撑跳跃)都属于体操教学。
8、跳高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组成。
9、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有(上挑式)、(下压式)和(立棒式)10、体育锻炼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11、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3分线半径(6.25)米。
标准排球场长(18)米、宽(9)米。
12、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
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13、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
14、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15、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16、跳跃运动的技术结构一般可以分为那些?助跑(走)、起跳、腾空、和落地。
17、跑的四个阶段是什么?起跑、起跑的加速、途中跑、终点冲刺。
18 、三级跳远的三跳分别称为什么?“单脚跳”、“跨步跳”、“跳跃”。
19、田径;跑的专门性练习,跨栏跑(过五栏);跳高:跨越式、俯卧式、背越式(高度不限);跳远:蹲踞式、挺身式,三级跳远;铅球:原地侧向推铅球、侧向滑步推铅球;实心球:正面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名词解释1、历史教材(P88)历史教材是师生为了达成历史教学目的而利用的相关素材、工具和手段,其中历史教科书居于核心地位。
历史教科书主要有两大类型:通史教材和专题史教材。
2、先行组织者(P121)先行组织者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乐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在将要学习新的材料之前,给学生以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通常比新的学习材料更加抽象、概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联系。
3、一纲多本P91所谓“一纲多本”是指在同一份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下编纂出版多种不同风格和规格的教材。
4、角色扮演P165这种教学活动也可以称为“模拟”,是通过运用复现或虚拟的场景及人物的表演,呈现历史的活动,其目的是营造一种与历史情境相似的状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情感。
5、直接导入直接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开宗明义,直接点明本课的课题,概述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提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做好参与教学的准备。
直接导入的主要特征是开门见山,直接强调本课课题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且节省教学用时6、教本P96所谓“教本”顾名思义,是指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用书。
“教本”主要着眼于教师的讲授,“教本”式的历史教科书枯燥、烦琐,可读性差,难以吸引学生。
“教本”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从传统的“教本”向“学本”转移。
7、螺旋式课程p35所谓螺旋式课程,也称之为圆周式课程,是指同一课程的内容在不同阶段上重复出现,在初高中两个阶段分别进行。
螺旋式课程的概念不仅关系到知识的纵向整合,而且关系到横向整合或广度的增加。
螺旋式编排更注重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更强调学生的学习与理解的发展8、备课P179备课是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
备课工作是教师的本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
教师的备课活动,集中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态度,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素养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基本功。
9、课堂导入P194课堂导入是老师在上课一开始时的一种教学行为,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的认知准备,促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期待和参与需求,从而使学生能够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之中。
四、简答题1、历史课程设计模式有哪些?(P30)(一)学科中心设计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科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课程是以学科作为编制的基本依据。
(二)学习者中心设计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取向,以学习者的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基础,(三)问题中心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以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作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
2、影响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因素有哪些?(P92)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不仅要受到行政的、专业的、教育的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要符合国家的立场,(二)要受制于学术研究的进展情况,(三)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及认知发展程度。
3、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P342)(一)历史教师的师德素养,(二)历史教师的知识素养,(三)历史教师的能力素养,(四)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能力(五)历史教师健康的身心素养,4、在历史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问题?P212一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历史概念的特征,二要对概念有明确的定义,三阐释历史概念要有实例做说明,四是讲解和运用历史概念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五是注意学生对概念的运用及复习巩固。
5、历史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有哪几个方面?P124(一)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二)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三)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四)历史课堂教学的凭借和基本工具。
6、影响历史课程编撰的原则有哪些?(一)囊括性原则(二)连贯性原则,(三)可行性原则(四)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五)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原则,(六)建立在时序框架下的原则(七)全面展示历史发展的原则,(八)促进学生认识历史的原则,7、新课改历史教材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一)编排力求生动活泼。
新课改教材注意在行文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注重对历史过程的生动描述,(二)突出思考和探究活动,(三)注意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四)加强知识的联系与运用。
新课改教材不仅重视学科内部知识的联系,也注意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自然地沟通各种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发展学生的能力。
8.历史老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与修养?(一)历史教师的师德素养,(二)历史教师的知识素养,(三)历史教师的能力素养,(四)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能力(五)历史教师健康的身心素养,9、中学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原则有哪些?P140或中学历史教学中要遵循那些原则?(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三)系统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四)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五)掌握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六)接受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七)全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10.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12、历史教师职业道德有哪几方面?P338(一)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二)关爱学生,(三)教书育人(四)为人师表,(五)终身学习(六)具有和优秀史学家一样的“史德”,(七)历史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13、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类型有哪些?P147(一)信息传递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要特征,(二)情境复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创设历史情境为主要特征。
(三)资料研习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研究为主要特征,(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师生讨论历史问题为主要特征,(五)社会考察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结合校外历史调查活动进行历史教学。
14、中学历史课程的类型有哪些/P35-42(一)初中历史课程与高中历史课程(二)历史学科课程与社会综合课程(三)历史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所谓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而所谓选修课程,则是根据中学生不同的特点及兴趣,向学生提供的选学课程,允许学生进行选择。
15、中学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原则是什么?P140(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三)系统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四)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五)掌握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六)接受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七)全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16、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P133-137五、论述题1、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实现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的转变?P126和P330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是教科书的“主人”而不是“奴仆”,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历史老师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动对历史教科书进行重组、优化和丰富,即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是历史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教科书不可能代替自己对历史学科知识和结构的思考,更不可能替代自己的教学智慧。
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只有历史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一位积极的思考者,才可能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好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用教科书”可以从下几点着手:(一)要把握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框架结构(二)要吃透教科书,并适当地充实教学内容,(三)要分清主次,把握教科书的教学重点,(四)要以教科书为依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2、历史主要有求真、经世、主善、唯美的功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应侧重于哪个功能?请谈谈你的看法。
3、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一名传统的历史教师,你认为要如何转变自己在教学中充当的角色?P330-P333(一)指导者,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并让学生产生强烈且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指导学生进行符合科学规范和方法的历史学习。
(2)合作者。
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是合作者。
比如民主地开展学习讨论,提供多样的且有价值的学习资源等。
(3)开发者,主要包括改善课程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等。
(四)反思者,反思基于教学已经呈现出来的结果,对自己的教学做全面的解剖和反思。
(同时作为传授者的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教师。
)4、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你认为要具备哪些专业素质?P342(一)历史教师的师德素养,这包括1、崇高的敬业精神,2、关爱自己的授教对象,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3、处处为人师表,做教书育人的楷模。
(二)历史教师的知识素养,这包括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2.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史学理论知识,3、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三)历史教师的能力素养,这包括1.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2、建构科学合理的历史学科课程能力,3.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四)历史教师的史学研究能力(五)历史教师健康的身心素养,5.作为一名新教师,你如何处理“学”与“教”之间的问题?P241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或只强调教师的教授,而是要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地推进教学的发展。
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历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把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看作是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之一。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
要特别注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6.你如何看待历史教师进修问题,你认为其是否浪费时间?P348(1-不浪费时间,“进修”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其功能,一是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二是通过更新学科教学观念、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因为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不是“一次性专业教育”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每位教师都有赖于继续教育来促进自身职业的进一步专业化。
(2)要看一下348页的一些内容。
7.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有效运用历史教科书?P123—P125作用:(一)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二)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三)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四)历史课堂教学的凭借和基本工具。
做法:(一)要把握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框架结构(二)要吃透教科书,并适当地充实教学内容,(三)要分清主次,把握教科书的教学重点,(四)要以教科书为依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