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修改后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面瘫是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
起病突然,春秋为多。
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一侧面部板滞,麻木。
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
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 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面瘫可分为以下四个症候:(1)风寒袭络证多于不慎感受风寒后发病,患侧面肌麻木,感觉减退,早期可有疼痛,得温稍减,舌质紫红,苔薄白,脉弦缓。
(2)风热袭络证多因平常饮食不慎,过食辛辣、易上火食物引起的热毒内蕴于体内,并不慎感受外邪损伤经络引发,患侧面肌麻木,少数可见抽搐,伴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口气酸臭,舌红,可见点刺,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多因平常饮食不慎,过食肥腻并不慎感受外邪所致,见患侧肌肉重着,眼脸下垂,眼睛闭合无力,可伴痰多纳呆,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或滑。
面瘫病临床路径
面瘫病(面神经炎)住院病人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病(TCD编码:BNV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IO编码:(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 风寒袭络证:2. 风热袭络证:3.风痰阻络证:4. 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病(TCD编码:BNV120)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颅脑损伤者(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颅脑手术治疗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脑CT、MRI检查正常。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风湿系列。
(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等。
(八)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拔罐疗法3.推拿手法4.其他外治法:割治、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中药离子导入、穴位埋线。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l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一10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6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l20)和面神经炎(ICD一10编码: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 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大刺激试验(MST)、面肌电图(EMG)、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针灸—面瘫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一、面瘫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 7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8天至 30天。
(3)后遗症期:发病30天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壅络证风痰阻络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 lyme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辅助检查入院1-2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大便常规;4、肝肾功能;5、血糖;6、血脂;7、电解质;8、乙肝五项;9、心电图;其他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1、听力测试;2、味觉测试;3、强度——时间曲线检查;4、电兴奋性检查;(七)治疗1.针灸治疗1.1.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面瘫病诊疗方案、临床路径
• (2)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 •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 (八)治疗方案 • 1.普通针刺治疗: • 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刺治疗。 •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 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 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面神经功能、中医症状评分。 • 患者进入路径第 30 天、60 天分别评定面部残障(FDI)评分。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临床路径
•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 • 一、面瘫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 (一)适用对象 •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病(ICD编码:BNV12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ICD-10编码:G51.003)。 • (二)诊断依据 • 1.疾病诊断 •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
•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 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 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 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
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一、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针灸学》(石学敏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社,2007 年)
•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 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面瘫中医临床路径
商南县中医医院康复科2017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得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
8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与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表证:突然眼睑闭合不全,伴恶风寒,发热,肢体拘紧,肌肉关节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 编码:BNV120)与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
802)得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3。
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得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得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得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得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得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2)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2.可选择得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面瘫(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
面瘫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TCD编码:BNV120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
一、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面瘫病(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TCD-10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症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6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TCD-10编码: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症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症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症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3)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4)根据病情需要及医院实际情况而定,如面肌电图(EMG)、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大刺激试验(MST)、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面神经炎临床路径面神经炎临床路径一、面神经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本路径适用于首次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面神经炎可在任何年龄和季节发病,病情多在3天左右达到高峰。
其主要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如受累侧闭目、皱眉、鼓腮、示齿和闭唇无力,以及口角向对侧歪斜。
同时,患者可伴有同侧耳后疼痛或乳突压痛。
根据面神经受累部位的不同,可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泪液和唾液分泌障碍。
个别患者可出现口唇和颊部的不适感。
当出现瞬目减少、迟缓、闭目不拢时,可继发同侧角膜或结膜损伤。
2.影像学检查:CT、MRI等发现的糖尿病、卒中、外伤、结缔组织病、面部或颅底肿瘤病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临床常规治疗。
2.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对于所有无禁忌证的16岁以上患者,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
通常选择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对于面肌瘫痪严重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2)抗病毒治疗: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获益,特别是对于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但不建议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7~10天。
3)神经营养剂:临床上通常给予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和维生素B1等。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
3)心电图检查。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或DSA,心、肺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心脏、血管、腹部等。
六)完成路径标准: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大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30%以上。
七)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面神经炎临床护理路径
监测生命体征:
T℃ P 次/分R 次/分
BP mmHg 瞳孔 左 mm 右 mm
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学会自己监测血压,指导患者改变体位时要缓慢。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指导使用放松技术:音乐疗法,缓慢呼吸等。
多食含钾食物,如香蕉、橘子、土豆、红枣等。
适当轻体力活动。
叮嘱患者一个月后门诊复查。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如芹菜等,必要时使用润滑剂。
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时动作宜轻柔,避免用力咳嗽,可协助轻拍背部以促进痰液咳出。
保持患肢的功能位,定时被动按摩并告知其重要性。
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外渗情况、观察尿量,注意出入量及电解质平衡。
加强病情观察:有无出血量增多迹象。
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做好卫生处置。
护理与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回家后以积极心态适应生活,自理个人生活。
进食富含纤维(韭菜、芹菜、土豆)、维生素丰富(新鲜蔬菜、水果)、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内脏、限制烟酒、浓茶及咖啡。
遵医嘱用药,详细交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可自行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
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循序渐进。
保持个人卫生,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并查阅结果。
遵医嘱按时按量应用各种药物。
高压氧治疗。
针灸、理疗。
协助完成康复训练。
护理与健康指导
监测生命体征:T、P、R、BP、神志、瞳孔及光反射与入院时比较。
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如需复查CT,动作宜轻柔缓慢,保护好头部,责任护士陪同,站在患者头侧。
指导患者进食,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长(<3g/d),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路径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路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的瘫痪。
为了规范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特制定本临床路径。
一、诊断依据患者通常急性起病,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达到高峰。
症状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包括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闭目不全或不能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向健侧歪斜、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漏气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耳后疼痛、听觉过敏、舌前 2/3 味觉减退或消失等。
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需要排除其他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如吉兰巴雷综合征、中耳乳突炎、腮腺炎、肿瘤等。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如面神经电图、肌电图)、头颅 CT 或 MRI 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治疗方案的选择1、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首选药物,可减轻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
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一般使用 1 2 周逐渐减量停药。
(2)抗病毒药物:对于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的患者,可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3)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 等,有助于促进神经的修复。
2、物理治疗(1)超短波透热疗法:通过高频电磁波的作用,改善面神经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水肿。
(2)红外线照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3、针灸治疗针灸可以刺激面部穴位,调节经络气血,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但针灸治疗应在病情稳定后进行,一般在发病 1 周后开始。
4、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表情肌的功能训练,如抬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每天多次练习,有助于恢复面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三、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面神经电图、肌电图。
2、选查项目(1)头颅 CT 或 MRI(排除颅内病变)。
面瘫临床路径(徐州)
专科优势病种临床路径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 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 16 天至 6 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3)面肌电图(EMG)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MRI)、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大刺激试验(MST)、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临床路径病种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临床路径病种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一、面瘫分析、评估20 年共收集128例面瘫病例,占总住院人次的18.99%,现将临床路径病种-----面瘫病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汇报如下:20 年共收集128例面瘫病例,均为急性期期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走临床路径105人次,占面瘫总住院人次的90.02%。
随机分成20 年方案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78岁,平均41.21±1.37岁;病程1天~4月,平均6.30±1.20天。
2014年方案组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龄1~76岁,平均46.21±1.17岁;病程1天~6月,平均8.30±1.20天。
1.1疗效分析参照《中国针灸2009年增刊》2009年制定的。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断标准方案(修订案)》中“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组别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计2013年方46(0.7750(0.8354(0.904(0.0660(1)案组) ) ) 6)2014年方案组54(0.79)57(0.84)63(0.93)4(0.059)68(1)注:经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人员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13年方案组,各项症状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二、面瘫优化总结2014年面瘫临床路径在2012年和2013年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具体如下:1.提出了急性期抗病毒药,皮质激素类药的早期应用,针刺以浅刺激为主,提出了面部透穴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加大了针刺的得气力度,加强了针感的传递;能够有效地防止面肌痉挛的发生。
2.进一步明确了面瘫后遗症期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头穴治疗的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3.进一步完善了灸法在面瘫治疗中的作用;4.进一步提出了中医特色疗法拔罐法在面瘫中后期的应用;5.取消了常规检查——胸片检查。
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
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A)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医诊断为面瘫的患者。
一、面神经炎(面瘫)康复科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 天至6 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面瘫)。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和面瘫(TCD 编码:BNV12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 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MRI)、心电图、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面瘫病临床路径
面瘫病临床路径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商南县中医医院康复科2017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表证:突然眼睑闭合不全,伴恶风寒,发热,肢体拘紧,肌肉关节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面瘫病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 疾病分期(1 )急性期:发病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 天至 6 个月。
(3 )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阻络证风热阻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w 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 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 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大刺激试验(MS)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面瘫病(风寒袭络证)临床路径
面瘫病(面神经炎)住院病人临床路径之杨若古兰创作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的患者.一、面瘫病西医临床路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病(TCD编码:BNV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IO编码:G51.802)(二)诊断根据1.疾病诊断西医诊断尺度: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西医药出版社,2007年).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之内.(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活动出现).(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活动出现当前).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西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1. 风寒袭络证:2. 风热袭络证:3.风痰阻络证:4. 气虚血瘀证:(三)医治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西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西医治疗.(四)尺度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病(TCD编码:BNV120)的患者.2.门诊医治疗效欠安者.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医治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4.有以下情况者不克不及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颅脑损伤者(3)医治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接受颅脑手术医治者(六)西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分歧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留意证候的动态变更.(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脑CT、MRI检查正常.(2)血惯例、尿惯例、便惯例(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风湿系列.(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须要而定,如肌电图等.(八)医治方法1.针灸疗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拔罐疗法3.推拿手法4.其他外治法:割治、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中药离子导入、穴位埋线.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风热袭络证:疏风清热,活血通络.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6.物理医治:红外线照耀、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7.活动疗法8.其他疗法9.根据病情须要,选择脱水、养分神经等药物对症医治.(九)出院尺度1.临床症状消逝或明显好转.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3.没有须要住院医治的并发症.(十)有没有变异及缘由分析1.病情加重,须要耽误住院时间,添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其他零碎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须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耽误、费用添加.3.医治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更,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4.因患者及其家属志愿而影响本路径的履行,退出本路径.路径示例面瘫病-面神经炎住院病人临床路径(风寒袭络证)第1天口评估检查:口化验类检查:口血惯例口尿惯例口肝功口肾功口空腹血糖口口影象学检查:口胸片口颅脑CT 口MRI 口心电图口医治措施:口药物医治口中药汤剂:口麻黄附仔细辛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迟早两次饭后温服)口中成药:口大活络丸9g po bid、口芪龙胶囊 4粒po bid口0.9% NS 250ml+疏血通 6ml ivdrip qd口0.9% NS 250ml+血塞通 0.4g ivdrip qd口0.9% NS 250ml+灯盏花素40mg ivdrip qd口其他:口西药:口 20%甘露醇 250ml ivdrip qd口 0.9% NS 250ml+七叶皂苷钠20mg ivdrip qd口 0.9% NS 2ml+甲钴胺 0.5 mg iv qd口其他:口非药物疗法口手法医治:20min,qd①施术部位:头面部、颈部、肩部②体位:俯卧位或座位③手法:按揉法、点拨、拿法、擦法、拍法,15min,qd.④取穴:攒竹、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方法:泻法,5min,qd.口针刺医治:30min,qd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穴: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曲池外关合谷双侧取穴,风池、曲池外关用泻法,颊车、地仓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艾灸取穴:大椎至阳双侧取穴,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将公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利用绷带固定于医治部位.打开电源开关,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拔出主机插座中,按下“启动”开关,调节输出枢纽,从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扭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0℃—100℃),以患者温热舒适为度,医治主动定时2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口物理医治:口蜡疗: 20~30min/次,1次/日蜡盘法,温度(45~55℃)口微波:10min/次,1次/日口大圆辐射,距离面部10cm,微热量(40~60W).口其他口康复医治:30min,Bid面部功能练习:以面部肌力练习为次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第2天口医治措施:口药物医治口中药汤剂:口麻黄附仔细辛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迟早两次饭后温服)口中成药:口大活络丸9g po bid、口芪龙胶囊 4粒po bid口0.9% NS 250ml+疏血通 6ml ivdrip qd口0.9% NS 250ml+血塞通 0.4g ivdrip qd口0.9% NS 250ml+灯盏花素40mg ivdrip qd口其他:口西药:口 20%甘露醇 250ml ivdrip qd口 0.9% NS 250ml+七叶皂苷钠20mg ivdrip qd口 0.9% NS 2ml+甲钴胺 0.5 mg iv qd口其他:口非药物疗法口手法医治:20min,qd①施术部位:头面部、颈部、肩部②体位:俯卧位或座位③手法:按揉法、点拨、拿法、擦法、拍法,15min,qd.④取穴:攒竹、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方法:泻法,5min,qd.口针刺医治:30min,qd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穴: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曲池外关合谷双侧取穴,风池、曲池外关用泻法,颊车、地仓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艾灸取穴:大椎至阳双侧取穴,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将公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利用绷带固定于医治部位.打开电源开关,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拔出主机插座中,按下“启动”开关,调节输出枢纽,从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扭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0℃—100℃),以患者温热舒适为度,医治主动定时2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口物理医治:口蜡疗: 20~30min/次,1次/日蜡盘法,温度(45~55℃)口微波:10min/次,1次/日口大圆辐射,距离面部10cm,微热量(40~60W).口其他口康复医治:30min,Bid面部功能练习:以面部肌力练习为次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第3天口医治措施:口药物医治口中药汤剂:口麻黄附仔细辛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迟早两次饭后温服)口中成药:口大活络丸9g po bid、口芪龙胶囊 4粒po bid口0.9% NS 250ml+疏血通 6ml ivdrip qd口0.9% NS 250ml+血塞通 0.4g ivdrip qd口0.9% NS 250ml+灯盏花素40mg ivdrip qd口其他:口西药:口 20%甘露醇 250ml ivdrip qd口 0.9% NS 250ml+七叶皂苷钠20mg ivdrip qd口 0.9% NS 2ml+甲钴胺 0.5 mg iv qd口其他:口非药物疗法口手法医治:20min,qd①施术部位:头面部、颈部、肩部②体位:俯卧位或座位③手法:按揉法、点拨、拿法、擦法、拍法,15min,qd.④取穴:攒竹、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方法:泻法,5min,qd.口针刺医治:30min,qd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穴: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曲池外关合谷双侧取穴,风池、曲池外关用泻法,颊车、地仓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艾灸取穴:大椎至阳双侧取穴,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将公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利用绷带固定于医治部位.打开电源开关,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拔出主机插座中,按下“启动”开关,调节输出枢纽,从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扭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0℃—100℃),以患者温热舒适为度,医治主动定时2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口物理医治:口蜡疗: 20~30min/次,1次/日蜡盘法,温度(45~55℃)口微波:10min/次,1次/日口大圆辐射,距离面部10cm,微热量(40~60W).口其他口康复医治:30min,Bid面部功能练习:以面部肌力练习为次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第4天口医治措施:口药物医治口中药汤剂:口麻黄附仔细辛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迟早两次饭后温服)口中成药:口大活络丸9g po bid、口芪龙胶囊 4粒po bid口0.9% NS 250ml+疏血通 6ml ivdrip qd口0.9% NS 250ml+血塞通 0.4g ivdrip qd口0.9% NS 250ml+灯盏花素40mg ivdrip qd口其他:口西药:口 20%甘露醇 250ml ivdrip qd口 0.9% NS 250ml+七叶皂苷钠20mg ivdrip qd口 0.9% NS 2ml+甲钴胺 0.5 mg iv qd口其他:口非药物疗法口手法医治:20min,qd①施术部位:头面部、颈部、肩部②体位:俯卧位或座位③手法:按揉法、点拨、拿法、擦法、拍法,15min,qd.④取穴:攒竹、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方法:泻法,5min,qd.口针刺医治:30min,qd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穴: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曲池外关合谷双侧取穴,风池、曲池外关用泻法,颊车、地仓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艾灸取穴:大椎至阳双侧取穴,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将公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利用绷带固定于医治部位.打开电源开关,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拔出主机插座中,按下“启动”开关,调节输出枢纽,从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扭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0℃—100℃),以患者温热舒适为度,医治主动定时2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口物理医治:口蜡疗: 20~30min/次,1次/日蜡盘法,温度(45~55℃)口微波:10min/次,1次/日口大圆辐射,距离面部10cm,微热量(40~60W).口其他口康复医治:30min,Bid面部功能练习:以面部肌力练习为次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第5~7天口医治措施:口药物医治口中药汤剂:口麻黄附仔细辛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迟早两次饭后温服)口中成药:口大活络丸9g po bid、口芪龙胶囊 4粒po bid口0.9% NS 250ml+疏血通 6ml ivdrip qd口0.9% NS 250ml+血塞通 0.4g ivdrip qd口0.9% NS 250ml+灯盏花素40mg ivdrip qd口其他:口西药:口 20%甘露醇 250ml ivdrip qd口 0.9% NS 250ml+七叶皂苷钠20mg ivdrip qd口 0.9% NS 2ml+甲钴胺 0.5 mg iv qd口其他:口非药物疗法口手法医治:20min,qd①施术部位:头面部、颈部、肩部②体位:俯卧位或座位③手法:按揉法、点拨、拿法、擦法、拍法,15min,qd.④取穴:攒竹、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方法:泻法,5min,qd.口针刺医治:30min,qd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穴: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曲池外关合谷双侧取穴,风池、曲池外关用泻法,颊车、地仓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艾灸取穴:大椎至阳双侧取穴,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将公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利用绷带固定于医治部位.打开电源开关,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拔出主机插座中,按下“启动”开关,调节输出枢纽,从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扭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0℃—100℃),以患者温热舒适为度,医治主动定时2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口物理医治:口蜡疗: 20~30min/次,1次/日蜡盘法,温度(45~55℃)口微波:10min/次,1次/日口大圆辐射,距离面部10cm,微热量(40~60W).口其他口康复医治:30min,Bid面部功能练习:以面部肌力练习为次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口西医特色医治:口穴位打针疗法3:00pm口割医治法3:00pm口穴位贴敷医治3:00pm口刺络放血3:00pm口拔罐医治3:00pm口其他第8~10天口医治措施:口药物医治口中药汤剂:口麻黄附仔细辛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迟早两次饭后温服)口中成药:口大活络丸9g po bid、口芪龙胶囊 4粒po bid口0.9% NS 250ml+疏血通 6ml ivdrip qd口0.9% NS 250ml+血塞通 0.4g ivdrip qd口0.9% NS 250ml+灯盏花素40mg ivdrip qd口其他:口西药:口甲钴胺片 0.5 mg tid po.口其他:口非药物疗法口手法医治:20min,qd①施术部位:头面部、颈部、肩部②体位:俯卧位或座位③手法:按揉法、点拨、拿法、擦法、拍法,15min,qd.④取穴:攒竹、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方法:泻法,5min,qd.口针刺医治:30min,qd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穴: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曲池外关合谷双侧取穴,风池、曲池外关用泻法,颊车、地仓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艾灸取穴:大椎至阳双侧取穴,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将公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利用绷带固定于医治部位.打开电源开关,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拔出主机插座中,按下“启动”开关,调节输出枢纽,从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扭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0℃—100℃),以患者温热舒适为度,医治主动定时2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口物理医治:口蜡疗: 20~30min/次,1次/日蜡盘法,温度(45~55℃)口微波:10min/次,1次/日口大圆辐射,距离面部10cm,微热量(40~60W).口其他口康复医治:30min,Bid面部功能练习:以面部肌力练习为次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口西医特色医治:口穴位打针疗法3:00pm口割医治法3:00pm口穴位贴敷医治3:00pm口刺络放血3:00pm口拔罐医治3:00pm口其他口其他第11~13天口医治措施:口药物医治口中药汤剂:口麻黄附仔细辛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迟早两次饭后温服)口中成药:口大活络丸9g po bid、口芪龙胶囊 4粒po bid口0.9% NS 250ml+疏血通 6ml ivdrip qd口0.9% NS 250ml+血塞通 0.4g ivdrip qd口0.9% NS 250ml+灯盏花素40mg ivdrip qd口其他:口西药:口甲钴胺片 0.5 mg tid po.口其他:口非药物疗法口手法医治:20min,qd①施术部位:头面部、颈部、肩部②体位:俯卧位或座位③手法:按揉法、点拨、拿法、擦法、拍法,15min,qd.④取穴:攒竹、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方法:泻法,5min,qd.口针刺医治:30min,qd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穴:鱼腰四白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风池肩井、大椎曲池外关合谷双侧取穴,风池、曲池外关用泻法,颊车、地仓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法,电针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艾灸取穴:大椎至阳双侧取穴,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将公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利用绷带固定于医治部位.打开电源开关,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拔出主机插座中,按下“启动”开关,调节输出枢纽,从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扭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0℃—100℃),以患者温热舒适为度,医治主动定时2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息1-2天.口物理医治:口蜡疗: 20~30min/次,1次/日蜡盘法,温度(45~55℃)口微波:10min/次,1次/日口大圆辐射,距离面部10cm,微热量(40~60W).口其他口康复医治:30min,Bid面部功能练习:以面部肌力练习为次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口西医特色医治:口穴位打针疗法3:00pm口割医治法3:00pm口穴位贴敷医治3:00pm口刺络放血3:00pm口拔罐医治3:00pm口其他口其他。
面瘫病(风热袭络证)临床路径
面瘫病(面神经炎)住院病人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病(TCD编码:BNV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IO编码:G51.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2007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 风寒袭络证:2. 风热袭络证:3.风痰阻络证:4. 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病(TCD编码:BNV120)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颅脑损伤者(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颅脑手术治疗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脑CT、MRI检查正常。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风湿系列。
(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等。
(八)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拔罐疗法3.推拿手法4.其他外治法:割治、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中药离子导入、穴位埋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一、面神经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
(2)急性起病,病情多在3 d左右达到高峰。
(3)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如受累侧闭目、皱眉、鼓腮、示齿和闭唇无力,以及口角向对侧歪斜;可伴有同侧耳后疼痛或乳突压痛。
根据面神经受累部位的不同,可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泪液和唾液分泌障碍。
个别患者可出现口唇和颊部的不适感。
当出现瞬目减少、迟缓、闭目不拢时,可继发同侧角膜或结膜损伤。
2.影像学检查:CT、MRI等发现的糖尿病、卒中、外伤、结缔组织病、面部或颅底肿瘤病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 临床常规治疗。
2.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对于所有无禁忌证的16岁以上患者,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
通常选择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对于面肌瘫痪严重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2)抗病毒治疗: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获益,特别是对于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但不建议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7~10 d。
(3)神经营养剂:临床上通常给予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和维生素B1等。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
(3)心电图检查。
2.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
MRA或DSA
心、肺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心脏、血管、腹部等(六)完成路径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大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30%以上。
(七)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面神经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