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课程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度集中的计划、大纲和教材,脱离地区实际; 课程内容和结构是以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设计的,忽
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
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固定、死板、单一,缺乏弹性和 灵活性;
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状况、思维方 式和语言特点,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
理论观点和知识内容陈旧,没有反映最新的科学研究 的成果等。
• 2、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 “教学的最后目的在于德行,但是要达到这一终极目的,还需要有一切 近的目的,那就是‘多方面的兴趣’。”
•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是什么”的经验的兴趣, 则需开设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等课程;
• 为了培养学生思考事物“为什么”的思辨的兴趣,则需开 设数学、逻辑学和文法等课程;
第三部分是心理学、教育学,这是为了正当地 履行父母的职责,更好的教养自己的子女所需要 的科学知识。
第四部分是历史,这可以使学生了解过去和现 在的国家生活,履行社会义务,以便作为一个社 会公民合理的调节自己的行为。
第五部分是了解欣赏自然、文化、艺术(包括 绘画、雕刻、音乐、诗歌)知识的科目,这是为 了闲暇时间休息和娱乐所需要的同时也有助于建 立起一种健全文化生活的知识。
• 4、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
第二节 西方课程的历史演变
• 一、西方古代社会的课程(前科学阶段)
古希腊的学校教以跳跃、跑步、铁饼、标枪、角力等
内容,同时教以舞蹈、合唱、器乐、诗歌、文学。
古希腊后期的“七艺” 柏拉图被普遍认为是西方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理论
的人。 古罗马的昆体良,为文法学校规定了课程,提出应当
包括文法、作文、写作、音乐、数学、体育和声调练 习。并鲜明地主张多科并进。
• 我国近代课程的基本特点:
• 1.清末课程“中体西用”,具有鲜明的改良主 义性质是封建思想和科学教育的结合;
• 2.民国初,废除“读经讲经”学科,加强了应 用学科;
• 3.“五四”后的学校课程是加进了科学民主的 内容。
• 4.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使我国课程进了一大 步,但也不乏简单搬用之嫌。
• 三、我国现代的课程
• 1、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的课程(1949一1957)
•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课程(1958-1965)
•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课程(1966-1976) • • 4、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期的课程(19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7-1986)
5、新中国第一代课程的利弊
• 特点: • 一是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 二是重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 • 三是强调统一要求和必修。 • 主要弊病 :
• (2) 教育准备说 • (3) 特别强调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 (4)提出与“五种活动”相应的注重科学知识的课程体系:
第一部分是生理学、解剖学,这是阐述生命和健 康规律,直接保全自己或是维护个人的生命和健 康,并使他们保持精力充沛和具有饱满情绪的知 识。
第二部分是读、写、算,以及逻辑学、几何学、 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 社会学等,这是与生产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知识。
• 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美丑善恶评价等审美的兴趣,需开设文 学、图画、唱歌等课程;
• 为了培养学生进行各种人际交往的同情的兴趣,需开设外 国语和本国语等课程;
• 为了培养学生社会的兴趣,需开设历史、政治、法律等课 程;
• 为了培养学生宗教的兴趣,需开设宗教课程。
• 3、斯宾塞的课程理论
• (1)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批判
• (二)近代课程理论的系统化发展
• 1、夸美纽斯的课程理论
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 全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的发展。
夸美纽斯是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现代意义上课程体系的人
他把泛智学校的课程分为三类:主要课程、次要课程和第 三位的课程。这三类课程分别为语言、哲学、神学等主要 课程,历史等次要课程,娱乐、游戏等第三位的课程。
二、我国近代的课程
1、教会学校实行课堂化班级教学,开设宗教、 数学、物理、化学、世界史地、心理学、逻辑 学、政治经济学、近代实用技术等较完备的西 学课程。
2、《奏定学堂章程》所规定的学校课程,包括 初等小学堂课程、高等小学堂课程、中学堂课 程三层结构,课程设置除修身、读经讲经、中 国文学外,首次设置了一系列自然科学课程(如 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及体操和图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 为弟子设置《五经》,百家群书(如佛家、道家), 杂艺(即琴、棋、书、画、数、医、射、投壶等), 农事等方面的课程。
朱熹为《四书》作注,(《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它与《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合称“四书五经”,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学校的教 材,并成为元、明、清三代封建学校课程及科举 考试的惟一依据。
第二章 课程的历史发展
教科院 袁强
第一节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
• 一、我国古代的课程
• 先秦时期:礼、乐、射、御、书、数,即“六 艺”。“六艺”侧重于才能和技艺的训练,而 且注意到了德、智、体、美几育的均衡发展。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在“独尊儒术”思想指导下,董仲舒 主张设置《六经》课程,汉武帝也专置五经博 士,五经成为官定的正式课程。
二、西方近代社会的课程
(形成系统理论阶段)
(一)近代西方的学校课程 • 1、自然科学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得到较大的提升; • 2、新人文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得到扩展; • 3、体育逐步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必修课程; • 4、劳动科目列入学校课程; • 5、艺术学科逐步受到重视; • 6、课外活动逐步取得与正规课程并列的地位。
中世纪寺院学校 ——完全被置于宗教和神学 的支配下,内容十分狭窄 ;
欧洲中世纪的世俗封建主要求青年学习击剑、 骑马、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等,逐 渐形成“骑士七艺”课程;
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垄断学校课程的局面, 开设了一些全新的课程 ;
(意)维多里诺,就从事代数、天文和各种自 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
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固定、死板、单一,缺乏弹性和 灵活性;
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状况、思维方 式和语言特点,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
理论观点和知识内容陈旧,没有反映最新的科学研究 的成果等。
• 2、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 “教学的最后目的在于德行,但是要达到这一终极目的,还需要有一切 近的目的,那就是‘多方面的兴趣’。”
•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是什么”的经验的兴趣, 则需开设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等课程;
• 为了培养学生思考事物“为什么”的思辨的兴趣,则需开 设数学、逻辑学和文法等课程;
第三部分是心理学、教育学,这是为了正当地 履行父母的职责,更好的教养自己的子女所需要 的科学知识。
第四部分是历史,这可以使学生了解过去和现 在的国家生活,履行社会义务,以便作为一个社 会公民合理的调节自己的行为。
第五部分是了解欣赏自然、文化、艺术(包括 绘画、雕刻、音乐、诗歌)知识的科目,这是为 了闲暇时间休息和娱乐所需要的同时也有助于建 立起一种健全文化生活的知识。
• 4、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
第二节 西方课程的历史演变
• 一、西方古代社会的课程(前科学阶段)
古希腊的学校教以跳跃、跑步、铁饼、标枪、角力等
内容,同时教以舞蹈、合唱、器乐、诗歌、文学。
古希腊后期的“七艺” 柏拉图被普遍认为是西方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理论
的人。 古罗马的昆体良,为文法学校规定了课程,提出应当
包括文法、作文、写作、音乐、数学、体育和声调练 习。并鲜明地主张多科并进。
• 我国近代课程的基本特点:
• 1.清末课程“中体西用”,具有鲜明的改良主 义性质是封建思想和科学教育的结合;
• 2.民国初,废除“读经讲经”学科,加强了应 用学科;
• 3.“五四”后的学校课程是加进了科学民主的 内容。
• 4.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使我国课程进了一大 步,但也不乏简单搬用之嫌。
• 三、我国现代的课程
• 1、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的课程(1949一1957)
•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课程(1958-1965)
•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课程(1966-1976) • • 4、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期的课程(19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7-1986)
5、新中国第一代课程的利弊
• 特点: • 一是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 二是重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 • 三是强调统一要求和必修。 • 主要弊病 :
• (2) 教育准备说 • (3) 特别强调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 (4)提出与“五种活动”相应的注重科学知识的课程体系:
第一部分是生理学、解剖学,这是阐述生命和健 康规律,直接保全自己或是维护个人的生命和健 康,并使他们保持精力充沛和具有饱满情绪的知 识。
第二部分是读、写、算,以及逻辑学、几何学、 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 社会学等,这是与生产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知识。
• 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美丑善恶评价等审美的兴趣,需开设文 学、图画、唱歌等课程;
• 为了培养学生进行各种人际交往的同情的兴趣,需开设外 国语和本国语等课程;
• 为了培养学生社会的兴趣,需开设历史、政治、法律等课 程;
• 为了培养学生宗教的兴趣,需开设宗教课程。
• 3、斯宾塞的课程理论
• (1)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批判
• (二)近代课程理论的系统化发展
• 1、夸美纽斯的课程理论
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 全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的发展。
夸美纽斯是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现代意义上课程体系的人
他把泛智学校的课程分为三类:主要课程、次要课程和第 三位的课程。这三类课程分别为语言、哲学、神学等主要 课程,历史等次要课程,娱乐、游戏等第三位的课程。
二、我国近代的课程
1、教会学校实行课堂化班级教学,开设宗教、 数学、物理、化学、世界史地、心理学、逻辑 学、政治经济学、近代实用技术等较完备的西 学课程。
2、《奏定学堂章程》所规定的学校课程,包括 初等小学堂课程、高等小学堂课程、中学堂课 程三层结构,课程设置除修身、读经讲经、中 国文学外,首次设置了一系列自然科学课程(如 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及体操和图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 为弟子设置《五经》,百家群书(如佛家、道家), 杂艺(即琴、棋、书、画、数、医、射、投壶等), 农事等方面的课程。
朱熹为《四书》作注,(《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它与《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合称“四书五经”,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学校的教 材,并成为元、明、清三代封建学校课程及科举 考试的惟一依据。
第二章 课程的历史发展
教科院 袁强
第一节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
• 一、我国古代的课程
• 先秦时期:礼、乐、射、御、书、数,即“六 艺”。“六艺”侧重于才能和技艺的训练,而 且注意到了德、智、体、美几育的均衡发展。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在“独尊儒术”思想指导下,董仲舒 主张设置《六经》课程,汉武帝也专置五经博 士,五经成为官定的正式课程。
二、西方近代社会的课程
(形成系统理论阶段)
(一)近代西方的学校课程 • 1、自然科学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得到较大的提升; • 2、新人文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得到扩展; • 3、体育逐步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必修课程; • 4、劳动科目列入学校课程; • 5、艺术学科逐步受到重视; • 6、课外活动逐步取得与正规课程并列的地位。
中世纪寺院学校 ——完全被置于宗教和神学 的支配下,内容十分狭窄 ;
欧洲中世纪的世俗封建主要求青年学习击剑、 骑马、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等,逐 渐形成“骑士七艺”课程;
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垄断学校课程的局面, 开设了一些全新的课程 ;
(意)维多里诺,就从事代数、天文和各种自 然科学知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