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之科学发现的逻辑
《科学发现的逻辑》文章梗概
![《科学发现的逻辑》文章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8ee7df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d.png)
《科学发现的逻辑》是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59年。
在这本书中,波普尔讨论了科学发现的方法论,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科学发现的逻辑框架。
他主张科学方法应该基于对自然界的可观察性和可预测性的理解,而不是基于形而上学或主观臆断。
波普尔强调科学发现的本质是建立在可检验的假设之上的,这些假设可以通过经验证据来验证或否定。
他认为科学理论应该具有可证伪性,即能够被经验证据所否定,并且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验和观察才能得到验证。
此外,波普尔还提出了科学发现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问题。
他认为科学发现往往受到科学家个人的创造力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科学发现也受到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科学发现的逻辑》是一本关于科学方法的哲学著作,对于理解科学发现的本质和方法论有很大的帮助。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论文之科学发现的逻辑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论文之科学发现的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68cb062ba5e9856a57126005.png)
84号我对《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的哲学思考学院:专业:学号:姓名:2013年11月21日摘要:近代以来在科学发现有无逻辑问题上的争论都各有自己的理论优势和难点,都是与对“科学发现”和“逻辑”两词的理解分不开的,科学发现的逻辑的研究必须走辩证综合的道路。
“科学发现”是科学认识主体根据新的科学事实在思维中重建科学新理论的过程,是一个既有量的准备酝酿阶段又有质的飞跃的综合认识过程。
科学发现的逻辑并不一定是形式逻辑,还可能是辩证逻辑,科学发现的逻辑并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程序或算法,非理性因素是科学发现逻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科学发现;思维方法;逻辑;非理性科学发现的逻辑是指在经验科学得到领域里,科学家构建假说或理论系统,然后用观察和实验,对照经验来检验它们,对这个程序做出的逻辑分析就是科学发现的逻辑。
科学发现的逻辑问题是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个传统课题。
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把科学理论的发现和证明分开,从而把科学发现看作是一个非逻辑的直觉灵感等的创造性活动,把发现的研究交给心理学,认为夺存在科学牲现的逻辑.科学发现是非理性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现并非是超理性的,神秘不可探究的,科学认识过程有其内在的相互联系着的不同发展阶段,发现和证明既有区别,也有一定联系。
产生这一分歧的原因方面是对科学发现和发现逻辑的内涵外延的理解的不同;另一方面在于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科学理论的认识,对科学发现的理解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一、科学发现的理解在这一问题卜,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现是从新经验事实材料中去发现新的基本概念,科学发现和科学证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
这一观点的提出足有其历史渊源的。
19世纪的赫歇尔首先将发现和证明分开;惠威尔则进一步否认发现的逻辑的存在来否认发现与证明的关系。
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者莱欣巴哈则把发现的条件和证明的条件割裂开来,他认为发现条件是非哲学问题,认识论关心的是证明的条件。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108890767f5acfa1c7cde0.png)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是人们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方法, 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 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体系、形成科技发展的战略眼光。
本文整理了8篇“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范文”,供有需要的读者参考。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之第一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及其生态意义研究 摘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晚年作品《自然辩证法》关键思想,一直以来肯定其价值以及批判其思维的两派学者各抒己见争执不休。
随着研究深度逐步提升,学术界逐步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积极意义,同时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诠释“人”、“自然”以及“实践”三要素的重要价值,这对于当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绿色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中国政府而言可谓意义重大。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谐社会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的成就一向被马克思的光辉遮蔽,这就导致恩格斯很多哲学思想并未得到应有重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作为恩格斯晚年着作《自然辩证法》中的重要组成,其最初引发关注的原因竟然亦是与马克思相关。
当时“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实证的马克思主义”两派学者针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属于纯粹科学进行激烈论辩,作为马克思密切伙伴的恩格斯,其晚年阐释的自然辩证法成为两派学者争论的桥头堡。
伴随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热度持续提升,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观点亦是层次不穷,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时至今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依旧热度不减,并且逐步在现代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及驳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提出之后,正反两派泾渭分明,研究初期主要以批判为主,认为恩格斯忽然人类的重要性,存在形而上学的缺陷。
后期伴随对于恩格斯研究逐步趋深,开始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具备积极意义,并对于批判认知进行驳斥。
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 大部分先驱学者都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呈否定态势,卢卡奇、霍克海默、悉尼·胡克、施密特、让·萨特、诺曼·莱文为代表的大量学者对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进行批判,其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98d247fab069dc512201b6.png)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论文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科技改变历史,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增强了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从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开始,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
20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的大量涌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显示出新兴科技无比恢宏的发展前景。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容,主要是三个方面: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
具体地说:作为自然观,自然辩证法要根据各门自然科学的丰富容,阐明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层次结构和基本属性,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揭示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辩证过程,从而概括出整个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描绘出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图景。
作为科学观,自然辩证法要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阐明自然科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它包括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分类和作用,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自然科学发展的部根据,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等等。
作为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既要从“战术”方面进行研究,又要从“战略”方面进行研究,既要研究观察、实验、科学抽象以及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等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又要从整体上考察这些方法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5f5f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f.png)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xy摘要: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由芝诺悖论引出哲学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继而提出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所体现出的自然辩证法。
指出了科学技术要想发展就要依靠哲学的指导。
关键词:芝诺悖论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一、引言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有着微妙的关系。
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发展的技术又促进科学的发展,当前的自然辩证法起到了指导科学与技术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得我们的认知得到了提高,又有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二、芝诺悖论与量子力学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
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
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
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
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乌龟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
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在某时所处的位置时,乌龟已向前移动一些;阿基里斯再到达乌龟的那个位置时,乌龟又往前跑了一段;……因此,无论阿基里斯到达乌龟曾处的哪个位置,乌龟都会在他前面。
所以,无论阿基里斯跑得多快,他永远追不上乌龟。
由于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必须到达其半路上的点,若假设空间无限可分则有限距离包括无穷多点,于是运动的物体会在有限时间内经过无限多点。
用微积分的概念来解释“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
”只是在数学上给出了抽象的解。
实质上用数学的微积分来解不完全让人信服。
因为数学上的微积分的定义是:将曲边形划分为许多的小矩形,再将这些小的矩形的面积相加,那么得到的就是原来的曲边形的面积。
基于科学技术的自然辩证法论文
![基于科学技术的自然辩证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175c3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5.png)
基于科学技术的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法则、自然规律以及自然界存在的规律性的学说,是一门以哲学方法和科学理论来研究和探究自然现象和存在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自然辩证法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科学技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作用,并从不同角度探究其重要性及实际意义。
首先,科学技术在了解自然规律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研究了无数个自然现象,将它们分析为小单位进行研究。
如今有很多高端技术,让科学家们能够使用更小的粒子级别来研究自然现象,这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规律。
通过这些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自然规律,这些规律被整合在一起,才成为了自然辩证法的基础。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辩证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包括了一个更广泛的范例,以及新的高端科技,这些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来进行探究和研究自然规律。
其次,科学技术在解决自然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确保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水平。
在我们了解自然规律时,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
例如:很多科学家借助科技研究了许多地震现象,这些研究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自然现象,并且让我们更好地解决了地震带来的问题。
科技还可以为我们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如果我们没有科技的帮助,我们也许无法预测自然灾害的到来,甚至无法有效地降低它对人类的危害。
另外,科学技术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优秀的手段。
高科技设备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废物,改善环境污染。
其次,科学技术为我们探索新的自然领域带来了便利。
目前,高科技为探索新物种、新天体等复杂领域提供了许多便利。
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领域的存在,但是科技和自然辩证法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
自然辩证法可以给予科学技术正确的方向。
只有理解自然辩证法,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科技和科学的应用。
同时,自然辩证法还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
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但它没有办法完全掌握自然的所有信息,这就导致了科技的局限性。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0e979cc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4.png)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
英国哲学家威廉·波普尔提出了一种被称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的概念,他认为科学家的发现是通过运用一种特定的逻辑
方式进行的。
他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激烈争论,他们持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是否存在“科
学发现的逻辑”这一概念,以及这一概念是什么样的。
波普尔把科学发现的逻辑定义为一种“从现象发现规律的
逻辑”,这种逻辑是以极少的例外为基础,以一种演绎的方式
来推断出一般性的规律。
换言之,科学家们以一种演绎的方式,从特定的实例中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即通过观察或实验,科学家们可以得出普遍存在的规律。
因此,波普尔的概念强调了从特定的实例中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的重要性。
这一概念也强调了科学家们在发现规律时所依靠的实验和观察,以及这些实验和观察所产生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又是科学家们推断出一般性规律的基础。
不过,波普尔的概念也受到了质疑,有些人认为这一概念只是一种简单的概括,并不能充分反映科学发现的复杂性。
例如,有些人认为科学的发现更多的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演绎的过程,这意味着科学家们不仅仅是从特定的实例中推断出一般性的规律,而是通过对已有的规律的变化和创新,从而使其成为更加有效的规律。
总之,虽然存在争议,但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概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从特定实例中推导出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发现过程中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
它还提出了一种“创造性的过程”的思想,强调了科学家们在发现规律时需要对已有的规律进行变化和创新,从而使其成为更加有效的规律。
因此,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概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值得深入研究。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论文(5篇模版)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论文(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290e0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8.png)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论文(5篇模版)第一篇: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论文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不断庞大,作为科学技术变化、发展最高理论概括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辨证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动的反作用日益凸显,现代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体系化和复杂化都使得科学技术必须纳入到哲学的视域中考察,哲学也就是自然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作简要评论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作简要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c4a550f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0.png)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作简要评论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Charles Morris Peirce发表了著名论文“科学发现的逻辑”,这篇论文提出了他对科学发现的新认识,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
据Peirce理解,每个科学发现的过程都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一个科学发现本质上是一种推理,其过程是基于科学实践的一系列推断,而这些推断又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即发现合理解释现有观测数据的问题;第二步是假设,即对以前提出的可能答案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佳假设;第三步则是证明,通过实验证明假设是正确的。
可以说,Peirce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把科学发现引入了一个新的框架,强调了科学实践的依赖性和推理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发现的模型,使科学家可以进行更有效的发现。
虽然该模型可能不完全适用于每个科学发现,但是它给科学发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更多的科学家能够更系统的进行发现。
综上所述,Peirce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向科学发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将科学发现置于一个新的框架,使科学家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科学发现。
该理论也给现代科学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了科学发现的发展。
- 1 -。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作简要评论。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作简要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513f670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6.png)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作简要评论。
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哲学,被认为是科学逻辑的先驱。
这种逻辑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被采用了一百多年,并且相信是能解释科学发现的基础逻辑。
因此,本文对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进行系统梳理,并分析其特点、优缺点和当代社会的意义。
首先,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观察客观事物,从中抽取到一定的定论,从而形成“规律”,从而获取基本的知识和定义。
也就是说,这种逻辑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反复观察,以确定是否存在客观规律和定理。
其次,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有三个重要特点:首先,逻辑规则是由抽象定义和类比推理组成的;其次,采用经验论证技术来证明其定理;第三,由于抽象定义和类比推理的性质,其可以正确用于实践领域。
最后,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具有一定的优缺点。
从优点上来讲,这种逻辑能够有效提高科学的推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效率优势;而从缺点上来讲,这种逻辑并不能提供较为完整的解释,因此可能不被人们广泛接受。
当代社会,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建立在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以及经验论证技术,来获取基本的知识和定义。
它在当代社会中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学、科研、社会经济等,都可以从中获益。
因此,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依然是当代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科学发现的引领和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波普尔所论证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哲学,即在客观事物的观察基础上,以抽象定义和类比推理为基础,采取经验论证技术来证明其定理,从而获取基本的知识和定义。
它具有一定的优点以及不可忽视的缺点,但仍然是当代思维的一部分,对科学发现的推动仍然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自然辩证法的源泉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自然辩证法的源泉](https://img.taocdn.com/s3/m/2bfaac1410a6f524ccbf8518.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自然辩证法的源泉摘要:唯物主义自然辨证法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一路发展而来,经历了与唯心主义哲学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殊死搏斗最终确立了其科学性与正确性。
推动着自然辩证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正是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进步为我们打开了物质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懵懂走向成熟。
科技发展是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发展的源泉,反过来自然辨证法的发展与成熟也在不断地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指导着人们进一步理解客观世界。
关键词:自然辨证法;形而上学;自然科学;自然观;一、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史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主要由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这部著作所开创的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1]。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有其历史的来源,它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
十六世纪以来西方近代实验、自然科学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相应地有了重大的发展。
十七世纪唯物主义的哲学,勒内笛卡尔作为欧洲现代哲学的奠基人提出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仍然带有机械的(力学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提出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有联系的。
但是,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尽管包含许多有见识的和合理的东西,却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在那里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思辩的、唯心主义的性质[1]。
这种自然哲学就其形式、体系和方法而言,是同自然科学分离并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是从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学说以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的[2]。
十九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一系列发现,使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被日益揭示出来,整个自然科学经历着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统合的发展过程。
科学发现的逻辑
![科学发现的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6659b33b0b4c2e3f57276356.png)
归纳主义存在的问题
1
确切地说出在何种条件下一个概括构成一个好的归纳论证的问 题,也就是说,不清楚归纳究竟是什么。
2 3
许多科学定律采取了精确的、用数学表述的定律形式。如果 科学定律是来自可观察事实的归纳概括,就很难明白人们如 何能够避免构成归纳论证前提的测量的不精确性。
分 析
归纳问题。任何人持科学知识在各个方面必须或者诉诸(演绎) 逻辑来辩护,或者从经验推导出来给予辩护的观点,就会发生 这个问题。
新思想
其他陈述
获得逻辑关系 (等价性/可推 导性/相容性等)
一些 结论
演绎推理注意
3.总结归纳与演绎
六、针对波普尔理论的反思
过于极端(片面)
过分否定(人类认知是逐 步完善的过程)
精神可嘉(不拘泥于传统)
优缺点并存,批判地接受
谢谢
1964年,他受封为英国爵士。他是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和英国科学院成员。
三、作者风格及著作
他早年就开始与维也纳学派交流思想,并接受其影响,但又是最早批判该学 派的科学哲学家之一。 波普尔与世界上著名的哲学家诸如罗素、维特根施坦、爱因斯坦、珀尔等人 都有交往,他最推崇的哲学家是柏拉图、斯宾诺莎、康德和休谟。在科学哲 学上,他自认受康德和罗素的影响。50年代后,他的研究重点转向本体论, 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他的主要著作有:《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1945)、《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 《猜测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1963)、《客观——一个进化论的观点》 (1972)、《自我及其大脑》(与约翰·艾克尔爵士合著,1978)等。 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经验观察必须以一定理论为指导,但理论本 事又是可证伪的,因此应对之采取批判的态度。科学的增长是通过猜想和反 驳发展的,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因此其理论被称为证伪主义。
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
![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76383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b.png)
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引言: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而辩证思维则是促使人们深入探索自然科学的关键。
在这个讲求实证主义的时代里,恩格斯提出的"自然辩证法"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进行分析,并探讨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恩格斯所提出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对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观点。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都是永远变化发展的。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复杂而丰富的现象。
恩格斯强调物质的无限性和运动的普遍性,提出了接受多样性且相互关联的观点。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是通过内部矛盾和斗争不断发展演变的,只有通过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才能揭示自然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的应用1. 辩证唯物主义视角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唯心主义的思想观点,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有其根本原因,而这些原因可以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来揭示。
自然辩证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研究自然规律的观察研究方式,使人们通过认识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变化,更好地理解和改造自然界。
2. 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不是简单的数量积累,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质的飞跃。
例如,研究生长的芽苞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旦达到一定阈值,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形态。
这种思考方式也可以应用在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比如气候变化、群体行为等。
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真正理解和改变现象。
3. 内部矛盾与运动规律自然界的事物常常都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矛盾组成的。
恩格斯认为,这些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动力。
例如,我们研究动植物进化过程时,会发现在适应环境的压力下,物种会不断产生变异和适应,以求生存和繁衍。
自然辨证法与科学技术研究论文
![自然辨证法与科学技术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fa854bcf84b9d528ea7ae7.png)
自然辨证法与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08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来阐述科学技术的作用。
奥运会充分体现了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正确利用,对我们人类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而5.12地震和三鹿奶粉事件说明了我们的科学技术还有待于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首先,在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矛盾中,人类借助于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界。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就开始了人化的特征,自然史与人类史就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
人工自然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巨大能力和潜力,也标志着人的活动作为一支力量介入到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给自然界打上了人的烙印。
这不仅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对整个自然界的演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面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或矛盾中,人类借助于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科学技术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新关系的建立,才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从社会关系方面的提升,也才有贝尔纳所说的对社会的科学改造。
其次,恩格斯说过,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是“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1] 我们要使自然界更好更久远地为人类服务,就必须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正确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学会预见这些行动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
对“自然影响”,“几千年的劳动才稍微学会估计”,对“社会影响”的预见“就困难得多了”[2]研究人类生产行为的社会影响,主要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第九章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
![自然辩证法第九章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33cd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3.png)
自然辩证法第九章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科学研究是一种逻辑的过程,它遵循着自然辩证法的原则。
在科学研究中,逻辑过程是指通过观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等一系列步骤,最终推导出科学规律或者论证科学理论的过程。
本文将从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建立、实验的设计与验证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
首先,科学研究过程的第一步是问题的提出。
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对问题的认识和探索。
科学家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发现了一些现象或者提出了一些疑问,从而引发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兴趣。
问题的提出需要清晰明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研究性,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思考。
其次,科学研究过程的第二步是假设的建立。
假设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是基于已有的理论和观察到的现象,或者是由研究者自身的创新思维得出的一个推断。
假设应该是具有可验证性和合理性的,即能够通过实验予以证明或者推翻。
在建立假设的过程中,科学家需要综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严谨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逻辑推理的原则,提出合理的假设。
接下来,科学研究过程的第三步是实验的设计与验证。
在设计实验时,科学家需要根据假设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的目的、步骤、实验对象和观测指标等。
科学家还要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验证是对假设进行检验的过程。
科学家通过实施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检验假设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如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的假设,那么假设得到了支持;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那么假设需要进行修正或者重新提出。
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科学家需要进行科学的观察和数据处理,运用逻辑推理和统计方法,以及充分考虑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干扰因素。
最后,科学研究过程的第四步是科学结论的得出。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科学家可以得出科学结论,从而推导出科学规律或者论证科学理论的有效性。
科学结论需要是基于充分的实验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所得出的,并且具有独立性和普遍性。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研究的辩证关系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研究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d197c786529647d26285201.png)
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研究的辩证关系姓名:学号:年级:院系: 专业:邮箱:评阅老师:摘要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
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做出哲学概括,这就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本文是根据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习,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以及对着门课程的一些初步的理解。
首先阐述了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研究的关系,然后,结合自己平时科研学习中的一些事件,心得来阐释自然辩证法在基础科学中的作用。
最后,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研究关系目录摘要 (2)引言 (4)一、自然辩证法概述 (4)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研究的关系 (4)2.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4)2.2、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含义 (5)2.3、自然辩证法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5)2.4、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6)2.5、自然辩证法对我们的意义 (7)三、个人心得 (7)参考文献 (9)致谢 (10)引言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收获到了很多的知识,对《自然辩证法》的知识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上课过程中所讲的自然观、科技创新等。
从表面上看,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没有影响,但我觉得实际上正是这些知识,引导着我们,让我们形成对这个世界认识,以及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受着实践的检验,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上课方式,我还是觉得比较满意的,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肯定会查阅相当多的文献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一、自然辩证法概述自然辩证法是联系自然科学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科学的阐述-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科学的阐述-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ae5dccaf45b307e97197b6.png)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科学的阐述-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马克思与恩格斯毕生密切关注着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态势,对每一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感到衷心喜悦[1]375.并且在敏锐地把握科学进步与社会生产关系实质的基础上,他们还在诸多的著述中展开了对科学现象的理论探究,从而逐渐形成了自身关于科学的基本思想。
然而,专门而系统地阐发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著作则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虽然著作所引证的某些素材以及对个别问题的看法已经不住现代科技成就的检视,但它所阐发的关于科学之基本精神并未过时;反之,它是我们理解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经典文本。
一、科学的:科学史视域下的科学走向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
[2]恩格斯的科学思想也是以对科学史深刻洞察为前提的,并凭借其研究硕果而成为不可忽视性的科学现象史家[3].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即梳理了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将其开端上溯至古希腊之前。
同时,还蕴含着科学发展是累积性的看法,因为即便的中世纪也在此前累积的基础上获得了诸多新的突破[4]41.但是,科学的空前发展时期则是文艺复兴之后即现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时代[5]261-262.当然,科学史的考察说明,科学之是在科学演进至一定阶段的结果,而此前的漫长历程则仅处于附属地位。
因为,古代的科学只是以原始观念和观察经验的形式而存在,还没有形成的知识形态[6],科学长期被蕴涵于自然哲学之中。
然而,恩格斯并未就此而自然哲学之于科学发展的意义,而是客观地指出前者以胚胎形式孕育了此后诸种自然科学理论[4]49;至中世纪,宗教神学全盛发展并成为社会之主导思想。
教会统治获得了绝对权威[7],宗教、愚昧审判科学、理性,科学只是教会的恭顺的婢女[8]706,科学发展在宗教神学的迷雾中艰难前行。
基于科学史的洞悉,恩格斯指出,现代的自然研究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5]260-261.此时,新兴资产阶级为取得统治地位,以恢复古典文化为旗帜,掀起了一场伟大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神性,提倡,神权,歌颂世俗,蔑视天堂,鼓吹个性解放,宗教桎梏[9],为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提供了契机。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83e37c02768e9951e73898.png)
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摘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一个研究生来说有什么作用呢?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从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说起,论证了自然辩证法是总结人类的优秀的思想和科学成就而创立的学科体系,它集合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的优秀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是人类文化的去芜存菁。
接着介绍了自然辩证法所提供给科研工作者的思维方法,主要有逻辑思维方法包括科学抽象、比较分类、类比移植、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非逻辑思维方法包括直觉灵感、形象思维与科学想象。
最后运用事例论证了这些思维方法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并得出结论自然辩证法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科研工作指导作用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在人类社会初期就诞生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萌芽,古代人们通过直觉、观察和思辨来对自然界做出观察和解释,所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世界进行各种各样的回答。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本原,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恩培多克勒提出“四元素”说,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提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成就,认为自然界是紧密联系和不断转化。
在古代中国主要有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和元气说等。
这些观点都是对万物本原的解释虽然限于生产力水平的条件无法提出更加合理的理论,但是古人已经开始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去观察和解释整个世界的构成,演化,相互关系等。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发的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开始将事物看成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由于这些观点大都是通过简单的经验观察、推理和概括得到的,因而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兴起,近代科学开始建立和发展,随着近代科学的进步,刺激了哲学的改变。
在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得以建立时,相应的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逐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科学研究开始依赖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第六章-科学发现的逻辑方法
![自然辩证法第六章-科学发现的逻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a290dc700abb68a982fbc4.png)
古典归纳逻辑主要指培根(F.Bacon,
1561~1626)和密尔(也有翻译为穆勒) (l,1806~1873)所创立的逻辑。
现代归纳逻辑是在古典归纳逻辑的基础
上引入了概率论的方法、逻辑演算的方 法建立起来的。
依据归纳的结论方式,可将归纳分为
全称性归纳法和统计性归纳法。
第六章
科学发现的逻辑方法
第一节 逻辑思维
一、关于逻辑思维
1)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对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属于理性认识。 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
2)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抽象思维是借助于语言间接地概括地反
映客观对象。
语言有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两种。
自然语言有多义性,一词多义。
综合,是在思维中将已有的关于客观对
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特性的认 识联结起来,形成关于客观对象的统一 性认识的方法。
2、归纳与演绎
1)归纳方法:是从个别事物概括出一般原
理的方法。它是在考察某类事物部分对象 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的全 体,从而形成关于该类对象的一般性认识。
归纳逻辑有古典归纳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
了声现象和光现象,发现它们有许多系统的 属性:服从直线传播规律、反射规律、折 射规律和干涉规律,通过实验又证明,声 是由一种周期性运动引起的,呈波动状态 (即声波),由此推出,光也可能由周期 性运动引起,也呈波动状态(即光波)。 类比推理在现代科学中的应用,有两种比 较突出的类型:相关类比和模拟类比。
依据归纳对象的范围,可将归纳分为
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依据归纳的方法,可将归纳法分为简
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a)全称性归纳法是以全称性命题表述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ede9f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3.png)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篇1摘要:科学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观,对于科学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简要介绍了其自然哲学的来源、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来探讨自然观,科学观以及方法论对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约瑟夫·亨利电磁学发现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观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其主要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技术观。
而这些正是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必不可少的。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本文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分析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自然观,科学观及方法论分析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发现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约瑟夫·亨利生平及其伟大发现约瑟夫·亨利(JosephHenry,1797~1878)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卓越的科学领导人,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历时长达半个多世纪。
在大部分我们所学的科学技术史中,亨利几乎是名不见经传的,我们看到永垂青史的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亨利在电磁学的成就似乎并不为人所知。
而实际上亨利最早发现了电流的自感现象,和法拉第差不多同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最早实现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甚至帮助贝尔发明了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号
我对《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
的哲学思考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2013年11月21日
摘要:近代以来在科学发现有无逻辑问题上的争论都各有自己的理论优势和难点,都是与对“科学发现”和“逻辑”两词的理解分不开的,科学发现的逻辑的研究必须走辩证综合的道路。
“科学发现”是科学认识主体根据新的科学事实在思维中重建科学新理论的过程,是一个既有量的准备酝酿阶段又有质的飞跃的综合认识过程。
科学发现的逻辑并不一定是形式逻辑,还可能是辩证逻辑,科学发现的逻辑并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程序或算法,非理性因素是科学发现逻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科学发现;思维方法;逻辑;非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