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教案单元教学设计方案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职业学院《电路分析》课教学方案
表示支路电流,代入 KCL 方程中,得到节点电压方程组。求解出节点电压,由此可进一步求得 其他电量。
节点电压:电路中任选一节点作为参考节点,其余各节点(称为独立节点)与参考节点之 间的电压称为节点电压。 其参考方向规定为 由独立节点指向参考节点。 压方程的推导:(4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引导文](10分钟)
给出一个电路,如右图所示。引导学生分析时发现,如果 用刚刚学到的支路电流法进行求解会比较麻烦,为了解决 此类问题(支路数较多,结点较少)提出一种新的解题 a
E O
方法:结点电压法。 R2 Ii
□! R3 I
2
结点电压法(10分钟)
基本思路:以节点电压 为电路变量,列写独立节点的 KCL 方程,同时根据VCF 用节点电压
仅含2个结点的结点电
设:V )= 0 V,
结点a 电压为 U 参考方向从
1.用KCL 对结点a 列方程:
11 — I 2+ I S — 13 = 0
2.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或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电流 将各电流代入 KCL 方程则有:
E 1 U R 1
I l
E 2 U R 2
I 3
U
R 3
时间 安排
+
U
将各电流代入KCL方程则有:
整理得:U
即结点电压方程: 注意:(10分钟) 巳E2
R1 R2 I S
1 1
R2 R3
E1 U
R1
E
R
1
R
(1) 上式仅适用于两个结点的电路。E2 U 1 U
R2 IS
R3
(2)分子为各含源支路等效的电流源流入该结点电流的代数和,有正
负之分,流入结点为正,流出为负;分母为各支路的所有电阻的
倒数之和。
节点法解题步骤:
(1)
(2)
(3)
(4) 选参考节点,标出各独立节点序号,设独立节点的节点电压为电路变量。用观察法列写各独立节点的KCL方程。
联立方程求解节点电压。
由节点电压求各支路电压和各支路电流,进而求解其他电量。
【注】:若电路中含有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 首先通过电源的等效变换,将其变成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支路,再列写节点电压方程。
[例1]试用结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电流。设: V b = 0 ( 20 分钟)
a
解:
1 1 I3①求结点电压u ab
U ab
R I S
丄
R
42 7
12 V
1 1 1
12 6 3
18V
42V —)
112I1I2I3
应用KVL和欧姆定律求各电流
42 U ab
12
42 18A 2A
12 12
U ab
0 7A]Q3n
18A 3A
6
U ab
3
18
3
6A
流I 1和I 4。(教材P61)
解:(1)选参考节点,标注独立节点,设独立节点的 节点电压为U 。、
U 2。。( 2)实际电压源等效为实际电流 源。3)观察法列方程。
方法一:适当选择参考节点。选择理想电压源的一端为参考节点,则其另一端为独立节点, 此节点的节点电压由该电源本身决定,不必再列方程。
方法二:增设未知量电流。设理想电压源电流为未知量,列写节点方程组,再添加补充一个 方程——该方程为理想电压源的电压与相连的两节点电压的关系。
方法三:广义节点法。将理想电压源及其两节点用用虚线框起来,构成一假想封闭面,称为 广义节点,对此列写KCL 方程,再添加一个补充方程一一该方程为理想电压源的电压与相连的 两节点电压的关系。
「^=14庄点电压由理想电JK 源决定
—R/]+fl4CL 勺E =2—r
-QL5Ui +fl+a5?LC -J
、-U 3 - 8 |补充方程|
無得:5 二 1TV
口二 4
V I=-JA
例3-2图示电路,已知
R =R 2= Rs = 2 Q, U Si =4V , U S5=12V, I ss =3A 。试用节点法求电
(4)解得:
U 10
1
.6V U 20 6.8V
1 1 1 1
U 10
U
20
(5)则: U S1 1 1 U 10 1.2A I 4 R 4
R R 1
含理想电压源支路的节点分析法
1.3A
例却 圏示电路,试用节点注求L 解:方法一:合理选择参考节点, 増设未知量
电流. 图示选0为参考节点,设独立节 点的节点电压为Uy 增设 £V 电压源电流为几
则.
教材P62
20
----- ----------
IQ 1
$ I 甲11
f Ui (P14V ㊀ 3A
fl4v
作业 P70 3-6;3-9
教学 反馈
学生积极性高,上课效果良好。
/ 1 1
1 1 X11 ( 1 1 X11 U S1 U s ; (C --- )U 10 --- )U 20 代 R 2
R 4 R 5
& R 5 R
1
R
5
“ 1
1 )U 10
“ 1
1
1 )U
20
1
S3
U ss (
R 4
R s (
R 3
R 4
R s
R s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