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几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几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新课改下,最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几何教学做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几何知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以及知识应用等能力。
但事实上,我国当前的高中数学几何教学效果十分差,几何知识的抽象性与复杂性使得学生思维混乱,学习积极性迅速下降。
因此,为贯彻新课改要求,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数学几何教学现状对几何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出了几点对策,仅供大家参考。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几何教学现状作为高中数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几何知识是高考的必考项目。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的绝对领导以及学生空间想象力的缺乏,使得当前高中数学几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还有部分教师开展的几何教学根本就是在照本宣科,这样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形式化、固化,不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甚至会限制高中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
为此,教师应该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贯彻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学思维与方式。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对策1.深入钻研数学教材,化抽象为具体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要基于高中数学教材,借助相关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完成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转化,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高中数学人教A 版《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中“球体”这一知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实际的几何球体模型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展开教学。
教师首先可以播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观察排球、足球或篮球等球形照片,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看到内容对球体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表达。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关于圆的平面几何知识,因此在描述球体的特征时,学生普遍认为球体都是圆形的。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怎么表示立体的圆?学生思考后回答用“球体”表示。
接着,教师可以再次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圆旋转一周形成球”的动画视频,以此引出球体的概念。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探索篇誗课改论坛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石守娟(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甘肃卓尼)数学是一门非常核心且基础的课程,并且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比也很大。
但在新课改日益推进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断加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以便寻找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对高中数学的正确认知现如今,新课改步伐不断加快,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
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知不清。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一部分教师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并排斥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革新。
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应该明确高中数学的特点,并紧跟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作为核心目标,只有这样,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才会整体提高。
此外,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成绩才是教师的关注点,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会过分重视数学知识的教授,侧重于学生数学解题思维的培养和解题速度的训练,无形中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数学素养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单一,得不到全面发展。
(二)教师忽视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新课改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但是在现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新课改仍处于初级实施阶段,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足。
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旧没有重视学生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并且教师在教学时仍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从而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抑制,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三)新课改教学改革的整体贯彻力度较小教育部门之所以要进行新课改,就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弊端,为了切实提高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该严格遵守新课改教学的要求。
高中数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数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创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理念的更新,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一、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新课改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1.差异化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方案。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加深入和拓展的数学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具体化、直观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其建立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
2.探究式学习新课改倡导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实验观察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数学学科已不再仅限于求解题目和计算结果,更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项目驱动教学在新课改框架下,教师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的方法,通过设计有趣、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数学建模三、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创新新课程NEW CURRICULUM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高中的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是要重视并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学目标是,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基本思维能力。
并且教师要能够依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地提高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一、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理解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人们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研究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它本身还有极其高的美学价值,《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教学的提倡是:要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体现出数学的文化价值。
所以,在新课改下,要对高中数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改变以往的偏见。
新课改是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它为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提高高中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在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1.重视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常我们都会非常细致地制订认知目标,而且很好地落实它们,但对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目标的制订和落实。
如,精心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机;通过展示数学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构建有效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兴趣;通过“问题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毅力;借助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创新的精神。
2.科学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质量势在必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数学的整合,是解决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手段。
比起传统的幻灯片演版和黑板,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排版整齐、字体标准的优点,它能够将一些图片、图形、声音、动画等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应试教育倾向过重以及缺乏与实际生活结合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课程改革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素质教育等措施进行解决。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措施、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数学基础薄弱、应试教育、实际生活结合、课程改革、实践、教师创新、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教育。
1. 引言1.1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教学内容的单一化问题是比较普遍的。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方法的不够多样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于注重传统的讲解和习题练习,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和应试教育倾向过重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突出问题。
很多学生在数学基础上存在较大的漏洞,导致后续学习困难重重。
应试教育的倾向会让数学教学变得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缺乏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数学教学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但现实中很多数学课程仍停留在抽象理论的阶段,缺乏实际应用的案例和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课程改革与实践相结合,让新课程标准更好地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中数学教学真正地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探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探讨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指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的革新和改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灌输。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探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讨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高中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也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培养其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讲解和习题训练来传授知识。
而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索和发现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和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探索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 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4.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新课改理念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让高中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一、新课改理念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魅力,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数学能力。
同时,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
数学不再是抽象的符号和公式,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此外,新课改还倡导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尝试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引入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时,我以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函数的本质。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数学问题。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我让小组合作绘制函数图像,观察图像的特点,总结函数的性质。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数学软件等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时,通过三维动画展示几何体的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空间关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也要注重德育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不仅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文将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进行探讨。
一、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
这与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更应是引导者和激发者。
2. 强调素质教育新课改倡导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培养健全人才的重要任务。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更是为了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3. 强调跨学科融合新课改强调跨学科融合,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与互相促进。
数学不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这就要求教学中能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方面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
1. 强调道德情操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包括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合作守纪、正直诚实等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严谨求实的态度。
2.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培养学习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3. 强调数学应用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历史发展、未来前景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将会受到启发,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从而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一、学生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及对策在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的主动性并不高,表现在课堂上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思考和提问的精神。
这种情况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积极思考的学科。
所以,在面对学生主动性不高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实用的数学应用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3. 鼓励学生多问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问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积极学习态度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素养。
二、数学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及对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会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讲解,给予学生的启发式问题较少。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而且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1.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板书、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手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让学生动手测量、绘图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 注重引导式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与学的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与学的反思自2000年以来,我国数学教育不断进行着新课改。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从2012年开始实施,在教材设计上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然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反思和解决。
一、教材的使用存在问题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质量不错,颇具探究性、实践性,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一味按照教材的顺序和要求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做好针对性教学。
有的教师甚至不按照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自己编写教材或使用过时的传统教材。
这显然与新课改的初衷背道而驰,损害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模式需要转变新课标强调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讲授-练习-考试”模式仍未彻底改变,许多教师缺乏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也缺乏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
因此,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是单纯地掌握了计算方法。
这可能导致学生在高考中失分,影响理科成绩,甚至影响学生成才选择和就业的方向。
三、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需要更加积极数学是一门极强性的学科,需要学生有坚定的毅力和不断钻研的精神。
但是许多学生往往不喜欢数学,不愿认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由于缺乏兴趣和动力,他们未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依然存在自己的想法,不愿接受新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师教育需要继续加强数学新课程需要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更好的教学能力。
因此,教师教育的质量是数学新课程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然而,在教师教育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教育内容质量不高、教育方式和手段落后、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另外,教师自身的学习也需要不断进行。
五、课外辅导需要规范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课余追求并存,不少学生为了考高分纷纷投入到各种补习班的课外辅导中。
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这些课外辅导机构往往不经认证,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浪费时间和投入过大。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60·1.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从为主,这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很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据新课程提出的教学标准,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形成更好的数学思维。
该观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参考性、先进性等意义价值。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创新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投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来,进而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以及各项问题的分析能力,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2.1 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学科价值步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对待学习的角度也逐渐变得多元化,他们渴望学到真正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知识。
但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并没有给予其这种体会,但身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了解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将生活元素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融入的要求,以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数学知识是对现实的高度凝练与升华,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中体现的数学学科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有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达到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对学生说道:“随着数学经验的积累,相信概率问题与咱们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被大家所熟知,而这节课,我们会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然后,我通过实际生活中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阐述了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之后,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抛硬币的试验活动,从具体的实践中指导学生获取数据,令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我做了课堂活动总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中数学教学也在逐步调整和改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应对和解决。
一、课程内容过于繁琐新课改中,数学课程内容重新规划和设计,但是也导致了数学课程的压缩,内容与课时的不匹配,教学难度偏高等问题。
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
应对措施:从定位的角度出发,教师需要梳理各个知识点,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
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时间规划,以及精简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在确保知识吸收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寻来提高数学能力。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能采用过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趣味和参与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应对措施: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PBL(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方式,将传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游戏或问题,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评价方式单一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和评价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教学和评价方式单一的情况,如老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应对措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以及定期组织小测验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表现和学习状况,整合评价方式,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四、教师培训及教育资源不足新课改下,数学教育需要更高、更严格的教学标准和要求,而一些老师可能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资源,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
应对措施:学校应该组织数学教师参加有关数学教学和教育的培训和研讨会,积极寻找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育工具,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以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中数学教育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研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景教学模式
研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景教学模式一、背景介绍1.新课改的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次深刻革新,是对以往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全面颠覆。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合作精神,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多元评价,提出了以“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
2.高中数学教学的挑战高中数学教学一直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情景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环境。
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二、现状分析1.教学模式的变革2.情景教学的意义情景教学模式有助于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情景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3.情景教学实践的挑战虽然情景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实践中也面临着挑战。
学生和教师对情景教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一,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不足也制约着情景教学的实践。
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未来展望1. 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推动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班、制定相关教学指南、引入优秀的教学案例等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情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2. 提供教学资源支持除了加强教师的培训外,还需要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
建立情景教学资源库,并进行分类整理和分享,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情景教学。
3. 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新课改强调多元评价和学生主体地位,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为情景教学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景教学模式既是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的一种挑战。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数学课程缺乏兴趣,导致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弱: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训练。
3. 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不足: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思维训练科目,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和题型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不深,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匹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对策提出: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图像和动画形式呈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1)拓宽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拓宽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增加案例分析:增加案例分析的教学环节,通过分析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开展数学思维训练: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要求高中数学教学也要与之相适应,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二、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高中数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 passively receiver of knowledge,缺少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机会。
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课堂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
应该改变这种现状,提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注重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备的。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可以通过集体探讨、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其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浅谈高中数学新教材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新教材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教育体系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新教材投入使用以来,驱动数学教育改革创新,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全面发展,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经过整合新教材内容,把握课程改革总体方向,发现大单元教学更具适用性和可行性,充分体现数学教育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且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显著提升数学学习效果,为学生深度学习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本文立足高中数学新教材,对新形势下大单元教学的优势价值、设计原则以及实施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标签: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新教材研究大单元教学从新课程改革目标出发,高中数学新教材投入使用,重新优化调整教学结构,有选择性地删减冗余内容,使得数学知识以及教育过程更具逻辑性、连贯性与关联性。
从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出发,覆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实施新课改、钻研新教材,最终以核心素养目标为着力点和落脚点。
把握新教材编写特色,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不仅关联知识点,还能确保在不同阶段、面向不同学生开展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的教学活动,整体设计、优化方案,使得数学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合理,符合学生终身学习养成需要。
一、高中数学新教材进行大单元教学的优势价值高中数学新教材进行大单元教学,应从新课程改革高度出发,尊重学情,牢牢把握核心素养目标方向,从整体串联教材内容,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设计数学知识主线、优化教学组织模式,切实转化教学思想,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从过去浅显教学转向深度探究,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总体来看,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使用新教材进行大单元教学,其优势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单元教学彰显多元教学理念在高中课程体系建设中,数学学科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数学课程本身具有抽象复杂、逻辑性强、可操作性高等特征,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出一定要求。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模块化教与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模块化教与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与学从传统的线性教学逐渐转变为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指将学科内容按照某种逻辑或知识体系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学习不同的模块。
模块化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模块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学习内容。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模块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数学知识结构。
传统的线性教学往往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模块化教学将数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模块化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地学习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孤立地进行,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而模块化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块化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而模块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模块化教与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具有选择性、个性化和综合性的教学方式。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的数学知识结构、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模块化教学无疑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课改是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简称,是指在新的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改革。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的教学观念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传统的数学教育一直强调灌输知识、重视应试训练,过分注重记忆和机械化运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积极性和兴趣。
而新课改则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数学教育的目标从“学会数学”转变为“学会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也由传统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
探究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推行探究式学习等新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中数学教育中,引领学生以主动的态度去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 正文2.1 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注重应试教育,重视考试成绩而非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导致学生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传统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独立性,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导致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局限于学科本身,无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中去。
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在于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影响了高中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2 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影响1.强调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再只注重死记硬背的计算和应试技巧。
通过引入更多的启发式问题和实际应用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的更新滞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学科学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却相对滞后,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脱节。
2. 学生思维能力欠缺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题型的训练,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的欠缺,无法做到自主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
3. 教学资源和工具不足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资源和工具匮乏的问题。
教学用书、教学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和工具的不足,直接制约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应对对策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转变为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大对高中数学教学资源和工具的投入和建设。
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包括教学用书、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等方面的支持,确保教学资源和工具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和提升教学质量。
4.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对高中数学教师的培训和岗位聘用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提高,加强教研和经验交流,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5.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共同协助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在新课 程改革 的背景 下 ,要 想让学生喜欢 上学习数学 ,提 高
四 、灵活 运 用 教 学 方 法
学生 的学 习效 率 ,就 需要教师不 断创新 ,设计丰富多彩 的教学方
教学没有 固定 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 程中 ,教师要根据 教学
探 索 篇 ·课改论坛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 学教 学
尹文 军 (安 徽 省 六 安 市 霍邱 县 第一 中 学 ,安 徽 六安 )
摘 要 :在新课 程改革的大环境之 下,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 能力和 自主探 究的能力 ,成为教 师 需 要 重 点研 究 的 问题 。高 中数 学不 同于 小 学 和 初 中 ,内容 更 加 广 阔 ,知 识 难度 增 大 ,所 以这 就 需 要 教 师进 行科 学合 适 的 引导 ,激发 学 生 学习兴趣 ,调动积极 性,否则对于学生来说高 中数学的学 习会 变得 非常枯燥乏 味而且十分 困难。因此 ,教 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精心 设计教 学方法,提高数学课 堂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 性。
堂教学方法 ,充分利 用多媒体技术 和各种教学设备 ,营造更加生 清楚地认识 自己。教师要充分 了解学生 ,分 析学 生的性格 特点和
动的课 堂氛围。在备课的过程 中,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 ,要联系生 兴趣爱好 。对于害羞胆小的学生 ,教师多一些鼓励 ,来增强他们的
活实 际 ,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在课堂 中,教师要增 自信心 ,让他们敢于 主动回答问题 ,勇敢地解决难 题 ,积极 思考 。
习积极性 和兴趣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
这个 目标 ,就需要教师充 分分析和掌握教材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4-04-10T13:29:28.950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陈超平
[导读] 注重课堂互动,在师生的互动中,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创造性的想法、超越课前预定的目标。
河北省南和县实验中学陈超平
摘要: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学习的效率,是摆在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讨论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它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的精力和物力的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改讲兴趣讲探究讲生成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讨论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首先通过 “设疑”、反馈、学生提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还应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注重课堂互动,在师生的互动中,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创造性的想法、超越课前预定的目标。
一、讲勤奋更讲兴趣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除了讲责任就是讲义务,从小就背上了“学习”这一沉重的负担。
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游戏爱好者,因为被游戏中环环相扣的谜团而困惑和通过自己努力把谜底揭开(取得胜利)带来的成就感所吸引而毫无怨言地几天几夜不停息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学习”就那么没有吸引力呢?我们承认做不到游戏的那种程度,但是这多少给我们一些启发,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的教学是否可以更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勤奋、刻苦得到更多兴趣的引领。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教学设计必须讲究“设疑”,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驱动。
第二,及时反馈,新知识的学习给学生带来哪些认知方面的变化,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能够解决那些原来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简化那些原来处理比较繁琐的问题?一句话,就是带来了哪些好处?例如(1)学习了集合的有关知识后,就可以把问题简洁地表示出来,以前是一个一个地认识事物,学习了集合以后,可以一类一类地认识事物;(2)需要几张光片可以确定患者体内钢针的长度?学习了三视图后,就可以通过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确定;(3)学习了向量知识以后证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就非常简单等等。
第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学生对老师的挑战也是弥补老师甚至教材的不足)。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带来几方面的好处:(1)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能生疑;(2)矫正,错误的认识通过辨析才有机会得到纠正;(3)愉悦,在感受与体会数学研究的历程中感知数学的魅力。
讲兴趣并非否定勤奋,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勤奋是快乐的、持久的。
许多事业上有一番成就的人都是从兴趣开始的。
二、讲接受更讲探究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接受式学习就是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就是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的学习。
作为学生,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就象前进中人的两只脚,交替向前。
但是,无论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还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新课程改革中都应当更加重视探究式学习。
知识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头脑中“生长”。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是有一定的知识准备的,不可能是一张白纸。
因此,无论是接受式学习还是探究式学习,都不会是无条件的。
新知识的接受、新问题的探究与学生原有知识准备的正相关度越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学习效果就越好,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是(1)如何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2)如何最大限度地将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
其实,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几乎每一个单元后面的习题部分都有几道探究性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在接受基础上的探究。
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探究性问题对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拓展其数学视野、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大有好处。
有接受才有探究,在接受基础上的探究,就像站在了巨人肩膀上飞翔。
从这个层面上理解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于搞好我们的数学新课程改革是有益的。
三、讲预设更讲生成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状况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即使有互动也必须是按照老师预先设计好的路子走,一旦学生“走歪了”,马上给“纠正回来”。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认为,教学当然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一堂充满活力的课离不开深思熟虑的备课——预设。
但是,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课堂上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方式的不同,同样的问题就有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就有可能超出我们预设,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区分其中的信息。
最为关注的是,必须在课堂上及时处理的那种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师生的互动中,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创造性的想法、超越课前预定的目标,学生的灵机一动、节外生枝、别出心裁都可以催生出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
因此,具体的教学实施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预设基础上的生成,切不可照本宣科。
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谁也阻挡不了前进的步伐,我们应更多关注课堂教学,关注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