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优质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优质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40页至第43页,重点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问题。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教材第40页例题,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强调进位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分享各自的心得。

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多位数乘一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物品打包等。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2. 进位问题3.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43页练习题1、2、3。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问题。

2.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3.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激发学生兴趣。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下一节课做好衔接。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2、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组合学生解答练习七中的习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5、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1、第2题“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时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第4题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1)两个倍数为什么不一样?(2)再过一年(即小孩7岁时),老人的年龄是小孩的几倍?小孩8岁时呢?(3)有什么规律吗?3、第5题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每周存的钱数越多,存的周数就越少”的规律。

4、第7题数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知道比较“谁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打的字数多。

学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看1分谁打字多。

126÷3=42(个),90÷2=45,45〉4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看6分谁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5、第8题数学中要结合这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可以:(1)理解题意,说说从弄脏的购货发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案-第6单元 乘 法-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案-第6单元 乘 法-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案第6单元乘法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案第6单元乘法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乘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乘法是一种快速的加法计算方法。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例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从而让学生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反馈。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意义:快速的加法计算方法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计算方法:先乘后加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6单元的练习题。

(1)25 + 25 =(2)30 + 30 =(3)40 + 40 =(4)50 + 50 =答案:(1)25 + 25 = 50(2)30 + 30 = 60(3)40 + 40 = 80(4)50 + 50 = 10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入,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然后讲解乘法口诀,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进行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尝试用乘法进行计算,从而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问题。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创设情境: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一些商品,需要计算总价。

(2)提问: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吗?2. 新课:(1)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步骤。

(3)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应用:(1)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举例说明,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强调注意事项,如进位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例题及解答步骤。

3. 注意事项,如进位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2)应用题: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

(2)应用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但在进位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探索多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分配律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问题。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易程度及答案的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章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步骤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小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些苹果,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3元,他买了5千克的苹果,请问他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 例题讲解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如:123 × 4。

步骤如下:(1)从个位开始,分别用每一位上的数去乘以一位数。

(2)将乘得的积写在对应的位置。

(3)将每一位上的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3. 随堂练习(1)计算:456 × 2(2)计算:789 × 3(3)计算:321 × 44. 解答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刚学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引入环节的购物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例题:123 × 4 的解答过程。

3. 随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567 × 2(2)计算:890 × 3(3)计算:234 × 52. 答案:(1)1134(2)2690(3)117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如:× 6。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处理。

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练习本、计算器、数学课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帮助商家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总价。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讲解进位处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例题3.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完成数学课本P63页第3、4题。

答案:见课本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处理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处理1. 强调进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进位是保证计算正确的基础。

2. 通过例题讲解,详细演示进位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方法。

3. 设计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进位处理,巩固所学知识。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实施1. 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并描述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计算周长和面积。

2.难点: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如黑板、窗户等。

(2)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

2.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练习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1)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2)让学生在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1)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引出周长的概念: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2.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练习计算周长(1)出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计算它们的周长。

(2)让学生在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计算周长。

(1)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计算生活中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的周长。

第三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引出面积的概念: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2.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练习计算面积(1)出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计算它们的面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该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数学学习工具,包括铅笔、橡皮、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我要去超市购买一些苹果,每斤苹果的价格为3元,我要购买2斤和3斤苹果,请同学们帮我计算需要支付多少钱。

2.例题讲解:以2斤苹果为例,我会用课件展示计算过程,先将2写在上方,3写在下方,然后从个位数开始相乘,将乘积写在下方相应的位置,将两个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3.随堂练习:请同学们按照刚刚讲解的方法,计算3斤苹果的价格。

4.小组合作: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出一些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题目,并互相解答。

5.答案讲解:我会选取一些题目进行讲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2 3_______3 | 6 6|_____6 9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123 × 4b. 456 × 7c. 789 × 8答案:a. 492b. 3192c. 623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解决乘法计算过程中的一次进位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一次进位的处理。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2.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利用教具和实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4. 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一次进位的重要性。

3. 演示与讲解: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次进位的处理方法,然后进行分享。

6. 游戏与竞赛: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乘法。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和教具。

3. 实物和模型。

九、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新课导入:10分钟3. 演示与讲解:15分钟4. 练习:15分钟5. 小组讨论:10分钟6. 游戏与竞赛:10分钟7.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总计:70分钟十、教学延伸1. 在下一节课中,将继续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其他进位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包括加减法运算、整数的概念、比较大小、数的组成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比较大小。

3. 使学生掌握数的组成,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其中有3个苹果和2个香蕉,请问小明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让学生尝试解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复习:通过教学卡片,复习加减法运算的法则,整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和数的组成等知识。

例如,展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4 + 3 = ?”,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法则。

例如,讲解一道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给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讨论一个问题:“假设你要买2个面包和3个牛奶,请问你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减法运算法则:加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减法: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得到差整数比较大小: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先比较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数的组成:数的组成就是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的和,例如,数7可以分解成2+5,3+4等七、作业设计(1)2 + 3 = ?(2)5 2 = ?(3)4 + 6 = ?(1)321 和 245(2)456 和 450(1)12(2)1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加减法运算的法则、整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和数的组成等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优质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优质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优质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详细内容。

具体涉及章节为第33至第37页,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理解其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理解其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运算规律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件衣服价格是123元,小明想买3件,那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2. 例题讲解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通过例题123×3,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3. 随堂练习(1)计算:456×2、789×4、321×3。

(2)应用题:小华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价格是23元,那小华买这些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4. 答疑解惑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2. 例题:123×3=3693. 练习题:456×2、789×4、321×3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567×2② 890×3③ ×4(2)应用题:小明书架上有5层,每层可以放12本书。

如果小明有3个这样书架,那他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2. 答案(1)计算题答案:① 1134② 2690③ 4936(2)应用题答案:180本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仍存在速度较慢、准确性不高问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训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法教案1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法教案1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法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驾驭百以内的一位数来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根底上绽开教学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内容编排依次是:先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然后在探究有关0的除法规律的根底上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再学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除法,最终学习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试题。

新学问点: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3、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除法。

4、连除和乘除混合试题。

教学要求:1、探究并驾驭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示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展演算。

2、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

3、结合详细计算过程,造就估算意识和实力。

4、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敏捷运用除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通过视察、操作、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课时支配: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桃子教材第54.55页的内容。

教材目标:1、探究并驾驭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结合详细情境,造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3、驾驭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造就学生谨慎,细致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笔算方法。

2、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具打算:口算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一、学前打算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120÷3= 86÷2= 63÷3= 420÷6=2、笔算。

〔1〕集体在本子上完成。

4(2)做完后投影展示学生书写过程。

〔3〕表达完竖式时要留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1、创设学习情境。

今日教师带着猴子们来到桃园一起采摘桃子,看他们干的多带劲哪!不一会,一筐筐别致的桃子就采满了。

咦,教师为什么端来48个桃子呢?噢,原来它是为了表扬2个采摘小能手。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三班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三班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使同学理解并把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挨次,自主、娴熟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2、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养成认真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同学把握混合运算挨次,能娴熟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挂念同学利用学问的迁移,探究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

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1、计算:140×3+280400—400÷8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挨次是什么使同学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挨次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同学练习,指名板演。

2、今日我们连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题。

媒体出例如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

一副围棋15元。

购置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一共要付多少元(1)请同学读题,老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当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同学列式:12×3+15×4或15×4+12×3那这样列式应当先算什么应当按怎样的运算挨次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2)同学分小组争辩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当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同学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同学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当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挨次计算的通过刚刚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挨次是怎样的吗使同学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稳固练习1、“想想做做〞1。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教案: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教学内容1. 分数的比较大小: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

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意义,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分数卡片、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的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例1:比较大小分数1:1/4分数2:3/4解答:1/4 < 3/4例2:加法运算分数1:2/5分数2:3/5解答:2/5 + 3/5 = 5/5 = 1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加法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题目1:比较大小分数1:2/5分数2:3/5答案:2/5 < 3/5题目2:加法运算分数1:2/5分数2:3/5答案:2/5 + 3/5 = 5/5 = 14. 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教师通过讲解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的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例3:比较大小分数1:2/5分数2:3/4解答:先通分,得到4/20和15/20,所以2/5 < 3/4例4:加法运算分数1:2/5分数2:3/4解答:先通分,得到8/20和15/20,所以2/5 + 3/4 = 23/20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1 < 分数22. 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分数1 + 分数2 = 分数33. 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先通分,然后比较大小4. 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先通分,然后进行加法运算七、作业设计1. 题目1:比较大小分数1:2/5分数2:3/5答案:2/5 < 3/52. 题目2:加法运算分数1:2/5分数2:3/5答案:2/5 + 3/5 = 5/5 = 13. 题目3:比较大小分数1:2/5分数2:3/4答案:2/5 < 3/44. 题目4:加法运算分数1:2/5分数2:3/4答案:2/5 + 3/4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而难点则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教案范文

三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教案范文

三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教案范文实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根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

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三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三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进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干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存解决问题的体会,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会。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完成下列填空2×()+3×()=18(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肯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可以肯定?(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二、探究新知。

1、知道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

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形该怎么办呢?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换,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换。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恰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运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当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分数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份生日蛋糕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蛋糕被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份。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反馈。

4.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份水果沙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沙拉中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的分数是多少。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反馈。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几道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计算七、作业设计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作业布置上,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 知道加法可以交换
- 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计算简单的加法
- 能够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 加法交换律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准备
- 课本《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小球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入加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口头对话和教具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课本上的例题,讲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3. 练演示:通过教学用具进行实际操作,示范加法交换律的使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加法交换律的应用,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解释。

5.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趣味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加法交换律的记忆和应用。

6. 拓展练: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练,并检查答案。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交换律的重要性和灵活运用。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研究表现
- 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
教学延伸
- 引导学生思考加法交换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鼓励他们寻找更多实例。

- 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加法交换律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如加法结合律。

参考资料
-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7乘法估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7乘法估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7乘法估算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7乘法估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6单元的7乘法估算。

我们将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学习如何进行乘法估算,以及如何利用估算来简化计算过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7乘法的基本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7乘法的基本估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的例子,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情景,比如去超市购物,让学生们感受到估算的重要性。

接着,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讲解7乘法的基本估算方法。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我会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会包括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并且要求他们写出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上课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拓展延伸,尝试更多的实际例子,以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际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去超市购物的实际情景来引入乘法估算的概念,因为这样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们思考,如何在购物时快速估算总价,以及如何利用估算来简化计算过程。

二、估算方法的讲解三、随堂练习的设计在讲解完估算方法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这些练习题将涵盖不同的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会鼓励学生们在练习中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作业的设计作业的设计将包括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独立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并且写出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202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68页至第70页,详细内容包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口诀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生活实例。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3.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乘法的处理。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乘法口诀表。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乘法口诀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第68页例题,详细解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步骤,特别是进位乘法的处理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第69页第14题,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乘法口诀的应用,提高计算速度。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教材第70页第58题。

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 乘法口诀表3. 例题解析4. 课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70页第58题。

答案:见教材答案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乘法口诀的深入学习,提高计算速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乘法的处理。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例题讲解:详细解释计算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乘法口诀的应用,以提高计算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14——20XX年第一学期班级:三年级(1)班内容:第六单元数学教案教师:管丰琴第六单元《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然后再精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目标解析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来检验乘法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教师要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与机会,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一次进位是一样的,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错,专门安排例题,是为了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列式计算(一次进位练习)。

62×4 38×2 71×5【设计意图】连续进位与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都是相同的,通过对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复习,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利用知识的迁移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课件出示情境。

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什么问题?(2)列式:24×9(3)估一估,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方法一:24接近20,20×9=180(瓶)往小里估(板书)方法二:9接近10,24×10=240(瓶)往大里估(板书)得出:24×9的得数在180和240之间。

或者:(4)尝试用竖式计算24×9。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

(5)汇报评价。

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

)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

)板书:连续进位(6)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①从个位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这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提倡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再通过对比,找到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破新知的学习。

2.认识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做一做:列竖式计算。

(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习。

(2)评价并订正。

2.估一估,再列式计算。

36×7 313×5 499×3 3.练习十三第7题。

4.练习十三第9题。

5.练习十三第15题。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不仅要注意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还应注意计算的速度,因此通过第1、2题一定量的计算练习是完成计算教学目标的保障。

第3题将计算教学渗透到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对乘法算式的理解,常识性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第4题是开放题,学生首先从众多信息中选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然后自主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5题为找规律,让学生知道乘法计算中存在着很多规律,体会数学中的规律美,感受数学的奥秘。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继续培养学生在精确计算之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的习惯,为粗略的判断精确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二、目标解析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都要与第二个因数相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供了两种写法,竖式写法不同,但结果相同,第二种更简便,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的算理。

因为算理相同,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下列各题(列竖式计算)。

123×3= 368×3= 2.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上计算。

3.汇报,说说两道题的不同,需要注意什么?第1小题不进位,第2小题需要连续进位。

计算时要注意:哪位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因数中间有0与末尾有0的乘法与一般乘法的算法是一样的,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更顺利地借助旧知进行有效迁移。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课件出示问题:(2)列式:604×8(3)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604接近600,600×8=4800,座位应该比4800个多一点。

(4)课件指名上黑板,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尝试解决。

①说说这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因数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因数中间有0。

)②以前因数中间没有0,是怎么计算的?现在因数中间有0,要不要分别相乘呢?如果不乘,会出现什么情况?③小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同,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5)小练习:102×3(不进位) 109×3(一次进位)409×3(两次进位)【设计意图】算前估一估,既为粗略的判断精确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同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因为因数中间有0的算法同前面学习过的算理相同,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最后的小练习提供了三种由易到难的计算,通过对比,进一步巩固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的方法。

2.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出示问题:(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求的是什么问题?(知道了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3)列式:280×3(4)你能估一估吗?280接近300,300×3=900,需要的钱数比900少一些。

(5)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

(6)汇报。

(7)说说对方法二的理解。

(借助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简写的道理:28个十乘3等于84个十。

)你更喜欢哪一种?(8)说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简写时需要注意什么?(一是一位数书写的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9)小练习: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估算是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应该在任何不能口算的计算前都要有所体现,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继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索因数末尾是0的乘法计算方法。

两种计算方法,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渗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选择较方便的方法二。

虽然教材中没有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的文本,但是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记录讨论的结果,突出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

小练习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

(三)练习提高1.练习十四第1题。

(1)独立完成后汇报。

(2)再说一说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练习十四第6题。

(1)独立完成后汇报。

(2)再说一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何简便计算。

3.练习十四第5题。

不用计算,你能判断哪个算式的得数大?说说理由。

4.练习十四第3题。

(1)独立完成比较大小。

(2)说说你是怎么快速判断的。

【设计意图】第(一)题和第(二)题是分别有关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通过一定量的练习,继续巩固有关计算的法则。

第(三)题通过有关0的乘法计算的规律快速进行得数大小的判断,使所学知识得到灵活运用。

第(四)题综合运用有关0的四则运算,达到快速区分的目的。

(四)谈收获说一说您今天学习到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归总”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目标解析例9沿用了例8的情境,编排的思路与例8大体相同。

不同的是,画图的方法由示意图改为更为抽象的线段图,为今后借助线段图分析更复杂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

总价相等这一数量关系用形象示意图(离散的图形)无法呈现,而且当数据很大时画起来也很麻烦。

线段图通过用上下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并平均每分成相应的分数,既能很好地表明总量一定的数量关系,还能体现每一步中单价与数量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四、教学准备课件、直尺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

(1)你发现了什么信息?(2)根据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师:这个问题跟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归总”问题是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通过解答复习的内容,将两步解决的一个问题化为两问的问题,逐个解决,降低了难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利过渡。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阅读和理解。

(1)出示例9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

①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②你能用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预设一:画形象示意图表示题意。

预设二: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③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第一幅图不能表示清楚题意,看不出买6元一个的碗和买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

第二幅图画的线段总长度是一样的,表示买6元一个的碗和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

36元里面有几个9元,就能买几个碗。

④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从第一条线段图知道每个碗6元(单价),正好可以买6个(数量),可以求出妈妈一共有多少钱(总价)。

知道了总价,就可以求出用这笔钱买9元一个的碗买几个。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预设一:6×6=36(元) 36÷9=4(个)预设二:6×6÷9=36÷9=4(个)(3)说说自己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从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必须先求出“这些钱”是多少,而题目中没有直接给总价,所以同样要先求出妈妈有多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