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复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
学习目的:1、初步赏析文学作品,感受其中形象,赏析精彩的语言。
2、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一、读课文84——86节,回下面的问题:
1、这是课文《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3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课文55——61节,回下面的问题:
1.选段出自《故乡》,这篇文章选自小说集《》,作者是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2分)
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认为“厚障壁”指什么?请结合文意回答。(3分)
3.选段细节描写比较突出,同时运用了肖像、()、()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中年闰土()的生活状况与迟钝的精神状态。(3分)
三、读课文56——72节,回下面的问题:
1.选出对文段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A.寒噤:因惊讶而感到心寒。B.厚障壁:深深的隔阂。C.迟疑:有一点点怀疑。D.折了本:亏损,赔了本钱。
2.选出对“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欢喜”的是见到了少年时代亲密的朋友。B.“凄凉”的是自己的好友马上就要离去,恐怕今后无缘再见。C.“欢喜”和“凄凉”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心情,寓意深刻。D.这句话生动地刻画出闰土那高兴而悲伤的矛盾心理,是传神之笔。
3.选出对本文段中中年闰土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他称“我”母亲为“老太太”,表现了他有意讨好“我”母亲。B.他称自己少年时的好友为“老爷”,说明了他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C.从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景况非常不好,他是当时下层人民形象的缩影。D.“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他精神上的麻木。
4.选出在本文段中没有用到的描写方法()
A.对话描写B.肖像描写C.环境描写D.动作描写
四、读课文55——74节,回下面的问题:
1. 二十余年之后,闰土见到了童年的好朋友“我”时,应该说是“欢喜”的,为什么又出现“凄凉”的神情?
2.闰土见到了“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A因为他十分尊敬“我”。B因为他非常害怕“我”。
C因为他很懂礼貌。D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
3.他“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闰土()
A生性沉默寡言。B苦难生活的磨练使他意志坚强。
C农村人见不惯生人。D生活磨难使人变得麻木。
4.文中闰土说话时有许多省略号,刻画出他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神态。这神态说明他哪方面的情况?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A天生口吃,说不出话。B处境悲哀,有口难言。
C心里害怕,不敢说话。D生活平淡,无话可说。
5.下面对“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非常难”指的是孩子多,总是吃不够。
B“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表明战乱频繁,兵匪骚扰,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C“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表明苛税繁多,百姓苦不堪言。
D“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明生活困苦,又找不到别的出路。
),这是用的()
修辞手法。
1、课文写故乡,主要写了那些人物的变化?他们有哪些方面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
的情感态度?
2、作者在文末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
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
一、1、对家现实的不满,对故乡人自己形成隔膜的郁闷;对故乡人精神麻木的悲哀;对新生活的思索和渴望。2、奔波劳苦、劳苦悲惨、处心积虑算计别人3、:指没有剥削压迫,平等自由,充满幸福和希望的生活。(“新的生活”要结合全文来理解含义。)4、这种看法不对。理由是“我”不留恋现实中的冷漠悲凉的故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不满中流露出的是改变现实的迫切愿望,曲折地反映出“我”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二、1.呐喊周树人(2分) 2.比喻(1分) “我”与闰土之间因观念、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膈膜。(2分) 3.神态语言艰辛(3分)
三、1.C 2.B 3.A 4.C
四、1.二十多年的贫困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想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现状,不觉凄凉、自卑起来。2.D 3.D 4.B 5.A 6、感情上不沟通,有隔膜借喻
思考感悟(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