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王爱英(清华)

计算机组成原理王爱英(清华)

2)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方法
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 整数部分的转换
– 除2取余法(基数除法) – 减权定位法
• 小数部分的转换
– 乘2取整法(基数乘法)
除基取余法:把给定的除以基数,取余数作为最低位的 系数,然后继续将商部分除以 基数,余数作为次低位 系数,重复操作直至商为 0
例如:用基数除法将(327)10转换成二进制数 2 2 2 2 2 2 2 2 2 2 327 163 81 40 20 10 5 2 1 0 余数 1 1 1 0 0 0 1 0 1 2
例如: (7AC.DE ) 16 =(0111,1010,1100.1101,1110 ) 2 =(11110101100 .1101111 )2
3、 数值符号的表示
带符号数的编码 名词解释:真值和机器数 • 真值:正、负号加某进制数绝对值的形 式称为真值。如二进制真值: • X=+1011 y=-1011 • 机器数:符号数码化的数称为机器数 如 :X=01011 Y=11011
3)十六进制(Hexadecimal)
• 基数:16 • 符号:0,1,2,3,4,5,6,7,8,9,A,B,C,D,E,F • 计算规律:逢十六进一或借一当十六 • 二进制的多项式表示: • N16=dn-1 ×16n-1 + dn-2 ×16n-2 + • • • • • •d1 ×161 + d0 ×160 + d-1 ×16-1 + d-2 ×16-2 + • • • • • •d-m ×16-m • 其中n为整数位数;m为小数位数。Di表示第i 位的系数,16i称为该位的权.
若二进制原码小数的位数分别是8、16 位,求其该数表示的最大值、最小值及所能 表示数的个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_秦磊华_吴非··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_秦磊华_吴非··

1、l 解释下列名词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上可容纳得晶体管数目、性能与价格等发展趋势得预测,其主要内容就是:成集电路上可容纳得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得程序与数据得存储器,为计算机得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

控制器:计算机得指挥中心,它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就是时钟频率得倒数,也称为节拍周期或T周期,就是处理操作最基本得时间单位.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就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得计算引擎(内核)。

字长:运算器一次运算处理得二进制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信息得总量。

CPI:指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得平均时钟周期数.MIPS:用每秒钟执行完成得指令数量作为衡量计算机性能得一个指标,该指标以每秒钟完成得百万指令数作为单位。

CPU时间:计算某个任务时CPU实际消耗得时间,也即CPU真正花费在某程序上得时间。

计算机系统得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得层次结构由多级构成,一般分成5级,由低到高分别就是:微程序设计级,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基准测试程序:把应用程序中使用频度最高得那那些核心程序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得标准程序.软/硬件功能得等价性:从逻辑功能得角度来瞧,硬件与软件在完成某项功能上就是相同得,称为软/硬件功能就是等价得,如浮点运算既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专门得硬件实现.固件:就是一种软件得固化,其目得就是为了加快软件得执行速度.可靠性:可靠性就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得条件与规定得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得能力。

产品可靠性定义得要素就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与“规定功能”。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系统自使用以来到第一次出故障得时间间隔得期望值。

MTTR:系统得平均修复时间.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得平均工作时间。

可用性:指系统在任意时刻可使用得概率,可根据MTTF、MTTR与MTBF等指标计算处系统得可用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_秦磊华_吴非··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_秦磊华_吴非··

1.l 解释下列名词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性能和价格等发展趋势的预测,其主要内容是:成集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

主存: 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称为节拍周期或T周期,是处理操作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

字长:运算器一次运算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存储容量: 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CPI:指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MIPS:用每秒钟执行完成的指令数量作为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指标,该指标以每秒钟完成的百万指令数作为单位。

CPU时间:计算某个任务时CPU实际消耗的时间,也即CPU真正花费在某程序上的时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由多级构成,一般分成5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微程序设计级,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基准测试程序:把应用程序中使用频度最高的那那些核心程序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

软/硬件功能的等价性:从逻辑功能的角度来看,硬件和软件在完成某项功能上是相同的,称为软/硬件功能是等价的,如浮点运算既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专门的硬件实现。

固件:是一种软件的固化,其目的是为了加快软件的执行速度。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系统自使用以来到第一次出故障的时间间隔的期望值。

MTTR:系统的平均修复时间。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可用性:指系统在任意时刻可使用的概率,可根据MTTF、MTTR和MTBF等指标计算处系统的可用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以及相互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相 关问题。全书共分为8章:计算机系统概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内部存储器,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系统, 外围设备,输入输出系统。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出版工作
修订情况
该教材的第1章、第2章、第4章、第8章由谷赫编写,第3章、第5章由邹凤华编写,第6章、第7章由李念峰 编写;全书由谷赫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戴银飞、楚叶峰、邵丹、赵耀红、王艳柏等老师也提出了意见并给 予了帮助。
该教材在教学顺序上,可按编写顺序教授,即计算机如何运算、如何存储信息、如何执行指令、如何连接 I/O子系统以构成整机系统;也可将内部存储器一章放在CPU之后讲授,即先建立CPU整机概念,再构造主机与系 统的连接。目录中带星号()的部分可根据各高校实际学时情况安排。
谢谢观看
出版工作
2013年1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版。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教材共分为8章,各章内容如下: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介绍了计算机的分类、发展及层次结构,并对冯·诺依曼机硬件结构中的各组成部 分进行了概要介绍,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从数的表示格式出发,详细介绍了机器码的表现形式,定点数与浮点数的表示, 二进制数的运算法则以及运算器的组成。
第6章总线系统,介绍了总线的概念与分类、输入输出的基本控制方式、计算机总线、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 的连接方式。
教材目录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解析与习题精练》。
教材特色
教材特色

计算机组成原理5清华

计算机组成原理5清华
A1 A5 B1 B5 A2 A6 B2 B6 A3 A7 B3 B7 A4 A8 B4 B8 Ap(1-4) Ap(5-8) Bp(1-4) Bp(5-8)


(5) RAID4
也称专用奇偶校验独立存取盘阵列。即数 据以块(块大小可变)交叉的方式存于各 盘,冗余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在一台专用盘 上。RAID4和RAID3很类似,不同的是,它 的条带化的单位是数据块,而RAID3是位或 字节。


辅助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存储密度、 存储容量和寻址时间等。 (1) 存储密度 (2)存储容量 (3)寻址时间 (4)数据传输率 (5)误码率 (6)价格




5.3.2 硬磁盘存储器 1、硬磁盘机的分类 (1)可移动磁头固定盘片的磁盘机:特点是一片或一组 盘片固定在主轴上,盘片不可更换。盘片每面只有一个磁 头,存取数据时磁头沿盘面径向移动。 (2)固定磁头磁盘机:特点是磁头位置固定,磁盘的每 一个磁道需要一个磁头,盘片不可更换。优点是存取速度
旋转方向 柱面0
读写头(每个 记录面一个)
柱面1 柱面2 磁头臂 移动方向
柱面3 柱面4
柱面5 柱面6
柱面7

2、硬磁盘存储器的结构 硬盘主要由盘片、磁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简称HDD)和磁盘控制器(hard disk controller,简称HDC)组成。

3、硬磁盘的磁道记录格式

(3) RAID2 RAID2 同RAID0一样,将数据条块化分布 于不同的硬盘上,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 RAID2采用海明校验的方式保证数据能从错 误中恢复。


(4) RAID3 RAID3的工作原理和RAID2很类似,所不同 的是,RAID3采用奇偶校验,只能查错不能 纠错。数据仍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均匀的分 布于各盘,奇偶校验信息则单独存储在一 台专用盘上。如果一块磁盘失效,奇偶盘 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7存储系统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7存储系统
图7.3
主存 主存字 cache 字块内 地址 块标记 字块地址 地址
不命中
t位
c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
m位
b位

字块2c+1-1 字块 2c+1
字块 2m-1 18
直接映象
t位 Cache存储体
主存储体
i = j mod C
0 标记
* 1 标记
字块 0 字块 1
字块0 字块1


比较器(t位)
=

C-1 标记 字块 2c-
CPU CACHE
主存(内存)
7/16/2020
计算机组成原理
辅存(外存)
2
1、主存和高速缓存之间的关系
Cache引入:
为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差距,提高整机的运算速度,在
CPU和主存之间插入的由高速电子器件组成的容量不大,但速
度很快的存储器演。示
Cache特点
存取速度最快,容量小,价格贵,存储控制和管理由硬件实 现。
高速缓冲区内将其容量先分成以组为单位,然后每组内 在包含若干页。
组相联映像方式的性能与复杂性介于直接映像与全 相联映像两种方式之间。设r 为Cache中每组中包含2r 个字块数,这样当r = 0 时,它就成为直接映像方式,当r = c 时,就是全相联映像方式。也就是各组是直接映像 方式,组内的页执行的是全相连映像方式。
0页 1页 … 15页 16页 17页 … 31页 … 2032页
7位 4位 9位 0组
主存 Cache 页内 标记 页号 地址
1组 主存页号
Cache地址
在访存时,只需比较
2033页 …
两7/1者6/202标0 记,如相同则命中 20计4算7机页组成原理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6 中央处理部件CPU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6 中央处理部件CPU
②如转移条件成立,根据指令规定的寻址方式计算有效地址, 转移指令经常采用相对寻址方式。此时转移地址=PC+disp。 此处PC是指本条指令的地址,而在上一机器周期已执行PC+1操 作,因此计算时应取原PC值,或对运算进行适当修正。最后将 转移地址送入PC。
本条指令只需要两个机器同期,如转移条件成立,在第二机 器周期增加一个ALU PC信号;另外如为相对转移,则用 PC ALU信号取代加法指令第2周期中的(rs1) ALU信号,其他信 号与加法指令的前两个机器周期中的信号相同。
当机器刚加电时,为保证正常工作,在机器内一般 设置有存放固定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利用加 电时硬件产生的一个复位(reset)信号使计算机处于 初始状态,并从上述固定程序入口开始运行;接着,先 对计算机各部件进行测试,然后进入操作系统环境,等 候操作员从键盘送入命令或用鼠标器对显示屏上的图标 进行选择。综上所述,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描述如下:
64KB)来管理,使用时以段为单位进行分配。段地址寄
存器即是在段式管理中用来存放段地址的寄存器。
2020/3/1
计算机组成原理
15
3、其他寄存器
——根据CPU结构特点而设置的专用寄存器。
Intel 80486设有下列专用寄存器: 机器状态字寄存器MSW 描述符寄存器——保护方式下存储管理寻址。 测试寄存器——用于存储管理。 控制寄存器 –虚地址方式、实地址方式选择 调试寄存器——用于程序调试。
工作脉冲时钟周期机器周期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42clk时钟周期节拍状态机器周期机器周期9292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43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44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45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46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47jmp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48clk机器周期机器周期机器周期取指令取有效地址执行指令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机器周期取指令执行指令指令周期节拍状态节拍状态9292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498085的组成中断控制ac8tr8fr5ir8idal16pc16sp16机器周期编码alu定时和控制时钟控制状态dma复位abr8adbr88位内部数据总线io控制intaintrsidsodclkreadyrdwraleiomhldaresetad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50sidsodholdreadyclkaleiomrdwr10111213141516171819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resetoutsodsidtraprst75rst65rst55intaadvssintrvccholdhldaclkoutrsestreadyiomrdwrale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51cpu初始化intatrap重新启动中断resetoutvcc5vvss10111213141516171819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resetoutsodsidtraprst75rst65rst55intaadvssintrvccholdhldaclkoutrsestreadyiomrdwrale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52pcoutpc1insirpcoutpc1portioportaccbytepcinstrpcioport3mhalerdwriom1222012计算机组成原理5364微程序设计技术在实际进行微程序设计时还应关心下面三个问题

《清华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清华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3
搭建电路
学生将在仿真软件中搭建逻辑电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考验学生对逻 辑门电路的设计和搭建技能。
组合逻辑电路
全加器
学习全加器的基本原理,确定 输入输出的关系,并掌握组成 全加器的基本电路。
译码器
介绍了译码器的应用及工作原 理,教学生如何根据需要选择 不同的译码器。
多路选择器
学习了多路选择器电路的基本 概念和应用,测试了学生对多 路选择器的掌握能力。
存储器与存储电路
1
组成原理
组成存储器的基本元件是触发器,讲述了静态触发器和动态触发器,它们各自的工作 原理。
2
RAM和ROM
介绍了RAM和RO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学习访问这两种存储器的原理与方式。
3
内存单元布局及地址控制
通过存储器系统的组成、存储器容量的理解,让学生掌握如何地址定位和数据存储等 问题。
转 入 内 核 态 处 理 流 程
pe
cp
pc
cu
=s
ut
ta
vt
eu
cs
u.
cU
aI
uE
s=
eu
=s
ct
aa
ut
su
es
s
s.
.s
u.
i
Mt
Ss
U
多级中断系统
介绍了多级中断系统的实现原 理和构架,以及多级中断系统 如何解决中断优先级问题。
存储器系统性能分析
1
存储器性能参数
包括各种存储器的读取时间、写入时间,存储器的带宽等,还包括这些存储器的特 点和使用方法。
转 入 M 态 处 理 流 程
pc
cp
sc

清华101课程刘卫东 计算机组成原理

清华101课程刘卫东 计算机组成原理

清华101课程刘卫东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101课程刘卫东: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刘卫东教授主讲,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在硬件方面,计算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在软件方面,计算机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为后续的内容打下基础。

二、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数字逻辑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数字电路中的逻辑门和逻辑电路。

数字逻辑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和连接来实现各种逻辑功能,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数字系统是由数字电路组成的系统,它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

三、指令系统与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它规定了计算机硬件能够执行的指令集。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介绍了指令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

四、存储器与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介绍了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和存储器层次结构的设计。

存储器层次结构是计算机中不同速度和容量的存储器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结构,它既满足了高速存储的需求,又满足了大容量存储的需求。

五、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总线是计算机中各种功能模块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控制的通道。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介绍了总线的分类和总线的基本原理。

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它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六、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执行计算机指令的控制和数据处理功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介绍了中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执行流程、寄存器的设计和控制器的设计等。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课课件名词、选择填空题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课课件名词、选择填空题
详细描述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可靠性等。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执行指令或处理数据的速度;存储 容量则是指计算机的内存和外存所能存储的数据量;可靠性则是指计算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以及 抵御各种干扰的能力。
02 中央处理器
CPU的基本组成
控制器
负责协调和控制计算机各部件的 运作,包括指令计数器、指令寄 存器等。
运算器
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包括加法 器、乘法器等。
CPU的工作原理
01
02
03
04
取指
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并存入指令 寄存器。
译码
对指令进行译码,确定操作码 和操作数。
执行
根据译码结果,从寄存器或内 存中取出操作数进行运算,并 将结果存回寄存器或内存。
写回
将执行结果写回内存或输出到 其他部件。
CPU的性能指标
指总线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传输量,通常以MB/s为单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课课件名 词、选择填空题
目录
• 计算机组成基本概念 • 中央处理器 • 存储器 • 输入输出系统 • 总线系统
01 计算机组成基本概念
计算机基本组成
总结词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详细描述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部分。运算器 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调工作;存储器 负责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输出设备则负责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
计算机基本组成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9输入输出设备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9输入输出设备
分类
输入输出设备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分为多种类型,如键盘、鼠标、显示器、 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
输入输出设备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机交互的 关键环节。
作用
输入输出设备的作用包括输入数 据、命令等信息,输出处理结果 、图形、图像等信息,使计算机 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显示器输出
通过显示器的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在屏幕上 形成像素点,再转换为图像。
音响输出
通过音响的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波, 再通过空气传播产生声音。
打印机输出
通过打印机的喷头或激光器在纸张上形成像 素点,再转换为文字或图像。
3D打印机输出
通过3D打印机的喷头或激光器在材料上形 成层叠结构,再转换为三维实体。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9输入 输出设备
目 录
• 输入输出设备概述 • 常见的输入设备 • 常见的输出设备 • 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 • 输入输出设备的未来发展
01 输入输出设备概述
输入输出设备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的部件,能够将外 部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或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到外部环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输入输出设备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总结词
输入输出设备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详细描述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输入输出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更好地适应 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体验。同时,新型输入输出设备将更加多样化, 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实例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手势等多种方式控制家电,实现智能化管理。同时,随 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新型输出设备出现,提供更丰富、更 真实的感官体验。

清华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清华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图1.3 高级语言虚拟机器的层次结构
翻译程序有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两种。 翻译程序有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两种。 编译程序是将编写的源程序中全部语句翻译成机器 语言程序后,再执行机器语言程序。 语言程序后,再执行机器语言程序。假如一个题目 需要重复计算几遍,那么一旦翻译以后, 需要重复计算几遍,那么一旦翻译以后,只要源程 序不变,不需要再次进行翻译。 序不变,不需要再次进行翻译。但源程序若有任何 修改,都要重新经过编译。 修改,都要重新经过编译。 解释程序则是在将源程序的一条语句翻译成机器语 言以后立即执行它,然后再翻译执行下一条语句。 言以后立即执行它,然后再翻译执行下一条语句。 它的特点是翻译一次只能执行一次, 它的特点是翻译一次只能执行一次,当第二次重复 执行该语句时,要重新翻译,因而效率较低。 执行该语句时,要重新翻译,因而效率较低。 ALGOL,FORTRAN,PASCAL等语言是用编译 , , 等语言是用编译 程序进行翻译的, 语言有解释和编译两种。 程序进行翻译的,BASIC语言有解释和编译两种。 语言有解释和编译两种
中央处理器又叫CPU,在早期的计算机中分成运算 , 中央处理器又叫 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由于电路集成度的提高, 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由于电路集成度的提高,现在 已把它们集成在一个芯片中。 已把它们集成在一个芯片中。 运算器是对信息或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 运算器是对信息或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经 常进行的是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常进行的是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所以在其内部有 一个算术及逻辑运算部件(ALU)。算术运算是按照 一个算术及逻辑运算部件 。 算术规则进行的运算,例如加、 算术规则进行的运算,例如加、减、乘、除、求绝 对值、求负值等。 对值、求负值等。逻辑运算一般是指非算术性质的 运算,例如比较大小、移位、逻辑乘、逻辑加等。 运算,例如比较大小、移位、逻辑乘、逻辑加等。 在计算机中, 在计算机中,一些复杂的运算往往被分解成一系列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环节课件第1部分:实验概述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环节课件第1部分:实验概述
输入输出接口
输入输出接口是连接输入输出设备和主机之间的桥梁。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需要不同的接口,如串口、并口、USB接口等。
输入输出系统
03
实验方法
确保实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备齐全,包括计算机、实验箱、示波器等。
实验材料准备
回顾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理论,为实验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理论知识复习
安装实验所需的软件,设置实验箱等硬件设备,确保实验环境稳定可靠。
03
04
05
计算机硬件组成
CPU结构与工作原理
CPU结构: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它通常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等部分。
存储器层次结构
存储器系统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包括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和外存等。这些层次之间通过不同的速度和容量进行优化,以满足计算机不同层次的需求。
实验环境搭建
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前的准备
按照实验要求,正确连接实验箱、示波器等设备。
实验设备连接
软件安装与配置
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
异常处理
根据实验需要,安装并配置相关软件。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冷静分析,尝试解决问题,如无法解决应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
控制器
控制器负责协调计算机各部分的工作,确保程序按照正确的顺序执行。它通常包括指令计数器、指令寄存器和时序电路等。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它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内存储器直接与CPU相连,速度快;外存储器如硬盘、光盘等,速度较慢,但容量大。
输入输出设备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9输入输出设备-116页精品文档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9输入输出设备-116页精品文档
第九章 输入输出设备
22.09.2019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9.1 I/O设备概述
• 主机(主板及内存)以外的设备,也称外部设备。辅 助存储器也属于外设。
• 外设向多样化、智能化、功能复合化、高可靠性的方 向发展,人类将最终通过‘ 能听会说’,“ 能读会
写”的外部设备,使智能计算机成为现实。
• 输入设备 主要完成输入程序、数据、操作命令、各 种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
示、打印使用,余下33个 为控制字符。如表9.2所
示:
(见第296页)
•扩展ASCII码可表示256个编码(EBCDIC码),目
前微机上就采用。 22.09.2019
计算机组成原理
11
9.2.2 鼠标器
• 鼠标器是控制计算机显示器上光标移动的输入设 备。一般有2个键,PS/2接口和USB接口方式。
• 数字相机的照片是以0、1来保存的数字图 像信息,所以如果数字相片不送入计算机那就
没有多少价值了。有几种方法可以把图像从
数字相机传送到计算机中:使用串行电 缆,USB电缆、闪存卡。
22.09.2019
计算机组成原理
17
• 现在,大部分数字相机使用标准的串行电缆,串口连接意味 着任何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均能与数字相机通信(当
计算机组成原理
15
CCD的精度决定了最高分辨率,这是选购数字 相机时就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当然镜头的质量和图 像处理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一旦按下快门,镜头和CCD完成了相应的感光 工作,最后的彩色图像便以压缩图像的格式存放在数 字相机的存储器里。一个专门的压缩芯片(通常采用 标准的JPEG压缩方法)使原始位图图像压缩到只有 原来大小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小,然后数据存入数字 相机的存储器里。大多数字相机允许用户设置图像质 量,至少有两种:高质量和低质量。高质量相片通常 可达到800*600个像素甚至更高。一般的数字相机 只能存放有限的高质量图像,通常只有几十张,这主 要是由数字相机存储器的大小决定的。如果是存储低 质22.0量9.2的019图像照片,那么计可算机以组成存原理储上百张或几百张。16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8辅助存储器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8辅助存储器
5. 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磁表面存储器出错概率的参数、它等于从辅
存读出时,出错信息位数和读出的总信息位数之比。
6. 价格
通常用位价格来比较各种存储器。位价格是设备价格除以
容量,在所有存储设备中,磁表面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的位价
格是很低的。例如,IBM PC机 3.5 英寸高密度软磁盘存储器共 有 2个记录面、每面 80个磁道、每个磁道18个记录扇区、每个 扇区可记录信息512个字节。因此其格式化容量为:
2024/7/30
7
接触式磁头在读/写时磁头与记录介质直接相接触、 它常常用于磁带机和软磁盘机中,其结构简单,但磁头极 尖区和介质易受到磨损磨损程度与介质相对于磁头的移动 速度、极尖的几间形状,磁性材料的硬度、头面的接触力 介质表面质量等因素有关。
浮动式磁头是由介质高速运动时产生的气流,在磁头 与介质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极薄的空气薄膜(气垫)故使磁 头与介质表面脱离接触而浮动。浮动间隙是浮动式磁头的 重要参数,它的减小可以提高记录密度、硬磁盘采用浮动 式磁头由于盘片旋转速度快磁头不与盘片表面接触,因而 硬磁盘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但在盘片停止旋转之前磁 头必须从读写位置退到原始位置启动磁盘工作,须待盘片 达到一定转速后磁头才能进到盘片上面进行寻道工作,否 则可能损坏磁头或划坏盘面。

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2024/7/30
音圈 电机 测
速 输 出
19
温切斯特磁盘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由 IBM公司位于美国加州坎贝尔市温切斯特大街的 研究所研制的,它是于1973年被应用的。
温氏技术特点
全封闭结构,杜绝灰尘危害
磁头采用接触式启停
一体化主轴和电机
硬盘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磁盘控制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 清华大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 清华大学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将来的工作要求, 恰当地确定对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要求。 2
课程教学定位和教学要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应该建立在硬、软件组 成大体完整的系统平台之上,无疑这是一门硬件内容 为主的课程,但需要兼顾一点基础软件的课程,认为 课程内容只限于纯硬件(裸机)是很过时的认识,至少 需要了解汇编语言以及计算机系统操作使用方面的基 础知识,把学习和使用硬件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原理知识和应用原理解决 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泛泛地讲解书本内容,解决 问题可以首先从看别人怎么用已知原理设计实现实用 系统,再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实际工作才会使学习更 有趣味,更有用。 学生可以对自己提出主要学懂基本 原理并能通过考试为底线要求,和还有一定应用能力 的正常要求。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
CPU的速度(续)
当取T=1s,并假定 f 为300MHz,CPI为 4,则计算出CPU 系统的性能为300/4,即 75个MIPS,即每秒执行75个百万条整 数运算指令。若有办法使这台计算机的CPI尽量靠近1,则其运 行性能就可以提高近4倍,这正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 所追求的目标。 若进一步细化,可安如下办法计算出一个程序中全部指令 的平均 CPI :按照指令的执行步骤数对全部指令进行分类,同 类指令的条数×这类指令的CPI,再对各类指令的计算机结果求 累加和,则累加和除以总指令条数就得到平均CPI,可以表示为 CPI平均=∑CPIj×Ij / I,这里的 j 是指令的种类编号(从0~n)。
目前的输入输出设备包含的种类特别多,远远超出了传统 入出设备的概念,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量 7 的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的外围设备。
4、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简介
第5、6章 第3、4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

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

谢谢!
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重视
第五代计算机—普适计算机 信息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入口的矛盾严重限制 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是这一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
普适计算特殊性主要有:
(1)硬件和软件经常是协同设计的; (2)一种重要目标就是将物理世界和信息
(4)合成基准测试程序—与核心测试程序的想法相似, 合成基准测试程序取大量程 序的指令和操作数出现频 率的平均值。Whetstone和Dhrystone是最著名的合成基准 测试程序。不会有用户运行合成基准测试程序,因为它们 不会产生任何用户需要的结果。合成基准测试程序的结果 与真实情况的差距更远,因为核心测试程序是从真实程序 中抽取出来的,而合成基准测试程序是为了模拟其他程序 的平均执行情况而人工拼凑出来的,它甚至不如核心程序, 因为至少后者是真实程序的片段。
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
1.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早期的计算工具
问题:怎么通过齿轮完成计算?怎 么完成加法的进位?结果怎么保
存?…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电子计算机
ENIAC由18000个电子管和1500个继电器组 成,重30吨,耗电140KW,占地170平方米, 每秒钟能计算5 000次加法。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主要器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因而缩 小了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 靠性,而且价格也不断下降。后来又采用 了磁心存储器,使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集成电路可分成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ntegration,SSI),中规模集成电路 (Medium Scale Integration,MSI),大规模 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和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

清华大学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清华大学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第5章 存储系统和结构 章
15
采用直接/间接寻址方式时,需从10 解:(2) 采用直接/间接寻址方式时,需从10 位的地址字段中留出1位来作“直接/间接” 位的地址字段中留出1位来作“直接/间接” 寻址的标志,余下的9位为形式地址。 寻址的标志,余下的9位为形式地址。 9位地址(直接寻址) 位地址(直接寻址) 9位地址的地址→16位地址(间址) 位地址的地址→16位地址(间址) 位地址 指令直接寻址的范围为0 ∴ 指令直接寻址的范围为0~29-1号存储单 间接寻址的范围为0 元,间接寻址的范围为0~216 − 1 号存储单元 存储字长即操作数地址的位数)。 (存储字长即操作数地址的位数)。
5
5
5
第5章 存储系统和结构 章
7
(3)阶码最小:000000,其真值为: (3)阶码最小:000000,其真值为:- 25 ; 阶码最小:000000 尾数最大负数(规格化):1 ):1. 尾数最大负数(规格化):1.011111111, −1 2 −9); 其真值为: 其真值为:-( 2 + 绝对值最小负数:000000,1,011111111; ∴绝对值最小负数:000000,1,011111111; −1 2 −9 )×2 −2 ; 其真值为: )× 其真值为:-( 2 + 阶码最大:111111,其真值为: :111111,其真值为 (4) 阶码最大:111111,其真值为: 22 −1 ; 尾数最小(规格化):1 ):1. 尾数最小(规格化):1.000000000, 其真值为: 其真值为:-1; ∴绝对值最大负数:111111,1,000000000; 绝对值最大负数:111111,1,000000000; 其真值: 其真值:-1×22 −1 ;
第5章 存储系统和结构 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内部工作机制。全书共分9章。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出版工作
修订情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体会写作完成的,参考了中国国内外的相关 文献资料。该次修订得到欧阳凌、潘海军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在资料收集、图表制作、书稿整理等方面参与了工 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 (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材特色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是由蒋本珊编著,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 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计算机组 成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出版工作
2013年8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内部工作机制。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1、 2章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第3~9章介绍计算机的各子系统(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总线、外部设备 和输入输出子系统等)的基本组成原理、设计方法、相互关系以及各子系统互相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技术。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蒋本珊,女,江苏镇江人,硕士,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和软硬 件协冋设计。
谢谢观看
教材目录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该教材配有配套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第3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尔定律:单个芯片中的晶体管数目每年能够翻一番。 摩尔定律的影响: 1) 在芯片集成度快速增长的期间,单个芯片的成本几乎没
有变化,这意味着计算机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电路的成本显 著下降。
2) 因为在集成度更高的芯片中逻辑和存储器单元的位置更 靠近,电路长度更短,所以提高了工作速度。
3) 计算机变得更小,更容易放置在各种环境中。 4) 减少了电能消耗及对冷却的要求。 5) 集成电路内部的连接比芯片间的连接更可靠,由干芯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
1.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早期的计算工具
问题:怎么通过齿轮完成计算?怎 么完成加法的进位?结果怎么保
存?…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电子计算机
ENIAC由18000个电子管和1500个继电器组 成,重30吨,耗电140KW,占地170平方米, 每秒钟能计算5 000次加法。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5.2 性能评价程序的选择
(1)真实的程序—尽管购买机器的人并不知道他将花多 少时间运行这些程序,但他 可以确信有一些用户用这 些程序完成真实的工作。这些真实的程序包括C编译器、 文字处理软件(如Tex)、CAD软件(如Spice)。真实的 程序有输入、输出以及运行时用户可以控制等选项。
(2)核心测试程序—人们曾尝试从真实的程序中提取出 一些小而关键的程序片段 来评价程序的性能。 Livermore和Linpack是最著名的例子。与真实程序不同的是, 用户运行它们只是为了评测机器的性能。核心测试程序最 大的用途就是将机器中各项特性的性能分离出来,以解释 运行真实程序时性能有差异的原因。
世界相互关联;
(3)网络基础设施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的 发展为普适计算提供了物质基础;
(4)设备实现小尺寸、微功耗和低成本。 人们周围将有大量功能多样和形态各异的 计算设备。
1.2 计算机的分类
1、大型机 2、巨型机 3、小型机 4、微型机 5、工程工作站 6、嵌入式计算机(目前应用非常广泛) 7、移动终端
主要器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因而缩 小了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 靠性,而且价格也不断下降。后来又采用 了磁心存储器,使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集成电路可分成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ntegration,SSI),中规模集成电路 (Medium Scale Integration,MSI),大规模 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和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
固件(Firmware)从功能来说,是软件;但从 形态来说,又是硬件。
微程序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重要 形式。
1.3.2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 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即概念性的结 构与功能特性,通常是指用机器语言的程 序员(也包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者和汇编 程序设计者)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的属性, 包括指令集、数据类型、存储器寻址技术 和I/O处理机等,大都属于抽象的属性。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巨型机)
嵌入式计算机在缩微智能车中的应用
1.3 计算机系统简介
1.3.1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用符号代替机器指令产生的语言就称为汇 编语言,也称为符号语言。将汇编程序代 码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被机器接 受并运行。
软件与硬件的等价性原理
任何操作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 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 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
(3)小型基准测试程序—它们通常只有10到100行代码, 用户在测试前已经知道运行结果。像Eratosthenes的Sieve、 Puzzle、快速排序之类的程序,它们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 的应用,就是因为它们都很小,容易输出结果,而且几乎 能在所有的计算机上运行。这些程序最适宜作为初学编程 时的课外练习。
SPEC(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operative)是由IBM, AT&T, BULL, Compag ,CDC等几十家世界知名计算机大厂商所 支持的非盈利的合作组织,旨在开发且共 同认可的标准基准程序。详情参见
/
Super-pi测试结果
1.6 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准则
1、大概率事件优先原则 大概率事件优先原则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设
计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原则。这个原则的 基本思想是:对于大概率事件,赋予它优 先的处理权和资源使用权,以获得全局的 最优结果。
2、Amdahl定律
部件改进后,系统的总执行时间等于不可改进 部分的执行时间和可改进部分的执行时间,即
谢谢!
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 所体现的属性,它包含了许多对程序员来 说是透明的硬件细节。指令系统体现机器 的属性,这些属于计算机结构的范畴。只 要两台机器的指令系统相同时,就可以认 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系结构。
1.4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4.1 冯·诺伊曼计算机(普林斯顿结构)的特点 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
5)输出设备是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 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
1.5 计算机性能的评价
1.5.1 性能评价的时间因素 CPU时间表示CPU工作的时间,不包括I/O
等待的时间和运行其他程序的时间。CPU时 间还可以细分为用户CPU时间和系统CPU时 间,前者表示进程在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而后者则表明进程在内核态运行的时间。
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重视
第五代计算机—普适计算机 信息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入口的矛盾严重限制 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是这一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
普适计算特殊性主要有:
(1)硬件和软件经常是协同设计的; (2)一种重要目标就是将物理世界和信息
装置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与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
访问;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码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
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所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
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 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的数据 传送通过运算器。
1.4.2 计算机的硬件框图
图中各部分的功能是:
1)运算器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功能部件。 2)控制器是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
计算机各部件步调一致协同工作的功能部件。
3)存储器是用来存储信息的功能部件。 4)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
序,并把它们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存放到 内存中。
(4)合成基准测试程序—与核心测试程序的想法相似, 合成基准测试程序取大量程 序的指令和操作数出现频 率的平均值。Whetstone和Dhrystone是最著名的合成基准 测试程序。不会有用户运行合成基准测试程序,因为它们 不会产生任何用户需要的结果。合成基准测试程序的结果 与真实情况的差距更远,因为核心测试程序是从真实程序 中抽取出来的,而合成基准测试程序是为了模拟其他程序 的平均执行情况而人工拼凑出来的,它甚至不如核心程序, 因为至少后者是真实程vard architecture)是一种将 程序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分开的存储器结 构,源于Howard Aiken在美国哈佛建造了名 为Mark I的电子机械计算机。哈佛结构是一 种并行体系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将程序 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即程序 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两个独立的存储器 ,每个存储器独立编址、独立访问。
中的电路增加,芯片间的连接变得更少。
系列机具有以下特性: 1) 相同的或相似的指令集:多数情况下,系列中的所有成
员都其有完全相同的指令集。这样,能够在一台机器上执 行的指令同样也能在另一台机器上执行。某些情况下,系 列中低端产品的指令集是高端产品的一个子集。这意味着 程序可以向上而不能向下移植。 2) 相似或相同的操作系统:产品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都有相 同的基本操作系统。有些情况下,高端成员会增添一些新 特性。 3) 更高的速度:成员机器从低端到高端,指令执行速度从 低到高。 4) 更多的I/O端口数:成员机器从低端到高端,I/O端口 数越来越多。 5) 更大的内存容量:成员机器从低端到高端,内存容量越 来越大。 6) 成本增加:成员机器从低端到高端,成本越来越高。
[例2]假定采用以下的改进方式,我们能把原机器的40%时 间里的速度加速到10倍快,那么,改进性能后的总的加速 比是多少?
[解]
可改进比例是0.4
部件加速比是10
系统加速比=1/(0.6+0.4/10)=1/0.64=1.56
3、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包括时间局部性原理和 空间局部性原理。时间局部性是指程序即 将用到的信息很可能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 信息,而空间局部性原理则是指程序即将 用到的信息很可能与目前正在使用的信息 在空间上相邻。设计Cache和指令流水线 等的基础就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