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项目概况

合集下载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资料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资料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资料一、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项目地点:XX省XX市1.3项目规模:约XX万亩1.4项目内容:包括土地整治、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1.5项目目标:提高农田产能和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田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管理二、监理单位信息2.1监理单位名称:XX监理有限公司2.2监理单位资质:具备国家相关资质和监理能力2.3监理单位人员:具备丰富的农田建设项目监理经验的专业团队2.4监理单位责任:负责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按照合同约定和技术要求完成。

三、监理工作内容3.1前期准备工作(1)搜集项目相关文件资料,包括土地规划、设计图纸、施工合同等(2)对施工单位资质和施工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3)编制监理计划和监理手续,明确监理范围、任务和流程3.2施工过程监理(1)定期现场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问题(2)对施工单位采取的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3.3工程竣工验收(1)协助项目建设单位和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2)对工程竣工质量进行评估,编制监理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3.4监理报告和总结(1)编制监理报告,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总结(2)提出监理意见和建议,为农田建设项目的后续运营和管理提供参考四、监理工作成果4.1项目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确保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顺利进行4.2项目工程进度得到有效控制,按时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4.3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安全4.4提供了一系列监理报告和建议,对项目后续运营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五、监理总结和展望5.1监理工作中的得与失(1)得:严格按照监理计划和程序进行工作,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了有效监督和检查(2)失:在施工现场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过程中,有些问题整改不及时或不到位5.2展望未来监理工作(1)加强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更加紧密的监理与施工单位的联动机制(2)进一步完善监理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段,提高监理工作效率和监理成果的质量5.3对项目后续运营和管理提出建议(1)加强对项目后续运营和管理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项目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2)建议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农田建设项目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升农田生产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六、结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是保障项目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简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简介
目录
一、项目介绍 二、施工方案 三、工作计划
01 项目介绍
一、项目介绍
xx市xx镇等四个镇高标准农业田 建设项目区涉及xx市xx镇、白兔潭镇、 浦口镇、王仙镇等四个乡镇 26 个村。 其中xx镇的裕民、凤形、麻石、潼塘、 车上、利群、塘坊、南桥社区、清水、 新树、富里、大草坪等 12 个村;白 兔潭镇的田心、汆溪等 2 个村;浦口 镇的河泉、花椒、泮川等 3 个村;王 仙镇的灌冲、观口、李山、书堂、三 狮、香水、司徒、大屏山、王仙居委 会等 9 个村共有人口112358 人,其 中农业人口112358 人。
二、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
高效节水灌溉布局原则:灌溉水源紧缺、水源与田间落差大可 形成自流灌溉的种植区,或泵站提水具备管道输水灌溉条件的种 植区,有自压管道输水灌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自压管道灌溉系 统。输水管道采用PE100管。
管道布局应尽量结合田间道路系统布置,干管沿村级干道或机 耕路一侧布置,支管沿田间生产路一侧布置,以方便管理与维护。 管道应埋入地下并有足够理深,管道顶面一般埋深在田面以下 0.7m 。以方便灌溉管理、有效保护管道。穿越公路、机耕路的 管道,应设砼结构保护层,防止车辆荷载对管道的破坏。Βιβλιοθήκη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5万亩
灌溉与排水
山平塘43座、河坝2座、 小型提灌站整修3座、 灌渠95.64km、排水
渠18.897km
高效节水
2804亩
田间道路
12.534km
农田防护
12.534km
二、施工方案
土壤改良:
1)采用工程、农艺、生物综合措施,消除冷浸潜育、耕作层浅薄、质地过砂、酸化等妨碍农作 物生长的土壤障碍因素; 2)田间工程建设后,通过秸秆还田、施用农家肥、种植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微生 物活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推广深松耕、水旱轮作和保护性耕作,改善 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 3)经改良和培肥后的农田,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水田大于60cm;耕作层厚度:水田18cm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田达到25g/kg以上,水浇地达到20g/kg以上,旱地达到15g/kg以上 ;土壤pH值保持在5.5~7.5之间; 4)土壤改良总目标是项目区土壤障碍因素得到消除,土壤肥沃,耕作层厚度适宜,耕性良好。

农田建设项目情况汇报

农田建设项目情况汇报

农田建设项目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XX农田建设项目的负责人,现将项目情况向您汇报如下: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郊区,总占地面积XXX亩,是一个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田建设项目。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为当地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二、项目进展自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已经完成了土地整理、排水系统建设、种植作物等前期准备工作。

目前,农田基础设施已经初步建成,种植的作物也已经进入生长季节。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确保农田的生态环境良好。

三、存在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由于地处郊区,农田的水源问题一直是我们头疼的难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其次,农田的保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避免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导致农田损坏。

最后,项目的资金投入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四、下一步计划为了更好地推进农田建设项目,我们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首先,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确保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其次,加强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出效益;最后,优化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五、项目成效经过我们的努力,目前农田建设项目已经初见成效。

种植的作物长势良好,产量有望超过预期。

同时,项目的实施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六、结语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对农田建设项目的管理和推进,确保项目顺利完成,为当地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xxx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xxx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土地现状分析a)主要地类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现有耕地主要为水田和旱地,受项目区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影响,项目区水田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项目区水田地形坡度均在0°~6°范围内,田面坡度一般小于2°,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土层厚度均在1.5m以上,耕作层厚度不低于0.3m;项目区旱地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较高处,在0°~15°之间均有分布,土层厚度约1.2m,耕作层厚度不低于0.3m,经过当地农民多年的耕作,现有旱地均已形成台面,呈梯土状。

据调查,项目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图所示其他草地局部已经由农民进行了开垦,坡度约3°左右,土层厚度约0.8m。

另外,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以来,项目区耕地被分割成许多破碎的田块,不仅严重影响了土地规模利用和集约利用,不方便机械化操作,提高了耕作成本,同时也造成了项目区内田土坎(埂)过多,实际耕作面积降低的问题。

因此,结合项目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土地权属调查和调整的基础上,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流转,发展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新型农业,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

3-1 项目区水田现状图片图3-2 项目区耕地现状图片1b)土地利用经济效果目前项目区内耕地大春种植水稻亩产约500kg玉米亩产约在800kg;小春种植马铃薯亩产约在1200kg上下,油菜产量在120kg上下;由以上粮食亩产指标看,项目区已有耕地有相当高的整理潜力和产出能力。

3.2基础设施条件3.2.1道路交通设施a)对外交通设施及条件公路:项目区对外交通道路为桐花公路(xx-花秋)公路,贯穿于项目区。

该道道为宽约6m沥青路面,可直达xx和xx镇。

是项目区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

图3-3 项目区对外交通桐花(xx-花秋)公路现状b)内部交通条件1)田间道项目区内部交通主要以田间道为主,现状基本以水泥路和原有土路面为主,路宽在3m-4m左右。

高标准基本农田市级验收报告

高标准基本农田市级验收报告

高标准基本农田市级验收报告尊敬的市级农田管理部门领导:您好!根据您的要求,我们针对市区XXX地段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工作。

现将验收报告如下:一、项目概况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位于XXX地段,总占地面积XX亩。

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改良土壤、改进水利设施、引入优质农作物种植等措施,提升农田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二、建设过程项目于XX年XX月正式开工,历时XX个月完成。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的特殊性,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具体包括:1. 选择了优质的种子和农作物品种,确保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引入了先进的灌溉设备和施肥技术,提高了农田的水肥利用率。

3. 进行了土壤改良,修复受污染的土壤以提升土壤质量。

4. 加强了农田的排水系统,避免了积水现象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

5. 组织培训农民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管理知识,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建设成果经过多次监测和测量,我们得出以下建设成果:1. 项目建设期间,成功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品质。

在相同面积的种植条件下,项目实施地的农作物产量较周边地区平均提高了XX%。

2. 通过改进灌溉和施肥技术,农田的水肥利用率明显提高,同样的投入获得了更高的产出。

3. 土壤改良效果明显,土壤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对农作物生长起到良好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4. 农田排水系统改善效果显著,降低了因积水引起的病虫害发生率和农作物减产的风险。

5. 经过培训,农民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管理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项目验收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农民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对项目建设要求及管理规范有一定误解。

2. 项目监督和指导力度不够强,对于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地块未及时采取整治措施。

3. 部分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接受度较低,怀疑其效果,需要继续进行宣传和培训工作。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继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升其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 2012年度某县某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某县某镇石港村委会、宫花村委会、蓝袍村委会、白水村委会、潮丰村委会、白土村委会3、工程规模:整治农田9200亩,衬砌“三面光”灌渠46条共26680米,其中支渠7条共7500米、斗渠13条共6340米、农渠18条共4460米,灌排两用渠8条共8380米;修建水陂2座、分水闸4座、涵洞46座、渡槽3座、倒虹吸管1座、跌水1座,新修二级田间道10条共6700米、下机道32处,建标志牌1座。

4、招标工期:150个日历天5、工程质量要求:达国家合格标准。

6、建设单位:某县某镇人民政府第二节编制依据7、《2012年度某县某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招标文件和招标答疑、补遗文件。

8、《2012年度某县某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9、国家现行有关水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省市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10、我公司实际技术力量、机具设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1、我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各项管理制度。

12、省、市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防噪、质检、监理等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编制原则13、本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施工安全,确保施工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创一流管理的指导思想进行编制。

14、在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用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具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和安全保证等。

15、在机械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和劳动生产力,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提供有力的物资条件。

16、在工程施工上,仔细分析,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用统筹方法组织平衡流水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不断加快工程进度。

17、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立足规范化、标准化,落实各项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工期。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需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需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需求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拟针对未建高标准农田的永久基本农田现状进行全面摸查,涉及700多万亩和400多万个图斑,按可建设、条件建设、难建设等分类原则进行地块级调查评价分析。

结合地形级实景三维数据、最新的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两区”划定成果、多年度高清遥感影像及历史种植情况等基础资料,开展现状摸底与工作底图制作,建立指标体系和开展全省评价,逐图斑开展三维场景下综合复核确认,开展外业抽样踏勘,建立矢量数据库,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工作提供基础。

二、服务内容本项目基于高标准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据,结合实景三维数据、最新的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两区”划定成果、多年度高清遥感影像及历史种植情况等基础资料,以未建高标准农田的永久基本农田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摸清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底数的基础上,开展内业逐图斑调查评价分析与三维场景下综合复核确认、外业典型地区实地踏勘、内业优化调整等综合优化工作,建立可建设、条件建设、难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

需提供以下主要服务内容:(一)需求分析与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数据预处理四个方面。

具体工作内容是进行项目需求调研分析,制作技术设计书,收集地形级实景三维、影像数据、专题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模型优化、格式转换、量纲统一、空间化表达、统一入库等预处理操作。

(二)工作底图制作在现有高标范围和永久基本农田图斑成果基础上,利用其他专题资料,结合最近3年优于1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要求优于1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全部覆盖全省高标范围和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对约400万个图斑进行逐图斑开展现状地类认定分类,制作工作底图。

(三)评价指标构建、全省评价计算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典型区实地调研、指标体系构建、试算验证、全省逐图斑评价计算四个方面。

具体工作内容是基于全省非高标永久基本农田现状摸底情况,开展典型区域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实地调研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试算验证的方式进行指标体系优化,全面开展全省逐图斑评价计算,将评价图斑分为可建设、条件建设、难建设三个类型。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2项目概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2项目概况

2 项目概况2.1 项目所在地区简况2.1.1地理位置xxx区位于xxx市中北部,土地总面积664.9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8′36″至113°34′52″,北纬23°07′03″至23°25′53″。

东邻萝岗区,西界佛山南海区,南连越秀、天河等城区,北接花都区。

历史上,xxx区一直是xxx老城区外围的农村地区。

直至改革开放初期,xxx区仍然是xxx市的“郊区”。

随着xxx 市区扩展,xxx区于1987年正式列入城区建制,开始了从农村地区向中心城区的转型过程。

建区后,xxx区依托交通、区位条件,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建成区迅速扩大,成为xxx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xxx重要的生态维护区和xxx北部地区主要的水源涵养地、xxx市“北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自然条件xxx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环流盛行。

冬季处于大陆高压东南边缘,多吹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因有南岭等山脉作屏障,阻隔北方南下寒潮,可使冷空气锋面停滞,形成阴雨,故冬季不致严寒干燥。

夏季主要受太平洋高压影响,多吹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因南岭山脉及区内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形特点,可截留大量水蒸气上升成雨,故夏季不至于酷热。

xxx区的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霜雪稀少,四季分明,春夏之间多暴雨,夏秋之间多台风。

xxx区内年平均气温为21.8‴,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温度为13.4‴,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8.4‴。

xxx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6小时,日照率为43%。

从4月中旬开始,日照时数明显增多;至7月中、下旬,达到最高值;8月后日照时数逐渐减少;至翌年3月降至最低值。

据xxx气象站1951~1980年记录,xxx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694.1毫米。

降雨集中在4~9月,6个月平均降雨1391.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82.11%,其中以5月份最多,平均达293.8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7.34%。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范本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指通过引进现代化种植技术、改善农田排水条件及提高农田整地标准,以提高农作物生产力、农田利用效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项目。

1.2 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益。

二、项目内容2.1 农田整地改造在项目区域内对现有农田进行整地疏浚,清除杂草,平整田块,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滞留能力。

2.2 灌溉设施改善对现有灌溉设施进行更新改善,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3 农田排水工程建设在项目区域内新建或改造现有农田排水系统,确保农田排水顺畅,防止水浸浸涝。

2.4 农田保墒措施采取科学的保墒措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土壤湿度波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项目实施方案3.1 项目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区划、时间计划、资金预算等。

3.2 技术引进引进现代化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3.3 建设管理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组织,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技术指导和进度控制。

四、项目预期效益4.1 农田产量增加通过整地改造、灌溉改善等措施,预计项目实施后农田产量将得到明显提高。

4.2 农民收益增加通过农田产量的提高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升,预计农民收益将有较大提高。

五、风险分析与对策5.1 风险分析对项目实施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自然灾害、技术风险、金融风险等方面。

5.2 风险对策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例如保险投保、技术保障等。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1.项目区域示意图;2.实施方案详细表格;3.资金预算表。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无范本2: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指在农田整地、灌溉设施、农田排水和保墒等方面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农田利用效果和农作物产量为目标的项目。

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综合说明.doc

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综合说明.doc

xxx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综合
说明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规划设计报告
承担单位:
编制单位:xxx土地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八月
1
项目特性表
i
规划设计报告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本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位于xx县xx镇xx村坪上区域,xx县与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之称。

川黔铁路、210国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县城至贵阳、重庆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xx镇位于xx县城西部,距xx县县城约27km,是xx县兴
重要的蔬菜基地和樱桃种植基地,由于处于河谷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质地良好,目前已经在杨桶坝建设了xx县蔬菜示范园区和xxx省“三百”工程项目示范点,蔬菜供应xx县、遵义市周边地区,同时远销重庆、成都等地,具有良好的产业优势和市场前景。

为扩大高标准农田规模,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治xx 村段河流,xx镇人民政府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本项目申请为市级投资项目,并委托xxxxx土地有限公司作为编制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申报材料)和规划设计报告。

1.2项目概述
1.2.1项目建设规模
xx县xx镇xx村坪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总建设规模106.0887hm2,折合1591.33亩。

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总占地面积XXX亩,是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的重点项目。

项目包括土地平整、排水系统建设、灌溉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农田的产出和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施工方案。

1. 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农田建设的第一步,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生长环境至关重要。

施工方案包括先期勘测、地面平整、土壤改良等步骤,确保土地平整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 排水系统建设。

排水系统的建设是为了解决农田内部积水和雨水的排除问题,保证农田不受水涝影响。

施工方案包括排水渠开挖、管道铺设、排水口设置等,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有效。

3. 灌溉设施建设。

灌溉设施的建设是为了保证农田作物的生长需要水分供给。

施工方案包括灌溉管道铺设、喷灌设备安装、水源接入等,确保灌溉设施稳定可靠。

4. 道路建设。

道路建设是为了便于农田管理和作物收运,施工方案包括农田道路铺设、交叉口设置、防尘处理等,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5. 绿化美化。

绿化美化是为了提升农田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施工方案包括绿化带规划、树木种植、草坪铺设等,确保农田环境宜人。

三、施工流程。

1.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包括方案论证、施工图纸编制、材料设备采购等工作,确保施工所需一切准备就绪。

2. 施工实施。

按照施工方案,分阶段、分任务进行施工实施,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 完工验收。

施工完成后,对农田进行全面验收,确保各项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四、安全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环保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六、总结。

本项目的施工方案经过认真设计和论证,确保了农田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将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就是本项目的施工方案,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感谢您的关注和合作!。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总面积约XXX公顷,涉及XX个乡镇,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项目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农田的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旨在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田生产力的提升,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目标。

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田面积的最大化利用;2. 改善灌溉设施,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3. 优化土壤肥力,提高农田生产力;4. 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生产环境质量。

四、项目内容。

1. 土地整治。

对农田进行土地整理,包括平整土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等,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灌溉设施建设。

对农田进行灌溉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包括新建灌溉渠道、改善灌溉管网等,以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土壤改良。

对农田进行土壤改良,包括施肥、施药、翻耕等,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生产力。

4.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对农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农田道路、建设排水系统等,以提高农田生产环境质量。

五、施工方案。

1. 组织架构。

项目组设立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等职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2. 施工流程。

(1)土地整治,根据土地整治方案,进行土地平整、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等工作;(2)灌溉设施建设,根据灌溉设施建设方案,进行灌溉渠道、灌溉管网的改造和建设;(3)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改良方案,进行施肥、施药、翻耕等工作;(4)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进行农田道路修建、排水系统建设等工作。

3. 施工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2)严格遵守环保要求,保护农田生态环境;(3)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六、项目效益。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2 项目地点地处XX省XX市,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1.3 项目背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是地方政府提出的重点农田建设项目,旨在提高农田质量、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施工组织设计2.1 组织人员配置•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技术员:负责工程技术支持•班组长:分管各施工班组,负责具体工作安排•施工人员:具体施工操作人员2.2 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组织人员进行项目调研、土地勘测等工作,确保施工前的准备充分。

2.施工流程: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分阶段进行土地平整、灌溉设施建设、农田整治等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3.安全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引导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2.3 施工周期项目总工期约为XX个月,具体工期安排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调整。

2.4 施工机具及设备•土地平整机械:推土机、挖掘机等•灌溉设施建设机械:灌溉机、管道铺设机等•农田整治机械:犁耙机、喷灌机等三、质量控制3.1 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农田建设符合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3.2 质量控制措施•设置质量监督员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环境保护4.1 环境影响评价•进行项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环保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4.2 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建立废弃物处理工作制度,做到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理。

五、总结与展望经过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安排与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将得以顺利进行。

在项目完成后,将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重要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上是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一、综合说明(一)我公司详细研究了“XXX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施工招标文件》并认真踏勘了工程现场,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编制了本投标书:1.本标书按照招标文件对技术标所要求的内容和程序进行编制的。

2.本标书中的主要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技术质量措施均按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中所规定的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而编制。

3.本标书中的进度计划、施工组织、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备根据标书所明确的工期目标而编制。

(二)本公司近年来在施工中积累了较多的施工实践经验,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设备齐全的队伍,有信心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

如果我公司的标书被接受,将作出如下承诺:1.选择精干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负责施工管理和施工现场内外关系协调,解决矛盾,保证顺利施工。

2.我公司将不折不扣地信守施工合同条款,绝对服从监理。

质监部门及设计单位监督与指导,实行全面质量、工期及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为圆满完成本标段施工任务打好基础。

3.我公司将根据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有关技术规范,从工程实际出发,优化施工方案,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在保证工期、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基础上达到合格级。

4.本公司将严格执行“关于开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争创文明工地。

本标书若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公司一定认真听取意见,并给出满意的补充修改方案。

(三)工程概况XXX村位于XXX镇西南侧,东临XXX村,西靠XXX,南接XXX 村,北侧与XXX相接。

本工程包括土地平整75亩,机耕路共计367Onb机耕桥1座,防渗沟渠共计344Onb过路涵洞12座,防护林种植4458棵。

(四)施工总体部署建立现场项目部。

管理组织网络图如下: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部署如下:>图纸会审签发中标通知—►—►―►→签订构配件加工合同落实构件运输及堆放场地组织施工队伍进场→签订内部承包合同2、施工管理组织及措施开工报告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为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如期保质完成,公司内部成立以法人代表为首、项目经理组成的领导小组,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着重协调资金、设备、劳动力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项目概况
2.1项目所在地区简况
2.1.1项目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
xx县位于黔北边陲,隶属遵义市,总面积3207.6平方公里。

地跨东经106°26ˊ~107°17ˊ,北纬27°57ˊ~28°54ˊ之间,东邻绥阳县、正安县,南接遵义县、汇川区、仁怀市,西至习水县和重庆市綦江县,北连重庆市的南川市、万盛区。

南距省会贵阳188公里,离历史名城遵义54公里,至西南重镇重庆市195公里,黔渝铁路、210国道和崇遵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素有“黔北门户”、“川黔锁钥”之称。

xx村位于xx镇北面,距xx镇直线距离6公里左右,通过桐花公路(xx-花秋)公路。

该道道为宽约6m沥青路面,可直达xx和xx镇。

是项目区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
2.1.2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
a)气象
xx县气候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云寡照、四季不甚分明、立体气候显著等特点。

全县阴雨多,日照少,多年平均雨日达178.6天,占总日数的49%。

县内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年均温度14.6℃,无霜期269天,年均相对湿度8l%,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倒春寒、冰雹等。

b)地形地貌
xx县全境分布在大娄山支脉蒙山南北。

东西走向的凉风垭横亘于中部,形成
1
xx自然景观的南北分异,其南为浅切割的中山、坝子,其北为深山切割的中山峡谷。

地质上凉风垭之南为东西向平缓隆起带,其北则为一古老拗陷带。

地势总态势是东北高,西南底。

北部相对高差悬殊,南部起伏相对减少。

羊磴河、松坎河、xx河将全县切割为三个具特征的地貌单元,构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县境间有山原、中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多种地貌形态。

岩溶分布广泛,发育充分,坡陡谷深,岩石裸露,冰川作用显著,溶蚀、侵蚀并存,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地貌景观。

切割深,相对高差悬殊,是xx的又一地理特征。

县北部狮溪镇柏枝山牛角寨,海拔2227米,而同一流域的坡度镇川黔界河面海拔310米,相对高差1917米。

此为黔北地区典型的中山岩溶峡谷地貌。

c)水文、水资源
xx县内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分属长江上游干流区赤水河、綦江河和乌江水系。

计有大于20平方公里流域的河流57条,总长度831.48公里。

河网密度0.26公里/平方公里。

河流等级为干流7条,一级支流32条,二级支流18条。

主要河流为xx河(赤水河水系)、松坎河(綦江河水系)、羊磴河(綦江河水系)、黄连河(芙蓉江水系)。

集雨面积共2919.4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1.6%。

该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为长生河,河水由山上溪流汇聚而成、流量稳定。

xx县气候水文状况及地质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1)洪涝、冰雹灾害。

(2)干旱年年有,而且持续时间长。

(3)倒春寒几乎年年袭击。

(4)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状况严重。

d)地质
xx县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中统娄山群(e2-L3S)和奥陶系下统湄潭组(O1m)、奥
陶系下统xx组加红花园组(O1t+h)的厚层白云岩夹灰岩及灰质白云岩和中—厚层灰岩夹少量泥灰岩、页岩、燧石灰岩为主,其余出露的有二迭系下统茅口组(P1m)、二迭系下统栖霞组(P1q)、的厚层灰岩夹少量页岩、泥岩、煤线和志留系龙马溪组(S1L)、志留系韩家店组(S1h)的灰岩、钙质及铁铝砂岩、页岩和泥页岩。

受上述成土母岩的影响,流域内的土壤以黄壤、石灰土和水稻土为主。

e)土壤
xx县土壤共有6个类型,15个亚类,72个土属,221个土种。

黄壤县境内分布广泛,共有面积164.84万亩,占总面积的34.38%。

石灰土:是全县主要土类,大多分布于县境东部岩溶地区,其他地区与黄壤呈复区分布。

共有面积193.53万亩,占总面积的40.71%。

紫色土主要分布于木瓜、夜郎、xx等乡镇,面积为31.26万亩,占总面积的6.51%。

水稻土较集中分布于xx河、松坎河、羊磴河河谷盆地和岩溶槽谷、洼地及河流阶地,共有面积37.9万亩,占总面积的7.9%。

2.1.3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
xx县现行行政区划为16镇8乡,10个居民村委会,39个居民小组,222个村民委员会,1795个村民小组。

全县总人口70.10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2579万人,非农人口8.8463万人,城镇化水平28.31%。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0.24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72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005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51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0773万元,人均生产总值9483元,年人均收入5492元,年人均纯收入3263元,粮食总产量27.8398万吨,人均397公斤。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农
3
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相对来说,基础设施仍严重滞后,条件性、局部性贫困十分突出。

2.1.4项目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表明:xx县普查期内全县土地总面积320760.68公顷,其中耕地100786.79公顷,园地798.52公顷,林地164983.07公顷,草地28047.45公顷,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757.18公顷,交通用地2601.8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303.26公顷,其他土地13482.56公顷。

2.2项目区基本情况
2.2.1自然条件
a)地形地貌
项目区为中山地貌,两边高,中间低。

项目区内河流东面地势较平缓,主要为坝田和梯田区域;河流西面坡度较大,水田分布较少,另有局部区域地形坡度大于20度。

b)水文
项目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中部有一条河流穿过,为项目区的承泄区。

项目区东面为长生河引灌工程,为项目区的东面提供灌溉水源。

c)气候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光照充足。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但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冬季少雨,夏季多雨,平均日照时数为1140小时,平均气温15.2℃,最高气温37.8℃,多年平均积温4927.5—5949.5℃,无霜期287天。

d)植被
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树、针阔叶混交林、灌丛林和多种草本植物。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马铃薯等。

广泛种植着香蕉,柑桔等经济作物。

e)土壤
项目区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主要有叶岩灰发育的水稻土占80%以上,其次,有第四系黄色粘土发育的的幼黄泥田、幼黄砂泥田、占20%。

f)自然灾害
项目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倒春寒、冰雹、洪涝等。

2.2.2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涉及xx镇xx村的1个村民组,总人口3860人,其中劳动力2250人;耕地面积84.73公顷,人均耕地0.3亩/人,人均占有粮人均590公斤/人,纯收入2500元/人。

2.2.3土地利用现状
a)土地权属
项目区建设范围内土地所有权为集体所有,界线清楚,权属无争议。

5
b)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和项目区实测现状图,经统计项目区总面积136.5363hm2,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2-1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现状统计表
2
扣除林地、村庄等不整理区域面积,项目区总建设规模为106.0887hm2,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2-2 项目区建设规模统计表
2
c)土地利用程度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程度用以下三个参数进行衡量: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0%
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0%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
经过计算,得出土地利用程度相关的数据,项目区土地垦殖率为62.06%;土地利用率95.73%;耕地复种率为水田为1.8,旱地为2.0。

d)项目区存在问题
项目区东面虽然建成了以长生和为主的灌溉设施措施,修筑了部分田坎,但依然存在田块不规整,坎埂零乱,田坎及零星地类面积较大,不仅影响了项目区内土地的集约利用,同时项目区河流年年冲刷,造成沿河耕地水毁严重,部分水田已经无法耕作,急需治理。

另外,项目区田间道路路面情况普遍较差,道路修筑较少。

而其局部有断头现象,需要对现有田间道路进行整修和新修。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