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4最新指南,个体化管理血脂异常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解读积极谨慎使用他汀

√
梗阻性肝病或严重肝病
√
不能解释的CK升高≥3-6 X ULN
√
√
血肌酐>2.0 mg/dl
√
活动性肝病或AST/ALT >1.5-2 ULN
√
√
肾病综合症
√
√
未控制的糖尿病
√
√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
酗酒
√
Cannon CP,et al: N Eng J Med 2004;350, Waters DD et al. Am J Cardiol 2004;93:154-158 Perdersons et al:JAMA2005;294:2437-2445
药物的安全性是依从性的关键
依从性
有效药物
降脂达标
费用
其它
药物耐受性良好
卓越的临床效益
JAMA 2002
临床试验缺乏安全性的数据 高风险患者被列入试验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
PROVE IT
TNT
IDEAL
生命预期少于2年
√
合并抑制CYP3A4药物,影响他汀代谢的药物
√
√
近期接受PCI或CABG
√
√
有QT间期延长因素或心功能衰竭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产生
结合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 制定适合中国人的调脂策略 指南的要点在2006年中华心血管年会正式公布
要点:从新指南的特色谈起
个体化调脂治疗原则 明确定义高危患者和治疗目标值 极高危患者定义更加严格 充分关注疗效和安全的平衡
个体化调脂---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低危
中危
高血压,且 其他因素数 1
2023年《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2023年《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解读一、膳食模式限能量膳食是指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500 kcal~1000 kcal能量。
男性每日摄入1200 kcal~1400 kcal能量;女性每日摄入1000 kcal~1200 kcal能量,或减少推荐摄入量的1/3。
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的55%~66%,脂肪占总能量的25%~30%。
一项为期2年的研究,纳入225例健康非肥胖者,并将其分配至限能量膳食组和随意控制饮食组,结果显示,限能量膳食组受试者的TC、LDL-C 水平显著降低。
地中海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坚果等;鱼、蛋、乳制品、家禽、及乳制品适量摄入;红肉及其产品少量摄入;食用油主要是橄榄油并适当饮用红酒。
其营养特点为:脂肪供能比为25%~35%,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7%~8%),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较高。
西班牙一项研究显示,坚持地中海饮食可以显著改善血脂异常率。
素食: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素食可显著降低血液中TC、LDL-C、HDL-C和非HDL-C水平。
总体来说,素食指只吃由植物性食物组成的饮食,强调水果、蔬菜、豆类和谷物的摄入,不吃畜类、鱼类和禽类等动物性食物。
而细分起来,根据饮食所包含的动物性食物成分,素食可以大致分为:•纯素食:饮食严格限制所有肉类及动物源食物,包括鱼类、畜类、禽类、蛋类、奶及乳制品等;•半素食:素食为主,间歇性饮食中会包含肉类;•准素食:饮食中包括鱼类和禽类,但是没有畜类;•乳蛋素食:饮食中包括蛋、奶及乳制品,但是没有畜类和鱼类;•蛋素食:饮食中包含蛋类,但不包含奶及乳制品、畜类和鱼类;•奶素食:饮食中包含奶和乳制品,但是不含蛋类、鱼类和畜类;•鱼素食:饮食中包括鱼类。
二、食物种类1. 谷物、粗粮、水果及蔬菜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全谷物摄入量增加与HDL-C增加和甘油三酯(TG)下降相关。
此外,一项包括11172例成人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摄入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每天≥5份)与高胆固醇血症呈负相关。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概述一、引言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解读

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解读近年来,高血脂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规范血脂管理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我国心血管病研究协会于2023年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我国血脂管理指南》。
该指南对血脂异常的定义、危险度评估、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更新,为临床医生和血脂管理者提供了权威指导。
下面,我们就这份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一解读。
一、血脂异常的定义和分类1. 血脂异常的定义: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情况。
2. 血脂异常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血脂异常类型和危险度,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级别,以便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
二、危险度评估与预防1. 危险度评估模型:指南建议临床医生采用我国成人血脂异常危险度评估表(C-SCORE)进行患者的危险度评估,该模型包括多个危险因素,并结合了我国人裙的特点,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脂相关危险度。
2.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指南强调,对于低危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是首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延缓疾病的发展。
三、药物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的适应证:指南根据患者的血脂异常类型和危险度,明确了不同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和优先选择原则。
对于高危患者,尤其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优先选择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2. 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建议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等,以达到更好的降脂效果。
四、血脂管理的临床实践1. 诊疗流程和监测指标:指南详细介绍了血脂异常的诊疗流程和相关监测指标,包括血脂检测的时机、监测频率等,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开展血脂管理工作。
2. 患者教育和管理:指南强调了患者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一、背景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的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血脂异常,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定期发布相关的管理指南。
二、指南主要内容1、血脂异常的诊断指南中明确提出了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数值,可以将血脂异常分为不同类型,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2、血脂异常的管理指南中详细介绍了血脂异常的管理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面。
其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3、特殊人群的管理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管理提出了建议,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指南建议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低于100mg/dl的水平;对于老年人,指南建议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指南的意义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管理方法,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血脂异常。
同时,它也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用药建议。
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提出了建议,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四、结论血脂异常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遵循指南的建议,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特殊人群的管理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血脂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血脂异常通常无特异性症状,但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其他表现,如胸痛、胸闷、心悸等。
AACEACE更新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AACE/ACE更新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该指南对心血管病进行了新的风险分类,追加了“极度高危”患者。
极高危人群定义为除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还伴有以下任何一种临床情况:①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70mg/dL或<1.8mmol/L时,仍存有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在内的进展性疾病;②伴有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CKD)3或4期,或者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③伴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男性<55岁,女性<65岁)。
指南推荐,这一“极度高危”人群应将其LDL-C降低至55mg/dL(<1.4mmol/L)以下。
推荐标记为“R”,并根据重要性和证据等级(A、B和C级),当缺乏结论性临床证据(D级)时根据专家意见,对推荐进行分级。
推荐级别后面还附有最佳证据等级(BEL)。
以下为临床推荐部分节选。
一.总体风险评估识别危险因素,实现个体化和最优化的血脂治疗(A级;BEL1)。
基于流行病学研究,患2型糖尿病(T2DM)的个体应被认为具有ACS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高、非常高或极高风险(B级;BEL3)。
基于流行病学和前瞻性队列研究,1型糖尿病(T1DM)患病时间>20年或伴有2项或以上主要CV危险因素(如白蛋白尿,CKD3或4期,诊断后强化降糖>5年),糖化血红蛋白(A1C)升高>10.4%或伴代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应被认为与T2DM的风险相当(B级;BEL2)。
二.血脂异常和ASCVD风险个体的治疗目标应根据风险水平,实现个体化血脂异常治疗目标(A级;BEL1)。
对于低风险(如无危险因素)的个体,推荐LDL-C目标<130mg/dL(A 级;BEL1)。
对于中风险(如具有2项或更少的危险因素和10年风险<10%)的个体,推荐LDL-C目标<100mg/dL(A级;BEL1)。
对于高风险如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等危症,包括糖尿病或CKD3或4期但无其他危险因素,或有≥2项危险因素且10年风险10%~20%的个体,推荐LDL-C目标<100mg/dL(A级;BEL1)。
最新国际血脂指南的启示

LDL-C和非HDL-C
ACC/AHA NLA
降低ASCVD 降低ASCVD风险 风险 LDL-C
取消目标值
更加突出非HDL-C作为干预 目标
一级预防:LDL-C< 100 mg/dL (2.6 mmol/L) 二级预防:LDL-C< 70 mg/dL (1.8 mmol/L)
对于LDL-C<100mmol/L的ASCVD者,可能会有他汀 治疗不足。
对于胆固醇特别高者,可能会造成过度降脂药治疗。
12
取消LDL-C达标值带来的临床问题
使临床医生误认为,不需要考虑降低
LDL-C。
无法了解患者服用降脂药的依从性。 不能判断降脂药对具体患者的降脂疗
(他汀降脂疗效个体差异大)。
由于该指南草案是在2013 年ACC/AHA 胆固醇管理指南颁发 后不久浮出台面,因此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https:///patient-centered
要点1:继续沿用ASCVD的名称,降低ASCVD风险为干 预目的
ASCVD
https:///patient-centered
最新国际血脂指南的启示
2013/2014国际血脂指南
NICE
2013IAS意见书: 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
2013年7月25日,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
会(IAS)首次颁布
了《IAS意见书:血
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
荐》。
2013 IAS Position Paper: Glob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emia 。
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解读

血脂干预靶点及管理
变化9
明确血脂干预靶点及管理建议
临床上,需要综合血脂基础、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干预等研究证据,新指南提出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次 要干预靶点及管理建议。 新指南同样肯定了LDL-C作为首要降脂靶点,非HDL-C作为次要靶点。新增了ApoB、TG、Lp(a)、HDL-C作为其他 降脂干预及管理指标。
血脂干预靶点及管理
首要靶点:LDL-C
• 在常用的血脂指标中,评估ASCVD风险的常规血脂指标包括TC、LDL-C、HDL-C和 TG。在绝大多数降脂干预研究中均采用LDL-C作为观察降脂效果与ASCVD风险下降 关系的指标。因此,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血脂管理指南均推荐LDL-C作为降脂治疗 的首要目标。而设定不同血脂目标值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大规模RCT和荟萃分析的研 究结果,也参考了来自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和观察性研究的数据。尽管这些研究没有 系统探索LDL-C 的具体目标值, 但这些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一致显示LDL-C降幅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ASCVD 风险下降越多。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总体风险评估
新指南在2016版指南基础上,对ASCVD风险评估流程进行了更新:
(1)按是否患有ASCVD分为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高危 的危险分层;
(3)在尚无ASCVD的一级预防人群中,增加慢性肾脏病(CKD) 3~4期作为直接列为高危的三种情况之一。ASCVD总体风险评估流程 如图1所示。已诊断ASCVD的人群中,发生过≥2次严重ASCVD事件 或发生过1次严重ASCVD事件,且合并≥2个高危险因素者列为超高危 人群,其他ASCVD患者列为极高危人群。
细化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1)按是否患有ASCVD分为二级预防和 一级预防两类情况;
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

•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个体化的他汀类药物用药 剂量,在追求LDL-C和(或)非HDL-C达标的前提下,需 考虑安全性、耐受性和治疗费用。与白种人比较,我国人 群平均胆固醇水平较低。我国大多数患者经过中等强度 (可使LDL-C平均降低30%-50%)甚至低强度(可使LDL-C 平均降低<30%)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即可使LDL-C达标。 • 此外,我国人群对于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耐受性较白 种人差,治疗费用显著高于欧美国家,因此2013年 ACC/AHA降胆固醇治疗新指南积极推荐的高强度他汀治 疗策略不适用于我国。在保证LDL-C和(或)非HDL-C达 标的前提下,使用合理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有助于以更合理 的经济学代价获取最佳疗效/安全性平衡。
• 近年发表的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高危或 极高危的ASCVD患者,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可 能更多获益。 •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在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 南的基本框架内,在充分评估患者获益/风险比 以及药品价格的因素前提下,专家组建议应用他 汀类药物将ASCVD患者的LDL-C控制于<1.8 mmol/L(非HDL-C<2.6 mmol/L)。 • 若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LDL-C不能达到此目 标值,可将基线LDL-C水平降低50%作为替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 对ASCVD的防治形成严峻挑战。 • 2007年制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于我国血脂 异常的规范化防治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 2013年底美国心脏病学学会( 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 发表了成人降胆固醇治疗指南。虽然该指南针对美国患者 而制定,但仍可能对我国现行的降脂治疗理念和医疗实践 产生一定影响。如何评价该指南,如何在我国积极合理的 开展血脂异常和ASCVD的防治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 问题。在我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修定工作完成之前,为 规范我国的血脂异常临床防治实践,藉此中国国家胆固醇 教育计划( CCEP)开展10周年之际,CCEP委员会组织专家 制定这一专家建议,旨在针对当前血脂异常防治方面的一 些关键问题进行阐述,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 导建议。
如何控制血脂异常,维护心血管健康

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面临血脂异常的风险。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因为血脂异常可导致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同时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所以血脂异常的防治对降低心血管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介绍血脂异常的常见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的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和控制血脂异常,维护心血管健康。
什么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也被称为血脂代谢紊乱,是指血液中脂质(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升高或降低的状况。
正常情况下,适量的血脂是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但当血脂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总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胆固醇血症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其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它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坏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
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时,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情况。
甘油三酯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的脂质,主要通过膳食摄入和肝脏合成而得到。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常见的血脂异常之一,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某些血脂异常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此类人群是由于遗传突变导致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异常或缺失,使得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能有效被肝脏清除,从而引起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水平持续升高。
饮食习惯饮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会促使肝脏产生更多的胆固醇,同时降低胆固醇清除率。
饱和脂肪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脂肪乳制品和加工食品。
此外,高糖和高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蜂蜜、果汁、糖果、甜点和糕点等)会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从而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中国血脂指南试题及答案

中国血脂指南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版),4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多久进行一次血脂检测?() [单选题] *A. 每半年B. 每年(正确答案)C. 每两年D. 每三年2.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首要干预的血脂指标是()。
[单选题] *A.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B.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正确答案)C. 甘油三酯(TG)D. 总胆固醇(TC)3. 对于低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的理想水平应低于()mmol/L。
[单选题] *A. 2.6B. 3.4(正确答案)C. 4.1D. 4.94. 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通常可使LDL - C水平降低()。
[单选题] *A. 15% - 30%B. 25% - 50%(正确答案)C. 30% - 45%D. 50% - 60%5. 以下哪种他汀类药物在相同剂量下降低LDL - C的幅度相对较弱?() [单选题] *A. 阿托伐他汀B. 瑞舒伐他汀C. 普伐他汀(正确答案)D. 匹伐他汀6. 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需重点监测的不良反应是()。
[单选题] *A. 胃肠道反应B. 肝毒性C. 肌毒性(正确答案)D. 肾毒性7. 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当甘油三酯(TG)达到多少时,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显著增加?() [单选题] *A. 2.3 mmol/LB. 5.6 mmol/L(正确答案)C. 11.3 mmol/LD. 22.6 mmol/L8. 贝特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
[单选题] *A. 总胆固醇(TC)B.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C. 甘油三酯(TG)(正确答案)D.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9.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
[单选题] *A. 依折麦布(正确答案)B. 考来烯胺C. 考来替泊D. 海博麦布10. PCSK9抑制剂主要适用于()。
解读2014最新指南个体化管理血脂异常PPT课件

临床确诊的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血管疾病)定义为: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的病史 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 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的卒中或TIA(新增) 外周动脉疾病或血管重建术(新增)
ASCVD
2013治疗血胆固醇降低成人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VCD)风 险指南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1) 32, 1769–1818
2013 ACC/AHA新指南 首次直接锁定胆固醇管理进行推荐
专家组承认新指南不是像之前的ATP III报告一样 为血脂紊乱的检查、评估和治疗提供综合管理方法,而仅 仅是为了ASCVD风险的降低(提供胆固醇治疗管理的推 荐)。
Circulation. 2014;129(25 Suppl 2):S1-45.
与ACC/AHA指南相比, NLA指南中确诊ASCVD的定义更为宽泛1-2
2013ACC/AHA指南1
2014NLA指南2
临床确诊的ASCVD(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血管疾病)定义为: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的病史 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重建术 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的卒中或TIA 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的外周动脉疾病
*荟萃分析:涵括25个RCTs,总计155,613名患者.
Clin Ther. 2009;31(2):236-44.
每
每
千
千
人
人
可
可避避ຫໍສະໝຸດ 免免主血
要
管
血
性
管
死
事
亡
件
患者风险越高,LDL-C降低幅度越大,血管事件及死亡率降低幅度更多!
*荟萃分析:涵括27个RCTs,总计174,149名患者. 安慰剂对照及活性药物对照.
最新《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更新要点

最新《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更新要点一.心血管疾病仍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心血管病(CVD,如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
2019年,CVD导致的死亡在农村和城市死亡原因中占比分别为46.74%和44.26%o近年来,我国居民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D1-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
面对我国ASCVD疾病负担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管理刻不容缓。
2018年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C)平均为4.8mmo1/1z1D1-C为2.9mmo1/1,甘油三酯(TG)为1.7mmo1/1,与2002、2010、2015年进行的全国性调查获得的数据相比,各项血脂成分的平均水平均明显升高。
同时,>18岁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6%,与2015年全国调查的血脂异常患病率相比依然有所上升,其中高TC血症(TC≥6.2mmo1/1)患病率的增加最为明显。
与2015年的数据相比,2018年高TC血症年龄标化患病率增高近1停从4.9%增至8.2%)。
高1D1-C血症患病率也持续上升,2018年>18岁成人1D1-C>4.1mmo1/1的比例为8.0%,而2010年和2015年18岁成人1D1-C>4.1mmo1/1的比例分别为5.6%和7.2%β对于ASCVD高危人群和ASCVD患者,防治重点应为提高降脂治疗率和1D1C 达标率。
在一级预防的ASCVD高危人群中,降脂药物的治疗率仅为5.5%;在已患ASCVD人群中,治疗率为14.5%,1D1-C达标率仅为6.8%o在全国246家医院的10451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中,采用《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的标准进行分析显示,75.1%患者为超高危患者,入院时1D1-C达标率(1D1-C<1.4mmo1/1)仅为6.6%o最新一项纳入9944例包括慢性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疾病在内的ASCVD患者随访研究提示,中国ASeVD患者中26%为超高危患者,1D1-C达标率仅为13%o二.四大亮点,助力从儿童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血脂管理2016年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支持下,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目标值控制
这些高危人群的血脂目标控制 值通常要比一般人更严格,医 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指导
医生还会给高危人群提供更细 致的饮食、运动、戒烟等生活 方式改善建议。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脂指标 稳定在理想水平。
血脂异常的并发症预防
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的临床诊疗流程
初筛检查
1
通过基本实验室检查,全面评估血脂指标。
2
诊断确认
3
根据检查结果和危险因素评估,确定血脂异常类型。
4
定期复查
5
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危险因素评估
分析病史、生活方式、代谢状况等相关因素。
治疗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血脂管理的多学科协作
1 健康风险
吸烟和饮酒会显著增加心脑血 管疾病、多种癌症以及其他慢 性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 社会成本
烟酒成瘾会给个人、家庭和社 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 成本。
3 戒除困难
4 对健康干扰
吸烟和酗酒是十分顽固的习惯, 需要持续的决心和专业的医疗 帮助。
吸烟和饮酒会对血脂异常的预 防和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 治疗难度。
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和关键。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每个人必须重视的重要预 防策略。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药物治疗的需要。
饮食调整的具体措施
增加优质蛋白
多摄入瘦肉、鱼肉、鸡蛋等天然 高蛋白食物,有助于提高HDL胆固 醇水平。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3. 定期检查血脂是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1)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3)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因ASCVD住院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 h内检测血脂。
4.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1)有ASCVD 病史者。
(2)存在多项ASCVD 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5. 全面评价ASCVD总体危险是防治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LDL-C或TC水平对个体或群体ASCVD发病危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但个体发生ASCVD 危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胆固醇水平高低,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ASCVD 其他危险因素的数目和水平。
全面评价ASCVD总体危险是防治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
评价ASCVD 总体危险,不仅有助于确定血脂异常患者调脂治疗的决策,也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多重危险因素,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决策,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ASCVD 总体危险。
6. 五大治疗原则:(1)临床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
(2)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3)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1.8 mmol/L;高危者LDL-C<2.6 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 mmol/L。
(4)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
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解读《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2023年)
指南更新内容(一)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与过往指南相比更新了以下几项内容:
1. 血脂常规检测项目 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基础上增加了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 2. 血脂筛查频率 (1)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 (2)40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至少要包含一次Lp(a)检测; (3)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指南更新内容(二)
3. 血脂检查的重点人群 (1)有ASCVD病史; (2)存在多项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人群; (3)有早发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ASCVD)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4. 儿童血脂检查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的65岁以下女性或55岁以下男性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冠状动脉搭桥术、支架置入、血管 成形术、猝死病史的; (2)父母总胆固醇≥6.2 mmol/L,或有已知的脂质异常病史; (3)有皮肤黄瘤或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 (4)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8岁)或超重(12~16岁)、有吸烟行为。 此外,怀疑有FH的人,应进行血脂异常基因筛查。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及解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及解读赵水平1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
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
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超速离心技术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①乳糜微粒(CM)由小肠合成,富含TG(占90%);②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由肝脏合成,其TG含量约占55%,与CM 一起统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TRL);③低密度脂蛋白(LDL)由VLDL转化而来,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向肝外组织(包括脉壁内)输送胆固醇;④高密度脂蛋白(HDL)由肝脏和小肠合成,能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⑤脂蛋白(a)[Lp(a)]类似于LDL,但多含载脂蛋白(a)。
2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临床上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①总胆固醇(TC): 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②TG: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③HDL2C:通过检测HDL颗粒中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浆中HDL水平;④LDL2 C:因胆固醇占LDL重量的50%左右,一般情况下,LDL2 C 与TC相平行,但最好采用LDL2C取代TC作为对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
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治疗的个体,都应进行此4项血脂检测。
而其他的血脂检查项目的意义尚在研究中,暂不推荐作为临床常规检测。
3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实际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HDL2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分类较为繁杂,归纳起来有3种:①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②高脂蛋白血症的表型分型法;③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
4血脂异常的检出与心血管病整体危险评估411血脂异常的检出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2C、HDL2C和TG测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1. 引言总胆固醇作为评估血脂代谢的关键指标,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很多人出现血脂异常,对于这一现象,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范围。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全面评估,《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关于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其重要性,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血脂异常的防治。
2. 总胆固醇的重要性总胆固醇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质物质,它包括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等成分。
合理的总胆固醇水平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总胆固醇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时了解并控制总胆固醇水平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3.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总胆固醇值范围根据《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成人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应在2.83-5.97mmol/L之间。
这一范围的制定考虑了我国人群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对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的理解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总胆固醇值正常范围的确立,是基于大量的研究数据和临床实践,对于保持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总胆固醇值的正常范围只是一个参考值,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遗传因素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5. 血脂异常的危害血脂异常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隐形威胁,它不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增加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及时了解和控制血脂异常,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 对《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个人观点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治指南,《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于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对于血脂异常的系统防治方案,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于引领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酸
HPS2-Thrive
烟酸
未见
DalOUTCOMES Dalcertapib
获益
潜在不良反应
第1年
缺 血 性 心 脏 病 及 非 致 死 性 心 梗
第2年
第3~5年
第6年
患者使用他汀时间越长,越是受益!
*荟萃分析:涵括58个RCTs,总计76,359名患者.
BMJ. 2003;326(7404):1423.
风险分层
• 3 个主要风险分层:CHD或CHD风险等同;≥2个风险因 • 4 类他汀获益人群: 确诊ASCVD; 素且10年CHD风险≤20%;0-1个风险因素且10年CHD 原发性 LDL–C ≥190 mg/dL (≥4.9 风险 <10% mmol/L);无ASCVD的糖尿病 ; • CHD风险等同:糖尿病、临床CHD、症状性颈动脉疾病、 无糖尿病或CVD 且10年ASCVD风 外周动脉疾病 险≥7.5%
2013ACC/AHA未推荐LDL-C或非HDL-C 目标值作为治疗目标的理由
• RCTs清楚地表明:降低ASCVD是来自于最大耐受剂量他汀强化治疗,而 不是滴定到特定LDL-C或非HDL-C目标值 以LDL-C或非HDL-C目标值作为治疗目标有3个问题:
1. 2. 3. 当前的临床试验数据未显示治疗应达到何种目标。 我们不知道更低的治疗目标与另一较高目标相比,能获得的ASCVD风险的 额外降低幅度。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可能有潜在的不利影响,如多药联合治疗。目前证 据表明:尽管该联合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LDL-C,但没有被证明减少ASCVD。
• ACC/AHA血脂指南争议最大之处就在于取消了血脂达标值
• NLA血脂异常建议保留了降胆固醇治疗目标值,符合目前临床医生习惯
ASCVD危险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治疗目标
<130 (<100) <130 (<100)
<130 (<100) <100 (<70)
考虑开始药物治疗
非HDL-C(LDL-C)mg/dl
• 他汀 (或胆汁酸螯合剂或烟酸) 治疗,达到LDL-C 目标
• 他汀治疗强度作为目标 • 大部分4类他汀获益人群推荐高强度 他汀(LDL-C 降低>50%) : • 阿托伐他汀 (40)80 mg • 瑞舒伐他汀20(40) mg
治疗推荐
• 最大耐受剂量他汀作为降低ASCVD 事件的一线选择
单纯用RCT研究指导临床实践存在问题: RCT入选患者的高选择性 vs 临床患者的复杂性
Circulation. 2014;129(25 Suppl 2):S1-45.
与ACC/AHA指南相比, NLA指南中确诊ASCVD的定义更为宽泛1-2
2013ACC/AHA指南1
临床确诊的ASCVD(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血管疾病)定义为: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的病史 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190 (≥160) ≥160 (≥130)
≥130 (≥100) ≥100 (≥70)
基线胆固醇水平严重升高者,药物治疗可能难以达到前述目标值,此时可将非 HDL-C 或LDL-C 降低之50%作为替代目标
https:///patient-centered
每 千 人 可 避 免 主 要 血 管 事 件
每 千 人 可 避 免 血 管 性 死 亡
患者风险越高,LDL-C降低幅度越大,血管事件及死亡率降低幅度更多!
*荟萃分析:涵括27个RCTs,总计174,149名患者. 安慰剂对照及活性药物对照.
Lancet. 2012;380(9841):581-90.
https:///patient-centered
首要靶标:non-HDL-C和LDL-C均为治疗 的首要靶标
• 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non-HDL-C和LDLC——均是治疗的首要靶标 • 应该共同关注non-HDL-C和LDL-C的目标值, 因为两者可能未同时达标,而致动粥胆固醇 的有效管理有望实现两大靶标的同时达标
深入解读最新指南
规范管理血脂异常患者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唐炯
2011 ESC/EAS Dyslipidemia Guidelines
2012 CCS Dyslipidemia Guidelines
2012AS Positioning Paper
2014 年NLA血脂异常管理建议(草案)
• 由美国血脂异常领域的专门学术机构— —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制定 • 最重要的目标是协调过去所发布的血脂 异常管理指南 • 证据来源:RCT研究,包括主要终点研 究、亚组分析和队列分析;以及流行病 学、机制和基因的研究等
由于该指南草案是在2013 年ACC/AHA 胆固醇管理指南颁发 后不久浮出台面,因此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2014最新PREDIMED研究: 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外周动脉疾病发生风险
•地中海饮食代表了健康,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 •PREDIMED:在西班牙进行的多中心、随机、一级预防饮食研究,7,477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地中海饮食 补充橄榄油、地中海饮食补充坚果,或指导低脂饮食(对照组)。中位随访4.8年研究终点为症状性外周动 脉疾病事件。
2014NLA指南2
ASCVD包括以下疾病:
•
• • • • •
心肌梗死(MI)或其他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重建手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缺血性卒中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含踝肱比<0.90) 其他有临床证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
– – –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粥样硬化 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动脉瘤 颈动脉斑块,管腔狭窄≥50%
治疗靶标
• LDL-C 作为首要靶标 • CHD 或 CHD 等同:<100 mg/dL (<2.6 mmol/L) (极 高危患者理想选择< 70 mg/dL [<1.8 mmol/L]) • ≥2个风险因素且10年CHD风险≤20%: <130 mg/dL (<3.4 mmol/L) (如果风险10-20%理想选择<100 mg/dL [<2.6 mmol/L), • 0-1 个风险因素且10年风险<10%: <160 mg/dL (<4.1 mmol/L)
2013 ACC/AHA Cholesterol Guidelines
2014 NICE Guidance
2014 NLA DYS Recommendations
殊途同归,五点共性
1 2 3 4 5
强调降低ASCVD风险为干预目的
强调LDL-C是主要干预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 强调生活方式改善是基石 强调他汀治疗是主要手段 强调临床决策应以患者为中心
ASCVD 首 次 出 现在国 际 临 床 指南的标题中
临床确诊的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血管疾病)定义为: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的病史 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 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的卒中或TIA(新增) 外周动脉疾病或血管重建术(新增)
ASCVD
2013治疗血胆固醇降低成人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VCD)风 险指南
RCT入选患者具有高选择性: • RCT主要用来评价治疗干预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不是用来 解决临床问题,因此RCT均有 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vs
临床实际中,患者情况 复杂多样 • 老年 • 肝功能异常 • 肾功能异常
• RCT证据中经常缺乏的患者群 :女性、老年、亚裔人群、多 种合并症、手术相关人群(如 瓣膜性心脏病等)
•
•
使用LDL-C目标值可能会导致有循证证据的他汀治疗不足,或者在RCT未 证明降低ASCVD事件的非他汀药物的过度治疗:
‒ ‒ 因为达标了,会导致有循证证据的他汀治疗未达最佳剂量 为了达到某一特定靶标,加用无RCTs获益证据的非他汀类药物
Stone NJ, et al. JACC. 2013, doi:10.1016/j.jacc.2013.11.002.
地中海饮食+橄榄油组:HR, 0.34(95% CI: 0.20-0.58), 地中海饮食+坚果组:HR, 0.50(95% CI: 0.30 - 0.81) 两个地中海饮食干预组间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
外周动脉疾病事件率
地中海饮食+坚果 地中海饮食+橄榄油
年
JAMA. 2014;311(4):415-417
LDL-C每降低1.0mmol/L,则心血管风险降低*: 主要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0% 主要冠脉事件风险降低23%
*荟萃分析:涵括25个RCTs,总计155,613名患者.
Clin Ther. 2009;31(2):236-44.
以HDL-C为干预靶目标
AIM-High ILLUMINATE Torcetrapib
强度治疗”进行推荐。
Stone NJ, et al. JACC. 2013, doi:10.1016/j.jacc.2013.11.002.
2013 AHA/ACC新指南 与NCEP ATP III 的重要区别
NCEP ATP III 公布时间 制定目的 风险评估 2001 年公布(2004年更新) • 降低CHD风险 • 风险分层 /主要风险因素以确定LDL-C目标 • Framingham 10年风险评分(CHD 死亡 +非致死性MI) AHA/ACC 2013年 • 降低ASCVD风险,包括CHD、卒中 /TIA、外周动脉疾病或血管重建 • 汇集队列方程(致死或非致死性 CHD + 致死或非致死性卒中)
共同关注、同时达标 更理想实现致动粥胆固醇管理
Jacobson TA, et al. J Clin Lipidol. 2014 Sep-Oct;8(5):4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