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路面维修的技术规范及施工方案
《混凝土路面维修的技术规范及施工方案》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建设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路面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诸多优点。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路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断板、坑槽等,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进行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路面维修是保障道路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详细阐述混凝土路面维修的技术规范及施工方案。
一、混凝土路面维修的技术规范(一)原材料要求1. 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水泥的安定性、强度等指标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骨料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砾石,其最大粒径应根据路面厚度和施工条件确定。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在 2.5至 3.2 之间。
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3. 外加剂根据实际需要,可适量掺入减水剂、早强剂、膨胀剂等外加剂,但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 水应采用清洁、无污染的饮用水。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路面的设计强度、耐久性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设计路面强度提高 10至 15。
配合比设计时应确定合适的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等参数,并通过试配、调整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三)基层处理1. 对原有混凝土路面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杂物、尘土、油污等,确保基层表面干净、平整。
2. 对于基层存在裂缝、松散等病害的部位,应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如裂缝灌缝、基层挖补等,使其达到稳定、坚实的状态。
3. 若基层强度不足,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强,如压浆、加铺基层等。
(四)施工工艺要求1. 模板安装模板应采用刚度好、不易变形的钢模板或木模板,安装应牢固、顺直,模板的接头应紧密、不漏浆。
模板的高程、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混凝土应在搅拌站集中搅拌,搅拌设备应性能良好,计量准确。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重点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重点要求
1. 原材料选择
- 选择优质的水泥、砂、石料和掺合料作为原材料。
- 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施工准备
- 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简单清理,保证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 确保施工工具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面标志和边线的设置。
3. 基层处理
- 对基础土进行平整,消除不均匀沉降和软弱层。
- 在基层表面进行必要的修补和处理。
- 确保基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 混凝土浇筑
- 在混凝土浇筑前,确保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
-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保证均匀、连续和充实。
-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表面养护,防止裂缝和坑洞的形成。
5. 养护和保护
- 对新铺设的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提供适宜的湿润环境。
- 避免日晒、风化和冻融对路面的损害。
- 定期检查和维护路面,进行必要的修补和保养。
6. 质量控制
-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密实度、平整度和厚度的检测。
-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质量。
-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以上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重点要求,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要求,可以确保路面施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混凝土路面铺设技术规范
混凝土路面铺设技术规范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城市交通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其具有耐久性、承载能力强、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路面铺设的技术规范,以保证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材料准备1.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应符合GB/T 50107-2010《混凝土用水泥》、GB/T 50164-201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GB/T 14684-2011《混凝土用石英砂》等标准,并进行质量检测。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2.钢筋钢筋应符合GB/T 1499.2-2018《混凝土用钢筋》标准,并进行质量检测。
钢筋的截面形状、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基层处理材料基层处理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质量检测。
常用的基层处理材料有砂石、碎石、水泥砂浆等。
三、施工前准备1.施工前必须对道路基础进行检查,确保基础稳定、平整、无裂缝、无松动和无积水。
2.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确保场地平整、无杂物。
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勘测,确定路面标高和边线位置。
4.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浇筑顺序、施工时间等。
四、混凝土路面铺设技术规范1.基层处理基层应清理干净,确保表面平整,无松散物和油污等。
如基层不平整,应采用砂石调整或水泥砂浆找平。
2.钢筋布置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间距、直径、截面和长度等应符合标准要求。
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小于25mm。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进行,避免下雨或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混凝土浇筑应先从边线开始,逐渐向中心推进,避免混凝土塌落或产生裂缝。
4.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天气条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
五、验收标准1.混凝土路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坡度、横坡、标高和边线位置等应符合规定。
2.混凝土路面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无鼓包、无蜂窝、无剥落等缺陷。
3.混凝土路面强度和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经过检测后方可交付使用。
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1、基本要求: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
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2、品种:基层面水泥采用华楠水泥厂生产的北大荒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3、标号:所进水泥标号为 42.5 号。
①、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
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场日期等进行验收检查。
②、不同标号、厂牌、出场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并严禁混合运用。
③、出场日期超过 3 个月或者受潮的水泥,必需经过试验,按其试验结果确定能否运用,运用时的水泥强度须达到强度要求。
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运用。
④、施工中应对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和强度按进货日期进行必要的抽检和试验。
1、基本要求:采用质地坚硬、干净、符合规定级配、细度1 / 20模数在 2.5 以上的中粗砂。
2、技术要求:①、砂的含泥量不大于 3%。
②、颗粒级配符合规范中的标准级配要求。
1、基本要求:碎石应质地坚硬、强度≥3 级、压碎值< 25%、最大粒径不大于 4cm。
2、技术要求:①、泥土、淤泥及细屑的含量(<0.08mm )小于 1%。
②、颗粒的形态近于正方形或者球形,针片颗粒含量不超过 15%。
③、小于 2.5mm 的颗粒含量不大于 5%。
④、碎石为 5-20mm 和 20-40mm 两级组合的连续级配。
留意事项:①、假如料堆中的粗集料发生离析,运用前应重新混合为符合要求级配的碎石。
②、石料中如含有一些不能清除的杂物如石粉、煤渣、石灰、泥块、风化及懦弱颗粒等等,碎石不能运用。
石料的清洗、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运用硫酸盐小于2.7mg/cm3、含盐量小于5mg/cm3、ph 值不得小于4 的水,运用非饮用水时应有化验合格报告。
2 / 20①、采用松木板(尺寸为350×18×2cm )②、板材应平直、整齐、少节③、板材必需经过热沥青(油-60 加热溶化)浸涂作防腐处理,沥青厚度 2-3mm ,并在板面撒布适量石粉防粘。
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一、前言混凝土路面因其耐久性、可靠性、平整度等特点,是公路、机场、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路面材料。
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确保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路面设计、混凝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路面设计1. 路面类型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要求,混凝土路面可分为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机场道面、港口码头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路面应根据其使用要求进行综合设计,包括路面厚度、抗冻性、耐久性等指标。
2. 路面厚度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车速、荷载和路面类型等因素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路面厚度应在20cm以上,普通公路路面厚度应在18cm以上,城市道路路面厚度应在15cm以上,机场道面路面厚度应在35cm以上。
3. 路面材料混凝土路面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水泥、骨料、矿粉、外加剂等。
在选材时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因素,保证路面质量。
4. 路面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路面基底应平整、坚实,且表面应无松散物质。
(2) 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浇注前试块,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3)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均匀浇注、连续浇注的工艺,保证混凝土质量。
(4) 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开裂或表面龟裂。
三、混凝土材料1.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水泥的品种应根据路面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不同品种的水泥在强度、耐久性、早期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2. 骨料混凝土路面的骨料一般采用天然石料或人造骨料,其种类、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骨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因素。
3. 矿粉矿粉是一种细粉状物料,可用于混凝土中替代部分水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矿粉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应控制其掺量,避免对混凝土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4. 外加剂外加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安全和便利。
因此,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规范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材料选择及检查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需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骨料、砂子和其他混凝土添加剂。
同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
2.混凝土材料的检查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对水泥、骨料、砂子等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检查的重点包括外观、尺寸、密度、含水率等。
三、施工前准备工作1.基础处理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现场、修整路基、打好标高、进行垫层处理等。
2.模板制作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制作模板,模板的选材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需要注意模板的尺寸、平整度、支撑方式等。
3.施工机具准备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使用到各种施工机具,如混凝土搅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需要提前准备好,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试。
四、混凝土路面施工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比例等需要符合施工要求,同时需要注意搅拌机的维护和保养。
2.混凝土摊铺混凝土摊铺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摊铺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路面宽度、坡度和曲线等因素,同时需要注意摊铺速度、摊铺厚度和表面平整度等。
3.混凝土压实混凝土压实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压路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路面宽度、坡度和曲线等因素,同时需要注意压实速度和压实厚度,以及对路面边角的处理。
五、养护及验收1.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包括浇水养护、覆盖养护等,以保证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混凝土路面的验收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主要包括外观验收、厚度验收、平整度验收等,以确保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符合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
六、总结混凝土路面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安全和便利。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标准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标准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城市、农村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行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标准,对于保障道路建设和使用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要求1、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测,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要求。
3、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计和施工方案。
4、混凝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施工现场必须有相应的质量证明。
5、施工现场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材料必须分类存放,建筑垃圾必须及时清理。
三、施工工艺1、基础处理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进行基础处理,包括清理、压实、排水等工作。
清理工作必须彻底,不得有杂物和泥土等杂质。
压实工作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排水设施必须畅通无阻。
2、混凝土配制混凝土配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材料比例、水泥品种、骨料等等。
配制过程中必须保证材料干净,水泥必须符合标准,骨料必须符合规定的粒度要求。
混凝土浇注前必须进行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方可进行施工。
3、模板制作混凝土路面的模板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包括尺寸、材料、平整度等方面。
模板必须安装牢固,表面平整度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浇筑时间、浇筑方式、振捣方式等方面。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方可进行施工。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5、拆模处理混凝土路面拆模后必须进行拆模处理,包括清理、修复等工作。
拆模后的路面表面必须平整、光滑,无裂缝、毛刺等缺陷。
6、路面养护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早期养护、中期养护和后期养护。
养护工作必须及时、有效,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四、质量验收1、混凝土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必须有相应的质量证明。
砼路面工程施工规范
砼路面工程施工规范一、材料准备1.1 选用优质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 在施工前应对所有原材料进行检验,并对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分类储存。
1.3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材料堆放区,材料应远离湿地和潮湿场地,避免受潮。
二、基层处理2.1 在进行砼路面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基层平整、无裂缝、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2.2 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去除任何松散物质,确保砼层与基层间的粘结牢固。
2.3 如发现基层有不满足要求的地方,必须进行修复和加固。
三、砼配合比设计3.1 砼路面工程的砼配合比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不得擅自调整。
3.2 砼搅拌应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确保砂浆和石料充分混合。
四、施工工艺4.1 砼浇筑前应将浇筑部位和模板进行清洁,保证模板表面光滑,涂抹凡士林或脱模剂。
4.2 砼浇筑工艺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合适的方法,避免空鼓、松动等质量问题。
五、砼路面养护5.1 砼路面浇筑后,必须立即进行养护,保持砼保湿,避免裂缝和空鼓。
5.2 养护期间应禁止车辆和人员在路面上通行,避免对砼路面造成损坏。
六、验收与验收标准6.1 砼路面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其质量达标。
6.2 砼路面验收标准应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对砼路面的平整度、强度等进行检测。
七、质量保证7.1 砼路面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7.2 如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罚,确保砼路面工程的质量。
总的来说,砼路面工程的施工规范对于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和畅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砼路面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做到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才能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技术要点1.基础处理: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首先,清理基底上的杂物和积水,确保基底干燥清洁;然后进行强夯或加固处理,以提高基底的承载力。
2.模板安装: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模板的安装。
模板的选择要合理,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边坡的斜率。
3.混凝土配制:水泥混凝土的配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在配制混凝土时,要保持合适的水灰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倾注和振捣: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进行倾注和振捣。
在倾注时,要保持倾注速度均匀,避免混凝土堆积和分层。
在振捣时,要使用适当的振捣设备和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
5.平整和抹面:混凝土表面需要进行平整和抹面处理。
在平整时,要保持刮板的平稳和速度的均匀,以保证路面平整度。
在抹面时,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和平整。
6.养护: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发挥其强度。
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期间需进行定期浇水或覆盖湿布等措施。
1.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水泥、沙子、石子等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2.配合比的控制: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需要控制好水灰比、砂石比等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施工过程的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浇筑、振捣、平整、抹面等环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的平整度。
4.检验和测试: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指标进行检验和测试,如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厚度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养护措施的执行: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后,需要严格执行养护措施,如浇水、覆盖湿布等。
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和发挥其强度和耐久性。
总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基础处理、模板安装、混凝土配制、倾注和振捣、平整和抹面、养护等环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一、前期准备1.路面设计:根据工程要求,路面设计应符合设计标准,设计要考虑路基土质情况、交通流量、车辆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
2.材料准备:水泥、砂、碎石、级配合适的骨料等原材料应按照施工计划提前准备,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3.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关技能和经验,施工前要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4.机械设备: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如振动压路机、平地机、水泥搅拌车、拖泵等应提前准备。
二、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路基表面应清理干净,去除杂物、泥土等,然后进行压实。
2.水泥混凝土底基层:底基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底基层的材料应使用C15或C20的水泥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压实。
3.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在底基层浇筑并压实后进行浇筑,浇筑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浇筑和压实:浇筑水泥混凝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后应进行振动压实,压实应均匀,避免出现裂缝和不平整现象。
5.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天,养护期间要保持路面湿润。
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施工机械设备运行时要注意安全。
2.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出现过多水分或灰分不足的情况。
4.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路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避免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5.施工完毕后要进行验收,确保路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质量检验1.原材料检验:对水泥、砂、碎石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2.浇筑质量检验:对浇筑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检验,检查路面的平整度、水平度、压实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养护质量检验:对养护期间的路面保持情况进行检查,必须保持路面湿润,防止出现龟裂等情况。
4.验收:对施工完毕的路面进行验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五、施工后维护1.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养护,保持路面湿润。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质量要求与技术控制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质量要求与技术控制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质量要求与技术控制一、前言混凝土路面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质量要求与技术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着手,探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质量要求与技术控制。
二、材料选用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其标号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使用时应注意水泥的生产日期,避免使用过期水泥。
2. 砂石:应选用坚硬、耐磨、无腐蚀性的骨料,其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应保证骨料的洁净度。
砂石的含泥率应控制在3%以下。
3. 水: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或清洁的河水,水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夏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水泥浆温度,避免出现裂缝。
4. 外加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外加剂,其种类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在使用外加剂时,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进行使用,并严格控制掺量。
三、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交通荷载、环境温度和材料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砂石的级配和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 水泥掺量应控制在设计范围内;3. 外加剂的掺量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进行控制;4. 水灰比应根据砂石的级配和含量、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四、施工工艺1. 模板制作:模板应选用优质的钢板或木板制作,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
同时,在模板制作过程中应注意模板的表面平整度和整体刚度,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平整度和水平度。
2. 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一次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均匀、连续、无间断的方式进行,避免出现冷缝或者夹渣现象。
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避免出现温度裂缝。
3. 养护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一、引言公路建设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而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类型之一,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
本文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以期提高施工质量和路面的使用寿命。
二、路面施工准备工作1. 路面设计:根据交通量、荷载等因素,进行路面设计,确定路面结构、厚度等参数。
2. 原材料准备:准备好建筑砂、骨料、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并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步骤1. 路基准备:清理路基上的杂物、泥土等,并进行压实处理,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2. 配置混凝土:按照设计配比,将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放入搅拌站进行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凝土。
3. 浇筑混凝土:采用机械装载,并借助振动器进行浇筑和均匀压实。
4. 表面处理:采用摊铺机进行表面处理,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质量。
5. 养护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处理,保持水泥混凝土的湿润度和温度,防止龟裂和起砂。
四、施工技术要点1.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根据路面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控制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比例,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 路面结构的施工: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路面结构的均匀性和紧密性,避免空鼓和空隙的出现。
3. 施工机械的选择和操作: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如搅拌机、振动器、摊铺机等,并进行正确的操作和调整,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4. 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治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因为现场管理不当而影响施工质量。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路面龟裂:龟裂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
解决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外加剂,进行适当的养护处理,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一、前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交通工程中常见的路面结构,它具有工艺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
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需要对路面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本文将从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施工后的养护管理等方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详细说明。
二、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现场勘测在进行路面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现场勘测,包括地形、地质、水文等方面的勘测,以便确定路面的设计方案。
2. 基础处理在进行路面施工前,需要对路面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基础表面、进行基础加固等工作。
其中,清理基础表面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有效提高路面的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3. 施工方案制定在进行路面施工前,需要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步骤等。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三、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1.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路面的使用环境、使用期限、荷载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设计。
2. 混凝土搅拌设备的选择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
一般来说,小型工程可以使用手动搅拌机,中型工程可以使用双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大型工程可以使用混凝土搅拌车。
3. 混凝土的浇筑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清理和涂油处理,以便保证混凝土的平整度和表面光洁度。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采用逐层浇筑的方式,每一层的厚度不宜大于15cm,以便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采用充分振捣的方式,以便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 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是影响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路面施工时,需要采用合适的平整度控制措施,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部分,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1. 基础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与基础处理密切相关。
在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充分的处理,包括土壤的扎实与平整、排水处理等。
在基础处理时,需要注意土壤的压实度和平整度,以保证路面的承载能力和平整度。
2. 施工工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合站的生产、配送、浇筑和收养。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充分搅拌均匀。
在配送和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浇筑速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在收养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保养,防止混凝土过早干裂和开裂。
3. 施工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浇筑坡度要求:路面在纵坡和横坡上都有一定的坡度要求,一方面便于排水,另一方面能够减小水泥混凝土路面受水汽腐蚀的程度。
(2)浇筑温度要求:施工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一般来讲浇筑时混凝土温度大于5℃,不能超过30℃。
(3)浇筑速度:施工时应保证浇筑速度,以保证整体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4. 施工监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有专业的监理人员进行全程监控。
监理人员需要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合工艺、浇筑和收养过程等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1. 材料质量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集料和外加剂。
在施工前,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以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2. 工程配合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在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材料的比例和搅拌均匀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浇筑坡度、浇筑温度、浇筑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性。
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概况详细描述项目的地点、规模、施工要求、工期等相关信息。
2.工程勘察对道路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进行勘察,并编制相应的报告。
3.设计方案根据勘察结果,制定道路的设计方案,包括桥梁、隧道、路基等的设计。
4.材料准备确定所需材料种类和数量,进行采购,并对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
二、施工工艺及流程1.路基施工(1)地表清理:清除地表上的杂物,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2)路基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开挖,并进行边坡处理。
(3)填筑夯实:按照设计要求对路基进行填筑夯实,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4)排水处理:进行排水系统的布置,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2.基层施工(1)基层处理:对路基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平整度和密实度。
(2)铺设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将混凝土倒入基层,进行均匀铺设,并使用振动器进行密实。
(3)养护:混凝土硬化后,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3.面层施工(1)面层处理:基层养护完毕后,进行面层处理,包括刨削、修补等工序。
(2)涂覆草方纸:铺设草方纸,增强面层的抗裂性能。
(3)摊铺沥青: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沥青的摊铺,确保均匀密实。
(4)压实:使用压路机对沥青进行压实,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三、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1.施工设备(1)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2)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2.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
(2)加强对材料的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3.安全措施(1)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设置警示标志,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4.环境保护(1)控制扬尘污染,采取湿法作业等措施。
(2)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
扩展内容:1.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项目概况表格附件2:工程勘察报告附件3:设计方案图纸附件4:材料采购清单附件5:材料检验报告2.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1:工程勘察:指对施工项目的地理、地质、水文、地貌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1.材料要求(1)水泥:选用熟料标号为P.O42.5的硅酸盐水泥。
(2)砂石:选用细度模数2.4~3.0的天然砂和碎石。
(3)水:使用清洁无污染的自然水源。
(4)添加剂:必要时可添加适量的减水剂、防水剂等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性能。
(5)钢筋: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品质合格的钢筋。
2.设备要求(1)搅拌设备:选用规模适中、性能可靠的混凝土搅拌机。
(2)铺装设备:选用机械化铺装设备,如履带式摊铺机和振动棒等。
(3)养护设备:选用适宜的油浸式螺旋压路机和喷洒养护设备。
3.施工工艺要求(1)基层处理:基层应平整,无沉降、松散和裂缝等缺陷。
如有必要,可进行碎石垫层、碾压等处理。
(2)设定标高线和准确控制厚度:采用水平仪、控制梁等工具,在施工前进行标高控制。
保证混凝土路面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原材料配比:按照设计要求,准确称量原材料,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进行配比。
(4)自由收缩控制:添加适量的添加剂,控制混凝土的自由收缩,防止裂缝的产生。
(5)摊铺和振实:在搅拌后的混凝土上进行摊铺,并利用振动棒进行振实,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平整度。
(6)搴正和纠正缺陷:摊铺完毕后立即对失水和偏光等问题进行补救,保证路面表面的平整度和质量。
(7)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质量检验要求(1)材料质量检验:对水泥、砂石、水、添加剂等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满足技术要求后方可使用。
(2)混凝土质量检验: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抗渗性、减水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厚度检测:对已完成的混凝土路面进行厚度测量,确保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4)平整度检测:利用激光平整仪等设备对路面进行平整度检测,确保满足要求。
(5)裂缝检测:对路面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裂缝等缺陷。
(6)耐久性评估:对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进行评估,提前发现并解决材料老化、劣化等问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路面形式,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要点,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选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一、施工准备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路面清扫、压实度检测、模板安装等。
路面清扫是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步骤,必须将路面上的杂物、泥块等清除干净。
压实度检测是保证路面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模板安装则是为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坡度,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二、材料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与材料的选择密切相关。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质量、性能和价格等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应选择质量稳定、标号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
骨料是混凝土的次要成分,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骨料。
此外,还需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三、施工过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混凝土搅拌: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骨料、水等材料搅拌均匀。
2、混凝土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保证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3、混凝土浇筑:将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中,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
4、混凝土振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5、混凝土收面:在振捣完成后,进行收面工作,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坡度。
6、混凝土养护:在收面完成后,进行养护工作,保持路面湿润,防止裂缝和坑洼等问题。
四、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2、配合比设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符合要求。
3、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一、前言公路建设是现代交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路面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其施工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公路路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方案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进行路面设计,设计应满足公路建设技术标准的要求。
设计方案应考虑路面的使用环境、荷载情况、材料选用等因素。
2.基础处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对路面基础进行处理。
基础处理应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密实度、稳定性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基础不均匀、松散的路段,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3.材料选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需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
同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材料。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1.模板安装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在基础上安装模板。
模板应满足水平度、垂直度等要求,确保路面施工的平整度、坡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搅拌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比例等参数,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
3.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均匀性,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浇筑与均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均匀处理,确保路面平整度、坡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5.压实混凝土均匀处理后,应进行压实处理。
压实过程中应注意压实压力、压实次数、压实速度等参数,保证路面的密实度。
6.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应注意温度、湿度等因素,保证路面养护质量。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路面质量问题。
2.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施工杂物影响路面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骨料等材料的比例,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1 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3-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F80/1-2004)2 工程设计2.1技术指标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2.2.1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
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
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2.2.2 横向接缝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1 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B01—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D40—2002)(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30—20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034-2000)(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D30—2004)(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033-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F80/1-2004)2 工程设计2.1技术指标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基层为20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基层为30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2.2.1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
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
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2.2.2 横向接缝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
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
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2.2.3 胀缝设计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
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期施工,可不设胀缝,常温期施工,可按照500m左右间距设置一道。
3 路面施工3.1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3.1.1材料的基本要求(1)水泥水泥应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以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应符合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30—2003)中表3.1.1和表3.1.2的规定。
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的出厂温度应符合( F30—2003)第3.1.4小节的规定。
(2) 粗集料粗集料可使用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
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
粗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 F30—2003)表3.3.1的规定。
本工程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Ⅱ级,Ⅱ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
粗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 F30—2003)表3.3.2的规定。
路面混凝土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 F30—2003)表3.3.2合成连续级配的要求。
卵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碎卵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碎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
碎卵石或碎石粒径小于75μ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当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或夹杂有碱活性集料时,应进行碱集料反应检验,确认无碱集料反应后,方可使用。
当粗集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或其它活性成分时,水泥中碱的含量不应大于0.6%,并应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058-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确认对混凝土质量无有害影响方可施工。
(3) 细集料细集料可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河砂和沉积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其技术指标应符合( F30—2003)表3.4.1的规定,级别不应低于表中Ⅱ级技术指标。
细集料级配应符合( F30—2003)表3.4.2。
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
路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可使用偏细粗砂或偏粗细砂,细度模数应在2.0~3.5之间。
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
路面混凝土所使用的机制砂除应符合( F30—2003)表3.4.1和表3.4.2规定外,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且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机制砂。
配制机制砂混凝土应同时掺引气高效减水剂。
当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或夹杂在碱活性集料时,应进行碱集料反应检验,确认无碱集料反应后,方可使用。
(4)掺合料混凝土路面可掺用质量指标符合( F30—2003)表3.2.1规定电收尘的Ⅰ、Ⅱ级干排或磨细粉煤灰,不得使用Ⅲ级粉煤灰。
路面混凝土中可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等掺合料,但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配对弯拉强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冻性等技术指示进行检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以确保路面混凝土的质量。
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粉煤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
应确切了解所用水泥中已经加入的掺合料种类和数量。
(5)水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
清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及养生所用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
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
1)硫酸盐含量(按42-计)小于0.00273。
2)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 3。
3)值不得小于4。
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6)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30—2003)表3.6.1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
供应商应提供相应资质外加剂检测机构的品质检测报告,检验报告应说明外加剂的主要化学成分,认定对人员无毒副作用。
(7)钢筋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路面用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
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用砂轮打磨掉毛刺,并加工成2~3圆倒角。
(8)接缝材料胀缝板宜选用杉木板、纤维板、沥青纤维板、泡沫橡校板或泡沫树脂板等材料。
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30—2003)中表3.9.1的要求。
填缝料可选用沥青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沥青玛蹄脂类等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和聚氨脂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常温施工式填缝料及预制橡胶嵌缝条。
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30—2003)中表3.9.2-1及表3.9.2-2的规定。
(9)其他材料用于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养生剂、用于防裂缝修补材料和传力杆套(管)帽、沥青及塑料薄膜等材料的技术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30—2003)第3.10的规定。
以上指标按相应公路等级选用。
3.1.2 配合比设计(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适用于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和小型机具施工方式。
(2)普通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三项技术要求。
三项技术要求应符合图纸要求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30—2003)中第4.1节的有关规定。
(3)路面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 F30—2003)中表4.1.2-6的规定(采用抗冰冻指标)。
(4)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
在夏季高温下施工时,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小于3h时应采取缓凝或保塑措施;低温和负温施工时的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大于10h时,应采取必要的促凝或早强措施。
(5)水泥混凝土路面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计算和配比计算及配合比调整等均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30—2003)中第4.1节及第4.5节的有关规定进行。
(6)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按设计强度提高10%~15%。
(7)承包人应按上述混合料的设计通过混凝土的试拌,检验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8)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和混合料配合比,承包人应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自检。
(9)已批准了的混凝土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和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不得改变。
如需改变时,承包人应重新做试拌试验报批。
3.1.3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1)可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和小型机具的施工方式。
特别注意干热天气施工采取防干裂加强养生措施。
雨季施工搞好临时排水措施。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严格按照( F30—2003)的要求施工,表面应平整、耐磨、抗滑,其路面铺筑质量要求应满足( F30—2003)第11章中规定。
(3) 路面铺筑前,应按设计图纸准确放样钢筋网设置位置、路面板块、地梁和接缝位置等。
(4) 混凝土施工必须振捣密实,不得出现漏振或振捣不实现象。
(5) 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低于5,夏季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得高于30。
当气温高于300C时,应采取预冷降温,加速散热。
当气温低于5时,应增长拌和时间,采取保温措施。
(6)一级公路路面竣工时的表面抗滑构造深度允许值为0.70~1.10。
二、三、四级公路路面竣工时的表面抗滑构造深度允许值为0.50~0.90。
构造深度应均匀,不损坏构造边棱,耐磨抗冻,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7)路面采用硬刻槽,硬刻槽的形状采用上宽6下窄3的梯形槽,槽深3~5,槽间距15~25。
硬刻槽机重量宜重不宜轻,一次刻槽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硬刻槽是不应掉边角,亦不得中途抬起或改变方向,并保证硬刻槽到面板边缘。
路面抗压强度达到40%后可开始硬刻槽,并宜在两周内完成。
硬刻槽后应随即将路面冲洗干净,并恢复路面的养生。
上述规定不足部分,严格按( F30—2003)相关规定执行。
3.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034-2000) 第3章有关规定。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不小于0.98,7d抗压强度不小于5。
(3)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碎石,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
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水泥。
(4)集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
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应在表1的级配范围内(指方孔筛)。
有机物含量超过2%、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集料不宜使用。
表1 集料的级配范围(5) 水泥稳定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或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