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7C

亲子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高燕﹡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着眼于幼儿道德成长的早期阅读研究”(课题编号:D/2006/02/428)的研究成果之一。一、问题提出亲子阅读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西兰,后被引进到美国等许多国家,都收到了良好效果。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提出:睡前10分钟的亲子

共读除可以帮助孩子入睡外,对孩子的免疫系统、倾听的技巧及想象力的发展都有益。在美国的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日本,1960年一位儿童读物作家发起“亲子读书运动”,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孩子看20分钟的书,这个运动带动了“家庭文库”(家庭式图书馆)的发展。[1]由此可见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发

现,一部分家庭存在着“爸爸妈

妈买书给孩子,爷爷奶奶和孩

子一起看书”、“和孩子看书都

是妈妈的事情”、“不知该买什

么样的书给孩子看”等认识误

区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有部分

家长表示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

的方式比较单一,通常采用家

长讲孩子听的方式。如何营造适宜的家庭阅读环

境,如何选择阅读材料,有无更为丰富可行的阅

读指导方法等等,都是亟需我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方法

我们首先对7位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家庭进行了个别访谈,初步了解了家长对于亲子阅读所持有的主要观点,并以访谈结果为基础,拟定了调查问卷。随后,我们选取了幼儿园295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80份。这280位幼儿家长分别来自于7个班,其中托班1个,小班2个,中班2个,大班2个。

作文题材的趣味性、题目的新颖性、感受的广泛性以及习作动机的多样化应体现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这一阶段,学生习作环境是宽松的,教师对作文的评、讲、改是宽容的。这样,学生就会充分感到言语表达的顺畅感和驾驭语言的愉悦感。3.增强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思维加工是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定势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材料积累的匮乏,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材料”感受模式化的结果。所以,解决学生作文思维定势的途径一定要在对材料的加工上下工夫。一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使学生摄取一幅幅生活镜头,留下一幕幕美好的回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样参加一项活动,有的学生把活动写得有声有色,而有的却写不出来,这里除了习作水平的差距外,主要是观察能力上有差距。二是要学会观察、形成表象。是否有了亲身经历就一定有了习作素材呢?这要取决于两个条件:首先是会不会观察。人们一般认为“观察”就是“看”,其实不然,观察是多种感官参加的复杂活动。不会观察的人用眼睛观察,会观察的人用脑去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没有思维的参与的观察不是真实的观察。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通过看、听、摸、闻、判断、感受等手段,对事物形成真实、全面、深刻的体验。其次是能不能形成表象,

并储存起来。通过观察,要使事物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通过记忆把它储存下来,这就是素材的积累过程。小学生作文材料要靠平时有意和无意的观察来获取,并不能像记者采访那样一一作好记录。这就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在头脑中用书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果只顾观察,不能形成

表象,素材的积累就不会丰富。可运用写观察日记、复述所见所闻等方法来训练学生表象形成和储存能力。

三是体验生活、抒发真情。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生活,特别是一些生活细节。要培养学生能从细微中见伟大、从平凡

中见崇高。不仅这样,还要把这些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记下来。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实际上就是自己心灵活动的记录,真切的、独特的才是永恒的。

(沈蓉,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226006)

课堂观察35

2010

·7C

2010·7C 课堂观察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