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其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其处理方法

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机械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建筑结构层上留设施工缝。如何处理施工缝,才能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施工缝留置的正确位置以及施工缝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施工缝设置原则工程质量控制处理方法

一、施工缝设置的原则

1.施工缝设置原则。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04-92》)中规定“施工缝应留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施工缝的设置提出具体要求,故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柱、梁、板的内力作简要分析,进而说明施工缝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选择性。

2.柱、梁、墙、板内力简析。对于混凝土柱,最大弯矩往往位于两端,剪力和轴力沿柱高变化很小或无变化,由此看来,施工规范对于施工缝的设置在柱两端的提法主要是基于施工便利,而目前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使施工缝设置在柱中段就不应视为质量问题。混凝土梁、板两端常常是最大剪力处或最大负弯矩处,但装配式框架梁两端靠柱一侧均设有施工缝。多年来,此类结构在柱、梁相交处并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随着建筑物功能及美观需要,“高、大、新”建筑物越来越多。由于混凝土浇筑问题、模板支设问题、施工操作问题使混凝土会分成若干段浇筑,只要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力和抗渗问题有比较正确认识,施工缝处理方法合理、科学,就不应对施工缝设置做过多的限制。因此,施工缝问题主要是对施工缝处理方法需认真研究,谨慎从事。

3.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中设置施工缝。较长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为克服沉降差异、温差影响和水泥干缩影响,需间隔一定距离浇筑筏板,每段筏板之间设置“后浇带”填平补齐,因此,“后浇带”处会出现两道垂直施工缝,后浇带的保护和混凝土浇捣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包括地下室筏板基础中后浇带的抗渗措施。

4.钢筋混凝土蓄液池或箱形基础及地下室外墙中设置施工缝。钢筋混凝土蓄液池或箱形基础及地下室外墙中设置施工缝,不仅关系到结构安全度问题,而且对池(箱)壁能否具

有良好的抗渗、防漏问题也有很大影响。有的施工单位为防止施工缝成为渗水通路,采取池(箱)底板同池(箱)壁板或地下室外墙同底板一起浇筑的方法,结果事与愿违。由于池(箱)壁或地下室外墙内侧支模无坚硬的硬基层支撑,造成池(箱)壁或地下室外墙几何尺寸歪斜变形,底板钢筋踩踏位移,严重影响蓄液池或地下室外墙及箱形基础的质量。

二、施工缝位置的留置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位置,必须在浇筑混凝土时事先考虑好。各种结构有不同的留法,但总的来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比较不重要的地方,或受力(主要指剪力)较小而施工又方便的地方。施工缝形成的截面应与结构产生的轴向压力相垂直,以便能直接发挥混凝土的特长——传递压力。例如,梁、柱的施工缝应与构件的轴线相垂直;板、墙的施工缝应与板面相垂直。

1.水平施工缝。基础与基础梁间、基础梁与柱间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梁的下面和上面的水平面上;柱与基础间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上面的水平面上;梁与柱间的施工缝,宜留在梁底与柱的交接水平面上;无梁楼板与柱间的施工缝,宜留在柱帽下面的水平面上。板与梁应一起浇灌,当梁的截面尺寸很大时,施工缝可留在板底面以下2cm~3cm并处在水平面上,不得留在梁截面受拉区内。烟囱、水池、水塔的施工缝,可每隔1.5m~2m留一道,但水塔中水箱的施工缝应避免留在支托斜底部分。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以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2.竖向施工缝。浇灌单向板混凝土时,施工缝可留在与板跨平行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及其复杂结构的工程,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对于带有斜梁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应连续浇灌,若必须分开浇灌,施工缝则应在斜梁加腋的上部。现浇楼梯的施工缝,一般应按楼层设置。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为了不影响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应作如下处理:

1.若施工间歇时间未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根据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不应超过2小时),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将新混凝土均匀倾入,盖满先浇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达到已浇好的混凝土层内Scm~lOcm,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

2.若施工间歇时间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则必须等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18mPa时,方可继续施工。

3.若施工间隔时间较长,已浇筑的混凝土早已硬化,在新浇筑混凝土前应作如下处理:清除接缝表面的水泥浮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混凝土层、油污等,将钢筋上的锈斑及浮浆刷净。大量实验表明接续面进行粗糙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接续面黏结强度。下面做法可以得到较好的粗糙界面:(1)混凝土适当凿毛,但此法容易伤及旧混凝土;(2)用高压水枪喷射旧混凝土表面,但高压水设备造价昂贵,含量高,在现阶段从我国实际技术及施工水平来看,应用高压水处理较少量的施工缝不太实际;(3)待混凝土初凝后,用人工方法使旧混凝土表面呈现锯齿状,根据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小(一般为2cm~4cm)锯齿深度为黏结面旧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1/4~1/2,切槽的平均宽度为黏结面旧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1~1.5倍;(4)用清水冲洗旧混凝土表面,使旧混凝土在浇筑新混凝土前保持湿润;(5)浇筑新混凝土前,在接缝上应先铺一层厚度为lcm~1.5cm的水泥砂浆(对于水平施工缝,该水泥砂浆厚度宜为2cm~3cm);(6)将施工缝附近的混凝土细致捣实。

4.梁、柱施工缝应与梁、柱轴线垂直,板墙施工缝应与板面、墙面垂直,不宜做成斜坡形。

5.留梁的竖向施工缝时,应先做一块隔板,放在施工缝的位置上,再浇筑混凝土。隔板应按梁中钢筋位置留出缺口,满插到梁底:若隔板上下不留缺口,板就被钢筋挡住,插不到梁底,混凝土的水泥砂浆就容易从下部流出,使梁底形成一个强度较低的水泥砂浆层。

6.做板的竖向的施工缝时,为了避免混凝土收缩裂缝,可采用新加设接头钢筋的办法。接头钢筋一般可采用6~10,其所需截面面积一般为板截面面积的0.2%。0.3%,长度为插入新旧混凝土各30倍,两端加弯钩。这种钢筋一般放在板的上面,必要时上下均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