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偏重于实用
只要稍加留心人们就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天文学、农学和医学最发达,有人曾作过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家绝大部分都是天文学家、农学家或医学家(数学家和工匠另当别论),其人数比例约在85%以上,而能够称得上是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人则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天文学、农学和医学与社会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在古代人的实践中没有多大实用价值。
中国传统科学的整体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任何事物或现象的认识都喜欢从总体上去把握,不善于先用分析方法把整体分为部分,再对部分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认识整体的目的。从中医学理论及其医治方法上我们尤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中国传统科学的直觉性、模糊性和意会性特点也非常明显,而且这些特点普遍存在于各门学科中。由于中国历来缺乏用严格的逻辑推理方法获得精确知识的传统,因而中国古代人就只好借助直觉和意会来认识和理解问题;由于中国古代人习惯于用直觉和意会来认识和理解问题,所以中国科学就带有明显的模糊性。例如,中国古代人把“元气”看作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且“元气说”对许多学科都产生了直接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它是中国古代科学的支柱理论之一。但“元气”究竟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是如何构成万物的,却没有一个科学家进行过合逻辑的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推理或证明。这样,人们要想认识或理解这模糊的“元气”,就只有凭直觉和意会了。
事实上,中国科学史上的几乎所有重要著作都是直接为实用目的服务的,或者说都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甘石星经》、《浑天仪》、《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农书》、《农桑揖要》、《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抱朴子》、《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无一不是如此。当然,在有些科学著作中也记录了少量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易见到的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由于这些现象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所以通常都被归到“趣闻轶事”中,作者根本不想探究其中的原因。
(五)满足于知识的获得,不重视对知识的严格检验或论证
由于中国古代科学的经验性、整体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因而中国科学知识大多是无法确证或证伪的,这就导致中国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仅仅满足于自然知识的获得及其应用,从不考虑对这些知识进行严格的检验或论证。
对知识的检验有两种方法:逻辑分析和经验检验。但是,要想实际运用这两种方法去检验或论证有关知识,这些知识本身就必须是具体的、明晰的、精确的,而且是属于理论层次的。道理很简单:第一,经验知识本身是无法用逻辑去进行分析的,只有理论知识才能这样做,而且用人类经验也不可能去确证或证伪经验知识本身;第二,笼统的、整体的知识之所以不能被人类经验检验,是因为人类经验本身是个别的,具体的;第三,意会性的或模糊的知识本质上属于亦此亦彼的知识,当然无法被人类经验检验,也无法作逻辑分析。
【关键词】自然现象、经验总结、实用、理解、缺乏验证
既然中国历史上有自己的科学,而且这种科学和我们现在学习的、唯一流传至今的西方科学属于不同的形态,那么我们当然就必须搞清楚中国传统科学的特点。
(一)偏重于对自然现象的描述
纵观科学史,中国传统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而不善于深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以便对它们进行前后一致的解释。中国科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科学著作《墨经》、《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等,基本上都属于对自然现象的忠实描述,没有或极少探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特点
机械工程学院2013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国际班黄宇欣
201300301083
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特点
【摘要】科学是一种文化,不同的文化土壤会孕育出不同的科学形态。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中西方科学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传统科学的主要特点是:偏重于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偏重于经验总结,偏重于实用,偏重于用直觉和意会的方式理解问题,不重视对知识的检验和论证。这些特点与其传统的文化基因密切相关。
然而使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中国古代有各种各样的“近代科学思想”,但是像二进制、运筹学、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波动说、生物进化论、微积分、系统论等,却都是西方人首先明明白白提出来的,中国人首先提出来的几乎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由于中西方文化基因的不同,二进制与阴阳八卦说,运筹学与田忌赛马,化学元素理论与五行说,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天人合一说之间根本就是两码事:前者是西方科学,后者是中国科学。许多科学史家之所以老是把它们扯在一起,其一是由于“中国古已有之”的不良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作祟,其二是由于中国传统科学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直觉性、模糊性和意会性特点,因此它太容易被比附了,太容易被牵强附会了,太容易被误解了。
【参考文献】
钱兆华,中国传统科学的特点及其文化基因初探.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5.
以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梦溪笔谈》为例,它由《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组成,共26卷。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建筑、医药、历史、军事、文学、法律等许多方面,其中属于自然知识的约36%。就形式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或记述类的著作,书中不仅记载了当时的许多重大科学成就,而且还记录了人们所观察到的许多重要自然现象,但作者并没有提出任何“科学假说”对有关自然现象进行统一的解释。中国古代其他科学著作几乎也都是如此。
中国古人为什么不想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呢?清代学者阮元曾作了这样的回答:“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所以人们应当“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此古人立言之慎也”。(《畴人传》卷46)原来,中国古人之所以不想去探索、揭示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这样,人们当然只能“言其所当然”(即只描述现象或事实),而不能“强求其所以然”(即揭示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
(二)偏重于经验总结
中国传统科学具有明显的经验性,象《汜胜之书》、《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农书》、《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重要科学著作几乎都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在这些著作中,没有任何经过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没有在概念基础上的严密推理、判断或证明,当然也看不到任何定理、定律、公式或原理。
事实上,假如有人要对《墨经》、《梦溪笔谈》、《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著作中的有关知识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或经验检验的话,他会感到无从下手。为什么呢,由于这些著作中的内容或者属于对自然现象的忠实描述,或者属于纯粹的经验总结,它们本身既不是用逻辑演绎得到的知识,也不是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猜测,因而逻辑分析和经验检验对它们而言就“无用武之地”。久而久之,中国古代人就从不考虑有目的、有意识地用逻辑分析和经验方法去检验或论证有关知识,更想不到设计精确的实验去确证或证伪有关结论。
以《齐民要术》为例,它的作者是北魏时期高阳太守贾思勰,成书于公元6世纪,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书。全书正文部分共10卷92篇,11万字。卷一讲耕种和收获,卷二讲谷类,卷三主要讲蔬菜作物,卷四主要讲果树类,卷五讲栽桑、养蚕、竹、木等,卷六讲家畜、家禽的饲养,卷七讲酿酒,卷八、卷九讲制酱,食品调剂和贮藏加工等,卷十介绍了我国当时产于南方的谷、果、菜类共149种。纵观全书,可以算得上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农民实用技术大全。但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以这些经验为基础,运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推演或抽象出与西方科学类似的概念、定律、公式或原理来。
(四)偏重于用整体、直觉、模糊、意会的方式理解问题
不知读者是否有这样的感觉,西方科学的许多理论、方法似乎都可以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找到它的“滥觞”:二进制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阴阳八卦说;运筹学理论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田忌赛马;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就是《墨经》中所说的“景光之人煦若射”的直接延伸;无穷大、无穷小和微积分理论其实就包含在庄子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思想中;化学元素理论就是五行说的推广;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众所周知,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因此对定季节就有很高的要求。如何才能精确地定季节呢?无疑必须借助于天文学。人总是要生病的,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很可能会死亡,而要想治好病,当然就必须依靠医药学。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使大家吃饱肚子,并维持社会的存在,农学就成了各门学科的重中之重。因此,天文学、医学、农学就成了古代社会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科,这三门学科也就成了十分注重“经世致用”,不尚“屠龙之术”的中国古代人最感兴趣、最重视的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