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八年级语文期末统考

浙江省衢州市八年级语文期末统考
浙江省衢州市八年级语文期末统考

浙江省衢州市八年级语文期末统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9七下·长春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卓(zhuō)越元勋(xūn)锲(qiè)而不舍深恶(wù)痛绝

B . 潜(qián)心殷(yīn)红群蚁排衙(yá)兀兀(wù)穷年

C . 污秽(suì)咀嚼(jué)燕(yān)然勒功气冲斗(dǒu)牛

D . 阖(hé)眼校(jiào)补风悲日曛(xūn)目不窥(kuī)园

2. (2分)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 回到家乡,我欣喜的发现砾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B . 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不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 .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 .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3. (2分) (2016八上·南郑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通过这次血的教训,使我真正懂得了安全的重要性。

B .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 . 这次江西九江地震,据初步统计,至少200多间房屋倒塌,造成结构性损坏。

D .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残酷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4. (2分) (2017七下·威远月考)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 . 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

B . 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微风拂面

C . 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

D . 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

5. (2分)(2016·丹阳模拟) 对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

B . 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两国之间经常交战,这次由于格列佛潜入水中,用长绳和钩子把那个小人国的战船都拉回了利立普特国,利立普特国未发一兵一卒就大获全胜,所以格列佛就成了英雄。(《格列佛游记》)

C . 选自《朝花夕拾》的《狗?猫?鼠》,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朝花夕拾》)

D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立志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车的上等车夫,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

己的理想。(《骆驼祥子》)

二、古诗词默写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2017九上·吉林月考) 名句积累与运用。

(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诗经·蒹葭》)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 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曹刿论战》)

(5)《望岳》中表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与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明作者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晏殊《浣溪沙》词中,感慨时光易逝,并蕴含生活哲理,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叙述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59分)

7. (14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②公将鼓之()

③虽千里不敢易也()④今日是也()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A .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D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 此庸夫/之怒也

B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 . 臣未/尝闻也

D . 下视/其辙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 (20分) (2017七上·宜兴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暖冬

杨晓燕

①那些行如流水的往事已经走远,儿时的记忆却温暖着心灵,温暖了我记忆中的冬天。

②冬月和腊月,村里的年猪饭可热闹了,哪家杀年猪的话,村里几乎每家都会被请去吃年猪饭。尽管村里的人家多数只有能力杀一头猪,即使这样,乡亲们谁也不吝啬,杀了肥猪,就召集左邻右舍去吃杀猪饭,吃了这家吃那家。每每有人请去吃年猪饭,我们小孩子就屁颠屁颠地跟在父母身后凑热闹去了。

③在一片热闹的气氛中吃完,我们小孩就会忙着用菜叶包上酥肉或兰花豆之类的油炸食物,麻利地揣在兜里,然后开始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等玩累了,一群孩子就着天上温婉如水的月色,再把各自兜里揣着的食物拿出来坐在草垛上吃,边吃边讲故事、猜谜语,那感觉真是好极了。童年的欢声笑语便回荡在山村那明净的月光下。此时,不远处男人们还在猜拳对歌,女人们则在一旁助兴,这欢声的嚷嚷声便荡漾在山乡的夜色里……

④可是我们家的猪每年都杀的迟,这可急坏了我们小孩子。每次一看到人家杀猪,就会盯着母亲问:“妈,我们家什么时候杀猪呢?”“等你外婆来了就杀!”于是我就天天盼着外婆的到来。终于有一天,当慈祥的老外婆终于笑眯眯的出现在我家大门口的时候,我高兴坏了。外婆放下背上的背篓,又笑眯眯的拿出我们爱吃的米花糖。我们姐弟两人拿着外婆给的米花糖欢呼着到处炫耀:“外婆来了,外婆来了,我们家明天要杀猪了!”

⑤第二天,天还没亮,父亲就到井里挑水了,直到灌了满满的两石缸。母亲则开始在大锅里烧水,准备烫猪用。当几个壮汉将肥猪按到在案板上的时候,大人们便把小孩子撵走了,不准我们看这杀猪的血腥场面,说是对孩子不好。据母亲说,执刀的师傅要干净利落,一刀让猪断气,要不然猪忍受的痛苦太大,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会不安生。此时,母亲会准备些斋饭,用竹筛盛着,点上香纸烛火,嘴中念念有词,一脸虔诚地跪在猪圈前祷告,说的全是让猪重新转世投胎之类的话。

⑥和村里的人家一样,傍晚时分,我们家也请了邻里乡亲来吃饭。父亲喜欢摆点松毛席,他让隔壁的几个哥哥到山上扯上一些松叶铺在堂屋里、院子里,然后摆成松毛席。闻着清香的松叶味,再夹杂着饭菜的香味,顿时便有了一种过年的气氛。

⑦乡亲们酒足饭饱的时候,几个喝得满面红光的汉子手拉二胡、弹着弦子在院子中央跳起了左脚舞。跳左脚舞、唱左脚调是我们老家那些朴实的乡亲们信手拈来的节目,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会跳,而且对这古老的歌舞情有独钟。悠扬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琴声,和着原始古老的调子,大姑娘、小媳妇,小伙子、老头子,此时都情不自禁地随着琴声舞动起来,不多时,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穿着绣花鞋、绣花衣的乡亲们,一圈一圈围了起来,就这样唱着跳着、跳着唱着,直至深夜……

⑧老家的冬天,淡淡的,又浓浓的,可是永远抹不去的,是那月色之下的杀猪饭,是外婆手里的油渣香味,一如童年里欢乐的味道,静静地、暖暖地在心坎里流淌……

(1)文章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冬的“暖”的?

(2)文章以“暖冬”为题,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4)结尾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9.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体的色彩科学

安小宝

①色彩具有令人惊讶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重量”。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个盒子,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然后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

②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他经过多种复杂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重量”。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③色彩学还告诉我们,颜色不仅具有“重量”,而且还有“味道”。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用眼睛看清颜色,而且还能用其他器官分辨它们。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这种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许多盲人也能分辨颜色。

④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例如,室内的颜色就左右着人体的状态。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墙纸及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度过两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4小时;而在全蓝色的房间则会感觉仅过了1个小时。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红色房间移到蓝色房间,人的体温就会。

⑤更为奇异的是,专家们发现:颜色可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而分泌荷尔蒙的多寡,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情绪。如黄、橙、红等色有使人振奋提神的作用,能提高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进入兴奋状态;而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平心静气的特殊效用。因此前者能使工作环境产生活跃的气氛,刺激和增进生产活力;而后者则能使人镇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

(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专家们发现颜色具有特性。

(2)联系上下文,给第①④段空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①④

(3)第3段中加点的“许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第④段中加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直接说明了什么内容?

(5)在举重比赛中,为了使举重运动员发挥更好水平,你认为比赛场地的地毯应是什么颜色?杠铃应是什么颜色?这有什么好处?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10. (7分)(2016·深圳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2)文段中“她”是谁?结合整部作品,谈谈她是个怎样的人?

五、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九下·临泽月考)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一)“阅读”是人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姿态。“阅读”父母的点滴细节,体会劳作的艰辛;“阅读”自然的呻吟,明白要善待自然;“阅读”社会的美丑,懂得要守住道德的底线,阅读经典佳作,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请你以“在阅读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不少于600字;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作、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不限文体(诗

歌除外);⑤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二、古诗词默写 (共1题;共15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答案:6-4、

答案:6-5、

答案:6-6、

答案:6-7、

答案:6-8、

考点:

解析: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59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答案:9-3、

答案:9-4、答案:9-5、

考点:

解析: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五、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答案:11-1、

考点:解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