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与生殖系统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男生殖系统病变,确定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的基础,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变部位。
对于男性患者,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殖器检查生殖器检查是检查男性患者的生殖器官是否正常的重要环节。
通常需要先让患者排空尿液,然后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
医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来检查患者的阴茎、阴囊、附睾、精索等生殖器官。
检查生殖器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检查阴茎:观察阴茎是否前倾、后倾或弯曲等变形情况,触摸阴茎有无异常硬结或疤痕等刺激症状。
•检查阴囊:观察阴囊皮肤是否有红肿、瘀血等异常情况,触摸睾丸有无感觉异常或肿块等症状。
•检查附睾:检查附睾部位是否有肿块、硬结等异常情况。
•检查精索:检查精索部位是否有肿块、硬结等异常情况。
1.2 直肠检查直肠检查是男性患者常规的体格检查项目之一,可以通过指检来检查直肠和前列腺等器官的病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肿瘤等病变。
直肠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者需要排便清洁肛门,尽量放松括约肌。
•医生需要戴上手套和指套,并注入润滑剂,缓慢插入指套和指指,同时观察直肠壁和前列腺等部位有无异常情况,比如硬结、肿物等。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的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通过检查尿液、血液、精液等生物样本,来了解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尿液检查是检查泌尿男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细菌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癌症等病变。
常见的尿液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检查:测定尿量、尿比重、PH值、蛋白质、糖、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2.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预防泌尿道上行性感染
上行性感染:细菌经过尿道进入膀胱逆行向上,侵入输
尿管、肾盂和肾脏,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
原因:儿童尿道短(特别是女孩)
新生女婴尿道长仅1cm(性成熟期3~5cm),尿道口暴露,接近 肛门,易受细菌污染。
男婴尿道虽较长3-5cm,但常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积垢时也可引 起上行性尿路细菌感染(上行性感染)。
2.膀胱 构成膀胱的平滑肌较少,弹性组织发育不完善,延展性能较差,尿
液储存量少,排尿次数多。而且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发育尚不完善, 容易出现无意识排尿,因此常发生尿床现象。
3.尿道 学前儿童尿道较短,粘膜薄嫩,分泌的杀菌物质少,因此易发生上
行性感染。
(三)生殖系统的组成 与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
男性外生殖器官包括:阴茎、阴囊;内生殖器官包括: 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射精管和前列腺等。
女性外生殖器官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 前庭和前庭大腺;内生殖器官包括:阴道、子宫、输 卵管、卵巢。
学前儿童生殖系统在出生后各部结构已具雏形,直到 十岁前各部分器官生长发育十分缓慢,仍保持在幼稚 状态。
(四)学前儿童泌尿系统 和生殖系统的卫生保健
1.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排尿习惯 婴幼儿控制排尿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的。
肾的组织结构
肾单位: 肾小球:血管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管: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输尿管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上起肾盂 下至膀胱,负责把尿液由肾盂输送到膀胱。
长约25—30厘米,直径约0.4----0.7厘米
膀胱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体。 肌层由平滑肌构成,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膀胱在尿液充盈和排空时,容积差别很大。 在膀胱和尿道连接处,有发达的尿道内括 约肌,收缩时,关闭尿道口,防止尿液流出。
病理学教学设计泌尿与生殖系统疾病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知识;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 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02 泌尿系统疾病概述
泌尿系统结构与功能
01
02
肾脏
生成尿液,排泄代谢废物、毒 物和药物。
04 病理学基础知识在泌尿生 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组织学改变与发病机制探讨
组织学改变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常伴随着组织学的改变,如肾小球肾炎中 的肾小球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等。这些组织学改 变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发病机制
通过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组织学改变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 其发病机制。例如,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 补体激活等免疫学机制密切相关。
输尿管
将尿液从肾脏输送至膀胱。
03
膀胱
储存尿液。
04
尿道
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
肾小管疾病
如肾小管酸中毒等,表现为多 尿、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和低 渗透压尿。
尿路结石
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表 现为疼痛、血尿和尿路梗阻。
肾小球疾病
包括肾小球肾炎等,表现为血 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05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演示
肾小球肾炎案例分析
病例介绍
详细阐述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 例,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症 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
学表现等。
病理生理分析
深入解析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 制,包括免疫复合物沉积、补 体激活、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 过程。
诊断与鉴别诊断
探讨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 以及与其他肾脏疾病的鉴别诊 断要点。
泌尿生殖系统的实训报告
一、引言泌尿生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它负责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具有生殖功能。
为了深入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我参加了泌尿生殖系统的实训课程。
以下是我对实训过程的总结和体会。
二、实训内容1. 泌尿生殖系统解剖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通过观察尸体的解剖标本,我们了解了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具体位置、形态和相互关系。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包括男性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以及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2. 泌尿生殖系统生理实训在生理实训中,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了泌尿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
首先,我们学习了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功能,以及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过程。
其次,我们了解了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包括生殖细胞的生成、成熟和排放,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实训在疾病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通过观察病例、分析影像资料和进行模拟诊断,我们提高了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能力。
三、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泌尿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才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病例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 观察与思考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通过对解剖标本、病例和影像资料的分析,我逐步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团队合作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通过本次泌尿生殖系统实训,我对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泌尿与生殖系统
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肾的泌尿机能对
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肾的
主要功能是泌尿。
第 5页
膀胱位于盆腔内,底部有通向尿道的开口。
尿道开口处是环形括约肌,可控制尿道口,使尿
液不外漏。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当膀胱内储
满尿液后,膀胱内壁的神经末梢将刺激传到大脑,
第 15 页
男孩
(1)男性外生殖器卫生:① 应当勤洗阴茎和包皮, 以免积垢较多引起炎症。② 内裤和外裤均要宽松。 (2)睾丸检查: 发现隐睾并及时治疗,可减少睾丸癌的发生。 (3)寻常性痤疮:防止痤疮。
第 16 页
少年儿童健康与安全教育
第 2页
一、泌尿与生殖系统概述
食物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变成可吸收的营 养物质,同时产生代谢物。而这些代谢物除以 汗液、粪便的形式排出外,绝大部分是通过泌 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泄的。生殖系统的主要功 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分泌性激素 和维持副性征。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紧密相连。
第 3页
二、泌尿系统
少年儿童健康与安全教育
@
案例引导
泌尿与生殖系统
六岁半的欢欢一觉醒来尿尿时哭闹不止,直喊“疼” 并拒绝排尿,在医院检查后发现欢欢患的竟是尿路感染。
分析:可能是逆行感染,女性儿童肛门与尿道口距离较
近,而且尿道短,约1~2厘米。因此,尿道口极易遭到细菌, 特别是大肠杆菌的污染,细菌沿尿道逆行而上,进入膀胱、输 尿管、肾脏等部位,可导致急性尿路感染。
肾 输尿管 人体中的代谢产物通过 的生理作用,分泌成尿。尿经过每一肾的肾盂和
送到
膀胱 尿道 储存,达到一定容量之后,经过
排出体外。
第 4页
外形像蚕豆,外缘凸出,内缘凹入,凹入的
泌尿生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是人体中用于排泄废物和繁殖后代的重要系统。
它由一系列器官组成,包括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睾丸、阴囊、子宫、输卵管和阴道等。
本文将对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探讨。
一、肾脏肾脏是泌尿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每个人通常都有两个肾脏,位于腹腔后方,靠近脊柱。
肾脏具有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调节水平衡的功能。
它们通过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作用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将其转化为尿液。
二、膀胱膀胱是位于盆腔中的一个囊状器官,用于储存尿液。
当被输尿管输送的尿液进入膀胱后,膀胱的壁会舒张并扩大,从而容纳更多的尿液。
当膀胱充满时,神经会向大脑发出信号,告知人体已满足排尿条件。
三、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和体外的管道。
男性的尿道相对较长,经过阴茎的中央,同时还与生殖系统相连。
女性的尿道相对较短,直接通向外部。
尿液通过尿道被排出体外。
四、睾丸和阴囊睾丸和阴囊是男性的泌尿生殖系统的组成部分。
睾丸位于阴囊内,是男性生殖器官的主要部分。
睾丸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精子和激素,如睾酮。
精子通过输精管进入尿道,并与尿液混合形成精液,在性交过程中参与受精作用。
五、子宫、输卵管和阴道子宫、输卵管和阴道是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子宫是一个肌肉袋状器官,用于容纳受精卵和孕育胎儿的发育。
输卵管位于子宫旁边,将卵子从卵巢输送到子宫。
阴道是与外部相连的通道,是性交和分娩的通道。
综上所述,泌尿生殖系统对于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繁殖后代至关重要。
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均衡、定期体检,并注意避免不良行为对泌尿生殖系统造成的损害。
外科学: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
外科学: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分为四类:①与泌尿系统或男生殖系统直接有关,如血尿、阴囊肿块等;②与其他器官系统有关,如恶心、呕吐、骨痛等;③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减轻等;④无明显的症状,但在其他的检查中被发现,如肾结石、肾肿瘤。
绝对多数病人的症状源于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病变。
【疼痛】为常见的重要症状,经常是因为泌尿系统的梗阻或感染所致。
尿结石阻塞上尿路时,常常会产生非常剧烈的疼痛。
而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感染使组织水肿,器官被膜受牵张,从而引起疼痛。
泌尿系统肿瘤一般不会引起疼痛,除非肿瘤产生梗阻或者侵及周围的神经才能导致疼痛。
放射痛亦多见。
1.肾和输尿管痛当患肾使肾包膜扩张、炎症或者集尿系统扩张时,都会发生肾和输尿管痛。
疼痛一般为钝痛,呈持续性,疼痛区域主要在肋脊角,即骶棘肌两侧的第十二肋下;也可以为锐痛,通常在胁腹部,有时会向腹股沟及同侧睾丸或者阴囊放射。
输尿管痛一般为急性发作,多由尿结石或血块阻塞上尿路引起。
由肾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急性梗阻、扩张引起的疼痛为肾绞痛(renal colic)。
其特点是绞痛,呈阵发性,剧烈难忍,辗转不安,大汗,伴恶心、呕吐。
因肾及其包膜受脊髓的胸10~腰1的感觉神经支配,上段输尿管的神经支配和肾的神经支配相类似,所以,上段输尿管疾病引起的疼痛与肾疾病引起的疼痛发生部位类同。
中段输尿管梗阻引起的疼痛,右侧放射到右下腹区,表现类似阑尾炎,左侧则放射到左下腹区,表现憩室炎。
而下段输尿管疾病引起的疼痛通常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及耻骨上区不适。
疼痛有时向阴囊(阴唇)或阴茎头放射。
2.膀胱痛由于急性尿潴留所致膀胱过度扩张,疼痛发生于耻骨上区域。
但慢性尿潴留即使膀胱上缘达脐平面,如糖尿病引起的低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亦可不引起疼痛。
由于膀胱感染,表现为间歇性的耻骨上区不适,膀胱充盈时疼痛加重,而排尿后疼痛明显缓解,疼痛常呈锐痛、烧灼痛。
所以,在排尿终末感到明显的耻骨上区刺痛,还会向远端尿道放射,并伴有膀胱刺激症状。
幼儿卫生学之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
幼儿卫生学的实践方法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确保幼儿饮食均衡,摄入足够 的营养素,避免过度摄入高糖
、高脂、高盐食物。
适量运动
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和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新
陈代谢。
个人卫生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如勤洗手、勤换内衣等 ,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生 殖器官和内分泌相关指标的检
勤换尿布或内裤,多喝水。
肾结石
肾结石是肾脏内形成的坚硬矿物 质沉积物,可能导致疼痛和血尿。 预防肾结石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 入,避免过多摄入高盐、高糖、
高脂肪食物。
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儿童在夜间睡眠时出 现不自主的排尿现象。预防遗尿 症应培养孩子良好的排尿习惯,
避免睡前过度饮水或饮料。
02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的基本功能
维持血压稳定
肾脏分泌的肾素等激素对 血压有调节作用,保持血 压稳定。
泌尿系统的发育
胎儿期
在胎儿期,泌尿系统开始 形成并逐渐发育。
新生儿期
新生儿出生后,泌尿系统 继续发育,肾功能逐渐成 熟。
幼儿期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泌 尿系统逐渐发育完善。
泌尿系统的健康问题与预防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预防尿路感染应注意个人卫生,
促进新陈代谢
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能够促 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为身 体活动提供能量。
参与免疫调节
某些内分泌激素能够影响免疫 系统的功能,参与炎症反应和
抗感染过程。
内分泌系统的发育
胎儿期发育
在胎儿期,内分泌器官开始形成并逐 渐发育,为出生后的生理功能奠定基 础。
《泌尿生殖》ppt课件
(二)前列腺癌 老人常见恶性瘤, 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前列腺增生。 晚期出现膀胱和会阴部疼痛和转移体征,
前列腺癌多发生在周围区,肿瘤生长可突 破被膜,侵犯周围脂肪、精囊和临近结构。 可发生淋巴结和血行转移
[影像学表现]
早期限于前列腺被膜内的肿瘤,只有MRI能 做出诊断。
似肾脏密度, 右侧常为斜线状、倒“V”或倒“Y”形 左侧为倒“V”或倒“Y”形或三角形 正常侧支小于10mm,面积小于150mm2 增强肾上腺均一强化,边缘光滑
1.肾上腺皮质增生
属于功能性抗进病变
肾上腺分泌多种激素,引起相应症状:
①库欣综合症: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 肤紫纹、尿皮质醇增高;
体组织和基质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并形成 结节。
[影像学表现]
前列腺均匀对称增大,横径>5cm,边缘清。
CT :前列腺上缘超过耻骨联合上方2cm, 常突入膀胱底部,密度均匀,可有钙化。
MR:T1WI呈均一低信号
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移行区和中
央区为高低相间混杂信号。
CT、US对于局限于被膜内早期前列腺Ca与 增生不易鉴别。
②原发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肌无力、 低血钾、血尿醛固酮增高
③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量激素 导致男性假性性早熟、女性假两性畸形。
CT检查: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侧支厚 度大于10mm或面积大于150mm2,但密度和形 态仍正常,有时肾上腺边缘可见小结节影, 呈等密度
MRI表现类似CT所见。
2.肾囊肿与多囊肾
单纯性肾囊肿为一薄壁充液囊腔,可单发 或多发,无临床症状。
多囊肾为遗传性病变,成人多见,常合并 多囊肝。
中年出现症状,表现为腹部肿块、血尿、 高血压、晚期尿毒症。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知识点大全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知识点大全泌尿系统一、名词解释1.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处称为肾门,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及淋巴管等出入肾的部位。
2.肾窦:为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所形成的腔隙,肾窦内容纳肾大盏、肾小盏、肾盂、肾动脉的分支和肾静脉的属支、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3.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为结缔组织所包裹,总称为肾蒂。
4.肾区: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通常在竖脊肌外缘与第十二肋相交所形成的夹角内,肾脏有疾病时,此区有叩击痛。
5.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的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处粘膜较平滑无皱裳,是膀胱肿瘤的好发部位。
二、填空题1.泌尿系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2.肾门是一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_______________ 、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肾的部位。
3.左肾上端平第_11_胸椎体下缘。
右肾位置较左肾一低—,是由于受一肝—的影响。
4,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体。
5.肾实质的外围部称—肾皮质_,此部富有一血管_______________ 故在新鲜的肾切面上呈暗红色。
6.肾盂由2-3个―肾大盏_汇合而成,出肾门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7.肾表面的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O8.肾窦内容纳_肾大盏、肾小盏、肾盂_、肾动脉分支、肾静脉属支、淋巴管、神经等结构。
9.肾乳头伸入漏斗状的一肾小盏—内。
10.肾的正常位置主要靠被膜维持,其次与腹内压、肾血管及邻近器官有关。
11.输尿管有三处狭窄,分别在—起始处、跨越盆骨上口边缘处和穿膀胱壁处处。
12膀胱空虚时,全部位于一骨盆腔内内,居—耻骨联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方。
13.膀胱朝向前上方的部分称—膀胱尖膀胱的最下部叫—膀胱颈_______ 。
14刃旁胱的外形可分为_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和膀胱颈四个部分。
15.膀胱后面,在女性与子宫和阴道相邻;在男性与一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相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红肾 蚤咬肾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增多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腔受压迫,缺血状
电镜下:驼峰
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病理联系: 急性肾炎综合症
尿变化:少尿或无尿、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肾小球缺血,滤过率降低——少尿、无尿 基底膜损伤,通透性增加——血尿、蛋白尿 肾小管浓缩功能正常——管型尿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脂肪变性 电镜: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胞浆空泡变性,足突融合、扁平、消失。无电子致密物沉积 免疫荧光检查:未见免疫复合物和补体
临床病理联系: 肾病综合征表现 大量蛋白尿为选择性蛋白尿(主要是小分子白蛋白)
结局: 预后好,90%以上经治疗可恢复 少数可反复发作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以系肾膜小增球生系性膜肾细小胞球增肾生炎和系膜基质增多使系膜区增宽为特征
学习 内容
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最常见的肾炎类型
特征:பைடு நூலகம்又称为: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
多见于儿童 预后良好
病理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
结局
分类
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 肉眼:大红肾——双肾对称肿大,被膜紧张,表面
肾小球肾炎细胞增生性病变模式图
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一)急性肾炎综合征 起病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少尿和氮质血症
(二)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 起病急,较严重的血尿、蛋白尿,迅速出现少尿、无尿伴氮质血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高脂血症
(四)慢性肾炎综合征 多尿、低比重尿和夜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
临床病理联系: 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
多尿、夜尿 、缺钠、缺钾、酸中毒 肾小球功能障碍表现:
高血压、肾功能衰竭 结局:病程长,及时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肾功能可代偿,晚期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
第三节 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各种不同原因引起肾功能障碍时,体内发生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 乱,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肾功能衰竭。(各种原因→肾功能↓→内环境 严重紊乱的综合征)
临床病理联系: 多种多样,可表现为无症状血尿、蛋白尿、慢性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 结局: 慢性进行性经过 轻者预后较好,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IgA肾病 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常于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道感染后发病 病理变化: 光镜:系膜细胞增生(最常见),系膜基质增多,或新月体形成、局灶性节段性增生及硬化性病变。 电镜: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可见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免疫荧光:系膜区多量IgA颗粒为主,常伴C3沉积
泌尿与生殖系统
皮质
肾小球
肾脏 髓质
肾小管
肾盂
泌尿系统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功能:排泄代谢产物和毒物,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肾单位
本章主要学习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及常见生殖系统疾病。
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GN):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
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上较少见 原因不明 多见于中青年 特征: 起病急 进展快肾球病囊情壁重层预上后皮不细良胞增生形成新月体 又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分类
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2-1): 肉眼:双肾对称性肿大,色苍白,皮质表面及切面见散在出血点。 镜下:
嗜中性 粒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
激活并释放
血管活性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氧自由基、蛋白酶、IL、TNF、PDGF
肾小球固有细胞 系膜细胞
激活并释放 多种炎症介质
合成基质成分
如
如
I、III型胶原、纤连蛋白
肾小球基底膜降解、细胞损伤、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小球硬化性病变
肾小球肾炎
引起肾小球损伤的介质(2-2):
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方式(2-2):
2、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肾小球基底膜抗原 植入性抗原 其他肾小球抗原
抗体 肾小球
原位免疫复合物 激活补体
肾小球免疫损伤
肾小球肾炎
感染或其他因素 基底膜某些成分改变 (自身抗原)
肾小球基底膜抗原
某些细菌或病毒 抗体
交叉免疫反应 抗体
原位免疫复合物 (连续的颗粒状荧光)
(五)无症状血尿或蛋白尿 血尿,可伴轻度蛋白尿,一般无肾炎的其他症状
学习 内容
肾小球肾炎
常见病理学类型:
肾小球轻微病变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节 段性病变
弥漫性肾 小球肾炎
未分类肾 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性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光滑充血,色红 蚤咬肾——肾表面及切面有散在出血点 光镜: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多 肾小球缺血 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严重时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而出血 电镜:上皮下,“驼峰”沉积物 免疫荧光:IgG、C3沿Cap壁呈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 其他: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各种变性,肾小管管腔内各种管型,间质充血、水肿及少量炎细胞浸润。
学习 内容
肾小球肾炎
增生性病变: 1、细胞增生性病变:肾小球固有细胞数目增多
毛细血管内增生:内皮C、系膜C增生(基底膜内) 毛细血管外增生:球囊壁层上皮C(基底膜外) 2、毛细血管壁增厚 基底膜增生,免疫复合物沉积(上皮下、内皮下、基底膜) 3、硬化性病变 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肾小球Cap襻塌陷和闭塞 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临床病理联系: 反复发作性血尿,多为肉眼血尿,少数为镜下血尿,可伴轻度蛋白尿。 少数出现肾病综合征
结局: 多呈慢性病程,可长期维持正常肾功能,部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1、 病理变化 肉眼: ①双侧肾体积↓、重量↓、苍白、质硬;
②包膜与肾实质粘连难于剥离,肾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 ③切面皮质萎缩、变薄、纹理不清、小动脉硬化增厚,管腔哆开呈鱼口状,有时可见微小囊肿形成,
病因及发病机制
学
病理变化
习 内
临床表现
容
常见病理学类型
肾小球肾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内源性抗原:肾性抗原、非肾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 发病机制: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激活炎症介质的作用有关
学习 内容
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方式(2-1): 1、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非肾小球抗原→产生抗体 循环免疫复合物 沉积肾小球内 (系膜内、内皮下、上皮下) (不连续颗粒状荧光) 激活补体 III型变态反应 肾小球损伤
IgA肾病----IgA沉积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无IgA沉积
病理变化: 光镜:病变弥漫性累及多数肾小球,早期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继而系膜基质逐渐增多,致系膜
增宽,进一步发展可致系膜硬化和肾小球硬化。 电镜: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结节状分布的电子致密物。 免疫荧光检查:系膜区IgG、C3沉积
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病理联系: 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
尿变化:血尿、中度蛋白尿,少尿、无尿 氮质血症
结局: 预后差,多数患者死于尿毒症
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上引起成人肾病综合症的最常见类型 特征: 又称为 膜性肾肾小病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起病缓慢,病程长。 原发性(85%)原因不明,与自身免疫有关 断发性:抗原种类多,与慢性乙型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汞或金属等有关
2、临床病理联系——肾病综合症 ①严重蛋白尿 ②低蛋白血症 ③严重水肿 ④高脂血症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又称脂性肾病、足突病 为儿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类型 肾小球内无免疫复合物沉积,但仍有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可能
病理变化: 肉眼:双肾肿大,颜色苍白,切面见肾皮质增厚,出现黄色放射状条纹 光镜:肾小球无明显病变。
(二)慢性肾盂肾炎
病变特点:活动性炎症与修复、纤维化及瘢痕形成同时存在。 肉眼:双肾大小不一,病变不对称,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可见粗大不规则的凹陷性瘢痕。
切面可见肾盂粘膜粗糙增厚,肾盂和肾盏因瘢痕收缩而变形,肾乳头萎缩。 镜下:①肾间质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②肾小管萎缩或消失,部分肾小管扩张,充满蛋白管型,似甲状滤泡; ③晚期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肾小球肾炎
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非肾性抗原
基底膜 系膜
植入性抗原
抗体
原位免疫复合物 (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
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刷状缘抗原
抗体
交叉免疫反应
足细胞的足突
抗体
其他肾小球抗原
原位免疫复合物 (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
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形成方式模型图
肾小球肾炎 引起肾小球损伤的介质(2-1): 1、细胞性成分: 炎细胞
分类:急性肾功能不全(ARI) 慢性肾功能不全(CRI)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综合病症。 临床表现:少尿或无尿、水中毒、氮质血症、高血钾症、代谢性酸中毒。
第二节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由细菌引起的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 分类;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因:细菌感染 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 诱因:泌尿系结石、前列腺肥大、妊娠子宫、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