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
通过压电陶瓷片的高频 震动,使药液穿过细小 的筛孔挤出,形成细小 颗粒
不同雾化吸入装置优缺点
类型
优点
缺点
• 有噪音
• 适用于下呼吸道病变或感染、气道分泌 • 需有压缩气体或电源(多为交流电源)
物较多,尤其伴有小气道痉挛倾向、低
驱动
氧血症严重气促患者
• 鼻-鼻窦喷射雾化器在治疗时需关闭软腭,
• 气管插管患者常用
12.06 11.8
城市
12.02 11.24
11.57 10.92
10
5
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7年农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
2017年城市主要疾病死亡构成
19.45
1呼疾1吸病.57 11.57%
22.73
23.18 23.07
药
• 用药量(疗 程)不足或用 药量过大
• 过度使用 注射剂
• 作用重叠 • 相互矛盾 • 毒性增强 • 影响代谢吸收
我国不合理用药问题2、3
• 治疗肺部感染 的抗菌药物应 用合理率不足 50%
1. http://www.who.int/medicines/areas/rational_use/en/ 2. 肖爱丽, 等.中国药事. 2011; 25(6):576-578. 3. 王鹏,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5(23)57-62.
Zhu Z, et al. J Aerosol Med Pulm Drug Deliv. 2014 Oct;27(5)386-91
现有指南/共识在指导合理用药时存在不足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版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 雾化吸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
起效迅速
疗效佳
全身不良 反应少
无需患者 刻意配合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疗法相比口服、肌注和静脉注射有多种优点
然而,我国雾化吸入治疗尚不规范
20
40
60
80
100
尿皮质醇抑制率(%)
氟替卡松
丙酸倍氯米松
曲安奈德
布地奈德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21项研究,评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24h后尿皮质醇水平
布地奈德在妊娠期和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得到认可
激素种类
FDA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妊娠安全分级
布地奈德 (雷诺考特,普米克令舒,普米克都保)
B (在变应性鼻炎或哮喘妊娠妇女可应用的药物最高安全级别)
不良反应
BDP
BUD
局部
口咽念珠菌感染
培养阳性率较高
2%~4%
声音嘶哑
<2%
1%~6%
咽喉炎(咽喉痛)
14%
5%~10%
支气管痉挛咳嗽
<2%
<3%
声音嘶哑
<2%
1%~6%
全身: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吸入激素:0.2~2.0 mg)
尿皮质酮水平(24 h)
低于丙酸氟替卡松1.9倍
低于丙酸氟替卡松4.3倍
目前临床雾化吸入主要为SAMA 异丙托溴铵为常用的SAMA吸入制剂 需注意:复方异丙托溴铵不能与其他药品混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
布地奈德
无活性的布地奈德-21脂肪酸酯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尽管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尤其是空气污染以及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中最常见、病死率最高,经济负担也最重。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入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在我国,由于缺乏药物、设备和临床经验等原因,许多基层医院甚至高级别医院在雾化吸入治疗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疗效。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国内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制定本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务人员开展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工作。
第二部分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一、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它通过对炎症反应所必需的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
ICS的抗炎机制可分为经典途径(基因途径)和非经典途径(非基因途径)。
经典途径是指激素与胞质内的激素受体(简称胞质受体)结合,并转运进入细胞核后影响核酸的转录而发挥抗炎作用;非经典途径是指激素与细胞膜激素受体(简称膜受体)结合,在数分钟内生效;高剂量的ICS能够有效启动数量少、亲合力弱的膜受体快速通道。
国内已上市的ICS为布地奈德(BUD)和丙酸倍氯米松(BDP)。
其他如丙酸氟替卡松、环索奈德等雾化剂型尚未在国内上市。
1、BUD:BUD是第二代吸入性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其药理基础基于16α、17α位亲脂性乙酰基团及碳21位游离羟基。
16α和17α位的亲脂性乙酰基团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增加了在气道的摄取和滞留,且全身消除快,相比于第一代糖皮质激素气道选择性更强,具有较高的局部/系统作用比。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摘要雾化吸入疗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在急诊临床中应用广泛。
本文根据专家共识,从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择、药物剂量、设备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雾化吸入疗法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1. 雾化吸入疗法的定义和原理雾化吸入疗法(Nebulization Therapy)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或超声波等技术将药物喷雾成细小颗粒,通过口腔、鼻腔或气管等呼吸道吸入人体的治疗方法。
其通过雾化药物的形式,使药物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减轻了常规给药方式所带来的不适感和副作用。
2. 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作为一种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疗法在急诊临床中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急性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气胸等对于这些疾病,雾化吸入疗法可以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效果,并且不易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和副作用。
此外,在缓解季节性过敏性哮喘等症状方面,雾化吸入疗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 雾化吸入疗法的禁忌症虽然雾化吸入疗法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禁忌症。
例如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心肌梗死前期患者、肺部感染患者等均不适合进行雾化吸入疗法。
因此,在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时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评估,避免恶化病情和增加治疗风险。
4. 雾化吸入疗法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在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药物选择和剂量的合理性同样影响着治疗的效果。
对于急诊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一般采用下列药物进行雾化吸入疗法:•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倍他米龙等,主要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道通气。
•抗胆碱能药:如异丙托溴铵、托特罗品等,主要用于缓解哮喘症状,同时可能会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在急性哮喘和COP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药物的剂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药物剂量的选择与生理年龄、体重、病情的轻重程度等有关。
吸入疗法在呼吸康复应用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精选全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3年9月
前言
慢阻肺——一种未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慢性病 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
目前我国COPD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肺功能康复治疗,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肌 训练、排痰训练、无创通气治疗、中医肺康复、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及社会心理支持等。
③ 不良反应 ● 头痛、恶心、口干、心动过速、心悸、眼部调节障碍、胃肠动力障碍和尿潴留等。 ● 偶有变态反应如皮疹、舌、唇、和面部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喉痉挛和过敏反应等。 ● 对于合并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使用SAMA过程中可能导致原患疾病的加重,注意识别并更换药
呼吸康复中常用吸入药物及吸入装置
治疗慢性气道炎症安全有效的药物。由于雾化吸入的激素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全身激素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 见效快、作用强而副反应少,使用方便等优点。
作用机制 ● 减少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 细胞的数量,进而减少IL-8、TNF-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 ● 使炎症部位血管通透性降低,减少炎性细胞和体液的渗出。 ● 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等。
吸入疗法提 高运动耐量
慢阻肺患者使用LABA或LAMA单药治疗6~8 周以上,有助于延长运动耐受时间、增加运 动时深吸气量、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 量 。ICS/LABA吸入60 min可快速改善慢阻肺 患者肺静态过度充气,提高静息最大摄氧量、 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
吸入疗法降低运动 中气道高反应性
在运动前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可减轻 运动中气道阻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但 不能改善运动耐量 。支气管哮喘患者运 动前吸入ICS/LABA可预防EIA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引言:慢性气道疾病是一组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和囊性纤维化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雾化吸入治疗在成人慢性气道疾病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专家共识。
一、慢性气道疾病概述: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可逆或不可逆的气流阻力增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吸烟引起。
典型症状包括气短、咳嗽和咳痰等。
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1.2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阻塞性气流受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典型症状包括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等。
气道炎症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1.3 囊性纤维化: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器官。
支气管扩张和感染是其主要的呼吸系统问题。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反复呼吸道感染、气短和体重下降等。
二、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和优势:雾化吸入治疗是通过将药物雾化成微粒,使其能穿透气道深层并沉积在气道黏膜上,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
与口服治疗相比,雾化吸入具有以下优势:2.1 药物直接作用在病变部位:通过雾化吸入,药物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2.2 药物浓度高:由于药物直接沉积在气道黏膜上,药物浓度较高,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2.3 减少药物副作用:雾化吸入治疗能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降低不良反应和毒性。
三、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选择: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3.1 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能够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气道阻力。
3.2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慢性气道炎症明显的患者,能够减轻肺部炎症反应。
3.3 抗生素:对于慢性支气管感染明显的患者,可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2)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篇一:儿科指南目录(中文)1.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2年版)2.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3.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4.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5. 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2年)6.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7. 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8.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9. 2022国际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家共识解读10. 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22年制定)11.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2.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22 年版)13. 性早熟诊疗指南( 试行)14.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15.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16.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17.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2022年18.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2022年19. 新诊断儿童癫痫的初始单药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20. 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 ( 上海 ) 专家共识2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22.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2 年北京修订)23. 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治疗指南(2022-标准版)24.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2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26.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27. 儿童血友病诊疗建议28. 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29.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建议30.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31.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复杂性尿路感染医脉通LOGO32.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策略及特殊类型尿路感染的治疗建议 33. 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34. 2022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35. 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22版)36.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37. 儿童晕厥诊断指南(2022年修订版)38. 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22年版)39. 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一)_激素敏感、复发_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试行)40.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二):紫癜性肾炎的诊治循证指南(试行)41.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三):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诊治指南42.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四):原发性IgA肾病诊断治疗指南43.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五):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诊疗指南44.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六):狼疮性肾炎诊断治疗指南45.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七):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46. 中国儿科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47. 2022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48. 2022 儿童风湿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一) 49. 2022 儿童风湿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二)50. 2022 儿童风湿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三)51. 2022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52.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22年修订版)53.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5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55. 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56.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改善儿童健康成长的应用:专家共识57.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维生素B158.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维生素B259.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维生素B660.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烟酸61. 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22年)62. 2022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建议63.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64.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一) :概述65.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二):肺容积和通气功能66.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三):脉冲振荡67. 新生儿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方法的建议68.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支持专家共识69.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70. 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71. 细胞移植治疗小儿严重脑损伤及神经残疾专家共识 72.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围产期管理专家共识73. 儿童治疗性药物监测专家共识74.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75.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76.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22)77. 中国Prader-Willi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22)78. 2022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79.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22年版)80. 2022年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国专家共识81. 2022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82.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8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足月新生儿眼病筛查指南84. 2022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85. 2022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86. 2022 儿童心肌病遗传代谢性病因的诊断建议87. 2022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88. 2022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专家共识89. 2022 儿童肺间质疾病诊断程序专家共识90. 2022 中国新生儿转运指南91. 2022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建议92. 2022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93. 2022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94. 2022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建议95.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22版)96. 2022 婴儿急性腹泻的临床营养干预路径97. 2022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98. 2022 儿童心肺复苏指南99. 2022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少关节型)诊疗建议 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2022卫生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2022 中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建议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7 ~ 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_临床实践指南(2022年制定)2022 儿童肺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22年制订) 2022 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篇二:2022版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发表者:徐大林(访问人次:1562)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Therapy in ChronicRespiratory Disorders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包括气雾吸入、经储雾罐气雾吸入、干粉吸入以及雾化吸入等,而以雾化吸入疗效最确切,适应证也最广泛。
儿童呼吸疾病的规范诊疗与管理-354-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儿童呼吸疾病的规范诊疗与管理-354-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54-儿童呼吸疾病的规范诊疗与管理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解读1、BDP是人工合成的()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A、第一代[正确答案]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E、第五代2、常用雾化吸入药物不包括()A、ICSB、抗菌药物C、支气管舒张剂D、支气管抑制剂[正确答案]E、祛痰药3、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是()A、ICS[正确答案]B、抗菌药物C、支气管舒张剂D、祛痰药E、三磷酸腺苷谜底详见:.4、属于传统“呼三联药物”的是()A、丙酸倍氯米松B、布地奈德C、地塞米松[正确答案]D、异丙托溴铵E、沙丁胺醇5、BUD是()吸入性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
A、第一代B、第二代[正确答案]C、第三代D、第四代E、第五代二)《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鸣》在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1、相比普通吸入装置,对雾化吸入具有的优势描述不正确的是()A、适合大剂量给药B、无需患者配合C、不适合大剂量给药[正确答案]D、能够结合给药E、能够同时供氧2、哮喘缓解药物不包括()A、速效吸入β2-受体冲动剂B、口服β2-受体冲动剂C、全身性糖皮质激素D、缓释茶碱[精确谜底]E、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3、根据我们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2010-2012完成的全国8个省市16万人口的抽样调查发现14岁以上的哮喘的患病率是()A、1.24%[正确答案]B、1.54%C、1.84%D、2.24%E、2.54%4、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B、抗菌药物C、支气管舒张剂D、祛痰药E、三磷酸腺苷5、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SABA()哮喘发作症状A、可以快速缓解[正确答案]B、不可以快速缓解C、能够快速治愈D、不可以快速治愈E、能够迟钝缓解三)雾化吸入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1、中国的慢阻肺()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A、10%B、25%C、43%D、85%[精确谜底]E、62%2、不适合雾化吸入疗法的是()A、吸气流速高[正确答案]B、稳按期慢阻肺患者C、干粉吸入存在困难D、年老体弱E、吸气流速较低3、慢阻肺典型的症状是()A、呼吸艰巨[精确谜底]B、全身症状C、咳痰D、营养不良E、慢性咳嗽4、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慢阻肺加重风险是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倍A、1.49B、1.38[正确答案]C、2.3D、5.6E、7.85、慢阻肺为全球死亡原因第()位A、1B、2C、3[精确谜底]D、4E、5四)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1、FEV1≥正常值()的疑似哮喘患儿,选择支气管激起实验测定气道反应性A、10%B、30%C、45%D、70%[正确答案]E、90%2、联合使用ICS和LABA者,先减少ICS约()%,直至达到低剂量才考虑停用LABA。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完整版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完整版慢性气道疾病的雾化吸入给药方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氟替卡松等。
大剂量雾化吸入激素可部分替代全身激素,减少全身激素的不良反应。
①成人:布地奈德每次0.5~1 mg,每日2 次;中重度患者每次1~2 mg,每日3 次。
②儿童:轻中度,在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的基础上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每次1 mg)作为起始治疗,bid,必要时4~6 h 重复给药1 次,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酌情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维持7~10 d。
中重度:在第1~2 小时起始治疗中,联用雾化吸入大剂量布地奈德(每次1 mg,每30 min 雾化吸入1 次,连用3 次)能显著降低住院治疗率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并有效改善肺功能,在非危及生命哮喘急性发作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但病情严重时不能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轻中度急性发作的医院(急诊室)处理:反复使用吸入性SABA 是治疗急性发作最有效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雾化吸入SABA 和短效胆碱M 受体拮抗剂(SAMA)雾化溶液,每4~6 h 1 次。
中重度急性发作急诊室或医院内的处理:首选吸入SABA 治疗。
初始治疗阶段,推荐间断(每20 min)或连续雾化给药,随后根据需要间断给药(每4 h 1 次)。
对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或经吸入性SABA 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SABA 联合SAMA 雾化溶液吸入治疗。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ICS中度或重度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4 mg·d-1、8 mg·d-1和静脉应用泼尼松龙40 mg·d-1临床疗效相当,疗程5~7 d。
➤支气管扩张剂初始治疗方案可选择SABA 联合或不联合SAMA,中重度推荐联合应用SABA 和SAMA。
使用空气驱动的雾化器优于氧气驱动的雾化器,原因在于可以避免PaCO2升高的潜在风险。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要点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要点《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是由多位专家共同制定的一份指导医生在急诊情况下应用雾化吸入疗法的专业意见。
该共识旨在为医生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指南,以便在急诊情况下有效地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以下是该共识的要点。
1.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对于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COPD 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雾化吸入疗法。
2.雾化吸入疗法的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常见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抗炎药物等。
3.雾化吸入疗法的剂量和频率: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
在急性病情下,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剂量和频率。
4.雾化吸入疗法的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设备,包括雾化器和雾化液器。
应注意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5.雾化吸入疗法的操作技巧:医生应具备良好的操作技巧,确保药物能够充分雾化并进入患者的呼吸道。
应注意病人配合的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6.雾化吸入疗法的监测和评估: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其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可以通过测量呼气峰流速、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7.雾化吸入疗法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医生应当充分了解雾化吸入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处理和管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8.雾化吸入疗法的禁忌症和相互作用:医生应注意雾化吸入疗法的禁忌症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对于有禁忌症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雾化吸入疗法或慎重使用。
9.雾化吸入疗法的病例举例:共识中给出了一些雾化吸入疗法在不同急诊情况下的应用病例,供医生参考和借鉴。
这些要点体现了《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核心内容和指导原则,对医生在急诊情况下应用雾化吸入疗法起到了指导作用。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共识中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儿童常用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5.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雾化治疗
• 支气管舒张剂可用于治疗早产儿CLD(慢性肺疾
病)喘息症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婴儿喘息 症状的研究显示,通过储雾罐、面罩、MDI(定 量吸入器)或面罩。射流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药 物肺部沉积量占给药剂量的0.3%-1.5%。一项随 机双盲交叉研究显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可明显 降低患儿呼吸系统阻力。另一项研究显示,早在 25周胎龄时,胎儿即对支气管炎舒张剂存在反应, 建议早产BPD(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在给予机 械通气治疗之前,在出生后2周及早使用支气管舒 张剂治疗,以降低通气治疗的气道阻力,从而改 善肺功能。
表1 布地奈德与氟替卡松大致等效剂量 (5岁及以下儿童)(ug)
低剂量 中等剂量 高剂量 布地奈德混悬液 250-500 >500-1000 >1000 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 125-250 >250-500 >500
2.支气管舒张剂
• 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支气管痉挛
的最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2.支气管舒张剂
• 3%的高渗盐水:国内外循证医学表明,3%的高
渗盐水能有效缩短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住院 时间,有效降低毛支患儿临床症状评分的严重程 度。使用方案为毛支轻症患儿每天使用3-4次,直 至出院。重症患儿可采取连续8次3%的高渗盐水 雾化后,改为每天3-4次,直至出院。如果使用 3%的高渗盐水48-72h患儿临床症状不缓解或有刺 激性呛咳,应停用。支气管哮喘患儿禁用(易气 道高反应)。
• 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常用肾
上腺素。Cochrane数据显示,肾上腺素 (加或不加3%高渗盐水)有利于控制婴幼 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但不常规用于哮喘/ 喘息的治疗。
•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常用药物如
雾化吸入专家共识word版
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药物雾化治疗的目的是输送治疗剂量的药物到达靶向部位。
对于肺部病变患者,雾化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可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近年来雾化吸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了药物输出和吸入效率,使药物肺部浓度增加。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28%~68%的患者不会正确使用加压定量吸入器(pressure inhaler,pMDI)和干粉吸人器(dry power inhaler,DPI)。
导致雾化治疗无效。
不同雾化器产生气溶胶的机制不同,各有优缺点。
因此,应根据各种雾化器的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给药途径和剂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才能达到雾化治疗的效果。
为规范我国雾化治疗的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进展,制定本共识。
其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国际感染论坛(ISF)提出的Delphi 分级标准,将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 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按照Delphi分级分为A~E 级,其中A级为最高。
一、雾化治疗影响因素药物在呼吸道沉积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溶胶大小、气溶胶的形成和运动方式,以及患者的气道结构和呼吸形式。
(一)气溶胶大小和物理特性气溶胶大小是决定雾化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用气体动力质量中位数直径(MMAD)来表示。
气溶胶呈动态悬浮,由于蒸发或吸收水分子,气溶胶会互相结合和沉积。
当吸水性的气溶胶处于潮湿环境中,易吸收水分而体积增大,从而影响气溶胶在呼吸道的沉积。
气溶胶在呼吸系统沉积的主要机制有3个:碰撞、重力、沉降和弥散。
直径较大的气溶胶(MMAD>10μm)由于惯性碰撞通常在上呼吸道或鼻咽部过滤;5—10μm的气溶胶可到达下呼吸道近端;1~5μm的气溶胶则经气道传输至周围气道及肺泡,其中3~5 μm的气溶胶易沉积于支气管或传导至气道;<1μm的气溶胶则通过布朗运动弥散至气管壁或肺泡后沉积,但其中大部分会随呼气呼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尽管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尤其是空气污染以及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中最常见、病死率最高,经济负担也最重。
雾化吸人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人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在我国,由于缺乏药物、没备和临床经验等原因,许多基层医院甚至高级别医院在雾化吸人治疗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疗效。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同内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相关领域知名々家制定本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务人员开展规范的雾化吸人治疗工作。
第一部分雾化吸入装置一、常用雾化吸人装置(简称雾化器)的种类及原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器主要有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及振动筛孔雾化器三种。
1.喷射雾化器:也称射流雾化器、压缩气体雾化器。
主要由压缩气源和雾化器两部分组成。
压缩气源可采用瓶装压缩气体(如高压氧或压缩空气),也可采用电动压缩泵。
雾化器根据文丘里( Venturi)喷射原理,利用压缩气体高速运动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在局部产生负压,将气流出口旁另一小管因负压产生的虹吸作用吸人容器内的液体排出,当遭遇高压气流时被冲撞裂解成小气溶胶颗粒,特别是在高压气流前方遇到挡板时,液体更会被冲撞粉碎,形成无数药雾颗粒。
其中大药雾微粒通过档板回落至贮药池,小药雾微粒则随气流输出。
鼻一鼻窦雾化器为附有振荡波的喷射雾化器。
在压缩机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集聚脉冲压力装置,脉冲波可直接作用于药物气雾,使药物的雾粒具有振荡特征,易于穿过窦口进入鼻窦,在鼻窦内达到很好的沉积效果。
2.超声雾化器:其原理是雾化器底部晶体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产生振动并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将容器内的液体振动传导至溶液表面,而使药液剧烈振动,破坏其表面张力和惯性,从而形成无数细小气溶胶颗粒释出。
3.振动筛孔雾化器:结合了超声雾化的特点,其原理是采用超声振动薄膜使之剧烈振动,同时通过挤压技术使药液通过固定直径的微小筛孔,形成无数细小颗粒释。
二、影响雾化器雾化效能的主要因素雾化器释出气溶胶,影响雾化效能的主要因素有:(1)有效雾化颗粒的直径:指有治疗价值即能沉积于气道和肺部的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0 um,以3.0—5.0um为佳。
(2)单位时间的释雾量:指单位时间离开雾化器开口端能被吸人的气溶胶量。
释雾量大则在相同时间内被吸人的量大,药物剂量也增大,能更有效地发挥治疗效用。
但也应注意药物短时间内进人体内增多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增大,需要综合评估。
此外,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液体经雾化吸人到体内,也有可能导致肺积液过多(肺水肿),或气道内附着的干稠分泌物经短时间稀释后体积膨胀,导致急性气道堵塞。
各种雾化器因其原理不同,影响其雾化吸人效能的因素也有所不同,需区别分析。
1.喷射雾化器:其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和释雾量取决于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流量,也取决于不同品牌型号雾化器的内部阻力等结构性参数。
压缩气体的压力及流量均与释雾量呈正比,与气溶胶颗粒直径呈反比。
气压越高、流量越大,喷射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直径就越小,释雾量就越大。
高压氧瓶存储的高压氧通过减压阀输,无需电源等条件限制,使用方便;但当气压低于减压阀限压标准后,释雾量变小,继而影响到雾化吸入的效果。
压缩泵产生的压缩空气常需交流电源,在户外或电源不稳定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
但压缩泵输出的气体压力和流量一般比较恒定,治疗效果的同质化和可比性更好,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和雾化吸入临床效果的比较。
2.超声雾化器:其释出颗粒直径大小与超声频率呈负相关,频率越高颗粒越小。
释雾量则与超声波振幅(功率)呈正相关。
强度越大,释雾量越大。
早期的超声雾化器体积较大,释雾颗粒偏大。
近年来,不少体积小、释雾量大而雾滴直径较小的超声雾化器已应用于临床。
一些超声雾化器可通过调节功率而改变雾化量,以满足临床需求。
一般而言,超声雾化器的释雾量高于喷射雾化器,故常用于需大释雾量(如雾化吸人激发)的诊疗工作中。
由于超声的剧烈振荡可使雾化容器内的液体加温,这对某些药物如含蛋白质或肽类化合物的稳定性可能不利。
不同液体的物理特性(如水溶性和脂溶性)不同,对于这些液体的混合物(如糖皮质激素与水的混悬液)的雾化释出比例和效果也不一样,因此超声雾化时可能导致溶液的浓缩。
3.振动筛孔雾化器:产生的颗粒大小取决于筛孔的直径。
该装置减少了超声振动液体产热的影响,对吸人药物的影响较少,是目前雾化效率最高的雾化器。
与超声雾化器以及喷射雾化器不同,振动筛孔雾化器的储药罐可位于呼吸管路的上方,与之相对隔绝,因此降低了雾化装置被管路污染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在雾化过程中随时增加药物剂量。
三、影响雾化吸人治疗的其他非药物因素1.认知和配合能力:患者的认知和配合能力也决定了是否能有效地运用雾化器。
无论使用何种雾化器,只要患者正确使用装置,则所达到的临床效果相似。
2.呼吸形式:影响气溶胶沉积的呼吸形式,包括吸气流量、气流形式、呼吸频率、吸气容积、吸呼时间比和吸气保持。
慢而深的呼吸有利于气溶胶微粒在下呼吸道和肺泡沉积。
呼吸频率快且吸气容积小时,肺内沉积较少。
吸气流量过快,局部易产生湍流,促使气溶胶凶互相撞击沉积于大气道,导致肺内沉积量明显下降。
当吸气容量恒定时,随潮气量的增加、吸气时间延长,深而慢的呼吸更有利于气溶胶的沉积。
3.基础疾病状态:患者的呼吸系统特征可影响气溶胶在呼吸道的输送,如气管黏膜的炎症、肿胀、痉挛,分泌物的潴留等病变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时,吸人的气溶胶在呼吸系统的分布不均一,狭窄部位药物浓度可能会增加,阻塞部位远端的药物沉积减少,从而使临床疗效下降。
因此,雾化治疗前,应尽量清除痰液和肺不张等因素,以利于气溶胶在下呼吸道和肺内沉积。
四、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的雾化器连接在进行有创通气雾化吸人治疗时,持续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直接连接在Y型管或人工气道处,会造成呼气相气溶胶的损耗,应将其连接在呼吸机吸气管路远离人工气道处,前后的管路可起到储雾罐的作用,从而减少在呼气相连续雾化时造成的气溶胶浪费,进一步增加气溶胶的输出量。
体外研究发现,人工气道直径越大、长度越短,气溶胶的输送率越高;气管切开患者雾化吸人时气溶胶输送率较气管插管高。
当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但未拔管时,如果需要使用雾化器吸人,用T管(雾化装置与呼吸管路的连接管)连接与用气管切开面罩相比,前者气溶胶输送率更高。
如果雾化同时用简易呼吸器连接T管(T管另一侧阻塞)辅助通气,气溶胶输送率可增加3倍。
呼吸机管路中往往有较多接头和弯头,气流容易在这些部位形成湍流,导致气溶胶大量沉降损耗。
改进为流线型的呼吸管路或T管有可能提高气溶胶的输送效率。
第二部分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一、常用雾化吸人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一)吸人性糖皮质激素( ICS)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音|5抗炎药物,它通过对炎症反应所必需的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
ICS的抗炎机制可分为经典途径(基因途径)和非经典途径(非基因途径)。
经典途径是指激素与胞质内的激素受体(简称胞质受体)结合,并转运进入细胞核后影响核酸的转录而发挥抗炎作用;非经典途径是指激素与细胞膜激素受体(简称膜受体)结合,在数分钟内生效;高剂量的ICS能够有效启动数量少、亲合力弱的膜受体快速通道。
国内已上市的ICS为布地奈德(BUD)和丙酸倍氯米松( BDP)。
其他如丙酸氟替卡松、环索奈德等雾化剂型尚未在国内上市。
1.BUD:BUD是第二代吸人性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其药理基础基于16a、17a位亲脂性乙酰基团及碳21位游离羟基。
16a和17a位的亲脂性乙酰基团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增加了在气道的摄取和滞留,且全身消除快,相比于第一代糖皮质激素气道选择性更强,具有较高的局部/系统作用比。
独特的酯化作用可延长药物在气道的滞留时间,具有高气道选择性并降低全身作用风险。
BUD适度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能更容易通过气道上皮表面的黏液层和细胞膜,快速发挥抗炎作用,尤其适合急性期时与短效B2受体激动剂( SABA)联用。
BUD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1%,而首过消除高达90%。
此外,BUD混悬液的药物颗粒在电镜下显示为平均直径为2.0~3.0 um的细小类圆形表面不规则微粒,可最大限度地增大药物表面积,提高雾化效能。
2.BDP:BDP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代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BDP为前体药物,在酯酶作用下活化裂解,部分生成具有活性的17 -单BDP( BMP)而发挥其药理作用,部分生成无活性的21-单BDP。
BDP在体内裂解所需的酯酶在肝脏、结肠、胃、乳房和大脑及血浆组织等部位也有表达,在肺外组织中活化的BDP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
BDP的水溶性较低,导致其在支气管黏膜的黏液层溶解缓慢,因此其肺部吸收过程受限于黏液溶解速率。
BDP和BMP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3%和26%,而首过消除在70%左右。
此外,BDP混悬液的药物颗粒在电镜下显示为长约10.0 um的针状,该颗粒形状会降低雾化效能(参见第一部分的“影响雾化效能的主要因素”)。
(二)支气管舒张剂1.选择性p:受体激动剂:B2受体激动剂是临床最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根据其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小同可分为SABA与长效B2受体激动剂( LABA)两种。
目前临床上雾化吸人所用制剂主要为SABA。
SABA制剂的共同特点是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代表药物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
有文献报道,特布他林对B2受体选择性及对肥大细胞膜的稳定作用均强于沙丁胺醇。
2.胆碱受体拮抗剂:根据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效胆碱受体拮抗剂( SAMA)与长效胆碱受体拮抗剂( LAMA)两种。
目前临床上的雾化吸人制剂主要为SAMA。
异丙托溴铵为常用的SAMA吸人制剂,该药为非选择性胆碱M受体拮抗剂,由于其阻断突触前膜上M2受体可促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因而部分削弱了阻断M3受体所带来的支气管舒张作用。
另外,临床有吸人性复方异丙托溴铵制剂,其2.5 ml溶液内含有异丙托溴铵0.5 mg和硫酸沙丁胺醇3.0 mg(相当于沙丁胺醇碱2.5 mg)。
需注意:复方异丙托溴铵不能与其他药品混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
(三)抗菌药物临床上用于雾化吸人的抗菌药物有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B-内酰胺类的氨曲南、头孢他定,黏菌素,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等。
雾化吸人抗菌药物的特点是吸人后肺部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少。
抗菌药物雾化吸人多应用于长期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