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经济社会学 第一章 导论
3、斯维德伯格与格兰诺维特:经济社会学的研究的核心主题无 非有三个,一是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形式;二是经济行 动是在社会中的定位;三是经济制度是社会地建构的。第一与 第三个,分别可以视为微观与宏观经济社会学,第二个可视为 中观经济社会学。 4、经济社会学的定义: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 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与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
7、美国社会学会经济社会学分会对这个问题作了如下区分: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① 宏观社会学视角下的经济。比如像韦伯、马克思、涂尔干、 帕森斯、斯梅尔瑟、波兰尼和熊彼特都持这种观点。 ② 经济制度与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这些制度包括市场、 货币、银行、贸易、交通、网络与消费,以及非正式经济。 ③社会学视野下的公司、组织与产业。
④经济与社会系统、政治系统的关系。
六、经济学(主流)与经济社会学之比较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①根据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在其第16版《经济学》一书中的 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 价值的商品,并将它分配给不同的人。 ②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前提假设: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益的 最大化。 ③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3、嵌入(embeddedness):嵌入分为两种:一是关系嵌入,二 是结构嵌入。
A.所谓关系嵌入,是指经济行动、经济产出、经济制度受到行 动者个人关系的影响。 B.所谓结构嵌入,是指经济行动、经济产出、经济制度要受到 整个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
4、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视角: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文 化理论。
经济社义
1、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经济学+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问题
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从而全部或部分 取代经济学
经济社会学1.
2009年9月7日
(一)经济社会学基本状况
• 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 (骨干)分支
• 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思、韦伯和涂 尔干等都涉猎经济社会学,并对其 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1)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5.5—1883.3.14)
• 理论——历史唯物 主义,其中对经济 与政治的关系进行 了独到而富有成效 的探究,指出经济 决定社会总的演变。
• 三个方面的论证: a.新教徒所拥有的财富 b.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共同性 c.其他文明中的宗教伦理
7
• 新教加尔文教派所信奉的“预定论”认 为,上帝所要救赎的并非全部世人,而 只是其中的“选民”。“预定论”认为 个人对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教 徒只能以世俗职业上的成就来确定上帝 对自己的恩宠,成为“选民”。如此, 信徒们会在宗教热情的激励下拼命地工 作。
4
• 雷蒙·阿隆:“马克思是一个社会学家,这 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是一个特定形式 的社会学家,即经济社会学家”(Aron, 1988:154)
• 富永健一:“虽然‘马克思经济学’本身 并不能叫社会学,但可以说历史唯物论整 个体系提出了一种经济社会学”(富永健 一,1984:4)
5
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4.21—1920.6.14)
• 经济社会学著作— —《政治经济学批 判》和《资本论》
3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物质 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 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 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 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 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 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 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 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课件详尽版(依据周长城老师教材)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什么是经济社会学第二节: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及学术思想一、什么是经济社会学1、名称由来经济学: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前提:资源的稀缺性对象:理性选择行为。
经济人假设(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目标: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研究对象: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与性、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领域。
社会学ᑐ经济学经济学:个体、理性、利益社会学:整体、感性、责任经济社会学: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经济学: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2、定义什么是经济社会学:斯梅尔塞:狭义: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
广义:在狭义的理解的基础上,还包括经济组织、经济制度、经济发展以及与经济有关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许多方面。
斯廷施凯姆:经济社会学是通过审查制度的类型和社会谋求生计的技术限制把经济力量的巨大运动和个人行为连接在一起的。
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分别看作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
汪和建:经济社会学是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分析和研究,既研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也要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第二节经济社会学的学术思想渊源及发展历史一、学术思想渊源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一、阿弗里德·马歇尔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
经济社会学讲义
3、卡尔。波兰尼
代表作《伟大的转变》,其思想: 经济“嵌入“更大的社会之中。 市场经济及其矛盾。 作为基本制度的自我调节市场。 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范式普遍效力的要 求的限制。
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1、埃米尔。蒂尔凯姆 代表作《社会分工论》 社会整合论。 对自由经济的批判. 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反对经济与社会过渡社会化。 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
方法论个人主义 行为者最优化原理 社会优化 系统均衡 社会资本 制度 权力的社会来源 让渡
源于社会学的四个关键变量:
三、理性选择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1、组织理论和公司理论 代理理论与代理法学 代理人和委托人 组织设计 2、组织的权力 组织设计是权力分配构成的关键因素 权力距离
2、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联系
社会交换实质上是对经济交换加以概括的 普遍形式 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掺杂在一起 库拉交换 交换品反映的是社会价值 交换对象特殊:男性 延时性
交换后果不同:交换声望 具有社会意义
三、交换模式
1、社会关系与交换关系 交换的社会关系两种方式:开放性与封闭 型 四种交换模式:市场、庄园、企业、商人
3.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 资本市场 劳动力市场 市场体系必须具备统一性和开放性
二、经济学理论中的市场 古典政治经济学
2、边际主义革命与市场现代概念的建立 瓦尔拉、杰文斯、门格尔 马歇尔
3、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 米塞斯 4、凯恩斯对市场的批判 5、工业组织和市场结构 6、二战以来的市场研究
2、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科尔曼的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 个人行为具有目的性 个体方法论 重点解释社会系统行为 合理性是理性行为的基础 林顿伯格的偏好理论: 普遍性偏好 工具性偏好 韦勒的要素理论—原理、方法、程式。
《社会经济学》讲义
第一部分导论1、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互动1.1 对“经济社会学的”各种界定“经济社会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涂尔干1896年创办的法国《社会学年鉴》中,该年鉴把社会学分为若干分支,包括一般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法律和道德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美学社会学等。
在涂尔干那里,是将社会学看作广义的社会研究之学,而将当时的政治经济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如何界定“经济社会学”,在使用这一用语来表示某一研究领域,并且常常也关心该领域发展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当中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比如,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亚当·斯密的理论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社会学时,使用了“经济社会学”这个概念。
而他所说的“经济社会学”,指的是“同事件的经济进程的社会结构相关的”研究,而社会结构因素则包括劳动分工、土地私有制的起源、经济自由、法律上的安全等。
(熊彼特,1912/1990,第67页)后来在《经济分析史》中,他又对经济分析和经济社会学做了这样的区分:“经济分析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在任何时候怎样行为以及产生什么经济效果;经济社会学处理的问题是他们怎么会这样行动的。
”在研究怎样会如此行动时,他特别强调指出社会制度的作用。
(熊彼特,1952/1996,第页)富永健一主编的《经济社会学》——这是中国国内翻译最早的“经济社会学”教材——中,对“经济社会学”是这样定义的:“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分别看作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
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外延的独立分支。
”(富永健一,1974/1984,第3页)在较新近的著作中,斯梅尔瑟和斯维特博格给经济社会学以这样的定义:“经济社会学——使用韦伯和涂尔干提出的用语——可以十分简单地被定义为将社会学视角应用于经济现象。
一个类似但更为精确的版本是,将社会学的参考框架、变量和解释模型用于有关稀缺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活动的复合体。
经济社会学课件
• 毛利人的“昊”:来源与群体 • 3、斯金纳个体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 (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内容 • 1、成功命题 • 2、刺激命题 • 3、价值命题 • 4、剥夺——满足命题 • 5、攻击——赞同命题 • 6、理性命题
• (三)霍曼斯交换理论的缺陷 • 1、心理还原主义 • 2、将人与动物的行为反应方式等同 • 3、把人的行为都看成理性行为 • 4、过于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
• 2、新古典综合学派 • 1948年(美)萨缪尔逊《经济学》
• 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同凯恩斯 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分析方法综合在一起,对凯恩斯经 济学说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 3、货币主义学派 • 1976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米尔顿 •弗里德曼
• 经济不稳定是由于货币供求出了问题,只要充分发挥 市场机制,实行货币自由放任制度,就不会产生经济 危机。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 的增长率等同与经济的增长率。
• (三)理性选择理论的三个特征 • 1、方法论追求个体主义 • 2、行动者力求实现最优化 • 3、个人自身利益最大化基础上能够实现社会的优化,
即达到帕累托最优化
• 帕雷托最优的定义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 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 境变好。
• 帕雷托改进的定义是: 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 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第二节 社会学及其发展
•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人与社会的关系 • 二、社会学的发展 •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 • 孔德、斯宾赛、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 •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 • 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
第一章经济社会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6
(二)行为理论
马歇尔偏离主流经济学,分两步剖析了 行为: 首先,他认为货币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 机,然后,他讨论了产生这一动机的理 由,或者说动机的动机。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定人是功利主义的 和原子化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动 不受其他行动者行动的干扰。
7
马歇尔的观点与此相反,他认为人的行为在 多数情形下是基于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动 的认识。换言之,一个人的偏好,或者动机, 与其他行动者的偏好是相关联的。 显然,马歇尔关于行动的理论与韦伯的行为 理论是一致的,即当一个行动者考虑其他行 动者的行为时,这一行动具有社会性特征。
23
中心论点:经济“嵌入”于更大的社会之中。 社会有优先权并控制着经济。 在历史和比较视野中,经济总是嵌入在社会 关系之中,经济行为者的活动并非旨在最大 限度地扩大其物质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其社 会地位、身份和社会优势。 市场和工业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过程的结果, 通过这一过程,经济已使自身摆脱了社会的 控制,使社会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服从其自 身需要。
19
企业家角色的心理: 企业家行为是理性要素与情感要素的混 合。 一方面,他因需要大规模的预测和计划 方案而是理性的; 另一方面,并不因为依赖于为自己获取 和创造的自主驱力及最终建立家族王朝 的企业家梦想而是狭隘的功利主义者。
20
企业家身份与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 社会分层观点 阶级要素在社会中履行重要的功能,因为它 产生社会声望,把社会分化为若干阶层。 社会声望系统 资产阶级是领导阶级,因为他们在经济中承 担革新和领导功能,获得和巩固声望、权力 和财富,并把它们传给后代。 资产阶级的衰落:企业家功能趋于衰退和诸 如私人财产和契约这样的资产阶级制度被削 弱
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必过版)第一讲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与发展古典经济社会学,以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学术空间,然而,他们之间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
综合经济社会学,以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以其理论整合的方式,建立了功能—结构主义经济社会学。
然而,由于其概念和框架太过抽象和机械,加之其忽视了宏观系统分析的微观基础,而被认为于研究经验事实无补。
新经济社会学,以科尔曼,怀特,格兰诺维特为代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它把人与人之间以经济为媒介物所相互缔结的关系作为研究课题,是研究社会的经济部分的社会学。
新经济社会学认为,经济现象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社会结构就是一种网络,牵涉到个人之间、角色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等多种层次的社会单位之间的关系模式。
基本特征:1、“新经济社会学”只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越境行动”所形成的多元格局中的一支2、探讨经济行为、经济制度等传统上被认定是经济学核心领域的那些现象并对之给出社会学解说学术地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处于社会学的领军地位,导引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革命:经济学向社会学传统领域的侵入,奠立了整个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古典经济学试图从生产成本的视角解释价格机制,则新古典经济学力图从市场需求的心理角度来解释观察到的价格波动和经济周期。
新古典革命的主要内容:1、“边际”+“效用”=分析工具2、数学分析的引入和使用马歇尔在融合了供求理论、生产费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等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微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导致非自愿失业。
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又在于“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据此提出国家干预政策,建立现代宏观经济学。
经济社会学第01讲:导论_754203809
课堂讲授
教学方式
课堂讨论
自由发言
其它教学方式
讲授主题
绪论 第一周:经济理论的内在张
力及再思考 第二周:经济学与社会学:
学科关系的再思考 市场 第三周:社会互动中的市场
需求 第四周:社会互动中的市场
供给 第五周:市场作为社会结构 第六周:市场、国家与社会 第七周:应用与讨论Fra bibliotek经济社会学
(2016年春 本科课程)
清华社会学系 北大社会学系
沈原
刘世定
课程描述
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状况
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骨干)分支 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都对
经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在经历了帕森斯学派解
体所带来的10多年沉寂之后,随着“新经济社 会学”的崛起,经济社会学正在逐步恢复自己 在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对相关学科产生越 来越大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问题,产生新的学术危机
探讨与主流经济学不同的分析路径
经济学思路 “经济学的经济社会学思路”(修正主义思路) “社会学的经济社会学思路”
开放式结论
教学安排
教学目标
促使学生把握经济社会学,特别是当代经济社 会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为日后开展研究工作奠立基础
选择部分相关重要文献,引导学生阅读
助教:倘凌越 15210582144
办公室时间:周二下午 2:00-4:00
电
话: 62771827-202
完
厂商 第八周:厂商目标与成本分析 第九周:厂商的激励机制 第十周:厂商作为经济-社会组织 第十一周:厂商管理 第十二周:应用与讨论 金融与财政 第十三周:金融与财政社会学 其他相关理论 第十四周:产权理论 第十五周:社会资本理轮 第十六周:考试
经济社会学第一章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 熊彼特强调经济学和社会学是相互联系的。在20世纪20年代,经济 学是极力排斥社会学的,但此时熊彼特则主张经济学家应该欢迎社 会学的发展,其理由是,在经济理论中“一些主要的问题”用纯经 济学的方法是不足以解决的。那种认为经济学处理经济现象,而社 会学处理除经济现象以外的其他人类活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三、卡尔· 波兰尼
• 波兰尼在其著作中专注于三个核心问题: 市场经济及其矛盾;作为基本制度的自 我调节的市场;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 论范式普遍效力的要求的限制。对这些 命题的讨论可见诸他的第一部且最知名 的著作——《伟大的转变》。
三、卡尔· 波兰尼
• 波兰尼基于自己的人类学研究,详细阐述了三 种经济整合原则的类型学:互惠、再分配和交 换。每一种类型在空间上都需要不同的分配形 式:互惠指对称群体之间的相互关联的交易 (如礼品交换);再分配指到“中心”和从 “中心”的适当交易(如从行政上组织食品的 分配,即慈善事业);交换涉及市场系统中 “诸手”之间的交易(买与卖)。这种分类的 必然结果是,在具有这些结构群体种类(如对 称地组织起来的亲缘关系)的社会中,将依此 形成不同的经济转让方式。
第一节
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 • •
一、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二、约瑟夫· 熊彼特 三、卡尔· 波兰尼
一、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 有学者认为“经济社会学”术语最早始于1879年,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 S Jevons)在其著 作《政治经济学理论》(The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中第一次使用(斯威德伯格,2005)。 最早把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记录在册的 是涂尔干(Emile Durkheim)于1896年创办的法 国《社会学年鉴》(朱国宏,2005)。
经济社会学
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又以“创新理论”为依据,在《经济周期》 熊彼特又以“创新理论”为依据,在《经济周期》及有关书刊中,提 出了他的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一种创新通过扩散,刺激大规模的投资, 出了他的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一种创新通过扩散,刺激大规模的投资, 引起了高涨,一旦投资机会消失,便转入了衰退。由于创新的引进不是连 续平稳的,而是时高时低的,这样就产生了经济周期。历史上的创新千差 万别,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大小不同,因而周期有长有短。他综合了前人 的论点,提出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三种周期的主张:① 历时50~60年的经济长周期或长波,又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历时50~60年的经济长周期或长波,又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②通常所 说的平均9 10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又称“朱格拉周期”;③平均40 说的平均9~10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又称“朱格拉周期”;③平均40 个月的所谓短周期或短波,又称“基钦周期”。他宣称,这几种周期并存 个月的所谓短周期或短波,又称“基钦周期”。他宣称,这几种周期并存 而且互相交织的情况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性。熊彼特还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中攻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中攻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 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他提出了资本主义将自动过渡到“社会主 义”的论点。他断言:一旦经济进步使一切都非人身化和自动化了,无需 人的作用了,创新本身降为例行事物了,那时企业家就因创新职能日弱、 投资机会日渐消失而变得无用,“资本主义就将活不下去”,并将自动地 进入“社会主义”。然而熊彼特所谓的“社会主义”,以及作为社会主义 标志的“公有”和“公营”,实际上仍然是资产阶级的国有化和国营,根 本没有改变或触动资本主义所有制。
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对韦伯的学术渊源和成就赞誉 说:“韦伯的头脑容量大得惊人,影响他思想的 因素多种多样。他不是哲学家,但在大学读书时 因素多种多样。他不是哲学家,但在大学读书时 就熟悉大多数古典哲学体系。他不是神学家,但 他的著作表明他广泛阅读过神学书籍。作为经济 史学家,他几乎读遍了这个领域以及经济理论的 史学家,他几乎读遍了这个领域以及经济理论的 一切著作。他具有第一流的法律头脑,对法律的 历史和原理了如指掌。他对古代史、近代史以及 历史和原理了如指掌。他对古代史、近代史以及 东方社会的历史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当然, 他专心研读过当时所有重要的社会学论著,就连 那时还鲜为人知的弗洛伊德的著作也为他所熟悉。 那时还鲜为人知的弗洛伊德的著作也为他所熟悉。 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中的一个……”。 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中的一个……”。
《社会经济学》讲义
第一部分导论1、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互动1.1 对“经济社会学的”各种界定“经济社会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涂尔干1896年创办的法国《社会学年鉴》中,该年鉴把社会学分为若干分支,包括一般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法律和道德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美学社会学等。
在涂尔干那里,是将社会学看作广义的社会研究之学,而将当时的政治经济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如何界定“经济社会学”,在使用这一用语来表示某一研究领域,并且常常也关心该领域发展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当中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比如,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亚当·斯密的理论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社会学时,使用了“经济社会学”这个概念。
而他所说的“经济社会学”,指的是“同事件的经济进程的社会结构相关的”研究,而社会结构因素则包括劳动分工、土地私有制的起源、经济自由、法律上的安全等。
(熊彼特,1912/1990,第67页)后来在《经济分析史》中,他又对经济分析和经济社会学做了这样的区分:“经济分析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在任何时候怎样行为以及产生什么经济效果;经济社会学处理的问题是他们怎么会这样行动的。
”在研究怎样会如此行动时,他特别强调指出社会制度的作用。
(熊彼特,1952/1996,第页)富永健一主编的《经济社会学》——这是中国国内翻译最早的“经济社会学”教材——中,对“经济社会学”是这样定义的:“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分别看作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
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外延的独立分支。
”(富永健一,1974/1984,第3页)在较新近的著作中,斯梅尔瑟和斯维特博格给经济社会学以这样的定义:“经济社会学——使用韦伯和涂尔干提出的用语——可以十分简单地被定义为将社会学视角应用于经济现象。
一个类似但更为精确的版本是,将社会学的参考框架、变量和解释模型用于有关稀缺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活动的复合体。
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总结
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总结第⼀章经济社会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马歇尔(⼀)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主要理论1、偏好的产⽣(1)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偏好是给定的。
(2)马歇尔指出,活动产⽣偏好(需求)。
(3)活动包括⽣产和消费。
2、⾏为理论(1)新古典主义强调功利主义和原⼦化⾏动者。
(2)马歇尔认为⾏为基于⾏动者对其他⾏动者⾏动的认识。
(3)赚钱、⼯作、消费动机的社会性。
3、组织作为⽣产的第四要素(1)⽣产要素通常分为⼟地、劳动和资本三类。
(2)马歇尔先把组织作为⼀个独⽴的⽣产要素。
组织的四个层⾯:1)社会层⾯;2)经济层⾯;3)产业层⾯;4)单⼀的公司层⾯。
(3)组织有效性条件:受雇者担任最合适的⼯作;最好的机械和其它⼯具。
(4)强调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的作⽤;所有权和使⽤权的分离。
⼆、熊彼特(⼀)主要著作:《经济分析史》、《经济发展理论》1、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1)定义“经济社会学”:是对与经济相关的制度的描述和解释。
如政府机构、财产继承、私营企业、习惯性⾏为。
(2)主张经济学应该欢迎社会学的发展。
(3)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区别是⽅法论。
2、企业家理论(1)企业家的功能是创新——促成⽣产(和劳动)诸因素的新结合。
(2)企业家的特质:1)勇敢的领导者2)具有创新、抓住本质、抛开琐事、迅速⾏动能⼒。
3)凭借其意志和个⼈权威来⾏动。
4)理性与情感的混合。
3、创新理论创新的类型:1)产品2)⽣产⽅法3)材料资源4)市场、组织三、卡尔?波兰尼(⼀)主要著作:《伟⼤的转变》、《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主要理论1、嵌⼊“理论”(1)中⼼论点是经济“嵌⼊”于更⼤的社会之中。
(2)社会有优先权并控制着经济。
(3)经济⾏为者是为了维护其社会地位、⾝份和社会优越。
2、对功利主义的批评关⼼功利主义价值观⽀配下的个⼈主义社会,如何保持社会团结。
3、经济整合类型(1)互惠指对称群体之间的相互关联的交易(如礼品交换)。
(2)再分配指到“中⼼”和从“中⼼”的适当交易。
经济社会学资料
第一章经济社会学概述第一节有关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一、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定义斯梅尔瑟在他的《经济社会学》提出: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参考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
富永健在他主的《经济社会学》书里也给经济社会学下了定义: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其经济体系分别看做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
从两位学者所下定义中,可找出四个共同点。
第一,运用社会学的概念框架进行研究。
第二,研究经济行为。
第三,研究与经济行为有关的社会行为。
第四,他们对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没有足够的重视。
综合给出经济社会学的定义: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看做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二、理论框架对经济社会学有重要影响的四大社会学理论流派:1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的理论特征是把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体系、社会过程分别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帕森斯和默顿的最突出。
功能主义对经济社会学研究有重要影响,主要是有助于分析经济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冲突理论冲突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冲突有正、负功能;社会分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当各群体的利益不均等时,便会引起冲突,重新分配资源;阶级之间会出现冲突,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
3交换理论交换理论将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做比较,得出五大命题。
(1)成功命题;当一种行为发生后得到某种奖励,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会带来相同的行为。
(3)价值问题:行为的效果越有价值,越有可能重复这类行为。
(4)剥夺与满足命题:重复奖励越多,奖励的价值就越小。
(5)攻击与赞同命题。
揭示了与经济交换规律对等的社会交换规律,为探求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异同,并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4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是;1、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符号是先决条件:2、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的自我设计;5、个体行为,受他自身对符号定义的影响;6、个人与他人存在于互动中。
经济社会学教案和教学日历、大纲、讲义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课程教学文件(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撰写教师:马永方2016年2月经济社会学教学日历和教学安排2015-2016年第一学期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马永方经济社会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英文名称:Economic Sociology课程编号:12600205j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开课学院:文法学院课程内容简介1、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许多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范式。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方法,激发学生对相关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呈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拓展专业知识面,培养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本课程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对理性选择及经济生活、社会资本、市场转型的社会学研究、交换行为及消费、劳资关系、经济组织、企业家精神和经济及文化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论述。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教材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经济社会学》,主编周长城,2011.8主要参考书:1、沈秋明: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2、汪和建:经济社会学——迈向新综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课程编号:12600205j适用专业:社会工作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大纲主撰人:马永方内容简介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显学,当今许多国家的社会学系都为本科生开设了经济社会学课程。
本课程分别论述了什么是经济社会学、从经济社会学到新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经济制度、企业及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社会资本、文化·网络及经济等内容。
经济社会学
课程简介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一门既和经济学有联系又和社会学分不开的交叉学科,在当今的社会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将结合大量经典的实证研究范例,向学生分别介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于生产要素、经济过程、经济组织等的不同分析,帮助同学逐渐确立一个新的、更全面的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引导学生从这个视角来分析经济生活,并关注社会生活的经济分析。
本课程还将探讨当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向同学介绍新经济社会学中重要的网络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初步了解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交叉领域中发展着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特点,获得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知识。
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社会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分析身边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学生对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授课教师:董研,讲师,民族学和社会学学院。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授课形式: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平时成绩10%:依平时出勤、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定。
期中测试30%:课程论文一篇。
要求选题恰当、论点清晰、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格式正确、语言流畅。
期末测试60%:闭卷笔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考查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经济社会学理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周长城:《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书:1.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理查德·斯维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和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5.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6.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和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9.理查德·斯维德伯格:《经济学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10.斯梅尔瑟:《经济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911.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2.韦伯:《经济和社会》(上、下),商务印书馆,1997经济社会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各章重点和难点、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第一章经济社会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2学时)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的发展脉络。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社会学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经济社会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将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来介绍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一、经济社会学的定义和历史渊源经济社会学是在20世纪初兴起的一门学科,它强调经济活动与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关注经济活动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内在联系。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经济社会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二、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活动:经济社会学强调经济结构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
它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对于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分析社会各个阶层的经济地位、收入差距、社会流动等问题。
2. 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经济活动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而社会关系则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经济社会学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经济活动如何塑造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如何影响经济活动。
3. 社会价值观与经济行为:社会价值观对于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探究人们的价值观念对于经济决策和行为的影响,分析社会价值观如何塑造市场需求、消费方式和投资选择等经济行为。
4. 经济制度与社会变迁:经济制度是经济和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它对于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济社会学研究不同经济制度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探讨经济制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经济制度变革对于社会稳定和公平的影响。
三、经济社会学的价值和意义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于深化对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1. 促进跨学科研究:经济社会学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链接
• 【“经济社会学”专题第一弹】张一力、张敏:海外移民创业如何持续——来自意大 利温州移民的案例研究
/s?src=3×tamp=1522657180&ver=1&signature=4IxoAh0 v0oCVK3IAnhmwI33vv8BL8ZGBFoGsGP15sk2O8TdgkmO7zrr8PeUZTcQZQYO35zAHJQFBBjFE8JTkZZsCcQjBBgUpmeQBLCBLnQhalKlYZACnijl*cBMxj0GjNr441NAWBHmxxG9ws MxQ==
一、埃米尔·涂尔干
• 作为社会学学科规范化的大力倡导者,埃米尔·涂尔干无疑是社会学大家。尽管我们 不能将涂尔干的大部分著作视为经济社会学著作,但在他的著作中仍包含许多经济社 会学思想。涂尔干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比较关注 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 素的关系,如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等。
第二节 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 经济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当时许多社会思想家都试 图建 立一种有关经济、政策和文化的多维理论 。但是,直到19 世纪末20世纪初,这 一学术传统才在马克斯·韦伯、涂尔干和其他同代人的分析 中凸显出来。这种分析可 以被看做对早已建立的自由主义和政治社会学的批判,但 在某些方面,又与其有相 同之处。
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 马歇尔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1)偏好是如何产生的; (2)行为理论; (3)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
• (一)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 (二)企业家与创新
二、约瑟夫·熊彼特
三、卡尔·பைடு நூலகம்兰尼
• 波兰尼在其著作中专注于三个核心问题: • 市场经济及其矛盾; • 作为基本制度 的自我调节的市场; • 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范式普遍效力的要求的限制。
知识链接
• 【“经济社会学”专题第三弹】康子兴:商业与道德:亚当·斯密理论中的社会维度 /s?src=3×tamp=1522657280&ver=1&signature=4IxoAh0 v0oCVK3IAnhmwI33vv8BL8ZGBFoGsGP15sk1kjqZt5JkP4rMFJJsZOGMA4GcgxHVx nv2IbsQX7whOiTBs7o9oVHIgzNFvPAzSKt7vZXnqxM5Zr7D5R83KiHEBbkNzleFJKD 0y2TcNFYdw3w==
二、马克斯·韦伯
• 马克斯·韦伯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主 义的兴起; (2)对经济行为概念的界定; (3)经济与政治之关系分析; (4)经济与法律之关系分析; (5)经济与宗教之关系的探讨。
三、乔治·齐美尔
知识链接
• 有为政府的比较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学:美国按揭型凯恩斯主义的前世今生 /s?src=11×tamp=1522657280&ver=791&signature=vivJ D7PzweJ*UzxDV*Jm37Q6*s5xAgJ4h0cI2sWv0SNltc*szXxtj4xN*haTZYPwagFlUh1FFEnHNqJQSJp5Jvw3yWQtl0xeeC1lS6V-fapBdfqjqMa8YUgmCWad3V&new=1
第一节 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 回顾经济学家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可以看出,经济学家在发展自己的经济思想的同 时,对社会生活中的非经济方面也做过一些明确的诊断,有时这些诊断在其经济理论 中还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学思想也被经济学家 越来越广泛地采 用。客观地说,许多经济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对经济社会学的发展 做出了贡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经济社会学 (第三版)
主编 周长城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 目前,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经济社会学已经成为 社会学 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源远流长。 在一定程度上,经济社会学的 发展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互动的结果。本章将回顾经 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非经济因素 分析以及社会学家对社会现象的经济因素分析, 以说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经济 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同等重要的贡献;并且, 将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互动的角度考察 经济社会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知识链接
• 马克·格兰诺维特对新经济社会学的贡献——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评介 /s?src=11×tamp=1522657280&ver=791&signature=xiBw bWStTdpTAcyLkqmGlp8Ui3-M*aGKchDOdgddvKsyjTfdXvnqs*pHhHIVCKe65FVKToSdXiTWLPp0h*AXpjp8gT4QL2XX3Yjy2oJ50EnR48t 0*mZ783MnKAf3n2t&new=1
知识链接
• 社会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一个对照 /General/Blog/2009-9-20/205797.aspx
知识链接
• 农产品“市场链”: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 /s?src=3×tamp=1522657180&ver=1&signature=MOqq*g A9ctn6NsmCwUiUhvOQCoRuG1eZa2zUQbRB*a3BVquIBw28l0GDZdStuHwyjWjXxO R59BgvqozCV8DQ7XU0qDZ2jSF4FE5uO5oQtYqMyPYgK*YkCfUyJSSE6rBnxyBYthFan2OzNWklNZm6NyBf4SrWx5JwnWt72ru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