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质油茶籽压榨制油工艺的对比研究
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6 Y一10型液压 榨 油机 : 南 汝 阳液 压 机 械有 Y 9 河 限公 司 ;Y 25型螺 旋式 榨油 机 : 江磐 峰 机械 制 6 L一 7 浙 造有 限公 司 ;get 80 A in 9N气 相色谱仪 、gl t 7 5 l 6 A in 9 B e 5 液质 联用 仪 : 国 安 捷 伦 科 技 公 司 ; 效 液 相 色 谱 美 高
合作项 目(0 0 Y 1 2 1S 0 )
收 稿 日期 :0 1—1 0 21 2— 8 者简介 : 王亚萍 , ,9 8年 出生 , 理研究员 , 济林产 品加 女 17 助 经 工利 用
究对 比不 同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 品质及功能性 成分 的
影响 , 为油茶 籽油 的合理加 工提 供科学依据 。
l 材 料 与 方法
1 1 试 验材料 .
14 指 标测 定方 法 .
酸 值 : 照 G / 50 20 _ 。 参 B T53 - 054 J 过 氧化值 : 照 G / 09 3—2 0 J 参 B T50 .7 035。 色值 : 罗维朋 比色 法测定 。 用 脂 肪酸 : 相 色 谱 法 。色 谱 条 件 : 谱 柱 H 气 色 P—
I N WA 0m X . 2 1 . . 0 2 z N O X 3 3 i id , . 5 t 0 T m m。进 样 口
油茶 籽 : 自浙 江省 建德 市 霞雾 农 业 开 发 中心 采 油 茶基地 充分成 熟 的普通 油茶 籽 。
基 金 项 目 :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0 9 A 1 0 ) 中 央 级 公 益 性 国家 20 B DB 9 , B 科研 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资金 ( IF 15 , 院 R S6 4 ) 省
油茶籽干燥_储藏及压榨制油工艺研究
油茶籽干燥_储藏及压榨制油工艺研究油茶籽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油料,主要用于制取油茶籽油。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油茶产业逐年升温,油茶籽产量逐渐提高,对油茶籽加工厂的加工能力和技术要求更高,但现有的油茶籽预处理、制油技术仍然是适合小型加工的,与新背景下的大生产不匹配,因此本文以新鲜普通油茶籽为原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测定了带壳和去壳油茶籽在不同温度不同水分活度下的水分吸附数据,以绘制油茶籽的水分吸附等温线;选择7种数学模型对油茶籽水分吸附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并预测了油茶籽的单层水分含量值。
结果表明,Peleg模型具有最佳的拟合效果,在不同温度下的Adj-R2值都达到了0.99以上;通过GAB模型计算出了带壳和去壳油茶籽的单层水分含量值。
利用油茶籽吸附数据和模型拟合结果分析计算了油茶籽水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性质。
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微分焓迅速下降,当水分含量超过7%(干基)后,微分焓值趋向于0;微分熵表现出类似变化趋势;扩张压力随着水分活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相同水分活度下温度越高扩张压力越低;随着水分含量的逐渐增加,净余积分焓值先逐渐增加到一最大值然后再逐渐减小;积分熵值先是逐渐减小到一最小值然后再逐渐增大。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水分活度条件下油茶籽的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湿度低于75.5%、水分含量9.8%以下储藏7个月后,油茶籽未发生霉变虫害现象,油茶籽中所含油脂的氧化程度较低,但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相对湿度超过80%、水分含量高于11.4%时,油茶籽储藏5个月后开始发生霉变,霉变率为20%,7个月后几乎完全霉变,油茶籽油品质较差,个别品质指标已超过国标规定值,储藏期不宜超过5个月。
其次,研究比较了4种干燥方式对油茶籽中油脂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茶籽微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温度对油茶籽干燥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采用4种数学模型拟合描述油茶籽的热风干燥过程。
不同加工方式对浙江红花油茶茶油品质的影响
目前 工业 上 茶油 主 要 采用 压 榨 法 和 溶 剂 浸 提 法 制 油 。2种 制油 方 法 均 存 在 着 一 定 不 足 。压 榨 法 处 理 量小 、 油 率 低 、 油颜 色 、 炼 复 杂 。溶 剂 浸 提 提 茶 精 法 处理 量 大 , 有 机溶 剂存 在 安 全 隐 患 、 但 茶油 缺 乏 清
表 明 , 油茶 中 , 江红花 油茶 的种 仁含 油 率 ( 0 7 ) 干籽含 油率 ( 7 2 ) 高 , 果含 油率仅 次 于 小果 4种 浙 6 .% 和 3 .% 最 鲜
油 茶 。从 经济 角度 考虑 , 江红 花 油茶 最具发展 前 景 。 然后 以浙 江红花 油茶为材 料 , 究 了 C 临界 萃取 、 浙 研 O 超
一
要求 , 导致制油成本增高 - 。C 8 O 超临界萃取得油 ]
率高 , 杂质 含量 低 , 色泽 浅 , 省 去过 滤 、 胶 、 酸 、 可 脱 脱 脱 色 、 臭 等 一 系列 精 炼 工 序 , 耗 能 较 大 , 本 较 脱 但 成
高 。而采用低温冷榨工 艺, 以避免高温处理 导 j 可
低于 C 2 O 超临界萃取法, 二者油脂氧化稳定性也显著好 于后者。维生素 E含量: O 超临界萃取 法 >溶剂萃 C
取 法 >低 温冷 榨 法。
关 键词 浙 江红花 油茶
中图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 号 : S 2 . T 25 1
脂肪酸
经 济性状
超 临界 萃取
低 温冷榨
氧 化稳 定性
文献标 识 码 : A
低 温冷 榨 、 溶剂 萃取 3种 不 同的加 工方 式对 其 油 脂提 取 率 、 酸价 、 氧化 值 、 价 、 过 碘 色泽、 皂化 值 、 明度 、 生 透 维
不同方法提取茶籽油的工艺对比研究
法、 超 临界 c O2 萃取法 等 。下面 就 日常茶 籽油 生 产
过程 中最为 常用 的压 榨法 、 溶 剂法 、 水 酶法进 行对 比
研究 。
1 茶 籽 油 常用 的提 取 方 法
1 . 1 压 榨 法 1 . 1 . 1 工 作 原 理
和延 缓癌 症发 作 的特殊 疗效 。我 国具有 茶 叶之乡 的 美称 , 茶 叶的 种植 面积世 界第 一 , 全 国茶 叶种 植面 积 约有 1 8 0万 h m , 大 约有 8亿 k g茶 叶籽 ] 。对于 如
常用立 式液 压榨油 机[ 2 ] 。
作 者 简介 : 李 宁 , 男, 1 9 8 2年 出 生 , 讲 师, 在读硕 士 , 研 究 方
向 为轻 工技 术 与 工 程 。
粮 油 工 程
e x t r a c t i o n i n di f f e r e nt wa y s
Li Ni n g Hu a n g g a n g P o l y t e c h n i c Co l l e g e( Hu a n g g a n g 4 3 8 0 0 2 )
Ke y wo r d s :t e a — s e e d o i l ;e x t r a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c o mp a r i s o n
茶籽 油是 我 国 特有 的一 种 木 本 油脂 , 脂 肪 酸 组 成 主 要有 : 油 酸和 亚油 酸 , 另 外还 富含硬 脂 酸和棕 榈 酸, 以及 少量 的亚麻 酸 、 花 生酸 。这种脂 肪 酸组成 与 世 界 上公认 的最好 的植 物 油 脂 橄榄 油 相 似 , 被 誉 为 “ 东方 橄榄 油 ” 。茶 籽 油 中富 含 功能 性 成 分 , 长期 食 用, 具 有很 好 的预 防心 血管疾 病 , 降低 血压 和血脂 等 功 效 。更 有研 究表 明 : 长期食 用 茶籽 油 , 有 防止癌 症
茶籽油生产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的比较
茶籽油生产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的比较茶籽油,作为一种优质的食用油,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其生产工艺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传统工艺和新工艺各有特点。
传统的茶籽油生产工艺,往往依赖于手工操作和经验传承。
首先是采摘成熟的油茶果,这通常需要在特定的季节进行。
采摘回来的油茶果要经过晾晒,让其果壳自然裂开,以便取出里面的油茶籽。
接下来就是去壳的环节,一般通过手工或者简单的机械工具去除果壳,留下油茶籽。
在压榨之前,油茶籽还需要进行烘炒。
烘炒的火候和时间全凭师傅的经验掌控,这一步对于最终茶籽油的香味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压榨方式多采用物理压榨,常见的有水压机和木榨机。
水压机通过施加巨大的压力将油茶籽中的油脂挤压出来,而木榨机则依靠人力或者畜力驱动,虽然效率不高,但榨出的油有着独特的风味。
传统工艺的优点显而易见。
由于整个过程相对简单、自然,没有过多的化学处理,所以保留了茶籽油的天然风味和营养成分。
而且,传统工艺往往在当地小规模生产,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地的原料特点和市场需求。
然而,传统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生产效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而且,由于手工操作较多,质量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比之下,新工艺在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现代的茶籽油生产通常会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采摘和去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预处理环节,会运用更精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油茶籽的品质稳定。
压榨环节,除了传统的物理压榨,还引入了化学浸出法。
化学浸出法能够更充分地提取油茶籽中的油脂,提高出油率。
但这一方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化学溶剂的使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残留,影响油的品质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茶籽油的品质,新工艺还增加了精炼的步骤。
通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一系列处理,去除油脂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使茶籽油更加纯净、稳定。
但精炼过程也可能会导致一些营养成分的流失。
在质量检测方面,新工艺依靠先进的仪器和检测方法,能够对茶籽油的各项指标进行精确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的需求。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优劣势与工艺研究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优劣势与工艺研究
王晓峰
【期刊名称】《粮食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8(43)4
【摘要】茶油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达到80%以上,营养价值高.目前提取油茶籽油常用的技术中,压榨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并且残油率高;浸提法操作安全要求高,提取成本高,还有溶剂残留,对人体健康不利;水酶法出油率高,操作条件温和,安全无污染,能有效去除油料本身含有的有害物质或抗营养因子,但是成本较高,酶解时间过长,工艺实际操作难度大.本研究在对比了各种提取油茶籽油技术的基础上,对水酶法工艺进行实验分析,得出四种实验酶制剂中,果胶酶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实验条件在酶的添加量为2%、时间为4h、温度为50℃,pH值为4.5时,出油率最高.
【总页数】4页(P80-82,89)
【作者】王晓峰
【作者单位】广西巴马印象生活体验产业有限公司,广西河池 547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9
【相关文献】
1.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J], 向娇;郭华;肖丽飞
2.超声辅助水相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及蛋白的工艺优化 [J], 吴建宝;马齐兵;胡传荣;
何东平
3.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优化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J], 刘瑞兴;张智敏;吴苏喜;黄闪闪
4.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研究 [J], 刘倩茹;赵光远;王瑛瑶;栾霞
5.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研究 [J], 朱俊朋;王超;罗凡;郑旭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山茶油的品质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Aeto 2017,29(7) : 1195 - 1200 葛杭丽,彭丽,孟祥河,等.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山茶油的品质比较[J].浙江农业学报,2017,29(7): 1195 -1200.DOI:10. 3969/j. issn. 1004-1524. 2017. 07. 19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山茶油的品质比较葛杭丽\彭丽1,孟祥河1,肖朝耿(1.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摘要:采用化学分析法、HPLC、GC-MS法分析水酶法、水代溶剂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所得山茶油的理化指 标、角鲨烯、维生素E、主要脂肪酸含量及组成。
结果显示,水酶法和水代溶剂法提取山茶油的感官指标和理 化指标相近,优于有机溶剂萃取法所提山茶油。
水酶法所提山茶油中的角鲨烯(255. 00 )、<x-维生素E (247.44网冶-1)、^维生素E(46.05叫冶-1);-维生素E(11.65 pg.g-1)含量高于其他2种方法所提山茶 油。
各方法提取的山茶油中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性差异。
从感官、理化指标和特征活性物质角鲨烯及维生 素E含量综合来看,水酶法提取山茶油的品质较优,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提取方法;水酶法;山茶油;品质中图分类号:S685. 14; TQ914. 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1524(2017)07-1195-06 Comparison into quality of Camellia oil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GE Hangli1,PENG Li1,MENG Xianghe1 , XIAO Chaogeng1'2'*(1. Ocean College,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00,China;2.Institute of Food Processing,Zhejiang A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1, China)A bstract:In order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quality of Camellia oil extracted by 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 aqueous extraction and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of extracted lipids were analyzed, as squa- lene and vitamin E ( V E)content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were determined by chemical analysis, HPLC and GC- MS methods. It was shown that the sensory and physicochemical index of Camellia oil extracted by 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 and aqueous extraction was similar, and was better than that extracted by organic solvent. The contents of squalene and a-,p-,8-VE in Camellia oil extracted by 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 were 255. 00, 247. 44, 46. 05 ,11.65 |JLg*g 1,respectively,an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extracted by other methods. In general, aqueous enzymaticmethod was superior for Camellia oil extraction to other methods in term of sensory quality, physicochemical index as well as the content of functional material ( squalene and VE) , and thus possessed greater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implication.Key words:extraction method;aqueous enzymatic method;Camellia oil;quality山茶(C am eZ Z ia o/e於ra),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Mia)植物,常绿乔木或灌木[1]。
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史景霞(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22)摘 要:为研究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热榨法、冷榨法、水酶法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4种制油工艺制备油茶籽油,并对其脂肪酸组成、微量成分、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与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接近,其中水酶法制备的油茶籽油中总生育酚、总甾醇含量最高分别为258.83 mg·kg-1、2 686.77 mg·kg-1,同时水酶法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本研究为不同工艺制备油茶籽油的品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油茶籽油;脂肪酸;活性成分;抗氧化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il Making Processes on the Qualityof Camellia oleifera Seed OilSHI Jingxia(Yihai Kerry Arawana Holdings Co., Ltd., Shanghai 200122,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il production processes on the quality of Camellia oleifera seed oil, four oil production processes were used to prepare Camellia oleifera seed oil, including cold-processed extraction, heating-crushing extraction, aqueous enzyme extraction, and 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trace component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seed oil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was similar. The total tocopherols and total sterols in Camellia oleifera seed oil prepared by aqueous enzymatic method were 258.83 mg·kg-1 and 2 686.77 mg·kg-1,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aqueous enzymatic method also had good antioxidant ability.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quality of Camellia oleifera seed oil prepared by different processes.Keywords:Camellia oleifera seed oil; fatty acids; active ingredients; antioxidant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经济价值高,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1]。
茶籽油生产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的比较
茶籽油生产冷萃新工艺油茶籽油的生产一般有冷榨工艺、热榨工艺、热浸工艺,以及这些工艺形成的组合工艺。
现行的这些工艺各自存在一些较难克服的问题。
广州泰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创新的冷萃工艺,应用于油茶籽油的生产,具有质量优、成本低、效率高、适应性强、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冷榨工艺:利用外力加压,强力将油静态压出。
冷榨工艺包括土法压榨(楔榨)、液压压榨。
土法压榨因人力劳动强度大,已被淘汰,目前仅在交通、能源落后的偏远地区尚有少量使用。
茶籽产区的农村广为采用液压榨油工艺,该工艺所获得的毛茶油杂质少,色泽浅,是现今茶籽产区作坊式分散加工的主流工艺。
液压榨油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结构,实际生产中以卧式液压榨油机居多。
存在问题:1、经过蒸炒的油容易氧化(用蒸汽蒸坯时温度达110℃- 120℃);2、靠外力静态压榨,出油率低;3、加工周期长,产能受限制;4、杂质多,精炼损失大。
二、热榨工艺:采用螺旋榨油机,利用高速转动螺旋杆进行施压进行动态压榨。
存在问题1、在动态挤油过程中,压榨机螺旋杆与物料强力摩擦,油料在榨膛内的瞬间压榨温度较高(榨膛内温度可达150-200度),破坏油和饼粕的品质;2、出油杂质较多;3、需要相当的添加物(如茶籽壳、稻草)辅助压榨出油,降低产能;4、色泽较深并产生难闻气味,须经精制脱除;5、出油率虽高于冷榨法,但仍有20%以上的油残留在渣饼中;6、由于以上原因,精炼时油的损耗增大,成品油率会下降。
三、热浸工艺:利用极性低的液体(常压下)溶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平转式浸淋,将油溶出,然后回收溶剂,得到毛油。
存在问题1、必须通过高温才能脱除残留溶剂(达到标准);2、由于油茶籽属于高含油率的油料,粉碎后待淋浸提取的油茶籽物料层黏度极大,实施淋浸时溶剂不能与物料充分接触并顺利通过,必须添加相当数量的茶籽壳、稻草等辅助物质使料层变得疏松,才能使浸淋过程顺利进行。
这样既降低提油的产能,又对后续提取料渣中的茶皂素带来不良影响。
茶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C mp rs n An lsso e Di e e t t ci g Meh d o a l a Oi o a io ay i f h f r n r t t o sf rC mel l t Ex a n i
Ma L ‘ h n Yo g h n . h n L n s e g i2 C e n z o g 2 C e o g h n
( H ’ nA a e yo F rs y C a g h , u a 1 0 4 C ia 1 un c d m oet , h n s a H ’ n 0 0 , hn ; . a f r n 4
2 C m la l f a eerhadD vl met e t teFrsyA miir i , h nsaHu a 104 C ia . a e iO ee sac n ee p n C ne o Sa oet d nsa o C agh, n4 0 0 , hn) l irR o rf t r ttn n
的机 理 、流程 及 其 优 缺 点 。
关键词 :茶油 ;压榨法 ;溶剂法 ;水酶法 ;冷榨法
中 图分 类 号 :T 251 S5.6 + 文 献标 志码 :A c i 1. 6 /sn17 ' 6 6X . 1 .1 0 l : 03 9js.6 t 9 4 () 0 01 . 3 o 9 i 2 0
Ab tc:F u r p r d tc n lg fc mel i a e t k n ma ny i h n ,ico d n c a ia r si g ov n t o , s t o r p e a e e h oo y o a l a ol r a e i l n C i a n lu i g me h n c lp e sn ,s le tme h d a i a u o s e z ma i e t cin a d c l r si gT i a e il t d c s te me h ns ,tc n lgc r c s,a v na e q e u n y t x r t n od p e sn . h sp p rman y i r u e h c a ims e h oo ia p o e s d a tg s c a o n o l
茶籽油的精炼实验研究
有约 "$6 . #$6 的蛋白质和 *$6 . -$6 的淀粉、糖 类, 可以用来提取蛋白质或做动物饲料。 提取茶籽油并将其加工成精炼油是综合利用茶 具有茶籽油特定的气味,其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见
表% 品种 茶籽油 " 油茶油 橄榄油
"
籽资源的第一步。茶籽油属木本油脂, 常温下为液体, 胆固醇、脂类等在血液中运行,可以起到预防动脉硬
几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花生酸 2 $( 1 " 油酸 1"( ,*( * +$ . ,亚油酸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芥酸 2 2 2 亚麻酸 2 2 "
豆蔻酸 2 $( * 2
棕榈酸 "1( * +( 1 + . "-
硬脂酸 "( 1 $( , " .*
注: 实际测试数值
%&’( "", )&( $" !" "##$,
方法与操作21方法简介油脂精炼的方法很多考虑到除去茶籽毛油中的胶质茶皂素游离脂肪酸等实验采用高温水化脱胶高温淡碱脱酸采用活性白土及自制的sf型脱色剂吸附脱色高温高真空水蒸汽蒸馏脱臭22工艺流程茶耔毛油脱腔脱酸脱色脱臭高级精炼油茶籽油精炼除常规工艺要求外由于茶籽毛油中含有较多的茶皂素因而有收敛性的苦涩味另外毛油为机榨油色重杂质多因此在实验中主要在高温水化脱胶脱色工艺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目的是尽可能地去除苦涩味和杂质
!) % 精炼茶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亚油酸含量高 达 #$+ , 是一种品质好的营养保健食用油。 !) # 茶籽油的精炼工艺与其它植物油精炼工艺有所 不同,实验工艺符合茶籽油精炼要求,产品达到油茶 油国家标准一级油的质量指标。
油茶籽油精炼工艺的研究
4、精炼:通过物理方法进一步去除粗油中的杂质和异味,如过滤、脱色、 脱臭等。
5、干燥:将精炼后的油茶籽油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达到规定的 含水量标准。
品质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油茶籽油,我们可以发现,水酶法提取的油茶 籽油在品质上具有明显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油脂含量:水酶法提取的油茶籽油油脂含量较高,可以达到85%-90%,远 高于传统压榨法的油脂含量。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发现优化后的精炼工艺对提高油茶籽油 的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炼工艺的优化有效地提高了油茶籽油的色泽、气味和口感等品质指标。 这可能与优化后工艺中控制了适当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有关。
2、通过控制这些参数,能够更好地保护油茶籽油中的营养成分,如不饱和 脂肪酸等。这使得优化后的油茶籽油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结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本次演示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酶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 油茶籽油提取方法,能够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避免了对油脂的过度加热和化学试 剂的使用。水酶法提取的油茶籽油具有较高的油脂含量、合理的脂肪酸组成以及 优良的口感和香味品质。通过对提取工艺的优化,可以得到更高品质的油茶籽油。 随着健康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将在未来的油茶籽油产业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精炼工艺的介绍
油茶籽油的精炼工艺主要包括筛选、清洗、干燥、轧胚和精炼等步骤。具体 流程如下:
1、筛选:去除油茶籽中的杂质和劣质籽粒,保证原料的纯净度。
2、清洗:去除油茶籽表面的污垢和杂质,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3、干燥:将清洗后的油茶籽进行干燥处理,以便进行轧胚操作。
4、轧胚:将干燥后的油茶籽轧 成薄片,便于油脂的提取。
茶油生产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的区别
茶油生产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的区别非专业的普通消费者面对“压榨”和“浸出”等油脂专业工艺名称往往会是一头雾水——这些专业名词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将就二者的一些区别和利弊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喜爱茶油的消费者起到一定帮助。
【注:我司仅生产压榨精制油,本文旨在普及茶油食用价值及专业名词相关知识】●山茶油提取工艺从山茶油的提取来分别的话,主要有两种制油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籽中榨取山茶油的方法,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
浸出法是用物理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茶籽中抽提出山茶油的一种方法。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提取工艺。
对上述两种油脂提取工艺,企业一般都是按需选用,用其所长,互作补充,往往在同一个企业内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
也有一些小企业或者只有压榨法制取工艺设备或者只有浸出法制取工艺设备,只能采用一种生产工艺。
将油茶籽经过压榨获得“压榨原茶油”后,“油饼”内残存茶油,再用浸出法充分地抽提出来,获得“浸出原茶油”。
这两种方法的互补,充分利用了“来之不易”的油茶籽,降低山茶油油的成本。
压榨原茶油和浸出原茶油都须经过物理化学精炼才能成为可食用的成品山茶油。
只经过压榨或浸出这第一步提取工艺得到的野山茶油叫原茶油,原茶油是不能吃的。
压榨原茶油和浸出原茶油都须通过碱炼、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去除野山茶油中的杂质,才能使之符合国家标准,成为可食用的成品野山茶油。
●从原茶油到成品山茶油不管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原茶油,都还不能吃。
原茶油中含有种种杂质,包括原料中的,榨取或浸出过程中产生的。
有些杂质对人体极为有害。
原茶油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即精炼),去除杂质,才成为可以食用的成品油。
一个完整的从原茶油到成品茶油的加工过程,一般包含脱胶、脱酸、水洗、脱色、脱臭、脱蜡等六步过程。
也就是说,压榨和浸出只是制取原茶油的工艺过程,而要使原茶油变成成品茶油,都必须经过一个物理化学过程的精炼。
压榨法与热浸提法提取普洱茶籽油的对比研究
摘
要: 以出油率、 酸值及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 , 通过正交试验法, 比较 了压榨法与热浸提 法对普洱
茶籽 油提 取 的影 响 , 结果表 明热浸提 法提 取 效 果 较 压榨 法好 。压 榨 法 的 最佳 条 件 为 : 水 量 7 , 含 %
入 榨 温度 1 0o 粒 度 4 mm; 浸 提 的 最 佳提 取 溶 剂是 正 己烷 、 取 时 间 4 h 料 液 比 1 8 温度 1 C, 热 提 、 :,
4mm. T e o i m o di o s o e te ta t n i e a e a he s le t o i h pt mu c n t n fh a xr c i s h x n s t o v n ,s ld—lq d rto 1 8,e — i o i ui a : i x
Ab t a t T e d f r n e ewe n e p e s n a d h a xr cin i h xr cin o u r t a s e i sr c : h i e e c s b t e x r s i n e t e t t n t e e ta t f p e e e d o l f o a o o w r t d e y o t o o a e p rme t i i yed,a i au n e o i e v u s t e e au t n i — e e s id b r g n l x e i n t ol i l u h w h c d v l ea d p rx d a e a h v l a i n l o dx e .T e r s l h w d t a e t x r ci n t c n lg s etrt a x r s in h e u t s o e h t a t t e h o o y i b t n e p e so .T e o t m o d t n s h e a o e h h pi mu c n i o s i
不同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风味物质的影响
精选 的茶 籽 仁 一 粉粹 过 4 目筛 一 蒸 炒 至最 适 0 合 流 油状态 _趁 热包 饼一 上架 液 压 成 品油 + 12 2 螺旋 压榨 制油 .. 精 选 的茶籽 仁一 炒 制 至手 轻 研碎 即成 粉 末状 一 压 榨一 成 品油
风味 物 质 。结果 表 明 : 压压 榨 油、 旋压榨 油、 出油 的风味 物质 分 别 为 5 、7 4 液 螺 浸 0 5 、9种 ; 中醛 分 别 占总挥 发 其
物 的 4 .3 、92 % 、0 0 % 。壬 醛 、 醛、 24 % 5 .3 2 .7 辛 己醛是 茶 籽 油 的 主体 风 味 化 合 物 , 含 有 酸 、 、 、 等 化 合 还 醇 酮 酯
况 小玲 徐 俐 张 红梅
(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阳 502 ) 50 5
摘 要 为 了探 明 不 同加 工 工 艺对油茶 籽 油风味 物 质 的影响 , 通过 液 压 法 、 螺旋 压榨 法、 出法 3种 工艺 浸
对 贵 州省 天柱县 蓝 田 高华村 的 油茶籽进 行加 工 , 用气 质联 用( C—MS 分析 3种 工 艺所提 取 的油 茶籽 油 的 采 G )
物 。螺 旋压 榨 油能产 生 出较 丰 富的风味 效 果 , 并初 步探 索 了原 因。
关键 词 茶籽 加 工工 艺 油茶籽 油 气质联 用 风味 物质
中国分 类号 : 14 Q 5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3— 1 4 2 1 )6—0 8 0 10 0 7 (0 2 O 0 9— 5
21 0 2年 6月
中国粮油学报
J u n lo e C ie eC rasa d Oi scain o r a f h hn s e el n l Aso it t s o
不同种类油茶籽油的品质分析与比较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e fe c t s o f d i fe r e n t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d i fe r e n t s t o r a g e t i me o n q u a l i t y o f Ca me l l i a
h t t p : / / q k s . c s u f t . e d u . c a
不同种类油茶籽油的品质分析与比较
仲 山民 , 杨 凯 , 王 超 , 常银子 , 郑 剑 , 姚 小华 , 费学谦 , 许 伟 , 张飞飞
( 1 . 浙江农林 大学 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 临安 3 1 1 3 0 0 ; 2 . 中国林 业科学研 究院 亚热带林 业研 究所,浙江 富 阳 3 1 1 4 0 0 ) 摘 要 :为 了了解不 同加 工工艺、不同贮藏时 间对油茶籽油 品质 的影响,进而为 日后生产上合理选 择与控制加
工工艺 、消 费时有效选择与使用 油茶籽油提供理 论与技术方面 的依据 ,以 3 种 油茶籽油——压榨毛 油、浸 出毛 油、精炼成 品油 为原料,对其主要理化 指标 、脂肪酸组成 与含 量 以及不 同年份 的变 化情况进行 了分析 与 比较 。 结果表 明:这 3种油在酸 价、碘值、皂化值 、过氧化 值之 问均存在 极显著差异 ,在折光 指数之间存在着显 著差 异。这 3种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基本 一致,均 以油酸为主 ,含量都在 7 4 % 以上 ;其次 是棕榈 酸,含量在 1 3 %~ 1 4 % 之 问;再者就是亚油酸 ,含量 约在 7 %~ 9 % 之间 。三者 的不饱 和脂肪酸含量均超 过 8 4 %,其 中精 炼成品油最 高,压榨毛油次之 ,浸出毛油最低 ;单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以压榨毛油最高,达 7 6 . 9 6 7 %,其次是精炼
古法压榨茶籽油和精炼设备加工的对比分析
5、出比率,溢出被真空抽出,脱臭后的便是精制食用油。
6、冬化:即将精பைடு நூலகம்油注入养晶锅中,在-5℃养晶48小时,使油中的部分硬脂蜡形成晶体,经过抛滤分离,既得一级油。
2、蒸茶籽
将碾碎的茶仁装进木榛笼里,放在大铁锅上蒸煮,直到蒸熟蒸透。蒸茶籽的人绝对要是精通的好手,随时控制火候。
3、踩茶饼
踩茶饼又称作做胚饼,先把两个圆形的铁箍摆在地上,然后用干净的稻草垫底,再将蒸好的茶籽仁填入铁箍里,用脚踩实,做一个个的茶饼。
4、榨茶油
茶饼做好装进榨槽后,在油槽侧加入木 ,就等开榨了。榨油人手握杖吹,站成马步,目视前方,全神贯注。然后将丈余的杖槌便高高扬起,随即收步,再迈步,砸向榨槽。金黄色的山茶油,就在挤压之中汨汨地流了出来。
古法压榨茶籽油和精炼设备加工的对比分析
茶油传统工艺介绍
1、采茶籽
山茶树,长有闪光的叶子以及艳丽的常呈红色,白色或品红色的玫瑰般花朵,油茶果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个季15个月,聚集常年日月精华,民间有 抱子怀胎之佳称,堪称 人间奇果。
碾 碾茶籽 碾茶籽是制山茶油的第一道工艺,将经过挑选的茶籽仁放入碾盘内,利用湍急的流水冲击着巨大的叶轮,再带动着碾盘内的四个铁轮飞速旋转,于是,撒在碾盘内的茶籽仁渐渐被碾碎。
郑州企鹅精炼设备加工茶籽油介绍
精炼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四道工序:
1、脱磷:将原先油放进水化锅中,加入比原毛油温度高5-10倍,盐水,让毛油中磷,蛋白质,胶粉物质吸水膨胀而分离出来。
2、脱酸: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物理蒸馏游离脂肪酸。
山茶油生产技术对比分析报告
山茶油生产技术对比分析报告山茶油生产技术对比分析报告生产技术部韩金志山茶油作为一类小宗油种,油脂理化性质独特且资源相对稀少,因此山茶油的生产工艺应不同于大豆油、菜籽油等其他大宗油种。
当前,山茶油的生产加工主要是在传统的油脂加工工艺基础上略做改进,总体而言与大宗油料的加工并无太大区别。
福建三本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当前国内的先进的制油设备与精炼设备,采用低温物理压榨制油工艺与物理精炼工艺相结合,最大限度保留山茶油中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功能性成分,如VE、角鲨烯、植物甾醇等。
制取出的山茶油色泽金黄清亮、香味浓郁、本色天香。
公司采用的制油工艺与精炼工艺在与同行业相比较中拥有诸多优势。
1制油工艺山茶油的制油工艺主要有物理低温压榨法、热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和浸出法是山茶油提取的两种方法。
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籽中榨取山茶油,是一种传统的提取工艺;浸出法则是用物理化学原理,用有机溶剂从油茶籽中抽提出山茶油的一种方法。
现在很多企业比较普遍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互补的做法,即将油茶籽经过压榨获得“压榨油”后,“油饼”内残存的茶油再用浸出法充分地抽提出来,获得“浸出油”。
其中物理低温压榨法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加工,营养成分保留最为完整。
由于低温压榨法出油率相对较低,因此大部分低温压榨油的价格要高出热榨油和浸出油。
1.1压榨法制油工艺1.1.1作坊式土榨法制油近些年由于受到国内多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大多数消费者对工业化生产出的食品一直持有不信任态度。
他们更趋向于追求来自于原生态的食品,因此土榨法制取的茶油也想当然的与绿色、安全、正宗相联系在一起。
然而,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土榨法制取出的茶油并非如人们一厢情愿所认为的那样安全、绿色。
土榨法制油存在着诸多诟病,对众多针对于土榨法制取茶油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土榨法制油工序粗糙落后,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油品色泽深、适口性差,多项理化指标达不到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要求;引入多种外源性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7-07-18;修回日期:2017-12-30基金项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7ZA004-10);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C02003)作者简介:郭少海(1968),男,教授级高工,硕士,主要从事经济林产品及油脂加工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工作(E-mail )guoshaohai@126.com 。
油脂加工不同品质油茶籽压榨制油工艺的对比研究郭少海,杜孟浩,罗凡,王亚萍,费学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摘要:采用双螺旋压榨、单螺旋压榨和液压压榨3种压榨工艺对不同品质油茶籽进行压榨制油,并对压榨油的常规指标及微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表明:优质油茶籽经液压压榨制得的压榨油品质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压榨工艺;普通品质油茶籽经液压压榨制得的压榨油质量稍优;品质较差油茶籽分别采用3种压榨工艺制得的压榨油品质相当;3种压榨工艺中,压榨饼残油最低的是双螺旋压榨,其次是单螺旋压榨,最高的是液压压榨。
关键词:油茶籽;压榨;油茶籽油;品质中图分类号:TS225.1;TS2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969(2018)03-0013-04Comparison of oil pressing technologies of oil -tea camellia seed with different qualitiesGUO Shaohai ,DU Menghao ,LUO Fan ,WANG Yaping ,FEI Xueqian(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uyang 311400,Zhejiang ,China )Abstract :Different quality oil -tea camellia seeds were pressed by twin screw pressing ,single screw pressing and hydraulic pressing to produce oil ,and the conventional indexes and micro -nutrient compo-nents of pressed oil -tea camellia seed oil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oil pro-duced from high -quality oil -tea camellia seed by hydraulic pressing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oils produced by the other two kinds of pressing methods.The quality of oil produced from ordinary oil -tea camellia seed by hydraulic pressing was slightly better.The qualities of three kinds of pressed oils from poor quality oil -tea camellia seeds were comparable.Among three kinds of oil pressing technologies ,the lowest residual oil content in pressed cake was twin screw pressing ,followed by single screw pressing ,while the hydraulic pressing had the highest residual oil content in pressed cake.Key words :oil -tea camellia seed ;pressing ;oil -tea camellia seed oil ;quality油茶是世界上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油茶籽油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橄榄油,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接近[1-3]。
油茶籽油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等功效,是一种食疗兼备的优良食用油[4-6]。
近年来,我国在油茶籽油加工技术方面进步较快,罗凡等[7]对液压压榨工艺进行了研究,郭少海等[8]研究了浓香油茶籽油加工工艺,这些均对改进压榨工艺及产品开发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国内油茶籽榨油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单螺旋压榨[9]、双螺旋压榨[10]和液压压榨[11]。
规模化的油脂加工厂或采用单螺旋压榨,或双螺旋压榨;少数规模较小的工厂采用液压压榨;但无论哪种榨油工艺,均未能针对不同品质的原料,采用相适应的压榨工艺,故难以加工出高品质的油茶籽油。
因此,针对不同品质的原料研究不同的压榨工艺,更有利于提高油脂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本实验采用了液压压榨、双螺旋压榨和单螺旋压榨3种压榨工艺,分别研究了3种品质的油茶籽采用不同榨油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为不同品质原料榨油工艺提供参考,也为不同品质油茶籽油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油茶籽:产于浙江康能食品有限公司油茶籽产业基地。
原料1(优质)油茶籽:籽粒饱满,无未成熟粒、破损粒、霉变粒及陈化粒,无虫蛀、无异酸味;原料2(一般)油茶籽:有未成熟粒、破损粒,较少霉变粒、陈化粒,少量虫蛀;原料3(较差)油茶籽:有未成熟粒、破损粒、霉变粒、陈化粒,有虫蛀、有异味。
无水乙醚、乙醇、醋酸、氢氧化钾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6YL-275型螺旋式榨油机,5T双螺旋榨油机,Y-190型立式液压榨油机,85-2型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5975B型气相色谱仪,Waters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罗维朋比色计,DZG-6030型真空干燥箱,SFY-6型卤素快速水分测定仪。
1.2实验方法1.2.1油茶籽油的压榨将3种不同品质的油茶籽脱壳,制成含壳率为25%、含水率为6%的原料,分别采用单螺旋榨油机、双螺旋榨油机、立式液压榨油机压榨制油。
1.2.2指标测定油茶籽的含水率、含油率及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角鲨烯、谷甾醇的测定,参考文献[12]。
油茶籽油中总酚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比色法[13-14];色泽测定:GB/T5525—1985;酸值测定:GB/T5530—1998;过氧化值测定:GB/T5538—1995;磷含量测定:GB/T5537—2008。
2结果与讨论2.1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1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2.1.1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1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及色泽的影响(见表1)表1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1油茶籽油磷含量、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干饼残油的影响项目单螺旋压榨双螺旋压榨液压压榨磷含量/(mg/kg)110.4785.2955.39色泽(25.4mm比色槽)R5.0/Y46R4.3/Y45R2.7/Y32酸值(KOH)/(mg/g)0.860.610.53过氧化值/(mmol/kg)1.271.120.64干饼残油/%6.526.2810.71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原料1油茶籽所采用的3种压榨工艺,液压压榨的油茶籽油磷含量、酸值和过氧化值均最低,色泽最浅,干饼残油较其他两种压榨工艺高,干饼残油最低的是双螺旋压榨;单螺旋压榨的油茶籽油磷含量、酸值和过氧化值均最高,色泽最深。
从上述指标可以看出,对于液压压榨毛油经过精过滤,再进行冬化,即可作为成品;由于无需进行进一步精炼,因此后道加工过程中损耗也较低,仅仅为过滤和冬化的损耗;由于加工工艺简单,故成本较低。
因此,对于高品质油茶籽,建议采用液压压榨工艺制油。
单螺旋和双螺旋压榨制得的油要达到食用油要求,需进行脱胶处理,然后再进行冬化;单螺旋压榨的毛油因磷含量较高,要进行脱胶处理。
2.1.2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1油茶籽油微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2)表2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1油茶籽油微营养成分的影响mg/100g项目单螺旋压榨双螺旋压榨液压压榨总酚81.5480.3280.99维生素E16.2016.3317.86角鲨烯16.8316.7316.82谷甾醇26.8126.8326.79从表2可以看出,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1油茶籽油微营养成分的影响比较明显。
其中以单螺旋压榨的油茶籽油中总酚和角鲨烯含量最高,液压压榨和双螺旋压榨的油茶籽油中总酚含量差异不大;液压压榨的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单螺旋压榨和双螺旋压榨的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接近;3种压榨工艺对油茶籽油中谷甾醇影响较小。
采用液压压榨工艺,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明显高于螺旋压榨;其他3种微营养成分指标差异不大。
因此,3种压榨工艺中油茶籽油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是影响其微营养品质的关键。
2.2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2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2.2.1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2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及色泽的影响(见表3)表3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2油茶籽油磷含量、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干饼残油的影响项目单螺旋压榨双螺旋压榨液压压榨磷含量/(mg/kg)166.32157.15135.26色泽(25.4mm比色槽)R5.3/Y52R4.5/Y44R3.8/Y43酸值(KOH)/(mg/g)1.481.371.15过氧化值/(mmol/kg)2.172.051.74干饼残油/%5.735.629.82从表3可以看出,液压压榨制得的油茶籽油磷含量、酸值和过氧化值均最低,色泽最浅,干饼残油较其他两种压榨工艺高,干饼残油最低的是双螺旋压榨;单螺旋压榨制得的油茶籽油磷含量、酸值和过氧化值均最高、色泽最深。
从上述指标可以看出,3种压榨工艺制得的油茶籽油,均需进行脱胶处理,然后再进行冬化处理。
因此,对于一般品质的油茶籽,采用3种压榨工艺均可以,其中双螺旋压榨由于其产能较高、干饼残油较低,适合于规模化生产;液压压榨适合规模较小的加工量,单螺旋压榨适合于各种规模的生产。
2.2.2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2油茶籽油微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4)表4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2油茶籽油微营养成分的影响mg/100g项目单螺旋压榨双螺旋压榨液压压榨总酚76.3476.2276.20维生素E15.4315.4115.79角鲨烯15.5115.7315.62谷甾醇26.6926.6726.72从表4可以看出,3种压榨工艺对原料2油茶籽油微营养成分的影响不明显。
其中以单螺旋压榨制得的油茶籽油中总酚含量最高,液压压榨和双螺旋压榨制得的油茶籽油中总酚含量几乎无差异;液压压榨制得的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但3种压榨工艺制得的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的差异性与原料1的相比维生素E含量变化不明显,单螺旋压榨榨和双螺旋压榨制得的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接近;3种压榨工艺对谷甾醇和角鲨烯影响均较小。