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康市第四小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职业幸福感有效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职业幸福感”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教师职业幸福指数不容乐观。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讲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一“乐”。可据调查表明,有六成教师感觉没有“幸福感”。一是“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幸不幸福”。二是“繁重的非教学工作”更让教师感到疲惫。三是教师收入普遍偏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应试教育下的中小学教师很难成为真正的教学专家。没有创造性的单调重复劳动只能使教师身心疲惫,没有体会到创造劳动的喜悦与自身的成长。没有“幸福感”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具有“幸福感”的学生。

(2)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学校实施“幸福教育”的关键。

教育追求的人文价值目标是幸福教育,教师的幸福是幸福教育实现的关键,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精神力量,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造就幸福的学生和幸福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具备不同个性的青少年,幸福的教师对待学生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对待流水线上的产品,幸福的教师对待教育具有创新灵感和无穷源泉,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体现为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只有教、学双方在互动之中都抛弃一切世俗的、外在的各种顾忌,沉浸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之中,才能达到‘孔颜乐处’的境界。”

(3)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感提升密切相关。

在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业素养看作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假如一个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参与度、认可度越高,那么教师对专业的发展就越具有信心,教师对教师工作就越有归属感、幸福感。

2、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问题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以于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幸福感内涵研究

檀传宝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状态,具有精神性、关系性、无限性。

陈艳华将教师的幸福概括为“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

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

本课题研究引用刘次林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即: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2)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们主要从外部因素(社会期望、社会支持、工作量、组织因素等)、个人因素(角色定位、专业发展)两方面进行研究。

肖川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谈到: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物质待遇、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权、生源质量、发展机会、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劳动强度、心理压力、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学校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合理性与人性化、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都会影响到教师对校园生活的感受。

(3)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的策略研究

研究者关于教师获取职业幸福事情的途径、方式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社会、组织、个人三个层面。

苏娟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结论中提出:从社会支持系统入手提高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会使教师如何保持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应从学校系统到课改理念入手,进一步强化个体内部幸福感与外部协调、统一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肖川认为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会影响他对生活的幸福感受,生活的幸福指数会受到专业素养的影响。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这三个有效途径。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他认为一个很关键的方面就是写教育叙事;同时,教师要学会自我减压;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去引领家长和社会调整心态,树立一种正确的教育观;再者,学校要重视校本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获得实际的收获,降低工作的心理压力。

本课题从专业成长角度出发,探索通过专业成长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措施,切合我校教师成长实际,对于构建“幸福学校”,开展“幸福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能为同类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的界定

1、幸福感:幸福感指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态)的整体性、肯定性评估,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展、力量得以增长的持续快乐体验。

2、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并伴随着

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3、教师专业成长: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中写道:“教育工作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目前,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过程;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过程;第三类是认为以上两种含义兼而有之。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发展过程。这是教师通过自身自省和反思而表现的个人专业知识、技能、情意的成长或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过程。这是学校或其他机构组织开展的各种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学习活动或研修活动,以期促进教师达到专业标准,不断专业成熟。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更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的必然需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既是知识的学习者、探索者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又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对话者、促进者、引导者,还应该是教育的实践者、研究者、反思者。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教育专业能力,还要有崇高的专业品质。专业化发展的教师应该有自觉的理想追求、自身的理论武器、自然的职业道德、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立个性特征的教育者。要实现这些价值取向,专业化发展的教师就必须对教育教学有自己深层的理解和阐释。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好的教育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

2、和谐社会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3、新教育实验理论

新教育实验追求四重教育境界: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4、“教师即研究者”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