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勾股定理

合集下载

第十七章05节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七章05节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 a m pl e e s s a ys , pl e a s e s t a y t une d!
目录
01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
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过程。
2.能简单的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1、a=15 ,b=8 ,c=17
2、a=13 ,b=14 ,c=15
解:∵152+82=289,172=289,
∴152+82=17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32+142=365,152=225,
∴132+142≠15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第十七章05节 勾股定理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
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 o r e o v e r, o u r s t o r e p r o v i d e s v a r i o u s t y p e s o f c l a s s i c
3
2.5
1
BC
4
6
1
AC
5
6.25
2
45°
∠A
约36.5°
∠B
∠C
90°
约22.5°
90°
90°
约53.5°
约67.5°
45°
A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第17章勾股定理

第17章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几何语言:在Rt△ABC中,若∠C=90°,则a2+b2=c2。

直角边:a、b斜边:c运算结果:写成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1能开方的必须开方2根号里不含分母,分母里不含根号勾股定理的证明:等面积法赵爽外弦图邹元治内弦图总统证法一副三角板勾股定理的应用1设未知数x2用x表示三角形中相关边3根据题意列方程直角边与斜边未定分类讨论1.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则x的值为()A.3B.25C.23D.25或23 x斜边x直角边美丽的勾股树1.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的面积分别为5、3,则最大正方形C的面积是()A.15B.13C.11D.82.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如图,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21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A.2022B.2021C.2020D.13.如图,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大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是()A.16B.25C.144D.1694.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44的选项为()A.B.C.D.两直角边的正多边形的面积和=斜边正多边形的面积5.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分别向直角三角形外部作等边三角形,三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它们满足的数量关系为.尺规画实数:1.小明学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方法后,进行了练习:首先画数轴,原点为O,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数2的点A,然后过点A作AB⊥OA,使AB=1;再以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P,那么点P表示的数是()A.2.2B.5C.1+2D.6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3),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横坐标介于()A.0和1之间B.1和2之间C.2和3之间D.3和4之间注意起点和方向3.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为()A.﹣1−5B.1−5C.−5D.﹣1+5注意起点和方向4.尺规作图:在数轴上分别作出表示17,20,−41的点先把被开方数拆成两个完全平方数之和17=1+1620=4+1641=16+25确定两直角边连接斜边以o为圆心,斜边为半径画弧等面积法:求斜边高ch=ab斜边高:h=ab÷c2.已知:如图,△ABC中,AB=4,∠ABC=30°,∠ACB=45°,求△ABC 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方程的思想: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1.如图,A,B,H是直线上的三个点,AC⊥l于点A,BD⊥l于点B,HC=HD,AB=5,AC=2,BD=3,求AH的长.3.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CD,(1)求证:△BCE≌△DCF;(2)若AB=21,AD=9,BC=CD=10,求AC的长.1.如图,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所得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由此得到了一种能在数轴上画出无理数对应点的方法.(1)图2中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2)请你参考以上方法:①把图3中5×1的长方形进行剪裁,并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在图3中画出裁剪线,并在图4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拼成的大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a =.(注: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拼接不重叠也无空隙)②在①的基础上,参考图2的画法,在数轴上用M表示数a,图中标出必要线段长.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则我们可以量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并且发现32+42=52,事实上,在任何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则a2+b2=c2,这个结论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请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面的活动:(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3,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2,3,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边长为.(3)如图,在数轴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OBC,∠OCB=90°,且两条直角边OC和BC的长分别是2和1,设原点为O,以O为原点,斜边长OB为半径画圆交数轴于点A,则线段AC的长度是.勾股定理的证明:等面积法:整体求法=局部面积和1.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数与形联系起来的定理,其证明是论证几何的发端.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B.C.D.D完全平方公式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17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3课时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17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3课时
第3课时 利用勾股定理表示无理数
快乐预习感知
长为 17的线段可以是直角边长分别为正整数 4 ,
1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互动课堂理解
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例题】 在数轴上作出- 5对应的点. 分析: 5是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1,2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长,- 5在原点的左边. 解:如图所示.
(1)作一个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2,1 的直角三角形; (2)以原点为圆心,以所画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半径画 弧,交数轴的负半轴于点 A.故点 A 就是表示- 5的点.
A.0
B.1
C.2
D.3
C
关闭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2345
3.由 4 个边长为 1 的正方形构成的“田字格”如图所示.只用没
有刻度的直尺在这个“田字格”中最多可以作出
条长
度为 5的线段.
关闭
8
答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345
轻松尝试应用
4.在数轴上作出表示 3的点.
解 (1)设点 O 表示数 0,过点 O 作数轴的垂线,并截取 OA=1. (2)以点 A 为圆心,2 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 B,则
互动课堂理解
12345
轻松尝试应用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3),以点O为圆心,以OP的长 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则点A的横坐标介于( ) A.-4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5和-4之间 D.4和5之间
关闭
A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2345
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BC的边长 为无理数的边数有( )
点 B 表示的数即为 3. 画法不唯一.如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一、勾股定理1. 概念: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2+b 2=c 2.2. 公式变形: ①:a2=c 2-b 2,b 2=c 2-a 2②:c=22b a + ,a=22b c - ,b=22a 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cbaHG F EDCBA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3.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c,b,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b acbac cabcab a bccbaED CBA5.勾股定理的常见类型:(1)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般情况下,遇到高度、长度、距离、面积等实际问题时,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求解。

第17章 勾股定理

第17章 勾股定理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知识点回顾:(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知识点一: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的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即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注意:前提条件是直角三角形!!!) 例题:1.在Rt △ABC 中, 90=∠C ,中AC=3,BC=4,则AB=( )A.5B.7C.12D.25 2.(常考题)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 =1,222AC BC AB ++的值是( ) A .2 B .4 C .6 D .8 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A.13B.8C.25D.64 4.(易错题)若△ABC 中,AB =13,AC =15,高AD =12,则BC 的长是( )A.14B.4C.10或18D.14或4 5.(常考题)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32cm ,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 A .4cm B .34cm C . 6cm D . 36cm 9.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到原点的距离是2.勾股定理的图形结合题(难点)例题:1.如图,在△ABC中,三边长a、b、c的大小关系是()3.(常考题,难)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则所有正方形A、B、C、D、E、F、G的面积之和为2cm.4.(必考题,难)如图,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

若大正方形边长是13cm,小正方形边长为7cm,则每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的一条直角边的长是______cm.()A.169B.25C.19D.135.(常考题,难)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6.(常考题)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7.8.(必考题)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点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作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在图①中画出一个即可) (2)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2,5;(在图②中画出一个即可)知识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b a +=2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与复习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与复习

A.0
B.1 C.2 D.3
A
B
C
第2题图
第3题图
❖ 4.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BAD=90°, AD=4,AB=3,BC=12,
❖ 求正方形DCEF的面积.
❖ 5. 如图,为修铁路需凿通隧道AC,测得 ∠A=50°,∠B=40°,AB=5 km,BC=4 km, 若每天凿隧道0.3 km,问几天才能把隧道凿通?
A时 B时
图1
图2
4. 如图3所示,梯子AB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为2m,梯子的顶端B到地面的距 离为7m.现将梯子的底端A向外移动到A′,使梯子 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为3m,同时梯子的顶端 B下降到B′,那么BB′也等于1m吗?
B
B′
O
A′
A
图3
❖ 【学习体会】 ❖ 1.本节课你又那些收获? ❖ 2.复习时的疑难问题解决了吗?你还有那些困惑?
❖ 【变式练习】
❖ 1. 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 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 2. 如图1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 积为 .
❖ 3. 如图2,小明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2m,B时又
测得该树的影长为8m,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
则树的高度为_____m.
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
斜边上的高为___6_0_/_1_3___。
❖ 【知识回顾】
❖ 1. 判断下列命题: 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②若a>1且b>1, 则a+b>2;③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④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其中逆命题正确的 有( )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 第1课时 勾股定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 第1课时 勾股定理

B
解:(1) 据勾股定理得
c a2 b2 52 52 50 5 2. C
A
(2) 据勾股定理得
b c2 a2 22 12 3.
【变式题1】在 Rt△ABC 中, ∠C = 90°. (1) 若 a∶b = 1∶2 ,c = 5,求 a ; (2) 若 b = 15,∠A = 30°,求 a,c. 解:(1) 设 a = x,b = 2x,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得 x2 + (2x)2 = 52,解得 x 5, ∴ a 5 . (2) ∵A 30°,b 15,∴c 2a . 因此设 a = x,c = 2x,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得 (2x)2 - x2 = 152,解得 x 5 3 . ∴ a 5 3 ,c 10 3 .
1 4
BC2.
勾股定理
内容 注意
在Rt△ABC 中,∠C = 90°,a,
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则有 a2 + b2 = c2.
在直角三角形中
看清哪个角是直角
已知两边没有指明是直角边 还是斜边时一定要分类讨论
D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3
∴ ∴
1 2
AC×BC
12
CD = 5 .
=
1 2
AB×CD.
C
4
B
归纳 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可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
边的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积,它常与勾股定理联
合使用.
练一练
求下列图中未知数 x、y 的值:
81 x
144
解:由勾股定理可得 81 + 144 = x2,
解得 x = 15.
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巴比伦人和古代中国人 看出了这个关系,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证明 了这关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视频来了解吧:

八年级下 - 第17章勾股定理

八年级下 - 第17章勾股定理

初中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 努力学习,改变自己,从easy 精英学习网开始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a ²+b ²=c ²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c ,b ,a )②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²+b ²=c ²,那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

(2)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②常见勾股数,如3,4,5;6,8,10;5,12,13;7,24,25等(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C=90°⇒∠A+∠B=90°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C=90°⇒BC=21AB 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ACB=90°+D 为AB 的中点⇒CD=21AB=BD=AD (4)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5)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6)证明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②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第17章勾股定理全章复习教学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回顾并思考勾股定理及逆定理教学难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图:见PPT(二)基础知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2 + b2 = c2几何语言:在Rt △ABC 中, ∠C=90°∴a2+b2=c2练习:1.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3,4,X,则X=3. 三角形ABC 中,AB=10,AC=17,BC 边上的高线AD=8,求BC8A 15B 30° 2C B A 2 45° A CB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2 +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几何语言: 在△ABC 中,∵a2+b2=c2∴ △ABC 是直角三角形,∠C=90°互逆定理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 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 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 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基础练习二:1.在已知下列三组长度的线段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5,12,13B 2,3,3C 4,7,5D 1, 2 , 52.若△ABC 中 ,AB=5 ,BC=12 ,AC=13 ,求AC 边上的高.三、典例分析:例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3,BC=4,CD=12,AD=13, ∠B=9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变式 有一块田地的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试求它的面积。

121334归纳: 转化思想例2、下图是学校的旗杆,小明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如图(1),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如图(2),你能帮他D BA C归纳: 方程思想 例3、如图,矩形纸片ABCD 的边AB=10cm,BC=6cm,E 为BC 上一点,将矩形纸片沿A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DC 边上的点G 处,求BE 的长。

八下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全章课件

八下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全章课件

在Rt△ABM中,AB2+AM2=BM2.
在Rt△MDB′中,MD2+DB′2=MB′2.
B′
∵MB=MB′,∴AB2+AM2=MD2+DB′2,
即92+x2=(9-x)2+(9-3)2,
解得x=2.即AM=2.
探究新知
方法点拨
折叠问题中结合勾股定理求线段长的方法:
(1)设一条未知线段的长为x(一般设所求线段的长为x); (2)用已知线段或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其他线段长;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勾股定理列出一个关于x的
D
3m,宽2.2m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
通过?为什么?
C 2m
解:如图,连接AC。 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AC AB2 BC2 12 22
AB
1m
5
5 2.236 2.2
∴木板可以从门框内通过。
巩固练习
如图,池塘边有两点A,B,点C是与BA方向成直角的AC方 向上一点,测得BC=60 m,AC=20m.求A,B两点间的距离
在Rt△AFD′中,AF2=D′F2+AD′2,
(8-x)2=x2+42, 解得x=3. ∴AF=AB-FB=8-3=5, ∴S△AFC= AF•BC=10.
互逆命题:
两个命题中,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 二个命题的结论, 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 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 题.
A的面 B的面 C的面



C A
图1
9
9 18
B 图2-1
C A
B 图2-2
图2
4
48
A、B、C 面积关系
SA+SB=SC
直角三角形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三边关系 等于斜边的平方

人教版八下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教案

人教版八下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教案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特别是几何法和代数法的步骤和逻辑;
-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通过勾股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解释:
-重点一:学生需要掌握勾股定理的表达式(a² + b² = c²),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数,理解其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重点二:学生应理解并能够复述勾股定理的几何法和代数法的证明过程,包括如何通过图形或代数公式推导出定理;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但仍有少数同学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决定在课后设置一个答疑环节,鼓励同学们提问,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勾股定理的表述和证明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勾股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直角三角形模型,测量边长,验证勾股定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难点二:面对非标准直角三角形问题,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勾股定理的应用,需要教师提供多样的解题策略和技巧;
-难点三:学生可能难以将勾股定理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通过跨学科案例和实际情境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17章 勾股定理 难点突破勾股定理与全等构造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难点突破勾股定理与全等构造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勾股定理与全等构造(一) 构手拉手型旋转全等模型等腰三角形→构手拉手型旋转全等 条件:BA=BC.方法: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构等腰,在 BP 上方作BE=BP,∠EBP=∠ABC. 结论:△BAE≌△BCP.难点突破一 遇等边三角形→构等边三角形(旋转60°) 1.如图,点 P 为等边△ABC 内的一点,且 PC=3,PB=4,PA=5. (1)画出将△BPC 绕点 B 逆时针方向旋转 60°后的图形; (2)求∠BPC 的度数.C2.如图,在△ABC 中,∠ABC=30°,AB=6,BC=8,△ACD 是等边三角形,求 BD 的长.难点突破二 遇等腰直角三角形→构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90°)3.如图,点 P 为等腰直角△ABC 内的一点,∠.ACB=90°,PB=1,PC=2,PA=3,求 ∠BPC 的度数.4.(武汉中考改)如图,AB=AC,∠.CAB=90°,∠ADC=45°,AD=4,CD=3,求 BD 的长.难点突破勾股定理与全等构造(二) 夹半角构旋转全等方法: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构全等,在AB 上方作 BF =BD,∠FBA=∠DBC.难点突破一 90°夹 45°1.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ACB=90°,点 D,E 在AB 上,且 ∠DCE =45°,BE =2,AD =3. (1)将△BCE 绕点C 逆时针旋转 90°,在图中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求 DE 的长.2.如图,在△ABC 中,AC=BC,∠.ACB=90°,点 M,N 在直线AB 上,且 ∠MCN =45°,求证: AM²+BN²=MN².难点突破二 120°夹60° 3.如图,在△ABC 中,AB=AC,∠.BAC=120°,点 D,E 都在边 BC 上, ∠DAE =60°,∠AED =45°,求证:( CE²+DE²=BD².条件: BA =BC,∠EBD =12∠ABC. 结论:△BAF≌.△BCD,△BEF≌.△BED.模型二 等腰+夹半角→构旋转勾股定理与最值【方法技巧】利用涉及不等关系的几何公理或定理是求最值问题的常用方法.难点突破一化曲为直求最值1.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4,底面半径等于1,在圆柱的底面λ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难点突破二化折为直求最值2、如图,一只蚂蚁在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食物在这个长方体上和蚂蚁相对的顶点 B 处,蚂蚁急于吃到食物,所以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向上爬,请你计算它从 A 处爬到 B 处的最短路线长为多少?难点突破三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值3、如图,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2,点 Q 为 BC 的中点、P 为边 AC 上一动点,求△PBQ周长的最小值。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能应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及简单应用.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 cm和4 cm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斜边的长.再画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5和12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斜边的长.你是否发现了32+42与52的关系,52+122与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由一学生朗读“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图案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地面图形,猜想毕达哥拉斯发现了什么?拼图实验,探求新知1.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第22~23页图17.1-2和图17.1-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每组的三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试说一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用拼图法初步体验结论.生:这两组图形中,每组的大正方形的面积都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师:这只是猜想,一个数学命题的成立,还要经过我们的证明.归纳验证,得出定理(1)猜想: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对一个一般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到目前为止,对这个命题的证明已有几百种之多,下面我们就看一看我国数学家赵爽是怎样证明这个定理的.①用多媒体课件演示.②小组合作探究:a.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a,b为边作两个正方形,你能通过剪、拼把它拼成弦图的样子吗?b.它们的面积分别怎样表示?它们有什么关系?c.利用学生自己准备的纸张拼一拼,摆一摆,体验古人赵爽的证法.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师:通过拼摆,我们证实了命题1的正确性,命题1与直角三角形的边有关,我国把它称为勾股定理.即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直角三角形中短的直角边叫做勾,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二、例题讲解【例1】填空题.(1)在Rt△ABC中,∠C=90°,a=8,b=15,则c=________;(2)在Rt△ABC中,∠B=90°,a=3,b=4,则c=________;(3)在Rt△ABC中,∠C=90°,c=10,a∶b=3∶4,则a=________,b=________;(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________;(5)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 cm,则它的高为________cm,面积为________cm2.【答案】(1)17(2)7(3)68(4)6,8,10(5)3 3【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求第三边.分析:已知两边中,较大边12可能是直角边,也可能是斜边,因此应分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让学生知道考虑问题要全面,体会分类讨论思想.【答案】119或13三、巩固练习填空题.在Rt△ABC中,∠C=90°.(1)如果a=7,c=25,则b=________;(2)如果∠A=30°,a=4,则b=________;(3)如果∠A=45°,a=3,则c=________;(4)如果c=10,a-b=2,则b=________;(5)如果a,b,c是连续整数,则a+b+c=________;(6)如果b=8,a∶c=3∶5,则c=________.【答案】(1)24(2)43(3)32(4)6(5)12(6)10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2.你了解了勾股定理的发现和验证方法了吗?3.你还有什么困惑?本节课的设计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关注学生能否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进行积极的联想(数形结合)以及学生能否有条理地表达活动过程和所获得的结论等.关注学生的拼图过程,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拼得的正方形验证勾股定理.第2课时勾股定理(2)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模型.难点如何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勾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一、复习导入问题1: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米,至少需要多长的梯子?师生行为:学生分小组讨论,建立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教师深入到小组活动中,倾听学生的想法.生:根据题意,(如图)AC是建筑物,则AC=12 m,BC=5 m,AB是梯子的长度,所以在Rt△ABC中,AB2=AC2+BC2=122+52=132,则AB=13 m.所以至少需13 m长的梯子.师:很好!由勾股定理可知,已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b,就可以求出斜边c的长.由勾股定理可得a2=c2-b2或b2=c2-a2,由此可知,已知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就可求出第三边的长.问题2: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 m、宽2.2 m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生1:从题意可以看出,木板横着进,竖着进,都不能从门框内通过,只能试试斜着能否通过.生2:在长方形ABCD中,对角线AC是斜着能通过的最大长度,求出AC,再与木板的宽比较,就能知道木板是否能通过.师生共析:解: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AC2=AB2+BC2=12+22=5.因此AC=5≈2.236.因为AC>木板的宽,所以木板可以从门框内通过.二、例题讲解【例1】如图,山坡上两棵树之间的坡面距离是43米,则这两棵树之间的垂直距离是________米,水平距离是________米.分析:由∠CAB=30°易知垂直距离为23米,水平距离是6米.【答案】23 6【例2】教材第25页例2三、巩固练习1.如图,欲测量松花江的宽度,沿江岸取B,C两点,在江对岸取一点A,使AC垂直江岸,测得BC=50米,∠B=60°,则江面的宽度为________.【答案】503米2.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地点B 200米,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米,求该河流的宽度.【答案】约480 m四、课堂小结1.谈谈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应用题;会构造直角三角形.2.本节是从实验问题出发,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并用勾股定理完成解答.这是一节实际应用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3课时勾股定理(3)1.利用勾股定理证明: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利用勾股定理,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无理数的点.3.进一步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在数轴上寻找表示2,3,5,…这样的表示无理数的点.难点利用勾股定理寻找直角三角形中长度为无理数的线段.一、复习导入复习勾股定理的内容.本节课探究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师:在八年级上册,我们曾经通过画图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你们能用勾股定理证明这一结论吗?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并总结.先画出图形,再写出已知、求证如下:已知:如图,在Rt△ABC和Rt△A′B′C′中,∠C=∠C′=90°,AB=A′B′,AC =A′C′.求证:△ABC≌△A′B′C′.证明:在Rt△ABC和Rt△A′B′C′中,∠C=∠C′=90°,根据勾股定理,得BC =AB2-AC2,B′C′=A′B′2-A′C′2.又AB=A′B′,AC=A′C′,∴BC=B′C′,∴△ABC ≌△A′B′C′(SSS).师: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13所对应的点吗?教师可指导学生寻找像长度为2,3,5,…这样的包含在直角三角形中的线段.师:由于要在数轴上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3,5,…,所以只需画出长为2,3,5,…的线段即可,我们不妨先来画出长为2,3,5,…的线段.生:长为2的线段是直角边都为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而长为5的线段是直角边为1和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师:长为13的线段能否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呢?生:设c=13,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根据勾股定理a2+b2=c2,即a2+b2=13.若a,b为正整数,则13必须分解为两个平方数的和,即13=4+9,a2=4,b2=9,则a=2,b=3,所以长为13的线段是直角边长分别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的点.生:步骤如下:1.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3.2.作直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一点B,使AB=2.3.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交于点C,则点C即为表示13的点.二、例题讲解【例1】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800米处,过了10秒后,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A点表示男孩头顶的位置,C,B点是两个时刻飞机的位置,∠C是直角,可以用勾股定理来解决这个问题.解:根据题意,得在Rt△ABC中,∠C=90°,AB=5000米,AC=4800米.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即50002=BC2+48002,所以BC=1400米.飞机飞行1400米用了10秒,那么它1小时飞行的距离为1400×6×60=504000(米)=504(千米),即飞机飞行的速度为504千米/时.【例2】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棵水草,它高出水面3分米,一阵风吹来,水草被吹到一边,草尖齐至水面,已知水草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分米,问这里的水深是多少?解:根据题意,得到上图,其中D是无风时水草的最高点,BC为湖面,AB是一阵风吹过水草的位置,CD=3分米,CB=6分米,AD=AB,BC⊥AD,所以在Rt△ACB中,AB2=AC2+BC2,即(AC+3)2=AC2+62,AC2+6AC+9=AC2+36,∴6AC=27,AC=4.5,所以这里的水深为4.5分米.【例3】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7的点.解:以17为长的边可看作两直角边分别为4和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因此,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7的点,如下图:师生行为: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①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②能否找到斜边为17,另外两条直角边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三、课堂小结1.进一步巩固、掌握并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2.你对本节内容有哪些认识?会利用勾股定理得到一些无理数,并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方面,做了认真的考虑和精心的设计,把推理证明作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水平出发,这些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当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2.熟记一些勾股数.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究方法.重点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理解并掌握互逆命题、原命题、逆命题的有关概念及关系.难点归纳猜想出命题2的结论.一、复习导入活动探究(1)总结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2)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是直角三角形?生:直角三角形有如下性质:(1)有一个角是直角;(2)两个锐角互余;(3)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4)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师:那么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是直角三角形呢?生1: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90°,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为直角三角形.生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个三角形也是直角三角形.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勾股定理,知道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与斜边c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即a2+b2=c2,我们是否可以不用角,而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判定它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呢?我们来看一下古埃及人是如何做的?问题:据说古埃及人用下图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4个结、5个结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这个问题意味着,如果围成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有下面的关系:32+42=52,那么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画画看,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 cm,6 cm,6.5 cm,有下面的关系:2.52+62=6.52,画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换成三边分别为4 cm,7.5 cm,8.5 cm,再试一试.生1:我们不难发现上图中,第1个结到第4个结是3个单位长度即AC=3;同理BC =4,AB=5.因为32+42=52,所以我们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生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5 cm,6 cm,6.5 cm.我们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此三角形,经过测量后,发现6.5 cm的边所对的角是直角,并且2.52+62=6.52.再换成三边长分别为4 cm,7.5 cm,8.5 cm的三角形,可以发现8.5 cm的边所对的角是直角,且有42+7.52=8.52.师:很好!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猜想结论.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看下面的命题: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它们的题设和结论各有何关系?师:我们可以看到命题2与命题1的题设、结论正好相反,我们把像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如把命题1当成原命题,那么命题2是命题1的逆命题.二、例题讲解【例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1)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4)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分析:(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说逆命题时注意将题设和结论调换即可,但要分清题设和结论,并注意语言的运用;(2)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原命题有真有假,逆命题也有真有假,可能都真,也可能一真一假,还可能都假.解略.三、巩固练习教材第33页练习第2题.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本节内容有哪些认识?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将教学内容精简化,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分割的思想.设计的题型前后呼应,使知识有序推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反思、感悟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感受探索、合作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目标分层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做题要求,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1.理解并掌握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方法.2.理解逆定理、互逆定理的概念.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及互逆定理的概念.难点理解互逆定理的概念.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学过的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师:根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我们得到了勾股定理逆命题的内容: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师:命题2是命题1的逆命题,命题1我们已证明过它的正确性,命题2正确吗?如何证明呢?师生行为:让学生试着寻找解题思路,教师可引导学生理清证明的思路.师:△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它应与直角边是a,b的直角三角形全等,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我们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使B′C′=a,A′C′=b,∠C′=90°(如图),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在△ABC上,它们重合吗?生:我们所画的Rt△A′B′C′,(A′B′)2=a2+b2,又因为c2=a2+b2,所以(A′B′)2=c2,即A′B′=c.△ABC和△A′B′C′三边对应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C=∠C′=90°,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即命题2是正确的.师:很好!我们证明了命题2是正确的,那么命题2就成为一个定理.由于命题1证明正确以后称为勾股定理,命题2又是命题1的逆命题,在此,我们就称定理2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师:但是不是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一定成立呢?生:不一定,如命题“对顶角相等”成立,它的逆命题“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不成立.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生:例如原命题: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也相等.逆命题: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显然原命题成立,而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二、新课教授【例1】教材第32页例1【例2】教材第33页例2【例3】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出了这个零件各边的尺寸,那么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分析:这是一个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解:在△ABD中,AB2+AD2=9+16=25=BD2,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A是直角.在△BCD中,BD2+BC2=25+144=169=132=CD2,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DBC是直角.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三、巩固练习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 m后,又走了60 m,再走100 m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 m后,又走60 m的方向是________.【答案】向正南或正北2.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6分钟后同时到达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求甲巡逻艇的航向.【答案】解:由题意可知:AC=120×6×160=12,BC=50×6×160=5,122+52=132.又AB=13,∴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CAB=40°,航向为北偏东50°.四、课堂小结1.同学们对本节的内容有哪些认识?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熟记几组勾股数.本节课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发现、操作探究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猜想、验证、推理的能力,切实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 勾股定理(学生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 勾股定理(学生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章节知识讲练1.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2.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内容;3.能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知识点01:勾股定理【高频考点精讲】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是:(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有关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3)求作长度为的线段. 知识点0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高频考点精讲】a b 、c 222a b c +=1.原命题与逆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步骤:(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大边长为;(2)验证与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反之,则不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数满足不定方程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哥拉斯数),显然,以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常见的勾股数:①3、4、5; ②5、12、13;③8、15、17;④7、24、25;⑤9、40、41.如果()是勾股数,当t 为正整数时,以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观察上面的①、②、④、⑤四组勾股数,它们具有以下特征:1.较小的直角边为连续奇数;2.较长的直角边与对应斜边相差1.3.假设三个数分别为,且,那么存在成立.(例如④中存在=24+25、=40+41等)知识点03: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高频考点精讲】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两者互为逆定理,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检测时间:12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难度系数:0.49a b c 、、222a b c +=c 2c 22a b +222a b c +=222x y z +=x y z 、、a b c 、、at bt ct 、、a b c 、、a b c <<2a b c =+2729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2023秋•惠安县期末)如图,△ABC中,∠C=90°,AD是∠CAB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 =5,BD=13,则AC的长为()A.7.5 B.8 C.10 D.122.(2分)(2023秋•简阳市期末)如图,表格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①B.②C.③D.①②3.(2分)(2023秋•青山区期末)△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2=(a+c)(a﹣c)B.∠A=∠B+∠CC.∠A:∠B:∠C=3:4:5 D.a=6,b=8,c=104.(2分)(2023秋•嘉定区期末)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边长之比为3:4:5B.三内角之比为3:4:5C.三内角之比为1:2:3D.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5.(2分)(2023秋•大东区期末)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 B.a:b:c=5:12:13C.a2=(b+c)(b﹣c)D.∠A:∠B:∠C=3:4:56.(2分)(2023秋•如皋市期末)如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2,BC=1,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2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A.B.C.D.7.(2分)(2023秋•临渭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6,4),以点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B,则点B的横坐标介于()A.5和6之间B.7和8之间C.10和11之间D.8和9之间8.(2分)(2023春•庄浪县期中)如图,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4 B.16 C.36 D.649.(2分)(2023秋•衡阳期末)如图,高速公路上有A、B两点相距10km,C、D为两村庄,已知DA=4km,CB=6km.DA⊥AB于A,CB⊥AB于B,现要在AB上建一个服务站E,使得C、D两村庄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A的长是()km.A.4 B.5 C.6 D.10.(2分)(2023秋•凤城市期末)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它不但因证明方法层出不穷吸引着人们,更因为应用广泛而使人入迷.如图,秋千静止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BE=1m,将它往前推6m至C处时(即水平距离CD=6m),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CF=4m,它的绳索始终拉直,则绳索AC的长是()m.A.B.C.6 D.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2分)(2023秋•南安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AC,AB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为S1,S2,若S1=3,S2=7,则BC=.12.(2分)(2023秋•莱州市期末)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最上方的网格线于点N,则MN的长是.13.(2分)(2023秋•武昌区期末)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正方形,有两种拼法,如图所示,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S1=2S2,则=.14.(2分)(2023秋•衡阳期末)勾股定理a2+b2=c2本身就是一个关于a,b,c的方程,满足这个方程的正整数解(a,b,c)通常叫做勾股数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一个构造勾股数组的公式,根据该公式可以构造出如下勾股数组:(3,4,5),(5,12,13),(7,24,25),….分析上面勾股数组可以发现,4=1×(3+1),12=2×(5+1),24=3×(7+1),…分析上面规律,第5个勾股数组为.15.(2分)(2023秋•惠安县期末)如图是2×4正方形网格图,点A、B、C、D、E都是格点,则∠BAC﹣∠BDE=°.16.(2分)(2023秋•龙岗区校级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AC=16,AB=20,动点D从点A出发,沿线段A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B运动,过点D作DF⊥AB交BC所在的直线于点F,连接AF,CD.设点D运动时间为t秒.当△ABF是等腰三角形时,则t=秒.17.(2分)(2023秋•巴中期末)在《算法统宗》中有一道“荡秋千”的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此问题可理解为: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距离AB长度为1尺.将它往前水平推送10尺,即A'C=10尺,则此时秋千的踏板离地距离A'D就和身高5尺的人一样高.若运动过程中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则绳索OA长为尺.18.(2分)(2023秋•惠安县期末)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会标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演变而来,体现了数学研究中的继承和发展.如图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弦图”.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则S1+S2+S3=.19.(2分)(2022•锡山区校级三模)“勾股图”有着悠久的历史,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曾对它做了深入研究.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ABC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连接EB,CM,DG,CM分别与AB,BE相交于点P,Q.若∠AMP=30°,则∠ABE=°,的值为.20.(2分)(2022春•莘县期末)如图,“赵爽弦图”由4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所围成,在Rt△ABC中,AC=b,BC=a,∠ACB=90°,若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为60,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0,则(a+b)2的值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0分)21.(6分)(2023秋•常州期末)防火安全无小事,时时处处需留心.一天晚上,某居民楼的点A处着火,消防大队派出云梯消防车展开紧急救援.已知点A离地面28米,消防车的云梯底部(点B)与地面的垂直距离是4米,与居民楼的水平距离是10米.云梯需要伸长多少米才能到达着火处?22.(6分)(2023秋•临渭区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CD=3,DA=1.(1)求∠DAB的度数;(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3.(8分)(2023秋•衡山县期末)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它不但因证明方法层出不穷吸引着人们,更因为应用广泛而使人入迷.(1)应用场景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无理数的点.如图1,在数轴上找出表示3的点A,过点A作直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点B,使AB=2,以原点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弧,则弧与数轴的交点C表示的数是.(2)应用场景2——解决实际问题.如图2,秋千静止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BE=1m,将它往前推6m至C处时,水平距离CD=6m,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CF=4m,它的绳索始终拉直,求绳索AC的长.24.(8分)(2023秋•岳阳楼区校级期末)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在AD的位置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为0.6m,将秋于AD往前推送3m,到达AB的位置,此时,秋千的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为1.6m,秋千的绳索始终保持拉直的状态.(1)求秋千的长度.(2)如果想要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为2.6m时,需要将秋千AD往前推送m.25.(8分)(2022秋•薛城区期末)洋洋与林林进行遥控赛车游戏,终点为点A,洋洋的赛车从点C出发,以4米/秒的速度由西向东行驶,同时林林的赛车从点B出发,以3米/秒的速度由南向北行驶(如图).已知赛车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米时,遥控信号会产生相互干扰,AC=40米,AB=30米.出发3秒钟时,遥控信号是否会产生相互干扰?26.(8分)(2023秋•岱岳区期末)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DE=1m,将它往前推送4m(水平距离BC=4m)时,秋千的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BF=3m,若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求绳索AD的长度.27.(8分)(2023秋•蒲城县期末)定义:如图,点M、N把线段AB分割成AM、MN、NB,若以AM、MN、NB 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1)已知M、N把线段AB分割成AM、MN、NB,若AM=1.5,MN=2.5,BN=2,则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吗?请说明理由.(2)已知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且AM为直角边,若AB=24,AM=6,求BN的长.28.(8分)(2023春•通榆县期末)如图所示,A、B两块试验田相距200米,C为水源地,AC=160m,BC=120m,为了方便灌溉,现有两种方案修筑水渠.甲方案:从水源地C直接修筑两条水渠分别到A、B;乙方案;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H,先从水源地C修筑一条水渠到AB所在直线上的H处,再从H 分别向A、B进行修筑.(1)请判断△ABC的形状(要求写出推理过程);(2)两种方案中,哪一种方案所修的水渠较短?请通过计算说明.。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17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2课时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17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2课时
只鸟从一棵树的树顶飞到另一棵树的树顶,则小鸟至少飞行___m.
关闭
10
答案
互动课堂理解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例题】 有一正方体礼盒如图所示,在底部A处有一只壁虎,C'处
有一只蚊子,壁虎急于捕捉到蚊子充饥.
(1)试确定壁虎所爬行的最短路线;
(2)若正方体礼盒的棱长为20 cm,壁虎要在半分钟内捕捉到蚊子,
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快乐预习感知
1.某城市一区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学校
和体育场的坐标分别是(3,1),(4,-2),下列各地点中,离原点最近的是
(
)
A.超市
B.医院
C.体育场
D.学校
关闭
A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2.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为12 m,另一棵高为6 m,两树相距8 m,一
多少厘米?
关闭
解 设CB长为x cm,
则AC为(x+10)cm,即CD=(x+10)cm.
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
得x2+402=(x+10)2,解得x=75.
因此,荷花入水部分BC长为75 cm.
答案
则梯子顶端距离墙角 (
)
A.0.2 m
B.0.4 m
C.2 m
D.4 m
关闭
C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2.如图,一根长度为17 cm的筷子,斜放在底面半径为3 cm的圆柱形
水杯内,量得露在水杯外面的部分AD的长为7 cm,则水杯的高AC是
(
)
A.10 cm B.8 cm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

八年级下册 .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1.勾股定理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 c ba HG FEDCB A方法二:b ac b a cca b c a b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a b ccb a E DCB A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c a b =+,22b c a =-,22a c b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②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7.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8..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加思考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9.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体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 常见图形:A B C 30°D CB A AD B CCB D A题型一:直接考查勾股定理例1.在ABC ∆中,90C ∠=︒.⑴已知6AC =,8BC =.求AB 的长⑵已知17AB =,15AC =,求BC 的长分析:直接应用勾股定理222a b c += 解:⑴2210AB AC BC =+= ⑵228BC AB AC =-=题型二:应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例2.⑴在ABC ∆中,90ACB ∠=︒,5AB =cm ,3BC =cm ,CD AB ⊥于D ,CD =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之比为3:4,斜边长为1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⑶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 ,斜边长为13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分析:在解直角三角形时,要想到勾股定理,及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有时可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解: ⑴224AC AB BC =-=, 2.4AC BC CD AB⋅==D B AC⑵设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k ,4k ∴222(3)(4)15k k +=,3k ∴=,54S =⑶设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则17a b +=,22289a b +=,可得60ab =1302S ab ∴==2cm 例3.如图ABC ∆中,90C ∠=︒,12∠=∠, 1.5CD =, 2.5BD =,求AC 的长21E DCBA分析: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结合起来解:作DE AB ⊥于E ,Q 12∠=∠,90C ∠=︒∴ 1.5DE CD ==在BDE ∆中2290,2BED BE BD DE ∠=︒=-=QRt ACD Rt AED ∆≅∆QAC AE ∴=在Rt ABC ∆中,90C ∠=︒222AB AC BC ∴=+,222()4AE EB AC +=+3AC ∴=例4. ( 2014•安徽省,第8题4分)如图,Rt △ABC 中,AB =9,BC =6,∠B =90°,将△ABC 折叠,使A 点与BC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 ,则线段BN 的长为( )A .B .C . 4D . 5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 设BN =x ,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 =AN =9﹣x ,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 =3,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 解:设BN =x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 =AN =9﹣x ,∵D是BC的中点,∴BD=3,在Rt△ABC中,x2+32=(9﹣x)2,解得x=4.故线段BN的长为4.故选:C.点评: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涉及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中点的定义以及方程思想,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例5.已知长方形ABCD中AB=8cm,BC=10cm,在边CD上取一点E,将△AD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求CE的长.解析:解题之前先弄清楚折叠中的不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3勾股定理复习
【学习目标】:能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求三角形的边长或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学习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学习难点】:利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知识要点1: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1.
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a ,
b ,
c ,C =90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 Rr ABC 中,若/ C =90 ,
⑵在 Rr ABC 中,若.B =90°,
⑶在Rr ABC 中,若.A =90 , 二、知识要点2: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找无理数。

例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5的点.
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0的点. 三、 知识要点3:判别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例3: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
(1) 3、4、5 (2) 5、12、13 (3) 8、15、17 ( 4) 4、5、6,试找出哪些能够成直角三角 形。

1、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12, 15, 17 B . 9, 16, 25 C. 5a , 12a , 13a (a>0)
D . 2, 3, 4 2、判断由下列各组线段 a , b , c 的长,能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说明理由 . (1) a = 6.5, b = 7.5, c=4 ; (2) a =11 , b = 60 , c = 61 ;
8
10 3 1 (3) a , b=2, a ; (4) a=3— , b=2, c = 4 ; 3 3 4 4
四、 知识要点4:利用列方程求线段的长
例4:如图,铁路上 A , B 两点相距25km , C, D 为两村庄,DA 丄AB 于A , CB 丄AB 于B , 已知DA=15km , CB=10km ,现在要在铁路 AB 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 E ,使得C , D 两村 到E 站的距离相等,贝U E 站应建在离A 站多少km 处?
公式变形
①: 若知道 a , b ,贝V c - 公式变形
②: 若知道 a , c ,则 b = 公式变形③: 若知道 b , c ,则 a =
a =4,
b =3,贝U c= a=9, b = 41,贝U
c = a=7 , b=5,贝U c =
例1:求图中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b = _______ , c = _____ .
24
如图,某学校(A点)与公路(直线L )的距离为300米,又与公路车站(D点)的距离为500米,现要在公路上建一个小商店(C点),使之与该校A及车站D的距离相等,求商店与车站之间的距离.
五、知识要点5: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例5:如图,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AB的高,他发现固定在旗杆顶端的绳子垂下到地面时还
多I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吗
六、课后巩固练习
(一)填空选择
1、写出一组全是偶数的勾股数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为12 cm,斜边长为13 cm,则它的面积为
3、斜边长为I7 cm,一条直角边长为I5 cm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一透明的玻璃杯,从内部测得底部半径为
2放入杯中,露在杯口外的长度为2cm,则这玻璃杯的形状是
4、如图,钢索斜拉大桥为等腰三角形,支柱高 24米,顶角/ BAC=120 , E 、F 分别为BD
2 2 2 2 A . 60 cm B. 30 cm C. 90 cm D . 120 cm 4、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6、& X ,则以X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5、 若一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5、12、13,则这个三角形长是13的边上的高是
6、 若一三角形铁皮余料的三边长为 12cm ,16cm , 20cm ,则这块三角形铁皮余料的面积为 2 cm .
7、 如图一个圆柱,底圆周长 6cm ,高4cm , —只蚂蚁沿外 壁爬行,要从 A 点爬到B 点,则最少要爬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m . (二)解答题
1、在数轴上作出表示 ..13的点.
2、已知,如图在 △ AB (中, AB=BC=CA=2cm AD 是边BC 上的高. 求:①AD 的长;②厶ABC 的面积.
3、如图,已知在厶 ABC 中,CD 丄AB 于D , AC = 20 , BC = 15, (1 )求DC 的长;
(2 )求AB 的长; (3)求证:△ ABC 是直角三角形. DB = 9.
CD 中点,试求 B C 两点之间的距离,钢索 AB 和AE 的长度。

(结果保留根号)
5、(如图,△ ACB和厶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ACB=Z ECD= 90°, D为AB边上一点, 求证:(1)△ ACE BCD ; (2)AD2 DB^DE2.
6、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m, 8m.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m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
7、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在点P处测得教学楼A位于北偏东60。

方向,办公楼B位于南偏东45°方向.小明沿正东方向前进60米到达C处,此时测得教学楼A恰好位于正北方向,办公楼B正好位于正南方向•求教学楼A与办公楼B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 1米).(供选用的数据:.2疋1 . 414, .3疋1. 732)
: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