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703织物抗静电测试方法汇总及分析

合集下载

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标准研究

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标准研究

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标准研究潘文丽;赵晓伟【摘要】纺织品的抗静电整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评定对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测试标准和要求.纺织品的抗静电测试主要以比电阻(电阻率)和电荷半衰期两种方法为主;两者在实际测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对抗静电纺织品评价也有着系列的测试标准和评价指标.逐一介绍了抗静电的不同测试方法,并对目前使用较多的抗静电测试方法和标准进行了比较,虽然各国的标准在测试机理上基本相似,但具体的操作细节和结果表述上有差异.针对不同市场推荐了测试标准和相应要求.【期刊名称】《染整技术》【年(卷),期】2017(039)010【总页数】6页(P40-44,47)【关键词】抗静电测试;电阻率法;静电压半衰期法【作者】潘文丽;赵晓伟【作者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233;跨世纺织品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7日常生活中,纺织品静电现象主要由面料、服装的摩擦或感应产生。

静电产生后,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带有异性电荷的灰尘由于静电会附着在织物表面,与纤维间出现相互纠缠,导致衣服表面产生毛球,影响美观。

除了一般危害外,纺织品和服装的静电现象也会引发重大事故:(1)随着集成电路的微型化,由服装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压足以将集成电路击穿,导致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器件的损坏;(2)由于放电可产生电火花,导致油气品燃烧,引发火灾;(3)搬运炸药的人脱去衣服时产生的摩擦使服装带有几十万伏的静电压,会导致火工品(雷管、炸药等)的爆炸。

因此,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特别工作服和防护服的抗静电性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是纺织品主要测试性能指标。

纺织物抗静电性能定量测试的方法很多,按照测试结果的表示方式可分为比电阻法、半衰期法、电荷面密度法以及摩擦电压法等,按电荷的产生方法可分为摩擦式和电晕放电式。

比电阻法:用伏安法测量纺织品之间的等效电阻,通过电阻大小间接表征抗静电性能的大小。

防静电面料标准

防静电面料标准

防静电面料标准
防静电面料是一种具有抗静电性能的特殊面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

为了确保防静电面料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些
相关的标准。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防静电面料标准。

1. GB/T 12703-2008《化学纤维织物导电性能测定方法》:该标
准规定了化学纤维织物导电性能的测定方法,包括导电阻抗、表面电
阻等指标。

通过该标准可以评估防静电面料的导电性能,检测面料是
否符合静电防护要求。

2. GB/T 12014-2009《织物防静电性能测定方法》:这个标准详
细介绍了织物防静电性能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包括表面电阻、体
积电阻、电离时间等。

该标准提供了评估防静电织物性能的参考依据,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面料材料。

3. GB/T 31467-2015《面料织物防静电性能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面料织物防静电性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包
括导电性、漏电量、电离时间等指标。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用防静
电面料,帮助用户判断面料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4. GB/T 17623-1998《抗静电服装》: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抗静
电服装的设计要求、制作工艺和性能检测方法。

其中包括面料的导电
性能、阻燃性能、耐洗涤性能等指标,确保抗静电服装在使用过程中
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积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防静电面料标准,通过对这些标准的遵循和测试,可以确保防静电面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
定和执行有助于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同时也促进了防静电面料产业的
发展。

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压测试标准

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压测试标准

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压测试标准
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压测试的主要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1. GB/T 12703-2008《防静电服静电电阻测量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阻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服装表面的电阻来确定其防静电性能。

2. GB/T 12684-2019《静电电压测试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静电电压的测试方法,通过测试防静电服表面的静电电压来判断其防静电效果是否合格。

测试方法主要使用电势差测量仪进行测试。

3. ANSI/ESD STM2.1-2013《RESIS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GARMENT MATERIALS》:该标准是美国电子工业联盟(ESDA)制定的,用于测量防静电服材料的电阻特性。

通过测试电阻值来评估服装的防静电性能。

4. ISO 2878:2005《Textiles - Domestic washing and drying procedures for textile testing》: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洗涤和干燥的测试方法。

防静电服通常需要经常清洗,所以该标准中的洗涤和干燥测试方法可以用于评估防静电服的耐用性和防静电效果是否受到清洗的影响。

这些标准提供了对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压的测试方法和要求,使用这些标准进行测试可以确保防静电服的品质和性能,并保证其能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压测试标准

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压测试标准

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压测试标准
防静电服表面静电电压测试标准有几种常用的标准,以下是其中两项常见的标准:
1. GB/T 12703-2008 《防静电服》标准:该标准适用于衣服和服装类防静电产品的表面静电电压测试。

测试过程中,应使用表面电阻计或表面电势计进行测试,以确定防静电服的表面电阻或表面电势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ANSI/ESD STM 2.1-2006 《防静电服测试方法》:这是美国电子行业防静电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标准,用于测试防静电服的表面电阻和表面电势。

测试方法包括使用表面电阻计或表面电势计,测试样品被置于特定条件下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电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防静电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放电,减少静电对设备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具体的测试标准可能还因国家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GBT 12703-1991 织物静电测试方法简介

GBT 12703-1991 织物静电测试方法简介

GBT 12703-1991 织物静电测试方法简介静电测试包括危险静电源参数测试、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检测、易燃易爆物品静电感度的测试。

表征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的主要参数有电阻率、泄漏电阻、电荷面密度及半衰期、摩擦带电电压及半衰期等。

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的评价有电阻类指标(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表面比电阻、泄漏电阻、极间等效电阻等),静电电压及其半衰期、电荷面密度等指标,以及吸灰试验、张帆试验、吸附金属片试验等简易测试方法得到的低精度指标。

GB/T 12703-1991织物静电测试方法简介了6种测试方法,GB/T 12703后期又于08到10年间陆续进行修订,修改为一共七种测试方法。

但主要的测试方法大致未变。

A法(半衰期法):用+10 kV 高压对置于旋转金属平台上的试样放电30 s,测感应电压的半衰期(s)。

FZ/T 01042《纺织材料静电性能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与之完全相同。

此法可用于评价织物的静电衰减特性,但含导电纤维的试样在接地金属平台上的接触状态无法控制,导电纤维与平台接触良好时电荷快速泄漏,而接触不良时其衰减速率与普通纺织品类似,同一试样在不同放置条件下得出的测试结果差异极大,故不适合于含导电纤维织物的评价。

日本1997年修订的JIS L1094“织物及び编织物の带电性试验方法”在文本中已列专门的条款指出此法不适合于评价含导电纤维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B法(摩擦带电电压法):试样(4块,2经2纬,尺寸4 cm×8 cm)夹置于转鼓上,转鼓以400 RPM 的转速与标准布(锦纶或丙纶)摩擦,测试1min内的试样带电电压最大值(V)。

除磨料规格、子样数等稍有差别外,FZ/T 01061《织物摩擦起电电压测定方法》与之相同。

此法因试样的尺寸过小,对嵌织导电纤维的织物而言,导电纤维的分布会随取样位置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故也不适合于含导电纤维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评价。

C法(电荷面密度法):试样在规定条件下以特定方式与锦纶标准布摩擦后用法拉第筒测得电荷量,据试样尺寸求得电荷面密度(μC/m2)。

防静电布料标准

防静电布料标准

防静电布料标准概述防静电布料是一种能够有效消除静电的特种纺织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石化、医药等领域。

为了确保防静电布料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检验和评定。

本文将深入探讨防静电布料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防静电布料标准的重要性1.保证产品质量:防静电布料标准对布料的电阻、抗静电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规定,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提高产品竞争力:符合防静电布料标准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市场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保护人身安全:防静电布料标准要求产品能够有效消除静电,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和事故,保护人身安全。

国内外防静电布料标准的比较国内标准1.GB/T 12703-2009《防静电工作服通用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防静电工作服,对防静电性能进行了规定,要求电阻在一定范围内。

2.GB 12014-2009《电子工业静电防护要求》:该标准适用于电子工业中使用的防静电材料和产品,要求电阻、放电时间等指标符合要求。

3.GB/T 31468-2015《一次性防静电工作服》:该标准适用于一次性防静电工作服,规定了产品的基本要求和静电性能要求。

国际标准1.ISO 61340-4-4:2017《Electrostatics - Part 4-4: Standard testmethod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Electrostatic classification of flexible intermediate bulk containers (FIBC)》:该标准适用于柔性中间散装容器的静电分类,对产品的电阻、放电时间等进行测试和分类。

2.ASTM D123-14《Standard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Textiles》:该标准是纺织品领域的通用术语标准,定义了与纺织品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防静电布料标准的制定流程1.召集制定组织:由相关行业协会或标准化组织召集制定组织,确定标准制定的范围和目的。

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及测试评价方法的发展

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及测试评价方法的发展

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及测试评价方法的发展作者:陆肖莉张玉莲来源:《中国纤检》2010年第20期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xtile Antistatic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Methods摘要概述了近期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新发展以及配套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方法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tatic technology of textiles, and gives a summary of th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antistatic properties of textiles.Keywords: textiles; antistatic;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近十年来,我国纺织品的抗静电技术有了飞速发展,除应用于专业工作场所的抗静电工作服、超净工作服外,军队、武警的常服、作训服等为了防止静电干扰及有可能产生的静电危害也都采用了抗静电技术,甚至一般民用纺织品如羊绒衫等针织物也添加了有机导电纤维。

纺织品质量测试机构经常会收到各种企业的抗静电产品样品检测。

随着抗静电技术的发展,国家和行业部门近几年先后修订和发布多项关于纺织品和纺织服装抗静电测试方法的新技术标准。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和测试评价方法归纳如下。

1纺织品抗静电技术1.1静电的危害静电现象主要是由于物体摩擦(接触—分离)或感应产生的。

产生静电后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从而造成生产和生活中的静电干扰。

生活中因静电吸附,带有异性电荷的灰尘会附着在织物表面,上衣和裤子为不同材料时,不同极性的电荷造成相互吸引,出现衣服和衣服相互纠缠、衣服对人体纠缠的现象。

项目10纺织品功能性、11生态纺织品的检测

项目10纺织品功能性、11生态纺织品的检测

(三)电荷面密度测试—C法
1、原理:将经过摩擦装置摩擦后的样品投入法拉第 筒,以测量样品的电荷面密度。
l一外筒;2一内筒;3一电容器;4一静电电压表;5一绝缘支架
电荷密度法

摩擦使样 品带电
转移样品
投入法拉利筒
2、方法
(1)随机采样经向二块,纬向二块,大小为 250mm×300mm,按图将一端缝制为套状。
项目十 纺织品功能性的检测
纺织品功能性检验主要包括安全卫生性、穿着 舒适性等,安全卫生性有抗静电性、阻燃性、防紫 外、抗菌性、防污性等。穿着舒适性有保暖性(隔 热性)、吸(防)水性、透湿性、透气性等。
任务1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检测
Electrostatic test methods for textile 合纤回潮率低、比电阻大,容易产生静电。吸 尘沾污、爆炸火灾。 国家标准为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测试方 法》,分为两部分:一为织物的静电性能检验,二 为工作服静电性能检验。
(5)根据下式计算 R=U/I
式中:U——外加电压; I——电流计读数;
R——极间等效电阻。 (6)对各样品进行三次测试,求出R的平均值。
提高织物抗静电性能的途径:
一、加入抗静电剂,进行抗静电整理。喷涂、共混 纺丝。合纤织物比电阻1013~1020Ω·cm→ 1010~ 1011Ω·cm。
二、混纺或交织,导入导电纤维。如不锈钢或碳纤 维。复合型导电纤维,比电阻102~105Ω·cm。
一.织物的静电性能检验
静电电压electrostatic voltage:样品上积累的相对 稳定的电荷所产生的对地电压。
电量:在单极性带电情况下,指样品上积聚的电 荷量;在双极性带电情况下,系指正负电荷的代数 和。

八种单组分织物抗静电性能比较

八种单组分织物抗静电性能比较

摘要:本文采用gb/t 12703.1—2008、gb/t 12703.2—2009和gb/t 12703.5—2010三种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分别测试了棉、粘胶纤维、苎麻、羊毛、桑蚕丝、涤纶、锦纶和腈纶等8种单组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得出了8种单组分织物之间抗静电性能优劣情况的结论。

关键词:织物;抗静电性能;静电压半衰期;电荷面密度;摩擦带电电压静电作为一种近场自然危害,给人类社会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危害,据统计,全球因静电造成的损失高达百亿元[1]。

所以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也越来越受到纺织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那么,常用的纤维素类纤维、蛋白质类纤维和合成类纤维中哪类纤维织造而成的织物抗静电性能较好?本文通过采用gb/t 12703系列标准分别对8种单组分织物进行抗静电性能测试,取得一系列数据,得出了部分结论。

本文采用的8种织物成分分别为:棉、粘胶纤维、苎麻、羊毛、桑蚕丝、涤纶、锦纶和腈纶。

8种织物的规格见表1。

1 静电压半衰期试验采用gb/t 12703.1—2008《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2]对8种织物进行静电压半衰期试验。

1.1 原理使试样在高压静电场中带电至稳定后断开高压电源使其电压通过接地金属台自然衰减,测定静电压值衰减至初始值一半所需的时间。

1.2 试验条件和结果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35±5)%。

主要仪器:h0110/v1型织物静电衰减测试仪(日本大荣)。

试样尺寸:4.5 cm×4.5 cm。

加压电压:10kv。

试验结果见图1。

1.3 数据分析静电压半衰期是指纺织品上积蓄的静电压因为传导和周围空气离子化而衰减到最大电压值一半所需的时间[3]。

它是反映蓄积在材料表面的静电消散的快慢程度[4]。

半衰期越小说明电荷逃逸得越快,织物抗静电性能越好。

gb/t 12703.1—2008中给出的等级要求见表2。

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标准比较

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标准比较

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标准比较作者:陈宁陈凤梅沈悦明来源:《中国纤检》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简述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各部分的表征手段和指标,分析了其异同性和相应的物理意义,并对评定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质量要素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静电性能评定;感应带电;摩擦带电;接触充电Abstract: Seven parts of the GB/T 12703 evaluation of electrostatic properties of textiles are sketched in this paper. The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 and physical significance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qualities are recommended when the Electrostatic Properties of textiles are evaluated.Keywords: evaluation of electrostatic properties;induction charging;triboelectric charging;contact charging1 引言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纤维材料之间或纤维与其他材料之间接触摩擦作用,纺织品发生电荷积聚的静电现象[1]。

一方面静电使得纺织品吸附尘埃从而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使得纺织品之间或纺织品与人体粘附,服装的舒适性降低,甚至严重时,人体触及导体时有触电感或因静电放电产生火花,在某些场合会间接引发重大事故。

因此纺织品的静电现象所潜在的危害性必须引起重视。

目前,我国现行纺织工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有纺织品静电性能测试和评价的相关标准。

其中,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的七个部分从若干方面为检测机构表征纺织品的静电性能提供评定依据。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评定方法探讨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评定方法探讨

592019年 7月 中国纤检1 引言纺织品中的静电问题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穿着时静电容易引起粉尘的吸附、织物黏附或纠缠肢体产生不舒服感,影响服装的美观和服用性。

在天气干燥时,纺织品中静电电荷的聚集产生较高的静电压,还可对人体产生电击,甚至静电摩擦产生的火花容易造成粉尘多、近距离接触油品、煤气泄漏等场所发生起火爆炸。

目前国内用于纺织品抗静电性能评定的方法较多,有GB/T 12703.1—2008《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GB/T 12703.2—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2部分:电荷面密度》;GB/T 12703.3—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3部分:电荷量》;GB/T 12703.4—2010《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4部分:电阻率》;GB/T 12703.5—2010《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GB 12014—2009《防静电工作服点对点电阻》;GB 12014—2009《防静电工作服带电电荷量》等。

现行标准中不同指标的评定方法在测试原理、适用范围、预处理(洗涤)要求、评定结果表述、性能要求等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的差异,导致用不同方法对抗静电性能进行评定,最终的抗静电性能不一致[1-6]。

本文综合比较分析了国内现有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定方法,并通过对抗静电性能评定结果比较分析,给出抗静电性能的评定结果异同的原因和建议。

2 抗静电性能评定方法比较静电产生的原因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等,而对于服装的抗静电性主要通过防止面料上电荷的聚集或通过传导电荷来达到抗静电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防静电整理、在面料中植入金属纤维、有机导电纤维、石墨烯碳纤维等。

防静电整理的抗静电效果往往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更多生产企业采用面料中植入导电纤维实现长期的抗静电性能。

本文选择6种植入导电纤维的面料和4件服装,采用现行的7种不同方法对这些试样进行抗静电性能评定比较。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织物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从工业用布到医疗纺织品。

然而,你是否曾在穿脱衣物时遭遇过静电的“袭击”,或是在触摸某些织物时感受到瞬间的“电击”?这些令人不适的现象都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密切相关。

了解和评估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对于提高织物的质量和使用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织物产生静电的原因要理解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首先需要了解织物为何会产生静电。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上,导致一种材料带有正电荷,另一种材料带有负电荷。

在织物中,纤维之间的摩擦以及与人体或其他物体的接触都可能导致电荷的转移和积累。

此外,干燥的环境会降低空气的导电性,使得积累的电荷难以释放,从而增加了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二、抗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评估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测试方法。

1、半衰期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

将带有一定初始电荷量的织物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测量其电荷衰减到初始电荷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半衰期越短,表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越好。

2、摩擦带电电压法通过摩擦装置使织物带电,然后测量其产生的电压。

电压值越低,说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越强。

3、表面电阻法测量织物表面的电阻值。

电阻值越小,电流越容易通过,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也就越好。

4、电荷面密度法计算织物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荷量。

电荷面密度越小,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越佳。

三、影响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因素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纤维种类不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学性能。

例如,天然纤维如棉和羊毛的抗静电性能相对较好,而合成纤维如聚酯和尼龙则较容易产生静电。

2、纤维的含水率含水率高的纤维通常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够更快地释放电荷,从而减少静电的积累。

3、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紧密程度、厚度和孔隙率等组织结构参数也会影响其抗静电性能。

一般来说,较疏松的织物结构有利于电荷的释放。

4、后整理工艺通过对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如添加抗静电剂或进行涂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织物静电性能及测试标准

织物静电性能及测试标准
GB/T 12703.3-2009
纺织品静电性能评定第3部分:电荷量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服装及其纺织制品,
摩擦电压
(V)
GB/T 12703.5-2010
纺织品静电性能评定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不适用于铺地织物
GB/T 24249-衰期
GB/T 12703.1-2008
抗静电纤维及面料测试标准
1静电性能
导电纤维和抗静电纤维在静电指标上有较大的区别,以纤维比电阻为例,一般抗静电纤维都大于107Ω·cm ,导电纤维的比电阻一般都在106Ω·cm以下,见表1
表1各种纤维的静电性能
纤维分类
纤维比电阻(Ω·cm)
导电纤维
金属纤维
10-3以下
金属涂、镀层纤维
10-5~10
金属化合物系导电纤维
防静电服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引发电击、火灾及爆炸危险场所穿用的防静电服。
GB/T 23316-2009
工作服防静电性能的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加入导电纤维的防静电机织物为主要面料制成的防静电服。
GB/T 12703.2-2009
纺织品静电性能评定第2部分:电荷面密度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不适用于铺地织物
GB/T 24249-2009
防静电洁净织物
本标准适用于在电子、半导体、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使用的,用以制成洁净室服装、帽子、手套、鞋套等产品的织物
EN 1149-1-2006
防护服静电特性第1部分:表面电阻
AATCC 76-2005
织物表面电阻测试方法
摩擦带电荷量(μc/m2)
GB12014-2009
纺织品静电性能评定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

织物静电性能及测试标准

织物静电性能及测试标准
抗静电纤维及面料测试标准
1静电性能
导电纤维和抗静电纤维在静电指标上有较大的区别,以纤维比电阻为例,一般抗静电纤维都大于107Qcm,导电纤维的比电阻一般都在106Qcm以下,见表1
表1各种纤维的静电性能
纤维分类
纤维比电阻(Qcm)
导电纤维
金属纤维
10-3以下
金属涂、镀层纤维
10-5〜10
金属化合物系导电纤维
GB12014-2009
防静电服
本标准适附于PJ能引发电击、火灾及爆炸危险场所穿用的防静电服。
GB/T23316-2009
工作服防静电性能的要
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加入导电纤维的防静电机织物为主要面
料制成的防静电服。
GB/T12703.2-2009
纺织品静电性能评定第2部分:电荷面密度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不适用于铺地织物
GB/T12703.3-2009
纺织品静电性能评定第3部分:电何里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服装及其纺织制品,
摩擦电压
(V)
GB/T12703.5-2010
纺织品静电性能评定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纺织织
物,不适用于铺地织物
GB/T24249-2009
防静电洁净织物
静电压半衰期
GB/T12703.1-2008
(◎)
GB/T24249-2009
防静电洁净织物
本标准适用于在电子、半导体、医约、食品等行业的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使用的用以制成洁净室服装、帽子、手套、鞋套等产品的织物
1
EN1149-1-2006
防护服静电特性第1部分:表面电阻
AATCC76-2005
织物表面电阻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标准

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标准

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标准一、引言。

纺织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静电的产生而带来诸多问题,如引起不适、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因此,对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制定相应的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测试方法。

1. 表面电阻测试。

纺织品的表面电阻是评价其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时,可采用四探针法或两探针法,分别对纺织品的不同部位进行测试,以获得准确的表面电阻数值。

2. 体积电阻测试。

除了表面电阻外,纺织品的体积电阻也是其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时,可采用直流电桥法或交流阻抗法,对纺织品进行体积电阻测试,以评估其在静电场中的导电性能。

3. 静电放电时间测试。

静电放电时间是评价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时,可采用静电放电时间测试仪,对纺织品进行放电时间测试,以评估其在静电场中的放电速度和效果。

4. 静电对抗测试。

静电对抗是评价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时,可采用模拟静电场环境,对纺织品进行静电对抗测试,以评估其在静电场中的防护效果。

三、测试标准。

1. 表面电阻标准。

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表面电阻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2. 体积电阻标准。

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定相应的体积电阻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3. 静电放电时间标准。

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静电放电时间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4. 静电对抗标准。

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静电对抗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四、结论。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可以有效评估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纺织品抗静电性能测试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推动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织物静电测试方法有那些

织物静电测试方法有那些

织物静电测试方法有那些织物静电测试方法有那些检测织物的防静电性能,我国制定了国标GB/T12703一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该标准包括半衰期(A法)、摩擦带电电压(B法)、电荷面密度(C法)和极间等效电阻(F法)等四种测试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仅采用其中的一、二种测试方法,不同的测试方法对于相同的织物,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能否给出一致的评价结果。

笔者通过实验对这一间题进行了研究.并从理论上对现行的四种测试方法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新的测试方法。

一、试样的选取一般认为,织物中加入导电纤维时,消散静电的方式以电晕放电为主l[],仅仅经过抗静电处理的织物,消散静电的方式以静电泄漏为主。

通过对不同服装的静电性能和抗静电机理试验研究发现仁3〕:(A)无论身穿何种服装,仅靠服装的电晕放电均不能有效地消散人体静电;(B)电晕放电作用突出表现在剥离过程中;(C)静电泄漏对服装的静电消散起主要作用。

上述四种测试方法;对同一试样,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有时得出相互矛盾的结果41[。

因此,为全面检验现行的织物静电测试方法对织物静电性能测试的相关性,分析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选取了5类、18种有代表性的织物作为实验对象,其中:A 类含不锈钢纤维、B类含腑纶铜络合纤维、C类含碳家纤维、D类含抗静电改性剂、E类为市购普通织物。

其面料分别为:Al、AZ涤棉,A4、A6、E4为纯棉,B3为毛涤;其余为化纤。

二、现行织物静电测试方法相关性研究1、试样的选取一般认为,织物中加入导电纤维时,消散静电的方式以电晕放电为主、,仅仅经过抗静电处理的织物,消散静电的方式以静电泄漏为主。

通过对不同服装的静电性能和抗静电机理试验研究发现仁3〕:(A)无论身穿何种服装,仅靠服装的电晕放电均不能有效地消散人体静电;(B)电晕放电作用突出表现在剥离过程中;(C)静电泄漏对服装的静电消散起主要作用。

上述四种测试方法;对同一试样,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有时得出相互矛盾的结果41[。

防静电皮测试标准及方法

防静电皮测试标准及方法

防静电皮测试标准及方法防静电皮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或产品的防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

下面将介绍防静电皮测试的标准及方法。

一、防静电皮测试标准1.GB/T12703-2008《防静电特性要求与检测方法》:这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防静电材料和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2.ASTMF150-98(2019)《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Conductive and Static Dissipative Resilient Flooring》:这是美国ASTM国际标准,适用于评估导电和静电消散性弹性地板的电阻。

3.IEC61340-2-3:2016《Electrostatics-Part2-3:Methods of test for determining the resistance and resistivity of solid materials used to avoid electrostatic charge accumulation》: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国际标准,用于评估固体材料的电阻和电阻率,以避免静电积聚。

二、防静电皮测试方法1.表面电阻测试:使用表面电阻计测量材料表面的电阻。

测试时,将电阻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材料表面,并施加标准化的测试电压,测量电流的大小,从而计算出表面电阻。

2.体积电阻测试:使用体积电阻计测量材料内部的电阻。

测试时,将电阻计的两个电极插入材料内部,施加标准化的测试电压,测量电流的大小,从而计算出体积电阻。

3.接地电阻测试:用于评估导电材料的接地性能。

测试时,将材料与地面进行连接,并测量连接处的电阻值。

4.静电放电时间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静电消散性能。

测试时,将材料充电至一定电位,然后断开外部电源,通过测量时间来确定材料释放电荷的速度。

5.静电电势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静电电势。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在现代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日常穿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布料,从工业生产中的特殊织物到医疗领域的专用材料。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纺织品可能会产生静电,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甚至潜在的危险。

因此,对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静电在纺织品中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摩擦和分离过程。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导致一方带正电,另一方带负电。

在干燥的环境中,电荷难以迅速消散,从而积累形成静电。

对于纺织品来说,静电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穿着过程中,静电可能会导致衣物吸附在身体上,带来不舒适的感觉。

在某些工业环境中,静电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严重事故。

此外,静电还可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影响其正常运行。

二、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1、半衰期法半衰期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方法。

将经过预处理的纺织品样品置于高压电场中充电,然后测量其电荷衰减到初始值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越短,表明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越好。

2、摩擦带电电压法通过摩擦装置使纺织品样品与标准摩擦材料相互摩擦,然后测量样品产生的摩擦带电电压。

电压值越低,说明抗静电性能越强。

3、电阻测试法测量纺织品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

电阻值越小,抗静电性能越佳。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导电纤维或添加了导电助剂的纺织品。

4、电荷面密度法让纺织品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与标准摩擦材料摩擦,然后测量样品上的电荷面密度。

电荷面密度越小,抗静电性能越好。

三、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1、环境条件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对结果有显著影响。

通常,在较高的湿度下,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会有所提高,因为水分有助于电荷的传导和消散。

2、样品预处理样品的洗涤、干燥方式以及预处理时间等都会影响测试结果。

3、测试设备的精度和校准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四、评估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标准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国家/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评估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12703织物抗静电测试方法汇总及分析
静电测试包括危险静电源参数测试、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检测、易燃易爆物品静电感度的测试。

表征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的主要参数有电阻率、泄漏电阻、电荷面密度及半衰期、摩擦带电电压及半衰期等。

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的评价有电阻类指标(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表面比电阻、泄漏电阻、极间等效电阻等),静电电压及其半衰期、电荷面密度等指标,以及吸灰试验、张帆试验、吸附金属片试验等简易测试方法得到的低精度指标。

GB/T 12703-1991织物静电测试方法简介了6种测试方法,GB/T 12703后期又于08到10年间陆续进行修订,修改为一共七种测试方法。

但主要的测试方法大致未变。

A法(半衰期法):用+10 kV 高压对置于旋转金属平台上的试样放电30 s,测感应电压的半衰期(s)。

FZ/T 01042《纺织材料静电性能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与之完全相同。

此法可用于评价织物的静电衰减特性,但含导电纤维的试样在接地金属平台上的接触状态无法控制,导电纤维与平台接触良好时电荷快速泄漏,而接触不良时其衰减速率与普通纺织品类似,同一试样在不同放置条件下得出的测试结果差异极大,故不适合于含导电纤维织物的评价。

日本1997年修订的JIS L1094“织物及び编织物の带电性试验方法”在文本中已列专门的条款指出此法不适合于评价含导电纤维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B法(摩擦带电电压法):试样(4块,2经2纬,尺寸4 cm×8 cm)夹置于转鼓上,转鼓以400 RPM的转速与标准布(锦纶或丙纶)摩擦,测试1min内的试样带电电压最大值(V)。

除磨料规格、子样数等稍有差别外,FZ/T 01061《织物摩擦起电电压测定方法》与之相同。

此法因试样的尺寸过小,对嵌织导电纤维的织物而言,导电纤维的分布会随取样位置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故也不适合于含导电纤维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评价。

C法(电荷面密度法):试样在规定条件下以特定方式与锦纶标准布摩擦后用法拉第筒测得电荷量,据试样尺寸求得电荷面密度(μC/m2)。

除在摩擦布规格、试样预处理、摩擦棒直径、摩擦次数等方面略有变化外,FZ/T 01069《织物摩擦带电电荷密度测定方法》与之相同。

电荷面密度法适合于评价各种织物,包括含导电
纤维织物经摩擦积聚静电的难易程度,所测结果与试样的吸灰程度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由于试样与标准布间的摩擦起电是人工操作实现的,故测试条件的一致性、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演性易受操作手法的影响。

D法(脱衣时的衣物带电量法):按特定方式将工作服与化纤内衣摩擦后脱下工作服,投入法拉第筒,求得带电量(μC/件)。

此法的测试对象限于服装,且内衣材质未作规定,摩擦手法难以一致,缺乏可比性。

E法(工作服摩擦带电量法):用内衬锦纶或丙纶标准布的滚筒烘干装置(45 RPM以上)对工作服试样摩擦起电15 min,投入法拉第筒测得工作服带电量(μC/件)。

此法与“防静电工作服”产品标准GB/T 12014所规定的电荷量测量方法基本一致,适合于服装的摩擦带电量测试;其技术实质与C法(电荷面密度法)也相一致。

F法(极间等效电阻法):织物试样与接地导电胶板良好接触,按规定间距和压力将专门的电极夹持于试样,经短路放电后施加电压,据电流值求得极间等效电阻(Ω)。

含导电纤维织物与导电胶板接触时会引起导电纤维暴露的局部区域之间的短路,难以测得真实的等效电阻。

FZ/T 01044《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纤维泄漏电阻的测定》等电阻类测试方法的主要检测对象为纤维。

FZ/T 01059《织物摩擦静电性吸附测定方法》将织物以规定方法摩擦后吸附于金属斜面,据吸附时间评价织物抗静电性能。

此法设备简单,适合于反映服用织物因静电吸附肢体的程度。

但测试结果受操作手法的影响过大,属简易测试方法。

对含导电纤维的织物试样而言,金属与裸露导电纤维的接触状态的不确定性也将导致测试结果的失稳。

因此,现行纺织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适合于含导电纤维织物静电性能测试的方法标准,只有GB/T 12703(或FZ/T 01060)中的“电荷面密度法”有实际使用意义。

GB/T 12014《防静电工作服》标准规定的“防静电织物”的概念是“纺织时大致等间距或均匀地混入导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的织物”,规定的测试方法是:对经规定时间(33 h和1615 h 2档,对应洗涤50次和100次2档)和规定方法洗涤的防静电工作服试样,由内衬锦纶或丙纶标准织物的回转式滚筒摩擦机进行摩擦起电,由法拉第筒检测试样的带电电荷量(应满足<0.16μ/P件)由带电电荷量来评价防静电工作服的抗静电功能。

由此可见,GB/T 12014标准也采用电荷面密度作为评价含导电纤维纺织品的评价指标。

研究含导电纤维纺织品的导电丝种类、用量、使用条件与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关系时,采用了电荷面密度这一指标表征时,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