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概述全章
第1章_人因工程学概述.
![第1章_人因工程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fc048d85fbfc77da269b14b.p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1/56
在研究重点上,人因工程学着重于研究人类以 及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产品、设备、 设施、程序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重点在 于人和通过设计来影响人。 在研究目标上,人因工程学有两个主要的目标: 第一是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简化 操作、增加作业准确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第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如提高安全 性、减少疲劳和压力、增加舒适感、获得用户 认可、增加工作的满意度和改善生活质量等。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0/56
二、定义
国际人机工程学会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 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 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息时怎样统一考虑工 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 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 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 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 的目的的学科。 总之: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 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本章内容
7/56
人因工程学的概述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一节 人因工程学概述
8/56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是研究 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几 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 我国关于该学科的命名出现多种,如,人机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 人的因素等。 近几年使用人因工程学和人类工效学命名的较多, 本教材旨在强调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故使用人因工 程学这一名称。
人因工程学第1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人因工程学第1章人因工程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aff773804a1b0717fd5dddf.png)
因变量的要求
• 基本要求: ①客观存在;②数量较多;③无突变;④容易收集;⑤不需要特
别的数据收集技术;⑥消耗尽可能少的财力和实验者的精力。
• 可靠性: 是指对一个变量测量多次结果保持稳定的特性。
• 正确性: 如方向正确性、内容正确性、体系正确性。
• 防止干扰因素的影响:因变量不能受那些与体系无关的变量的影响。 • 敏感性
▪ “人因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
系的,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 科。它综合应用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卫 生学、人体测量学、劳动科学、系统工程学、 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成果,设计和 改进人-机-环境系统,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率 和效益,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1.2 人因工程的起源和发展
• 观察法:
1. 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标,也就是"观察 什么"的问题。因为观察时研究者的注意范围和 思考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时注意多种现象. 2. 第二个问题相对更有趣些:我们如何保证观察 本身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这涉及到观察过 程中被观察对象的反应(反应性)问题。
观察法的局限性
因为观察法是描述性的,这种特性必定为其带来如 下限制: ✓ 观察法无法让研究者对各因素间的关系作出推论。 ✓ 有时,观察法所提供的资料并不充分。 ✓ 观察法的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 ✓ 观察法本身并不一定客观无偏。
1.3 人因工程的应用——案例 ❖Health care work
1.3 人因工程的应用——案例
1.3 人因工程的应用——案例 ❖Human-Machine Systems
1.4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与工具
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1. 调查法 2. 观测法 3. 实验法 4. 心理测量法和心理测验法 5. 模拟和模型实验法 5.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利用系统的数 学模型进行仿真性实验研究。
人因工程学简介
![人因工程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440a2f8910ef12d2af9e7cc.png)
第三章 人因工程研究內容
五.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作业环境包括一般工作环境,如照明、颜色、噪声、振动、温度、湿度、 空气粉尘和有害气体等,也包括高空、深水、地下、加速、减速、高温、低温 及辐射等特殊工作环境. 六.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人从事体力作业、技能作业和脑力作业时的生理与 心理反应、工作能力及信息处理特点;研究作业时合理的负荷及能量消耗、 工作与休息制度、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方法;研究适宜作业的人机界面等 等. 七.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人因工程研究人为失误的特征和规律,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找出导致人 为失误的各种因素,以改进人—机—环境系统,通过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相互补 充和协调,克服不安全因素,搞好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八.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人因工程学要研究人的决策行为模式;研究如何改进生产或服务流程; 研究组织形式与组织界面,便于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使员工行为与组织目标 相适应等.
學習人因工程的目標
1.获得最佳工作效率! 2.获得最佳的安全与健康保障! 3.获得最佳的生活享受! 4.获得最佳的人性化体验!
人因工程:创造并拥 有更美好的工作与 生活品质!
課程內容
第一章 人因工程定義 第二章 起源和發展
第三章 人因工程研究內容
第四章 人因工程應用領域
第五章 人的作業能力和疲勞
机 具
器 具 设备与设施
被 服
作业条件、 作业方 法、 作业量、作业 姿势、工具选择与放 置等
服装、鞋、帽、被物、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靴等
生产作业、服务作业、驾驶作业、检验作业、监视作业、维修作业、计算机操作、办公 室作业、体力作业、技能作业、脑力劳动、危险作业、女工作业:高龄人与残疾人作业, 以及学习、训练、运动、康复等活动
人因工程学重点归纳
![人因工程学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8c5f33e3186bceb19e8bbec.png)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人因工程学,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
(英国是人因工程研究最早的国家)美国:人类工程学;西欧:人类工效学;日本:人间工学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第一次世界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人因工程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开设了工业心理学课程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法(2)观测法(3)实验法(4)心理测量法(5)心理测验法(6)图示模型法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人体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医学等人因工程学与工程学科的关系: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的体现了本学科是人体科学和环境科学不断向工程科学渗透和交叉的产物;工程科学包括工程设计、安全工程、系统工以及管理工程等学科第三章微气候环境空气温度:我国法定采用摄氏温度(°C),而美国则常采用华氏温度(°F)t(°F)=9/5 t(°C)+32空气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受1.舒适温度及其影响因素舒适温度一般是(21±3°C),影响舒适温度的因素有:(1)季节(2)劳动条件(3)衣服(4)地域(5)性别、年龄等2.舒适湿度3.舒适的风速微气候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不舒适指数、有效温度、三球温度指数(WBGT)、卡他度三球温度指数也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考虑了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和风速四个环境因素的综合温标高温作业环境对人的影响高温作业环境有三种基本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长期接触高温的工人,其血压比一般高温作业及非高温作业的工人高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对消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人的水分和盐分大量丧失、高温及噪声联合作用损伤人的听力高温作业环境下不仅引起人体不适,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使生产率降低低温作业环境对人的影响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低温时皮肤血管收缩,体表温度降低;低温会导致神经兴奋性与传导能力减弱,出现痛觉迟钝和嗜睡状态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影响人体四肢的灵活性,最常见的是肢体麻木。
人因工程 详细版
![人因工程 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960b0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9.png)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导论1、人因工程学定义:人因工程学就是依据人的特征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2、人因工程学讨论方法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3、人的生理阈限:听阈声压:2*10-5Pa,痛阈声压:20Pa;4、中枢神经系统如何实现对内外的协调:对外界的协调是指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心的人与外界的协调关系。
对内部的协调是指人体各内脏器官的协调。
(不准)5、人体感觉器官及运动器官:感觉器官1视觉、2听觉、3味觉、4嗅觉、5肤觉;运动器官1上肢、2下肢。
其次篇人的工作环境1、光的物理性质:关于光的波动性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辐射波。
2、亮度与照度含义:亮度指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照度是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3、明适应与暗适应:人从光明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于黑暗环境的过程叫暗适应。
明适应发生在由黑暗环境进入光明环境的时候。
4、环境照明设计原则:环境照明设计,在任何时候都应当遵循工效学原则。
5、色觉的特性:1恒常性、2适应性、3显色性、4明视度、5向光性、6反射性、7负后性。
6、颜色的表示方法:孟塞尔颜色立体模型7、响度与响度级: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度所产生的主观感觉量,它与正常听力者对该声音的主观响度感觉成正比。
响度以N表示,单位为宋,并定义1宋为40方。
8、影响听力的噪音指标:9、噪声掌握方法;声源掌握,掌握噪音的传播,个体爱护,音乐调整。
10、微气候的要素: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
11、人体舒适温度与湿度:21加减3摄氏度,湿度40到60%。
12、肯定湿度与相对湿度:肯定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克数。
定义某温度、压力条件下空气的水汽压强与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饱和水汽压强的百分比为该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相对湿度。
13、正辐射与负辐射:当环境的物体表面温度高于人体表面温度时,则向人体放射热量,称为正辐射。
反之,称为负辐射。
人因工程学(上)_ 人因工程学概述_
![人因工程学(上)_ 人因工程学概述_](https://img.taocdn.com/s3/m/23038ed4866fb84ae55c8d3c.png)
北京理工大学
人因工程学
第一章概述
从案例认识“人”
什么是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的
研究领域
人因工程
的形成与
发展
怎样打开冰箱Push to start
怎样播放CD ?该用哪个开关呢?
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那段竖线长?
他们在工作中
从案例认识“人”
他们在工作中
从这些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
人眼观察事物会有多种理解人的因素010*******理解错了会带来操作失误工作台尺寸座椅尺寸
不舒服,疲劳
用户对产品不满意作业姿势作业方法作业强度疲劳、疾病工作环境热、暗、吵、脏….健康问题
有的产品不好用,有的产品不知道怎么用
什么是人因工程。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36960a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5.png)
IE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 • 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 人因工程学的发展 • 人因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 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IE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
人因工程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 • 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 人类因素学(Human Factors) • 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 工效学(Ergonomics) • 人间工学 • 人机工程学 • 人因工程学
19世纪末
研究人的工作能力和使用的工具及作业方 法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对提 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疲劳有重要意义, 但人机关系仍以机器为中心。
泰勒 吉尔布雷斯夫妇 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
第一次世 界大战至 第二次世 界大战
研究工作条件、生理、心理等因素对工作 效率、疲劳的影响,并开始重视情绪、动 机、组织、人际关系等社会性因素。这一 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机匹配,提高 了工作效率,但仍还是使人去适应机器的 要求。
IE
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 国际工效学会: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 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 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 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 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 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 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管理学 社会学
工业工程
安全工程 心理学
系统工程
人因工程学
劳动科学
人因工程第1章人因工程概述
![人因工程第1章人因工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db8bb32763231126edb11b5.png)
学中毒有关的肺癌、肾衰竭、肝病等疾病,20多万博帕尔居民永久
残废,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也因为这次灾难远比印度其
它城市高。博帕尔毒气泄漏已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之
一。
遇难者尸骨
原因:
人祸,人祸,还是人祸
到底是什么气体能够含有如此剧毒,导致 如此惨重之后果?一连串的证据表明,在这 个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善后过程中,联合 碳化物(印度)公司一再犯错,导致这起事故 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中毒事件。
灾难具体介绍
1969 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
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
这些产品的化学原料是一种叫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气体。
1984年12月3日凌晨,这家工厂储存液态异氰酸甲酯的钢罐发生 爆炸,40吨毒气很快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著名的一场灾难。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 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 训使人去适应机器。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 应,因此,伤害人身心的问题大量存在。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
根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数字,在毒气泄漏后的头3天,当地有
3500人死亡。不过,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独立数据显示,死亡
人数在前3天其实已经达到8000至1万之间,此后多年里又有2.5
万人因为毒气引发的后遗症死亡。还有10万当时生活在爆炸工厂附
近的居民患病,3万人生活在饮用水被毒气污染的地区。
据信,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迄今陆续致使超过55万人死于和化
第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第章人因工程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d8152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0.png)
人因工程学概述什么是人因工程学?人因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机交互学或人类工程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结合了工程、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和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旨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的交互作用,以优化工作系统、技术和设备的设计,从而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质量和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
简单来说,人因工程学旨在设计和改进人机系统,使其更加适合人类的需要和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操作和事故的发生,同时保护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舒适感受。
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人因工程学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此之前,工业设计和机械工程等领域没有专门考虑人类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工作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人机交互问题愈发突显,需要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来解决这些问题。
人因工程学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逐渐涉及到其他领域,比如医疗设备、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4.0的到来,人因工程学的应用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人因工程学包含众多的研究内容,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人因工程学所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者需要了解人类的感知、认知、运动和行为习惯等,这些都是人机交互设计不可或缺的参考因素。
例如,设计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人员办公椅,需要考虑人类脊柱的构造、头部的倾斜角度、灯光舒适度等因素。
工作环境和任务分析对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了解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各种物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对于汽车装配线的设计,需要考虑工作台的高度、操作的顺序、工具的选择等因素。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是人类和工作系统之间的桥梁,人因工程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优化这个桥梁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直观地与工作系统进行交互。
工业工程 第5章 人因工程学 图文
![工业工程 第5章 人因工程学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01c6c5af1ffc4ffe47aced.png)
7
第3章 人因工程学
3.1 人因工程学概述 3.2 人体测量 3.3 作业环境设计 3.4 作业空间设计 3.5 人机系统设计
8
第3章 人因工程学
3.2.1 人体测量的主要统计函数
1. 均值
x
1 n
n i1
xi
2. 标准差
S
n
1( 1
n i 1
xi2
nx
2
)
3. 百分位数
百分位数表示设计的适应域。第K个百分位数,意味着有K% 的观测值等于和小于它,有(100-K)%的观测值大 463 331 342 350 382 399 405 417
3.9坐深
407 421 429 457 486 494 510 388 401 408 433 461 469 485
3.10臀膝距
499 515 524 554 585 595 613 481 495 502 529 561 570 587
19
第3章 人因工程学
3.3.1 微气候
影响微气候的要素 (2)湿度。
便携式温湿 度计1
智能湿度测量技术
便携式温湿度 计2
便携式温湿度计
20
第3章 人因工程学
3.3.1 微气候
影响微气候的要素 (3)气流。 气流主要是在温度差形成的热压力作用下产生的。 在舒适温度范围内,当气流速度为0.15m/s时,人即可 感到空气新鲜;如果气流速度太小,即使温度适宜,在 室内也会有沉闷感,这种沉闷感在密封的空调房内就可 感受到。
第3章 人因工程学
3.1 人因工程学概述 3.2 人体测量 3.3 作业环境设计 3.4 作业空间设计 3.5 人机系统设计
1
第3章 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 第1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人因工程学 第1章人因工程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61581659eef8c75fbfb308.png)
人因工程学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能源工程系 周丽艳
进化or退化?
Something wrong?
What can we do? How?
目录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第二章 人的因素 第三章 微气候环境 第四章 照明环境 第五章 色彩环境 第九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第十章 脑力工作负荷
第三节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一、研究内容
(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人机系统的效能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是人与 机器之间的分工以及人与机器之间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等问题。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利用人机界面上的显示 器与控制器,实现人与机的信息交换的过程。研究人机界面的组成 并使其优化匹配,产品就会在功能、质量、可靠性、造型及外观等 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也会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第二节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三、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本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逐渐从 军事领域向工业等领域发展。并逐步应用军事领域的研究成果来 解决工业与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此外,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学会。为了 加强国际间交流,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EA), 标志着该学科已经发展成熟,该组织为推动各国的人因工程发展 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节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三、学科特点
产品是为顾客服务的,设计时应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 并考虑生产者和相关者 必须意识到个体在能力和限制上的差异,并且充分考虑 到这些差异对各种设计可能造成的影响。 强调设计过程中经验数据和评价的重要性。依靠科学方 法和使用客观数据去检验假设,推出人类行为方式的基 础数据。 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意识到事物、过程、环境和人都 不是独立存在的。
人因工程概述
![人因工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6fa37d55727a5e9846a61a5.png)
(5)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已有几十所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 开展了人因工程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许多大学在应用性学科 开设了有关人因工程学方面的课程。
(6)1989年6月29-3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了全国性学科成 立大会,定名为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精选可编辑ppt
39
精选可编辑ppt
40
推荐:《人类工效学检查要点》
一、人因工程学的启蒙阶段 二、人因工程学的正式形成阶段 三、人因工程学的快速发展阶段 四、人因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精选可编辑ppt
43
第四节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二)测量法 (三)实验法
精选可编辑ppt
44
第四节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调查法是获取有关研究对象资料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具体包括
建议: 首先,在调查时,要保证调查结果对被调查者的切 身利益没有影响; 其次,样本的选取要科学、有代表性,样本量要符 合数理统计学的要求。
精选可编辑ppt
47
第四节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 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在工作、家 庭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以达
到最优化的问题。 -国际人因工程协会
精选可编辑ppt
24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 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 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非常不同意”
精选可编辑ppt
45
公交车扶手高度调查
例:您觉得102路公交车的扶手高度是否合理? A、是 B、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因工程学定义
(IEA)2000年: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 究各种系统中人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的 科学;它是一种运用理论、原则、数据 和方法进行系统设计的职业,以便使系 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系统的全部性能得 到优化。
1.2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本学科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人因工程学 科诞生前后,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天工开物》
五、我国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
中国最早开展工作效率研究的是心理学家 。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开设了工业心理学 课程,1935年,陈立先生出版了“工业心理学 概观”,这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工业心理学的 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 杭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开展了操作合理化、技术 革新、事故分析、职工培训等劳动心理学研究 。
、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人的因素
1.1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二、定义
国 际 人 类 工 效 学 会 (IEA , 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研究人在某种 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 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 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与闲 暇时怎样考虑人的健康、安全、舒适和 工作效率的学科。
引例-人因学的思想萌芽源远流长
• 鲁智深要 打100斤的 禅杖,铁 匠却:肥 了……
• 矮张飞“身高八尺”,惯使一条“丈八蛇 矛”
人因工程学研究什么?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为人所用而设计”
Designing for Human Use
安全 效率 人的价值 健康 Ergonomics 工效学 舒适
二、二战中尖锐的军械问题——人因学的诞生
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 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 使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
二、二战中尖锐的军械问题——人因学的诞生
1949
意味着现代人因学的诞生。
三、向民用的广阔领域延伸-人因学的发展和成熟 ➢ 阿波罗登月、无人机、挑战者失败、核电站事故
1.2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 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 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 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 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 ,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由于机器 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 害人身心的问题。
三、向民用的广阔领域延伸-人因学的发展和成熟
人因学
人因
人因学理论至此趋于成熟
四、反思工业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人因学的更高阶段 因
人因学
21世纪的人因工程
➢技术的人性化 虚拟现实?
➢人的技术化 克隆?
五、我国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
“铁人王进喜” “以人为本”“人体工学”
五、我国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 • 一、中国古籍中的卓越论述《考工记》
1989年6月29-3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了全国 性学科成立大会,定名为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1.3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研究内容:
➢(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 希腊魔鬼故事
1.2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二战中尖锐的军械问题——人因学的诞生 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 提供了重要背景。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 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 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 ,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 碑。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 、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 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1.1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是研 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 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
1.1 命名
美国: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或 Human Engineering
西欧:Ergonomics 日本:人間工学 我国: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孕育
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 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搬运铁块实验 ,他还对工 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 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 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 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砌砖、手术,基础IE
第3章 人体测量 第4章 人体生理特性 第5章 人的心理认知特征 第6章 人的信息处理 第7章 人的作业环境
扩展篇
第12章 可用性 第13章 安全性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1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1.2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3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1.4 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人因工程学研究什么?
设施
效率、效果
人
环境
产品
生理、心理 感知、认知
微气候、照明 色彩、噪声
工效、管理
空气
安全、舒作业适、健康
体力工作 脑力工作
篇章总汇
总论
应用篇
第1章 人因工程概述 第2章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与工具
基础篇
第8章 作业空间设计 第9章 肌肉骨骼失调及其预防 第10章 脑力负荷与脑力工作绩效提升 第11章 人机界面设计
“文化大革命”使许多研究陷于停顿。70年 代后期,一些研究单位和大学,成立了工效学 或工程心理学研究机构。
五、我国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
1980年5月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和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1984年国防科工委还成立了军用人—机—环境系 统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已有几十所高等学校和 研究单位开展了人因工程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许多大学在应用性学科开设了有关人因工程学 方面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