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社会优抚法
第九章 优抚社会工作
![第九章 优抚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11ad1a2fe2bd960590c67746.png)
二、相关方法的介入: 相关方法的介入: (1)个案介入:(个案介入的具体方法、扮演 个案介入:(个案介入的具体方法、 :(个案介入的具体方法 心理调适辅导员的角色,P295 ,P295) 心理调适辅导员的角色,P295)同时为他联系资 源,创造成长的条件,比如根据他的能力为其 创造成长的条件, 推荐工作、参加培训等。 推荐工作、参加培训等。 (2)小组工作介入:(P296-297) 小组工作介入:(P296-297) :(P296 (3)社区工作介入:(P298) 社区工作介入:(P298) :(P29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十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考试内容(要点) 考试内容(要点)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 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贫困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你所在镇上有一个贫困村, 你所在镇上有一个贫困村,现根据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内容设计一份该村脱贫的方案。 社会工作内容设计一份该村脱贫的方案。
需要: 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医疗康复的需要 社会尊重的需要
二、安置社会工作 (一)安置对象的特点、需要、问题 安置对象的特点、需要、
特点:
利用帮助的能力相对较强 情绪波动较大
需要:
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
问题:
就业难 隐性失业的问题 延迟上岗的问题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退伍义务兵陈某因所在单位项目下马而下岗, 退伍义务兵陈某因所在单位项目下马而下岗,民政部门根 据陈某家的收入状况,每月发放低保金。 据陈某家的收入状况,每月发放低保金。但陈某却拒绝接受低 保金,并表示自己只要求继续工作,不愿意吃低保。 保金,并表示自己只要求继续工作,不愿意吃低保。请分析其 中的原因,并建议相关的介入方法。(教材P299 。(教材P299) 中的原因,并建议相关的介入方法。(教材P299)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9(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9(优抚安置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527fa5aae53a580216fcfe8b.png)
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第一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一、相关概念界定优抚安置与军队工作的界定(了解)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优抚安置工作的界定优抚安置工作是我国军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的、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它是国家依据法定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一项补偿性社会保障制度。
1.优待(1)优待一般是指国家、社会对优抚对象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优先、优厚待遇的制度。
(2)优抚安置工作中的优待是指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等对象,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给予物质照顾和优先、优惠待遇。
2.抚恤(1)抚恤一般是指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
(2)优抚安置工作中的抚恤是指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复员军人、带病回乡军人等优抚对象给予的精神抚慰和物质照顾待遇,主要包括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两类。
.3.安置(1)安置一般是指对特定对象或生产、生活有困难者的扶持、帮助或就业安排。
优抚安置工作中的安置主要是指对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退休士官、军队退休志愿兵、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无军籍离休干部的安置(2)主要包括落实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二)军队社会工作的界定(1)军队社会工作是要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对军人及其家属和军队社区提供各种福利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
(2)内容主要包括:①对军人及其家属为国家所作的贡献从优补偿②对退役军人的就学、就业、就医等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实行优待③参与军队与社区合作方案的制订、执行和督导④对军人及其家属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抚慰等。
(3)主要服务对象是军人但不限于军人,军人家属、有关工作人员也是其服务对象(包括优抚安置社会工作领域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
第九章:社会优抚法
![第九章:社会优抚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d06261783e0912a2162afa.png)
3、退役及离退休安置制度
退役军人就业制度: 退役军人就业制度:退役安置是国家和社会向退 出现役的军人提供的保障措施, 出现役的军人提供的保障措施,它与我国的兵役 制配套实施。1987年底国务院发布了 年底国务院发布了《 制配套实施。1987年底国务院发布了《退伍义务 兵安置条例》 兵安置条例》是现阶段贯彻退役安置工作的重要 法律依据。退役安置的对象是“退出现役的军 法律依据。退役安置的对象是“ 这包括转业的军官、复员的志愿兵和 转业的军官 的志愿兵和退伍 人”,这包括转业的军官、复员的志愿兵和退伍 的义务兵。 的义务兵。 离退休军人的安置:离退休的条件;离退休待遇: 离退休军人的安置:离退休的条件;离退休待遇: 包括生活待遇、 包括生活待遇、安置去向和家属子女安排及其他 待遇等方面。 待遇等方面。
第九章: 第九章:社会优抚法
主讲教师:曾映雪 主讲教师: 公共管理学院保险学教研室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 通过本章学习 , 重点掌握社会优抚的 特点、条件和内容; 特点、条件和内容; 明确社会优抚资金的筹集、 明确社会优抚资金的筹集 、 运行及社 会优抚安置的社会意义; 会优抚安置的社会意义; 了解国内外社会优抚制度的产生、 了解国内外社会优抚制度的产生 、 发 展及改革
社会优抚的原则: 社会优抚的原则:
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原则: 国家抚恤, 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原则:①国家抚恤, 群众优待结合; 社会力量和群众力量结合。 群众优待结合;②社会力量和群众力量结合。 根据对国家贡献大小、困难大小、 根据对国家贡献大小、困难大小、确定保障水 平的原则。 平的原则。 因地制宜确立优待对象生活保障标准的原则。 因地制宜确立优待对象生活保障标准的原则。 从国情国力出发,循序渐进原则。 从国情国力出发,循序渐进原则。 保障水平随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高同步增长 的原则。 的原则。
第9章_社会优抚与安置LYY
![第9章_社会优抚与安置LYY](https://img.taocdn.com/s3/m/244526233169a4517723a327.png)
(2)以发放的方式为划分标准,可分为定期抚恤和 一次性抚恤。
死亡的革命军人家属,一般都可以享受一次性抚 恤。 依靠烈士和牺牲、病故军人供养的父母、配偶和 子女以及与其共同生活不满18周岁的弟妹,抚养其长 大的其他亲属,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得到评定的伤残军人在职的可以得到定期发放的 伤残保健金,在乡的可以得到定期发放的伤残抚恤金。
3)定期抚恤待遇(遗属) 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病故军人遗属,等发给定期抚恤金。对符合享受定期 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发《定期抚 恤金领取证》。
残疾抚恤
现役军人残疾被认定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
或者因病致残的,依法享受残疾抚恤待遇。
残疾抚恤待遇仍然划分为因战致残、因公
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
p255
第三节 退役及离退休安置制度
退役军人就业制度 离退休军人的安置
(一)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原则
1、回原籍安置的原则 2、军队和地方双方配合培训原则
3、妥善安置,各得其所原则
(二)离退休军人的安置
离退休安置是向直接从军队现役中离退休军 人提供的保障措施。
中国的革命烈士褒扬,已经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
① 搜集和整理烈士的事迹等资料,为国家精神文 明建设宝库积累宝贵的精神遗产。 ② 以纪念场所作为社会教育的阵地,激励人们以 烈士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来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 培养先进的社会意识,倡导新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 文明与进步。
2、革命烈士褒扬的形式
1)世界各国对烈士开展褒扬活动的形式有 三种: ①兴建烈士纪念建筑物; ②举行悼念活动; ③对于烈士家属给予优厚的待遇,以保障其生 活。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课件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a697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a.png)
二、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1、相关理论简介 人生回顾 临终关怀
2、介入重点 (1)精神问题的解决:关于生命的意义
人生回顾的三个步骤: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回顾人生经历(逆序回顾干预方法,5点) 制作人生回顾手册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政治性 特殊性 协调性 有限性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分类: 优抚医院∽( 伤病残军人) 光荣院∽( 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者)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复员退伍军人) 军休∽( 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 ……
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 心理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病残导致的障碍 生活保障问题 家庭婚姻障碍 社会隔离问题
(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心理失衡 社会地位下降 社会隔离 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 老化问题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就业难 隐性失业 延迟上岗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角色失调 心理失衡 行为失范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四、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五、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六、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敏感、焦虑、紧张和无奈是当前军休 干部普遍的心态特征,强烈的怀旧感、被抛弃感是大多数 军休干部的心理感受。攀比,失衡,相对剥夺感→→适用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DE理论 引导和分析:情境分析;认知干预;认知重建;行为改变
第9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第9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https://img.taocdn.com/s3/m/73d83a3a3968011ca30091f7.png)
卫生保健与医 疗的区别
文化康乐福利 设施的内容
初级卫生保健 是社会福利的 内容
文化康乐福利 的认定条件
(二)职工福利:特点
职工福利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职工福利一般按照 普遍性的原则向职工提供 职工福利的资金 来源于企业盈利
职 工 福 利 的 特 点
(二)职工福利:内容
福 利 津 贴
福 利 设 施
福 利 服 务
住房福利是政府 利用国家和社会的 力量,为居民,尤 其是中低收入家庭 提供具有适当水平 的住房的措施。
一是政府对住房提供直接 支付或转移支付,即以多 种形式提供住房补贴
二是国家做出政策性规定,要求住 房建设必须划出一定数量的住房以 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低收入家庭, 或者政府直接兴建经济房屋(也称 廉价房屋或福利房屋)定向出售给 低收入家庭。
(四)老年人福利
老年福利 的 内 容
老年福利津贴 是一种福利性 养老金计划,这种 计划为所有超过一 定年龄(一般为高龄) 的社会成员提供养 老金,不管他们的 收入水平、就业状 况或经济来源如何
老年保健
老年疾病预防 老年人医疗服务 群众性体育活动 家庭护理和保健 社交活动
(五)残疾人福利
残疾人 就 业 残疾人 教 育 残疾人 康 复 残 疾人 环境建设
第九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本章内容
1
一、社 会 福 利
2
二、社 会 优 抚
一、社会福利
公益性福利 职工福利
住房福利
社会福利 的内容
妇女和 儿童福利
残疾人福利
老年人福利
(一)公益性福利
教 育 福 利 卫生保 健福利 文化康 乐福利
增加教育支出 是增进平等和 协调效率的最 重要的途径。 国民基础义务 教育构成教育 福利的主体。
第9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9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c11849d550e2524de5187e13.png)
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属于军队社会工作的范畴。
在中国内地,虽然近现代意义上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开展较晚,但历代兵制中与“军眷服务”有关方面早已显现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端倪。
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建立之日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职能部门的民政部门在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运用行政工作、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实践,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最可爱的人,有力地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没事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一场全民总动员的大背景下,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本章主要厘清了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问题和特点,明确了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特点,阐述了不同服务载体当中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优抚安置社会工作需要掌握的一些独特方法。
第一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为军队和国防建设作出或正在作出贡献和牺牲的特殊群体。
基于不同的服务载体,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烈士褒扬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军供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和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烈士褒扬和军供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流动性大、服务时间短暂,难以形成相对固定的工作关系,故不具体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一)服务对象的需要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伤病残军人、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患严重精神病的复员退伍军人。
其中: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患有严重慢性病的带病回乡的复员军人;患有严重慢性病的在乡革命残疾军人;在部队立有三等功以上病情特别严重的带病回乡的退伍军人。
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的服务对象必须是特等、一等残疾军人中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因伤残后遗症需要经常医疗处置的;生活需人经常护理、回乡安置不便照顾的;独身一人,无依无靠,不便回乡安置的。
第九章 社会优抚
![第九章 社会优抚](https://img.taocdn.com/s3/m/3a2647ca9ec3d5bbfd0a7435.png)
L/O/G/O
一、介绍
国家以法定形式和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 的个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性质的社会保障 项目。 (一)特殊贡献: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荣誉, 而牺牲了个人利益 (二)褒扬:通过对有特殊贡献人员的优待,在全 社会宣传其事迹,树立典型形象,表扬其功绩
二、特点
(一)优抚对象往往是某一领域的正面典型人物 (二)优抚的标准较高,一般高于普通的社会保障 标准 (三)优抚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
三、我国社会优抚的对象
(一)现役军人(家属) 军官、文职干部、士兵、人民警察 (二)革命残废军人 服役期间因残、因公、因病牲、病故军人家属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b4d25a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4.png)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总体内容: 1.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问题 2.协助增强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 3.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 4.出院及跟进服务 特别内容: 复员军人慢性病:协助其形成良好的应对慢性病和失能的生活方式,协助其融入社会环境,辨识安排社会资源 荣誉军人康复:协助其发挥潜能,克服环境障碍,适应生活 复原退伍军人精神病院:心理治疗、个案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一)需要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优抚医院是国家为残疾退役军人和在服役期间患严重慢性病、精神疾病的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提供 医疗和供养服务的优抚事业单位,是担负特殊任务的医疗机构,主要包括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精 神病医院等,对外统一名称为荣军优抚医院。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需要常年医 疗或者独身一人不便分散供养的一级至四级残疾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患严重慢性病的残疾退役军 人和带病回乡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的退役军人;短期疗养的优抚对象; 主管部门安排收治的其他人员。 (1)治疗康复需要;(2)基本生存需要;(3)家庭生活需要;(4)社会交往需要;(5)社会尊 重需要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二)问题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2)心理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残导致的障碍; (3)生活保障问题;(4)家庭婚姻障碍,生儿育女困难;(5)生活隔离问题 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心理失衡(孤僻 不合群,失落感);(2)社会地位下降(和平时代,社会拥军观念弱); (3)社会隔离(院舍照顾);(4)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5)老化问题 3.军转复退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就业创业难;(2)隐性失业;(3)延迟上岗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角色失调(军-地,再社会化);(2)心理失衡;(3)行为失范(求补偿)
第九章社会救济、优抚、福利法
![第九章社会救济、优抚、福利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62e8074a7302768e99399a.png)
二、社会福利的特征
(一)社会福利具有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二)社会福利具有对象的普惠性。 (三)社会福利待遇标准的一致性。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福利
一、作为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 济和社会优抚四大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与社会保险在获得方式上有所不同。社会保险 不论采取基金制或现收现付制,都要求事先缴纳一 定的保险金;社会福利则是全社会享有的,并是无 偿获得的。 三、与民政福利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 集体福利成了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 社会救助一、流浪儿童救助 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脱离监护人 的保护,流浪街头连续超过24小时,基本生活失去保障 的未成年人。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遵循自愿受助、无 偿救助原则,临时性救助原则,政府、社会、家庭责任 有机结合的原则。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五项救助基本内容:提供符合标 准的食物、住处、医疗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所在单位 联系,帮助受助人返回。
四、社会福利的分类
(一)按保障对象分: 1、未成年人福利(就业前提供的)包括:教育福利、健康福 利、生活福利等。 2、老年人福利(社会为法定老年人提供的)包括老年文体娱 乐福利、健康保健福利、托老院福利、长寿老人福利等。 3、残疾人福利:残疾人特殊职业培训、残疾人福利工厂、残 疾人教育、残疾人康复福利等。 4、劳动者福利(职工福利)包括:住房补贴、物价补贴、取 暖降温费、劳动者福利设施等。(职工福利分为职工集体福 利和职工个人福利)。
五、不同人群的社会福利
﹙一﹚老年人福利 1、含义:是以老年人为对象的社会福利项目,指 国家和社会为了安定老人生活,在社会各方面力量 的参与下,对于处在特殊困境的老年人提供的养护、 康复等方面的服务,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 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老年人福利的内容 (1)老年福利服务:生活照料服务、医疗保健服务、 文体娱乐服务、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 (2)处在特殊困境下老年人的保障。
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5176f43aa417866fb84a8eae.png)
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第一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点(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1、政治性(1)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直接关系军地稳定(3)直接促进社会的公平2、特殊性(1)服务对象身份特殊(2)服务对象需求多样(3)服务保障环节复杂3、协调性(1)协调部门多(2)协调任务重4、有限性(1)政治任务的市场化(2)社会工作的辅助性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1)治疗康复需要(2)基本生存需要(3)家庭生活需要(4)社会交往需要(5)社会尊重需要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1)婚姻家庭的需要(2)健康维护的需要(3)社会参与的需要(4)社会尊重的需要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1)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2)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1)军队情结(2)社会尊重(3)健康维护(4)多元养老(5)社会参与(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2)心理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病残导致的障碍(3)生活保障问题(4)家庭婚姻问题(5)社会隔离,缺乏社会网络,身心非常孤单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心理失衡(2)社会地位下降(3)社会隔离(4)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5)老化问题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就业难(2)隐性失业(3)延迟上岗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角色失调(2)心理失衡(3)行为失范第二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一)总体内容1.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家庭的问题2.协助增强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3.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4.出院及跟进服务5.其它方面(二)特别内容1.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2.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3.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的内容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四、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五、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六、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第三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二、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1、精神问题的解决:关于生命的意义2、难以承受的告别: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1)针对服务对象的临终关怀(2)针对朋辈群体的哀伤辅导三、危机干预方法四、支持网络建构1、正式网络的建构(1)部门联动(2)政策倡导(3)资源连接2、非正式网络的建构(1)开展小组辅导(2)开展个案辅导五、社会工作督导。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第9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第9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97e7ecd469eae009591bec7a.png)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特别内容 1、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2、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3、 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主要内容 (1)入住前的评估和准备 (2)适应光荣院的新生活 (3)提供个案心理辅导 (4)策划活动,增进交流 (5)提高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6)鼓励其参与力所能及的院舍活动 (7)引导正确看待死亡 (8)利用社区或社会资源为其服务 (9)推动志愿服务并对服务进行督导 (10)促进光荣院专业服务的发展和专业质量的提高 (11)影响社会及环境的决策 (12)其他
社会参与
(二)优抚安置服务对象的问题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生活适应苦难,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的知
识 (2)心理障碍严重 (3)生活保障问题 (4)家庭婚姻障碍,生儿育女困惑 (5)社会隔离,缺乏社交网络,身心非常孤单源自(二)优抚安置服务对象的问题
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心理失衡 (2)社会地位下降 (3)社会隔离 (4)老年慢性疾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
(二)优抚安置服务对象的问题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就业难 (2)隐性失业 (3)延迟上岗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角色失调 (2)心理失衡 (3)行为失范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总体内容 1、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家庭问题 2、协助增强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 3、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 4、出院及跟进服务 5、其他方面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第三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社会优抚与安置
![社会优抚与安置](https://img.taocdn.com/s3/m/4a7c1ee225c52cc58bd6be88.png)
①兴建烈士纪念建筑物;
②举行悼念活动;
③对于烈士家属给予优厚的待遇,以保障其生 活。
2)中国的革烈士的活动: ❖ ①设坛吊祭死难的将士; ❖ ②填埋战地遗骸; ❖ ③发给死难将士丧葬费用; ❖ ④对死难将士家属给予廪食抚恤,免除赋税劳役等。
在抗日战争前后,国民政府颁发过《褒扬抗战忠烈 条例》、《抗战特殊忠勇官兵表扬办法》等法规,褒 扬的主要办法有政府明令褒扬、政府题颁匾额、举行 国葬或葬入葬墓园,以及入祀忠烈祠、建坊、立塔等。
1980年6月,国务院又专门制定了《革命烈士 褒扬条例》使审批和褒扬烈士工作更加制度化。
3、我国现行革命烈士褒扬的内容
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我国现行的革 命烈士褒扬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
❖ ① 经批准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的,由民政 部向其家属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 ② 各级人民政府搜集、整理革命烈士斗争 史料,编印《革命烈士英名录》,为著名的革命 烈士立传,上演、放映歌颂烈士的戏剧、曲艺和 影视片等。
3)定期抚恤待遇(遗属)
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病故军人遗属,等发给定期抚恤金。对符合享受定期 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发《定期抚 恤金领取证》。
残疾抚恤
现役军人残疾被认定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 或者因病致残的,依法享受残疾抚恤待遇。
残疾抚恤待遇仍然划分为因战致残、因公 致残、因病致残三类。
第九章 社会优抚与安置
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基本内容 二、国家抚恤和褒扬革命烈士 三、军人退役安置和离退休安置
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基本内容
❖ 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是国家和社会 抚恤烈士家属,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优待军人家属, 妥善安排和管理退出现役的军人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优抚是一种带有褒扬和抚慰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第九章 社会优抚和安置
![第九章 社会优抚和安置](https://img.taocdn.com/s3/m/d939ad262f60ddccda38a06b.png)
第九章社会优抚和安置第一节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基本内容社会优抚和安置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重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人家属等人口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抚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对象和内容抚恤对象是牺牲病故军人家属和革命残废军人。
安置对象是退役军人。
社会优抚的内容:(1的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
按照伤残情况区分为特等·一等·二等甲级·二等乙级·三等甲级·三等乙级共四等六个级别。
(2优待是指国家·社会·群众三方面对优抚对象广泛的关怀照顾以及物质帮助。
包括:物质优形式纪念和表彰为革命而壮烈牺牲的英雄烈士。
具体包括A:通过建立法律·法规,明确革命烈士的评定条件及审批权限,限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B:保护革命烈士纪念物,并在清明·国庆及一些重大节日开展悼念活动。
C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维修及管理。
D编制《革命烈士英名录》,编撰革命烈士传纪,宣传烈士事迹。
分无依无靠·生活困难较大的孤老病残人员集中起来,由国家提供设施和条件,更好地保障他们的生活。
(5社会安置的内容包括三种:(1)就业安置(2)回原籍安置(3)离退休安置(其具体内容有:生活待遇保障,规定安置去向,住房保障,子女安排,在民政部设立专门的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机构。
)二社会优抚和安置的性质和特征及意义(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性质和特征(1)优抚和安置工作是国家和社会应负的责任。
(2)优抚和安置的工作既不是单纯的社会保险,也不是社会福利或社会救济,而是既有社会保险,也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所以说是一种综合的社会保障制度。
(3)优抚和安置工作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政策来实施的,其保障的对象·保障的范围·保障的标准及保障的形式和手段,都有比较明确的法规作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比较健全。
社会保障法(第六版)第九章
![社会保障法(第六版)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4d4ced68cfc789eb172dc88a.png)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九章 社会优抚法
第五节 法律责任
三、抚恤优待对象的法律责任
抚恤优待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 予警告,限期退回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停止其享受的抚恤、 优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冒领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的; 2.虚报病情骗取医药费的; 3.出具假证明,伪造证件、印章,骗取抚恤金、优待金、补助
原是农业户口,原征集地区有条件的,可在企业、事业单位安排
适当工作,不能安排的,按规定增发伤残抚恤金,保证他们的生活
(三) 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人员
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人员,享受所在
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的保险福利待遇,其伤口复发所需医药费
不得包干。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九章 社会优抚法
第一节 社会优抚制度的沿革
二、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优抚制度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人民军队之初,就十分重视对军人的 优抚。1928年6月,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十大纲 领》就要求要改善兵士生活,为兵士提供土地和工作。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抚制度
府,由革命烈士家属居住地的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审核无误
后,填写“革命烈士证明书”,代民政部颁发。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九章 社会优抚法
第四节 死亡抚恤
三、因公牺牲、病故的审批程序和证书发放
(一) 审批程序
现役军人(含武警指战员)因公牺牲、因病死亡或因意外事故死
亡不属于因公牺牲范围的,以及因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自杀身亡的
一、社会优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9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9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9df482c380eb6294dd886cf2.png)
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第一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1.优抚安置工作服务对象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为军队和国防建设作出或正在作出贡献和牺牲的特殊群体。
主要包括:(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3)烈士褒扬社会工作服务对象;(4)军供社会工作服务对象;(5)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6)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的需要(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①治疗康复需要;②基本生存需要;③家庭生活需要;④社会交往需要;⑤社会尊重需要;(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①健康维护的需要;②婚姻家庭的需要;③社会参与的需要;④社会尊重的需要(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①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②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①军队情结;②社会尊重;③健康维护;④居家养老;⑤社会参与3.服务对象的问题(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①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②心理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病残导致的障碍;③生活保障问题;④家庭婚姻障碍,生儿育女困惑;⑤社会隔离,缺乏社交网络,身心非常孤单;(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①老化问题;②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③心理失衡;④社会地位下降;⑤社会隔离(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①就业难;②隐性失业;③延迟上岗(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①角色失调;②地位下移;③心理失衡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1.覆盖范围广;2.军队情结深;3.需要层次多;4.问题压力重。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1.什么是优抚安置工作优抚安置工作国家依据法定的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入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的一项褒扬性和优待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9、优抚安置社会工作(20160522am)
![9、优抚安置社会工作(20160522am)](https://img.taocdn.com/s3/m/3e1f27ce28ea81c758f578b2.png)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弄清楚各类对象的界定 对象界定: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伤病残军人)
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 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患严重精神病的复员 退伍军人)
对象需求:治疗康复需要
基本生存需要 家庭生活需要(成家的需要) 社会交往需要 社会尊重需要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政治性
特殊性 协调性 有限性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分类: 优抚医院∽(伤病残军人)
光荣院∽(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者)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复员退伍军人) 军休∽(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 ……
三项传统保障内容:
优待—物质照顾+优先优惠待遇
抚恤—精神抚慰+物质照顾待遇(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 安置—扶持、帮助或就业安排
2、军队社会工作的界定
军队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对军人 及其家属和军队社区提供各种福利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 作。主要内容包括:对军人及其家属为国家所作的贡献从 优补偿,对退役军人的就学、就业、就医等政治待遇和生 活待遇实行优待,参与军队与社区合作方案的制订、执行 和督导,对军人及其家属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抚慰等
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军地转化)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对象界定: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
对象需要:军队情结的需要(排他性)
社会尊重的需要
健康维护的需要 多元养老的需要 社会参与的需要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相
第9章 社会优抚与安置
![第9章 社会优抚与安置](https://img.taocdn.com/s3/m/f93f8074f242336c1eb95e1a.png)
2)中国的革命烈士褒扬的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类似褒扬烈士的活动:
①设坛吊祭死难的将士;
②填埋战地遗骸;
③发给死难将士丧葬费用; ④对死难将士家属给予廪食抚恤,免除赋税劳役等。 在抗日战争前后,国民政府颁发过《褒扬抗战忠烈 条例》、《抗战特殊忠勇官兵表扬办法》等法规,褒 扬的主要办法有政府明令褒扬、政府题颁匾额、举行 国葬或葬入葬墓园,以及入祀忠烈祠、建坊、立塔等国务院和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担。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 的军人抚恤优待经费,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 审计部门的监督。 主管机关:各级政府中的民政部门,其他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则依法履行 各自的军人抚恤优待责任和义务。
1、军人优待
优待,是面向军人的一种特殊的福利
军人优待抚恤概述 革命烈士褒扬
(一)军人优待抚恤概述
根据现行法规规定军人抚恤制度面向的对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 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 退伍军人、 烈士遗属、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病故军人遗属、 现役军人遗属。上述人员可依法享受抚恤优待。
2)中国的革命烈士褒扬的形式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时期,中 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建起一座“红军 烈士纪念塔”;在附近还建有纪念著名烈士赵 博生、黄公略的“博生堡”、“公略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优待抚恤革命 军人、革命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的条例中, 都有关于褒扬烈士的规定。
第九章 社会优抚与安置
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基本内容 二、国家抚恤和褒扬革命烈士 三、军人退役安置和离退休安置
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基本内容
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是国家和社会 抚恤烈士家属,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优待军人家属, 妥善安排和管理退出现役的军人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优抚是一种带有褒扬和抚慰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伤残抚恤
伤残抚恤的事故范围:现役军人伤残, 根据伤残性质可确定为因战致残、因 公致残和因病致残三种。 伤残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伤残抚恤待遇
2、社会优待制度
社会优待是国家和社会按照立法规定和社 会习俗,对军人以及他们的亲属提供保证 一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 保障项目。 革命烈士家属以及牺牲、病故军人家属的 优待 革命伤残军人优待 现役军人家属的优待。 复员、退伍军人的优待
广义的军人保险:
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军人及其家属的生活福利,在其 死亡、伤残、患病、年老及退役等情况下给予一定 经济帮助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在我国,广义的军人保险内容较为丰富,既包括基 本的军人保险即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军人伤亡保险 与退役军人医疗保险,也包括军人优抚、军人生活 救济与军人福利等社会保障的内容。可以说,广义 的军人保险事实上就是军人社会保障所包括的内容。 教材讲的就是军人社会保障。
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原则:①国家抚恤, 群众优待结合;②社会力量和群众力量结合。 根据对国家贡献大小、困难大小、确定保障水 平的原则。 因地制宜确立优待对象生活保障标准的原则。 从国情国力出发,循序渐进原则。 保障水平随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高同步增长 的原则。
附:关于提高部分优待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 (民发【2002】89号)从2002.1.1.起执行。
第三节: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的来 源和运行
一、社会优抚事业的资金来源 与筹资渠道
军人福利、退役、安家等费用
国防分配拨款
军人保险费用 军人工资 社会保障 基层社区 单 位 优抚对象
国家财政拨款 社会寡集统筹基金
管理职能 机 构
社会团体 民 政
军队系统
主管机构
社会保险机构
第四节:社会优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改革
第十章 社会优抚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优抚的 特点、条件和内容; 明确社会优抚资金的筹集、运行及社 会优抚安置的社会意义; 了解国内外社会优抚制度的产生、发 展及改革
主讲内容:
军人社会保障的概念及其职能作用 军人社会保障的内容 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与运行 我国军人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的条件:
一般是本国公民长期在本国生活和 工作。 优抚对象必须为社会做出过特殊贡 献(见优抚对象)
社会优抚的形式:
津贴形式; 服务形式(包括:一是提供康复系 列服务设施和服务。二是提供社会 优待等,如优惠承包、贷款、免费、 税等)。 安置形式:如提供就业机会和各种 优惠条件
社会优抚的原则:
课堂讨论资料:
有一20年军龄以上的军人,1985年复员后, 因某些原因,个人开业行医。2000年得知个体 户也可以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就找到了社 会保险经办机构,说明自己愿意补缴养老保险 费。但是,经办机构一工作人员提出,该军人 在部队服兵役期间也要补缴。
狭义的军人保险: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现役军人的个 人福利和赡养亲属给予经济保障的措 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军人保险包括退 役军人养老保险、军人伤亡保险与退 役军人医疗保险,所侧重的是对现役 军人职业特点给予的一种经济补偿, 而对其家属生活福利保障则不包括在 内。
军人保险的基本内容:
军人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军人保险的实施主要由军队来组织。 享受军人保险待遇水平高低与军人个 人缴费多少有关。 军人保险是以国家立法的方式强制军 人参加的。
二、国外的社会优抚安置(美、英、前苏联为例)
1、保证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美国对优抚对象的生活 保障包括:①病残退休补偿;②阵亡军人遗属补偿; 前苏联:军人死亡后,原来有其供养的父母(男满 60 ,女满55)、子女、弟妹、孙子女(未满16岁) ③退伍军人生活贫困补助;④退伍军人死亡,发给其 英国:军人死亡后,配偶可长期领取抚恤金 和无人赡养的祖父母可领取长期抚恤金。标准:按 家属相当于死者6个月薪金的一次性抚恤金,其妻和子 2 、重视现役军人的就业安置。如前苏联:①退伍兵、 数额为军人死亡时月薪的 50 %。配偶抚恤金 死亡军人职务工资和军衔工资及抚养人数规定的百 女每年可领取补助费。⑤免费为病残退伍军人服务等 英国:①退伍军人有权要求复工。②国营企、事业 军士和军官,从他们返回居住地之日起不得迟于一个 最低标准:士兵每年 英镑,尉官至准将 分比计发,1人为25%,260 2人为 35%,3人以上45%。 单位招工必须留一定名额( 5%),并放宽招工年龄 军人因执行军事任务和因战死亡,其家属抚恤金提 月保障其劳动就业,并考虑他们的专业和工作经验加 463-979英镑。 美国:①士兵退伍时发给职业训练津贴。②进行职 给军人。③雇主每雇佣 20名工人,必须雇一名残废 高 20 %。 以安排。②军人退伍期间,地方工矿企业可以到军队 业训练,以保证其就业。③学校给退伍军人预留入 军人,不得随意解雇。④电梯与停车场管理人员, 招工。 学名额,保证其入学,入学后发给津贴杂费( 4年) 由残废军人充任。⑤政府对雇佣残废军人的企业给 予津贴等。
军人社会保障定义所包含的含义:
保障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 保障主体是军队、政府和社会; 保障原因主要是因战因公; 军人社会保障的本质:即国家和军队 以法规形式保证军人不能劳动时本人 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基本生活。
军人社会保障的职能:
保障军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补偿因战因公造成军人人体伤亡的损 失; 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保证社会经济发展; 鼓舞士气,焕发民族精神。
有关军人保险的法规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军人保险制度”,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制 定的《军人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对军 人保险的对象作了限定,即只要是现 役军人,就必须纳入军人保险的范围, 并享受因年老、伤亡、疾病、退役等 原因所致的风险的经济补偿。
二、军人救济
案例分析
小郑前些年响应政府的号召,应征入伍。由于表
现突出,因此多次获得部队的嘉奖。今年初,他
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不久即到所在民政部门报
到,要求给予工作安排。可当地民政部门以小郑 没有专业特长,以及政府机构改革不好安排,企
业用人有自主权,难以安插等理由,俺是小郑应
该自主择业。可小郑到就业市场应聘了几次,都 被婉言拒绝。请问,当地民政部门的做法是否正 确,为什么?
指用于满足军人物质和精神共同需要 而兴办的公益性事业以及能给军人减 轻负担的各项措施。 外国军队的军人福利按其性质可分为 社会优待性福利和生活性福利两类。
四、军人社会优抚 军人社会优抚制度,是指国家 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 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 的资金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 扬和抚慰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 制度。
1)死亡抚恤
死亡抚恤的对象及其认定 革命烈士 “因公牺牲军人” “病故军人” “革命烈士家属”
死亡抚恤待遇及支付标准
死亡抚恤是国家对死者亲属采取的物质 抚慰形式。
死亡一次性抚恤:死亡一次性抚恤主要指国 家规定一次性发给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 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的抚恤金。 遗属定期抚恤:遗属定期抚恤又称“定期抚 恤”或“长期抚恤”。在我国主要指国家对 符合规定条件的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家 属、病故军人家属发给抚恤金,用以抚慰遗 属,并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第二节:军人社会保障的内容
军人社会保障的内容:
军人保险 军人救济 军人福利 军人社会优待
Hale Waihona Puke 一、军人保险军人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强制 军人缴费,形成专门的军人保险基金, 在军人遇到死亡、伤残、疾病、年老、 退役等风险时,给予其一定经济补偿 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或制度。 事实上,军人保险可从广义与狭义两 个角度来进行归纳。
军人救济:指国家、社会和军队向低收入的 军人家庭和遇到特殊困难的军人家庭所给的 一种经济帮助和照顾。 按保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军队救济和政府 救济。 军队救济的对象是现役军人及其家属。其经 费来源于国防费。 政府救济的对象是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其所 需经费来源于财政资金的再分配。
三、军人福利
第一节:军人社会保障的概念及 其职能作用
一、军人社会保障概述
军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法 规对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权益从经济、政 治、社会等各方面予以保障,主要包括福 利待遇、社会保险、优待抚恤、就业等。 军人社会保障已成为影响军心士气和部队 战斗力的重大问题,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1、在乡革命伤残人员的伤残抚恤金,在2001年7000元 (因战。因公是6840元)的基础上,特等每人每年提 高1400元。一等每人每年提高1080元;在职革命伤残 人员的伤残保健金在2001年1500元(因战、因公1470 元)的基础上特等每人每年提高300元,一等每人每年 提高240元。
2、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和病故军人家属的定期抚 恤金,在2001年的基础上,居住城镇的每人每月提高 40元(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提高到185-190元小 城镇,大中城市190-195,农村160-165。病故军人 家属小城镇180-185,大中城市185-190,农村155- 160)
(一)军人社会优抚的对象
社会优抚的对象,是法定范围内的 特殊群体。包括: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 革命伤残军人 复员退伍军人 革命烈士家属 因公牺牲军人家属 病故军人家属 现役军人家属等
(二)我国军人社会优抚体系及其 内容
1、社会抚恤制度 抚恤主要指慰问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 并发给一定数额的费用,帮助其解决 生活上的困难。其对象主要是革命烈 士家属、因公牺牲人员的家属和病故 军人家属,因战、因公或因病致残的 革命伤残军人。这种抚恤由国家负责。
3、退役及离退休安置制度
退役军人就业制度:退役安置是国家和社会向退 出现役的军人提供的保障措施,它与我国的兵役 制配套实施。1987年底国务院发布了《退伍义务 兵安置条例》是现阶段贯彻退役安置工作的重要 法律依据。退役安置的对象是“退出现役的军 人”,这包括转业的军官、复员的志愿兵和退伍 的义务兵。 离退休军人的安置:离退休的条件;离退休待遇: 包括生活待遇、安置去向和家属子女安排及其他 待遇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