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湿地公园景观营造探究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a532d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e.png)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概述:湿地公园是在多种活生物的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态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高度重视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和设计来达到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体验,以及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于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关注。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植物配置:(1)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应根据湿地公园的生态条件、区域特点和公园设计理念来确定,既要满足生态功能的需要,又要达到景观效果的要求。
具体而言,湿地公园环境相对潮湿,相对湿度较高,所以在植物配置上应选用耐潮、耐湿、耐阴性强的植物类型;另外,为了保证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需要合理配置针叶树、落叶树和灌木等不同类型的植物,让它们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以达到湖泊水质的净化、土壤保持和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
(2)在配置具体植物种类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季节的植物景观效果,做到四季有景,春夏秋冬有不同花色和芳香,以此提高游客体验,也能吸引各类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保证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比如在景观营造上,选用绿柳、杨树、翠竹、水杉,红叶枫、紫叶李、黄金萱、紫色龙须花等种类,不同的花卉、灌木互相交织,形成景观特色,让游客赏心悦目,促进沟通学习。
(3)配置植物时,应注意不要过度添加,过度种植会破坏生态系统,导致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失衡。
在配置植物时,应根据自然条件和公园规划设计考虑植物数量和密度。
景观营造:(1)景观设计,又叫场地规划。
应根据城市环境、功能定位、空间要求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规划设计。
如使用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根据自然状况,设置合理的小径、步道和观景点,建立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生态创作。
(2)景观营造,指对于植物的摆放、雕琢、修剪、造型等一系列技术活动。
如配合某些特殊景观,规划布置由其构成的草坪、花坛、喷泉等景观象征物,创造一种别具特色、富有魅力的景观场地。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fdea3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c.png)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湿地公园是一种集生态功能、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场所,在建设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实现公园功能的最大化。
作为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直接影响到公园的生态功能和美观程度。
植物配置应根据湿地公园的实际环境和生态特点进行科学规划。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系,植物要根据湿度、酸碱度、土壤类型等环境条件来进行选择。
在湿地公园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湿泽生的植物,如湿地垂柳、香橼等,这些植物能够适应潮湿的环境,增加湿地的生态功能。
植物配置应注重生态可持续性。
湿地公园是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而建立的,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应优先选择本地的湿地植物。
这些本地植物不仅能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在植物配置中应避免引入外来的异种植物,以防止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植物配置应考虑公园的环境审美需求。
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景观,也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植物配置中应注重植物的观赏性和美化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良好观赏效果的湿地植物,如莲花、红掌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以增加湿地公园的美观程度,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景观营造是湿地公园建设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公园的整体形象和游客体验有重要影响。
景观营造应注重公园的自然性和原始感。
湿地公园的建设旨在保护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因此在景观营造中应尽量保留湿地的原始风貌。
可以通过保留湿地的水体和湿地植被来增加公园的自然感。
可以设置一些自然而然的景观元素,如湿地木栈道、观鸟平台等,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接触到湿地的自然美景。
景观营造应注重公园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湿地公园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在景观营造中应增加一些互动性元素,以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可以设置一些游玩设施,如湿地漂流、划船等,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的魅力。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97fdd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b.png)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公园,以湿地为核心资源,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展现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魅力和生物多样性,吸引并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教育和科研等需求。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非常重要。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以湿地植物为主。
湿地植物适应湿润环境,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和维护至关重要。
湿地植物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两大类。
水生植物一般生长在水中,如荷花、香蒲等,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如净化水质、保护岸坡等;湿生植物生长在湿地中,如芦苇、菖蒲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景观效果。
根据湿地公园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形态和颜色的湿地植物进行配置,以打造具有时令变化和观赏性的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也是植物配置的重要内容。
景观营造是通过构思和设计,通过植物的组合和布局来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可以通过植物的颜色、形态和布局来构建景观框架,并结合地形、水体和建筑等要素进行协调,打造出具有层次感和丰富变化的景观空间。
可以利用湿地植物的密度、高度和生长特点等特点,来创造出分隔区域、引导人流和增加观赏点的效果。
景观营造可以使湿地公园更加美观、舒心和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还应注意保护和利用本地特色植物资源。
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植物资源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的本地特色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湿地公园的特色和独特性。
应注意保护和利用湿地公园原有的植被资源,减少破坏和侵占原生生态系统的行为,以保持湿地公园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5ce05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c.png)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直接影响到湿地公园的生态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两个方面对湿地公园的建设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植物配置在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中,应该首先考虑到植物的生态功能。
湿地植被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稳定土壤、改善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在植物配置时应该优先选择具有这些功能的植物种类。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植物,如芦苇、香蒲等,来净化湿地水质;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抗风固沙能力的植物,如蒿草、柽柳等,来稳定湿地土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减少热岛效应能力的植物,如水杉、水杨等,来改善湿地气候。
在植物配置时还应该考虑到植物的观赏价值。
湿地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应该注重营造出优美宜人的环境,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该选择具有较强观赏性的植物种类。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美丽花朵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来增加湿地公园的花团锦簇;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多野生动物吸引力的植物,如桃花柳、红豆杉等,来吸引一些野生动物栖息和觅食。
二、景观营造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应该首先考虑到景观的自然性。
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应该以自然为本,尽量减少人为的痕迹,因此在景观营造时应该尽量保持湿地的自然原生态。
可以通过适当的造景手法来模拟湿地的自然景观,如人工湖、人工溪等,来增加湿地公园的自然韵味;可以通过适当的营造手法来模拟湿地的自然生态,如湿地湖畔、湿地沼泽等,来增加湿地公园的自然气息。
在景观营造时还应该考虑到景观的连贯性。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应该融入城市的整体环境,因此在景观营造时应该考虑到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连贯性。
可以通过适当的衔接手法来使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如绿化带、景观廊道等,来增加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连贯性;可以通过适当的过渡手法来使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如景观树、景观灌木等,来增加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过渡性。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3c92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9.png)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是通过合理选择、配置和组合植物种类,创造出适宜的植物环境,使公园具有更丰富的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
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到湿地公园的环境条件和功能需求。
根据湿地的种类和水分状况,选择具有抗湿性和湿地适应力强的植物品种,如芦苇、菖蒲、芦荟等。
还应考虑到植物的景观效果,选取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植物进行搭配,使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在植物的配置上,需要合理布局,根据湿地公园的地形和功能区域进行设计。
在湿地公园的边缘区域可以设置一些高大的乔木植物,起到屏蔽和隐蔽的作用;在湖泊区域可以配置些水生植物和浮萍,营造出水面上的绿色景观;在湿地公园的中央区域可以种植一些低矮的观赏植物,如紫薇、萱草等,营造出丰富的地被层次。
通过这样的植物配置,可以使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更加和谐统一。
在植物的组合上,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相互关系和生态效益。
不同植物之间的组合可以相互促进生长,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一些草本植物可以起到固土保水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些昆虫的重要食物来源;一些树木可以提供栖息地,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也为公园提供了阴凉和休憩的空间。
通过合理的植物组合,可以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和功能性。
在植物景观的管理上,需要定期进行养护和维护工作,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要定期修剪树木的枝条和草本植物的叶片,清除堆积在地面上的杂草和落叶,保持公园的整洁和美观。
还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适时的施肥和灌溉,提供足够的养分和水分。
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保证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对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植物的选择、配置和组合进行合理设计,可以打造出具有丰富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的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科学的管理也是保证植物景观长期维护的关键。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将为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河南范县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河南范县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509b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0.png)
河南范县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河南范县黄河湿地公园是一个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公园,拥有独特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一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一项全面的景观设计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黄河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该突出其湿地特色。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拥有独特的植被、动物和水域。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湿地资源,打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湿地景观。
可以通过增设湿地花坛、湿地桥梁、湿地广场等元素,突出湿地的自然美和生态功效。
其次,黄河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是一种脆弱的生态系统,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减少对湿地的干扰,保护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游步道、观景平台等游人活动区域,避免游客进入湿地核心区,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应该注重湿地植被的保护和恢复,种植具有湿地特色的植物,增加植被覆盖率,提升湿地的生态功能。
此外,黄河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还应该注重体现地域特色。
范县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地域资源和人文历史。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特色,创造出一个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公园景观。
可以通过设置具有中原风情的建筑物、雕塑、装饰品等元素,展示当地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增加公园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最后,黄河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该注重游客体验。
公园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吸引游客的同时也需要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休息区、观景点、游乐设施等,满足游客的需求。
同时,应该合理规划公园的交通系统,方便游客的出行。
可以设置公交车站、停车场等便利设施,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综上所述,黄河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该突出湿地特色,注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体现地域特色,同时注重游客体验。
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美丽与独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保护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34a0c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b.png)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具有很高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对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进行分析与探讨。
首先,植物配置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
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而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植被,可以形成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多样性的生境,有利于各类生物的栖息繁殖,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例如,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可以合理配置浅水区的芦苇、黄菖蒲等水生植物,设计沼泽区的蒲公英、泽泻等植物,营造湿地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
其次,植物配置还可以改善湿地公园的水环境。
湿地公园的水环境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湿地公园生态功能的基础。
通过合理配置具有吸水、净化水质特性的植物,可以有效净化湿地公园的水质,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例如,水生植物如芦苇和菖蒲等具有吸收废水中富营养化物质的能力,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浅水区的植物如睡莲等可以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减少水体污染。
此外,植物配置还可以增加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其景观效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合理配置植物可以营造出各种吸引人的景观,为游客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休闲空间。
例如,在湿地公园中可以利用各种树木形成树荫,搭配花坛、草坪等景观元素,营造出具有丰富层次感的景观效果;利用花卉等进行点缀,增添湿地公园的色彩和活力。
总之,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湿地公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可以保护和改善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改善水体质量,提供景观效果。
建设一个美丽宜人、生态友好的湿地公园,除了需要注重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公园的规划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打造出具有良好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87ba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8.png)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同时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教育科普的重要场所。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植物景观的营造尤为重要,它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还能够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生态功能。
对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特点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需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特点和生态系统的需求。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需要选择适合湿地生长的植物种类,这些植物能够适应湿润的环境,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需要考虑植物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既要能够美化湿地公园的环境,又要能够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氧气、净化水质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位,合理布局不同植物种类,形成多层次的植被结构,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植物种类选择: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类繁多,需要根据湿地的类型和生态系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
一般来说,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可以选择一些水生植物、湿地草本植物和湿地乔木灌木,这些植物能够适应湿润的生长环境,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生态功能。
2. 植被结构设计:在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植被的结构和布局,形成多层次的植被结构,提高植物的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
可以选择一些高大的湿地乔木作为林冠层,中等高度的湿地灌木和草本植物作为灌木层和草本层,低矮的水生植物作为地被层,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结构,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3. 生态景观设计: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的生态景观,尽可能还原和保护湿地的自然环境。
可以根据湿地的地形和水质状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群落类型,还可以在湿地公园中布置一些湿地功能区,如湿地花园、湿地栖息地等,提高公园的生态教育和科普价值。
4. 植物配置和养护: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植物的配置和养护。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637da5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7.png)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在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方面,应该根据不同湿地的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
湿地公园可以划分为分别适合湿地草本植物、湿地灌木和湿地乔木的区域,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还可以根据湿地公园的定位和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物进行植物配置,以提升公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
选择莲花、菖蒲等具有湿地特色的植物作为湿地公园的代表植物。
景观营造是湿地公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景观营造通过合理的园林设计和景观设置,营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观赏性的景观形象。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法,如水景、观景台、小型景观雕塑等。
水景是湿地公园的重要景观元素,可以通过设置湖泊、池塘、喷泉等水体来打造出水景效果。
观景台则可以用来观赏湿地风光,提供参观和休息的场所。
小型景观雕塑能够增加湿地公园的艺术氛围和趣味性。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还应注重生态建设和可持续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应选择具有生态适应性强、对湿地环境有益的植物,以促进湿地的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景观营造方面,应采用生态友好的建材和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可以选用可降解的木材、使用节水灌溉系统,减少园林垃圾的产生等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只有在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才能打造出具有高度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湿地公园。
相关部门和设计师需充分了解湿地公园的功能需求和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将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健康的休闲娱乐空间。
城市湿地公园自然野趣景观的营造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湿地公园自然野趣景观的营造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fc905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b.png)
城市湿地公园自然野趣景观的营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提升生态质量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合理地营造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具有自然野趣景观的生态公园,成为当前城市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自然野趣景观的营造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如下:1. 对城市湿地公园的自然野趣景观进行分析和总结,梳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构建的原则和方法;2.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城市湿地公园中自然野趣景观的具体应用和实现方式;3. 对城市湿地公园自然野趣景观的营造进行模拟实验和实地考察,验证所提出的景观构建原则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4. 提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城市湿地公园自然野趣景观营造的建议和对策。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来探讨城市湿地公园自然野趣景观的营造。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 文献调研: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工具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调研和收集,了解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构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 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典型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自然野趣景观的构建方式和效果。
3. 模拟实验:采用3D MAX软件等辅助工具进行虚拟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构建的模拟实验,探讨不同景观构建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4. 实地考察:选取多个城市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景数据和湿地生态环境信息,检验模拟实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第一年:1. 完成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明确城市湿地公园自然野趣景观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2. 开始虚拟模拟实验,验证不同景观构建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第二年:1. 完成虚拟模拟实验,并基于实验结果进行修正和优化。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010db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3.png)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摘要】城市湿地景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都市环境质量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定义和研究意义,然后探讨了其设计原则、方法和可持续性。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不仅要考虑基本的生态功能,还应当注重提升公园的可持续性,保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
本文强调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应当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湿地景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前关于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湿地资源进行景观设计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相关内容,从定义、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缓解城市的生态压力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还可以促进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深入探讨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意义重大且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f347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d.png)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摘要】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的营造对于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观赏价值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了景观设计的原则,介绍了营造技术措施,并对景观效果进行评价。
分析了营造中存在的难点和挑战。
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提供有效的营造方案,促进公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景观品质的提升。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工作的不断完善与提升。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现状调查、设计原则、技术措施、效果评价、难点、挑战、成果总结、发展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功能。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生态质量。
在湿地公园中,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公园的生态美观和生态功能。
目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仍相对薄弱,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湿地公园的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在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湿地公园地形地貌复杂,水域分布广泛,如何在不同的区域设计出具有吸引力和和谐统一感的景观也是一个挑战。
湿地公园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有限等问题,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景观的美化和功能的提升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开展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当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植物景观营造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措施,以提高湿地公园的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通过对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效果评价,总结出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为今后的植物景观营造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92bca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5.png)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一、湿地景观公园的概念湿地景观公园是指以湿地为主要景观元素,以湿地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生态恢复、环境改善等手段,将湿地保护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空间。
湿地景观公园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是城市绿地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既具有一般意义上公园的休闲功能,又具有湿地独特的水文、植被、野生动植物等生态价值,因此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
1. 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应当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首要原则,尊重自然,创造自然。
在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合理规划湿地的水资源、地形地貌、植被群落等要素,力求实现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和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2.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和景观组合。
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充分考虑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确保景观的多样性和连贯性。
在景观设计上,要突出湿地特色,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水体设置等手段,打造出具有湿地特色的景观空间,提升公园的整体品质和观赏性。
3. 结合城市功能需求与生态保护。
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要注重结合城市的功能需求与湿地生态保护的目标,实现生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在公园布局与设计中,要兼顾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注重设置休闲广场、步道、观景台等设施,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
要注重生态保护,设置湿地保护区、生态展示区等功能区域,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增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1.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湿地公园要充分展现湿地的特色与美丽。
可以通过植物的选择与布置,打造具有湿地特色的植物景观,如芦苇荡、浮岛花园、湿地花园等。
水体是湿地公园的主要景观元素,要合理设置水系,增加水体的面积和长度,形成自然的水景。
适当配置一些水上设施,如游船、游泳池等,丰富公园的水上活动项目,提升公园的游憩价值。
在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
可以通过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加强湿地植被的种植与管理,促进湿地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fb459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2.png)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摘要: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植物景观的营造对于增强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和美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探讨了适宜的植物种类选择、配置布局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景观设计1. 研究背景湿地是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湿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各地相继建设了许多湿地公园,以强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丰富城市绿地系统结构。
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对于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和美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种类选择、配置布局、养护管理等方面。
针对植物种类选择的研究主要探讨了适宜生长于湿地环境的植物种类及其生态特点,以及这些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配置布局方面的研究着重探讨了不同植物种类的组合布局方式及其对于景观效果的影响。
而养护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了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措施和技术,以确保植物景观的长期维护和管理。
3. 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3.1 适宜的植物种类选择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选择适宜生长于湿地环境的植物种类至关重要。
这些植物种类通常具有较强的水分适应能力和生态适应性,能够有效改善湿地环境,并且在景观设计中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种类选择上,应注重挑选多样性和生态性强的湿地植物品种,并根据其生态特点、景观效果和美学价值进行合理搭配和配置。
3.2 合理的配置布局合理的配置布局是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设计中,通过合理布局不同植物种类,可以有效地增强景观效果,丰富景观层次,优化植被结构。
合理的配置布局还能够提高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3c5991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3.png)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但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污染,这也促使了湿地公园建设的提出和实施。
湿地公园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提供优美的景观以供市民休闲娱乐。
因此,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的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在植物配置方面,湿地公园中应优先考虑栖息在湿地中的植物。
湿地植物种类繁多,如芦荟、苇子、香蒲等,这些植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维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湿地公园的植被配置,需要根据湿地的形态和地形、水文条件和气候状况来进行选择和植被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生态、景观、特色的有机融合。
其次,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该注重生态效益,实现有机的环境调控和自然保护。
针对水体污染、土壤侵蚀等问题,选择具有吸收和净化作用的生态植物,如芦苇、菖蒲等。
同时,还应优先选择当地特色植物以及生态脆弱植被进行种植,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生态环境状况。
最后,在景观营造方面,湿地公园的景观要从生态性、实用性和观赏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该根据景观分区的规划,选择具有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植物进行植被设计,如尺蠖、白鹭等具有浓郁湿地风味的动植物。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湿地公园的使用需求,如为游客提供休憩和娱乐设施,如游步道、湖畔栈道、观鸟塔等,以增加公园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总之,湿地公园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的策划和设计。
只有正确选择适应生态和气候条件的植物,合理规划景观分区,好的湿地公园才能真正实现环境调节、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并同时兼备观赏、娱乐等休闲娱乐功能。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5e5e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2.png)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营造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如景观设计不够突出、植物配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
开展对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对于提升湿地公园的景观品质、增强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湿地公园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与探讨的研究更是稀缺。
有必要深入研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相关问题,为优化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湿地公园建设向着生态友好、景观优美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植物资源,打造出具有生态、美观和功能性的景观,提升湿地公园的吸引力和保护水平。
通过研究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景观设计原则、营造方法和管理策略,旨在为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导,促进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湿地公园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促进植物景观的创新和优化,推动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景观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1.3 意义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意义在于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空气品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同时还可以保护和强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促进植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
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植物,可以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观,吸引游客,提升公园的亲水性和吸引力。
植物景观营造还可以促进城市绿色化进程,起到净化环境、减少噪音、调节气温的作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探究其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品质,保护植物多样性,推动湿地保护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60a2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f.png)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的功能,同时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湿地公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为干扰,植物景观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对于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研究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湿地公园受到了人为活动的破坏,其原始植被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需要进行重新植被绿化。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愈发受到重视,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植物景观设计直接关系到市民的休闲体验和生活品质,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优化设计。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其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绿地的品质,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方法和种植选择,深入了解如何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品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完整性。
通过探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保护和管理的策略,加强对景观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可持续利用,促进湿地公园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最终,本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推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工作的不断完善,促进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
1.3 研究意义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增强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促进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植物景观的精心设计和管理,可以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的水质和水源。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肺和生态休闲空间,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中,不仅要注重美学和观赏性,更要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原则,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营造初探——以王家堆湿地公园一期为例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营造初探——以王家堆湿地公园一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207b53dd88d0d232d46a97.png)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营造初探——以王家堆湿地公园一期为例摘要: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公园也是目前城市公园中一种重要的公园类型,对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王家堆湿地公园一期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探讨,归纳总结出湿地公园营造中遇到的常规问题,并探索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性办法,为类似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营造1 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1.1湿地湿地(wetland)是个地理学概念,狭义上的湿地是指陆地与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至少有以下特征之一:一是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二是底层土主要是湿土;三是在每天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
需要说明的是,湖泊与湿地的分界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为界。
广义的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1.2湿地公园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指以水为主体的公园,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湿地文化弘扬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1.3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营造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营造包含湿地公园生物生境的修复和生态景观的营造两个部分。
生境即适合生物生长的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大量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被侵占,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随着城市的急速扩张,王家堆湿地公园范围内动植物生境也遭到破坏,需要对生物生境进行一定的修复。
修复是为湿地公园的涉禽、鱼类、底栖类生物等动物以及浮水类、挺水类、沉水类水生植物创造适合生长的生境。
为营造生态景观,生物生境的修复和营造是基础,通过必要的工程技术手段和保护措施修复动植物生境。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62ca6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7.png)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1. 引言1.1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的探讨城市湿地景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围绕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应用展开探讨,从其意义、原则、要素、案例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城市中的湿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为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提供指导。
要素则是构成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基本要素,如水体、植被、土壤等。
通过对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城市在设计应用上的经验与做法。
通过对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发展趋势的探讨,可以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指导相关工作的进行。
2. 正文2.1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意义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城市中的湿地资源转化为具有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的公园,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可以丰富城市景观,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还可以有效利用城市的水资源,实现雨水收集和净化,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景观,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
2.2 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原则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设计的原则是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兼顾人类活动需求,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园艺 || Landscape gardening 90
一、湿地公园简述
1.1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方法和构思
湿地公园的建设就是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下保护其本质,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恢复。
然后根据设计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突出本地区特殊的湿地景观,对于这些景观的设计和构想应该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潜在。
任何湿地公园的建设都应该从保护环境,维护环境出发。
同时,建立的湿地公园目的是要改变湿地原有的生态结构,能够给在湿地生长的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因为人们对大自然生态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原有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就使得一些生物绝迹。
不能够适应现在的生活环境而死亡。
只有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才能够有效的恢复被破坏的生物生活环境。
从而促进生物物种的多样化。
建立湿地公园可以更好的方便人们文明观赏。
更能亲身的亲近自然,能够有效的保护湿地公园文化。
这对于湿地公园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1.2湿地公园植物的分布构造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应考虑湿地植物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景观及水质净化等多重功能要求,植物群落的搭配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水体、地形高差的变化相互依存,能够成为湿地公园中最具吸引力的景观效果。
利用水生植物造景,选择的植物品种除应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要求便于管理、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等特点,栽植方法除了直接就地栽植外,还可以在水中安置高度不等的种植池,既能提供适宜植物生长的水深,又可控制植物的蔓延,在无需经常性人为管理的条件下也能保持自身的景观稳定。
湿地公园中常采用去污效果比较好的挺水植物有茭白、芦苇、菖蒲、香蒲、水葱等;漂浮植物主要有满江红、菱、水鳖、浮萍等。
二、湿地景观的营造方法
2.1植物景观的营造
水上丛林区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缓坡护岸,缓坡可增加水路过渡带,形成浅岸,以允许不同植被带的植物群落逐渐过渡,因此,多样的湿地环境形成了多样的湿地植被,而多样的湿地植被可以维持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生长,大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植物在种植形式上形成“乔木+湿地植物”的水路结合配置方式。
大型乔木的种植不但可以净化水源,还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多样性的生存空间,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2野生动物的引入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为了为原有湿地生存的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一般情况下的湿地公园建设是在原有的湿地环境空间上模拟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从而恢复湿地建设的一个人工湿地。
在湿地建设中,为了更好的保持湿地建设。
对于动物的引入和生物的多样性。
为了更好的保持这样。
我们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适合湿地环境的动物。
湿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动物的引进是建立在湿地系统平衡上的。
所以,引进动物的引入可以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并且有效的促进湿地公园的发展。
对于动物的引入,一般都是野生的动物并且这些动物都是在湿地环境下生活的。
通过适当地加入系列底栖动物、浮游动物、鱼、两栖类动物、昆虫、鸟类等来增加生物多样性,这样在生态系统机构上起到全面的合理性。
对于鸟类的引入,这样有利于环境的美观建设。
因为鸟类属于温和性的动物,在鸟类引入以后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活性。
可以让整个湿地环境充满灵性。
这样也是一种美感的景观营造。
对于鸟类的栖息地的建设应该相对的复杂一些。
因为鸟类的迁徙等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这就需要在湿地公园引入鸟类时进而加强鸟类知识的普及。
让观赏的人认识到保护鸟类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这样既增进了人类与自然的交流,又增加了湿地特有的动物观赏景观。
2.3人文景观的发现与探索
湿地的建设和保护一般来说就是结合当地的乡土特色来建立的湿地保护。
对于湿地景观的建设更多的是注重其内在的延续性和环境保护。
强调的是内在的湿地景观文化。
所以,我们一般对于湿地景观的建设时都要注重其原有的地质风貌。
注重其遗留的物质文化基础。
然后进行湿地文化的建设和保护。
人类对于湿地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都是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湿地景观的建设。
湿地文化具有很久的历史性。
在人类最初时期为了索取鱼类和相应的植物灌溉而对湿地进行保护和开发。
还有就是交通云上上为了航运的文化保护河道。
就现在景观的营造设计来说的话。
在做到“全面性”和现在说的“历史性”相结合相发展的全面协调下。
这样对于人文景观的营造和湿地文化建设才能全面延续下去。
所谓“共时性”所指的就是湿地公园的建筑、景观、所列设备、在同一空间中。
这样共同呈现出来的才是我们常说的“共时性”“历时性”即景观构成的历时过程与先后顺序。
三、结语
湿地公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规划建设时要全面综合的考虑问题,使各元素自然的融合、过渡,从而达到各因素之间的呼应与协调。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应以原有的植被现状为基础,结合该地区的文化、历史问题,营造出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生态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1] 张毅川,乔丽芳,陈亮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10.
[2] 陈维越,罗言云.成都市望江楼公园风景园林空间分析[J].
北方园艺,2011.
[3] 黄有才,杨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
规划,2011.
[4] 潮洛蒙,李小凌,俞孔坚.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J].城市问题,
2010.
[5] 赵魁义.地球之肾――湿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汤浪涛(1983- ),男,湖南省益阳人,硕士,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与景观生态。
关于湿地公园景观营造探究
汤浪涛 周 鹏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林业局
【摘 要】 湿地公园本质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对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恢复原有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湿地所生存的生物种类。
并且形成一种可以观赏的景观。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供人们观光的项目,旨在突出其自然性。
本文从植物景观、动物景观、人文景观等方面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建设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概述。
【关键词】 湿地 公园 景观 营造 植物景观 动物景观 人文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