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力说课课件赛课

合集下载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全国物理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全国物理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

3、如图所示,一根长2m的直导线, 通有1A 的电流,把它放在B=0.2T的匀强磁场中,并 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有多大? 方向如何?
× × ×
× F ×
× ×
解:F=BIL =0.2×1×=0.4N
× Ⅰ ×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第二课时
要点· 疑点突破(一) 磁感强度
定义:
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受 到的磁场力F,跟电流强度I和导线长 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做通电到线在该 F 处的磁感强度。定义式: B=
大小: ⅠL
磁感强度的大小由磁场本身的性 质来决定,与F、IL无关。但大小可用 F 定义式 B= 来计算。
ⅠL
方向:
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强度B的方向 就是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单位:
特斯拉,符号:T。 1T=1N/1A•1m。
要点· 疑点突破(二) 安培力
安培力大小:
F=BIL
安培力公式的适用条件 ①一般只适用于匀强磁场; ②导线垂直于磁场; ③L为导线的有效长度,即导线两端点 所连直线的长度,相应的电流方向沿L由 始端流向末端;如图所示几种有效长度;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第一课时
安培力
磁 感
安培力

安培力
磁 感 应
安培力
磁 感 应 强
安培力
磁 感 应 强 度
电场 电场强度 试探电荷
磁场 磁感应强度 通电导体
一、磁感应强度
影响安培力的物理量
a、磁场中导线长度不变,改变导线中的电流强度
b、导线中电流强度不变,改变磁场中导线的长度
一、磁感应强度 影响安培力的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物理意义: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

2024年【获奖课件】安培力及其应用.

2024年【获奖课件】安培力及其应用.

2024年【获奖课件】安培力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电磁学》教材第十一章“安培力及其应用”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安培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左手定则的应用,以及安培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安培力的概念,掌握安培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学会使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3. 能够运用安培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安培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左手定则的掌握。

教学重点:安培力的定义,安培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磁铁、导线、电源、演示用安培力实验装置。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 安培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左手定则的应用。

(3) 安培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安培力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方向。

4. 随堂练习出示若干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安培力,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安培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2. 左手定则。

3. 安培力应用案例分析。

4. 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计算给定电流和磁场强度下的安培力。

(2) 判断给定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下的安培力方向。

(3)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安培力。

2. 答案:(1) 安培力F = BILsinθ。

(2) 使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方向。

(3)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安培力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安培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左手定则的应用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课后可引导学生研究安培力在电动机、发电机等设备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安培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安培力(精华版)课件

安培力(精华版)课件

安培力的方向
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即伸开左手,让大拇指与四指在同一平面内并垂直,然后将左手放入 磁场中,让磁感线穿过掌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安培力的方向。
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安培力的大小
根据公式F=BILsinθ计算,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I为电流强度,L为导线在磁场 中的有效长度,θ为电流与磁场的夹角。
左手定则
将左手伸开,让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然后将左手放入磁 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 所指方向即为安培力方向。
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安培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平行。
右手定则:将右手伸开,让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然后将 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电流 方向,四指所指方向即为安培力方向。
感谢观看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总结词
磁悬浮列车利用安培力实现列车与轨道 的完全分离,减少摩擦力,提高运行速 度。
VS
详细描述
磁悬浮列车通过在轨道和列车底部安装电 磁铁,当电流通过轨道上的电磁铁时,产 生磁场,与列车底部电磁铁的磁场相互作 用,产生向上的安培力,使列车悬浮在轨 道上方。由于没有接触,摩擦力大大减少 ,因此列车可以高速运行。
安培力计算中的单位换算
• 安培力单位为牛(N),电流单位为安(A),磁感应强度单位 为特(T),长度单位为米(m)。在进行单位换算时,需要将 各个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例如,可以将安培力 的单位换算为牛米(Nm),电流的单位换算为安秒(As),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换算为特米(Tm)等。
THANKS
根据安培力的公式F=BIL,安培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电流越大,安培力越大。

安培力说课课件赛课

安培力说课课件赛课
2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选修3-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电流产生磁场的扩展,也为磁场 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奠定基础,乃至整个电磁学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热点,学好本节 内容,可以更深刻理解电流表工作原理和电机 工作原理。
二、设计理念
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学过程 应重在显示磁场对通电导线力的作用这一特点。 为此,本节课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 的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 模式,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安培力方向和安培 力的大小”,体验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了科 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1)当I B, F=BIL 2)当I // B, F=0
活动一


活 动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左手定 则,让学生体会物理探究带来的喜 悦。

学 学生从探究中发现无法准确测 生 量安培力,引发学生思考:如 活 何准确测量安培力? 动 三
活动四
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F与B、I、L的关系(B与I垂直)
电流I(mA)
一对磁铁,一个 线圈时的F (╳9.8╳10-3N)
两对磁铁,一个 线圈时的F (╳9.8╳10-3N)
两对磁铁,两个 线圈时的F (╳9.8╳10-3N)
优点:实现 了从定性研 究到定量测 量的飞跃
结论: (1)B、L相同时,F
I
(2)L、I相同时, FB(3)B、I相同时, F
L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从探究安培力方向和大小的实验中 体会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了解 科学的发现需要勤奋的努力,还需要严 谨的科学态度。并具有用物理原理和研 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安培力的方向确定和大小 的计算。 难点:安培力大小的测量

《高三物理安培力》PPT课件

《高三物理安培力》PPT课件

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导线c受到的安培力垂直ab边,
指向左边。
a
c
b
Ba
Bb
B合
gk015.2008年高考理综四川延考区卷23 23.(14分)图为一电流表的原理示意图。质量为m 的均质细金属棒MN的中点处通过一绝缘挂钩与一竖 直悬挂的弹簧相连,弹簧劲度系数为k。在矩形区域 abcd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 纸面向外。与MN的右端N连接的一绝缘轻指针可指 示标尺上的读数,MN的长度大于 ab 。当MN中没 有电流通过且处于平衡状态时,
F
S1 S2
mg
mg ( 1 cos 37 ) 0.0510 ( 1 0.8 )
图丙
I Bl sin 37 1 3 0.1 0.6 5A
请你判断,他们的解法哪个正确?
错误的请指出错在哪里。
答: 乙同学的解法正确,甲同学的错误
错误原因:认为物体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 态,或者认为偏角最大的是平衡位置。
解:(1)
设弹簧的伸长为⊿x ,则有 mg=k⊿x ①
由①式得 x mg

k
(2)为使电流表正常工作,作用于通有电流的金属
棒MN的安培力必须向下。因此M端应接正极。
(3)设满量程时通过MN的电流强度为Im,则有
BIm ab mg k( bc x )

联立①③并代入数据得 Im=2.5 A
当两导线互相垂直时,用左手定则分别判定每半根导 线所受的安培力。
028.上海普陀区08年1月期末调研试卷 5 5、如图所示,用两条一样的弹簧秤吊着一根铜
棒,铜棒所在的虚线框范围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 场,棒中通入自左向右的电流。当棒静止时,两弹 簧秤示数均为F1;若将棒中电流反向,当棒静止时, 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F2,且F2>F1,根据上面所给 的信息,可以确定:( A C D)

安培力PPT教学课件

安培力PPT教学课件
总结词
安培力是一个涉及磁场、电流和相对运动的基本物理现象。然而,尽管安培力的基本性质已经被研究了很长时间,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复杂环境和多物理场条件下,安培力的微观机制和演化过程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此外,现有的安培力调控方法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材料和结构,缺乏普适性,这也限制了安培力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安培力在电磁炉中的应用
加热原理
电磁炉利用安培力产生的涡流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对锅具和食物的加热。
驱动电机
电动车的驱动电机利用安培力实现车辆的加速和减速,电机输出的转矩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轮。
安培力在电动车中的应用
电磁制动器
电动车的电磁制动器利用安培力进行制动,通过在制动盘上产生制动力矩来实现车辆减速或停车。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sinθ。
04
安培力的应用与案例
03
电动压缩机
电动压缩机使用安培力来驱动活塞运动,实现制冷剂的压缩和输送。
安培力在工业中的应用
01
直线电机
安培力驱动的直线电机能够实现精准的直线运动,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装配线等工业领域。
02
电磁起重机
利用安培力原理,电磁起重机可以轻松地提起和搬运重物,极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安培力的定义
安培力的性质
安培力具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共线性和左手定则等性质。
总结词
安培力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相互作用力,满足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与导线放置的方向有关,当导线放置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安培力为零;当导线放置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最大。
根据安培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安培力的大小为:$F = 0.5 \times 5 \times 2 \times \sin 30^{\circ} = 2.5 N$。

《探究安培力》参考课件

《探究安培力》参考课件
的线圈S1、S2和S3,穿过S1、S2和S3的磁通量分别为Φ1、Φ2 和Φ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栏 目 链 接
A.Φ1最大 C.Φ3最大
B.Φ2最大 D.Φ1=Φ2=Φ3
解析:从图中看出,线圈S3穿过的磁感线条
数最多,所以磁通量最大.故A、B、D错误,C正
确.故选C.栏 目链 Nhomakorabea接
答案:C
练习
4.如右图所示,竖直通电直导线旁有一圆线圈,其平
栏 目 链 接
③公式的适用条件:匀__强__磁__场__.
(3)方向判定.
用左手定则判定:伸开__左__手____,使大拇指跟其余
四个手指___垂__直___,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
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___四__指___指
栏 目

向电流的方向,那么,___拇__指___所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 接
练习
2.一根长0.2 m、通有2.0 A电流的通电直导线,
放在磁感强度为0.50 T的匀强磁场中,受到安培力大
小不可能是( D )
A.0 N
B.0.10 N
栏 目


C.0.20 N
D.0.40 N
考点二 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是采用
比值的方法来定义的,该公式是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磁 栏
注意:①磁通量是__标__量____,但有正,负;当磁
感线从某一平面穿入时,若规定Φ为正值,则磁感线
从另一面穿入时,Φ为负值.
②磁通量是表示穿过某平面的
栏 目

_磁__感__线__的__条__数__的__多_少__,在今后的应用中往往会根据穿

高中安培力教学说课ppt图文 精品

高中安培力教学说课ppt图文 精品
1
向左
朝里
朝里 朝外 朝外 朝里
1 title in here 向右Click to add 朝外
2
向左 向右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朝外
朝里
观察表格,验证猜想,得出实验结论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讨论与思考 如何判断安培力的方向呢?
难点
安培力的方向 重点

四、教法与学法
观察
讲授教学
1 1
演示实验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Title in 学法 教法 here 2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互动探究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 技能
1 1
1.熟练使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2.会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 3.运用安培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1.通过实验,探究安培力方向与哪些因素 过程与 有关,归纳出实验结论。 22.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知识背景
第三章 磁场
1 1 磁现象和磁场 1 2 磁感应强度 2 3 几种常见的磁场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4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5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2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安培力的方向受哪 些因素影响?

1.1 安培力 课件(45张PPT)

1.1 安培力  课件(45张PPT)

答案:2π
L
g+a
典例分析
答案:2π
L
g+a
解析:单摆的平衡位置在竖直位置,若摆球相对升降机静止,
则摆球受重力 mg 和绳拉力 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此
F
时摆球的视重 mg′=F=m(g+a),所以单摆的等效重力加速度 g′=m
=g+a,因而单摆的周期为 T=2π
L
=2π
g′
L
.
g+a
实验4:定量探究单摆周期与摆球的摆长的关系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θ<5o)由静止释
放,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改变摆线长度重复实验
次数n
摆线长L
球直径d
摆长 l
周期 T
1

2

3
4
t
T
n
5

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周期大小与摆长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三、单摆的周期
道的圆心(图中未画出),紧贴N点左侧还固定有绝缘竖直挡板。自零时刻起将一带正
电的小球自轨道上的M点由静止释放。小球与挡板碰撞时无能量损失,碰撞时间不计,
运动周期为T,MN间的距离为L并且远远小于轨道半径,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圆弧轨道的半径为
gT 2
2
B.空间加上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小球的运动周期会增大
典例分析
【典例6】(多选)如下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
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B.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
C.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D.在t= 0.5 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

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第三节探究安培力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第三节探究安培力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35/66
改变 b 的长度 L 称一下安培力,再分别改变电流 I 和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再称一下安培力,探究一下安培 力的大小与 B、I、L 是什么关系呢?
提示: F=BIL
36/66
1.磁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的比较.
比较内容 电场强度 磁感应强度
定义式
E=Fq
描述电场的强 物理意义
弱和方向
B=IFL 描述磁场的强弱 和方向
判断正误 (1)磁通量有正负之分,所以是矢量.(×) (2)某个区域磁感应强度大,穿过某一回路的磁通量 一定大.(×) (3)在国际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
18/66
小试身手
3.在如图所示的磁场中,有三个面积相同且相互平 行的线圈 S1、S2 和 S3,穿过 S1、S2 和 S3 的磁通量分别为 Φ1、Φ2 和 Φ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1/66
判断正误 (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不一定受到安培力作用.(√) (2)一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某处不受安培力作用,则 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导线中电流成反比,与其受 到的安培力成正比.(×)
12/66
小试身手
2.(多选)一根长 0.20 m、通有 2.0 A 电流的通电直导
21/66
提示:变形;向原变形方向相反方向变形.
22/66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称为安培力. 2.安培力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伸开左手,使大 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 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 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电 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的方向. (1)安培力方向的特点:F⊥B,F⊥I,即 F 垂直 B、 I 决定的平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选修3-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电流产生磁场的扩展,也为磁场 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奠定基础,乃至整个电磁学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热点,学好本节 内容,可以更深刻理解电流表工作原理和电机 工作原理。
二、设计理念
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学过程 应重在显示磁场对通电导线力的作用这一特点。 为此,本节课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 的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 模式,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安培力方向和安培 力的大小”,体验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了科 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二)过程与法
学生从小型电动机模型中发现问题, 设计实验,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并归 纳出判断安培力方向的方法,得出安培 力大小的计算,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并 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从探究安培力方向和大小的实验中 体会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了解 科学的发现需要勤奋的努力,还需要严
结论: (1)B、L相同时,F (2)L、I相同时, F (3)B、I相同时, F I B L
优点:实现 了从定性研 究到定量测 量的飞跃
谨的科学态度。并具有用物理原理和研
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安培力的方向确定和大小
的计算。
难点:安培力大小的测量
板书设计
1、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
2、安培力的大小:
1)当I B, F=BIL
2)当I // B, F=0
活动一
学 生 活 动 二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左手定 则,让学生体会物理探究带来的喜 悦。
学 生 活 动 三
学生从探究中发现无法准确测 量安培力,引发学生思考:如 何准确测量安培力?
活动四
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F与B、I、L的关系(B与I垂直)
电流I(mA) 一对磁铁,一个 线圈时的F (╳9.8╳10-3N) 两对磁铁,一个 线圈时的F (╳9.8╳10-3N) 两对磁铁,两个 线圈时的F (╳9.8╳10-3N)
B
I
解释:本节课开始时的“小型电动机”, 引出教材电动机工作原理
电动机——安培力的 重要应用
原理:利用安培力来工作的。 转子:电动机中转动的部分 定子:电动机中固定不动的部分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究影响安培力方向的因素,会用左 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2、理解并掌握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
三、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假设 法、比较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总结等 多种实验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
方法。
四、精心设计的四个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活动四
五、学以致用
B B B 该练习安排在得出安培力方向之 I I I 后,最后两道题目是B、I平行的情况, 引出安培力大小的计算,具有承上启 下的作用 B B I 30 °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