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教研室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 政治研究的对象
一、政治的概念 1.古往今来的政治学家们所定义的主要 的政治概念: 中国: 孔子: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孙中山:政,公众之事,政治就是管理 公众之事。
西方: 柏拉图的理想国:用分工的理念来构建国 家 亚历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托马斯•阿奎那,上帝之城与人间之城 契约论者,认为政治由自然状态的人达成 契约而成 功利主义者,有人们功利衡量而形成的服 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行为主义者,认为政治就是围绕国家权力 的活动。 新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的假设来解释政治
二、资本主义国家职能 1.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2.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三、社会主义国家职能 1. 政治职能方面,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保持政治稳定。 2. 经济职能方面,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3. 社会职能方面,要发展社会保障和福 利事业,建设好公共设施
第三节 政治国家的结构形式
5.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成果 (1)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合法性基础 是什么? (2)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是什么? (3)公共权力的构成和组织形式是什 么? (4)公共权力的实现方式什么? (5)公共政策如何做出,如何保证其 最大效益?
第三节 学习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和方法
一、学习政治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政治素质 2. 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治国安邦的水平 3. 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科学地把 握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4. 有助于我们总结国家政权建设的经验
2. 立法权限的划分 (1)立法机构内部立法权限的划分 (2)行政机关的立法权 (3)司法机关的立法权 (4)公民的立法权 (5)地方立法权
3.立法程序 (1)提案 (2)审议和辩论 (3)表决通过 (4)公布

政治学原理(精品课件)全

政治学原理(精品课件)全

第五章 公共权力
一、权利与权力
1、权利:自由的社会化体现。 2、权力: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能产生预期效应的力 量。具体体现为能力、资源的占有、支配等。 3、权力的特性: A、权力的客观性; B、权力的被动性; C、权力的相对性; D、权力的相互性; E、权力的分合性; F、权力的抵消性; 4、权力和权利的重要性: A、为了能够追求利益,必须拥有权利; B、为了能够追求利益,也必须拥有权力;
(雅典卫城)
(圣保罗大教堂 )
(英国国会大厦)
三、政治学的贡献
1、给政治共同体即国家,以有序的公共生 活 2、给有序的公共生活以最适合的政体 3、给适合政体的运行以制度、程序和价值
无序状态
有序状态
四、政治学的研究
1、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经验研究 • 神学论证的政治学或价值阐释的政治学 • 经验归纳的政治学:基于有限事实的归纳而推出 更大范围内的结论:统计、案例及其比较 • 演绎推理的政治学—理性选择理论:从一个前提 假设出发,运作理性规则而推出结论,并解释相 应的政治现象 • 综合推理的政治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 新的政治学开始认为,由于政治人的行动常常不 止一种逻辑,为了全面揭示现实的政治机制,政 治学科们应该适当结合运用上述的推理方式。
一、政治学的产生
1、政治思想:对意义的把握,即现实是什 么,应该是什么? 2、政治哲学:对价值的追求,即如何有价 值,价值是如何? 3、政治理论:对现实的把握,即现实是怎 样,怎样看现实?
二、政治学的发展
1、古典时期:古希腊——中世纪 2、现代时期:价值理性、制度理性、价值 理性与制度理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D、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 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教学目标了解: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政治学的定位;理解:中国传统政治观、西方诸种政治观、政治学的学科性质、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径、政治研究的方法;掌握:政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方的例子: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3)不足之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政治学原理课件

政治学原理课件

政治学原理内容提要一、政治学导论二、政治关系三、政治主体四、政治行为五、政治制度六、政治文化七、政治发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政治的概念1、西方国家的政治概念(1)价值性解释(2)神学性解释(3)权力解释(4)管理性解释还有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讲,政治可以被定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从公共协调的角度讲,政治又可以被定义为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讲,政治还可以被定义为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西方国家的政治概念(1)政治是至善(2)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夺取和维持政权的行为(3)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4)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政治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1)政治需要进行资源分配(谁得到什么)(霍布斯与洛克)(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与市场和社会的区别)(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体制差异)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概念(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4)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概念,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列宁的政治概念,政治就是各阶级的斗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学科,是一种艺术二、作为博弈的政治“博弈”一词指某些个人或组织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

博弈的结局,不仅取决于本人或者本组织的行动,还取决于对方或其他方的相应行动。

G=﹛S1,…,Sn;u1, …, un ﹜政治博弈的要素:局中人(参加者)、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第十四章 政治发展:权利与治理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第十四章  政治发展:权利与治理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修正的现中代化国理人论民大学者行的反政对管观点理学系组编 齐明山社广会主义理:编论把都现包代括以进来来所有重大的
现代化理论
狭义: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知
识界开始的相关理论研究
14.1 政治发展概述
14.1.2 政治发展理论的演变
现代化 理论
最初的学术活动是在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宽泛的社会导 向的分析,将政治放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大框架下研究, 在现代化理论中政治发展等同于政治现代化。
政治上的个人权 利是从古希腊时 代形成的自然法 观念中引申出来 的。
法主要是和人的责任 联系在一起,只有到 了中世纪以后,自然 法和自然权利才联系 起来.自然法理论认 为,自然法存在于世
对于人权创立的深远 影响体现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的纽伦堡审 判和东京审判所依据 的原则中 .《联合国 宪章》和1948年的联
不是说原有的
的来临,发展成
理论就作废了,
为全球性的问题,
而是这些理论
因而政治发展研
往往经过调整
究不再是仅仅对
之后重新被重
发展中国家的现
视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组实编进行研究
齐明山主编
政治发展的理论到目 前为止并不成熟
14.2 人权与公民权利
一方面是因为70年代 和80年代以来政治哲 学的讨论,尤其是自 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 争论将公民和共同体 的关系摆到了核心位 置上
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反驳。依 附理论认为第三世界的落后,也就是低度发展,是帝 国主义的殖民主义造成的,因而是外部原因。
• 依附理论的解决措施
解决这中种国发人展困民境大的办学法行是政打破管帝理国主学义系的组国际编经济 政立治发秩展序的,经甚 济至 政从 策这 ,齐个 同明体 时加系山强中主第抽编三身世而界退国,家采之取间民的族经独

政治学原理PPT

政治学原理PPT

第二节 作为支配的权力的运用
• 权力的运用与权力是具有差异的,权力不 能被错误地等同于权力的运用。虽然权力 确实可以在权力运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 但是,拥有权力并不意味着必然会运用权 力,权力并非一定需要通过权力运用的过 程展现出来才能证明其存在。
• 丹尼斯·朗曾举例说明,国王或总统即使 在床上熟睡时仍然“拥有”权力是完全讲 得通。所以,有些学者依据权力的潜在性 品质区别出潜在的权力与实际的权力,潜 伏的权力与明显的权力。
三、西方学者权力观念的主要分类:
(一)斯蒂文·卢克斯的三维权力观 Power to:作为行动的权力 Power over:作为关系的权力 在卢克斯看来,以达尔为代表的多元主义者对于权力的研究
仅仅强调了权力的一个方面,即权力可以通过公开的和可以观 察到的形式进行运用;但是,权力还具有隐蔽的一面,权力运 用在很多情况下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可以观察到的冲突行为, 而且拥有权力的人也可能不会进行决策制定。所以,巴卡拉克 与巴拉兹认为权力存在着两种维度:权力运用存在于可以观察 到的明显的或者隐蔽的冲突中,它既可以通过决策制定的形式 表现出来同时也可能存在于不决策的形式中。
系得以发挥作用的场所、方式和技术,从而使权力分析成为社
会批评的工具。

1、权力具有多种维度,而不

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权力与
国家、法律存在密切关系,然而,权力
与国家和法律相比,是第一位,是具有
优先性的,应当从权力复杂的运作形态
来研究国家和法律的变化。权力具有多
种形态,而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
• 福柯指出权力具有多种形态,使用 不同的技术,渗透到各个局部领域,在 家庭、国家、教育和生产中使用不同的 策略。所以,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经 验性局部研究权力的多张面孔。

《政治学原理》课件(第3章)

《政治学原理》课件(第3章)

2.共和制 共和制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 首由选举产生、 首由选举产生、并实行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 式。 议会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是这样一种 ① 议会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是这样一种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由 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体形式。 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体形式。
3.契约说 国家的产生是人们互相缔结契约的结果, 国家的产生是人们互相缔结契约的结果, 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是共同协议的产物。国家的建立是基于人民的 同意,是人民的授权。 同意,是人民的授权。 4.功利说 国家的产生或政治社会的形成源于人们服 从的习惯, 从的习惯,国家的产生在于国家比其他选择可 以带来更多的幸福。 以带来更多的幸福。功利主义为政府干预提供 了灵活而实用的依据, 了灵活而实用的依据,任何有利于社会整体的 改革都被视为合法的。 改革都被视为合法的。
① 专制君主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体形 专制君主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体形 式。 等级君主制——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借 ② 等级君主制——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借 助等级代表机构实行统治的政体形式, 助等级代表机构实行统治的政体形式,是封建 割据向封建中央集权过渡的政权形态。 割据向封建中央集权过渡的政权形态。 ③ 立宪君主制——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 立宪君主制——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 (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 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 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 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
2.联邦制 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其基本 特征: 特征: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 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其联邦成员。 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其联邦成员。 第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 第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 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有 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 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 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 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 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 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 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的宪法发生冲突, 定。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的宪法发生冲突,以联邦 宪法和法律为准。 宪法和法律为准。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社团的类型 ★压力集团的含义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 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 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1、社区性团体 2、制度性团体 3、协会性团体
p132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社团的特征 ★社团的功能
1、力量制约关系 2、社会公共权力 3、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
★政治权力的特性
权威性、支配性、扩张性、 排他性、强制性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二、政治权利的意义和作用
政治权利的基础
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 2、物质财富 3、暴力
主观构成要素
1、能力素质 2、身分资格 3、理论与策略 4、组织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5、政治学与法学
6、政治学与社会学1、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2、中外政治制度 3、行政管理
4、国际政治
六、政治学的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1、权力研究 2、制度研究 3、政策过程研究
途径
4、政治功能研究
5、政治意识形态研究途径
6、国际关系研究途径 7、政治行为研究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 迈克尔·罗斯金 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华 夏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
★国家的含义
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1、社会共同体说 2、国家契约说 3、国家要素说 4、国家统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国家的类型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 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 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 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 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

政治学原理3.1ppt

政治学原理3.1ppt

民族国家(今天国家指现代 民族国家 )形成的历史过程
第3章 国家和超国家政治
本章重要问题
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 君主制和共和制的特点 单一制和联邦制的特点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全球化浪潮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3.1 从城邦国家到民族国家
3.1.1 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
1.城邦国家 第一,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它形 成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希腊。 第二,城邦国家的特征 第三,城邦制度衰落后,欧洲进入帝国时代。
4. 现代民族国家
(1)一般来说,只有当民族与国家两 者合为一体,即国家内只有单一的民族, 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 而且文化与政治已经逐渐融合,才符合 “民族国家”的纯粹含义,但是实际上大 多数民族国家是一种多民族的混合体,它 们共同享有以下几个特征:领土、人口、 主权。
(2)国家主权理论
[美]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25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罗尔斯 的“假设契约”理论
即想象把人们置于“无知之幕”下,他们不 知道自己的天赋、才能以及在社会中所占的位置, 但他们知道拥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是有益的,如自 由、机会和权力、收入、财富,还有赖以确立自 尊的条件。这种假设的人将参与原初契约的制定。
3. 绝对君主制国家
(1)到16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强有 力的君主制,其中法国和普鲁士是绝对君主制度 的最好代表。在绝对君主制下,君主大权独揽, 等级会议作用衰落。
(2)尽管君主专制国家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 家,但是它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3)绝对君主制形成了一个领土相对完整的 主权独立国家,对整体的民族利益的发展起了促 进作用。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主要观点:
1、传统政治学所使用得制度研 究方法与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 究政治现象得表面,而无法研究 实际政治中得各种心理与文化 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 可能触及影响与导致产生政治 现象得真正原因;
2、政治学作为解释人得政治行 为得规律性得科学,它应该能被 经验地证明;
政治科学化得难题与局限 1、数据问题
2、隐性价值问题 3、价值中立问题
数据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得数据与可观察得实验。但就是,无论如何,人类 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得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得细胞。究竟 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得“经验性”数据仍然就是一个问题。没有准 确得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得假说?
隐性价值问题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3、近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4、现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研究主题:
关于城市国家得观念与城 邦得理论。
理论内容:
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 结合,把人类得善、幸 福与正义作为社会生 活得最高目标与政治 生活得首要目标。
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经济研究 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政治系统研究方 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实证调查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 二、中国政治研究得历史过程 三、政治研究科学化得尝试
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严格地说,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客观得研究。但就是,政治研 究模式与理论要实现完全得客观就是非常困难得。在政治 领域中,事实与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政治学得 许多理论本身建立在假说与信念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 含着一定得价值。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它得科学得真实含 义就难免会受到置疑。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ppt课件大纲•政治学概述•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国家与政府目•国际政治与世界秩序•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录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现状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按照权力作用方式划分,可分为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

按照权力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按照权力主体划分,可分为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政治权力的定义: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制度;即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指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方式。

宪法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产物和表现,它必须适应政治权力的要求,为政治权力服务。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政治制度可以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范围,防止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政治制度可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而政治权力也可以改变或塑造政治制度。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定义指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政治参与形式包括投票、选举、结社、游行、示威、抗议等,以及通过媒体和网络表达政治意见和诉求。

政治学原理 PPT

政治学原理 PPT
⑶政府合法性的来源。政府权力来源于具有天赋权利的个人的让渡。
⑷消极政治观。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 ⑸对权力的制约。三权分立和法治原则。 ⑹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为政府的活动领域圈定一个范围。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多元主义(经验民主论, 二战后在美国兴 行。——古典多元主义 主要观点: ⑴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社会,民主政治应该是多元主体通过“多元竞争”(讨价还
什么是政治?
在西方,是从希腊polis一词演化过来的,最初含义为 希腊的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在古希腊,政治主要指的 是国家的活动。中国古代的政治(政与治是分开来用的) 指的是治国之道,如“治国平天下”。
对政治的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三种:传统的 解释、当代西方学者的解释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我们可 以归纳一下几种:
consensus),政治被认为是解决冲突的一种手段,一种可能的艺术 。
这里有两个基本假定:1、利益冲突不可避免,2、人可以通过理性力 量(对话、协商、妥协、讨论)而不是通过政治活动的边界问题。可分为三种观点: 1、政府政治观: ⑴狭义的政治观,主张政治只与国家有关,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艺术。 ⑵研究政治也就是研究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大多数人、大多数组织以及 大多数社会活动“外在于”政治。 ——意味着政治与非政治的区分,从而也就有“国家与市民社会”、 “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在非政治的私域中,例如家族、家庭、私人 企业、工会、俱乐部、社区组织等,调节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 以及社会自治就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两种基本机制。 ——对自由主义者来说,这一区分是相当重要的。它试图为政治活动确 定一个正确范围,为私人领域留出一片天地。——政治与专制的区别 就在于是否承认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美——米诺格)。 政府是“守夜人”,“小政府、大社会”。

政治学原理.课件

政治学原理.课件


• • • • • • •
1.集权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 3.议行和一原则 (二)主要的政府组织机构 1.国家元首 2.立法机构 3.行政机构 4.司法机构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 • • • • • •
第一节 政党与社团的政治定位 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 长期以来,政治学形成一个基本假设: 如何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以及如何界定国家与社会 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中的问题。 无政府主义者主张: 极权主义者主张: 自由主义者主张: 社会主义者主张:

• • • • • • • • •
第三节 政治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一、政治学研究途径 二、政治学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 (二)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第一,政治哲学研究方法。 第二,历史研究方法。 第三,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二、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自由权 2.平等权 3.民主权 三、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一)自由权利保障机制 (二)平等权利保障机制 (三)民主权利保障机制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第一节 国家与政府的概念界定 • 一、国家的含义 • (一)若干国家定义分析 • 1.社会共同体说 • 2.国家契约说 • 3.国家统治说 • 4.国家要素说 •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 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
二、政党与社团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政党及政党政治 一、政党及其历史演变 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 组织的政治团体。 二、政党的类型 1.核心会议型政党 2.支部型政党 3.单位化政党 4.准军事性政党
• • • • • • • • • •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政治学概述•国家与政权•政治制度目录•政治权力与权利•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01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政治团体、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

其中,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法01实证研究法02比较分析法03政治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政治学近代政治学现代政治学02国家与政权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概念政体类型国家与政权的关系国家与政权的联系国家与政权的区别03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定义与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的分类西方政治制度的特点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政治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基本原则,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中国政治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04政治权力与权利排他性权威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权威力量,具有定义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的倾向,总是试图扩大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强制性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以及在政治上定义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参政权公民有权参加选举活动,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公民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

监督权0201030405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利的基础和保障。

政治权力的存在和行使,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没有政治权力的支持,公民的政治权利就难以得到实现和保障。

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来源和目的。

政治权力的存在和行使,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也是政治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依据。

第三章 国家与超国家政治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第三章   国家与超国家政治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全能国家 极权国家 管理对象
全能国家试图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控制,将国家
中国权人力民渗透大到学社会行的政每管一个理角学落 系组编 极治权统国 治家 ,指 国的 家齐是 和明政 社治 会山权 的主力 界编限对被非取政消治,生政活治的权无力孔渗不透入到的人政
的社会、文化、宗教生活的一切领域,社会秩序完全由 政治权力来达成,个人不再有任何私人空间或自由
尔斯 、安德森和巴林 顿·摩尔等
3.1 从城邦国家到民族国家〖1〗
3.1.2 国家形成的理论探源
暴力说
神权说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较强的部落用暴力征 服较弱部落
契约说
“君权神授 ”
功利说
国家是私有制出现后阶 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当代国家理论的发展
国家的产生是人们互 把趋乐避苦视为人的 经济学家 —诺思 —“暴
卢梭——民主共和国
历史学家—民族国家的起
源(管理、军事和经济)
3.2 国家的形式〖1〗
3.2.1 国家政体形式
二元立宪君主制的特征
君主制
专制 君主制
立宪 君主制
等级 君主制
第一,政府与议会分掌政权, 因此称为二元立宪君主制。第 二,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 机构,内阁是根据君主的意志 组织起来的,对君主负责。第
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是最明显的标志。
3.4 民族国家面临的挑战〖1〗
3.4.4 民族国家与全球化挑战
全球治理
国家主权受到的挑战
从地方到全球的多层面中公共
权威与私人机构间一种逐渐演 进的(正式与非正式)政治合
来自超国家或“准”超国家行 为
通 城便堡利为之中处心的而中城建镇立国和起人民大独 法学特 庭行的 和司 充政法 分管地 的区 自理, 治学拥 权系有 。特组别编的法律、

政治学原理课件第一章

政治学原理课件第一章


政治学:研究如何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学问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 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古代西方政治学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
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 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表现;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三、关于政治学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国家政权或国家问题(国家学)
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发展变迁、国家类型与形式、
国家机构、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宗教、国家与政 党


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 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 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 科群体系。
和尚吃水引发的政治思考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人多力量大与三个和尚没水吃
解决和尚吃水难题是政治学的任务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 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来调动和尚们挑水的 积维利(公元1469-1527年)意大利 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 于1498年出任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
会秘书 。

1512年共和国崩溃,曾长期支配佛罗伦萨政局的 美第奇家族重掌政权,他被捕入狱。 其代表作《君主论》认为共和政体是最好的国家 形式。他强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权术政治、残 暴、狡诈、伪善、谎言和背信弃义等,只要有助 于君主统治就都是正当的。这一思想被后人称为 “马基雅维利主义”。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教学目标了解: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政治学的定位;理解:中国传统政治观、西方诸种政治观、政治学的学科性质、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径、政治研究的方法;掌握:政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方的例子: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3)不足之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历史唯物主义


2、阶级分析
3、制度主义
二、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1、行为主义 (1)基本特征:


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
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 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 主张‚价值中立‛。
(2)如何评价?

优:个体主义的微观视野;在选举政治中依然有生命力; 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源泉。
的政治人
终极目的:成为理性、成熟的公民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思考:你认为政治的含义是什么?
政治在意义上的政治 作为形容词的政治(非常重要)
一、政治的传统含义 人们对政治的解释和定义历 来不同。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政治学 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阐发了 不同的政治观,因此,对政治概念也 形成了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大致可 归纳为以下四种:
维护权力和扩大权力。
4 、管理性解释:政治是一种公共管理 活动。

孙中山: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 是政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P5)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 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三、对“政治”概念的理论分析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 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四、政治的地位

1、政治权力的首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 2、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作为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权力又决定着其他上层建筑。 3、政治可以提升被统治者或民众的地位。

不足:价值难以中立(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一味关注个 体行为的量化分析,结论难说是全面和正确的。
2、理性选择主义

核心要素直接来自行为主义; 方法论是个人主义;


核心命题是经济人假设;
包括社会选择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
三个著名的悖论
公地的悲剧
哈丁首先提出。他讲的是假定有一块草 地为多户牧民所有,如果大家都只管放养,不管 养护,那么草地到最后必定沦为荒地谁也用不了。 如果大家达成一个协议,放养三个月,修养三个 月,以此来保证草地的延续。那么,如果有人趁 修养期破坏协议偷偷放养,就可以一家独占肥美 的草地。照此逻辑,如果牧民都追求自己利益的 最大化,人人都来偷偷放养,则必定导致公共资 源最后的损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法家 韩非:法(法律)、术(统治术)、势(权力)。
相关参考书目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日本民主党党 首选举2010年9月14 日下午发表计票结 果,现任日本首相 菅直人获得721分, 领先于获491分的前 干事长小泽一郎, 当选新一任民主党 党首,继续担任日 本首相。
没有户口的 “黑孩 子”——壹 基金
学习本课的目的
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框架、基本理论 掌握基本的政治常识 学会分析复杂的政治现象 做一个,关心、理解、参与政治生活
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
罗斯金,《政治科学》 罗尔斯,《正义论》
三、政治学的范围
1、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政治理论与方法论 本国政府与政治 比较政府与政治
行政管理
国际关系 2、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政治哲学 政治文化和政治意 识 政治组织结构和制度 政治行为 政治环境
第三节政治学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中国:“受命于天”
西方:“君权神授” 阿奎那:尘世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而国王是上帝的一个 仆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
3 、权力性解释: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 和运用。


法家的“法、术、势”
韦伯,政治是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拉斯韦尔,政治主要指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马基雅维里,认为政治是夺取权力、
政治学原理
课堂须知
遵守规则
相互理解
相互沟通
共同学习
参考教材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 朱光磊,《政治学概要》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或《政治学十五讲》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 罗斯金,《政治科学》
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
• 在8月30日举行的 日本国会众议院选 举中,民主党一举 夺得全部480个议 席中的308席,而 执政的自民党仅获 得119席。日本首 次实现战后以来真 正意义上的‚政权 更迭‛。 • 鸠山由纪夫在9月 16日下午举行的日 本特别国会首相指 名选举中当选为日 本新首相。民主党、 社民党、国民新党 三党联合执政的新 政府宣告成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柏杨,《中国人史纲》

《论语》
2、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四个时期: 古典主义政治学 旧制度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和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相关参考书目

亚历士多德,《政治学》 卢梭,《社会契约论》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第二节政治学
一、什么是政治学 具体而言,可将政治学涉及到的知识分为两大块, 即政治哲学理论和政治科学理论。

政治哲学理论:什么样的政治生活是值得追求的? 政治科学理论:现实政治生活是什么样的和为什么是这样 的?
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儒家—礼;仁政。
道家

1、价值性解释:政治应当具有某种价值 性特征或标准。
孔子曰,“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
公正,因此,他的理想国就是 “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 节制和正义这四种美德。
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
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们相 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 、神学性解释:政治生活是神意的安 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