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号探测冥王星专题资料集锦
“新视野”号揭示冥王星与卡戎地表细节
![“新视野”号揭示冥王星与卡戎地表细节](https://img.taocdn.com/s3/m/fce4531abb68a98271fefa2c.png)
“新视野”号揭示冥王星与卡戎地表细节“新视野”号传来的新照片显示冥王星上有着惊人的险峻地形,卡戎有一个深红棕色的极地冰冠。
冥王星上有高达3500米的山峰,相当于地球上美国洛基山的高度。
而它最大的卫星卡戎,有一个深红棕色的极地冰冠。
这些地质信息都来自NASA“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器于7月14日飞掠冥王星时拍摄的图片,并于7月15日传送回地球。
最惊人的发现,或许就是冥王星和卡戎的表面差异还相当大,它们的地质活跃度也远高于我们的想象。
冥王星严寒的表面地形多种多样,有明亮的宽线、不规则的暗斑,也有光滑的区域。
冥王星的卫星卡戎表面就更平缓一些,中间被长长的峡谷环绕着,但它的地形特征仍然吸引着科学家的兴趣:卡戎的极地附近有一个深红色的冠状结构,科学家们把它称为《魔戒》中的“魔多”。
“我们整个早晨都处于激动得语无伦次的状态,”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新视野”号项目副主任Cathy Olkin说,“冥王星没有让我们失望,卡戎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从第一张冥王星表面的细节照片(下图)可以看到,冥王星表面的冰山十分险峻。
这么高的山表明冥王星表面的冰很薄,高山则坐落在较厚的冰上,西南研究中心的Kelsi Singer说,她的研究课题正是矮行星表面的固态氮“冰”。
冥王星赤道附近的山足有3500米高。
图片来源:NASA/JHUAPL/SWRI令人吃惊的是,上图显示冥王星表面并没有撞击坑。
一般行星表面都有撞击坑,这是由于陨石撞击而产生的。
亚利桑那大学的行星科学家Veronica Bray认为可能是冥王星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带来了地质活性,让地表保持较新的状态。
明亮的线另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冥王星表面较暗、有环形山的地区和明亮的心形地区之间有一条锐利的分界线,称为“汤博区”,是以冥王星的发现者克莱德•汤博命名的。
在“新视野”号到达冥王星之前,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已经观察到了一些模糊的明暗斑点,而“新视野”号的清晰照片下,它们呈现为一个明亮的心形区域和深色区域,后者几乎完全包围了赤道一圈,。
“新视野号”探测器掠过冥王星
![“新视野号”探测器掠过冥王星](https://img.taocdn.com/s3/m/a13bbe5b852458fb760b5601.png)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S ] . B e i j i n g : C h i n a G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2 0 1 1 : 1 0 - 1 2 . ( i n C h i n e s e )
作 者 简 介
梁树 能 ,男 ,1 9 8 3 年生 ,2 0 0 9 年获吉林大 学地球化学专 业硕士学位 ,工程师 。研究方 向为 多/ 高光谱遥 感地质应 用研
I ma g e [ J ] . S p a c e c r a f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1 4 , 2 3 ( S u p p . ) : 1 1 4 - l 1 7 . ( i n 来,等.遥感 影像 空 间分辨 率与 成图 比例尺 的关 系应用 研究 [ J J . 农 业工 程学报 ,2 0 0 5 ,2 1 ( 9 ) :
究。E — ma i l : l i a n g s n 8 3 @1 6 3 . c o m。
噌 时 喈 喈 电 噌 嘈 喈 噌 唣. 喈 时 喈 电 喈 唣l 喈 喈 喈 咆. 喈 喈 噌 喈 喈 喈 喈 喈 咤 喈
‘ ‘ 新视 野号”探 测器掠 过 冥王 星
G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i n H i g h Al t i t u d e s [ J ] . R e mo t e S e n s i n g f o r L a n d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 2 0 1 5 , 2 7 ( 1 ) : 1 4 0 — 1 4 5 . ( i n C h i n e s e )
新视野探测器与冥王星的约会
![新视野探测器与冥王星的约会](https://img.taocdn.com/s3/m/3e98c508964bcf84b9d57be0.png)
“新视野”号探测器与冥王星的约会
美国东部时间14日早7时50分(北京时间14日晚7时50分),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
十多个小时后,美国科学家收到了“新视野”从52亿公里之外传回的信号,整个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高清无码照片,在这个星球上,有一个轮廓完美的心形。
全世界都为之沸腾了,无数人热泪盈眶。
1930年人类发现冥王星时,看到的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光斑,如今它已清晰可见。
回到85年前发现冥王星的美国亚利桑那州,时年24岁的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观测冥王星所用的望远镜前,刻着这样的话:“有一颗行星,人类迄今未曾得见,但可以肯定,总有那样一个时刻,它终将被探测,并归入已知。
”。
探索冥王星
![探索冥王星](https://img.taocdn.com/s3/m/8996e9070722192e4536f6a7.png)
探索冥王星作者:齐文洁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5年第08期不论“新视野”发现什么,无疑都将成为探索太阳系的里程碑事件经过52亿公里的飞行、9年半的太空穿梭,近日“新视野”号探测器第一次掠过冥王星。
这个谜一般的冰冷星球史无前例地对人类实现最清晰的呈现。
艰难旅程半个世纪以前,人类开始太阳系行星的探索之旅。
从水星到海王星,每颗行星都是一个美丽新世界。
比月球还小的冥王星是最后一个未被涉足的蛮荒幽冥之地。
“新视野”号(New Horizons),这个花费众人20多年努力和7亿美元的探测器为了见到冥王星,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甚至在飞掠冥王星之前几天还玩了把失踪。
它是有史以来速度最快的人造飞行物体,速度大约是飞机的100倍,飞到月球只需9个小时。
即便如此,“新视野”号到达旅途的终点却仍要孤独地飞行9年多。
然而,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7月4日下午1点54分,它的信号突然消失了。
经过漫长的81分钟煎熬后,位于澳大利亚的NASA跟踪站终于重新建立了与“新视野”号的联系,人们才长舒一口气。
后来得知,此次故障的原因是两条指令冲突。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在努力记忆一串数字的同时,一个人却在你耳边大声说出另一串数字。
”一位科研人员在推特上解释,冲突的指令让年轻的新视野号“昏了头”,赌气撒娇式地玩了把失踪。
其实,最初就出师不顺。
冥王星是在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发现的第一个天体,人类直到1930年才发现它的存在。
然而由于它的公转周期长达248年,2015年时正好是探测冥王星的好时机。
就像奇幻小说里的情节,一旦错过绝佳的“天象”,就得再等百年。
因此,还没能观测过冥王星的完整轨道,科学家们就急匆匆地让“新视野”号出发去寻找它了。
发射时间原本定为2006年1月17日,只有在2月2日之前完成发射,它才能利用木星引力加速直奔冥王星,否则将迟3年。
然而,发射当天就各种麻烦不断,发射时间一推再推,一直到19日下午才发射成功。
幸运的是,此后一切运转无碍。
别担心冥王星,新视野号带着照相机去给你量腰围了
![别担心冥王星,新视野号带着照相机去给你量腰围了](https://img.taocdn.com/s3/m/997fbeaf65ce05087632131b.png)
别担心冥王星,新视野号带着照相机去给你量腰围了冥王星和那颗和它体量差不多的卫星卡戎(Charon),对其它飞近它们的物质造成的双重引力场,是宇宙中最有意思的现象之一。
上个月《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说,冥王星和卡戎就像是哑铃两端的重物,这种奇怪的引力造成所有在其场力范围内的卫星都在被不断翻炒。
冥王星和卡戎的大小对比这同时也是造成冥王星在 9 年前被降级的其中一个原因:卫星个头这么大,拽得冥王星直晃悠,它还能算行星吗?NASA 的探测器新视野号在今天将会飞过距离冥王星最近的观测点,这是有史以来最接近真相的观察者。
10 年如果说新视野号是人类探索太空以来最有想象力的一次远征,知道它计划的人不会觉得评价过分。
2006 年 1 月,美国宇航局(NASA)在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的新视野号,是至今为止发射速度最快的航天器。
当年 6 月,它迅速飞掠过火星,传回了第一张观测照片。
2007 年 1 月新视野号拍摄到的木星上火山爆发的画面2007 年 1 月,它滑过木星引力场边缘,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一边对木星进行观测,一边借助木星强大的重力进行二次加速,随后一路向冥王星狂奔而去。
为了节省能量,新视野号在离开木星后不久就进入了休眠,其间它陆续飞越了小行星带、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轨道。
新视野号到目前为止的飞行轨迹去年年底 NASA 唤醒了休眠了 7 年的新视野号,开始准备这次远征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观测冥王星。
这次观测将会以超近距离掠过冥王星,记录卡戎和冥王星间奇怪的引力作用,同时传输图像信息回来进行测量。
1.25 万公里我们现在就处在新视野号要飞抵冥王星的时间点上。
北京时间 14 日晚上 7:49 分,它就会到达距离冥王星最近的一个点,距离只有 1.25 万公里。
比上次与木星接触时的230 万千米近了约 200 倍。
直径 2370 千米新视野号已经解决了有关冥王星最重要的一个谜题——它的大小。
2006 年 8 月,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新视野》号揭起冥王星神秘面纱》阅读附答案
![《新视野》号揭起冥王星神秘面纱》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bb18a72cc58bd63086bd31.png)
《新视野”号揭起冥王星神秘面纱》阅读附答案新视野”号揭起冥王星神秘面纱①“你好冥王星!咱们正在相互距离最近的处所。
”在用时9年多的飞行后,“新视野”号从冥王星上空12500公里处飞过,成为迄今距离这颗矮行星最近的人类探测器。
②冥王星的轨道周期是248地球年。
它的轨道特点显明与其他行星不同样,遵守接近圆形轨道,只有很窄部份凑近被称为黄道的其他行星运行平面。
最先估量它的直径是6600公里,1980年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的3.6米红外望远镜测出的冥王星直径在2600~4000公里之间。
一些天文学家观测指出,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公里,比月球(3475公里)还小。
冥王星主要可能是由冰组成的,并且有一个由铁镍岩石混合成的小核,因为距离太阳十分遥远,在冥王星上远望太阳,太阳已变得像一颗亮星同样了,使得冥王星的表面因为缺少热辐射源而十分寒冷,温度大约为-240到-220华氏度之间。
冥王星可能像海卫一同样是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
地表上光亮的部份可能笼盖着一些固体氮和少许的固体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份的组成还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机物资或是由宇宙射线引起的光化学反映。
2009年有科学家肯定,这颗矮行星周围的大气温度无比低,一般是零下292华氏度。
③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因为距离太遥远,在发现早期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
但是,经由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之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而且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乃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摆布。
又因冥王星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交叉,如果把冥王星当做行星的话,那末海王星就不能是行星了。
④在2006年降级为矮行星以前,冥王星曾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远的一颗。
在“新视野”号以前,人类探测器已拜访了其余八颗行星。
历时九年,新视野号成功飞越冥王星
![历时九年,新视野号成功飞越冥王星](https://img.taocdn.com/s3/m/39b2264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d.png)
新闻微观\素材前沿作文与考试•初中版13最终,救鱼行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警方、街办的见证之下,付女士请来开锁师傅打开了门,鱼们被装进早已准备好的大桶里,由另一位热心市民带回家照料。
付女士说,虽然花了开、换锁费,但她却觉得很值,“至少鱼儿有救了!”(资料来源:《成都商报》)■微言大义:这一幕,让人联想到那个从树上救下小猫咪的消防战士,还有每天在公园里喂养流浪猫的白发老人……爱是可以传递的,正是这样不胜枚举的小小爱心,让我们的城市溢满温情。
(徐甫祥,长江网)■适用话题:小善不小;从小事做起;爱心……历时九年,新视野号成功飞越冥王星2006年1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发射了“新视野号”探测器。
它的使命之一,就是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之后将继续探测柯伊伯带其他天体。
2015年7月14日,历时9年,50亿公里的飞行,“新视野号”终于抵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为它拍摄了一张迄今为止最清晰的照片。
冥王星于1930年由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通过计算发现。
由于冥王星距离遥远而且体积小、亮度低,过去几十年里,即便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等敏锐的观测设备都无法将其看清。
如今85年过去了,最初由几个像素构成的白色光点变成了高清大图,人类终于看清了冥王星的模样,看到了冥王星上的高大冰峰。
而它表面的心形图案则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公众的争相转发,曾经了无生趣的“冥王星”变成了年轻人口中的“萌王星”!——于公众而言,这堪称人类继登月后的又一次狂欢!随着“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它正陆续将探测数据传输回地球,到2029年,“新视野号”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飞出太阳系,向着更加未知的方向飞去。
■微言大义:很多人要问,为什么要去探索太空?它又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但这几天全民热议冥王星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太空探索的真实需求:几十亿投资的科学成就被全人类持久关注和深刻记忆,这已经是最值得的、永久的收益。
(郑永春)■适用话题:探索与发现;已知与未知;好奇心……。
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结果公布
![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结果公布](https://img.taocdn.com/s3/m/14494f22a32d7375a4178078.png)
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结果公布:超过50G数据这张图像展示的是新视野号“拉尔夫/多光谱可见光成像相机”(MVIC)拍摄的冥王星大气霾层结构。
整个画面中可以观察到大约20层霾层,一般每一层垂直厚度约数百公里,但不一定与地表平行对比:上图是新视野号拍摄的冥王星表面“斯普特尼克平原”(Sputnik Planum),下图则是卡戎表面的“伏尔甘平原”( Vulcan Planum)这张增强色彩图像由“拉尔夫/多光谱可见光成像相机”(MVIC)拍摄,充分展示了冥王星地表地形的多样性,每像素分辨率约为650米。
可以看到下方遍布撞击坑的较为古老的地表以及上方充填着挥发性冰物质的斯普特尼克平原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2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仅仅在一年之前,在美国宇航局飞往太阳系边缘的“新视野”号探测器的视野中,冥王星还不过是一个难以分辨的模糊亮点,就和80年前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透过望远镜看到的“第九颗大行星”并无多大差别。
但就在一年之后,近日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探测器项目组的科学家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首次详细呈现了去年那个夏天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期间所获得的科学认识。
新视野号探测器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阿兰·斯特恩(Alan Stern)表示:“这5篇详细的研究论文彻底革新了我们对于冥王星的认识,它们将一个从前天文学上的‘行星’转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那里有多样而活跃的地质构造,奇异的地表化学成分,复杂的大气层,与太阳之间令人困惑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个由诸多小卫星组成的系统。
”经过9.5年,约30亿英里(48亿公里)的长途跋涉,作为人类历史上发射速度最高的探测器,新视野号飞船于2015年7月14日飞抵冥王星附近,它也因此打破了另外一项记录,那就是在抵达主要探测目标之前飞行距离最遥远的探测器。
在考察期间,新视野号探测器搭载的7台科学设备均正常开展工作并获取了超过50G的探测数据,其中的大部分已经在近距离飞掠前后的大约9天时间里陆陆续续传回地球。
探索冥王星的身世之谜
![探索冥王星的身世之谜](https://img.taocdn.com/s3/m/153df7b1767f5acfa0c7cd2e.png)
68
科 学 大 观 园
69
科 学 大 观 园
形成两个独立作业区。
同时在仪器舱的侧面安装了一台REX 通讯系统,能够向地球快速传输稳定的探测数据。
美国宇航局也试图让“新视野”号承担深空通讯的测试平台,研究如何与太阳系外侧轨道建立稳定的通信通道,为今后深空任务打下基础。
毕竟深空通讯是个极大的挑战,需要考虑太阳风以及各种宇宙辐射、磁场等的干扰。
REX 通讯系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设备,能够让美国宇航局时刻与40亿千米外的探测器保持联的定位。
ALICE 工作波段为紫外频谱,主要用于对冥王星大气、表面进行观测。
作为“新视野”号眼睛的三大成像设备是优势互补的,在7月14日的飞掠任务中扮演重要作用,我们所获得的主要图像信息都来自它们的优异表现。
除了三大成像仪和通信系统外,“新视野”号还有三大高性能的粒子分析仪,分别为太阳风粒子分析仪、离子质谱仪以及宇宙尘埃分析仪。
这些仪器工作产生的数据需要经过专业人员分析才能得出结论,与成像装置相比,。
飞向冥王星的“新视野号”
![飞向冥王星的“新视野号”](https://img.taocdn.com/s3/m/79b680c8ee06eff9aff8076a.png)
飞向冥王星的“新视野号”作者:暂无来源:《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8年第11期2006 年1 月19 日,新视野号探测器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以有史以来最快的初始速度16.5 千米/秒离开地球,运载火箭为大力神V 型火箭。
新视野号将成为继“先驱者”双子星和“旅行者”双子星之后第五个离开太阳系的探测器。
这一次,人类把目光聚焦到了柯伊伯带,新视野号将代表人类第一次拜访柯伊伯带天体。
遥远的海王星轨道之外是什么? 从1846年人类发现海王星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我们知道,海王星是一颗通过计算被发现的行星, 在海王星被成功发现后, 人们开始投入寻找第九大行星的热潮之中。
1930 年,一位名叫汤博的年轻人发现了海王星之外的冥王星, 然而冥王星实在太小了, 完全不符合人们对第九大行星的预期。
20 世纪50 年代,美籍荷兰裔天文学家柯伊伯在冥王星被发现的20年后, 提出冥王星应该不是一个孤立的天体,而是一群天体中最亮的一个。
直到1992 年,人们才在冥王星附近的区域发现了第二颗天体, 随后越来越多的天体在这一带被发现, 柯伊伯的预言由此被证实。
于是,人们将这一片海王星轨道之外的邻近区域称为柯伊伯带。
2005 年, 冥王星遇到了一个尴尬的同伴,人们当时测得另一颗柯伊伯带天体——阋神星比冥王星更重(后测得冥王星还是略大于阋神星)。
2006 年, 在国际天文联合会代表大会上, 冥王星被正式降级为矮行星。
如今, 人们已经在柯伊伯带发现了4 颗矮行星,科学家们估计柯伊伯带或许存在着上百万颗直径超过100 千米的矮行星。
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充满岩石不同,柯伊伯带是一个冰冻的世界,充满了冰、干冰、固态甲烷、固态氨以及一些难以在内太阳系( 太阳与小行星带之间的区域) 见到的物质成分。
柯伊伯带的天体可以用一个形容彗星的词来描述——一个个脏雪球。
柯伊伯带富含那些远离太阳、冰冷的小天体,研究它们有利于人们了解太阳系早期的一些情况、物质尘封的信息等,这些都是内太阳系所缺乏的。
新视野号“邂逅”冥王星200年才一次
![新视野号“邂逅”冥王星200年才一次](https://img.taocdn.com/s3/m/e9ad3295e53a580216fcfec0.png)
还 耍 为 飞 行 器 携 带 的 仪 器 提 供 能
源。
往 冥 王 星 方 向 继 续 前 进 。 引 力 助
推, 是 令 太 空 飞 行 器 进 行 星 际 旅 行 的 好 办 法 。此 前 , “ 旅 行 者2 ” 号 就 曾 在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借 用过木 星 、 土 星等 行 星 的 引 力 。 “ 卡西尼 ” 号 也
1 4日 , 比三 角钢 琴没 大多 少 的“ 新 视 野 ” 号 探 测 器 顺 利 到 达 目 的 地 —— 冥 王 星 的附 近 . 第 一 次 真 正 揭 开 了 冥 王 星 的神 秘 面 纱 。 “ 新 视野 ” 号飞掠冥 王星 , 打 破
了 单 次 太 空 任 务 的 多 个 历 史 性 纪
4 5 分钟后 , “ 新视野 ” 号 就 脱 离
3 9 . 4 天文单 位( 1 个 天 文 单 位 约 等 于
地 球跟 太 阳 的平 均 距 离) , 太 阳 光 要
题时 , 弗 兰想 了想 , 给 出 了 肯 定 的 回答 : “ 是 的, 从 地 球 发 射 飞 往 外 太
空的飞行器中 。 ‘ 新 视野 ’ 号 是 最 快
I i 读 写新 空 间 ・科
技 博 览
}l
《
、 %
崭 视 野 号“ 逐 " 互翟2 0 0 年 力 一 次
画 金 煜
9 年飞行 , 4 8 亿公里。 2 0 1 5 年7 月
地 球 表面 接 收野 ” 号轻装上阵 。 它 飞 行
的。”
火 箭 ,以 时 速 5 . 7 万公里离开地球 ,
5 _ 5 个 小 时 才 能 到达 冥王 星 。 冥 王 星
美国:“新视野”号将飞掠新天体
![美国:“新视野”号将飞掠新天体](https://img.taocdn.com/s3/m/5ea608e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b.png)
美国:“新视野”号将飞掠新天体
佚名
【期刊名称】《创新时代》
【年(卷),期】2017(0)10
【摘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新视野”号探测器将以“超近距离”执行飞掠柯伊伯带小型天体—2014MU69的任务,并搜集天体信息。
这一距离将比其飞掠冥王星时更为接近目标星体,而此次对“新的世界”的征服一旦成功,将会是人类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太空探索成就。
“新视野”号探测器投资达7亿美元,于2006年发射升空,任务是对冥王星、冥卫一及位于柯伊伯带的小行星群进行探索。
它是人类目前发射过的速度最快的太空设备,曾于2015年7月14日历史性飞越冥王星,并发回了有史以来最清晰的照片,是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
【总页数】2页(P102-103)
【关键词】“新视野”号探测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天体;柯伊伯带;超近距离;太空探索;历史意义;冥王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85.6
【相关文献】
1.新视野号成功飞掠\"天涯海角\" [J],
2.新视野号飞掠\"天涯海角\" [J], 迟惑
3.新视野号新年飞掠柯伊伯带小天体 [J], 李珊珊;
4.新视野号飞掠\"天涯海角\"实现最远天体探索 [J],
5.《时代》评2015十大太空时刻——新视野号飞船飞掠冥王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航天知识大赛题库
![【完整版】航天知识大赛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03d87571a37f111f0855b3a.png)
【完整版】航天知识大赛题库(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如何清洁口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口腔清洁剂B.口腔清洁指套C.牙刷和免冲洗牙膏D.不做任何清洁措施2.人类之所以在太空建设空间站,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A.载人飞船无法进行大规模空间实验B.载人飞船可进行长时间对地观测C.积累长时间太空生活与工作的经验D.空间站具有很大经济价值3.天舟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已实现第几步?A.第一步B.第二步C.第三步D.第四步4.返回地球过程中,航天器变成一个火团,剧烈晃动,突然从失重变成超重4~5倍,与地面的通信联络中断,这是进入了什么区?A.失联区B.失明区C.失聪区D.黑障区5.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其核心舱段和控制中心处于哪个舱段?A.推进舱B.轨道舱C.返回舱D.附加段6.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计划的第一步是?A.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B.突破太阳系C.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D.建立永久性空间实验室7.人类在太空的“航天母舰”是指?A.航天飞机B.载人飞船C.空间站D.火箭8.中国首次完成太空漫步任务的航天员是谁?A.翟志刚B.杨利伟C.刘伯明D.景海鹏9.飞行服的制作是模仿了下列哪一种动物?A.长颈鹿B.乌龟C.萤火虫D.猫头鹰10.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和乘坐的飞行员是?A.东方一号,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B.神舟五号,杨利伟C.双子座4号,埃迪·怀特D.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11.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是?A.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B.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C.刘洋D.王亚平12.国际空间站如不被加以推进修正,就会出现哪种情况?A.轨道高度降低B.爆炸C.远离地球D.没变化13.人类已研制出三种载人航天器,不包括的是?A.空间站B.宇宙飞船C.航天飞机D.人造卫星14.1986年,美国哪架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A.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B.阿波罗13号飞船C.挑战者号航天飞机D.发现号航天飞机15.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张开的“大翅膀”是什么?A.空间站飞行用的部件B.防止吸热过高的反射镜C.太阳能电池板D.无明确目的创意设计16.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标志是?A.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和回收成功B.1999年我国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和回收成功C.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发射和回收成功D.1980年我国向太平洋发射射程超9000千米的远程火箭17.航天飞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轨道器B.返回舱C.固体火箭助推器D.大型外挂贮箱18.穿舱外航天服出舱活动前,必须吸氧排氮,主要是为了?A.减轻航天服的重量B.防止减压病C.做好准备活动D.好玩19.神舟飞船返回舱返回接近地面时,用什么办法进一步减速,以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A.用降落伞和着陆前减震装置B.用超大型降落伞C.用降落伞和离地1米时点燃缓冲发动机D.用降落伞和离地10米时点燃缓冲发动机20.航天飞机的起飞、着陆具有什么特点?A.垂直起飞,水平降落B.垂直起飞,垂直降落C.水平起飞,水平降落D.水平起飞,垂直降落21.航天员在何时有超重感觉?A.只是在发射过程中B.在发射、返回和轨道运行的时候C.在发射和返回过程中D.只在返回过程中22.载人宇宙飞船在发射、起飞阶段的应急救生手段是什么?A.火箭弹射座椅B.火箭逃逸救生塔C.抗坠毁装置D.没有相应系统23.神舟飞船的附加段在后期有什么作用?A.作为交会对接机构的安装部位B.用于安装专用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设备C.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地面提供能源和动力D.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地面24.太空中的航天员看起来显胖,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A.太空食品营养较地球上更丰富B.太空中人的重力性血液压力梯度消失C.太空中人的体液分布发生变化D.太空中人的头部血管充盈增加,头面部肿胀25.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它是什么形状的?A.一个圆柱体B.一个长方体C.一个球体D.一个正方体26.航天员在太空中身高会如何变化?A.和地球上一样B.增加大约8厘米C.增加大约2~3厘米D.会变矮2~3厘米27.火箭飞行速度取决于什么?A.宇宙空气阻力B.宇宙空气摩擦力C.火箭发动机的喷气速度和火箭的质量比D.火箭的重量28.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后获得的冲量和什么有关?A.火箭的质量B.重力加速度C.空气的质量D.空气的密度29.我国运载火箭第一次打破铁路运输的限制实现整体运输的是?A.东方红一号B.长征一号C.长征四号D.长征七号30.以下哪种是目前运载火箭的主流发射方式?A.塔架发射B.空中发射C.海上平台发射D.车载机动发射31.航天发射中心的区位选择不需要考虑以下哪种因素?A.纬度因素B.气象因素C.国防因素D.经济发展程度32.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火箭的运动状态相似的是?A.乌贼B.青蛙C.蝗虫D.鲫鱼33.大型航天器所用的最常见的推进技术是什么?A.空气推进B.激光推进C.离子推进D.化学燃烧34.最早从理论上证明用多级火箭可克服地心引力进入太空的人是谁?A.齐奥尔科夫斯基B.奥本海默C.卡拉什尼科夫D.比尔·盖茨35.我国的运载火箭命名为什么系列?A.长征B.东方红C.风云D.资源36.目前世界上起飞重量最重、推力最大的火箭是?A.美国的大力神号B.俄罗斯的能源号C.中国的长征号D.韩国的罗老号37.我国四个航天发射场按照纬度由高向低排列,正确的是?A.西昌—酒泉—太原—文昌B.酒泉—西昌—文昌—太原C.酒泉—太原—西昌—文昌D.酒泉—太原—文昌—西昌38.为什么火箭能在大气层外飞行?A.发动机不需从外部吸取氧气就能工作B.火箭不需要人操纵C.火箭发动机能自动工作D.火箭消耗的燃料少39.火箭的故乡是哪个国家?A.美国B.俄罗斯C.中国D.德国40.为什么大型运载火箭发射时是竖在发射台上的?A.尺寸太大,重量太重,倾斜发射易损坏结构B.便于发射前的检测C.发射场面更好看D.便于安装41.为什么大型运载火箭上装有一个大的整流罩?A.形成良好气动外形,减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B.保证火箭不散架C.便于火箭的整体吊装D.使火箭更加美观42.我国为什么总是朝东发射卫星和飞船?A.因为中国处于亚洲东方B.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C.可利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地速D.可使分离的整流罩和箭体落在国内43.为什么大型运载火箭都是多级火箭?A.外观好看B.减少无效能量损耗C.便于制造D.便于运输44.发射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大都采用哪种推进剂?A.固体推进剂B.液体推进剂C.气体推进剂D.结晶体推进剂45.我国位于海南省的航天发射场是?A.文昌航天发射场B.海口航天发射场C.三亚航天发射场D.三沙航天发射场46.运载火箭箭体结构如推进剂贮箱、仪器舱等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A.铝合金B.合金钢C.不锈钢D.纯钢47.标志着我国无毒无污染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成功用于飞行试验的是?A.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B.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D.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48.运载火箭发射方式不包括哪一种?A.塔架发射B.车载机动发射C.海上平台发射D.高射炮发射49.俄罗斯一直使用的拜科努尔火箭发射场位于哪个国家境内?A.俄罗斯B.蒙古C.哈萨克斯坦D.乌克兰50.从使用次数来看,目前的运载火箭多为哪种运载工具?A.一次性运载工具B.两次性运载工具C.多次性运载工具D.可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单选题一答案及详解1.D解析:中国的载人飞船上,通常配备有口腔清洁剂和口腔清洁指套。
未知与探索:登陆冥王星的挑战
![未知与探索:登陆冥王星的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d20a75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c.png)
1.引言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直到2015年7月14日,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才首次飞越该行星。
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人类对太阳系认识的重大进展,也展示了科技的巨大力量和人类的勇气与智慧。
那么,在这次登陆冥王星的挑战中,科学家们面临了哪些困难和挑战呢?2.挑战一:距离和时间冥王星距离地球约50亿公里,即使以光速为参照,也需要4.67小时才能到达。
这个距离远远超出了人类目前宇航能力的极限,因此,科学家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到达冥王星的太空探测器。
此外,由于冥王星每248年绕太阳一周,每次机会都十分有限,错过了就要等上好几十年。
3.挑战二:环境和气候冥王星是一个极端的环境,表面温度降至零下230摄氏度,太阳辐射也很弱,导致表面非常寒冷。
此外,由于冥王星没有大气层,其表面受到的太阳风和射线辐射也比地球要强烈得多。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设计能够在极端环境下运作的仪器和工具,并防止它们受到损坏或毁坏。
4.挑战三:数据收集和分析科学家们前往冥王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了解更多有关该行星的信息,包括其表面特征、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
然而,在这个遥远的地方,传输数据的速度非常缓慢,需要几个小时或甚至几天才能返回地球。
此外,海量的数据也需要科学家们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
5.解决方案为了克服上述挑战,科学家们采取了许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首先,他们设计了一种能够在太空中自主控制航向的太空探测器,以便快速到达冥王星。
其次,他们采用了一种反射太阳光的技术来保护仪器和工具免受太阳辐射的损害。
此外,他们还开发了一系列高度智能化的仪器和工具,以便在冥王星表面进行科学研究。
最后,科学家们借助高性能计算机和大数据技术,有效地处理和分析了从冥王星返回的海量数据。
6.结论登陆冥王星是人类探索太阳系的重要里程碑,但也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科学家们需要克服距离、环境、气候和数据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通过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协作精神,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历史性的任务,为人类认识太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冥王星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冥王星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e86a4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b.png)
冥王星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矮行星,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系外天体。
由于冥王星的特殊地位,它的天文科学知识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关于冥王星的一些天文科学小知识。
1. 冥王星的发现:冥王星最早是在1930年由美国天文学家克莱门特·昆顿·厄普顿发现的。
此后,冥王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的第九大行星,直到200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重新定义成矮行星。
2. 冥王星的属性: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370公里,使其成为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之一。
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0.0022倍,轨道周期为248年。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非常低,大约为零下375摄氏度。
3. 冥王星的轨道:冥王星的轨道呈现出较大的离心率和较高的轨道倾角。
它的轨道与其他行星的轨道有着不同的倾斜角度,这与冥王星的形成历史及其与其他行星的相互作用有关。
4. 冥王星的卫星:冥王星有五颗已知的卫星,它们分别是——卡戎、耶利乌、尼克斯、海德拉和斯蒂克斯。
其中,卡戎是最大的一颗卫星,它的直径约为1066公里。
这些卫星与冥王星的形成历史密切相关,并且它们的轨道与冥王星的轨道有一定的共振关系。
5. 冥王星的大气层:虽然冥王星本身很小,但它确实有一层大气层。
这层大气主要由氮气构成,而且在冥王星远离太阳时,部分气体会冻结成为表面上的冰层。
6. 冥王星的表面特征:尽管我们对冥王星的了解仍然有限,但通过最近的探测器任务,如新视野号,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些有关它的表面特征的信息。
冥王星的表面被冰尘和岩石覆盖,也有一些山脉和峡谷。
此外,冥王星的表面有多个不同颜色的地区,这可能与不同成分的冰和岩石分布有关。
7. 冥王星的起源:冥王星的起源及其与其他行星的关系一直是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冥王星可能是在太阳系的外缘形成的,然后被受到外来干扰的行星的引力而被抛出到太阳系的外围。
8. 冥王星的探测: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冥王星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新视野号探测器的数据。
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
![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https://img.taocdn.com/s3/m/ba66eaa2f121dd36a32d825a.png)
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2015年7月14日上午,在NASA“新视野号”项目的运行中心APL,当时钟的指针指向7点49分,数百名科学家,和他们的友人、家人大声欢呼并拥抱在一起,很多人都禁不住流下激动的热泪。
这一刻标志着“新视野号”探测器成功飞越了与冥王星的最接近点,它只有地月距离的1/30。
而此时,在距离地球47亿公里的地方,“新视野号”探测器正在距离冥王星表面1.25万公里的轨道上继续前进。
中国论文网/8/view-12926650.htm至此,人类完成了,准确地说是美国科学家完成了对“九大行星”的探测考察工作。
尽管冥王星已被降格为矮行星,和“新视野号”的探测成果,还有待陆续传回――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人类对其了解最少,命运也最坎坷的一个。
169年前,海王星被发现后,天文学家就对它的轨道进行研究,发现海王星之外还可能存在一颗行星。
1915年,一份关于海王星之外天体观测报告出炉,详细描绘了可能存在的神秘天体。
又过了15年,克莱德・汤博确定了这个天体的轨道,公转周期达到248年。
鉴于这颗神秘天体处于太阳系外围,且当时人们认为这里远离太阳,充满了黑暗,因此用希腊神话中的“地狱之神”命名,翻译过来就是冥王星,于是它成了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
降级原因开始因为计算的失误,冥王星的个头被认为是地球的好几倍,后来才发现它不仅比地球要小,甚至还赶不上月亮。
但是因为它在当时看来的确与太阳的距离实在遥远,有近80亿公里,加之它是柯伊柏带上发现的唯一天体,其运行的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显得十分平面怪异,所以稳固占据了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位置。
不是天文学家们始终未动掀翻冥王星宝座的念头,只是考虑到九大行星的定论已然深入人心,一旦更改势必带来很多的麻烦和误解,弄不好还可能使人们对宇宙的了解陷入混乱,不如依然维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再做理论。
机会终于来了,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正式规定了大行星的严格定义,即大行星必须符合以下三大条件:首先是围绕太阳运行;二拥有足够质量,能够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三是已经清空了轨道周围区域。
在新视野号的图片中,前所未见的发现冥王星上存在沙丘
![在新视野号的图片中,前所未见的发现冥王星上存在沙丘](https://img.taocdn.com/s3/m/8b311c0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f.png)
在新视野号的图片中,前所未见的发现冥王星上存在沙丘Lisa Grossman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教育》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冥王星的心形平原上存在着条纹状沙丘,那些沙子是由甲烷冰所构成的。
2015年7月,新视野号航天器曾飞跃冥王星,传回的照片显示出357条直线型隆起,来自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行星科学家Matt Telfer 和他的同事们将此视为沙丘,并认为它们是在一个奇异的过程巾得以形成的。
【总页数】1页(P65-65)
【作者】Lisa Grossman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85.6
【相关文献】
1.新视野号“邂逅”冥王星200年才一次 [J], 金煜
2.“新视野号”探测冥王星及柯伊伯带综述 [J], 郑永春;胡国平;
3.飞向冥王星的“新视野号” [J], 鸑鷟鵷鶵;
4.《时代》评2015十大太空时刻——新视野号飞船飞掠冥王星 [J],
5.“新视野号”为什么是第一个到达冥王星的航天器? [J], 太空精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视野号越过海王星轨道:明年7月将抵冥王星
新视野号飞船已于近日穿越海王星轨道。 这是这艘飞船抵达冥王星之前最后 一次穿越大行星轨道,因而被视作一项重大的里程碑事件。明年 7 月 14 日 ,新视野号飞船将抵达冥王星。
“新视野”号的历史性约会,行程过半 2006年1月 , N A S A 的 “新视 野” 号 探测 器升空 , 它 是迄 今人 类发射 的 速度最快 的 空 间 探测 器 。今年初 , “新视 野” 号越 过
将 揭 示 太 阳 系 深 空 天 体 的 秘 密 , 有 助 于 了 解 太阳 系 的
形 成 和 演 化 。
新视野号将飞探冥王星 2005 年 2 月 1 7 日 ,正值发现冥王星 75 周 年纪念之 时,美国 宇航局 宣布准备干 明 年 1 月 发 射 新视 野 探测 器 c New Horizons spacecraft 1探测昊王星。 在 经过大约 50 亿干米长途跋 涉后 ,该探测 器最早将于 201 5 年开始 飞掠 冥王星进行摄测 。 冥王星这个太阳 系中 最为遥远和阴冷的太行星, 是九大行星 中唯一没被人类发射的挥测器勘察 过的天体 。 正是 由于此 它至今仍是一颠非常神秘的星球。
过冥王星,从而达到其9年漫长旅程的高潮,为我们传回这颗矮行星的首批近
距离拍摄图像。美国宇航局此前已经宣布新视野号飞船目前已经越过了海王 星轨道,这是抵达冥王星之前需要路过的最后一颗大行星。这架大小与一台
钢琴差不多的飞船于2006年1月发射升空,只用了8年零8个月时间便抵达海王
星。从地球到达海王星的距离超过44亿千米,此前只有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2 号飞船曾经抵达过这里,但新视野号飞船所花费的时间要比前者少了几乎4年
飞行近48亿公里 ”新视野“号将揭冥王星神秘面(视频)
“新视野”号结构一览 图1
图2 /Wk_index_fileview_id_36458.html
“新视野”号的冥王星任务
“新视野”号的行程一览 在距地球约48亿公里(32.27AU)的遥远太空中,“新视野”号正不断向着冥 王星前进,并已经开始进入对冥王星开展观测的第一阶段工作。而到今年的7 月14日, 探测器预计于11:47(世界时)抵达距离冥王星最近的位置,在 13695公里的距离上以13.78公里/秒的速度飞越冥王星,首次对这颗我们知之 甚少的矮行星开展近距离考察。 距离“新视野”号飞越冥王星已不到半年,让我们共同期待“新视野”号给
探索冥王星的六大理由
一场声势浩大的“拯救冥王星任务”运动终于有了结果,目前科学家们正在 加紧“新视野”号太空探测器的研制工作。如果2006年以前不能将探测器发 射升空,那么等到冥王星再次运行至合适的位置,恐怕要到23世纪了。
相关文献
“新视野”号借力提速 据新华社电美国宇航局2月28日宣布,远征冥王星的美国“新视野”号( 曾译“新地平线”号)探测器2月28日飞越木星,并成功借助木星引力提
务。它将使美国成世界上第一个对太阳系的每颗行星都进行过考察的国家,
是一次历史性的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又一座里程碑。
新视野号明年将抵冥王星 最近似乎全世界都在热烈讨论着欧洲罗塞塔探测器抵达彗星的消息,罗塞塔 几乎占据了世界所有主要媒体的头条位置。但在2015年7月14日,世界将要 迎来另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一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将首次飞
然 后 飞 向 柯 伊 伯 带(K uiper B d t) , 去寻找关于太 阳 系 起源和
地球生命起源的 线索 。
美“新视野号”遭遇目标危机
距离地球约43亿公里,已经飞过了去往冥王星的大半路程,然而如今,美国 宇航局(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却很有可能无法完成其一半的使命。该项 目管理者正面临着一个迫在眉睫的最后期限,他们需要在此之前找到一颗冰 冷的天体,从而敲定探测器在飞越冥王星后究竟要往外太阳系的何处去。
、 红 外 线 和紫 外线 照 ; 还装 有 3 台 光谱 仪 . 用 来 研究 冥王 星 大气 及地 表 物 质 的成 分和 温 度 。 这 个探 测 器上 还有 一 部
尘埃计 数器。
“新视野”号拍摄的木星和木卫一1
展示了“新视野”号拍摄的木星和木卫一1照片,并对“新视野”号进行 了简单阐述。
New Horizons_MissionGuide(En)
首探冥王星的_新视野 在太阳系边陲地带,有一颗 70 多年前才被发现的 “小冰球”。它在苍茫的 宇宙中绽放着暗红色的光芒。这就是冥王星。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冥王 星离太阳最远,探测难度极大,是至今人类惟一未用空间探测器 “专访”过 的太阳系行星,所以至今人类仍对其知之甚少。不过,美国1 月 19 日用宇
我们带来的惊喜。
相关资讯
"新视野号"给冥王星送去神秘货物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自2006的1月19日发射升空以来 ,已经孤独地在太空中飞行了近9年时间。再过不到6个月,也就是2015年7月
14日,新视野号就将从曾经的九大行星之一、如今已被降级为矮行星的冥王
星近旁飞掠,预计最近距离在10000千米左右。
资料来自(NASA),对“新视野”号探测器的任务及基本情况进行了阐
述。
把自拍发给外星人
日前,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站发布消息称,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将
于2015年7月从冥王星附近飞过,而在那之后,这艘飞船将会继续执行任务, 向前飞行,在遥远的太阳系边界搜寻其他未被发现的冰冻天体,并将来自地 球的信息向太空传递。
宙神 5 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的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将有望改
变这一局面。这个总耗资 7 亿美元左右、钢琴般大小的探测器将高速行驶约 50 亿千米,最早可于2015 年飞抵太阳系尽头,对冥王星及其卫星以及所谓
的柯伊伯带开展首次近距离探测活动。该探测器将通过近距离飞越采集冥王
星大气、地理环境和温度等数据,寻找关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线 索。新视野号是美国航宇局 “新边疆”空间探测计划中的首项中级别探测任
飞探冥王星,“新视野”号整装待发
2005 年 9 月 中 旬N A S A 的二程师们云集卡纳维拉尔 角 肯尼 迪航天
中心 , 开始全面检测 “新视野”号冥王 星探测 器。 NASA 新 司发言人 在 缨时表示 , ”新视野 “号探测器现 正在宇航 局绝 对无尘室 里进行 最后的调试 组装工作,整体发射任务进A 倒计时阶段。
“新视野”号探测冥王星 专题资料集锦
更新时间:2015-1-3星专题资料,其中包括了
有关“新视野”号结构等内容以及相关文档和文档简介。有关文档的下载, 可以到研发埠网站的专题模块,输入相应的专题名,搜索到相应的专题便可
以找到相应的文档,或是到研发埠网站的版块输入相应的文档名查找。目标冥王星:“新视野”
美国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已经在太空遨游了7年,其间经过了木星,穿越了
天王星轨道,正奔向海王星轨道。预计再过一年,就可以抵达旅途的终点冥 王星及其附近的柯伊伯带。
新视野号飞船启程探访冥王星和柯伊伯带 新 视 野 号 飞 船 (N ew H orizon Spacecraft, 也 译 作 新地 平 线 号 飞 船 ) 于 200 6 年 1 月 19 日 在 美 国 佛 罗 里 达州 卡 纳 维 拉 尔 角 肯 尼 迪 航 天中 心 发 射 升 空 , 预 计 2 0 15年 7 月 飞 近 冥 王 星 探 访 , 接 着 对 柯 伊 伯 带 天 体 (Kuiper belt object ,K B O )进行历 时 五年 的 探 访 。 由 于这 些 天体离 地 球 很 遥 远 。 即 使 要 发 现 它 们 都 很 困 难 , 因此 至 今 对它 们 仍 不 很 了 解 。 新 视 野 号 飞 船 远 航 开 拓 太 空 探 测 的新 前 沿 。
新视野号飞船(New Horizon Spacecraft,也译作新地平线号飞船)由美国宇
航局(NASA)于2006年1月19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 心发射升空,预 计2015年7月飞近冥王星探访,接着对柯伊伯带天体(Kuiper belt object,KBO)进行历时五年的探访。新视野号飞船远航开拓太空探测的 新前沿,将揭示太阳系深空天体的秘密,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截至2015年1月,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已在宇宙中飞行了30亿英里(约合48.3亿 公里)。2015年1月25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开始拍摄冥王星的图像。这是人 类探测器第一次探索冥王星。
探索神秘的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
“新视野”号发射升空 “新视野”号号是人类第一个造访冥王星的探刊器. 项目耗资约 7 亿美元 , 这 一 发 远 征 举 世 瞩 目 .. 该 探侧 器 重 454 千克 , 携 带
7 种 科 研 仪器 . 包 括 3 架 照 相机 . 分 别 用于 拍 摄 可见 光
更多资料:/Home.html
了奔赴冥 王星 的 漫长旅途的中 点 。 20 11年3月 , 它将穿过天王星的
轨道 , 开始最后 一段漫长 的 航行—— 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间大约 l6亿千 米的空间 。
New Horizons Power 对“新视野”号探测器的核电池进行了简单阐述。
视频资料:
One Year to Pluto
“新视野”号纪录片
速,加速飞向冥王星。美国东部时间2月28日零时43分,“新视野”号
到达距离木星最近点,二者距离有225万公里。随后,借助这颗质量庞大 的行星的引力,“新视野”号的飞行时速增加了约1.45万公里,达到约
8.4万公里。“新视野”号升空一年多来,它已经飞行了超过8亿公里。
它的目的地是遥远的冥王星,提速后的“新视野”号还要再飞48亿多公里 ,直到2015年7月才能抵达冥王星。与冥王星“亲密接触”后,它还将
“新视野”首探冥王星 在两度推迟之后 , 北京时 间2006年 1月 2 0 日 凌 晨 3 点 , 新 视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