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1.【问题】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答案】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多抒写时代动荡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悲愁的心情。
其中既有关注现实的政治诗,也有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既有表现个人遭际的抒怀诗,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诗。
由于时代的混乱和个人遭遇的坎坷,他的诗往往流露出浓厚的感伤、迷惘和消极的情绪。
他的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缜密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哀婉的情调、瑰丽多姿的形象和含蓄优美的辞采,来表现他所特有的细腻而又敏感的心境与感受,从而构成朦胧瑰丽的诗歌境界,表现为一种凄艳浑融的风格。
李商隐无题诗艺术特点
李商隐无题诗艺术特点
1、隐喻和象征:李商隐的“无题”诗善于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
将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他常常使用比喻和借代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深刻的意义。
2、婉转含蓄:李商隐的“无题”诗往往不是直接表达情感,而是
通过婉转含蓄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领悟。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3、意境深远:李商隐的“无题”诗注重营造意境,通过营造出富
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和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远的情感体验。
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朦胧美和神秘美,让人难以捉摸。
4、精炼优美:李商隐的“无题”诗在语言上非常精炼优美,表现
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他的诗歌往往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出深刻的意义,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和力量。
5、多样化的题材:李商隐的“无题”诗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包
括爱情、人生、社会等方面。
他善于把握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变化,以多样化的题材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摘要】《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运用比喻、对比、象征、意象和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法,展现出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和痛苦。
比喻手法使诗歌中的琴弦比喻为人的感情,对比手法则对照了琴弦的美丽和脆弱,象征手法则将琴弦与人心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意象手法通过描绘琴弦的形态和声音传达了诗人的心情,而音乐手法则为诗歌增添了动听的音乐感。
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感慨和追求,使诗歌富有情感与音乐美感,展现出了深刻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李商隐, 《锦瑟》, 艺术手法, 比喻手法, 对比手法, 象征手法, 意象手法, 音乐手法, 文学作品, 引言, 正文, 结论, 背景, 重要性.1. 引言1.1 介绍李商隐《锦瑟》的背景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细腻、含蓄而著称。
《锦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离别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追求和失落。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对比、象征、意象和音乐等手法,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读者,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锦瑟》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感受他那种深沉、含蓄的内心世界。
1.2 阐述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文学作品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播文化、表达情感的载体。
文学作品可以带领读者探索人性的深层次,反映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李商隐的《锦瑟》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通过深邃的意象和精妙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沉重,引发人们对爱情和生命的反思。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赏析,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艺术性和审美享受,更在于它对人类情感、思想的影响与启迪,成为人们心灵的一种精神食粮,滋养着人们内心的丰富与深度。
李商隐七律研究
李商隐七律研究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七律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李商隐七律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其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
一、七律分析李商隐的七律诗歌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深婉、含蓄的情感,同时又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七律诗歌的意境营造方面,李商隐往往通过物象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诗意。
例如,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起兴,借助“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意象,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无奈之情。
在七律的格律方面,李商隐的诗歌既遵循了传统格式,又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对李商隐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的研究,深入了解其七律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内涵。
其次,结合具体诗歌作品,从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李商隐七律诗歌的独特魅力。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李商隐七律诗歌中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
三、结果与讨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李商隐的七律诗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李商隐的七律诗歌具有深婉含蓄的情感表达,既表现出他的个人情感,也涵盖了社会人生的普遍问题。
其次,李商隐在诗歌中善于运用物象描绘,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诗意。
最后,李商隐在七律格律方面既遵循传统,又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比,我们发现李商隐的七律诗歌在情感表达、意象营造和格律创新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之处。
例如,相较于其他诗人,李商隐更注重情感的内敛和表达的含蓄,这种特点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此外,李商隐在诗歌意象方面也表现得更加细腻和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最后,在七律格律方面,李商隐既继承了传统格式的要求,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
1. 李商隐的诗歌那可真是情感丰富啊!就像他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多么浓烈的情感表达呀!
2. 他的用典那叫一个巧妙,简直神了!比如《锦瑟》里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哇塞,这得有多深的文化底蕴呀!
3. 李商隐诗歌的意象多独特呀!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的夕阳,把那种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难道不是吗?
4. 他的语言精美得不像话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文字,啧啧,太美了吧!
5. 李商隐的诗歌意境好深远啊!就如同在迷雾中探寻,《夜雨寄北》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让人回味无穷呀!
6. 他对爱情的描写简直绝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爱情得多刻骨铭心呀!
7. 李商隐诗歌的韵律节奏感好强啊!读起来朗朗上口,像“昨夜星辰昨夜风”,多顺口呀!
8. 他的含蓄表达真的好有味道!“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得细细品味才能懂呀!
9. 李商隐的诗歌有时还很隐晦呢!就像个谜题等你去解开,《嫦娥》里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神秘呀!
10. 李商隐真不愧是大诗人呀!他的诗歌艺术特色那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不是吗?
我的观点结论:李商隐的诗歌在情感、用典、意象、语言等方面都有着独特而卓越的艺术特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含蓄之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含蓄之美孚商隐i者歌的艺术特色口河南焦作大学赵玉萍擅要:李商隐的诗.词句婉约.表这含蓄,以情入诗,以典抒怀。
假物喻情。
车商隐的诗总会让读者体悟。
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主题欲张而暗嵌毒旨于文字中。
其诗有清新之境.且有朦脆之蔓。
本文主要对李商臆诗的舍蓄之关进行探讨。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含蓄蔓李商隐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抒情诗人。
他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然而却成为了党争的牺牲品,抱憾终生。
他悲剧的一生注定其诗歌将充满感情色彩。
他的诗歌有。
深情绵邈”、“包蕴密致”、。
沉博绝丽”、“寄托深而措词婉”等艺术特色。
然而这一切美妙皆寓于含蓄之美中。
他让读者在品读中感悟似与不似、在品味中感受李诗的浑涵委婉。
李诗的魅力就在这隐晦曲折、深藏内敛间给人以揣度和探寻、咀嚼与回味。
一、含蓄美是文艺审美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含蓄之美。
在所有艺术的审美形式中都存在.不论绘画、书法、音乐、文学乃至真实的人际交往方面.都普遍存在着。
引用我们所知的关于含蓄美的说法.“画家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问;哲学家说,距离产生美;诗人说.诗贵在浑涵委婉,书法家说,书贵气韵神采;音乐家说,音乐贵在飘逸空灵。
”而作为诗歌的含蓄之荚.个人认为既要囊括画家眼中的隐约美、哲学家眼中的距离美、书法家眼中的虚幻美、音乐家眼中的飘逸美.当然更要淋漓尽致地体现诗的婉约美。
文字在似与不似同游移.而诗人的情感却可以在读者身临其境时切身体悟。
含蓄美是诗歌美之极致.而读者更要懂得美的含蓄,否则。
会因为读不懂、解不透而与好诗失之交臂,真正的好诗。
在你读不懂、解不透中你能够体悟其意境,在意犹未尽中陶醉.然后领悟其美。
而李商隐的诗歇。
就堪称含蓄的典范.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作为晚唐诗歌的代表人物.李诗完美集合了隐约之美、距离之美、虚幻之美、飘逸之美和婉约之美。
二、。
材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L晶读蹲约之美我们知道晚唐诗歌比较注重艺术形式上的精雕细琢.内容集中在情感的抒发方面.以哀怨悱侧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以幽艳细腻为美.追求韵外之致。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吉林师范大学包晴怡指导教师摘要:李商隐,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造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温李”。
他的咏史、元旦诗深于寄托,工于比兴,或通过描叙史事,暗寓历史教训;或通过对历史人事别出新意的议论以借端寄慨。
他的抒情诗表现婉曲,意境含蓄,诗歌感情沉潜,潜气内转,在诗歌创作上表现为回环往复,脉络婉曲。
他的怀古诗巧于用典,妙在构思,用典巧在润物声,推陈出新,形象逼真。
李商隐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前人曾概括为“深情绵渺”或“沉博绝丽”。
关键词:艺术特色隐幽朦胧目录1 第一章绪论 (3)1.1作者简介 (3)1.2诗人所处时代背景…………………………………………………3.2 第二章诗人诗歌艺术特色 (3)2.1诗歌真色,借物抒情 (3)2.2长于用典,精工贴切 (4)2.3锤炼字句,巧于造语 (5)2.4无题为首,寄托比兴 (6)2.5含蓄温婉,构思缜密 (8)3 第三章总结 (9)第一章绪论1.1作者简介唐朝是诗歌的王朝,百花齐放的时代,诗人之多,诗作之丰,都是前无古人的。
李商隐的诗歌李商隐的诗具有寄托遥深、构思细密、意境含蓄、情韵优美、工于比兴、巧于用典等特点,构成他特有的深细婉曲、典丽精工的艺术风格。
李商隐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贫病交迫,怀才不遇。
朋党之争的祸害,官场对他的排挤,构成了诗人寂寞悲惨生活的基调。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崔珏《笑李商隐诗》中的诗句,亦是同时代人对李商隐的评价,这些诗句概括出了李商隐一生悲惨的遭遇和不幸的命运。
1.2 诗人所处时代背景李商隐生活在唐朝由衰落走向灭亡的时代,当时藩镇割据佣兵混乱,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不堪重负纷纷起义反抗。
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激烈,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空有报国之志,但生不逢时,壮志难酬。
而时代有不容许他直抒胸臆,所以哦心中隐微不禁地情怀只能寄情于诗:“夫君自有恨,聊借此中转。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是:第一、借艺术形象的整体来托寓某种抽象的感情、意绪。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流露的那种相思、追求、伤感,非常可能寄寓或渗透着作者政治上失意的精神苦闷以及明知志向难酬却仍不
甘心沉灭的心理。
这是就诗的整体来体会的。
我们不能牵强附会地指实“女子”是谁,或“蓬山”喻指何物,否则就会把诗的完整形象弄得支离破碎。
李商隐“无题诗”的这种艺术构思是对我国古代诗歌比兴寄托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意境含蓄,情味隽永。
诗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造成深沉含蓄、牵动人心的意境。
例如首联通过描写暮春环境气氛,就增加了离别相思的份量。
三联设想女子相思的情景,含蓄地寄托了自己的关切、体贴之情,是进一步表现对女子的思念。
诗中用了典故,境界偏恍迷离,愿望是有的,至于现实呢,如觉其有,又似觉其无。
这样,全诗的意味就不是浅尝即知的了。
第三、语言清丽精工。
作者力图构语造意不落俗套,并具有诗的醇美,因此遣词造句非常精细妥贴。
例如,古时常说“别易会难”,而作者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相会本已困难,分别更使人难过),这就颇有新意;再如永远相思相爱的深厚感情,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作者就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生动的比喻来加以表达,可谓别出心裁。
这在诗中又与首联的“东风”,和三联的“夜吟”相照应,使得全诗前后相扣,抒情步步深入。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以下是他的诗歌艺术成就的几个方面:
1. 善用比兴:李商隐的诗歌善用比兴,能够将抽象的情感表达得十分具体而生动。
他通过比兴的手法,把所要表达的情感与特定的形象联系起来,让读者能够通过形象的感受来理解情感。
2. 修辞技巧高超:李商隐的诗歌修辞技巧高超,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丰富诗歌的语言表达。
例如,他经常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3. 诗歌意境深远:李商隐的诗歌意境深远,能够将深刻的思想情感表达得含蓄而深远。
他的诗歌常常运用象征和隐喻等手法,让读者能够通过意象的感受来理解诗歌的内涵。
4. 诗歌风格多样: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多样,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表达需要,运用不同的诗歌风格。
例如,他经常使用律诗和绝句等诗歌形式,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严谨和精致。
李商隐的诗歌艺术成就非常高,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很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被广泛传播和欣赏。
简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
简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摘要:一、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特点1.寓言式隐喻2.意境深邃3.字谜和用典4.感情真挚三、具体诗歌作品分析四、李商隐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正文: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唐代著名诗人。
他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是唐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李商隐的诗歌艺术风格独具特色,深受后人喜爱。
一、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李商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少年时期即展现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
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动荡,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
在政治上,李商隐几经沉浮,终未能得志。
这种失意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特点1.寓言式隐喻:李商隐的诗歌中,常常运用寓言式隐喻,将抽象的情感和观念具象化,形成鲜明的形象。
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以蓬山和青鸟的传说,寓意相见难别和爱情的忠贞。
2.意境深邃:李商隐的诗歌在意境的创造上,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清新的意境。
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的“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振”,通过对荆轲英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向往。
3.字谜和用典:李商隐的诗歌中,字谜和用典手法独具匠心。
他善于在诗句中融入字谜,增加诗歌的趣味性。
如《锦瑟》一诗,以锦瑟为谜底,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
同时,他善于运用历史典故,借古喻今,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人生感慨。
4.感情真挚:李商隐的诗歌感情真挚,抒发了他对时代、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在他的诗歌中,既有对爱情的忠贞,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如《赠别二首》。
这些诗歌都表现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三、具体诗歌作品分析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和无奈。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评价
三 、 约 回环 的结构 布局 敛
在形式上 , 李商隐诗 寺 一 个很典型的特点 , 即喜欢在一句
中重复一字 以造成意义对照演进 , 音调 回循 的艺术效果 。如《 夜 雨寄北》 :
君问归期 未有期 ,
巴山夜 雨 涨秋 池 。
赞牡丹 的色泽与芳香 ; 最后又化用江 淹才尽和巫山神女 的典故 ,
囊H N ’IY _ S 壳 坛 UI A ALN ZO论 JUr U
李商隐诗歌 的艺术评价 蓝 Nhomakorabea冠 华
广西马山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 广西 马山 500 360
摘要 : 李商隐诗歌在艺术上 的特别之处 , 那就是诗歌语言技 巧的精细绵密,情感表达方式的纡徐含 蓄 ,结构 布局的敛约回 环, 意境的深邃朦胧。文章对此进行 了阐述。
刘耶 已恨 蓬 山远 , 隔蓬 山一 万 重 。 更
跃的意象组合 ; 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 的创造 ; 把诗境虚化 。 再次 , 在无题诗 、咏史诗 、咏物诗三种类型诗歌的发展上做 出重要贡 献。 无题诗 , 在诗歌 中成为一种 富有特色的新体式 ; 咏史诗 , 情韵 深长 , 善于突破“ 的拘 限, 史” 往更具典型性 、 抒情性 的境界推进 , 真正进人“ 的领域 ; 诗” 咏物诗 , 托物寄怀 , 在物与我 、 与神、 形 情 与理等类关系处理上做 出了新贡献 。 诗歌语言技巧的精细绵密 , 情感表达方式的纡徐含蓄 , 结构布局的敛 约回环 , 诗歌意境 的深
而 意无 穷 ” 。
石家蜡烛何曾剪 , 荀令香炉可待 熏。 我是 梦中传彩笔 , 书片片寄朝云。 欲
诗中以卫夫人 比喻牡丹初开的艳丽 ,以越 国鄂君形容牡丹
绿叶拥裹时红花的娇美 ;用戚夫人的折腰 争舞来描绘牡丹在春 风中摇曳生姿 的情态 , 又用石崇、 苟或两个 历史人物 的传说来盛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1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他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唐诗坛上的地位,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的独特艺术美。
一、韵律之美诗歌之美首先在于它的节奏和韵律,读之朗朗,唇齿生香。
李商隐工于律诗,尤长七律,大家熟读的无题诗和比较有名的诗多为七律。
律诗尚声律重对偶,“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为唐代多数诗人轻视,认为格律的约束破坏了意境的营造。
然而李商隐承袭杜甫、李贺对格律的重视,用自己高超的技巧精心营造律诗的韵律之美,“戴着镣铐跳舞”,使格律诗别具美感,提振诗歌的技术标准。
他的“燕台”组诗和无题诗是代表。
二、朦胧之美(一)在诗中的体现李商隐在诗里有偏爱描写的意象。
他爱写“雨”、“蜡烛”、“柳”、“风”、“蝴蝶”、“夜”等意象。
雨,飘飘洒洒,柳,寄托着离愁别绪,蜡烛,摇摇曳曳,忽明忽暗……诗人选取的意象本身就带有朦胧感。
除此之外,诗人还借用一些特别的修饰,让这些意象变得轻盈、空灵,甚至难以感知。
以雨为例,诗人吟到“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小幌风烟人,高窗雾雨通”(《寄目》)、“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寄令狐郎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水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一》)。
诗人描写的雨多是细雨、暮雨、冷雨。
形容雨细,诗人用了“雾”、“烟”、“梦”一系列词,“雾”、“烟”、“梦”不仅细而且迷蒙,再加上“暮”、“夜”、“寒”,这样的雨天在诗人笔下,气氛变得更加沉晦。
唐人李商隐的写作风格特点剖析
唐人李商隐的写作风格特点剖析1. 引言1.1 概述李商隐是唐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赞誉的诗人,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篇文章旨在对李商隐的写作风格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特点和价值,并探讨其与其他唐代诗人以及不同时期作品之间的比较和变化。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商隐的创作心路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做一个简要概述,并明确文章的目标和结构。
接着,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李商隐的写作风格特点,包括他艳丽唯美的语言表达、独特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以及深情厚意的情感表达。
第三部分将通过与其他唐代诗人的对比分析来进一步突显李商隐作品中独具魅力的写作风格,并探讨不同时期作品之间写作风格上的变化。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归纳李商隐的写作风格特点及其价值,并展望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写作风格特点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独特之处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比分析其他唐代诗人以及不同时期作品间的变化,我们旨在更全面地了解李商隐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本文也旨在引发读者对李商隐作品的兴趣,并促进对他创作成就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2. 李商隐的写作风格特点:2.1 艳丽唯美的语言表达李商隐的诗歌语言华丽辞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以其独特而精致的词汇和句式创造了一个充满诱惑力和神秘感的艳丽世界。
他常常使用具有鲜明色彩和感官形象的词语来描绘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状态。
他的用字优雅,用词巧妙,并灵活运用排比、倒装等修辞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2 独特的意象和比喻手法李商隐擅长使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想。
他经常通过对事物进行精确细致、新颖隽永地描绘,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形成了鲜明而原创性强烈的意象。
例如,在《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他用“白紵轻裘”比喻爱人温柔如水;而在《无题·海上生明月》中,他通过描绘海上生明月的场景来表达对久别恋人的思念之情。
李商隐诗歌的境界精选
在晚唐诗人中,李商隐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古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
尤其是七律,继承前人的方面较广,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既有李贺诗的梦想象征手法,又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境界,在百花齐放的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一颗光荣夺目的明珠。
总的说来,李商隐诗歌的特殊风格、独特境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思谨严,立意高超,深情婉转;二是语言方面,绮丽典雅,词藻繁艳;三是表现手法,善于用典,工于比兴,象征、暗示的修辞技法比比皆是。
构思严谨深清委婉李商隐的诗歌非常注重艺术构思,往往匠心独运,在很一般的题材中开掘出新的意境,给人以新的感受。
而且诗歌立意高超,寄托深远,他人望尘莫及,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很大关系。
我们知道,作为封建晚唐社会,已经走向日益衰落的时代。
特别是朋党之争,使当时的很多才子成为政权争夺的牺牲品。
而李商隐,作为这时代的读书人,他想通过自己的才华来诓世报国,但本身却陷入牛、李两党的旋涡,屡遭不幸,在仕途上一生不得志,所以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很深的感触,从而培养了他过人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现实的眼光。
在继承和开展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上,进行了别出心裁的探索和尝试,将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写下了大量富有思想,富有深刻寓意的政治挖苦诗。
在诗中,通过咏史,咏人,咏物和写景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从不同前人的新角度,对封建统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进行揭露、挖苦和抨击。
用心独到,思路开阔,别出心裁。
如唐代诗人吟咏唐明皇,杨贵妃事迹的题材,在很多诗篇中,大多数是对他们的悲剧表示同情,惋惜。
但李商隐在他的?华清宫?二首:其一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
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
其二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娥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下暂蒙尘。
一扫前人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逐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对他们的同情。
李商隐与杜牧诗歌艺术比较
李商隐与杜牧诗歌艺术比较
李商隐和杜牧均为唐代优秀诗人,月改变景物,黄河泛起千里浪。
他们的诗歌艺术各有特点,分析比较如下:
1、表现对自然和私情的不同。
李商隐以细腻的情感表现自然风光,表
现出无尽怀念,宁静而朦胧;而杜牧的诗歌更多体现的是自然的多变,热情急变,情感更加激烈。
2、审美语言的差异。
李商隐以空灵虚幻的语言,流水般的情感表达,
将自然的景色表现的恬淡优雅;杜牧则以深沉的文字表现自然风光,
语言表达更加明快,富有生机和张力。
3、流派的不同。
李商隐乐府诗派以写绝美之景,像画写实山水景物气
派浓郁;杜牧更注重正规诗,更多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欢喜有忧愁,
写实性感更强烈。
由此可以看出,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风格各异,相反相成,每一种风
格在唐代文学中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诗歌】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1️⃣ 引言:李商隐与晚唐诗坛的璀璨明珠在中国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成为了晚唐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的诗歌,如同一幅幅细腻工致的水墨画,既展现了晚唐社会的风貌,又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哲思。
本文旨在探讨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其诗歌的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艺术特色之一:朦胧隐晦的意象构建李商隐的诗歌,以朦胧隐晦著称。
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兴等手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含蓄而深远的意境。
如《锦瑟》一诗,通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等句,以锦瑟这一具体事物为引子,引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与追忆,其意象之丰富、情感之深沉,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朦胧隐晦的表达方式,使得李商隐的诗歌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让读者在反复咀嚼中品味其深邃的内涵。
3️⃣ 艺术特色之二:细腻入微的情感抒发李商隐的诗歌,情感表达细腻入微,善于捕捉并描绘人内心最微妙的变化。
他的爱情诗,如《无题》系列,以缠绵悱恻的笔触,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相聚与别离的无奈,让人感同身受。
而在抒发个人抱负与感慨时,他又能将个人的遭遇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如《登乐游原》中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这种细腻入微的情感抒发,使得李商隐的诗歌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时代气息。
4️⃣ 艺术特色之三:独特的语言风格与音韵美李商隐的诗歌,语言精炼、音韵和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善于运用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形式上工整严谨,而在内容上则更加丰富多变。
如《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不仅语言优美,而且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他的诗歌中还常常出现一些新颖奇特的意象和词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创新精神和艺术活力。
李商隐诗歌特色和艺术成就
李商隐诗歌特色和艺术成就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我国晚唐最杰出的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以爱情诗和无题诗为最佳,因缠绵悱恻、优美动人而广为传颂。
李商隐也以其寄托遥深、构思细密、意境含蓄、情韵优美、工于比兴、巧于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构成了自己特有的深细婉曲、典丽精工的艺术风格,将唐诗自中唐和盛唐的繁荣之后又一次推上了艺术的高峰。
(1)李商隐的诗歌特色主要体现为:①诗歌题材的多元化李商隐的诗歌包罗甚广,既有关心现实和国家命运的政治诗,也有托物寄情的咏物诗,还有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
a.李商隐是关心现实和国家命运的诗人,他的各类政治诗不下百首,在其现存的约六百首诗中,占了六分之一,比重相当高。
政治诗中最著名的是《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以此讽喻皇帝不识贤能。
著名的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一开头就展示了京西郊区“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的荒凉残破景象。
接着,借村民口诉,展示社会症结。
长诗体势磅礴,既有唐王朝衰落历史过程的纵向追溯,亦有各种社会危机的横向解剖,构成长达百馀年的社会历史画面。
藩镇的割据叛乱,宦官的专*权残暴,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赋税的苛重,人民生活的穷困,治安的混乱,财政的危机,边防力量的削弱,等等,都在长诗中不同程度地得到揭示,b.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表现诗人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
《流莺》一诗中,“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流莺飘荡流转,在长安无所依托,象征诗人飘零无依的身世。
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大家,这类诗对于周围环境和自身命运的描写,可以说传达了中晚唐士人的普遍感受。
c.无题诗是咏怀身世、托物寄兴,抒发内心伤感迷离的情感,是晚唐衰颓的象征,且风格朦胧而多义。
朦胧感与亲切可感的情思意象常常统一在一起,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无论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在总结前代艺术经验加以开拓和创新方面,他都卓然自成大家。
李商隐艺术素养深厚,他的诗以工丽绮美见称。
他善于运用典故,组织语言,常常把纤微繁复的事象和意念,通过巧妙的剪裁典故、悠然语言而重现出来,构成意境迷离、色彩斑斓、寄意深微的朦胧之美,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在晚唐文坛上,甚至在中国古典诗歌整个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自成流派,不但掀起了晚唐的最后一个诗歌高潮,还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本文拟将结合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客观现实、生活经历以及思想、审美情趣、艺术喜好等方面,对他诗歌朦胧隐晦的意境美的独特艺术风格浅加分析评价。
一李商隐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成就的诗人,他那感愤深沉的政治诗、寓意警醒的咏史诗,还有细腻委婉的咏物、抒情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才华横溢的艺术风貌。
他流传下来的约600首诗歌,在艺术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朦胧美,是其根本特征。
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诸作,莫不渗透着诗人细腻的真情实感,婉转流丽的语言风格,纤小柔美的情感意象,朦胧隐晦的意境美,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李商隐的诗歌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一系列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
这些诗在李诗中不占多数,却是李商隐诗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代表。
他的爱情诗,情挚意真,深厚缠绵。
李商隐诗歌的抒情,情调幽美,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采取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常常一重情思套着一重情思,表现得幽深朦胧,如《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这首诗,以敏锐的感受力,飘渺的遐想,创作幽深精微的意境;这种意境,情愫幽隐,思致深妙,而表现力又极精细。
秋空明净,霜华月光,似水一色的自然景象,是一层意境;霜月之神在争妍斗美的美丽遐想,又是一层意境;诗人向往在幽冷环境中一试身姿的“耐冷”的精神,又是一层意境。
月光洒在与其光色相近的薄霜上面时,天地之间浑然一色,清冷澄净而又淡薄迷蒙,仿佛是一片水的空间了。
这些霜月交辉、“水接天”等意象,美丽而又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幽约朦胧。
诗人喜欢把自己的艺术构思锤炼得千回百转,一波三折。
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细针密线,造成光怪陆离而又朦胧隐约的诗歌意象: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诗集开篇第一首。
历来有云:“一篇锦瑟解人难”,就是因为这首诗景象迷离,含义深邈,每一联都是朦胧的。
首联两句,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绪乱,惆怅难言,千重往事,九曲情肠,形成了诗的多层次朦胧的内蕴。
颔联由庄周梦蝶,写到杜宇化为鸟。
庄周在虚渺的梦境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之梦周,是一种朦胧的梦境。
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每年暮春三月啼鸣求偶,口中流血,声哀情苦,写的是一种空灵虚幻。
诗人所要表达的,是朦胧的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
颈联以“泪”、“暖”为诗眼,写了明珠和良玉。
月为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中——形成了一个月、珠、泪三者难解的朦胧妙境。
下一句写的则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朦胧景象。
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读到,这朦胧的自然景象所体现出的,是诗人朦胧的感情世界。
尾联两句更是多层次的、曲折的感情世界的剖析:如此情怀,今朝已化为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当初是何等地使人怅惘迷恋呵!《锦瑟》的华丽、深沉、缥缈、神秘,在我们读来有如庄生化蝶之翩翩,有如美玉生烟之缥缈。
虽不解其意,但仍被其朦胧之美所陶醉。
李商隐喜欢采用重神而轻形的写意笔法,将比兴、象征和寄托往往融合在一起,或借古讽今,或托物喻人,或言情寄慨。
而比兴寄托由于融入了诗人人生感慨,因而往往是因事、因物、因情而起,寄托往往带有为情所驱的即景式的不随意特点,往往寄兴深微,寓意空灵,索解无端,而又余味无穷。
这就使诗人的诗作中含蓄中又增添了一份朦胧与飘逸之美。
请看: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嫦娥》诗题虽为“嫦娥”,取材于神话传说,刻划了嫦娥孤寂悔恨的心情,但并不是咏嫦娥的,是用移情的方法,写处境孤寂、长夜不寐的主人公面对碧空孤月时触发的身世之感和类似“悔偷灵药”的感情。
诗人只是淡淡的写了屏风,写了烛影,写窗外的曙光。
“云母屏风烛影深”一个“深”字,让我们依稀想象到沉浸有思忆中的人独坐之久和思忆之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让我们如主人一样惊觉时间飞逝。
“悔偷灵药”也许是一件事与愿违的隐痛,至令人“夜夜心”……这种以景托情的含蕴不露的表手法和比兴象征揉合在一起,使这首诗具有隽永的情味,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这首诗对仗工整,比喻新奇贴切,中间两联已经成为大家传诵的名句。
诗一开篇就以两个“难”字直接点入,以“东风无力”提示相别在暮春,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比兴来发誓言,将主人公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使整首诗之“神”被激荡起来。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的“但愁”把诗人的关怀备至、无限担忧写出来了;“应觉”二字又体贴入微,写出了诗人的脉脉温情,十分亲切。
前一句写看,仿佛女子对镜梳妆的身影浮现在诗人眼前,后一句写听,仿佛女子对月低吟的声响飘忽在诗人耳际。
虽只是诗人的想象,写来却绘声绘影,生动逼真。
最后镶嵌“青鸟”的典故,使全诗的感情升华。
但通读全诗,诗人对他倾注感情的那个“所谓伊人”始终没有作直接描写,只用了烘托和映衬的手法,创造了朦胧的意境,具有含蓄、耐人寻味的特点,为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
李商隐善于就眼前的物、景,驱遣想象,将切身的生活感受转化为朦胧的情境画面。
诗人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用世之心,无奈险恶的政治环境使他受到压抑,无法脱颖而出。
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辛酸铸成了一篇篇寄寓自己进不如意,悲慨心态的朦胧抒情诗篇。
帐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烛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扎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诗中通过飘洒迷蒙的春雨烘托出寻访不遇的寥落,以寄托自己政治上的失意,通过“怅卧”、“寥落”、“冷望”、“独归”、“悲春”、“残梦依稀”和“锦书难托”等营造了一种孤凄冷寞、凄幻迷离的朦胧氛围,传达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凉意绪。
再如: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四首》这首诗扣住“远别”,抒写同情人天涯路隔、会合无期的痛苦。
首联“去绝踪”就点出“远别”,次联先通过梦境明写“远别”,又通过寄书暗写“远别”,末联更是“蓬山万重”。
围绕着远别至于绝踪而仍矢志不渝地追求这一主题,诗人借虚幻的梦境和梦醒后的追思,表达了一种思慕至深而“更隔蓬山一万重”的杳远难寻的怅落感,于朦胧之中更见渺茫、孤凄。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重过圣女祠》这首诗假托圣女“沦谪得归迟”的遭遇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在着意渲染圣女祠幽缈迷蒙、东风无力轻拂的环境气氛,如梦似幻的细雨悄然飘洒在屋瓦上,暗示被沦谪的圣女爱情上遇合如梦的遭际和无所依托的孤寂处境,曲折地流露了诗人政治上长期困顿失意的怅惘落寞之情,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境界既幽寂虚缈,又透露出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期待。
诗人渺茫的期待和追求的失落往往通过高山仙境一类的意象如“瑶台”、“蓬山”来触发诗思,在虚幻飘忽、朦胧迷离境界中表现诗人人生追求虚缈难即的感受。
李商隐诗的朦胧,还体现在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中,与亲切可感的情思意象相统一。
我们尽管难以明确《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所以《锦瑟》虽号称难懂,却又家喻户晓,广为传诵。
《重过圣女祠》中的荒山废祠,细雨如梦似幻,灵风似有而无的境界亲切可感,而那种似灵非灵,既带有朦胧希望,又显得虚无缥缈的情思意蕴,又引人遐想,似乎暗示着什么,朦胧难以确认。
这就是因为诗人的诗歌字里行间流露着“情”,情与景交融成了一种具有朦胧美的艺术境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四首》以“东风”、“轻雷”等景入诗,“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用飘忽的形象、暗示的手法、冶艳的场景把朦胧又具体的美感推向极致。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表面上写绝望的悲哀,骨子里却又透露了绝望掩盖下相思如春花萌发、不可抑止的炽热情怀,显得朦胧而富有感染力。
再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这首诗易读。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开篇就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
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淋淋。
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
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
“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
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
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
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
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朦胧的、具有高度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可以看出,诗人是寓悲于美表现伤感情绪,其中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衰减的深深挽惜,也是诗人对生命、光阴的无限珍惜和依恋,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
因而在他的伤感情绪之中给人一份孤寂中的执着,一股一往深情的无奈,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哀挽。
正如他所说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的诗歌是我国诗歌表现朦胧美的典型代表,是他的悲剧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他对于残酷的封建礼教束缚和政治压迫的抗争。
因此我们在欣赏李商隐的诗歌的时候,要进行整体性把握,注意图景的层次性与流动性,注意将动与静、虚与实结合起来,通过一幅幅画面的展示,在某种情绪氛围中来顿悟其朦胧美的境界,并把握它所包含的深邃的意蕴,把握诗人在诗歌中寄托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