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

合集下载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含解析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含解析

古诗词鉴赏滨州(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

(4分)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0.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分)【答案】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也好像默默无言。

【解析】这两个写景句子的重点都在“无语”,其手法都是用动态突出静态。

鉴赏诗歌,描绘画面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

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思念家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每句都是独立的,好似并不相关,但逻辑紧密,情理之中已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日乡思图,令人回味无穷,主要写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长驻,更增添乡思的无比惆怅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德州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後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裳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考点】EL:思乡怀人诗.【分析】题目点明了事件和地点,诗歌的前六句写景,有声,有色,有味,写出了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最后两句,诗意一转,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言简而情深.【解答】(1)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分析作答.中间四句诗的意思是: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其中有三处对比,一是晚籁与斜阳之间动静的对比,突出了此时的沉寂幽静.二是胭红与雪白之间色彩的对比,突出了色彩的鲜明绚丽;三是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之间远近高低的对比,突出景色的层次分明.(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信马悠悠野兴长的意思是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由野兴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即所谓“兴长“.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此时诗人心中充满的是因为思乡而带来的忧愁.即所谓“惆怅“.答案:(1)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3分(2)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共3分译文: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东营(一)盆池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9分】(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9分】1.【2017年中考山东青岛卷】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真好啊”像一阵清凉的冯吹皴一池春水,美妙的涟漪.就这样荡漾开去,让人心旷.神怡!“真好啊”,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恩、对困难的藐视和对幸福的提醒。

一句淳.朴的“真好啊”,普通的事也会蒙上理想化的色彩,糟糕的事不再让人忧心忡.忡。

在生活中要记得常说“真好啊”!A.yǐ kuàng Chún zhǒngB.yī guǎng zhūn ChōngC.yī kuàng Chún ChōngD.yǐ guǎng zhūn zhǒng【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017年中考山东青岛卷】给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雀早就迫不急待地开始清理嗓子,鸣叫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提醒我新的一天开始了......B.“朗读者”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主持人董卿精美的语言和锐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获益匪浅......C.青岛的小巷美不盛收,道路两旁的老式小洋楼,斑驳的院墙,光滑的石板路,在时光的打磨下增添....了遒劲沧桑的质感..D.任时光流逝,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事、物,永远挥之不去,即使海枯石烂,那份美好始终镶嵌......在心灵深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A.“迫不急待”应写作“迫不及待”。

B.“锐智”应写作“睿智”。

C.“美不盛收”应写作“美不胜收”。

D.全正确。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2017年中考山东青岛卷】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正确;B.成分残缺。

2017山东潍坊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山东潍坊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存与运用(12分,每题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我曾经彷徨..于黄河上游的水库,惊异于她①;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②;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③。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立刻便如痴如狂....。

为之(震惊/震撼).在那个地址,黄河先因山逼而势急,后依滩泻而狂放,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喧.声蔽天。

合法她得意扬扬....之时,她突以数里之阔跃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

(于是/但是)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巍巍地颤....。

放眼两岸,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脚下磐石..,经黄河涛头这么轻轻一钻.一旋,就路从地下出,水从天上来。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暄(xuān) 彷徨(huái) 如痴如狂B .溅(jiàn) 上溯(shuò) 排山倒海C .颤 (chàn) 巍(wēi)巍 万马奔腾D .钻(zuàn) 磐(pán)石 得意扬扬(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震惊 但是 巧夺天工B .震撼 但是 巧夺天工C .震惊 于是 巧夺天工D .震撼 于是 巧夺天工(3)在文中三处划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 ①如虹如带的飘逸 ②如狮如虎的豪壮 ③如泊如镜的沉静B . ①如泊如镜的沉静 ②如虹如带的飘逸 ③如狮如虎的豪壮C . ①如狮如虎的豪壮 ②如泊如镜的沉静 ③如虹如带的飘逸D . ①如泊如镜的沉静 ②如狮如虎的豪壮 ③如虹如带的飘逸。

2.以下各句中的标点符号,利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仍是自己的躯体虚呢?这么一想,他突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恍如凉了一下B.“简”咱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菲尔德在夏天是个可爱的地址,是不是?”C.光有理性而没有情感,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样的情感,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贵、精练的情感,仍是要流于庸俗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神仙掌的蔷薇藻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那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C.大雁之因此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彼此借力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动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4.以下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出自战国时期法家的经典高作之一《庄子》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的八条款C.“年”在甲骨文中写作,表示一个人扛着成熟的庄稼,最初是“丰收、收成”的意思D.儒家经典《礼记》中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思,名为“大同.”二、5.依照提示填写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份。

山东省临沂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临沂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羁绊/滑稽撤销/合辙押韵拮据/据理力争B.睥睨/庇护繁衍/气息奄奄涂抹/拐弯抹角C.勾当/污垢嘹亮/穷愁潦倒酬和/随声附和D.告罄/芳馨取缔/根深蒂固咀嚼/味同嚼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藩篱口头蝉滚瓜烂熟蛛丝马迹B.门楣城隍庙长吁短叹不容置疑C.缄默里程碑消声匿迹顾名思义D.愧怍中轴线语无伦次因地治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B.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石破天惊C.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对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进展其长D.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D.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B.不知不觉,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李萍上了大学,张华当了工人,我进了部队: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C.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竟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D.据王璨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他的名著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C.《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他慢慢的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滨州(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亭亭净植.植:立B.有狱.久不决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将弃官去.去:离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判断正误。

C“法”,名词作状语,“依照法律”。

届时错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意义的理解。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1.【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完全一项是()(2分)A.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cù),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灿.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jié),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

B.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cè)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hào)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guī)园,足不下楼,兀(wù)兀穷年,历.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D.他总是把无穷的忧.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zǒu)的语句。

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zhuō)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灿然”应写成“粲然”,“婉转”应写作“宛转”;C.“目不窥(guī)园”应读作“目不窥(kuī)园”,“历尽心血”应写作“沥尽心血”;D.“忧怨”应写作“幽怨”“文绉绉”应读作“文绉绉(zhōu)”,“焦灼”应读作“焦灼zhuó”。

故选:B【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B.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C.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②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试卷解析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试卷解析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0分)1.(4分)默写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

,。

,。

2.(4分)填写空缺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②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以。

(郦道元《三峡》)③身无彩凤双习翼,。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二首》)④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传统文化•《老子》)3.(4分)根据提示默写。

①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的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4.(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各题。

牡丹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①占断:独占②破:超出,胜过。

(1)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2分)(2)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5.(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薄.暮冥冥狐裘不暖锦衾薄.B.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则有去.国怀乡乃记之而去.D.把酒临.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4分)6.(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七个大题,满分146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共12分)评卷人得分1.下面语段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真好啊”像一阵清凉的冯吹皴一池春水,美妙的涟漪就这样荡漾开去,让人心旷神怡!“真好啊”,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恩、对困难的藐视和对幸福的提醒。

一句淳朴的“真好啊”,普通的事也会蒙上理想化的色彩,糟糕的事不再让人忧心忡忡。

在生活中要记得常说“真好啊”!(3分)A. yǐkuàng chún zhǒngB. yīguǎng zhūn chōngC. yīkuàng chún chōngD. yǐguǎng zhūn zhǒng 2.给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山雀早就迫不急待地开始清理嗓子,鸣叫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提醒我新的一天开始了B. “朗读者”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主持人董卿精美的语言和锐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获益匪浅C. 青岛的小巷美不盛收,道路两旁的老式小洋楼,斑驳的院墙,光滑的石板路,在时光的打磨下增添了遒劲沧桑的质感D. 任时光流逝,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事、物,永远挥之不去,即使海枯石烂,那份美好始终镶嵌在心灵深处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 《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4.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B.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节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恋C.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捉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D.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二、语言表达(共8分)评卷人得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7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 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答(满分120分,考题时间120分钟)第Ӏ卷(选择题共3 0分)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立(zhù) 取缔.(dì) 晌.午(xiǎng) 转弯抹.角(mò)B.应.酬(yìng) 锃.亮(zhèng) 诘.问(jié) 缄.默不语(jiān)C.慰藉.(jiè) 顷.刻( qǐng) 涟漪.(yī) 风雪载.途(zaì)D.倒坍.(tān) 荫庇.(pì) 招徕.(lài) 浑身解.数(xiè)【解答】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要注意重点字、多音字、习惯读音和方言的区别。

A项“晌”应读“shang";B项“锃”应读“zeng";D项“庇”应读“b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切磋颜值震悚入不敷出B.涣散惺忪惘然炯乎不同C.恻隐喑哑告磬所向披靡D.殒落赡养苍茫克敌制胜【解答】A【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平时的积累,同时还要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细微差别。

B项“炯乎不同”应为“迥乎不同”;C项“告磬”应为“告罄”;D 项“殒落”应为“陨落”。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解答】D【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项“叹为观止”是褒义词,用于诈骗,不合语境;B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用来形容大雾,不恰当;C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应是“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的意思;D项“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符合语意。

【精品】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精品】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0分)1.(4分)默写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

,。

,。

2.(4分)填写空缺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②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以。

(郦道元《三峡》)③身无彩凤双习翼,。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二首》)④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传统文化•《老子》)3.(4分)根据提示默写。

①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的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4.(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各题。

牡丹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①占断:独占②破:超出,胜过。

(1)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2分)(2)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5.(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薄.暮冥冥狐裘不暖锦衾薄.B.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则有去.国怀乡乃记之而去.D.把酒临.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4分)6.(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

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

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薄暮冥冥狐裘不暖锦衾薄B.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则有去国怀乡乃记之而去D.把酒临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迫近/形容词,与“厚”相对;B.阳光/景色;C.离开/离开;D.面对/接近,靠近。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答案】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8.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4分)【答案】在阴雨连连、数月不放晴的情景下,登上岳阳楼想起被贬官离开京城的经历,心中生出对家乡的思念,对遭到贬谪的愤懑不平,自然生出“悲”来;而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则会感到胸襟开阔,精神愉快,产生“乐”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全文可知,《岳阳楼记》主要写了两种情感,即选段中“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作者于不同情景登岳阳楼有不同的心境,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即可。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6分)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

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

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盈盈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娑.,水光树影,相映成趣。

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琢磨/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生辉。

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遗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缀.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BA.慰藉(jì)悄(qiǎo)然B.婆娑(suō)坠(zhuì)落C.戈(gē)壁皇冠(guàn)D..缀(chuò)饰缥缈(miǎo)2.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A.相应成趣B.星辰C.熠熠生辉D.璀璨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A.启发琢磨B.启示捉摸C.启发捉摸D.启示琢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分析】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积累和运用能力.第二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第三题考查词语的辨析.第四题考病句的辨析.【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积累和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一些常见字、多音字及生僻字的读音.A“慰藉”应读“jiè”;C“皇冠”应读“guàn”;“缀饰”应读“zhuì”.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相应成趣”应写作“相映成趣”.3.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启发:指开导指点或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并有所领悟.句中指人的想象.应该用“启发”;启示:看完某种事物后,又有了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从原文来看,不符合语境.琢磨:字面意思是雕琢和打磨;捉摸:有猜测,预料;揣测的意思.根据前文语境“令人”应该选用“捉摸”.故选:C.4.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语意不明,不能“适合各种道路条件”;B.正确;C.语言赘余,“徜徉地漫步”应去掉一个;D.前后矛盾.5块钱和左右矛盾,应去掉一个.故选:B.答案:1.B2.A3.C4.B【点评】本题为一道综合考查题,考点涉及字音、字形、词义辨析以及语言表达的连贯,答题时,需要看清题目要求,一一作答.2.(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B.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C.《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D.《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故不正确;B:祥子最初是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一个下层劳动人民;最后却变成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故不正确;C: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林黛玉的悉心指点,不是薛宝钗.故不正确;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二、古诗文阅读3.(8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气氛.(fēn)感慨.(kǎi)吮.吸(yǔn)春风拂.面(fú)B.发酵.(jiào)缄.默(jiān) 鸟瞰.(kàn) 恪.尽职守(kè)C.窈.窕(yǎo) 弦.歌(xián) 摇曳.(yè)随声附和.(hé)D.踌.躇(chóu) 造诣.(zhǐ)苗圃.(pǔ)脍炙.人口(kuài)【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吮—shǔn,属于形近字误读;C.和—hè,是多音字;D.诣—yì,属于形近字误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粗犷家具城沧海一栗戛然而止B.脉搏名信片再接再厉脱颖而出C.寒暄口头禅克不容缓左右逢源D.追溯座右铭世外桃源金榜题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沧海一栗——沧海一粟;B.名信片——明信片;C.克不容缓——刻不容缓。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D.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无动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用在此处与前面的“在心里”重复;B.“雨后春笋”一般用来形容新事物、进步事物,用在此处不妥;D.“夸夸其谈”是贬义词,用来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与作者想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完全一项是()(2分)A.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cù),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灿.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jié),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

B.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cè)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hào)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guī)园,足不下楼,兀(wù)兀穷年,历.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D.他总是把无穷的忧.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zǒu)的语句。

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zhuō)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B.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C.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②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

”《曹刿论战》D.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陋室铭》②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积累,分析每组词的意思,根据词义判断加点字的含义,判断正误。

C项中“信”理解错误,“信”的意思为“实情,信用”。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2017年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山东中考各地市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Llt32100201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四、(16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13题。

(4分)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12.词的上片采用手法,突出了环境的特点。

(2分)13.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2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

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

自耶②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

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

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

”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众曰:“善。

”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③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不可。

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

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选自张惠言《茗柯文三编》,有删改)【注释】①霍丘:县名。

后面的阳湖、亳州均为地名。

②耶:通“爷”。

③尔:如此,这样。

14.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3分)①伛偻提携,造于县门造:②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劳:③士民相与谋曰相与: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耶为吾民畜也为坛而盟,祭以慰首(《史记•陈涉世家》)B.各以月入米若薪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C.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D.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所欲有甚于生者(《孟子•告子上》)1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7年山东济宁语文中考卷及答案

2017年山东济宁语文中考卷及答案

济宁市二0 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积累(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

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盈盈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娑.,水光树影,相映成趣。

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琢磨/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生辉。

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遗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缀.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慰藉(jì)悄(qiǎo)然 B.婆娑(suō)坠(zhuì)落C.戈(gē)壁皇冠(guàn) D.缀(chuò)饰缥缈(miǎo)2.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A.相应成趣B.星辰C.熠熠生辉D.璀璨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启发琢磨B.启示捉摸C.启发捉摸D.启示琢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B.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2017山东潍坊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山东潍坊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2分,每小题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曾经徘徊..于黄河上游的水库,惊异于她①;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②;也曾上溯....。

..龙门,感奋于她③。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立刻便如痴如狂为之(震惊/震撼).在这里,黄河先因山逼而势急,后依滩泻而狂放,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喧.声蔽天。

正当她得意扬扬....之时,她突以数里之阔跃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

(于是/然而)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巍巍地...颤.。

放眼两岸,真是(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脚下磐石..,经黄河涛头这么轻轻一钻.一旋,就路从地下出,水从天上来。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暄(xuān)徘徊(huái)如痴如狂B.溅(jiàn)上溯(shuò)排山倒海C.颤(chàn)巍(wēi)巍万马奔腾D.钻(zuàn)磐(pán)石得意扬扬(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震惊然而鬼斧神工B.震撼然而巧夺天工C.震惊于是巧夺天工D.震撼于是鬼斧神工(3)在文中三处划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如虹如带的飘逸②如狮如虎的豪壮③如泊如镜的沉静B.①如泊如镜的沉静②如虹如带的飘逸③如狮如虎的豪壮C.①如狮如虎的豪壮②如泊如镜的沉静③如虹如带的飘逸D.①如泊如镜的沉静②如狮如虎的豪壮③如虹如带的飘逸。

2.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菲尔德在夏天是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出自战国时期法家的经典着作之一《庄子》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的八条目C.“年”在甲骨文中写作,表示一个人扛着成熟的庄稼,最初是“丰收、收获”的意思D.儒家经典《礼记》中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思,名为“大同.”二、5.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9分】(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9分】1.【2017年中考山东青岛卷】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真好啊”像一阵清凉的冯吹皴一池春水,美妙的涟漪.就这样荡漾开去,让人心旷.神怡!“真好啊”,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恩、对困难的藐视和对幸福的提醒。

一句淳.朴的“真好啊”,普通的事也会蒙上理想化的色彩,糟糕的事不再让人忧心忡.忡。

在生活中要记得常说“真好啊”!A.yǐ kuàng Chún zhǒngB.yī guǎng zhūn ChōngC.yī kuàng Chún ChōngD.yǐ guǎng zhūn zhǒng【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017年中考山东青岛卷】给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雀早就迫不急待..,提醒我新的一天开始了....地开始清理嗓子,鸣叫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B.“朗读者”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主持人董卿精美的语言和锐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获益匪浅C.青岛的小巷美不盛收....,道路两旁的老式小洋楼,斑驳的院墙,光滑的石板路,在时光的打磨下增添了遒劲..沧桑的质感D.任时光流逝,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事、物,永远挥之不去,即使海枯石烂....,那份美好始终镶嵌..在心灵深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A.“迫不急待”应写作“迫不及待”。

B.“锐智”应写作“睿智”。

C.“美不盛收”应写作“美不胜收”。

D.全正确。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2017年中考山东青岛卷】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正确;B.成分残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薄暮冥冥狐裘不暖锦衾薄B.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则有去国怀乡乃记之而去D.把酒临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迫近/形容词,与“厚”相对;B.阳光/景色;C.离开/离开;D.面对/接近,靠近。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答案】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8.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4分)【答案】在阴雨连连、数月不放晴的情景下,登上岳阳楼想起被贬官离开京城的经历,心中生出对家乡的思念,对遭到贬谪的愤懑不平,自然生出“悲”来;而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则会感到胸襟开阔,精神愉快,产生“乐”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全文可知,《岳阳楼记》主要写了两种情感,即选段中“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作者于不同情景登岳阳楼有不同的心境,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即可。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6分)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

宋元召而使见。

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元君大惊,文赐金帛。

又有兰子由能燕戏者。

闻之,复以干元君。

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⑤,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选自《列子·说符》)【注释】①兰子:以杂耍技艺走江湖的人。

②干:求见。

③宋元:这里指宋元君。

④属:联结。

⑤庸: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技干宋元何以战B.弄七剑迭而跃之花之君子者也C.拘而拟戮之学而不思则罔D.经月乃放乃不知有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凭借/凭借;B.代词,代指剑/结构助词“的”;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才/却。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答案】这个人一定是听说了这件事才请求觐见,又希望得到我的奖赏。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11.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2分)【答案】示例:不赞同。

宋元君作为一国之君喜怒无常,高兴时赏赐艺人金帛,不高兴时就随便关押百姓,处以极刑,不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通过阅读文段可知,宋元君对待同样的艺人却有不同的态度,作为一位君主却喜怒无常,不懂得体恤百姓,这种行为是不值得肯定的,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表述,合情合理即可。

济南市中考题(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共6分,每小题2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去国怀乡去:到,往B.锦鳞游泳锦鳞:美丽的鱼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D.吾谁与归归:归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去国怀乡”中“去”是“离开”的意思。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渔人甚异之B.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扶苏以数谏故D.感极而悲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指代渔人见到的景象;B.连词,就/连词,如果;C.介词,因为/介词,因为;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选文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主旨,故D项错误。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6分,每小题2分)景公登射①,晏子修②礼而侍。

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

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

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

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

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吾未之闻也。

”景公曰:“善。

”乃饰射④,更席,认为上客,终甚问礼。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释】①登射:指走上射箭的位置。

古代有通过射箭选拔人才的制度,射箭时有套礼仪,所以下文说“选射之礼”。

②修:依照。

③饰射:整治射礼。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断一处)(2分)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答案】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根据注解、标点弄懂文意,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②掌握文言文的词语特点;③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④一些表示议论、推断、反问语气的句子中,如果前面有“夫”“盖”“其”等词时,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⑤偏正短语和介宾短语一般不停顿,否则会影响文章大意。

本题中是并列的两句话,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有勇力的人多了,会杀害他们的君长,破坏(分封制下的)长幼尊卑秩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答案】将晏子奉为上宾,整日向他请教礼仪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

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根据句意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11.景公“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却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从“景公曰:‘善。

’乃饰射”可见景公的品质。

(2分)【答案】修礼善于纳谏(或“接受正确意见”)【解析】本题考查提取重要信息。

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晏子认为“有勇力的人多了,会杀害他们的君长,破坏(分封制下的)长幼尊卑秩序。

但他们不敢这样做,是因为有礼的约束。

礼,是用来驾驭百姓的,就像辔头是用来驾驭马的。

没有礼而能够治理好国家的,还没有听说过”,因此他主张修礼,维护现有社会秩序。

齐景公在听了晏子的话之后,充分认识到“礼”的社会和政治功能,改变了对“礼”的看法,表现了他闻过能改,善于纳谏的品质。

淄博市中考题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景公登路寝①之台,不能终,而息乎陛②,忿然而作色,不说,曰:“孰为高台,病人之甚也?”晏子曰:“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

今高从之以罪,卑亦从以罪,敢问使人如此可乎?古者之为宫室也,足以便生③,不以为奢侈也,故节于身,谓于民④,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璇室玉门⑤。

殷之衰也,其王纣为顷宫⑥灵台,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

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民力殚乏矣,而不免于罪,晏恐国之流失,而公不得享也!”公曰:“善!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非夫子之教,岂得守社稷哉!”遂下,再拜,不果登台。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路寝:台名。

②陛:帝王宫殿的台阶。

③足以便生:够用就行了。

④节于身,谓于民:自身省力,又教育了百姓。

⑤璇室玉门:华丽的宫室。

⑥顷宫:巍峨的宫殿。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①忿然而作色,不说②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2)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甚于夏殷之王”中的“于”意思和用法相同一项是()(2分)A.饮于河、渭(《夸父逐日》)B.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C.相于步于中庭(《记《天寺夜游》)D.贤于长安君(《触龙说赵太后》)(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2分)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

(4)晏子在与齐景公的对话中,讲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5)从课文《晏子使楚》中,我们已经领略了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请你针对本文做简要分析。

(2分)答案:10.(1)①通“悦”,高兴②实在【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解释文言实词,要在了解句意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分析其意义。

①句的意思是“气愤地变了脸色,不高兴”,因此“说”通“悦”,是“高兴”的意思;②“诚”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有a.真诚,真心;b.实在;c.果真,如果。

根据句意判断“诚”应该是“实在”的意思。

(2)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甚于夏殷之王”中的“于”是介词,表比较,译为“比”;A.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译为“在”;B.介词,表对象,译为“对”;C.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译为“在”;D.介词,表比较,译为“比”。

(3)君王如果想节省体力,就不要让人(把台)修得这么高;既然让人(把台)修得这么高,就不要怪罪修建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并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词达句顺。

注意句中“节”“高”等字词的解释。

(4)君主修建宫室,是为了便于生活,不是为了用来享受,君主只有爱民惜才,才能维持社稷。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解答本题,要通读文段,文段的主要内容是齐景公在感觉台高时责备修筑台的人,然而他却忘了这是当时自己的命令,晏子通过夏桀、商纣的例子来劝谏君王要爱民惜才,以维持社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