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茶及茶文化
茶文化-六安瓜皮ppt

加工工艺
采摘 扳片 生锅与 熟锅
拉毛火
拉小火 拉老火
价值功效
• 六安瓜片的化学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 。茶叶 中含有20-30% 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 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 的游离氨基酸,种 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 有25-30% 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茶文 化
@六安瓜片
• • • •
历史起源 品种分类 加工工序 价值功效
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 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 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 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 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并畅销江 淮之间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京津地区,曾 远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市 场。
价值功效瓜片功效
• • • • • • • • 抗衰老 抗菌 降血脂 瘦身减脂 防龋齿、清口臭 防癌 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 改善消化不良情况
谢谢观看
求摘瓜味已且制芽茶厚“六 “,片浓木无成无叶的具安 嫩采每而质青。梗中文有瓜 ”摘逢不化草去的,化悠片 。时谷苦,味芽茶六内久, 取雨,剔;不叶安涵的为 二前香除梗仅,瓜。历绿 、后而后在保由片在史茶 三十不,制持单是世底特 叶天涩可作单片唯界蕴种 ,之。确过片生一所和茶 求内六保程形叶无有丰类 “采安茶中体 。 壮 , ” 不
品种分类
。
1、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 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 2、过去根据采制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瓜片”; 梅片:进入梅雨季节,茶叶稍微粗老,品质一般,这段时期采制的称为“梅片”。齐山瓜片 分1~3等,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级8等。
六安瓜片产地

六安瓜片产地引言中国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
六安瓜片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广受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六安瓜片的产地,探究其种植环境和生产工艺,带您了解六安瓜片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一、六安瓜片的产地概况六安瓜片产地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地理位置优越。
六安市地处江淮之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茶叶生长。
这里的地势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度介于200-800米之间,土壤肥沃,丰富的矿物质和充足的降水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六安瓜片的种植环境1. 气候条件:六安瓜片的产地具有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度适中。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叶片的形成,为六安瓜片的产出提供了均衡的气候环境。
2. 土壤条件:六安瓜片的产地土壤肥沃,质地疏松透气性好。
多年来,农民们通过研究和实践,掌握了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要求,采取了精心的土壤调理措施,以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
3. 高海拔地区:六安瓜片产地中的一些茶园位于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
这些地区因为海拔高,气温较低,山雾悬浮,云雾缭绕,这种独特的气候和环境,使得茶叶的生长周期变长,茶叶不但富含芳香物质,还具有独特的品质特点。
三、六安瓜片的生产工艺六安瓜片的生产工艺包括采摘、炒青、杀青、揉捻、干燥和筛分等环节。
1. 采摘: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般来说,六安瓜片的茶叶采摘时间以清明节前后为宜。
因为此时的茶树新梢嫩绿,叶片未展开,富含充分的芽头和嫩叶,茶叶的品质较好。
2. 炒青: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初步处理后,需要进行炒青。
炒青是利用高温将茶叶中的酶类活性降低,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
炒青的目的是保持茶叶的鲜翠色泽和天然芳香。
3. 杀青:炒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杀青处理。
杀青是将茶叶在高温下迅速升温,达到杀灭茶叶内部酶类的作用。
杀青后的茶叶呈现出青绿色,香气逐渐凸显。
4. 揉捻:揉捻是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红湿揉搓,使其彻底释放茶汁,形成茶叶特有的条状。
@巢湖茶文化漫谈

巢湖茶文化漫谈巢湖市洪舜茶行总经理鲍扬【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庐江好茗,饮之宜人】。
这是唐代茶圣陆羽的著作【茶经】中的名句。
诸多史料证明,我国自古就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饮茶文化的发源地。
巢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在种茶和饮茶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茶叶栽培,制作,利用,销售方面独树一帜,在茶叶储存,泡制和饮用方面多有讲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巢湖茶文化,为巢湖的文明与进步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巢湖何时开始种茶,唐代茶圣陆羽已明确告诉我们;巢湖‘庐江好茗’。
史册证明;唐朝时巢湖已产茶。
而庐江的小兰花和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涌溪火青,碧螺春,六安瓜片等名茶同在清朝创制。
陈椽教授著【安徽茶经】中记载‘‘传说在清朝以前,当地士绅阶层极为讲究兰花茶生产。
’巢湖市居巢区,含山县等均产茶,据当地茶农说,其种茶历史也超过百年,且茶叶品种多;有居巢区坝镇产的‘都督翠茗’,银屏山产的‘巢湖银尖’,含山县产的‘昭关翠须’、‘昭关翠眉’,庐江县产的‘白云春毫’‘潜川雪峰’和‘万山春早‘’小兰花’等,在省农大陈椽教授的指导下,这些茶叶品种都是近年来巢湖茶农创制的。
这些茶均在1998年至2000年的中国北京农业博览会上获名牌产品。
获省无公害产品的认证。
这就是巢湖茶文化的特色。
先谈居巢茶,坝镇的‘都督翠茗’前身为手工茶,‘巢湖银尖’前身为‘银屏手工茶’即备受消费者青睐的‘银屏一级’。
当年的‘银屏一级’曾享有盛名,风靡一时,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年代‘银屏一级’曾出现在上海,合肥,巢湖等地百货大楼的专柜里凭票供应,要多获得一斤‘银屏一级’须经供销主任和茶厂负责人的批准。
四十五年后的今天,‘银屏一级’已沦落为‘银屏炒青’,成为茶叶中的低档货,不在是消费者追逐的对象。
当年的‘银屏一级’的鲜叶嫩度,香气,口感已被‘巢湖银尖’所代替。
‘巢湖银尖’上等品年产2000公斤,其做工考究远超过‘银屏一级’,具有‘时尚直匀灰绿,汤色清澈明亮,清秀较高,滋味鲜厚,叶底黄緑尚亮’。
安徽省特色名茶介绍

安徽省特色名茶介绍九华佛茶:属绿茶类。
为历史名茶。
历史上称闵园茶、黄石溪茶,现统称九华佛茶,产于佛教圣地九华山及九华山山脉南北邻近地域。
主产区位于下闵园、黄石溪、庙前等地。
为了加快池州市茶叶经济的发展,扩大池州茶叶知名度,提高池州茶叶市场竞争力。
2003年成立了池州市茶业协会,对池州市的茶叶进行品牌整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九华佛茶”证明商标,制定了“九华佛茶”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九华佛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色泽翠绿,内质香高味醇。
九华佛茶制作工艺流程是: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摊凉、做形、烘干、拣剔、包装。
其独特之处是做形,利用理条机分二次理条,期间摊凉加压,手工压扁,理条机理直,达到九华佛茶独特外形。
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池州市茶业协会如何在茶叶产业化中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在茶园基地建设、茶叶加工、产后服务和管理中,促进九华佛茶发展,将是应该关注的新课题。
黄山绿牡丹:属绿茶类。
为新创名茶,创制于1986年。
主产区位于歙县北乡大谷运的黄音坑、上杨尖、仙人石一带。
采摘标准为谷雨前后采1芽3叶。
制茶工序是:杀青轻揉、初烘理条、选芽装筒、造型美化、定型烘焙、足干贮藏。
黄山绿牡丹外形似花朵状,似银丝穿翠玉片,冲泡时或浮或沉,茶形花影娇媚悦目,徐徐舒展,像一朵花瓣绿色的盛开牡丹花,茶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饮用价值。
黄山绿牡丹由歙县人汪芳生发明和开发,产品生产量已由初创时的16千克,发展到1996年,已达到15万千克。
后又相继开发出“海贝吐珠”、“锦上添花”等,形成了花型名茶系列。
黄山绿牡丹1986年评为安徽省“具有独特风格”的创新优质茶。
1987年评为中国商业部“既有宜人的饮用价值,又有感人的观赏价值”的创新优质茶。
老竹大方:属绿茶类。
为历史名茶。
创制于明代。
产于歙县老竹铺、三阳坑、金川一带。
老竹大方的品质特点为外形扁平匀齐、挺直、光滑,似龙井,但较肥壮。
茶文化发源地

茶文化发源地茶文化发源地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佛、道、老、庄、墨诸家的优秀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发源地在哪里?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发源地,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发源地1、云南古茶树王中国事最早发明和利用茶叶的国度,茶的种植和利用历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社会现象形成了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古茶树是中华茶文化的根,研究中国茶文化应该从古茶树谈起。
何谓古茶树?2005年3月在云南省召开的古茶山国际研讨会上通过的《云南省古茶树掩护条例》发起稿指出:古茶树是指漫衍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
据统计,全世界的山茶科植物共23属,计380余种,而中国就有15属260种,其中大部漫衍在西南。
有古茶树王国之称的云南所拥有的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在中国和世界具有唯一性,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科学代价、文化代价和经济代价。
古茶树是茶树起源的实物依据茶起源于中国,这是自古以来为世界所公认的。
唐代茶圣陆羽曾明确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据专家们研究考证,云南西南部勐海、镇源、澜沧等县都有古茶树的发明。
勐海县内有两株古茶树王,证实了西双版纳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是人类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这可以从两株古茶王得到证实。
其中最老的一棵在巴达区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树身高34米,树围3.3米,直径一米多,预计树龄1700多年,也就是从三国时代活到现在,并且生长良好。
这株茶树的茶叶含简单儿茶素达46.05%,比我国栽培型茶叶含量要高得多,这对高血压等现代型疾病具有很高疗效,对癌症具有预防作用。
另一株在盛产普洱茶六大山茶之一的南糯山,树高5.4米,树幅10.9米×9.8米,主树干直径为1.38米,树龄约800年,是宋代人种的。
这株茶树,形状奇特,简单儿茶素含量达30%,比一般栽培型茶树含量要高,直至现在都仍然可以采摘茶叶。
关于中国十大名茶最新排名

关于中国十大名茶最新排名茶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叶以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闻名于世。
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但是其中一部分茶叶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口碑,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下面是中国十大名茶最新排名。
1. 龙井茶龙井茶,是中国最有名的绿茶种之一,产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及周边一带。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清雅,滋味甘醇、清爽,是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佼佼者。
2. 铁观音铁观音是中国乌龙茶的代表,产于福建省南部的安溪县。
铁观音品质上乘,带有独特的茉莉花香,口感爽滑回甘,将茶叶的烘焙和制作工艺发挥到极致,被誉为中国乌龙茶中的“皇者”。
3.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属于红茶类茶叶,只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祁门红茶外形美观,沉香味浓、汤色红艳,茶叶原材料选用嫩度高的“小种”和“大叶种”,经明火“杀青”,“揉捻”,“发酵”科学配比而成,是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佼佼者。
4.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
岩茶的外形类似乌龙茶,但口感上要更加厚重,具有明显的陈香与后甜,是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佼佼者。
5. 普洱茶普洱茶是云南省的特产,以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陈香口感而闻名。
普洱茶有着天然的存放时间,越陈越香,口感更加醇厚。
普洱茶饮用时,既可冲泡,也可破茧为龙,进行更精细的冲泡。
6. 黑茶黑茶是特有的中国大型发酵茶,在我国湖南、四川等多个地区都有黑茶的产地。
黑茶色泽深红,滋味醇厚,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适宜经常饮用。
7. 大红袍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名茶,属于半发酵茶类,口感甘醇,汤色橙黄明亮。
大红袍以其独特的茶香和口感,一直走在中国名茶前列。
8. 六安瓜片六安瓜片被称为绿茶之王,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境内。
瓜片茶的茶芽含苞待放时由于茶叶结构属于螺旋形而得名。
瓜片茶外形平直,松散而有弹性,香气清幽,口感甘醇,极具特色。
9. 岩茶岩茶也是福建的名茶之一,是乌龙茶的一种。
岩茶依山就势,生长在岩石之间,汲取天然水源的矿物质丰富,口感苦涩并略带甜香,岩韵浓郁。
30种茶叶文字内容介绍

1.绿茶是一种非发酵茶,属于茶叶中最为原始的品种之一。
绿茶在采摘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加工制作而成。
绿茶的外形呈现出扁平、卷曲、条索细而直的特点,色泽翠绿鲜艳,香气清新高雅,滋味鲜爽回甘。
绿茶茶叶富含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降脂减肥、抗氧化、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
绿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全球茶叶市场上备受欢迎的茶品之一。
知名品种有龙井、碧螺春、毛峰等。
2.红茶是一种经过发酵处理的茶叶,又称为“黑茶”,主要生长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
红茶的茶汁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芳香和味道,具有醇厚、浓郁、口感清爽的特点。
红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等物质,常被视为提神饮品。
中国的红茶品种也有不少,如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口感和风味也各具特色。
3.黑茶是一种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发酵和储存的茶叶,产于中国云南、四川等地。
黑茶的茶叶经过处理后,外表呈现出黑色或棕黑色,茶汤颜色深红或棕红色,具有独特的陈香和陈味。
黑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硒等,具有降脂降压、保肝护肝、降低血糖等功效。
著名的黑茶品种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4.白茶是一种不经过揉捻和加工的茶叶,采摘后经过自然风干或微火干燥而成,产于中国福建等地。
白茶的茶叶呈现出银白色或淡绿色,茶汤呈淡黄色或淡绿色,具有清香、鲜爽、口感柔和的特点。
白茶的制作工艺简单,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因等物质的含量较低,且具有抗氧化、降脂减肥、防癌抗癌等多种保健功效。
知名的白茶品种有白牡丹、寿眉等。
5.黄茶是一种独特的茶类,与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名茶之一。
黄茶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发酵、干燥、晾堆等多个环节,产地以中国安徽、湖南等省份为主。
黄茶的外观呈现出黄绿色或者黄棕色,口感香醇,汤色橙黄,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黄茶具有清热解毒、降压降脂、预防糖尿病等功效,是一种高质量、健康的茶饮。
中国的十大茶叶排行榜

中国的十大茶叶排行榜你喜欢喝茶吗?那你最喜欢喝的是什么茶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这中国茶叶的十大排行榜,来看看你喜欢喝的茶有没有上榜吧。
中国十大茶叶排行榜1、西湖龙井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十大茶叶品牌之首,位于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中,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恋之处。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赞美诗句。
龙井茶加工方法独特运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十大手法。
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西湖龙井茶不仅汇茶之色、香、味、形四绝于一身,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构成了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西湖美景、龙井名茶,早已名扬天下。
游览西湖,品饮龙井茶,是旅游者到杭州的最好享受。
2、安溪铁观音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
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
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一年生长期7个月。
有“好喝不好栽”之说。
“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乌龙茶的特优品种。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五。
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茶。
3、峨眉山茶吸仙山之灵气,聚云雾之茗品。
自古峨眉产香茗,峨眉山茶史3000余年,弥香久远,茶叶品质优秀誉贯古今。
峨眉山茶的特点,一是自然条件优越,二是历史悠久,三是茶叶资源丰富,四是茶文化浓厚悠远。
四大名茶是什么

四大名茶是什么关于《四大名茶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都了解我国的茶道文化是较为深厚的,在闲暇之余,喝饮茶说说话变成我们日常生活普遍的事儿,可是针对沒有掌握茶道文化的盆友而言,大家彻底没法品味出荼叶的优劣,更为不清楚四大名茶是啥。
如果是大家针对喝茶有兴趣爱好的盆友,我们建议大伙儿能够选择一些适合自身的荼叶及其掌握一些有关的茶文化知识,这有利于大家喝茶。
一、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居我国名茶之冠。
产自浙江杭州杭州西湖周边的山川当中。
数年,杭州市不但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世界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
杭州西湖山川产茶地现有数千年的历史时间,在唐朝时就享有盛誉,但产生扁型的西湖龙井茶,大概還是近百年老的事。
流传,乾隆巡查杭州市时,曾在西湖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叫《观采茶作歌》。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序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
西湖龙井茶外形伸直削尖、平扁俊美、光洁匀齐、颜色绿中显黄。
冲调后,香味淡泊长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亮光亮,叶底葱绿,匀齐成朵,芽芽站立,惟妙惟肖。
品喝茶汤,沁人肺腑,唇间流芳,意犹未尽。
西湖龙井茶区遍布在杭州西湖河畔的秀山峻岭以上。
这儿傍湖依山,气侯柔和,长期烟雾缭绕,降雨量充足,再加土壤质地松散、上质富饶,油茶树根深叶茂,长期莹绿。
从杨柳树吐芽,至层峦叠翠,茶芽持续出芽,清明节前所摘茶芽,称之为明前茶。
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万芽尖,属西湖龙井茶之绝品。
西湖龙井茶的外形和质体是和其生产加工技巧紧密联接的。
二、洞庭碧螺春我国知名绿茶叶之一。
洞庭碧螺春茶产自江苏吴县苏州太湖洞庭山。
流传,洞庭东山的碧螺春茶峰,崖壁长出几棵野茶。
本地的普通百姓每一年茶季持筐採摘,以作自饮。
有一年,油茶树看起来非常繁茂,大家竞相採摘,竹篮放不进,只能放到怀里,茶遭受怀里热流蒸熏,奇特香味忽发,摘茶人高呼:“吓煞人香”,此茶从而而出名。
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1、龙井茶龙井茶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省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
龙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
2、铁观音,产于闽南安溪县。
3、武夷岩茶产于闽北武夷山。
4、碧螺春康熙所名。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卷曲呈螺。
5、黄山毛峰产于安微黄山桃花溪。
宋代贡茶。
6、君山银针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
7、六安瓜片产于安微六安地区齐灵山,外形似瓜子,叶底绿嫩明亮。
8、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9、都匀毛尖产于贵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县。
10、祁门红茶产于安微省祁门县。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
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
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②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③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安徽名茶岳西翠兰策划书

安徽名茶岳西翠兰策划书目录一、产品介绍 (1)1。
简介 (1)2.名称由来 (1)3。
品质特点 (2)二、市场调查分析 (2)1。
茶文化 (3)2。
茶行业分析 (3)3。
市场分析 (4)三、产品定位及策略备署 (5)四、推广规划。
(5)五、费用预算 (6)一、产品介绍1、简介岳西翠兰名茶是生长在大别山区的优质云雾茶.新创名茶。
产于皖西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境内的主薄、头陀、来榜区。
该地原属陆羽《茶经》所载盛产茶叶的寿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
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峡谷之中,周围树木葱笼,百花溢香,云雾弥漫。
“岳西翠兰”是在地方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制作技术基础上创制的。
1985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被评为新中国首批新创“十大名茶”之一.此后,两度获得中国国际(芜湖)茶博会金奖、1991年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银质奖,1996年获农博会金奖、“安徽省十大名茶”称号、中茶杯金奖、2010年和2012年两度成为国宾礼茶,2011年全国“两会"专用茶.岳西翠兰”地理标志注册从2006年9月1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出申请到2007年3月5日商标局正式受理,经过初审、实审并公告于2008年4月21日正式获准通过,专用权期限自2008年4月21日至2018年4月20日。
而茶乡岳西县,先后被国家定位名优茶生产基地县、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县、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茶叶清洁化生产控制研究实施县等。
2、名称由来取名“岳西翠兰”,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茶叶,色泽翠绿、形似兰花,产在岳西。
其他缘由还有,一是翠兰茶是在岳西县东北部姚河、头陀河一带生产的历史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工艺基础上研制开发而成的,“翠绿鲜活”的品质特征突出,因此得名。
二是岳西县属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好,兰草花漫山遍野,引人注目。
明崇宗九年(1636年)张献忠率部攻占岳西后,将这里命为“兰花县”。
中国十大名茶介绍

中国十大名茶介绍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众多世界闻名的名茶品种。
这些名茶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将为您介绍中国十大名茶,它们各具特色,享誉世界。
一、龙井茶: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龙井村被誉为“中国最佳绿茶的发源地”。
龙井茶以嫩绿的外观、鲜爽的口感以及独特的香气而闻名。
其茶叶具有扁平形状,色泽碧绿,汤色明亮清澈。
二、碧螺春:产于中国福建省的碧螺春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之一。
碧螺春茶叶较细嫩,外形像螺旋,故得名“碧螺”。
其茶汤橙黄透亮,口感醇厚,香气清香高雅。
三、普洱茶:普洱茶是中国云南省产的一种发酵茶,拥有悠久的历史。
普洱茶茶汤呈红褐色,具有独特的陈香味。
普洱茶被认为有助于降脂减肥、消食化滞。
四、铁观音:位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的铁观音茶是中国著名的乌龙茶之一。
铁观音叶形修长,色泽乌润,清香怡人,口感回甘,产量较少,因其稀缺性而备受追捧。
五、黄山毛峰:黄山毛峰茶产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素有“黄山第一峰”的美誉。
黄山毛峰茶叶嫩绿匀齐,外形挺拔,汤色清澈翠绿。
口感鲜爽,香气高扬。
六、六安瓜片:六安瓜片是中国安徽省六安市独特的一种绿茶。
它因为茶叶扁平,呈瓜子形而得名。
六安瓜片茶汤鲜艳翠绿,滋味爽口,香气鲜香。
七、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中国福建省武夷山产的一种乌龙茶。
武夷岩茶叶扁平挺拔,表面黄褐色包覆白色晶体,独特的岩韵香气令其倍受喜爱。
八、信阳毛尖:信阳毛尖茶产于中国河南省信阳市。
它的茶叶细嫩匀整,外形苗条,色泽翠绿。
信阳毛尖汤色明亮翠绿,滋味醇厚,香气鲜嫩。
九、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是中国江西省庐山所产的一种绿茶。
其茶叶匀齐细嫩,外形卷曲,具有浓郁的花香和鲜爽的口感,被誉为“江南第一香”。
十、峨眉山茶:峨眉山茶是中国四川省峨眉山产的一种绿茶。
峨眉山茶叶色泽碧绿,条索紧结,滋味鲜爽回甘,香气馥郁,被誉为“峨眉之王”。
总结:中国十大名茶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它们在全球茶叶市场上享有盛誉。
每一种名茶都有其独特的品质和特点,无论是茶叶的形态、色泽、口感还是香气,都使它们成为茶叶爱好者的首选。
茶文化的典故

汉人王褒所写《僮约》记载了一个饮茶、卖茶的故事。
说西汉时蜀人王子渊去成都应试,在双江镇亡友之妻杨惠家中暂住。
杨惠热情招待,命家僮便了去为子渊酤酒。
便了对此十分不满,跑到亡故的主人坟上大哭,并说:“当初主人买我来,只让我看家,并未要我为他人男子酤酒。
”杨氏与王子渊对此十分恼火,便商议以一万五千钱将便了卖给王子渊为奴,并写下契约。
契约中规定了便了每天应作的工作,其中有两项是“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就是说,每天不仅要到武阳市上去买茶叶,还要煮茶和洗刷器皿。
这张《僮约》写作的时间是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西汉中期之事。
我国茶原生地在云贵高原,后传入蜀,四川逐渐成为产茶盛地。
这里既有适于茶叶生长的土壤和气候,又富灌溉之利,汉代四川各种种植业本来就很发达,人工种茶从这里开始很有可能。
《僮约》证明,当时在成都一带已有茶的卖买,如果不是大量人工种植,市场便不会形成经营交易。
汉代考古证明,此时不仅巴蜀之地有饮茶之风,两湖之地的上层人物亦把饮茶当作时尚。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尝食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
《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
5、交际说:《载敬堂集》载:“茶,或归于瑶草,或归于嘉木,为植物中珍品。
稽古分名槚蔎茗荈。
《尔雅·释木》曰:‘檟,苦茶。
’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
茗荈,皆茶之晚采者也。
茗又为茶之通称。
茶之用,非单功于药食,亦为款客之上需也。
”有《客来》诗云:“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
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
”(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此说从理论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轨畴,突显了交际场合的一种雅好,开饮茶成因之“交际说”之端。
黄山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黄山茶文化的发展历史黄山为茶叶之乡,出品之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太平猴魁等,享誉海内外,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黄山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希望对你有用。
黄山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古徽州奉行朱熹《家礼》,礼仪甚严,作为待人的茶礼就更讲究,俗话说“看人上茶分三等”,其意就在此。
客到,主人第一礼便是上茶。
贵客来,或遇喜庆,讲究吃“三茶”,即枣栗茶(吃蜜枣煮板栗下茶),鸡蛋茶(吃五香鸡蛋下茶)、清茶。
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吃三茶;正月来客拜年要吃三茶;婚礼、新女婿上门要吃三茶。
黄山茶文化的种类祁门红茶祁门红茶,中国历史名茶。
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黄山毛峰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徽茶,属于绿茶。
产于安徽省黄山。
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
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
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
曾出现在非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中。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茶文化领略安徽的黄山茶文化

茶文化领略安徽的黄山茶文化茶,作为中国传统的国饮,自古以来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安徽的黄山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之一,更是独具特色。
黄山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口感和匠心独运的制作工艺,在中国和全世界茶叶市场上享有着盛誉。
本文将带您一同领略安徽的黄山茶文化。
一、黄山茶的起源与发展黄山茶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相传在东汉汉光武帝开辟的草堂铭刻有"沧浪亭前东南去,黄山茗碧碧绿"的诗句,意指黄山茶的出产地就在黄山附近。
自此,黄山茶开始作为一种特殊的茶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黄山茶的发展离不开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通过多年的种植、研究和实践,黄山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逐渐完善。
如今,黄山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茶叶之中的珍品。
二、黄山茶的种类和特点黄山茶有多个品种,常见的有毛峰、云雾、六安瓜片等。
不同品种的黄山茶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口感。
其中,黄山毛峰茶是黄山茶中的代表品种,备受国内外茶叶爱好者的推崇。
黄山毛峰茶的外形整齐,色泽黄绿鲜亮,散发出馥郁的清香。
品尝时,顾客可以感受到其鲜爽的口感和持久的甘甜。
此外,黄山茶的特点还包括其独有的金黄芽叶、嫩绿色汤色以及杏仁般的花果香味。
三、黄山茶的制作工艺黄山茶的制作工艺是保证其品质的关键之一。
黄山茶的制作十分独特,经历了摘、靠、拼、晒、炒、揉、干等多个环节。
首先,摘选茶叶是制作黄山茶的第一步。
茶农在黄山的茶园里仔细选择茶树的嫩芽,确保其新鲜度和品质。
其次,摘选后的茶叶需要进行靠垫,也就是将茶叶放在竹帘上,使其在日光下干燥,提升茶叶的香气。
然后,茶叶进入拼揉环节,通过手工的拼揉使茶叶内部的化学成分充分融合,使茶叶更具有口感和芳香。
接下来是晾晒、炖凝、炒手、揉捻、干燥等一系列的工艺环节,最终将制作出的黄山茶进行分类和分级,以确保品质的稳定和一致性。
四、黄山茶文化的影响黄山茶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对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简称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
产自安徽省六安。
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型似瓜子的单片,其清香高爽,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
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历史传说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
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二: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
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封翅‛(意为峰翅)。
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
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籽,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
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
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
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丽,获得袁的赞赏。
此时,瓜片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茶。
主要品牌岳王、徽六、皖云、齐山冲、山顶洞、岳王、一笑堂、贤明、黄之江、齐头山、徽饮、沛福堂、红石村、锐龙、道家丹茶、齐态牌、蝠牌、徽将军、齐云山等二、主要产地‚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原金寨县和裕安区两地处大别山北麓。
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可谓是瓜片中的极品。
六安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六安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六安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一:初步发展阶段(唐宋元)唐朝是中国茶叶开始兴起的时期,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在《茶经》中“茶之出”一章中有一段原文是这样的:“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
”这段话极其简短,需要解释才能知道为什么和六安茶有关,寿州就是今天的六安,那么陆羽在《茶经》中说寿州下是不是说明这里的茶真的不好?陆羽时代的茶都是煎煮而饮,与绿茶的冲泡而饮不同。
可以说以六安茶做成茶团茶饼,那么六安茶是下品。
但是六安产茶以瓜片黄芽为主,主要是冲泡而饮。
作为绿茶,六安茶绝非下品。
到了宋代,宋史志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
盛唐县为今六安县,寿州就是今天的寿县,也属于六安地区,可见六安茶最早是唐代有文字记载流传到宋。
元代太短,史书上没有对六安茶有任何文字记载的史料,权当是发展时期的过渡阶段。
二:辉煌昌盛阶段(明清时期)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明代茶学家许次纡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的第一段话:“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江南地暖,故独宜茶。
大江以北,则称六安。
”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称:“六安茶为天下第一。
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
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六安茶》:“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
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
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
何时一酌中霖水?重试君漠小风团!”在世面广为流传。
另外明代名著《金瓶梅》中也有六安茶的身影。
对于明代有关六安茶的记载远远不止这些,今天就简单为大家分享一二。
下面说说清代。
清代也是六安瓜片茶的鼎盛时期。
六安瓜片茶诞生于“六安茶”之中,是清朝名茶中之精华。
安徽十大名茶

又见徽州茶韵出自然徽香传天下—记安徽十大名茶文/璇子山青水碧吐新芽,采茶巧手正忙时。
又是一年采茶季,安徽的皖南山区,山灵水秀,土质肥沃,茶树遍布,自古就名茶好茶迭出,其中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出自安徽的茶叶就占了三成。
徽州植茶始于南朝,这里漫山遍野皆茶园,锦山秀水中散落着星星点点的茶村,谷雨前后,山野里随处可见身背茶篓的茶姑在采茶,户户生火炒茶。
徽州人与茶有不解之缘,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无不有茶的踪迹,体现出浓郁的乡风民俗。
徽州是个文风昌盛的地方,讲究以茶怡情,以茶待客。
朋友相聚,围桌把盏,品茗助兴,一杯清茶,几片绿叶,幽香缕缕,其乐融融。
茶文化由此发端,与茶相关联的有茶诗、茶楹联、茶散文、茶著作、采茶舞、请茶歌等。
同样,安徽茶文化源远流长,涉及茶道、茶文艺、茶礼俗、茶饮习、茶建筑等,成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黄山毛峰:一芽一叶雀舌形金黄芽片显分明风景优美、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没有寒暑的侵袭,黄山的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云雾里的茶树滋润出了良好的品质,茶树天天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
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炒出来的黄山毛峰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
黄山毛峰的始祖是“谢裕大茶行”的开创者谢正安。
1875年,他在创立“谢裕大茶行”后,为树立自己的品牌,亲自带领家人到充头源茶园选采肥壮芽茶原料,经过下锅炒、轻滚转、焙生胚、盖上园簸复老烘的精心制作,形成别具风格的新茶,由于“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先称“毛峰”。
因数量极少,先运到上海新挂牌的“谢裕大茶庄”,被英国茶商品尝后,竖起拇指,连声称赞。
不仅毛峰迅速名扬上海,亦为茶庄屯绿外销打通渠道,后因毛峰产地,既属黄山源,又邻近黄山,则称“黄山毛峰”。
上好的黄山毛峰,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追寻文化脚步 留存传统制茶——安徽名茶传统制作技艺搜集保存探索

传统的祁门红茶 , 全靠手工制作 , 上乘的质量 ,
收稿 日期 :0 0— 7— 8 修改稿 收稿 1期 :0 0— 7— 7 21 0 0 3 2 1 0 2 作者简介 : 朱珠珍 (9 5一) 女 , 16 , 浙江诸 暨人 , 本科 , 景德镇 陶瓷学院毕业 , 主要从事文物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工作。
ZHU u h n,YAO a y n Zh z e Xio a
( hn ai a T aMuem 30 1 ) C iaN t nl e su 10 3 o
Ab t a t An u h s ln h soy i ta r d ci n,wi i si cie o a in d a tg sr c h i a a o g itr n e p o u to t t ditn tv l c t a v n a e, h s o wo d ru c l gc lc n iin a d f e ta r s u c s Ho v r n e le oo i a o d to n n e e o r e . f i we e ,wih t e ma hney ta ma u a t rn t h c i r e n f cu i g tc n q e p p lrz to e h i u o u a ai n,te ta iin l ta p o u i e h i u s a e fc d t e ls. W e s o l a i h r d t a e r d cng t c n q e r a e o b o t o h ud p y co e atn in t k fot o h r t cin,i h rt n e,a r moi n o e ta to a e h i e . l s te to o ma e efrsfrt ep oe to ne ac i nd p o to ft r di n ltc nqu s h i Ke wo ds An u ;h n k n y r h i a d ma i g;c a a trsi so u lt h r ce tc fq aiy;i tngb e h rtg i n a i l e a e i
中国茶道基地排名

中国茶道基地排名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中国,有许多著名的茶道基地,这些基地不仅是茶文化的代表,也是茶道艺术的瑰宝。
本文将针对中国茶道基地进行排名,以展示中国茶道文化地位的准确评估。
1. 茶卡盐湖茶文化基地茶卡盐湖茶文化基地位于中国青海省茶卡盐湖附近,是中国重要的茶道基地之一。
这里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高质量的茶叶产地。
茶卡盐湖茶文化基地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传统茶道仪式和独特的文化特色而闻名于世。
2. 华山茶文化基地位于陕西省华山脚下的华山茶文化基地,以其精美的茶具、高质量的茶叶和独特的制茶工艺而闻名。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华山茶,还可以亲身参与制茶过程,了解茶文化的内涵。
华山茶文化基地的茶道表演更是吸引了众多茶道爱好者和游客。
3. 西湖龙井茶文化基地西湖龙井茶文化基地位于浙江杭州,是享誉世界的美景和茶文化交融的瑰宝。
龙井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香气扑鼻的口感而闻名。
在西湖龙井茶文化基地,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龙井茶,并参与各种茶道体验活动,领略到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4. 四川峨眉山茶文化基地四川峨眉山茶文化基地地处峨眉山脚下,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和茶文化基地。
这里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并以其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出高品质的茶叶。
茶文化基地内设有茶园和茶博馆,游客可以一方面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另一方面领略到深厚的茶文化。
5. 安徽黄山茶文化基地安徽黄山茶文化基地位于中国安徽省,以其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独特的茶道文化而著名。
这里的黄山茶以其清香浓郁、滋味鲜爽而受到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游客在安徽黄山茶文化基地可以品尝正宗的黄山茶,参观茶园和制茶工艺展示,更好地了解茶的种植、制作和品饮过程。
6. 云南普洱茶文化基地云南普洱茶文化基地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普洱茶产地。
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独特的普洱茶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名茶及茶文化一、安徽名茶的种类、特点及分布1、种类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霍山黄芽、敬亭绿雪2、分布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的黄山境内,分布在桃花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半山寺以及汤口,岗村、杨村、芳村等地,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插于安徽省太平县猴坑、凤凰山、狮彤山、鸡公山、鸡公尖一带六安瓜片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祁门红茶产地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霍山黄芽主要产于霍山大花坪金子山、漫水河金竹坪、上土市九宫山等地; 敬亭绿雪产于安徽省宣城县北敬亭山。
3、特点黄山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青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太平猴魁,中国极品名茶,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外形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叶面色泽仓绿匀润,叶背浅绿, 叶脉绿中藏红;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悬在明澈嫩绿的茶计之中, 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杯中对你伸头缩尾,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
其滋味鲜绿醇甘甜,香气高爽持久,汤色清绿明净,有爽口.润喉.明目.提神之效。
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绿茶系列中的一种,更在绿茶家族中占据首要位置。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绿茶有利于预防和抑制癌症;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治疗;有利于减肥和清理肠道脂肪;有利于清热除燥、排毒养颜。
总之,它带给人们的福音是很多的。
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达81次,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
正因为如此,“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劳的保健佳品。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采制工艺精细,高档茶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般均系一芽三叶及相应嫩度的对夹叶,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少采或不采秋茶。
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
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成。
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
适合做下午茶和睡前茶。
祁红在英国倍受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最”、“王子茶”。
被誉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
霍山黄芽,历史悠久,唐代即有“寿州霍山之黄芽”的记载,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亦称“寿州霍山黄芽之佳品也。
”由于金子山头日照较短,云雾缭绕,低温湿润,土质肥沃,“黄芽”在此生长,芽嫩叶肥,形成别具一格的茶叶品质。
该茶条形紧密,形如雀舌,颜色金黄,白毫显露,汤色黄绿,香醇浓郁,甜和清爽,有板栗香气。
上等“霍山黄芽”,外形紧细成条,有如莲心;色泽黄嫩油润,芽叶成朵,汤色澄黄而明亮,香气清鲜。
敬亭绿雪,形似雀舌,挺直饱润,色泽嫩绿,白毫显露,嫩香持久,回味甘醇。
分为一、二、三共四个等级。
饮评者有诗赞誉: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
泡后,汤清色碧,白毫翻滚,如雪茶飞舞;香气鲜浓,似绿雾结顶。
二、安徽名茶的发展历程及茶文化1、发展历程黄山毛峰,《黄山志》中载:“莲花庵陇石隙养茶,多轻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
”黄山毛峰的起源,据陈椽《安徽茶经》载,黄山毛峰在光绪年间,由该地谢裕大茶庄,附带收购一小部分黄山毛峰运销关东,因品质优异,遂名扬全国。
黄山毛峰,1982年,在湖南长沙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获名茶称号。
同年,获商业部部优产品称号。
1983年,被外经贸部授予“品质优良”荣誉证书。
1986年,在福州市全国名茶评比会上,再次获名茶称号;并获商业部部优产品称号。
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太平猴魁,猴魁属尖茶类,创于19世纪末。
首先是猴坑茶农王奎成创制了王老二奎尖。
1912年,在南京叶长春茶叶店的建议下,由王文志(王奎成之子)等4人精制奎尖,送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展出,获优等奖。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和奖状。
1982年,在湖南省长沙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获名茶称号。
1986年,在福州全国名茶评比会上,再次获名茶称号。
1988年,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六安瓜片,以齐云山黄石、里冲,特别是蝙蝠洞口所产为珍品。
六安瓜片,1982年和1986年,被全国名茶评比会评为名茶。
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食品。
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简称“祁红”。
据资料记载,光绪元年(1875),黟县商人余干臣,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试制红茶成功。
次年余又从至德来祁门,劝导茶农改制红茶,先后在历口、闪里等地设红茶分庄。
后又扩大到石埭(石台)、东流、贵池、太平和黟县北乡以及江西鄱阳、乐平等县,所产红茶统称“祁红”。
“祁红”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
1980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
1983年,获外经贸部出口产品“品质优良”荣誉证书。
1985年,蝉联国家优质产品金奖。
198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获金质奖章。
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霍山黄芽,据《六安州志》记述:“六(安)霍(山)旧隶寿春,又称寿州霍山黄芽,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
以后曾湮没失传多年。
1971年开始研究炒制方法,恢复了名茶生产。
敬亭绿雪,历史上曾列为贡品,后湮没失传多年。
1972年春,正式定型生产,1980年在北京参加农垦系统展销会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1990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
2、茶文化黄山为茶叶之乡,出品之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太平猴魁等,享誉海内外,黄山人生在这好山好水之间,自然怡情山水,有了这传世的茶道。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茶道”一词可简单地解释为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
提起茶道,普遍认为它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实茶道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由日本的留学生从中国传人日本,就连茶道一词最早也见于唐代的《封氏见闻记》一书。
南宋时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为“茶祖”的禅师荣西,曾二度来到中国学佛,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和种茶技术,后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广到民间,成为颇具特色的日本传统饮茶习俗。
徽州人一年中,饮茶不断,铁观音包装,但比较集中成习的有“朝茶”、“午茶”、“夜茶”。
早晨洗漱完毕,一杯香茶,细品满饮,清新的空气与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这是健身妙道。
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饮”之说。
所以朝茶讲究细品。
午饭之后,浓茶一杯,消食健胃。
喝午茶与朝茶不同,他讲究的是浓。
夜幕降临,一杯香茗饮庭院,一天劳作的疲倦顿消,代之逍遥与惬意,铁观音茶叶价格;冬夜,热茶伴火炉,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叶,融融暖意弥心间,秋茶,夜茶讲究的是舒适、随兴。
黄山人沏茶,很讲究水,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河水中,井水次。
茶具也用锡壶胆,茶叶放胆中,胆放壶内,但上有细孔,汁出叶不出,便于饮喝。
古徽州奉行朱熹《家礼》,礼仪甚严,作为待人的茶礼就更讲究,俗话说“看人上茶分三等”,其意就在此。
客到,主人第一礼便是上茶。
贵客来,或遇喜庆,讲究吃“三茶”,即枣栗茶(吃蜜枣煮板栗下茶),鸡蛋茶(吃五香鸡蛋下茶)、清茶。
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吃三茶;正月来客拜年要吃三茶;婚礼、新女婿上门要吃三茶。
黄山人的茶礼,还逐渐形成系统的礼规,俗称“茶道”,安溪铁观音价格。
他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追求汤清、气清、心清,和境雅、器雅、人雅。
茶道的主要程序有:1、静气(排除杂念)2、烹汤(一般用瓦器、锡壶)。
3、焚香(敬茶神陆羽)。
4、涤器(用白瓷茶盏,洗净擦干)。
5、烫盏。
6、赏茶(察茶色、观茶形、闻茶香)。
7、投察(3-5克为宜)。
8、洗茶(用刚冒泡的初沸水少许浸润茶叶,后将汤汁弃去)。
9、注汤。
10、敬茶。
11、闻香。
12、观色。
13、品位。
14、上食(奉上豆干丝、水果等食品,以佐品茶)。
茶性温雅,传递善意,茶香家庭温馨宁静.茶性振作,文人烹茶,诗画并举,词曲飞扬.茶性内敛,佛经禅意借以导入精神空间.茶性普适,能从欧洲宫廷贵妇的时尚消遣品走向劳工大众的日常饮料.茶性宽容,有了茶的参与,人际交流顺畅.举杯之间,不同民族能达成沟通,增进友谊.学习茶文化可以增长你的修养,使你的气质在你无形之间流露出来!让他人更加欣赏你!茗茶鉴赏黄山毛峰霍山黄芽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敬亭绿雪安徽的名茶享誉全国,其以独特的茶文化,以及优雅的茶风,为徽韵增添一份浓郁的色彩,学习安徽茶文化,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