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中国现代史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外交)(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外交部分)

【考点展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热身活动】填一填,连一连。

1、三个环节——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

2、四个阶段——50-60年代初无敌国外交

60-70年代“一边倒”

70-8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

9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一、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1)新中国外交的总方针和总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原则:

①“另起炉灶”:废弃旧的不平等的外交关系,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地位,建立起独

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注意:前面这两个方针的区别:前者重在建立平等外交关系;后者重在破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③“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使中国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

成就:中苏建交(第一个)及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例题1】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A.“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 B.“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

C.“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 D.“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过程: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

②进一步阐释: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

③最终定型: 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是我国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②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3、重要外交活动

(1)中苏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保障新中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2)走向国际舞台

①出席1954年日内瓦会议——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意义:它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②1955年万隆会议。

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同: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发展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异: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性质: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一种新兴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崛起。

成果:“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广泛赞扬。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

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万隆精神”)。

【例题2】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 【 B】

A.《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例题3】(2012·南京模拟)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是( ) 【 A】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不结盟会议D.联合国大会

【例题4】(2009年四川文综17)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D】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题5】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的外交方针与政策,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权性质紧密联系的。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B】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二、50年代中——60年代末的外交

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

2、原因: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本原因);

②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并大力支持(第三世界的兴起)

③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企图遏制中国的政策趋向破产

2、时间:

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把国民党的一切机构驱逐出去。(实际上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3、意义:

①对美国来说,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对中国来说,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对世界来说,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根本原因: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需要.

A.美国方面:

美国政府“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地位;美国经济陷入滞胀;越南战争的影响B.中国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苏联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②过程: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79年邓小平访美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揭开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阶段。

(2)中日建交(1972)

①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

②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

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①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②对世界: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对建立国际新秩序起积极作用。

四、改革开放以来(90年代)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①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中国为推动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等重大地区冲突的公正、合理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②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③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④为积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⑤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①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其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②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③加强与欧盟的合作。

④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上海)。

【例题6】我国现在正在全力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倡科学发展观,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C】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例题7】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他(周恩来)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以下对周恩来的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日内瓦会议,发挥积极作用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D.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规律小结

1、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由闭关锁国——被动开放——独立自主、和平共处、自力更生——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的转变。

2、中近现代外交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弱国无外交,必须发展强大,才能在外交上取得丰硕成果;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