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制造系统—刀具自动化
自动化制造系统

第一章1制造:人类按照市场的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2系统的性质:①目的性②整体性③集成性④层次性⑤相关性⑥环境适应性3自动化制造系统定义: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4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五个典型组成部分:①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的人②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③信息流及其控制系统④能量流及其控制系统⑤物料流及物料处理系统5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功能组成:(毛坯制备,储运过程,机械加工,装配过程,辅助过程,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热处理)自动化子系统6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分类:刚性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刚性半自动化单机,刚性自动化单机,刚性自动线,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柔性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数控机床NC,加工中心MC,混合成组制造单元,分布式数控系统D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线FML,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7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评价指标:①生产率②产品质量③经济性④寿命周期可靠性⑤柔性制造⑥可持续发展性第二章1 人机一体化的定义:就是人与具有适度自动化水平的制造装备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各自执行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人与机器共同决策、共同作业,从而突破传统自动化制造系统将人排除在外的旧格局,形成新一代人机有机结合的适度自动化制造系统。
2人机一体化的总体结构在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定义下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应该在三个层面上实现一体化,即感知和信息交互层面、控制层面和执行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的总体结构3 人机一体化设计的主要步骤:①定义系统目标和作业要求②系统定义③系统设计④人机界面设计⑤作业辅助设计⑥系统检验和评估4人机功能分配:定义:人机功能分配确定了某些功能由人或机器还是由他们相互协作完成的,确定了人机界面的具体位置及人与机器各自的功能职责和配合协作要求。
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

第8章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本章教学要点和导入案例(看书说明)在前面的几章中,我们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基本理论、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组成及其典型设备。
本章将讨论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问题。
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采取什么样的设计步骤与方法对于系统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有人估计,系统分析与规划阶段造成的失误在后续阶段可能要花两倍时间才能找到,而纠正需要花五倍时间。
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系统工程方法与步骤进行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设计。
8.1 总体设计的步骤及内容自动化制造系统往往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它包括许多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如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物料储运系统、检测监视系统、加工中心及其它工作站等。
而各个子系统本身又可能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倘若设计不当,它们就不能很好地连接,也不能实现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有机集成。
因此,必须做好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
在进行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时,一般采用图8.1所示的设计步骤。
在图8.1中,总体设计各个步骤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1)组织队伍,明确分工。
本阶段应选择专业配套、熟悉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精干班子组成总体组,并指定技术总负责人。
如果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用户委托供应商设计制造,则需求分析、可行性论证、系统验收及运行应以用户为主,供应商为辅;而总体设计、系统制造、安装与调试应以供应商为主,用户积极配合。
(2)选择加工零件类型和范围,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方案,确定设备选型。
(3)按功能划分设计模块,初步制定技术指标和各自的接口,同时进行概要设计和初步设计。
(4)总体方案初步设计,这一阶段包括总体布局和各分系统的概要设计。
(5)总体组讨论初步形成的总体布局及各分系统的概要设计方案。
(6)根据初步形成的零件族、工艺分析、生产率、总体布局、物料储运方案等进行系统的仿真分析,确定刀库容量、托盘缓冲站数量及工件运输小车与换刀机器人利用率等参数。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库及答案一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3.顺序控制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使控制动作逐次进行的控制。
是一种最有效模仿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假设干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对工件、工具和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移动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系统能经济而迅速地转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及转产能力。
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和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来愈好,这样的控制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9. AGV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
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11. 自动化制造系统在较少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中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
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那么这种控制称之为程序控制。
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本钱低的方法制造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1.FMS中,完成制造任务的执行系统为( )。
B.物流系统C.控制系统D.管理系统2.以小型旋转体零件为加工对象自动线,常采用的工件输送装置为( )。
A.机器人B.输送机 D.运输小车3.刚性自动生产线上,被加工零件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位置,要按照一定的( )。
A .生产节拍 B. 工序时间C. 加工时间D. 辅助时间4.把机床按工艺顺序依次排列,用自动运输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连接起来,用控制系统将各局部的动作联系起来,按规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工作的这种机床系统为( )。
自动化制造系统简介

5.柔性装配线 柔性装配线(flexible assembly line,简称为FAL)通常由装配站、物料
多层计算 机控制 系统
组成FMS的自 动化加工设备 有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车 削中心等,也 可能是柔性制 造单元。
FMS的工件储 运系统由工件 库、工件运输 设备和工件更 换装置等组成。
FMS的刀具储运 系统由刀具库、 刀具输送装置和 刀具交换装置等 组成。
FMS的多层计算 机控制系统采用 多层计算机控制 单元层、工作站 层和设备层。
15—AGV(自动导引小车); 16—控制区
可进行第三班无人干预生产。
柔性高,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
多层计算机控制, 可以和上层计算机 联网。
柔性制造系 统的主要特点
柔性制造系统内的机床 在工艺能力上是相互补 充和相互替代的。
系统局部调整或维修不中断整 个系统的运作。
可混流加工不同的零件。
3.柔性制造单元 柔性制造单元FMC 由1~3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工件自
用可编程控制器。
2.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是指生产组织形式和自动化制造设备对加工任务(工件)
的适应性。柔性制造系统FMS是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 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其基本组成部分有自动化加工设备、工件 储运系统、刀具储运系统、多层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自动化加 工设备
工件储运 系统
刀具储运 系统
加工多面体零件的柔性制造单元 1—刀具库; 2—换刀机械手; 3—托盘库; 4—装卸
工位; 5—托盘交换机构
4.柔性制造线 柔性线制造FML由自动化加工设备、工件输送系统和刀具等组成。
自动化加工设备
组成FML的自动化加工 设备包括数控机床、可 换主轴箱机床。可换主 轴箱机床是介于加工中 心和组合机床之间的一 种中间机型。其周围有 主轴箱库,可根据加工 工件的需要来更换主轴 箱。
第四章刀具自动化

2.刀具运送装置
▪ 当刀库容量较大,布置得离机床主轴较远时,就 需要安排两只机械手和刀具运送装置来完成新旧 刀具的交换工作:
▪ 一只机械手靠近刀库,称后机械手,完成拔刀和 插刀的动作;
镗铣类数控机床工具系统
/cp.php?catid=52&nowmenuid=337&cpath=0052:
弹簧夹头刀杆
三面刃铣刀刀柄 可转位面铣刀刀柄
快换工具系统
双头微调镗杆
第二节 排屑自动化
▪ 一、切屑形成原理 ▪ 二、排屑装置类型 ▪ 1.带式排屑装置 ▪ 2.刮板式排屑装置 ▪ 3.螺旋排屑装置 ▪ 三、切屑及切削液处理装置 ▪ 1.带刮板式排屑装置的处理装置 ▪ 2.负压式纸带过滤装置
的位置;若采用显微投影仪,则让刀尖的横刃与水平线相切、 侧刃与垂直线相切(如图所示);若采用接触式测微仪,则让 千分表的测头与刀尖接触指示出预定值; ▪ (5)察看显示器上的x、Z数值,若符合要求,则操作计算机记 录该数据。
刀具监控
▪ 1.刀具直接监控 ▪ (1)图像匹配法。 ▪ (2)接触法。 ▪ 2.刀具间接监控 ▪ 其常见方法有: ▪ (1)工件表面质量监测 ▪ (2)切削温度监测 ▪ (3)超声波监测 ▪ (4)振动监测 ▪ (5)切削力监测 ▪ (6)功率监测 ▪ (7)声发射监测 ▪ 3.刀具破损声发射监测
第四章刀具自动化
1.自动化刀具的特点
▪ 1)刀具的切削性能必须稳定可靠,应具有高的耐用 度和可靠性;
▪ 2)刀具应能可靠地断屑或卷屑; ▪ 3)刀具应具有较高的精度; ▪ 4)刀具结构应保证其能快速或自动更换和调整; ▪ 5)刀具应配有其工作状态的在线检测与报警装置; ▪ 6)应尽可能地采用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刀具,
自动化制造系统试卷

自动化制造系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76. 在自动装配条件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原则。
A. 便于自动给料和自动装配作业B. 有利于零件自动传递和装配作业C. 便于自动给料和传递D. 便于自动给料、有利于零件自动传递和装配作业88. 机械制造系统是一个包含的综合系统。
A. 物料流与信息流B. 信息流与能量C. 能量流与物料流D. 物料流、信息流与能量流87. 柔性制造技术是一种主要用于生产的制造自动化技术。
A. 少品种、小批量B. 多品种、大批量C. 少品种、大批量D. 多品种、小批量77. 自动装配工艺过程还应包括工序,它一方面保证装配质量,另一方面在装配过程中对各种故障进行处理。
A. 检测B. 装配C. 调整D. 辅助78. 单工位装配机是指装配操作都可以在一个位置上完成的装配装置。
A. 所有B. 部分C. 指定D. 三个以上79. 多工位装配机通常用于具有零部件的产品装配。
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三个以上65. 按导向方式的不同可将自动导向小车分为几种类型。
A. 线导和光导B. 光导和遥控C. 遥控和线导D. 线导、光导和遥控61. 悬挂输送系统运用于车间内成件物料的输送。
A. 空中B. 地面C. 地下D. 台面57. 柔性自动线的工艺基础是。
A. 成组技术B. 数控技术C. 计算技术D. 仿真技术54. 供料和隔料机构的功用是地把工件逐个输送到机床加工位置A. 定时B. 定量C. 连续D. 随机49. 通用机床自动线大多数都用于加工件,工件的运输比较方便,机床和其它辅助设备布置灵活。
A. 回转体B. 箱体C. 平板D. 螺旋体45. 加工中心是指具有的数控加工设备。
A. 刀具库B. 刀具自动交换机构C. 刀具库及刀具自动交换机构D. 托盘交换器29. 巷道式堆垛机是一种在自动化仓库中使用的专用起重机。
A. 立体B. 平面C. 高架D. 超大10. 自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而引发工业革命以来,自动化技术就伴随着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大约经历了发展阶段。
《智能制造技术导论》2.2 智能制造系统系统的自动化

2024/7/23
*
智能制造技术导论
第二章 智能制造系统
四、自动化制造系统总体设计
制造系统设计过程的输入为用户提出的对未来新系统的 要求,输出为提交给用户使用的新系统和相关文档。为 保证系统设计与实施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般需设立 统管全局的机构,如总体组。这样,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可在总体组的领导和协调下进行。在进行系统设计与实 施的过程中,每一阶段均需按总体组下达的任务书启动 和进行,该阶段完成后需通过总体组组织的评审,通过 评审后,总体组才能下达下一阶段的任务书。
2024/7/23
*
智能制造技术导论
(1)CIMS的功能构成 CIMS的功能构成包括下列内容。
①管理功能 ②设计功能 ③制造功能 ④质量控制功能 ⑤集成控制与网络功能
第二章 智能制造系统
2024/7/23
*
智能制造技术导论
第二章 智能制造系统
CIMS关键技术
信息 集成
过程 集成
企业 集成
2024/7/23
2024/7/23
*
智能制造技术导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章 智能制造系统
五、自动化制造系统分系统设计
1. 加工设备选择
(1)自动化制造系统对加工设备的要求
一般来说,对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加工设备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基本要求。
①工序集中 ②质量 ③生产率
④柔性
⑤成本
⑥易控制性
2024/7/23
*
智能制造技术导论
第二章 智能制造系统
2024/7/23
*
智能制造技术导论
3. 柔性制造系统
第二章 智能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心 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其基本组
自动化制造系统

第一章一.制造的定义?制造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用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地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向市场的全过程。
二.系统的性质?1.目的性2.整体性3集成性4.层次性5.相关性6环境适应性三.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定义?自动化制造系统(AMS)是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四.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组成部分?1、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的人2、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3、信息流及其控制系统4、能量流及其控制系统5物料流级物料处理系统五.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功能组成(P6)六.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分类?刚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1刚性半自动化单机2刚性自动化单机3刚性自动线4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柔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5一般数控机床6加工中心7混合成组制造单元8分布式数控系统9柔性制造单元10柔性制造系统11柔性制造线1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七.加工中心(填空)加工中心是在一般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增加刀库、自动换刀装置甚至零件更换装置而形成的一类更复杂、但用途更广、效率更高的数控机床。
由于具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就可以在一台机床上完成车、铣、镗、钻、铰、攻螺纹、轮廓加工等多个工序的加工。
因此,加工中心具有工序集中、可以有效缩短调整时间和搬运时间,减少在制品库存,加工质量高等优点。
加工中心常用于零件比较复杂,需要多工序加工,且生产批量中等的场合。
根据所处理的对象不同,加工中心又可分为铣削加工中心和车削加工中心。
八.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部分(填空)两台以上的数控加工设备、一个自动化的物流及刀具储运系统、若干台辅助设备和一个由多级计算机组成的控制和管理系统九.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评价指标?1生产率2产品质量3经济性4寿命周期可靠性5柔性制造6可持续发展性第二章一.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定义?所谓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就是人与具有适度自动化水平的制造装备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系统,各自执行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人与机器共同决策共同作业,从而突破传统自动化制造系统将人排除在外的旧格局,形成新一代人机有机组合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自动化制造系统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制造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实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运行过程,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目的1. 理解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行原理;2. 掌握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4. 提高对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认识和兴趣。
三、实训内容1. 自动化制造系统概述实训课程首先介绍了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自动化制造系统是指在较少的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将零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管理过程和工艺过程自动化。
2. 自动化制造系统组成自动化制造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加工系统: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完成工件的切削加工、排屑、清洗和测量等。
(2)工件支撑系统:包括工件输送、搬运以及存储功能的工件供给装置。
(3)刀具支撑系统:包括刀具的装配、输送、交换和存储装置以及刀具的预调和管理系统。
(4)控制与管理系统:对制造过程的监控、检测、协调与管理。
3. 自动化制造系统运行原理自动化制造系统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对加工过程的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计算机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控制机床的运动,完成工件的加工。
同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加工过程,确保加工精度。
4. 自动化制造系统实训操作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包括机床的启动、停止、工件装夹、刀具更换等。
(2)加工中心的操作:包括工件的装夹、刀具更换、加工参数设置等。
(3)自动化生产线调试:包括生产线各环节的协调、传感器安装与调试、PLC编程等。
四、实训成果1. 掌握了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熟练掌握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的操作方法;3. 熟悉了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过程和PLC编程;4.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完整word版)自动化制造系统

自动化制造系统第一次作业一、论述题;1。
论述人机一体化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特征。
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和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它接受外部信息、能源、资金、配套件和原材料等,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一定程度的柔性自功化制造,最后输出产品、文档资料、废料和对环境的污染.自动化制造系统具有五个典型的组成部分:1。
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的人2。
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3.信息流及其控制系统4.能量流及其控制系统5.物料流及物料处理系统。
2.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自动化制造系统?任何一个人造系统都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设计建造的。
为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评价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就需要对系统进行评价.我们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这六个方面称为制造系统的六要素。
1)生产率生产率是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提高生产率也是建造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
2)产品质量制造系统的输出应是高质量的产品,否则系统就失去其存在价值。
自动化制造系统在产品质量方面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实现”零缺陷”生产。
3)经济性提高制造系统的经济性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减轻用户的负担。
4)寿命周期可靠性自动化制造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应能够可靠地工作,经常出故障的系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5)制造柔性未来自动化制造系统面对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这种生产模式要求系统具有很大的柔性,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快速改变的需求.6)可持续发展特性在制造系统规划和运行过程中实施”清洁化生产"战略,追求的对环境的”零污染”和对资源的"零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制造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已成为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
二、名词解释题:1。
制造: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江苏自考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2-4 机械传动控制的特点是什么? a) 传递的动力和信号一般都是机械连接的,所以在高速时可以实现准确的传递与信号处理,并且可以重复这两个动
1-4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作用是什么? a) 提高生产率; b) 缩短生产周期; c) 提高产品质量; d) 提高经济效益; e) 降低劳动强度; f) 有利于产品更新; g) 提高劳动者素质; h) 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1-5 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a) 加工系统; b) 工件支撑系统; c) 刀具支撑系统 d) 控制与管理系统;
3-3 加工设备自动化包含的主要内容与实现的途径有哪些? 主要内容: 机床加工自动化循环、工件自动转位、自动测量及控制; 刀具的自动补偿、自动更换刀具; 自动排屑、自动装卸工件; 途径: 对于半自动加工设备,通过配置自动上下料装置来实现加工设备的完全自动化; 对于通用加工设备,运用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等进行自动化改造; 根据加工工件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制造专用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采用数控加工设备,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
作; b) 控制元件同时又是驱动元件;
2-5 试比较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的优缺点? 分散控制: 优点: 实现自动循环的方法简单,电气元件的通用性强,成本低,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互锁性; 缺点: 顺序动作较多时,自动循环时间会增加,对提高生产率不利; 当执行机构较多时,会使电气控制线路变得复杂,对控制系统的调整和维修不利; 在使用大量有触点式电器时,由于触点频发动作,容易引起故障; 集中控制: 优点: 所有指令存储和控制装置都集中在一起,控制链路短且简单,控制系统比较简单,调整比较方便; 可以避免某一部件发生故障而其他部件继续运动与之发生碰撞或干涉问题,工作精度和可靠性比较高;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四、选择题1. 当执行制造过程的(C)均由机械(机器)来完成,则可以认为这个制造过程是“自动化”了。
A. 基本动作B. 控制动作C. 基本动作及其控制机构的动作D. 辅助动作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B)自动化技术等。
A. 机械加工与物料储运过程B. 机械加工、装配、质量控制和物料储运过程C. 机械加工与装配D. 机械加工与质量控制3. 用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效益在于可以有效缩短零件(A)的无效时间,从而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A. 98.5%B. 50%C. 15%D. 1.5%4.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一般地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主要有(D)等部分所构成。
A. 加工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B. 加工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C. 加工系统和刀具支撑系统D. 加工系统、工件支撑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5. 刚性自动化生产线是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A)零件加工的复杂大系统。
A. 单个B. 多个C. 组合D. 二个6. 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常用于(B)的零部件的自动化制造。
A.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B.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C. 产品比较单一、加工批量特别大D. 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7. 数控机床用来完成零件(C)的自动化循环加工。
A. 一个工艺B. 多个工艺C. 一个工序D. 多个工序8. 数控机床是用代码化的(D)来控制机床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机床各部分的运动。
A. 模拟量B. 标量C. 复合量D. 数字量9. 柔性制造系统内部一般包括两类不同性质的运动,即(A)。
√A.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B.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C. 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D. 一类是系统的工具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10. 自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而引发工业革命以来,自动化技术就伴随着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大约经历了(C)发展阶段。
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技术

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技术机床刀具是机床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机床刀具系统进行自动化调校与校准,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价值和潜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技术,包括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技术是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机床刀具的精确定位、定位误差的补偿和刀具性能的校准。
这一技术主要包括刀具预调机构、自动刀具测量装置、自动补偿系统等。
通过使用这些自动化装置和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机床刀具的调整效率和精度,并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其次,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被广泛应用于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机床设备中,用于刀具的调整和校准。
其次,它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制造领域的加工工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后,它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人机交互和智能化生产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预测性维护和自动化调控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刀具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实现对刀具的智能维护和调整,可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和停机时间。
其次,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将为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提供更多的选项和解决方案。
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刀具系统的实验和测试,可以减少实际设备的损耗和维修成本,提高技术研发的效率和精度。
最后,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将推动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例如,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刀具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刀具的磨损和更换频率;激光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对刀具的精确修复和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之,机床刀具系统的自动化调校与校准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自动化加工中的刀具管理

自动化加工中的刀具管理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崛起,自动化加工中刀具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自动化加工需要对刀具进行合理的管理。
关键词:自动化加工刀具管理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制造技术与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定技术基础的机械工业体系。
我国制造业充分利各方面的技术资源,有计划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革,使制造技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崛起,自动化加工中刀具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自动化加工需要对刀具进行合理的管理。
一、自动化加工对刀具的要求1.刀具的可靠性要高自动化加工中刀具要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尺寸耐用度,刀具的切削性能稳定可靠,加工中不会发生意外的损坏,同一批刀具的切削性能和可靠耐用度不得有较大差异。
2.刀具切削性能要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代各种数控机床均向着高速度、高刚度和大功率方向发展。
为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能,其上所使用的刀具必须具有能承受高速切削和较大进给的性能。
3.尽量减少刀具品种规格在自动化加工中,各种复合刀具(如钻—扩、扩—铰、扩—镗等复合刀具)及模块化组合式刀具获得了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刀具的品种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小了刀具管理难度。
4.要求发展刀具管理系统如一个具有5—8台机床的fms(柔性制造系统),刀具数量可达1000把以上。
要将如此众多的刀具以及有关信息(如刀具识别编码、刀具尺寸规格、刀具所在位置、刀具累计使用时间和剩余寿命等)管理好,必须具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二、刀具管理系统1.刀具管理的准则与管理过程刀具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及时而准确地为指定的机床提供适用的刀具,以便在维持较高的设备利用率的情况下,生产出所需数量的合格零件。
因此,刀具管理最重要的准则是:刀具供应及时,通过时间短,刀具储存量少以及组织费用少。
柔性制造系统运行的刀具管理过程是这样的:刀具、辅具由供应部门提供后,分别按刀具、辅具的品种规格编码,存放于预调室内的刀库中,并将刀具、辅具的信息(如规格、型号、尺寸、名称、库存位号等)输入微机数据库;工艺室按所编工艺进行刀具的选配和分派后,将计算机打印的刀具组装卡交预调室;预调室将刀具和辅具组装并预调到所要求的尺寸,再将计算机打印出的组装好的刀具信息条装在每把刀具的信息袋中,用于分派和上线时人工识别刀具,然后用手推车或自动引导小车按刀具分派表送至每台机床的缓冲库内;操作者将缓冲库中的刀具按在线刀具使用单,装入机床刀库中;下线的刀具也由手推车送回预调室经检查后,或拆卸,或装入中央刀库,或送磨,或报废,并打印相应的刀具返回单、刀具送磨单、刀具报废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架机械手 在制造系统上方的空中设置高架轨道,一个换刀机械 手挂在上面,可沿轨道运送刀具。 机械手从刀具进出站抓住一把刀具,在高架轨道上行 走,将刀具送到指定的机床刀库或中央刀库,并且自动将 刀具装入刀库,然后从刀库拿下一把需要送出系统的刀 具,再送到进出站。 这种方式每次只能运送一把刀具,但它不仅有输送功 能,同时有装卸功能,可以自动装卸刀具,因此不占用机 床的运行时间,中央刀库也可以不设换刀装置。
二、清洗设备
工件一般在进入检测装置之前,或在装配工序之前
需要进行清洗,有时切削加工中有攻丝工艺(用油润滑的 工艺)之后也需要清洗,有些是在制造工序都完成的最后 进行清洗。 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工件在自动运行中需要清洗时,由 控制系统安排输送装置将工件送到相应的清洗机。 清洗机主要有两种类型:间歇式清洗机和连续通过式 清洗机。
清洗的主要工序:喷淋和吹干。
清洗机洗净工件后,将大量的油污、切屑等污 物留在机内,清洗机本身也需要定期清理,因此 清洗机要有对自身的清洗和排污功能,购买设备 时参考。 一般间歇式清洗机清洗后的切屑和液体直接排 入系统的切屑和冷却液处理系统,而连续通过式 有自己的清洗液和切屑回收处理装置。
三、光整设备 光整设备包括去毛刺、倒园角、表面光整等等,这里 主要是介绍一下去毛刺机。 去毛刺机是用来将切削加工 后工件上尖角处的毛刺去掉。 去毛刺的方法有多种,目前常用的有: 1. 机械法: 机械法是用工业机械手夹持着砂轮,对工件上有毛刺 的地方进行打磨。由于机械手的动作灵活性有限,这种方 法只适用于对体积较大和形状平整的工件去毛刺。 2. 振动法: 振动法是将工件与粒状的陶瓷介质一起放入一个大容 器内,让容器快速往复振动,使工件的各个部位与陶瓷颗 粒产生相对运动和摩擦,将工件的尖角磨平,毛刺去掉, 并能去掉氧化皮。陶瓷介质的大小因零件类型、尺寸和材 料而异。
中央刀库一般自带换刀机械手,可使运输装置上 的刀具与刀库刀具进行自动交换。
链式中央刀库由链条连接各个刀位上的刀座夹, 由链轮带动链条转动,实现刀座换位来选刀换刀。
排架式中央刀库采用换刀机器人进行换刀及运送 刀具,每个刀座都有位置号,机器人可在刀库中任意 位置查找刀具。
刀具在刀库上的放置形式
第五节
第二节 刀具的进出站
刀具经过装配、预调和编码后,首先放到刀具进出 站的刀具托架上,托架上装有刀具识别装置,可对刀具 进行“有无刀具”和“刀具进出”的识别。 一、有无刀具识别 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刀具放在进出站的托架上,刀 具流系统的输送装置会自动将刀具取走送入指定的刀具 库,还会自动将系统中需要处理的刀具放到进出站的托 架上。 因此,在刀具进出站里的托架有无刀具,要能 够由系统自动识别。
1. 间歇式清洗机
这类清洗机每次只清洗一个工件,将工件连同夹具 和托盘一起送入清洗机清洗,一般是将托盘和工件架起或 吊起,四周各方向喷出高压清洗液,然后再通入热风吹干。 间歇式清洗机适用于清洗质量和体积较大的零件, 属于中小批量的清洗。
2. 连续通过式清洗机 零件依次从清洗机的一端进入通过式清洗机,然后要 经过下列几个工位: 1)清洗(浸入配置的清洗液,翻转或摇动); 2)喷淋(用喷嘴向工件喷出高压清洗液,特别是重要 的孔和拐角等); 3)漂洗(用清水将清洗冲出); 4)干燥(热风吹干和烘干);最后从另一端出来。 连续通过式清洗机的工作效率高,连续清洗的速度 快,因此它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系统。
这种方法适合对形状不规则的小型零件进行处理, 不仅能去掉工件尖角处的毛刺,同时还对工件表面有抛 光的作用(称为振动式光整机) 3. 热能法 热能法是将工件放入一个充满高压可燃气体的容器 中,同时通入氧气并将其密封,然后用火花塞点燃容器内 的可燃气,它会产生瞬时高温,使毛刺燃烧氧化成粉末, 然后再将这此粉末清理去掉(称为热能式去毛刺机)。 这种方法能够均匀的去除工件的外表面毛刺,而且还 能去掉内部结构的毛刺。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对工件来说,毛刺是体积相对很 小、而表面积相对很大的东西,它很容易被高温氧化,而 且可燃气体能够到达工件内外的各个角落,因此用热能法 能够去除工件上各处(包括小孔内)的毛刺。 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刀具自动化
刀具是金属切削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无论是 普通机床,还是先进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床以及柔性 制造系统,都必须通过刀具才能完成切削加工。 所谓刀具自动化,就是加工设备在切削过程中自动完 成选刀、换刀、对刀、走刀等工作过程。
第一节 自动化刀具的内容
一、自动化刀具的组成 自动化刀具由刀具组装预调站、刀具进出站、刀具输 送装置和刀具库组成。
2)、刀具的预调
组装好的刀具还需要进行调整工作,将刀具放在刀具 预调仪上,按刀具清单列出的参数进行调整。需要调整的 参数有:刀具几何参数,刀具角度,刀具尺寸和直径等等。 另外,还需要测量出刀具的补偿值。
3)、刀具的编码和识别
刀具与工件一样,在自动运行的系统中也需要识别, 但刀具所需要识别的内容比工件要多,其编码系统比工件 编码更为复杂。 (1)刀具识别的条形码技术: 加工中心的自动选刀方式有顺序选刀、刀具编码方式 和刀座编码方式。 对于带有中央刀具库的刀具流系统,由于刀具不仅是 在机床的刀库上进行换刀加工,而且有机床刀库与中央刀 库之间的交换,刀具是靠输送设备自动装入刀座。因此, 使用刀具编码方式更容易对刀具进行识别和管理,刀具有 了自己的编码,不论在哪里都能找到,不易出错。
刀具进出站的托架上设有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采 用开关信号发令或光电信号输出,对刀座上有无刀具进 行识别。
二、刀具进出识别 使用红绿灯指示来进行刀具进出的识别,需要进入 系统的刀具用绿灯显示,需要拿出系统的刀具用红灯显 示。 在刀具准备好时,首先用条形码阅读器向控制系统 输入刀具信息,然后将刀具放在进出站托架上,当系统 判断这把刀具合格,可以进入系统,托架指示灯显示绿 灯;如果系统认为此刀具有问题,则显示红灯。
刀具组装包括机夹刀片与刀杆的装配,以及刀具与 标准刀柄的组装。
拉钉
刀柄
刀具 连接器
(1)机夹刀片与刀杆的装配和组装
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大量使用的是可转位机夹刀 具,在刀具室,工作人员要根据刀具清单的要求,选定 所需要的刀杆和刀片类型,刀片装配到相应的刀杆上。 有些刀具还需要与中间接杆相连接,用来转换刀柄 与刀具相连接的部分结构,(例如莫氏锥孔、弹簧夹头 等),根据需要正确选用和安装。 对于用过的刀具,则需要进行刀片转位或更换刀片。 (2) 切削刀具与标准刀柄的组装 加工中心要实现自动换刀,需使用统一的标准刀 柄,标准刀柄与主轴的连接部分为标准结构,因此需要 将装配好的刀具与标准刀柄进行组装。
根据数控系统的选择指令,从刀库中将各工序所需 的刀具转换到取刀位置,称为自动选刀。自动选刀方 式有两种: (1) 顺序选刀方式 将所需刀具严格按工序先后依次插放在刀库中, 使用时按加工顺序指令一一取用。 (2) 任意选择方式 这种方式根据程序指令的要求任意选择所需要的 刀具,刀具在刀库中可以不按加工顺序而任意存放,利 用控制系统来识别、记忆所有的刀具和刀座。
1、刀具室
刀具室工作包括刀具组装和刀具预调,这些工作主要 由人来完成,负责对用过的刀具进行重磨,对废弃的刀具 进行处理,对新刀具进行刀具与刀柄组装、编码和登记 (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此外,刀具进入系统前要进行预调。实际上,刀具室 的工作是按刀具清单准备刀具,并将准备好的刀具放在刀 具进出站。
1)、刀具的组装
过去的刀具编码采用在刀柄上安装编码环,使刀 柄结构复杂,而且编码数据不能太多。随着条形码技 术的应用,使复杂的刀具编码得以实现。
接触式编码刀柄
刀具识别的条形码技术,是将刀具编码转换成条形码, 条码可在组装刀具时现场打印,然后粘贴在刀柄上,再由 条码阅读机扫描,直接将信息输入计算机。当刀柄再用于 组装新刀时,将原条码撕下,换上新条码即可。 刀具的编码系统采用分类编码的方式反映出刀具的特 征信息,分类编码的结构为: [ 代码(表述刀具的标准结构类型) + 特性表(列出 刀具的特殊参数)] 例如,切削刀具的代码为8位,数字前6位反应刀具的 特性,后2位为指针数,指向特性表中的某一行,这一行 里规定了该刀具的其余参数。
第六节
辅助设备
在零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除了切削加工外,
(1) 切削后工件上的切屑和冷却润滑油脂等污物、以 及工件上的加工毛刺等都必须进行清理; (2) 切削下来的切屑也需要排除送走并回收利用; (3) 冷却液需要进行处理和过滤后再利用。 为使这些工作自动化,发展了相应的辅助设备。
一、辅助设备的种类
一、刀具输送小车
输送小车上带有刀具托架,可以同时输送多把刀具, 它在刀具进出站靠托架交换来装卸刀具,在进出站将车上 的托架卸下,再装上带有系统所需刀具的托架。 小车到达机床后,利用机床上的换刀机械手,将小车上的 刀具与机床刀库的刀具进行交换。小车到达中央 刀库,利用刀库的换刀机床械手,将小车上的刀具与刀库 的刀具进行交换。 送刀小车可以装载一组刀具,进行成批换刀,但它 向机床上送刀时,刀具的交换需要占用机床的加工时间, 这种送刀方式适用于加工准备时机床停机状态的成组换刀。
刀具系统的控制管理
对刀具室的管理:由人来完成对刀具编码并将信息输 入计算机。刀具室根据计算机所反馈的刀具库存量,生产 计划的安排等,按冗(rong)余最小的原则准备刀具,使 刀具的利用率高。将很少用到的刀具调出来,对易磨损和 破损的刀具要多准备一些。 刀具的分配:根据系统的生产计划和工艺过程,合理 地对各个加工设备进行刀具分配。例如,某种刀具在 A设 备上用到的频率很小,只偶尔使用,而在B设备上常用, 就应将该刀具分配到B设备的刀库上,A设备要用时可临时 调用。 刀具寿命管理:对刀具的磨损和破损情况进行监测, 及时更换刀具,对刀具进行重磨,或换新刀具。 刀具信息处理:对刀具编码、刀具补偿值、刀具位置 和状态、切削参数等信息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刀具室 和机床控制系统。
系统中如果缺少这些辅助设备,这些辅助工作要到 系统外由人工完成,然后工件再回到系统继续进行精加工、 测量、装配等,这样将使整个制造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 低,生产效率无法提高,而且产品的制造质量也不容易保 证。 将这些设备纳入到加工系统中,用物流系统将它们 与加工设备一起连接起来,形成全自动的高生产率和高质 量的制造系统。 因此,在FMS的加工系统中,不仅有加工中心、车削 中心等切削加工设备,还有清洗设备、光整设备、排屑设 备和冷却液处理设备等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