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康复护理浅识
![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康复护理浅识](https://img.taocdn.com/s3/m/c0da1f44852458fb770b561c.png)
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肠道训练取得满意效果 ,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 , 2例 均为 20 0 8年 5月 ~ 0 9年 4月脊 髓损伤患者。 20 其 中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1 , 4例 颈椎胸椎 骨折并截瘫 2例 、 1 T2 压性骨折并截瘫 4例 、 胸椎骨折并截瘫 2例 、 腰椎 骨折并截瘫 2例 、6压性 骨折 并截瘫 1例、 1 c C C 、 5骨折并截瘫 3例 , 表现 为肛 门内外括约肌 紧、 秘及排便 无规 律。下运 动神经元 损 便 伤 8例 , 中 L 其 l压性 骨折并不 全瘫 4例 、 腰椎 压性骨折并 截 瘫 3例 、2一s 椎间盘 突出并不全瘫 1 , L 1 例 表现为肛门内外 括 约肌松弛, 大便失禁。
食物如番石榴等 。大便稀烂时 , 避免饮用牛奶及进食如辛辣 、 咖啡因、 酒精等刺激 性食 物。适 当增 加膳食 中食物 纤维 的含 量和水分 的摄 取 , 证足 够水 分 的摄入 , 保 每天摄入 水量应 在 20 20r 00— 5O L以上。每次饮水要达到 2O L以上 , a 0r a 早上可饮 5 O L水 , 0r a 再进食早餐 。以起 到促进肠 蠕 动及 冲洗肠道 的作
参照功能独立性评定 ( I 评 分方法 。无帮助者为 7分 , FM)
排 便 完 全独 立 为 6分 , 条 件 的 独 立 ( 辅 助 装 置 ) 有 帮 助 有 用 、
( 有限的依赖) 5分 , 护或帮助 患者双手活动能力 , 进行 自护训 练 , 增强其 自理能力及康
[ 摘 要] 目的: 探讨对脊髓损伤 患者建立 系统性、 规律 性的肠道训练护理 。方 法:2例行 清除大便 , 2 腹部按摩 , 力刺激 , 指 开
塞露 , 手挖 , 制 纤 维素 摄 入 量 , 道 训 练 护 理 。 结 果 : 少 了腹 胀 、 秘 、 控 肠 减 便 大便 失 禁 的 发 生 , 进 了肠 道 功 能 的 康 复 , 促 改善 了生 活 质 量 。 结论 : 道 护 理 对脊 髓 损 伤 效 果 较 好 。 肠
肠道功能训练医学PPT课件
![肠道功能训练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4c69c219e8b8f67c1cb9f1.png)
5
肠道护理技术
指力刺激 手指挖便 腹部按摩 肠道功能训练 药物使用指导 饮食指导
根据神经源性大 肠的类型选择适 当的肠道护理技 术
6
点击输入标题信息 神经源性大肠的分型
反射性大肠
弛缓性大肠
因结肠反射缺乏, 肠蠕动减慢,导致 排便困难。主要表 现为便秘,护理目 标是养成规律的排 便习惯,减少由便 秘导致的并发症, 如肛裂,痔疮等。
10
11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肠道功能训练: 盆底肌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双膝屈 曲稍分开,轻抬臀部。指导缩肛提肛,维持 10s,连续10次,每天3次,促进盆肌功能恢 复。
12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肠道功能训练: 腹肌训练:增强腹肌收缩力,有助于粪便 排出;如仰卧直腿抬高训练,仰卧起坐等。
13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肠道功能训练: 模拟排便训练: 选择适当的排便环境, 根据以往排便习惯安排排便时间,指导病人 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 采取蹲位或者坐位,嘱病人深吸气,往下腹 部用力,模拟排便。
14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药物使用: 药物可使用通便剂,如开塞露,甘油等,软 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 在通便药效不佳时,可用小量不保留灌肠促 进排便。
排便中枢反射被破坏, 因此病人无法依靠肠蠕 动实现主动排便。通常 表现为大便失禁。护理 目标是保持成形大便, 减少大便失禁次数,养 成规律排便的习惯。
肠道护理的方法
反射性大肠
指力刺激
弛缓性大肠
手指协助排便
腹部按摩
肠道功能训练
肠道功能训练 皮肤,饮食护理 药物,饮食及运动
教您肠道康复训练的方法
![教您肠道康复训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ac6e9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e.png)
教您肠道康复训练的方法提到肠道康复训练,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通过按摩、服用益生菌、合理安排运动等达到恢复肠道吸收、运送食物与排便功能以及保养肠道的目的,但您对肠道康复的其他功能与作用的有所了解吗?肠道康复训练不仅可以为健康群体的肠道健康安全起到保障,同时对部分手术后无法及早恢复肠道生理功能的患者来说也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来说,肠道康复护理是指针对神经系统出现功能障碍进而引发排便与消化功能障碍的患者重新创造适合其肠道恢复生理功能环境的一种康复训练途径。
肠道康复训练的另一个功能就是降低存在消化与排便障碍的人群出现大便失禁现象的风险,避免形成用药依赖的同时重建消化系统与排便反射,使得该类人群可有效利用重力自然排便机制完成排便,在日常活动期间能够自如控制排便。
那么肠道的功能性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包括那些呢?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肠道康复训练呢,本篇文章就依据以上问题给出了相关解答,希望能为针对该项康复训练存在疑问与不解的患者提供相关解答。
一、腹式呼吸在传统的中国养生术中腹式呼吸具有重要地位,具体能够锻炼到人体的腹部与膈肌,改善腹部脏器功能。
一般情况下我们正常呼吸所采用的的呼吸方法以胸式呼吸为主,无法充分锻炼到腹部与膈肌,进而无法直接对消化功能与排便功能造成影响,而在转换为腹式呼吸后则可有效锻炼到膈肌与腹部。
这种呼吸方式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不仅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预防肺部感染等疾病,同时经常性的使用腹式呼吸可使人的局部肌肉与毛细血管随着呼吸的进行不断的舒张与收缩,从而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并为皮肤组织接收更高浓度的氧气提供条件,有利于新陈代谢,进而有助于患者恢复肠道功能,对肠道也起到一定的保养效果。
腹式呼吸的具体锻炼方法是:站、立、坐、卧皆可,但以躺在床上为好。
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
由鼻慢慢吸气,鼓起腹部,每口气坚持10~15秒钟,再经口徐徐呼出,每分钟呼吸4-6次。
一般每日练习2次,每次约15-30分钟。
二、腹部按摩腹部按摩是较常见也是操作最为简单便捷的肠道康复训练方式之一。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康复护理课件)精选全文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康复护理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15ca5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e.png)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肠道功能训练
➢腹部按摩 : 自右向左沿着患者的结肠解剖位置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方向,做顺时针环状按摩。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肠道功能训练
➢注意事项: 尽早开始 主动有预见性的干预,避免功能障碍加重 膳食纤维促进肠蠕动,初次每天不应少于15g 手指直肠刺激易引起自主神经反射,观察血压、体征 灌肠者注重观察,预防并发症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肠道功能训练★
➢合理安排饮食:多水和纤维素,少油和高蛋白 ➢定时排便:既往习惯 ➢促进直结肠反射:手指直肠刺激,持续1分钟间歇2分钟 ➢排便体位:蹲或坐,左侧卧 ➢指导腹部按摩: 三指环形按摩,5-10分钟/次,2次/日 ➢指导腹肌运动: 深吸气,下腹用力,排便动作 ➢指导盆底肌肉运动 :平卧,下肢并拢屈膝轻抬臀,缩肛、提肛10-20次/组,4-6组/日
谢谢观看!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案例
患者,截瘫。双乳头上3CM以下感觉运动丧 失,双上肢肌力3级。诉排便困难,7-10天 排便一次。肛门指诊发现肛门括约肌紧张, 肛管内大便嵌塞,肛周反射正常。问题:该 患者肠道护理技术的概述
➢应用: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源性大肠 ➢目的:降低便秘和大便失禁发生率 ➢降低药物依赖性 ➢帮助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 ➢帮助建立排便规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肠道护理
![肠道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93adadfd0a79563c1e7263.png)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流程一、用物准备:洗手液、口罩、治疗巾或尿垫、便盆、pvc 手套、石蜡油、纸巾、垃圾桶、(肠道评估表、笔、手表、血压计、指脉氧。
)该括号里的用物内容待定二、个人准备:修剪指甲。
三、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5 岁,大专学历,诊断为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病程 3 周,现查体: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四肢肌力 5 级,4-5 天排泄大便一次,时间不固定,大便性状呈板栗状,排便时需要使用开塞露纳肛。
四、操作前:1.自我介绍:报告老师,我叫xxx,我进行的操作是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指甲已修剪,着装符合规范要求,可以操作开始。
2.双人核对医嘱。
(1 床,王静,住院号700300,医嘱:肠道康复护理训练,2 次/日)。
3.携带治疗卡、肠道评估表进行评估。
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头卡,核对病人:1 床阿姨你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小x,我要评估你的肠道情况,先要核对你的个人信息,请告诉我你的名字?(病人)我叫王静。
王阿姨,我还需要看看你的腕部识别带,(口述:1 床, 王静,住院号700300)查对无误。
王阿姨,因为你一直排便不畅,所以现在要评估你的肠道情况,希望能配合,(病人:我尽量配合)。
使用肠道评估表进行逐项评估。
(口述)通过评估了解到,患者神志清楚,对治疗配合,患病后主食及蔬菜的进食量均较患病前有减少;水果的进食量同患病前无改变,每日只吃 1 个水果;每天饮水量约500ml, 几乎不做主动运动。
免疫力正常,无显著出血倾向,无心肌梗死及动脉瘤病史,无严重的感染及损伤,近期无痔疮发作,3 天内未行腹部及肛门手术,肛周皮肤完好。
适合行肠道康复训练。
(与患者交流评估结果)王阿姨,通过评估分析,你存在便秘的问题,这与你所患疾病有关,因为脊髓损伤导致你的排便中枢神经受到损害,所以,出现了便秘,医学上称这种症状为神经源性大肠,现在根据医嘱,我要为你做肠道康复护理训练,主要目的是降低你便秘的发生率,降低你对通便药物的依赖性,帮助你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训练,建排便反射,最终希望你能在坐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同时,在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内能够控制排便,希望你能配合。
肠道紊乱最快自愈方法
![肠道紊乱最快自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fe5d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3.png)
肠道紊乱最快自愈方法肠道紊乱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它可能表现为腹泻、便秘、腹痛、胀气等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帮助肠道快速自愈,恢复正常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肠道紊乱最快自愈的方法。
首先,饮食调整是肠道紊乱自愈的关键。
在肠道紊乱期间,我们应该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咖啡和酒精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加重症状。
相反,我们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包、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促进康复。
其次,适量运动对肠道紊乱的自愈也有积极作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的废物,减轻便秘和腹胀的症状。
常见的适量运动包括散步、慢跑、瑜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量,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肠道紊乱自愈的重要因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功能,增强免疫力,有利于肠道紊乱的康复。
此外,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也对肠道健康有益。
压力过大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加重症状,因此要学会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最后,及时就医也是肠道紊乱自愈的关键。
如果肠道紊乱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
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总之,肠道紊乱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及时的就医,我们可以帮助肠道快速自愈,恢复正常功能。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健康快乐!。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971f89d7c1cfad6185fa701.png)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一、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定义与目的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
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药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1. 严重损伤或感染。
2. 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 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 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
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物品: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评估→解释→环境准备→合理饮食→确定训练方法操作要点→实施训练→观察记录1.合理安排饮食(1)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
严重便秘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静脉补充营养。
(2)失禁患者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油炸、产气食物,刺激饮料、调味品等;④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2.便秘患者康复护理训练(1)定时排便:根据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也可每日早餐后30min内进行排便活动。
神经源性肠道的康复护理
![神经源性肠道的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fe094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2.png)
目 录 CONTENTS
概述
功能评估
1
2
3
4
临床基础
康复护理措施
2
培训目标
✓ 了解NBD的临床基础 ✓ 学会应用NBD相关评估 ✓ 掌握NBD的康复护理措施 ✓ 了解NBD物理因子治疗
3
第一部分
概述
概述-定义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是指由于 支配肠道运动的神经受损,肠道蠕动、肠道反射等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 临床症状,包括便秘、腹胀、大便失禁及排便耗时长等。
激耻骨直肠肌内的牵张感受器,发出的冲动由骶神经或盆神经、腹下神经 传导至延髓中的排便中枢。
12
临床基础:解剖基础
结肠:
✓ 局部形态:具有良好顺应 性的袋状结构;
✓ 整体形态:门形结构,长 约1.5米,始于回盲瓣,止 于肛门括约肌。升结肠-横 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 肠;
✓ 排空因素:重力作用和结 肠袋协调收缩。
弛缓性大肠
8
临 床 基 础 - 分 型 ( 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便秘
大便失禁
便秘+失禁
第二部分
临床基础
临床基础:生理功能
大肠的内容物: ✓ 气体:正常人结肠内约有100ml的气体,其中60%是经口吞入的气体; ✓ 粪便:正常成人大多每日排便1次,量约100-300g,随食物的种类、摄食
量及消化系统功能状况而异; ✓ 细菌:双歧杆菌作为人肠道的优势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在正常情
频率、大便的性状; ✓ 了解有无使用直肠刺激、计划外排便、使用诱发排便的食物及影响肠道功
能的药物史等 ✓ 评估肠道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cb76e023169a4517623a317.png)
1.成立医生、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共同组成的初、中、末team 会议,根据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
2.评估患者不同时期的运动功能、平衡、协调能力、感觉功能。
3.开展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鼓励病人积极向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肢体瘫痪者早期进行患肢按摩、被动运动,足部放托足板。
床尾放支架等,恢复期可行理疗、激光、针灸、气功及运动和作业疗法,使病人能够正确有效地运用自助具,达到生活自理。
2)言语与认知功能障碍者,鼓励患者交谈、读报,以恢复记忆力,计算理解和语言交流能力。
3)制定阶段性目标,使病人及时明白,达到训练效果。
4)训练过程中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训练时间尽可能不打乱病人日常生活秩序。
4.出院后应尽量在家训练,要求家属设法保证其锻炼的基本设施与场地,顺利实现医院与家庭的过度。
1.帮助病人回归社会,继续坚持康复计划。
一、病情观察:1、评估病人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头晕、头疼、呕吐,并做好记录。
2、评估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气道分泌物情况。
3、评估肢体活动情况。
4、评估病人言语及沟通能力。
5、评估病人吞咽功能。
6、评估病人有无消化道出血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二、呼吸的护理:1、评估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有无紫绀、气道分泌物。
2、评估病人演量、颜色及粘稠度。
3、指导病人有效的咳嗽及排痰方法,必要时行负压吸引器抽吸痰液。
4、指导病人及家属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
5、呼吸不畅的病人,给予置咽导管,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随时吸痰。
三、肢体瘫痪的护理:1、评估病人瘫痪肢体的功能情况。
2、评估病人皮肤情况。
3、保持床褥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4、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置。
5、根据患肢肌力做主动、被动功能锻炼。
6、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污染衣物。
7、对感觉差的肢体慎用热水袋及冰袋,如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度,防烫伤。
呼吸功能训练在胃肠外科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呼吸功能训练在胃肠外科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bd9de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b.png)
呼吸功能训练在胃肠外科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胃肠外科围手术期间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选取8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加速康复护理,重点训练患者呼吸功能,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情况。
结果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运用加速康复护理,着重锻炼患者呼吸功能,可有效改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且节省医药费。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护理;呼吸功能训练;手术时间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治结直肠癌患者,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选取80例自愿参与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病例选取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
观察组男性、女性各18例、22例。
所有患者均行结直肠镜、CT扫描检查,取患者病理组织,实验室切片检查后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无缺失,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符合伦理原则。
纳入标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为成年人;第一诊断为结直肠癌。
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者;急诊手术患者;手术不成功者;姑息性手术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术前合并肠梗阻、穿孔、出血、急腹症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传统护理:(1)心理护理:在术前进行,向患者讲解手术大致流程,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减轻自身心理压力。
(2)肠道准备:术前1周清淡饮食,术前3d进食稀饭、牛奶等流质食物,清洁灌肠在术前1d,灌肠后患者禁食。
(3)胃管放置:在术前进行,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术后4d拔除。
(4)术前常规放置导尿管,术后4d拔除;(5)镇痛护理:根据患者情况为其配置镇痛药物。
(6)术后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不排气严禁进食,排气后尝试进食流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护士须知正确的肠道护理方法
![护士须知正确的肠道护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1d26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6.png)
护士须知正确的肠道护理方法护士须知:正确的肠道护理方法为了确保患者的健康和舒适,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护士,正确的肠道护理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技巧,以确保我们提供的护理服务达到最佳效果。
1. 了解肠道护理的重要性肠道护理是指对患者的肠道进行清洁、预防感染和促进正常排便的一系列护理措施。
它可以有效预防肠道相关疾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 规范的手卫生程序在进行肠道护理前,务必进行充分的手卫生。
洗手程序应包括湿润双手,取适量皂液搓揉并生成泡沫,用流水彻底冲洗双手,最后用纸巾擦干。
3. 使用适当的护理器具选择适当的护理器具对于肠道护理至关重要。
通常会使用手套、洗肠袋、灌肠袋等。
在使用前,务必检查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4. 谨慎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分泌物肠道护理常涉及处理患者的粪便和其他分泌物。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以防止感染。
处理后,要将废弃物妥善处理,并及时清洁双手。
5. 清洁病患的肛周区域在进行肠道护理时,特别要注意清洁患者肛周区域。
使用温水和中性肥皂轻柔地清洁该区域,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拍干燥。
避免摩擦或过度清洁,以免刺激皮肤。
6. 定期进行排便观察及时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对于早期发现异常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排便的颜色、质地、频率和是否伴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 保持患者的排便习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于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鼓励患者在固定的时间上厕所,并尽量给予隐私和放松的环境。
同时,合理的膳食安排、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排便。
8. 教育患者及家属作为护士,我们应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肠道护理的指导和培训。
包括正确认识肠道护理的重要性、正确清洁肛周区域的方法、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
肠 道 护 理
![肠 道 护 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9c13cb227916888586d71d.png)
(3)下列关于偏瘫患者穿脱衣训练要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 B.要帮助患者选择大小、松紧及厚薄适宜的衣物 C.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D.穿衣时先穿健侧后穿患侧 E.鞋袜宜放在患者易够到的地方且位置固定
(4)偏瘫患者做上下台阶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台阶时,患者面向台阶,先将健足踏上一台阶上 B.上台阶时,健手由治疗师扶住,先将患足踏上一台阶上 C.下台阶时,患者面向台阶,先将健足踏下台阶 D.下台阶时,健手由治疗师扶住,先将患足踏下一台阶 E.治疗师应站在患侧
谢谢观看!
肠道护理
肠道护理
神经源性肠道(neurogenicintestinaltract)是指神经系 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而 引起的直肠排便机制障 碍,其分为反射性直肠和迟缓性直肠。前者排便反射弧存在, 中枢未受 到损伤,患者可通过反射自动排便,但缺乏主动控 制能力;后者排便反射弧被破坏,无排便反射。 治疗师应指 导患者进行肠道功能训练,通过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 体位和方式,采用各种康 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剂及灌肠 等方法帮助其建立排便规律,消除或减少失禁造成的难堪, 预防便秘、腹泻、大便失禁所致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2.肠道功能训练的方法 (1)饮食控制。患者应改变饮食结构,增加水分和纤维素 含量高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蛋 白食物的大量摄入,保证 合理的身体水平衡,病情许可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 2000mL,通 过改变粪团的形状改善肠道排空阻力。 (2)定时排便。排便应在身心放松的餐后,尤其是早餐后 进行,因为胃结肠反射和排便反射 由副交感神经控制,白天 交感神经活动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处于被抑制的状态。当然 也要根据 患者的既往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即使无便意,也要 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在患者需要排便 时,引导患者排 便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患者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
肠息肉的康复训练与自我护理
![肠息肉的康复训练与自我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b1a3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e.png)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 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避免熬夜 和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康复情况
肠息肉的自我护理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选择瘦肉、鱼、禽等 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核桃等 保持水分平衡,适量饮水,避免脱水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
汇报人:
休息充足:保证充足的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康复效果。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规律 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
夜,以利于身体的恢复。
早期发现疾病: 通过定期体检, 可以早期发现肠 息肉等疾病,及 时治疗,避免病 情恶化。
预防疾病:定期 体检可以帮助患 者了解自身的健 康状况,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降低疾病发生的 风险。
强度训练的目的: 提高肌肉力量和 耐力,促进血液 循环,加速康复 进程
强度训练的方法: 根据个人身体状 况和医生建议, 选择适当的运动 方式和强度
强度训练的注意 事项:避免过度 训练,注意休息 和营养补充,防 止受伤和病情加 重
强度训练的效果: 有效提高康复效 果,缩短康复时 间,提高生活质 量
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引起肠息肉 破裂
监测病情:对于 已经患有肠息肉 的患者,定期体 检可以监测病情 的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定期体检, 患者可以了解自 己的健康状况, 采取相应的保健 措施,提高生活 质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熬夜、过 度劳累
定期进行体检,及 时发现并治疗肠息 肉
肠道康复护理
![肠道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42bf9acc22bcd126ff0cb8.png)
肠道康复护理
主要内容
肠道护理的概述
肠道护理的方法
肠道护理的注意事项
一、肠道护理概述
肠道护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源性大肠
肠道护理技术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建立排便规律,消除或减少由于失禁造成的难堪,预防因便秘、腹泻与大便失禁
导致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肠道护理方法
1.反射性大肠
主要表现:便秘
目标: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减少由于便秘导致的并发症
➢指力刺激(诱发肠道反射)
●15~20秒的刺激,一般少于1分钟
●直至感到肠壁放松、排气、有粪便流出
●注意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腹部按摩:
自右向左沿着患者的结肠解剖位置(升结肠、横结肠、降
结肠、乙状结肠)方向,做顺时针环状按摩。
➢肠道功能训练:盆底肌训练、腹肌训练、模拟排便训练
➢药物使用:
●药物可使用通便剂,如开塞露、甘油等,软化粪便,润滑
肠壁,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
●在通便药效不佳时,可用小量不保留灌肠促进排便。
2.弛缓性大肠:病人排便中枢被破坏,无法依靠肠蠕动实现主动排便。
通常表现:大便失禁
目标:保持大便成形,减少大便失禁的次数,养成规律排便习惯。
➢手指协助排便:
➢肠道功能训练:盆底肌功能训练、腹肌训练、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皮肤护理
➢饮食指导
三、肠道护理注意事项
排清宿便
符合病人规律,及时调整和评价
保护肛周皮肤
心理疏导。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一类特选)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一类特选)](https://img.taocdn.com/s3/m/4f696e86c5da50e2524d7fd2.png)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一、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定义与目的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
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药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1.严重损伤或感染。
2.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 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
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物品: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评估→解释→环境准备→合理饮食↓观察记录←实施训练←确定训练方法操作要点1.合理安排饮食(1)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
严重便秘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静脉补充营养。
(2)失禁患者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油炸、产气食物,刺激饮料、调味品等;④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2.便秘患者康复护理训练(1)定时排便:根据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也可每日早餐后30min 内进行排便活动。
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的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c624ee647d27284a735116.png)
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躯体和内脏反射减弱或消失。
我科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56例,年龄18~75岁,其中男38例,女18例,颈部脊髓损伤8例,胸腰部脊髓损伤48例。
脊髓损伤患者常并发严重的腹胀便秘、大便失禁等肠道功能障碍,我们通过有计划地肠道康复护理,使脊髓损伤患者尽早建立排便模式,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从而保持患者的自尊及健康感。
1发生原因1.1肠外神经的异常损伤后由于骶髓的副交感神经经排便中枢与高位中枢的联系中断,结肠运动从属于自主神经的控制,肠外神经任何程度的损伤均可能导致个体出现便秘。
排便活动失去大脑控制,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平衡被破坏,致腹部的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失调,肠蠕动和肛门括约肌的自主运动丧失。
1.2饮食及饮食时间不合理脊髓损伤患者在受创伤后或术后食欲不佳,而患者及其家属又缺乏正确的饮食知识,在进食时注重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而忽视了蔬菜、水果等高纤维素食物,对肠壁刺激减弱,导致患者胃肠蠕动缓慢,食物在胃肠内时间延长、水分重吸收过多、大便干燥、秘结,从而产生便秘。
另外,因患者的错误饮食,使部分患者术后进食、饮水时间过度推迟,影响了患者的食欲与肠功能的恢复。
1.3心理因素脊髓损伤患者以突发事故造成机体创伤,而意外发生时会使患者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患者担心预后且排便需他人帮助,部分患者易产生烦躁、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这种情绪极易引起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使肠道蠕动减弱,造成便秘的发生。
1.4排便姿势、习惯改变正常人采用坐姿或蹲姿,利用重力和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
脊髓损伤患者需绝对卧床,采用卧姿排便,患者不习惯这种排便方式而致排便困难、便秘。
2护理2.1全面评估了解患者日常排便习惯、饮食习惯、软便剂药物使用情况,确定排便时间;观察患者有无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情况,如呕血、黑便等[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一、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
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
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药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
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
1.严重损伤或感染。
2.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
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
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 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
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物品: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
评估→解释→环境准备→合理饮食
↓
观察记录←实施训练←确定训练方法操作要点
1.合理安排饮食
(1)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素含量
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
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
严
重便秘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
静脉补充营养。
(2)失禁患者
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
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
油炸、产气食物,刺激饮料、调味品等;④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2.便秘患者康复护理训练
(1)定时排便:根据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也可每日早餐后30min 内进行排便活动。
(2)促进直结肠反射的建立:手指直肠刺激可缓解神经肌肉痉挛,诱发直肠肛门反射,促进结肠尤其是
降结肠的蠕动。
具体操作:示指或中
指戴指套,涂润滑油后缓缓插入直肠,
在不损伤直肠粘膜的前提下,沿直肠
壁做环形运动并缓慢牵伸肛管,诱导
排便反射。
每次刺激时间持续1min,
间隔2min后可以再次进行。
(3)排便体位:排便常采用可以使肛门直肠角增大的体位即蹲位或坐位,此时可借助重力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也易于增加腹压,有益于提高患者自尊、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心脏负担。
若不能取蹲位或坐位,则以左侧卧位较好。
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也可使用辅助装置协助排便。
(4)指导患者腹部按摩:指导训练患者排便时,操作者用单手或双手的示指、中指和环指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行按摩。
从盲肠部开始,依结肠蠕动方向,经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或在乙状结肠部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做环形按摩,每次5~
10min,每日2次。
(5)指导患者增强腹肌运动:患者坐于坐厕或卧床患者取斜坡位,嘱患者深吸气,往下腹部用力,做排便动作。
(6)指导患者盆底部肌肉运动:患者平卧,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轻抬臀部,缩肛、提肛10~20次,每日练习4~6次。
(7)灌肠:小剂量药物灌肠15min后即会出现肠蠕动,可减少自主神经过反射的发生,适用于T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
(8)定时评价排便情况和观察肠道康复训练效果,并记录排便情况。
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和报告。
二、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注意事项及防范处理
注意事项及防范处理
1.膳食纤维对神经源性肠道功能促进作用并不是都有效饮食习惯和原来的膳食结构对纤维饮食量的决定有参考价值,大便的粘稠
度是重要指标,纤维饮食对粪便粘稠度和排便频率的影响必须评估,最初每天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不应少于40g。
近年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对便秘也有负性作用,如产气、腹胀等。
有研究提出脊髓损伤患者饮食中增加纤维,并不能促进“正常肠功能”,甚至可能有相反的作用,故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仍有待研究。
2.手指直肠刺激易引发自主神经过反射手指直肠刺激易引发自主神经过反射,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
3.经常性的灌肠使得痔的发生率较高,还可导致灌肠依赖、肠穿孔。
结肠炎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利用具有节制功能的导管装置进行灌肠,可增强排便控制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体操作为:将导管插入直肠,在给药时在肛门附近利用气囊固定导管使其不易脱出,给药结束后放气囊,将导管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