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ppt
合集下载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侧刃结 构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侧刃定位误差比较
•1-导料板 2-侧刃挡块 3-侧刃 4-条料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尖 角 形 侧 刃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1.导料销、导料板 •导料销:•两个,位于条料的同侧, •从右向左送料时,导料销装在后侧; •从前向后送料时,导料销装在左侧。 •结构形式:•固定式、活动式
PPT文档演模板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 计•第九节 冲裁模零部件设计
•二、定位零件(续)
•1.导料销、导料板(续)
•导料板:•设在条料两侧
最小搭边得到保证。 •结构形式:•①弹簧式侧压装置(图2.9.15a)
•②簧片式侧压装置 •③簧片压块式侧压装置 •④板式侧压装置
•不宜设置侧压装置的场合:•①板料厚度在0.3mm以下的薄板;
•②辊轴自动送料装置的模具。
PPT文档演模板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 计•第九节 冲裁模零部件设计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1-内六角螺钉 2-销钉 3-模柄 4-卸料螺钉 5-垫板 6-上模座 7-凸模固定板 8、9、10-凸模 11-导料板 12-承料板 13-卸料板 14-凹模 15-下模座 16-侧刃 17-侧刃挡块
•双侧刃定距的冲孔落料级进 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pt课件

(7)大量生产时,产品成本低。
精选课件ppt
24
由此可见,冲压能集优质、高效、低能耗、 低成本于一身,这是其它加工方法无法与之相比拟的,
因此冲压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汽车,拖拉机行业中,冲压 件占60%~70%,仪器仪表占到60~70%,还有日常生活中的 各种不锈钢餐具等等。从精细的电子元件,仪表指针到重 型汽车的覆盖件和大梁以及飞机蒙皮等均需冲压加工。
29
分离工序示意
D
D
D
落料
D
剪切
有分离现象发生,但不
改变空间形状
精选课件ppt
30
表1-1 分离工序
精选课件ppt
31
表1-1 分离工序(续)
精选课件ppt
32
(2)成形工序
冲压成形时,被加工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区材料所受 到的等效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σs,但未达到强度极限σb, 使材料只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成 形工序主要有弯曲、拉深、翻孔、缩口、胀形等。
精选课件ppt
28
1.2 冲压工艺分类
1.按变形性质分类
➢分离工序 ➢成形工序
(1)分离工序
冲压成形时,被加工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变 形区材料受到的剪切应力达到材料的抗剪强度,材料便产生 剪切而分离,从而形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分离工序主 要有剪裁、冲孔、落料、切口、剖切等。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27
总之,模具工业是 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模具设计与模 具制造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高低。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模具的发展,日本认为:“模具就是进 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德国:“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罗 马尼亚:“模具就是黄金”;模具在国际上被认为是点石成金 的行业。不过这里的模具还包括塑模、锻模、压铸模、橡胶模、 食品模、建材模等等,但目前以冷冲模和塑料模的应用最广, 各占40%左右。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冲模结构及设计

2.结构零件
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 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
(1) 导向零件
导柱、导套、导板、导桶;
(2) 固定(支撑)零件
上(下)模板、模柄、凸(凹)模固定板、垫板、限位支撑装置;
(3) 紧固零件
螺钉、销钉、键;
(4) 其他零件
弹性零件、传动零件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2.凹模
(1) 凹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2) 凹模刃口的结构类型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a. 直壁刃口 ① 刃口强度较高,修磨后刃口尺寸不变。 ② 凹模内易积存废料或冲裁件,尤其间隙较小时,刃口直壁 部分磨损较快。 ③ 用于冲裁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b. 斜壁刃口 ① 刃口强度较差,修磨后刃口尺寸略有增大。 ② 凹模内不易积存废料或冲裁件,刃口内壁磨损较慢。 ③ 用于冲裁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固定导料销
活动导料销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3.定位件
定位板和定位销是作为单个坯料或工序件的定位用。
(1) 定位板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2) 定位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三.卸料装置
1.刚性(固定)卸料装置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7.1 冲模及冲模零件的分类
2.按照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1) 单工序模 在一个工位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
(2) 复合模 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
(3) 级进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
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 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
(1) 导向零件
导柱、导套、导板、导桶;
(2) 固定(支撑)零件
上(下)模板、模柄、凸(凹)模固定板、垫板、限位支撑装置;
(3) 紧固零件
螺钉、销钉、键;
(4) 其他零件
弹性零件、传动零件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2.凹模
(1) 凹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2) 凹模刃口的结构类型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a. 直壁刃口 ① 刃口强度较高,修磨后刃口尺寸不变。 ② 凹模内易积存废料或冲裁件,尤其间隙较小时,刃口直壁 部分磨损较快。 ③ 用于冲裁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b. 斜壁刃口 ① 刃口强度较差,修磨后刃口尺寸略有增大。 ② 凹模内不易积存废料或冲裁件,刃口内壁磨损较慢。 ③ 用于冲裁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固定导料销
活动导料销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3.定位件
定位板和定位销是作为单个坯料或工序件的定位用。
(1) 定位板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2) 定位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三.卸料装置
1.刚性(固定)卸料装置
§7.2 冲模主要零件设计
§7.1 冲模及冲模零件的分类
2.按照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1) 单工序模 在一个工位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
(2) 复合模 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
(3) 级进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冲模结构及设计

压力完成金属片的塑性变形。
模,确保冲压过程的准确性和
冲压过程中保持金属片的稳定
稳定性。
性。
冲模设计的基本步骤
1
产品需求分析
根据产品要求和设计需求,分析冲压模具设计的具体要求。
2
模具结构设计
根据产品形状和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的结构和布局。
3
零部件设计
设计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如上模、下模、导柱和导套。
4
模具制造加工
现代冲模设计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自动化和智能化
设计软件的应用
新材料的应用
趋向于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控
借助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和仿
研究和应用新材料,提高模具的
制,提高冲压生产效率。
真分析,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耐磨性和寿命。
冲压模具的分类
按工艺分类 ️
按使用行业分类
包括单工位模具、连续模具和复合模具等。
例如汽车模具、家电模具和电子模具等。
按制造工艺分类
包括压力模具、拉伸模具和弯曲模具等。
冲模结构的基本原理
上模和下模
导柱和导套 ⚙️
顶杆和顶板
上模和下模相互作用,通过冲
导柱和导套用于定位上模和下
顶杆和顶板用于施加压力,在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冲
模结构及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背景:随着工业的发展,冲压模具在制造过程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冲压模的定义
1
关键组成部分 ️
冲压模具由上模、下模和导柱组成,用于完成冲压加工过程。
2
功能和作用 ⚙️
冲压模具用于塑造金属片,例如冲压出汽车零部件等。
3
高精度要求
冲压模具需要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以确保产品质量。
冲压模具基础培训课件(PPT 68页)

(1) 塑性:
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 完整性的能力。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 金属本身的晶格类型、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等;
➢ 变形时的外部条件,如变形温度、变形速度以及
变形方式等
(2)变形抗力:
反映了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
✓ 金属的内部性质 ✓ 变形条件(即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
1 冲压工艺基础
表1-6 冲模常用一般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1 冲压工艺基础
表1-7 常用冷变形模具钢的预热和加热规范
钢号
T 8A T 10A 9M n2V CrW M n 9CrW M n 9SiC r G Cr15 C r1 2
Cr12M oV
Cr6W V W 18Cr4V W 6M o5Cr4V2
b) 冲孔模
c) 剪切模
d) 修边模
e) 切口模
图1-1 冲裁模常见结构
f) 剖切模
1 冲压工艺基础
(2)弯曲模 将坯料弯曲成一定形状的模具。
1—上模板;2—凸模;3—压边圈;4—定位板;5—凹模; 6—凹模固定板;7—下模板 图1-2 弯曲模
1 冲压工艺基础
(3)拉深模 将平板料变成一定形状的空心件的模具 (如图1-3)。
a)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了回复与再结晶
主
b) 温度升高,临界剪应力降低,滑移系增加
要
原
c) 新的塑性变形方式—热塑性的产生。
因
d) 温度升高导致晶界的切变抗力显著降低,
晶界易于滑动
✓ 变形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a)高速时,位错更快的运动,金属晶体的临界 剪应力升高,塑性降低
b)变形速度低,变形体吸收的变形能可转化为 热能,使变形体温度升高,使金属软化。 ✓ 应力应变状态
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 完整性的能力。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 金属本身的晶格类型、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等;
➢ 变形时的外部条件,如变形温度、变形速度以及
变形方式等
(2)变形抗力:
反映了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
✓ 金属的内部性质 ✓ 变形条件(即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
1 冲压工艺基础
表1-6 冲模常用一般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1 冲压工艺基础
表1-7 常用冷变形模具钢的预热和加热规范
钢号
T 8A T 10A 9M n2V CrW M n 9CrW M n 9SiC r G Cr15 C r1 2
Cr12M oV
Cr6W V W 18Cr4V W 6M o5Cr4V2
b) 冲孔模
c) 剪切模
d) 修边模
e) 切口模
图1-1 冲裁模常见结构
f) 剖切模
1 冲压工艺基础
(2)弯曲模 将坯料弯曲成一定形状的模具。
1—上模板;2—凸模;3—压边圈;4—定位板;5—凹模; 6—凹模固定板;7—下模板 图1-2 弯曲模
1 冲压工艺基础
(3)拉深模 将平板料变成一定形状的空心件的模具 (如图1-3)。
a)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了回复与再结晶
主
b) 温度升高,临界剪应力降低,滑移系增加
要
原
c) 新的塑性变形方式—热塑性的产生。
因
d) 温度升高导致晶界的切变抗力显著降低,
晶界易于滑动
✓ 变形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a)高速时,位错更快的运动,金属晶体的临界 剪应力升高,塑性降低
b)变形速度低,变形体吸收的变形能可转化为 热能,使变形体温度升高,使金属软化。 ✓ 应力应变状态
模具冲压课件(冲裁)

模具冲压的设备
模具冲压设备主要包括压力机、冲压模具和相关辅助设备。压力机是实现模具冲压工艺的主要设备,其规格和性 能直接影响着模具冲压的质量和效率。冲压模具是实现材料变形的工具,其设计制造精度和可靠性对模具冲压的 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模具冲压的工艺参数
• 模具冲压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板材的厚度、硬度、表面质量 等;模具的结构、尺寸、精度、材料等;压力机的规格、能力 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是保证模具冲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因素。
模具冲压课件(冲裁)
目录
• 冲裁概述 • 模具冲压的基本原理 • 模具冲压的工艺流程 • 模具冲压的质量控制 • 模具冲压的未来发展
01
冲裁概述
冲裁的定义与特点
冲裁的定义
冲裁是利用模具对板料施加压力 ,使其沿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 离的一种冲压加工方法。
冲裁的特点
冲裁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形状和尺 寸的孔、槽等,具有生产效率高 、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便等优 点。
度和硬度。
翘曲变形
优化模具设计,加强制 件刚性,调整冲压工艺
参数。
尺寸超差
检查模具制造精度,确 保安装调试到位,定期
维护保养模具。
表面划伤
提高材料表面质量,优 化润滑系统,调整冲压
工艺参数。
模具冲压的质量改进措施
01
02
03
04
加强过程控制
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 ,确保各环节质量稳定可控。
提高员工技能
新型模具结构设计
通过优化和创新模具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具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缺陷。
智能化检测与监控
通过智能化检测和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模具和产品的 状态和参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模具冲压设备主要包括压力机、冲压模具和相关辅助设备。压力机是实现模具冲压工艺的主要设备,其规格和性 能直接影响着模具冲压的质量和效率。冲压模具是实现材料变形的工具,其设计制造精度和可靠性对模具冲压的 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模具冲压的工艺参数
• 模具冲压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板材的厚度、硬度、表面质量 等;模具的结构、尺寸、精度、材料等;压力机的规格、能力 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是保证模具冲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因素。
模具冲压课件(冲裁)
目录
• 冲裁概述 • 模具冲压的基本原理 • 模具冲压的工艺流程 • 模具冲压的质量控制 • 模具冲压的未来发展
01
冲裁概述
冲裁的定义与特点
冲裁的定义
冲裁是利用模具对板料施加压力 ,使其沿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 离的一种冲压加工方法。
冲裁的特点
冲裁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形状和尺 寸的孔、槽等,具有生产效率高 、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便等优 点。
度和硬度。
翘曲变形
优化模具设计,加强制 件刚性,调整冲压工艺
参数。
尺寸超差
检查模具制造精度,确 保安装调试到位,定期
维护保养模具。
表面划伤
提高材料表面质量,优 化润滑系统,调整冲压
工艺参数。
模具冲压的质量改进措施
01
02
03
04
加强过程控制
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 ,确保各环节质量稳定可控。
提高员工技能
新型模具结构设计
通过优化和创新模具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具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缺陷。
智能化检测与监控
通过智能化检测和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模具和产品的 状态和参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项目一PPT课件

| Page 16
曲柄2的右端装有飞轮11,飞 轮由电动机9通过减速齿轮传 动.并通过脚踏系统8相连的离合 器11的操纵与曲柄2脱离与结合。 当离合器结合时,曲柄与飞轮一起 转动,位于曲柄前端的连杆3也被 带动,而连杆8又与滑块5连接,由 于连杆3的运动.滑块5跟随上、下 往复运动。上模6固定在滑块5上, 下模7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上,故 滑块5带动上模6与下模7作用。实 现冲压工作。当离合器脱离时.曲 柄即停止运动,并由制动器12的作 用,使其停止在上死点的位置。
| Page 4
点击播放
| பைடு நூலகம்age 5
| Page 6
(1)质量稳定,互换性好; (2)可获得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或难以制 造的壁薄、重量轻、刚性好、表面质量 高、形状复杂的零件。 (3)一般不需要加热毛坯,也不像切削加 工那样,大量切削金属,节约金属; (4)对于普通压力机每分钟可生产几十件, 而高速压力机每分钟可生产几百上千件。 所以它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法。 由于冲压工艺具有上述突出的特点,因 此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如图 1-5所示。例如,航空航天、机械、电子 信息、交通、兵器、日用电器等产业都 有冲压加工。不但产业界广泛用到它, 而且每一个人每天都直接与冲压产品发 生联系。
常用冲压材料
| Page 15
课题三 冲压设备
冲模所使用的设备主要是机械压力机,俗称冲床。应用最广泛的冲压设 备是曲柄压力机。生产中为了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曲 柄压力机。按机身的结构形式不同,曲柄压力机可分为开式压力机和闭式压 力机。开式压力机的机身形状似英文字母C,故也有称C形冲床。开式压力机 又可分为单柱压力机和双柱压力机两种。
课题三 冲压设备 步骤一:观看常用冲压设备 步骤二:认识曲柄压力机的结构及传动原理 步骤三:认识曲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曲柄2的右端装有飞轮11,飞 轮由电动机9通过减速齿轮传 动.并通过脚踏系统8相连的离合 器11的操纵与曲柄2脱离与结合。 当离合器结合时,曲柄与飞轮一起 转动,位于曲柄前端的连杆3也被 带动,而连杆8又与滑块5连接,由 于连杆3的运动.滑块5跟随上、下 往复运动。上模6固定在滑块5上, 下模7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上,故 滑块5带动上模6与下模7作用。实 现冲压工作。当离合器脱离时.曲 柄即停止运动,并由制动器12的作 用,使其停止在上死点的位置。
| Page 4
点击播放
| பைடு நூலகம்age 5
| Page 6
(1)质量稳定,互换性好; (2)可获得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或难以制 造的壁薄、重量轻、刚性好、表面质量 高、形状复杂的零件。 (3)一般不需要加热毛坯,也不像切削加 工那样,大量切削金属,节约金属; (4)对于普通压力机每分钟可生产几十件, 而高速压力机每分钟可生产几百上千件。 所以它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法。 由于冲压工艺具有上述突出的特点,因 此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如图 1-5所示。例如,航空航天、机械、电子 信息、交通、兵器、日用电器等产业都 有冲压加工。不但产业界广泛用到它, 而且每一个人每天都直接与冲压产品发 生联系。
常用冲压材料
| Page 15
课题三 冲压设备
冲模所使用的设备主要是机械压力机,俗称冲床。应用最广泛的冲压设 备是曲柄压力机。生产中为了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曲 柄压力机。按机身的结构形式不同,曲柄压力机可分为开式压力机和闭式压 力机。开式压力机的机身形状似英文字母C,故也有称C形冲床。开式压力机 又可分为单柱压力机和双柱压力机两种。
课题三 冲压设备 步骤一:观看常用冲压设备 步骤二:认识曲柄压力机的结构及传动原理 步骤三:认识曲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电视机、 计算机等产品的制造中
弯曲工艺的应用场景
个人消费品
行李车、儿童座椅、自行车座等
建筑领域
门窗、钢结构等
工业制造
吊车臂、桥架、挖掘机臂等
汽车领域
汽车车身、排气管、离合器等
弯曲工艺的优缺点
优点
• 工艺简单 • 生产效率高 • 生产成本低 • 形状可变
缺点
• 成型重量限制 • 无法实现非线性弯曲 • 弯曲角度存在最小值 • 弯曲半径限制较大
3 材料
应选择强度和韧性都较高的材料,同时应考 虑在操作过程中的磨耗性和修复性
4 可维修性
模具设计应考虑寿命和易损件,易于维修和 更换
弯曲模具的分类
按形式分类
• 单工位模 • 连续模 • 中空模 • 异形模
按应用分类
• 汽车工业专用模 • 造船业用弯管模 • 机床上安装的弯管模 • 家电制造业弯头型号模
Hale Waihona Puke 弯曲模具的设计方法常见方法
手工模拟、数值模拟、经验规律法、模拟仿真
设计步骤
1. 确定工件的几何形状 2. 计算弯曲力矩和弯曲角度 3. 准备模具的设计图纸 4. 优化模具的几何尺寸
弯曲模具对模具的要求
1 强度
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弯曲力矩和弯 曲压力的作用
2 精度
模具必须保证成型精度的要求,例如加工定 位孔及精度要求达到零误差
弯曲工艺的材料选择
常见材料
铝合金、钢材、不锈钢、镁合金 等
制造工艺
冷拔可广泛应用,热轧用于钢材 弯曲时的复合成型
板厚选择
在保证预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薄板
弯曲模具的构造和原理
1
冲压模具设计——第一章PPT课件

第二节 冷冲压设备
1
第一章 冲压加工概述与冲压设备
第一节 冲压加工概述 一、概念
• (冷)冲压——指在室温下,利用安装
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
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
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加工对象:主要金属板材 加工依据:板材冲压成形性能(主要是塑性) 加工设备:主要是压力机 加工工艺装备:冲压模具
21
第一章 冲压加工概述与冲压设备
压力机技术规格 • (1)标称/公称压力:
• (2)滑块行程长度:成形拉深件和弯曲件应使滑 块行程长度大于制件高度的2.5~3.0倍。
• (3)行程次数
• (4)工作台面尺寸 长、宽尺寸应大于模具下模座尺寸,每边留出
60~100mm(50~70mm)。
22
第一章 冲压加工概述与冲压设备
“一模一样”的关系。冲模没有通用性。
冲模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它决定
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冲模的功能和作用、冲模设计与制造方法和手
段,决定了冲模是技术密集、高附加值型产品。
4
第一章 冲压加工概述与冲压设备
冲 压 生 产 场 景
5
第一章 冲压加工概述与冲压设备
• 典型冲压模具
三、冲压工序分类
• 分离工序——是指坯料在冲压力作用下,变形部分 的应力达到强度极限σb以后,使坯料发生断裂而产 生分离。
• 分离工序主要有剪裁和冲裁等。
• 成形(变形)工序——是指坯料在冲压力作用下,
变形部分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σs,但未达到强度极 限σb,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一定形状、
尺寸与精度制件的加工工序。 • 成形工序主要有弯曲、拉深、翻边、旋压等。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2-3)间隙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复习上次课内容
1.冲裁的概念? 2.冲裁变形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裂纹在哪个阶段产生? 首先在什么位置产生? 3.冲裁件质量包括哪些方面?冲裁件的断面分成哪四个特 征区?影响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4.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形状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一、间隙的重要性
冲裁间隙Z: 指冲裁模中凹模刃口横向 尺寸DA与凸模刃口横向尺寸dT 的差值。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一、间隙的重要性
1.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 间隙是影响冲裁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2.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 随间隙的增大冲裁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影响不是很大。 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的影响比较显著。随间隙增大,卸料 力和推件力都将减小。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一、间隙的重要性(续)
3.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模具寿命分为刃磨寿命和模具总寿命。 模具失效的原因一般有:磨损、变形、崩刃、折断和涨裂。 小间隙将使磨损增加,甚至使模具与材料之间产生粘结现象, 并引起崩刃、凹模胀裂、小凸模折断、凸凹模相互啃刃等异常损 坏。 所以,为了延长模具寿命,在保证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采 用较大的间隙值是十分必要的。
2.经验确定法 较小间隙值(表2.3.2) 较大间隙值(表2.3.3)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作业布置:
请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二、冲裁模间隙值的确定
在冲压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冲裁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 和模具寿命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给间隙规定一个范围值。考 虑到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使间隙变大,故设计与制造新模具时 应采用最小合理间隙 Zmin 1.理论法确定法
复习上次课内容
1.冲裁的概念? 2.冲裁变形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裂纹在哪个阶段产生? 首先在什么位置产生? 3.冲裁件质量包括哪些方面?冲裁件的断面分成哪四个特 征区?影响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4.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形状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一、间隙的重要性
冲裁间隙Z: 指冲裁模中凹模刃口横向 尺寸DA与凸模刃口横向尺寸dT 的差值。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一、间隙的重要性
1.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 间隙是影响冲裁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2.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 随间隙的增大冲裁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影响不是很大。 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的影响比较显著。随间隙增大,卸料 力和推件力都将减小。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一、间隙的重要性(续)
3.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模具寿命分为刃磨寿命和模具总寿命。 模具失效的原因一般有:磨损、变形、崩刃、折断和涨裂。 小间隙将使磨损增加,甚至使模具与材料之间产生粘结现象, 并引起崩刃、凹模胀裂、小凸模折断、凸凹模相互啃刃等异常损 坏。 所以,为了延长模具寿命,在保证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采 用较大的间隙值是十分必要的。
2.经验确定法 较小间隙值(表2.3.2) 较大间隙值(表2.3.3)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作业布置:
请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三节 冲裁模间隙
二、冲裁模间隙值的确定
在冲压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冲裁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 和模具寿命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给间隙规定一个范围值。考 虑到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使间隙变大,故设计与制造新模具时 应采用最小合理间隙 Zmin 1.理论法确定法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冲模结构及设计

油液箱
存储液压系统所需的油液,通过油泵加压作用 于液压缸、阀门等部件。
冲模设计-材料选择
冷硬性
材料的硬度越高越难冲压,当然硬度越高的材料强 度和韧性越好。
热延性
材料的热延性越好,形变过程中的抗力就越小,越 容易冲出完整的形状。
塑性变形
材料的塑性变形越大,就越容易在制造过程中出现 毛边、裂纹等不良现象。
冲模设计-模具结构设计
构件要求
• 表面应经过精细加工 • 工件切口处应防止毛刺 • 件与件连接处应精确匹配
技术要求
• 壳体设有去气槽 • 导向、顶出、顶针等机构要结合工件特性设
计合理布置 • 穿孔器、切床等工具要相互匹配
冲模设计-角度设计
1 角度选取
根据材料和凸模角度之间的摩擦系数,选取适合的凸模工作角度。
定位销
通过定位销使得模具装配过程中上下啮合间隙 在同一方向消除,保证上下模在生产运行过程 中不发生左右晃动、卡死。
滑移销
一般用在弯曲模上,使得模具在正常运行过程 中能够保持产品轴线在同一平面内转动。
限位销
适用于弯曲模、月牙形模等多向度运动的模具, 避免发生与底板接触,保证正常冲裁顺利进行。
承重销
用于超大模具,保证模具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 生变形、受力不均等情况。
冲头及底板
冲头和底板位于模具上、下两个构件间,承受升降 架、压脚和切角等附属部件,不能承受冲压抗力。
升降架
升降架也称为移载板,起支架、供模颗、导向等方 便的作用。
冲模结构-顶出机构
弹簧复位-主要应用于冲裁模
顶出呈圆柱形,与上模座固连,下端通过影响 杆与活塞连接。
高弹性橡胶板顶出-主要应用于细长件 模
冲模设计-回头阀设计
存储液压系统所需的油液,通过油泵加压作用 于液压缸、阀门等部件。
冲模设计-材料选择
冷硬性
材料的硬度越高越难冲压,当然硬度越高的材料强 度和韧性越好。
热延性
材料的热延性越好,形变过程中的抗力就越小,越 容易冲出完整的形状。
塑性变形
材料的塑性变形越大,就越容易在制造过程中出现 毛边、裂纹等不良现象。
冲模设计-模具结构设计
构件要求
• 表面应经过精细加工 • 工件切口处应防止毛刺 • 件与件连接处应精确匹配
技术要求
• 壳体设有去气槽 • 导向、顶出、顶针等机构要结合工件特性设
计合理布置 • 穿孔器、切床等工具要相互匹配
冲模设计-角度设计
1 角度选取
根据材料和凸模角度之间的摩擦系数,选取适合的凸模工作角度。
定位销
通过定位销使得模具装配过程中上下啮合间隙 在同一方向消除,保证上下模在生产运行过程 中不发生左右晃动、卡死。
滑移销
一般用在弯曲模上,使得模具在正常运行过程 中能够保持产品轴线在同一平面内转动。
限位销
适用于弯曲模、月牙形模等多向度运动的模具, 避免发生与底板接触,保证正常冲裁顺利进行。
承重销
用于超大模具,保证模具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 生变形、受力不均等情况。
冲头及底板
冲头和底板位于模具上、下两个构件间,承受升降 架、压脚和切角等附属部件,不能承受冲压抗力。
升降架
升降架也称为移载板,起支架、供模颗、导向等方 便的作用。
冲模结构-顶出机构
弹簧复位-主要应用于冲裁模
顶出呈圆柱形,与上模座固连,下端通过影响 杆与活塞连接。
高弹性橡胶板顶出-主要应用于细长件 模
冲模设计-回头阀设计
典型冲压模具结构PPT30页4583

❖ 在合理间隙范围内,采用较大的间隙,保证冲压 件质量的同时,可得到较小的冲裁力和较长的模 具寿命。
❖ 随冲裁次数增多,模具磨损增大,冲裁间隙也随 之增大。因此制造新模具时,应选用最小的合理 间隙值。
冲裁模
2. 排样与搭边 排样的原则和普通冲裁相同,如果工
件不要求材料的轧制方向,则应在保 证工艺过程需要和工件剪切面质量的 前提下使废料最少。
个工序
个以上工序
工序
实现操作机械化、 自动化可能性
较易,尤其适合于 难,制件和废料排 容易,尤其适应于
在多工位压力机 除较复杂,可实 单机上实现自动
上实现自动化
现部分机械化
化
生产通用性
冲模制造的复杂性 和价格
通用性好,适合于 中小批量生产
结构简单、制造周 期短、价格低
通用性较差,仅适 用于大批量生产
冲压模具概述
❖ 冲压是利用冲压模在冲压设备上对板料或热料 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 得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 法。
❖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 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 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 加工的主要方法。
冲压模具概述
拉深模
拉深模
拉深模
拉深模
1. 起皱及压边圈 ❖ 弹性压边装置 ❖ 刚性压边装置
2. 拉深系数 3. 拉深次数(演示1、演示2)
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的比较
比较项目
冲压精度
冲压生产率
单工序模
复合模
级进模
较低
较高
一般
低,压力机一次行 较高,压力机一次 高,压力机一次行
程内只能完成一 行程内可完成两 程内能完成多个
❖ 随冲裁次数增多,模具磨损增大,冲裁间隙也随 之增大。因此制造新模具时,应选用最小的合理 间隙值。
冲裁模
2. 排样与搭边 排样的原则和普通冲裁相同,如果工
件不要求材料的轧制方向,则应在保 证工艺过程需要和工件剪切面质量的 前提下使废料最少。
个工序
个以上工序
工序
实现操作机械化、 自动化可能性
较易,尤其适合于 难,制件和废料排 容易,尤其适应于
在多工位压力机 除较复杂,可实 单机上实现自动
上实现自动化
现部分机械化
化
生产通用性
冲模制造的复杂性 和价格
通用性好,适合于 中小批量生产
结构简单、制造周 期短、价格低
通用性较差,仅适 用于大批量生产
冲压模具概述
❖ 冲压是利用冲压模在冲压设备上对板料或热料 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 得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 法。
❖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 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 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 加工的主要方法。
冲压模具概述
拉深模
拉深模
拉深模
拉深模
1. 起皱及压边圈 ❖ 弹性压边装置 ❖ 刚性压边装置
2. 拉深系数 3. 拉深次数(演示1、演示2)
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的比较
比较项目
冲压精度
冲压生产率
单工序模
复合模
级进模
较低
较高
一般
低,压力机一次行 较高,压力机一次 高,压力机一次行
程内只能完成一 行程内可完成两 程内能完成多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3.顶件力和压料力
F Q (0.3 0.8) F 自
4.弯曲时压力机的确定 自由弯曲时,总的工艺力 校正弯曲时,
F总 F FQ 自
F总 F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四、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1、弯曲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1)理论公式计算法 据中性层的定义,弯曲件的坯料长度应等于中性层的展开长度。
2.常见弯曲模结构 (1)V形件弯曲模 (有压料装置 V形件精弯模 (2)U形件弯曲模 弯曲角等于90°的U形弯曲模(图1 弯曲角小于90°的U形弯曲模 斜楔结构的U形弯曲模 (3)Z形件弯曲模 图2) 无压料装置) L形弯曲模
(4)
形件弯曲模
一次弯曲模 摆块式弯曲模
两次弯曲模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4)增加工艺缺口、槽和工 艺孔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5)增加连接带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6)切口弯曲件的形状
为了便于工件从凹模中推出,弯曲部分一般做成梯 形或先冲出周边槽孔再弯曲
(7)弯曲件的公差 公差最好在IT13级下,角度公差最好大于 15´, 否则应加校形工序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5)圆筒形件弯曲模
a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一次弯曲、二次弯曲) b 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 c 带摆动凹模的一次弯曲成形模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级进弯曲模 复合模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通用弯曲模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3、弯曲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五 零件弯曲成形工序的安排
1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
1)形状简单的弯曲件:采用一次弯曲成形; 2)形状复杂的弯曲件:采用二次或多次弯曲成形。 需多次弯曲时:先弯两端,后弯中间部分 3)批量大而尺寸较小的弯曲件:尽可能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 4)弯曲件形状不对称时:尽量成对弯曲,然后再剖切 5)如果弯曲件上孔的位置会受弯曲过程的影响,而且孔的精度 要求较高时,该孔应先弯曲后再冲,否则孔的位置精度无法保证.
初步计算坯料长度后,还需反复试弯不断修正,才能最后确定坯
料的形状及尺寸。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2、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1).圆角半径r>0.5t的弯曲件 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 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 部分长度之和,即
Lz l1 l2
180
l1 l2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设计弯曲模的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续)
(4)由于U形弯曲件较正力大时会贴附凸模,所以在这种 情况下弯曲模需设计卸料装置。
(5)当弯曲过程中有较大的水平侧向力作用于模具上时, 应设计侧向力平衡挡块等结构,当分体式凹模受到较大的 侧向力作用时,不能采用定位销承受侧向力,要将凹模嵌 入下模座内固定。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1 弯曲半径 过大回弹大,过小易弯裂 对较厚材料的弯曲,可以采用开槽后弯曲。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2 弯曲件形状与尺寸的对称性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3、弯曲件直壁高度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4 弯曲件孔边距离
防止孔变形的措施
3、弯曲深度
查表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2)凸、凹模间隙 V形弯曲模的凸、凹模间隙是靠调整压机的闭合高度来控制的, 设计时可以不考虑。 U形件弯曲模的凸、凹模单边间隙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z / 2 tmax ct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3) U形件弯曲凸、凹模横向尺寸及公差 尺寸标注在外形上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2 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一次弯曲
二次弯曲 第一次弯曲 第二次弯曲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续)
三次弯曲
第一次弯曲
第二次弯曲 第三次弯曲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四节 弯曲模具的设计 一.典型弯曲模的结构 1.V形件弯曲模 (有压料装置 V形件精弯模 2.U形件弯曲模 弯曲角等于90°的U形弯曲模(图1 弯曲角小于90°的U形弯曲模 斜楔结构的U形弯曲模 3.Z形件弯曲模 图2) 无压料装置) L形弯曲模
4.
形件弯曲模
一次弯曲模 摆块式弯曲模
两次弯曲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一.典型弯曲模的结构(续)
5.圆筒形件弯曲模
(1)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一次弯曲、二次弯曲) (2 ) 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 (3) 带摆动凹模的一次弯曲成形模
6.铰链弯曲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设计弯曲模的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1 Ld L 2 0 弯曲件为单向偏差时,凹模尺寸为
d
凹模尺寸
凹模尺寸 凸模尺寸为:
3 d Ld ( L )0 4
Lp ( Ld 2c)0 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 p ——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采用IT7~IT9级精度,
一般取凸模的精度比凹模精度高一级。
(2)克服偏移的措施 采用压料装置
利用工艺孔定位
不对称件成对弯曲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4、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1)最小弯曲半径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2)弯曲件孔边距
当t 2mm时,L t,当t 2mm时,L 2t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3)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凹模尺寸
3 凹 L凹 ( L )0 4
L凸 ( L凹 2c)0 凸
凸模尺寸为: 一般取凸模的精度比凹模精度高一级。
凹 , 凸——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采用IT7~IT9级精度,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尺寸标注在内形上
凸模尺寸 凹模尺寸
3 0 L凸 ( L ) 凸 4
r 0 ( ) t t 2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2)经验公式确定法 中性层位置以曲率半径 表示(右图),通常用 下面经验公式确定: r xt
式中: x ——中性层位移系数, 见表3.3.3。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对于形状比较简单、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弯曲件,可直接采 用上面介绍的方法计算坯料长度。 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精度要求高的弯曲件,在利用上述公式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三、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
1、凸模圆角半径 当工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较小时,凸模圆角半径等于工件 或略小于工件内侧的弯曲半径r,但不能小于材料所允许的 最小弯曲半径值rmin。 当r/t小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则应取凸模圆角半径 rt>rmin,然后增加一道整形工序。 当r/t>10时,则应考虑回弹,将凸模圆角半径加以修正。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1、弯曲模结构设计的要点
(1) 坯料要有可靠的定位。 (2) 防止毛坯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偏移。 (3)冲程结束时应使零件在模具中得到校正。 (4)弯曲模的结构应考虑到制造与维修中减小回弹的可能性 (5)坯料放入到模具上和压弯后从模具中取出零件更方便。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1)弯曲毛坯的定位要准确、可靠,尽可能是水平放置。 多次弯曲最好使用同一基准定位。
(2)结构中要能防止毛坯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位移,毛坯的 安放和制件的取出要方便、安全和操作简单。 (3)模具结构尽量简单,并且便于调整修理。对于回弹性 大的材料弯曲,应考虑凸模、凹模制造加工及试模修模的 可能性以及刚度和强度的要求。
4、凸、凹模间隙
V形弯曲模的凸、凹模间隙是靠调整压机的闭合高度来控制的, 设计时可以不考虑。 U形件弯曲模的凸、凹模单边间隙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c t min nt c t nt
式中 n——间隙系数,可查表3.4.4。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5、 U形件弯曲凸、凹模横向尺寸及公差 (1)尺寸标注在外形上 弯曲件为双向对称偏差时,凹模尺寸为
二、弯曲件坯料展开尺寸及弯曲力计算
1、弯曲件坯料展开尺寸计算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2、弯曲力 (1)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 v形件弯曲力 U形件弯曲力 (2)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
1.3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设计
4.弯曲时压力机的确定 自由弯曲时,总的工艺力 校正弯曲时,
F总 F 自
F总 F校
180
(r xt )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2).圆角半径r<0.5t的弯曲件 按变形前后体积不变条件确定坯料长度。通常采用表3.3.4
所列经验公式计算。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3)铰链弯曲件
中性层向外侧移动,因此中性层位移系数大于0.5, 其值可查表3.3.5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2、凹模圆角半径 在生产中,通常根据材料的厚度选取凹模圆角半径
a t≤2mm时, t=2~4mm时, ra ( 2 3)t t>4mm时, ra 2t
r (3 6)t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3、凹模深度
V形件弯曲模: U形件弯曲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d 0
p d
——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采用IT7~IT9级精度, 一般取凸模的精度比凹模精度高一级。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5、U形件弯曲凸、凹模横向尺寸及公差(续) (2)尺寸标注在内形上 弯曲件为双向对称偏差时,凸模尺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