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道德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德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a8c03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f.png)
道德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也是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一。
虽然它主要探讨的是哲学和宗教问题,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也有启示。
以下是一些启示:
1. 无为而治:《道德经》中强调“无为而治”,即领导者不应过度干预员工的工作,而是要给他们自由和空间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种领导风格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
2. 以人为本: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人的行为应顺应自然规律。
在企业管理中,这可以理解为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人性,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以人为本,而不是只看重效益和利润。
3. 和谐共生:《道德经》中提倡“和而不同”,主张在差异中寻找和谐。
在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要尊重和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通过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实现团队的和谐共生。
4. 谦逊低调:老子主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提倡谦逊低调的处世态度。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这意味着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以身作则,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
5. 持续学习:《道德经》中强调“学无止境”,主张持续学习和自
我提升。
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总的来说,《道德经》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现代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论老子《道德经》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意义
![论老子《道德经》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0e4f00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7.png)
论老子《道德经》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意义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其思想对现代管理者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管理者应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一切事物都应该随顺自然,顺应天道。
管理者应该注重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和帮助,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够更好地管理组织和团队,达到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管理者应该注重平衡,避免极端。
老子强调“道之以物,物之所以生”,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
管理者应该注重平衡,避免出现极端的偏见,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稳定的组织环境。
三、管理者应该注重自我反思和修养。
老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从个人做起,提高自我修养和思想境界。
管理者应该注重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有责任感和有担当的人,从而更好地管理和领导团队。
综上所述,老子《道德经》对现代管理者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管理者应该尊重自然,注重平衡,注重自我修养和反思,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协调发展。
- 1 -。
老子“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老子“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3b753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b.png)
老子“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众所周知,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他的“无为”思想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建议人们放弃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关注自然的变化和自然的真相,学会保持平静。
在现代管理实践中,许多企业经理们已经开始遵循老子“无为”思想的启示,尝试推行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以达到更高效、更合理的管理目标。
首先,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是放弃过度的干预和控制。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控制和规划,但有时过度亲力亲为会导致减缓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速度。
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引进“无为”思想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过度的控制和规划。
企业经理们应该学会相信自己的员工,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并相信他们的能力。
从而拥有自主权和控制权的员工往往能够更快速地解决问题,并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其次,老子“无为”思想也提倡保持平静,并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管理过程中的困难。
在现代管理实践中,难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人们的情绪可以对解决问题产生广泛的影响。
如果企业管理者使用自己的情绪来处理问题,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
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引入“无为”思想可以帮助经理们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企业的多种挑战和困难。
最后,老子“无为”思想强调关注到自然的变化和真相。
企业管理者应该遵循客观事实,而不应建立在主观感受上,更不应该盲目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在任何情况下,基于客观信息作出决策是理智且可持续的。
知道自然地变化和变革的知识将有助于管理者们提出更有效而合适的决策,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老子“无为”思想是可持续企业管理的宝贵财富。
在现代管理实践中,企业管理者应该秉承“无为”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更为高效、更为合理的管理行为。
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a588f0002020740be1e9b79.png)
论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启示摘要: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创立了以“道”、“无为”为中心思想的哲学体系。
其代表作《老子》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其师道观、自然人性论、教育方法对现在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教育思想自然无为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巨大的成就,然而,在辉煌的成就下也存在着种种病态危机的隐忧: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低,教师素质缺失,学校管理的非人性化等等。
当各种流行的教育思潮、教育方法纷沓而来充斥现在的教育之时,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走进老子,研究老子,分析老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
其教育理念对主体性教育、师生平等和人性的自然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道”和“无为”是其思想的核心。
“道”的本来意思是道路,后被引申为方法、途径。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1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渊兮,似万物之宗”(4章)。
老子所说的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既无形又有形。
尽管在老子的描述中,“道”“玄之又玄”、“恍兮惚兮”,但“道”自有其本性。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就是说一切人的行为、天的行为、地的行为以及道的行为都必须遵循“自然”,那么自然就是“道”的本性。
老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为统帅的,他所阐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原则也都是围绕“道”展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34章)。
“道”就是至高无上的自然,自然孕育了万物,同时又是万物的归宿。
同时老子从“道”的学说出发,对“无为”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而然的规律,以“无为”达到“有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贵柔”思想对高校管理的现代启示
![老子“贵柔”思想对高校管理的现代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3194623453610661ed9f44c.png)
若水 ” 等“ 贵柔” 思 想 在 现 代 管 理 实 践 中得 到 了验 证 , 这 对 于 现 代 高校 管 理 的 方 式 、 制度 、 组 织设 计 和 终 极 目标 等 理 论 的 丰 富具 有 重 要 的 启 示 。
[ 关键词 】 老子 ; 贵柔思想 ; 高校 管理 ; 现代 启示
于 7 “ 贝 虫 柔, , 思想对高校管理的现代启示
曹群英
( 福 建工程 学 院 后 勤管理 处 , 福建 福 州
[ 摘
3 5 0 1 0 8 )
要】 老 子 管理 思 想 具有 鲜 明 的柔 性 特 征 , 其 中“ 尚柔无为” 、 “ 为 而不争” 、 “ 和光 同尘” 、 “ 上 善
[ 中 圈分 类号 】 G 4 7 [ 文献 标 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5 8 5 6 . 2 0 1 3 . 0 1 . 0 3 0
老子 的思 想博 大精 深 , 处 处 闪烁 着 智 慧 的 光芒 , 很 多方 面成 为 当时的一 面镜子 , 在现 代管
致 失 败 。 因此 , 老子得 出 “ 物 壮则 老, 是 为 不 道, 不 道早 已 ” , … ‘ 天 下之 至 柔 . 驰骋 天地 之至坚 ” …㈤章 ’ 及“ 柔 弱胜 刚 强 ” D J ( 3 e  ̄ ) 等 结 论 。“ 是 以圣人处 无 为 之事 , 行不言之教; 万 物 作焉 而不 为始 , 生而不有, 为而 不 恃 , 功 成 而弗 居。 ” …( 2 剃在老子 眼中, 做 任 何 事情 都 必 须 合 乎 客观 规 律 , 并将 其 推崇 为 至 高无 上 的制 度 安 排 。正 如 他 指 出 的 那 样 : “ 爱 民治 国 , 能 无 知 乎 ?天 门开 阖 , 能 无 雌 乎? 明 白 四 达 , 能 无 为
老子智慧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老子智慧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f59ea8eb9d528ea81c77919.png)
【 键 词】 关
员工 第 一 ;人 本 管理 ; 激 励中 , 仅 要 有 热 爱 他 不 人 、利于 他人,为社 会谋福 利的心境 ,还 要 以自己的模范道德行为做表率 ,以身作 则 ,崇尚规律 ,崇 尚对 规律 的顺应 。正如 老 子 所 言 “ 无 相 生 ,难 易 相 成 ,长 短 相 有 形 , 下相倾 ,音声想合 , 高 前后想随” ,按 照 规 律 办 事 。创 造 条 件 ,引 导对 立 面 的 转 化 ,使企业获得正面的效果 。另 外 ,在面 对 诸 如 利 害 得 失 、荣 辱 兴 衰 的对 立 选 择 时 ,要站在顺应规律的一边 ,而不可站在 自身贪图等主观欲望的一边妄作非为 。
维普资讯
笛 . . l 【 ■● 一 】 . X l
■ I I l 袷 1 【 r I I -; ● . 锎 l:
老子智慧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宋新生 吴海霞 谭士宾 浙江 千秋环保水处 理有限公司 浙江临安 3 1 1 13 1
一
【 容 摘 要】 内
通 过 悟 道 哲 思 ;道 治 企 业 ; 自知 者 明 , 自胜 者 强 ; 企 者 不 立 ,跨 者 不 行 ;浊 以 静 之 徐 清 , 安 以 劝 之 徐 生 等 方 面 的 论 述 ,使 古 代 经 典 老 子 智 慧 在 现代 企业 管理 中也可 以发挥作 用,有 着 古 为今 用 的 现 实 意 义 。
脚踏实地 、 定不移地前行 。 果我们 “ 坚 如 这 山 望着 那 山 高 ” ,成 天 忙 着 为 了 一 己之 利 变更项 目或贪大 求新 , 过分 “ 有为” 到头 , 一 当然 , 预 管理 , 才能使管理者摆脱 日常琐 碎事务的 来 恐 怕 只 会 乱作 一 团 , 事 无 成 。 干扰 ,集 中精力做好 自己的份 内的事;从 期要切 合企 业实 际 ,排除盲 目性。 另 一 个 角 度 来 看 ,对 某 一 个 企 业 而 言 ,若 过度依赖某个强势的领导 , 当有朝~ 日出 三 、自知者 明 ,自胜者 强 企 业 要 清 醒 认 识 自 身 能 力 。知 人 者 现人事变动时 , 企业可能 因而无法 正常操 作 和 运 转 , 将 对 企 业 的 长 远 发 展 和 做 大 智 ,自知者 明。收集信息并且根据所获得 这 的信 息 做 出判 断 , 了解 竞 争 对 手 的相 关 信 做强造成严重影响 。 息 。 而 分 析 出在 行 业 竞 争 中可 能 成 功 的 从 2 管 得 少 不 是不 管 , 是 要 抓住 管理 、 而 竞争对手对各不 同战略可能 的 关 键 。这 个 关 键 是 管 理 者 的 角 色 定 位 , 战略 的性质 、 做 出 的反 应 、 争 对 手 对 行 业 变 迁 以及 更 竞 做 自己职责范围 内的事 ,不 越权 管理 、不 广泛 的环境变化可 能做 出的反 应。 不仅要 越 级 管 理 ,通 过 管 理 人 的思 想 管 好 人 , 通 了解竞争对 手的强弱虚 实 , 还要 了解顾客 过 管 理 人 而 管 好 事 。 求 管 理 者 透 过 复杂 要 的表面现象 , 洞察问题的本质 , 化繁为简 , 的 需 求 偏 好 。 这 样 才 能 在 竞 争 中打 败 对 管理 简 单 化 。高 层 管 理 者 ,在 企 业 内 部 要 手 ,获 得 更 多 的 客户 。 胜 人 者 有 力 ,自胜 者 强 。由于 市 场 容 只做 叫 教 练 员 , 做 运 动 员; 只 管 人 , 不 要 不 管事。相反 ,对外 只做 运动员 ,不做 教练 量 的局 限,企业 自身资源 的限制 ,竞争对 企 员;只做 事, 管人。 不 企业 管理当管则管 , 手 的竞 争 以及 守 旧 等原 因 , 业 的成 长有 个 极 限 , 企 业 发 展 到 这 个 极 限时 就 很 当 决策要一言九鼎 。高层管理 者问大事 ,中 层管理者问 中事 ,低层管理 者问细事。企 难有进 一步的发展 。企 业唯有 自我超越 、 不断创新 ,才能突破极 限、战胜 自我 ,进 业 老 总 的 思 考 重 于 行 动 ,在 识 贤 、求 贤上 战 要 “ 眼识珠 ” 在用贤上要 “ 慧 , 大胆放 手” 入 新 一 轮 的发 展 。 胜 自我 可 以加 强 自 己 , 的实力 ,而不必担心 有其 他的负面 影响。 以充分调动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 因此 ,战 胜 别 人 只 能 说 明你 有实 力 ,只 有 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处 处设 限 ,事事 战胜 自己 才能 说 明你 是一 个 强 者 。 干预,更不要不懂瞎指挥 。
老 子的思想如何影响现代社 会
![老 子的思想如何影响现代社 会](https://img.taocdn.com/s3/m/c7b2a0e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2.png)
老子的思想如何影响现代社会一、关键信息项1、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道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为而治的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平衡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代社会的主要领域政治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传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际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思想影响的具体表现政策制定中的借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管理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品德修养的引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和谐构建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老子思想的核心要义11 道的概念老子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质。
道具有超越性、恒常性和不可言说性。
道的运行遵循自然规律,不为人力所强行干预。
111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非是指毫无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过度干预。
主张政府在治理国家时,应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繁琐的规章制度,让人民能够自由发展。
112 阴阳平衡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皆存在阴阳两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这种观点提醒人们在看待事物时要保持全面和动态的眼光,避免片面和极端。
三、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21 政治治理方面现代社会强调民主、法治和政府的有效管理。
然而,在追求高效治理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过度干预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211 经济发展领域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和竞争,但也带来了贫富差距、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db089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2.png)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启示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老子的代表作。
尽管《道德经》写作于约公元前250年左右,但它的思想仍然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分析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启示。
传达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了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他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相反的力量来实现的。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冲突的世界中,而通过保持平衡和和谐,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运用相对论的思维方式老子的思想中强调了相对论的观念。
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错。
这种相对论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面对的问题和冲突常常是复杂而多元的,而通过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推崇自然的智慧《道德经》中反复强调了自然的智慧。
老子认为,自然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自然的智慧来引导我们的生活。
现代社会压力巨大,人们常常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
而通过回归自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并追求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强调无为而治的智慧老子的哲学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智慧。
他认为,人们应该放松身心,不要过分干涉事物的发展,而是顺其自然。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也有启示意义。
当我们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有时候放下执念,顺势而为,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传达谦逊与无私的品质《道德经》中体现了谦逊与无私的品质。
老子认为,我们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并将自己置于他人之前。
这种品质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重要。
我们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但通过谦逊和无私,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强调内省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老子认为,人们应该注重内省和自我修养。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反省,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达到心灵的宁静。
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读后感
![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86e094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1.png)
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读后感篇一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的书,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啊!老子的那些哲学思想,一开始我觉得可能和现代管理没啥关系,毕竟那可是老祖宗几千年前的智慧。
但读着读着,我发现我大错特错!也许老子的“无为而治”放在现代管理中,并不是真的啥都不干,而是一种巧妙的管理艺术。
就比如说,管理者不能事无巨细地去管员工的每一个细节,这可能反而会让员工感到压抑和没有自主性。
也许给员工一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说不定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老子还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在管理中也很有启示啊!一个项目成功了,可能隐藏着未来的危机;一个项目失败了,说不定也能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我觉得这真的很神奇,难道不是吗?像我们平时的小组作业,组长要是管得太多太严,我们可能就会反感,反而不愿意好好干。
但要是组长适当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发挥,说不定我们能做得更好。
这是不是和老子的思想有点像呢?不过,我也在想,老子的哲学在现代管理中真的能完全适用吗?毕竟时代变化这么快,环境也大不相同。
可能有些地方需要我们灵活变通,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读了这本书,我对老子哲学和现代管理有了新的认识,这一路的阅读和思考真好!篇二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读后感哇塞!读完这本关于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的书,我整个人都有点懵圈,又好像突然开窍了!你们说,老子那“道可道,非常道”到底是啥意思?在现代管理里,难道是说没有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是永远正确的?我觉得可能还真有点道理!比如说,以前那种严格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某些时候确实能保证效率,但在现在这个追求创新和个性化的时代,也许就不太灵了。
这是不是就是“非常道”呢?还有老子说的“柔弱胜刚强”,这放在管理中,难道是让管理者别总是强硬地命令员工,而是以柔克刚?也许有时候温和的沟通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解决问题呢。
我就想起我们班的班长,有时候对我们特别凶,结果大家都不太愿意听他的。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e0ee4d64431b90d6c85c7d9.png)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无为而治就是要求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减少对决策执行活动的干预,反对瞎指挥,鼓励下属按管理规律办事。
这是“道法自然”的观点在管理思想上的反映。
老子思想的精髓是“无为”思想。
一切顺乎自然,既反对生活上的奢侈享受,又反对政治上的标新立异。
老子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把自然抬到最高的地位,最后总归到自然上。
五千言《道德经》简直是一部自然赞美诗。
既是崇尚自然,凡属于“自然”的都是好的,一经人为便不好了,这样他当然要主张“无为”。
老子认为,正是尊重了事物的必然,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结果,才使事情得以成功。
而背离了这一原则,则导致事情的失败。
我们要肯定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积极性,肯定其要求统治者治国要承认客观、尊重自然、顺乎民心民意、不逆潮流而动的合理性,但决不是肯定老子的一切听凭自然、放任自流、放弃任何管理的消极因素。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老子主张无为,不是消极无为,恰恰是透过无为,不干扰、不强制、不苛求、不勉强他人,而让所有万物能够顺乎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从而达到无不为。
而管理的实质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管理和管理者都有其特定的职能。
现代管理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应该什么都管,无所不为。
而应当分清哪些该“为”,哪些应该“无为”,而最后又能达到“无不为”。
因而,作为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是深刻的。
具体来说,这一启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
“无为”就是不要勉强地去干那些悖于自然的事,悖于规律的事,而是要顺乎自然,遵循规律。
“无为”的另一个涵义是不要干预过多。
任何管理都不意味着过多的干预,必须留有余地,任其“自化”。
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当狗。
”“圣人”也是不偏爱的,任凭百姓自己去发展。
事实证明,那种把管理理解为包办代替,横加干预的做法,其结果都是把事情“管死”。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ecc743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e.png)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其所倡导的哲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和人类思想的进程。
而今天,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认为老子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老子提出的“道”思想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即是宇宙本身的自然规律,是一种简约而包容的贯穿于万物之中的气质。
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道”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大自然、人类道德、社会和谐等方面。
首先,“道”思想在大自然与环保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而“道”的思想中所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人类应当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和谐共生。
这一思想表现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自身的矛盾应认识到,通过调整生态系统结构来实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践行与自然共生共存的道德理念。
其次,“道”思想也对现代社会的人类道德与伦理有哪些影响。
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人类应当树立真正的道德观念和行动方式。
老子在哲学思想中强调的“和为贵”,即人类之间不仅应当遵守社会规则与法律,还应当互相宽容、尊重、理解、信任,建立和谐社会。
这一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弘扬和个人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老子的“道”思想可以引导现代社会建立起和谐稳定的生态与社会,促进发展与进步、提升人类幸福指数的形成。
而这种发展需要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多地体现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即通过自然地道德引导、人类的内在的自觉自我调控发现一种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之路。
二、老子的“虚静无为”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老子的思想强调了“虚静无为”这一主要的哲学思想,并把它视为挽救社会矛盾、恢复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
而在今天的现代社会,许多人面临着生活上的压力、情感上的矛盾、思想上的纷争等等问题,难以平衡自己的内心与外界的关系。
这时候,“虚静无为”这一思想就能给我们提供有效的启示。
老子的思想概念启示
![老子的思想概念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4111f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b.png)
老子的思想概念启示老子的思想概念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深刻的主题,涉及到哲学、道德、政治和社会伦理等多个方面。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老子的背景和思想出发点、老子的基本观点、老子的主要思想和启示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老子的背景和思想出发点。
老子,即李聃,相传是春秋末期齐国人。
《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其中包含了他对世界、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老子的出发点是对人类世界的矛盾和苦难状态感到不满,他想通过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和道德规律来寻找解决办法。
老子的基本观点是宇宙的本质是无为而治的“道”,而人类应该追求与宇宙的协调一致,达到“道”的状态。
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自发自然的存在,是“道”的具体表现。
而人类则常常因为自己的欲望和矛盾而违背了宇宙的规律,导致了诸多问题和苦难。
因此,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放弃过度的行动和自我意识,顺应宇宙的规律,保持内心平静和谦逊。
老子的主要思想和启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过度干预和控制是造成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而宇宙自然的规律和秩序是自发而来的。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放弃过度的行动和干预,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这个思想启示我们,应该抛弃功利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追求自然和谐和内心的宁静。
第二,柔弱胜刚强。
老子认为,柔弱才是真正的强大,而硬性的力量和控制只会导致对立和冲突。
他用“水”来比喻柔弱,水柔能克刚,无形胜有形。
这个思想启示我们,应该学会调适、谦和和宽容,而不是用力量去压倒他人。
只有在平等和互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归于无极。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真正的境界应该是无极的状态。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个思想启示我们要超越对事物的分类和分析,追求真正的统一和一体性。
只有在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越。
第四,慈爱和无私。
老子认为,人们应该以慈爱和无私的心态对待世界和他人。
老子“道”的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老子“道”的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541f4b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1.png)
老子“道”的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背景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先驱者和代表人物之一。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许多关于“道”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和企业管理领域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道”的概念及其内涵“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它常常被翻译为“道”、“道路”、“原理”、“真理”等。
在《道德经》中,老子表达了自己对“道”的理解和体验,它包含以下内涵:自然、无为老子认为,自然是“道”的表现,自然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所有的事物都顺应自然而行,没有强求和人为干预。
因此,人们应该像自然一样,顺势而为,无为而治,不要过度操纵和干预事物的发展。
恬淡、涵养老子主张“恬淡为上”,认为人们应该不贪不求,保持内心的平和、温和和恬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道”的力量,才能有所领悟、有所收获。
涵养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地与“道”相通。
非对立、同一老子认为,“道”是一种最基本也最显著的存在形态,它是整个宇宙的根本精神。
事物之间不存在对立,只有存在性的差异和阶段性的视角。
万物虽然各具特点,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同一存在,都体现着“道”的本质。
“道”的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技艺、不言之教老子主张不言之教,即不要通过严厉的言辞或指令来强制管理员工,而是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和表现来示范和启示员工。
管理者要有高超的技艺和经验,从而获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让员工自发地去遵循管理者的管理方式。
以德治企、无为而治在企业管理道路中,有时候过度的干预和精心的设计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也就是说,管理者不要强迫自己的想法和方法,而是应该以德治企,在日常工作中遵循公司的信念和价值观,并用诚实、勇气、恪守承诺等品质来影响和激励员工。
非对抗、共赢老子认为,不要在企业管理中建立零和博弈的对抗关系,而是应该注重共赢,为员工和公司创造和谐、双赢的环境。
企业管理者应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相结合,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成长奔走。
结论总之,老子“道”的理念给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多启示,如恬淡为上、无为而治、非对抗、共赢等。
老子“玄同论”思想对我国现代公共管理的启示
![老子“玄同论”思想对我国现代公共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1d484224b73f242336c5fb6.png)
王 路 娟
( 南 大 学 软 件学 院 , 南 郑 州 4 0 0 河 河 50 0)
摘
要: 随着公共管理领域中官僚主义 、 败问题 的凸显 , 腐 现代公 共管理 的研究正 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管理思 , 批判地继承并 进行科学地概括和总结。 老子 “ 同” 玄 思想的价值, 把小我玄 同与大我之 中。 超越世俗 的价值观 , 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 从 保持社 会安定有序 。为后世稳定社会 、 维持管理起到一定 的启示作用 。 关键词 : 老子 ; 同; 玄 公共管理
文强因受贿强奸等数罪并罚一审被判死刑既彰显了党纪围法的严肃性又展现了党和国家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强力量和坚定信心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履行和遵守廉政准则的蓖要性和必要性为个别走在违法犯罪边缘的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21 00年第 6期 第 9卷( 总第 5 期 ) 1
老子思想在现实中的应用
![老子思想在现实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25fbdc0bcd126fff6050bb7.png)
《道悟老子》期中作业学院:信息学院班级:物网17-1 学号: 2姓名:黄从喜任课教师:朱次毅日期: 2017年 06 月老子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与实践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指要有理想有抱负,有目标,再沿着目标向前,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所不为---有些事情不该做的不要去做,在一些事情上浪费时间只会虚度自己的年华。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做梦,还是白日梦。
早在两千年前老子就说过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观天地万物,看人间百态,道家思想始终贯穿其中,从一开始世界的起源源于混沌鸿蒙,这是对世界起源的合理解释方式,所谓混沌鸿蒙也许就是原子世界,只不过老子不认识原子,但他的思想确实是探索自然认知先驱。
之后提出的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更是体现出了老子智慧在探索自然中的伟大贡献,现代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不正是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延续吗。
在老子思想中,我觉得最好的还是他的无为思想。
想要彻底洞悉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我们就要理解“无为”。
无为,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愚蠢的、无效的、无益的、无意义的,乃至无趣无聊,而且有害有伤有损有愧的事。
人一生要做许多事,人一天也要做许多事,做一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并不难,难的是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比如说自己做出点成绩并不难,难的是不忌妒旁人的成绩。
还比如说不搞无谓的争执,还有庸人自扰的得得失失,还有自说自话的自吹自擂,还有咋咋呼呼的装腔作势,还有只能说服自己的自我论证,还有小圈子里的唧唧喳喳,还有连篇累牍的空话虚话,还有不信任人的包办代替其实是包而不办,代而不替。
还有许多许多的根本实现不了的一厢情愿及为这种一厢情愿而付出的巨大精力和活动。
无为,就是不干这样的事。
无为就是力戒虚妄,力戒焦虑,力戒急躁,力戒脱离客观规律、客观实际,也力戒形式主义。
无为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时间节省下来,才可能做一点事,也就是——有为。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无为方可与之语献身。
无为是效率原则、事务原则、节约原则,无为是有为的第一前提条件。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9dc89e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4.png)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留下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
它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以下将从道德观念、领导理念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探讨《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老子》提出了独特的道德观念,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强调“道”作为宇宙的根源,并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在的道德完美。
这与现代社会追求个人幸福、自由和人权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老子》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然而然、无为而治的,与外在的功利主义和形式化道德规范相反。
现代社会开始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的内心成长,而非仅仅追求表面上的道德规范。
《老子》的领导理念对现代社会的领导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争亦胜,通过弱化权力、减少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
这种领导理念强调非凡的智慧和胸怀。
与现代社会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员工自主创新的领导方式相符。
现代社会也越来越重视领导者的修养和修身,以实现一种非干预式的领导。
《老子》还对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提倡简朴、无欲的生活方式,认为欲望过多会导致人的困惑和痛苦。
现代社会过度追逐物质财富和享乐,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心理压力的增加。
《老子》的生活方式理念引导着人们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质和价值,逐渐转变了人们对于幸福、成功和快乐的理解。
尽管《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局限。
《老子》强调无为而治的概念,可能会被误解为鼓励消极的领导方式。
《老子》对于个体自由和权利的看法相对较为模糊,与现代社会主张人权和公平的价值观存在差异。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道德观念、领导理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它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要充分借鉴和应用《老子》哲学思想,仍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和时代特点,进行适当的解读和转化。
老子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
![老子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f2ad7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f.png)
老子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
但“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道”又叫“无”。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这里的“无为”,乃是听其自然的意思。
《老子》的《道经》与《德经》相加有八十一篇之多,精华文章实在太多,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却是下面这一篇《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但是能够认识自我的才是高明;善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但是能够战胜自己的才是强者;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但能够坚持实践的人才是有志气;能够不丧失自己的根基就能长久,但只有那些身死而道行却不为人们所遗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何为知人?又如何知人?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很多人谈到他人的时候好像都有太多的话要说,无论优点抑或缺点。
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别人吗?如果真的了解,为什么有所谓的误会,为什么有夫妻吵架,父子失和?如果连最亲最近的人都无法了解,又怎么说去了解别人?人们总是很适合做口舌文章。
因为,实在太难说自己了解一个人了。
所以,这个世界中能够称得上是智者的人才会很少。
因此,从今以后,对于任何人,我要努力看到别人的优点缺点,尽可能去学习,才能进一步向智慧的道路迈进。
那就更不用说自知了。
不是说人们总是将自己的优点摆在眼前,缺点放在背后吗?所以这个世界中才有那么多的妄自菲薄、夜郎自大,幸而,很多人已经开始逐渐醒悟过来,开始慢慢看到自己的缺点,别人的优点,并互补所长、扬长避短。
能够自知,并不仅仅意味着对自己的真实能力有着恰当的评估,更意味着深知自己的不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完善自己。
对我而言,一定要注意别人对自已的想法,因为有的时候恰恰会当局者迷,这样或许会有助于对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以后对症下药,决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28414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e.png)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的哲学思想突出了对自然、人生、道德和政治的独特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老子》对于自然的看法影响了现代社会对于自然的态度。
在《老子》中,他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造成的,并且遵循着道的规律。
他认为自然是宇宙的本源,并且强调了自然的本真和自然的无为。
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一味地去征服和利用自然。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老子》对于人生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社会的观念。
在《老子》中,他强调了谦虚、淡泊、无为而治的人生态度。
他认为人们应该随遇而安,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和功名,而要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豁达。
这种人生态度对于现代社会中功利主义和崇尚物质的社会风气产生了一定的反思和启示,提醒人们要重视精神追求,注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和名利。
《老子》对于道德和政治的看法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老子》中,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主张政府应该少管闲事,尊重人民的自由和自治,让民众自己去依循自然的规律来生活。
他认为过度的干预和统治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这种政治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中探讨政府职能和人民权利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醒人们政府应该尊重人民的自由和民主,而不是一味地强行干预和控制。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主要是在对自然、人生、道德和政治的独特见解上。
他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一种与现代社会中功利主义和权利主义相对立的思考方式,提醒人们应该重视自然、尊重自然,注重精神追求,尊重人民的自由和自治。
在当代社会中,《老子》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思考和探讨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启示《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对现代管理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老子》的“修身之德”、“自知谦逊”、“无为而治”和“知足常乐”对企业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有力地促进现代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者必须有大德、讲谦逊、知无为、懂常乐,这是《老子》管理思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标签:《老子》;管理思想;启示《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其书共八十一章,五千余言,论述精辟,涵义丰富,思想深邃。
《老子》重在论道,蕴含着极大的智慧,它为人们讲述“道”,论解“道”,授人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孔德文容,惟道是从。
”[1]老子之“道”能够赋予管理者如何治理一个企业之智慧。
《老子》中的智慧和真谛对现代管理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一、管理之道——修其之德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伟大的品性包含诸多,笔者认为,有大德之人可称为伟大品格之人。
现代企业竞争激烈,管理者若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修身以德。
《老子》中对德行的阐述给了现代管理者很好的示范作用。
“修文于身,其德乃真;修文于家,其德乃余;修文于乡,其德乃长;修文于邦,其德乃丰;修文于天下,其德乃普。
”唯有以德修身,家国才能长久,天下才能太平。
管理者首先要做一个有德之人,用自身的品格魅力以赢得人心。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圣人善于经常救助他人,拯救万物。
圣人也是善人,有良好品行的人。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对善良、不善良的人都善待,才是真正善良有德行的人。
企业也是如此,管理者对待企业所有人都应心地慈善,才能人心所向,企业的软实力和凝聚力才能得到提升,企业也会更强大,更长久。
凡是行为善良与品行高尚的管理者定能有担当,使企业长治久安的人才。
没有高尚的品性,便没有高尚的事业,每个伟大人物的成功,其自身的人格魅力起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首善陈光标多年来他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十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
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
温家宝总理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并向他表示致敬。
2010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暨明星慈善夜28日在京举行。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因其在社会领域的慈善影响力,再获“中国首善”称号[2]。
陈光标巨大的道德感染力与老子“圣人常善救人”的精神是完全契合的,同时他的道德和善良也成为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不朽的精神,增强了企业的世界知名度,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笔者认为,修身其德就是企业最大的管理源泉和动力,这是老子管理思想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二、管理之质——自知谦逊古希腊哲学认为:认识自己是最高的智慧。
老子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
因此,有自知之明、自胜之强就成为管理者的更高的修养标准。
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应走出自我的盲区,进入自我明察中去,面对自我应有一种反省和自觉。
管理者应正视企业面临的优势和困境,常怀谦逊之心。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谷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认为上善者应居于大家所厌恶的卑下之处,才能最接近于管理的本质。
自知谦逊方能胸怀博大,胸怀博大才能海纳百川,而海纳百川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气度和格局。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追求私欲、自以为是、自我炫耀的思想行为,是违反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需求和自知谦逊的管理学本质的。
老子认为圣人坚守大道为天下的楷模,就应谦逊自省,自知自觉,这是管理企业的本质要求。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是虚怀若谷的企业家的典范。
李开复在担任微软副总裁时,曾经帮助比尔整理演讲稿,比尔每次演讲前,都会自己仔细研究他写的演讲稿,进行批注并认真地准备和练习,到台上讲的时候都会讲得很好。
但每次演讲完都会下来和李开复交流,问他“我今天哪里讲的好,哪里讲的不好?”,他不是问问就算了,还会拿个本子仔细地记下来自己哪里说错了[3]。
正是比尔盖茨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和追求卓越的谦逊精神,微软才成为世界顶级的企业,微软“自我批评、追求卓越”的精神才具有全球影响力。
一个人在事业上如此成功,但还能这么谦虚敬业,不知疲倦的学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很多企业家事业刚有起色,就变得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抛弃了创业之初“自知之明、谦虚谨慎”的精神,这是很难取得长远的成功。
老子所倡导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精神是企业管理者内在的精神诉求和修养,管理者把谦逊的精神一旦化为企业管理的文化标签,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
三、管理之法——无为而治老子讲成功有“无为”之道。
老子的无为而治绝非纯粹的无所事事,放任自流;而是寓有形于无形之中,寓有为于无为之中,顺应大势不强求,看似无为,实则有为。
这是管理的辩证法。
李约瑟对“无为”有深刻的见解。
他认为:“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即不固执地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4]。
“无不为,则天下治”。
圣人治理天下,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大治的。
管理者“无为”的管理方式最重要的是让员工各顺其性,发挥各自的潜能,让企业自然地运作下去。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矢”。
圣人不会妄自作为就不会失败;不强行把持就不会失去。
笔者认为,“无为”作为领导和管理的哲学,要求管理者视情况和环境的变化进行灵活的应对,对待员工不专断,不放任自流;尊重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有为”和“无为”灵活运用于企业之中,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无事”原则治理企业,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把握集权和授权的标尺,正确处理好“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
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无为”的管理方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开拓出符合企业发展规律、员工发展特点和自身管理特色的发展道路。
笔者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给我们如下启示:(一)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无为而治”文化理念,这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系统,包括价值观、文化理念和企业精神等。
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最重大的意义是企业员工能各尽所能,各展其才,发挥员工个人特长和企业的集体智慧,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企业管理者要通过组织活动、举行座谈等方式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增进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另外,管理者要关注员工的精神世界是否欢愉健康,让他们不仅仅是为薪水而工作,更是为了自身全面发展而工作。
构建“无为而治”的文化理念,才能促进企业与员工同舟共济,共同成长。
(二)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实用化的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老子“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要求管理者具备科学和实用的领导艺术,用科学、实用、有效地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激励员工的创造性。
确定每个部门、岗位和个人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让员工知道自己什么必须去做,什么不该去做。
科学的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做到“无为胜有为”的重要保障。
综上,老子“无为而治”作为管理的哲学,明确了企业各个角色各司其职,遵循企业发展的规律,把个人的能力和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这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章法。
四、管理之义——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是一个人因期望值不高导致需求容易得到满足、出现快乐心境的经常性内心感受和外表流露相统一的总称。
知足常乐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和智慧的态度。
胡锦涛同志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引用周恩来同志的话告诫全党同志具备“知足常乐”健康心境的重要意义的论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周恩来同志曾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生活关,他说:‘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
’”[5]个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会导致人性的贪婪、浮夸和扭曲。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过分追求物质会让人变得贪婪,知道满足的人是快乐的。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实质是对形势的调整和适度的把握,这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企业管理者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问题:是跟风般地扩大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扩张企业的业务还是放弃一些不合适的业务,购买新的设备和产品,保持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呢?盲目地扩大企业规模,会增加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造成重大的浪费。
“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认为,太注重名声必定会造成重大的浪费,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出现危险,这样才能长久。
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慎之又慎,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其中关键的是要有适度原则,摒弃虚荣心的膨胀。
一切失败的举动大多数是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企业若想长久,管理者必须学会审时度势,适度发展,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减少个人私欲,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这样当企业(下转79页)(上接75页)面临诱惑与欲望时才能真正坚守自我。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知足才能长保,这是现代管理的真义。
小结《老子》中蕴含的哲学和管理学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子》一书分别从管理之道、管理之质、管理之法、管理之义进行论述,从德行、谦逊、无为、常乐等方面对管理者提出了治理企业的要求,这对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企业管理者必须有大德、讲谦逊、知无为、懂常乐,这是《老子》管理思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1]老子.老子[M].饶尚宽,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2]2010慈善排行榜揭晓陈光标再获“首善”称号[EB/OL].新华网,2010-04-25.[3]微软副总裁李开复眼中的比尔盖茨[EB/OL].成功励志网,2010-12-30.[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68.[5]人民日报理论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学习读本——深刻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Modern revelations of Management thoughts from Lao ZiYANG Chen(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210000, China)Abstract: A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aoist sect,Lao Zi has profound management ideas. Lao Zi plays a great role of modern management. Virtue, Modest, Noninterference, Content are important role of management ideas. They will forcefully promote a modern corporate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terprise managers must have the following qualities: good moral character, modest, letting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and content is better than riches.They are Lao Zi management thoughts give u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Key Words: Lao Zi ;Management thoughts; Reve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