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试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导向模式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导向模式的选择
'试论我国政府绩效
导向模式的选择
审计署2011年制定了《审计署“十二五”审计
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加快转变
发展方式,提高
资金和公共资源
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
友好型
,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我国绩效审计起步时间不长,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完整的审计模式。因此,探索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对于促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绩效审计导向模式
审计导向模式是审计理论与
中为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所采取的审计导向性的目标、范围、策略和方法等要素的总和。
审计模式从审计理论范畴来看,反映人们的审计思想,即审计目标取向、审计目标对策等理论问题;同时从审计实践范畴来看,它约定了审计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审计目标的实现方式、审计工作全过程的设计、各项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等。在财务审计的发展历史上,审计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系统基础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等模式,这些审计模式在具体不同的审计项目中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对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研究不多,本人认为,根据审计的目标和方法,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以程序为导向的绩效审计模式
也可称为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就是以被审计单位的系统与控制措施为线索,追踪到经济过程和导致结果的原因,进而对对象的真实、合规和绩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模式。它的一般过程是:内控制度评审→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审计建议。其理论依据是:如果系统是完整的并符合良好的管理标准,则可以认为必然会导致良好的业绩,因此审查和评价的重点是各种效果的先决条件。该模式从制度着手,有利于发现管理上薄弱环节;但被审计单位涉及方方面面,控制程序繁杂,这种自上而下、针对程序的评价方法费时费力,并且审计结果也不直接,难以理解和评价。它通常适用于经济规模较大、控制制度相对健全的单位。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绩效审计模式
它是以被审单位暴露的突出问题为线索,进行追踪分析,深入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指出被审单位在绩效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有针对性整改措施的一种审计模式。它的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分析原因→审计建议。它通常适用于被审单位在管理方面发生重大事故和已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如决策失误、严重污染或损失浪费等)或审计部门对被审单位情况比较了解,如果同财务审计、审计调查、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等相结合,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该模式注重从单个项目中的个别问题、表面现象中,深入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查找分析深层次原因,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并促使审计成果为领导决策服务。
(三)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审计模式
它是针对目标完成情况,分析评价业绩的经济性、效率与效益的一种审计模式。它的一般过程是: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效率、效果和经济性→分析原因→审计建议。该模式放
弃了使用已久的对程序和系统地关注,而直接关注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预期的目标是工作的成果,主要指社会和群众的受益,通过该项工作社会和群众得到了哪些好处,审计应关注这些目标完成得如何,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经历了由程序导向向结果导向转换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绩效审计重点开始由程序转向结果,现在西方主要国家绩效审计采取以结果导向为主的审计模式。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导向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个国家审计模式的选择,必定基于该国家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审计目标和任务。我国的绩效审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我国特定的
、经济制度和政府管理水平而开展的。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目前所处的环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这些都是选择我国绩效审计模式要考虑的因素。一是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